1、2012届北京市陈经纶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 选择题 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 B黄豆酿酱油 C糯米酿甜酒 D水果榨果汁 答案: D 下列物质的化学式正确的是 A氧化镁 MgO B碳酸钠 NaCO3 C氧化铁 O3Fe2 D氢氧化钾 K( OH) 2 答案: A 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 B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C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D鱼、虾可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 答案: B 科学家发明了一种 “月球制氧机 ”,这种 “月球制氧机 ”可利用聚焦太阳能产生
2、的高温加热月球土壤,制得氧气。据此可推测月球土壤中一定含有 A氧化物 B氧气 C水 D氧元素 答案: D 下列叙述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A 1.2g碳与 3.2g氧气反应可生成 4.4g二氧化碳 B 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 2g的氢气 C 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 30g过氧化氢和 70g水 D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 A A、 1.2g碳与 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可生成 4.4g二氧化碳生成物质量等于反应物质量之和,符合质量守恒定律故 A适合 B、 36g 水完全分解会生成氢气与氧气,依据方程式的计算可知会生成 4g 氢气,故 B不适合; C、 100g 过氧化氢溶液
3、中,含有 30g 过氧化氢和 70g 水,是描述的溶液的组成,不是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 C不适合; D、水结成冰是物理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所以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故 A不适合; 2009年 “中国水周 ”的主题是 “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保护水资源 ”。下列认识和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洗菜、洗衣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C淡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 答案: C A、洗菜、洗衣、淘米的水用来浇花、拖地、冲厕所可以节约用水正确; B、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 C
4、、淡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 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可以减少水体污染正确 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 答案: C 下列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 2个硫酸根离子: 2SO42- B氧化钠: NaO C 2H2O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为 20 D 2价的镁元素: Mg2+ 答案: A 从下图水分子分解示意图中获得以下信息,其中不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也可分 D 1个水分子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 C 通过化学式 “CO2”可获得的信息是 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表示 1个二氧化碳分子; 二氧化
5、碳属于氧化物; 二氧化碳相对分子质量为 44; 碳元素的化合价可呈现为 +2价; 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二氧化碳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 8; 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 1个碳原子和 1个氧分子构成。 A B C D 答案: A 染发时常用到的着色剂 对苯二胺,化学式为 C6H8N2,是一种有毒化学药品,有致癌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对苯二胺中含有 N2分子 B对苯二胺中碳、氢、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6:8:2 C对苯二胺由 6个碳原子、 8个氢原子和 2个氮原子组成 D对苯二胺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 答案: D 将一定质量的 a、 b、 c、 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
6、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 物 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 g) 6.4 3.2 4.0 0.5 反应后质量( g) 待测 2.56 7.2 0.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反应后 a物质的质量为 3.84g B. a和 b是反应物, d可能是催化剂。 C. c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一定与 a、 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相同 D. 若物质 a与物质 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 2: 1,则 a与 b充分反应时的质量之比为 2: 1 答案: D 学校、家庭、办公室常用的净水器的基本原理可用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表示。其中所用的石子、细沙的作用是 A沉淀 B过滤 C吸附 D蒸馏
7、答案: B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答案: B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KMnO4 C H2SO4 D MgO 答案: D 在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矿泉水 B空气 C蒸馏水 D食盐水 答案: C A、矿泉水中含有水和矿物质,属于混合物; B、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D、食盐水是指食盐的水溶液,因此是混合物,故 D错误; 下列关于燃烧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答案: A 下图中的微粒符号表示 2个氧分子的是 答案: B
8、A、 O2,既表示微观意义,又表示微观意义,故 A错误; B、 2O2,只表示 2个氧气分子,故 B正确; C、 2OH,表示 2个氢氧根,不能表示 2个氧气分子,故 C错误; D、表示离子,如 O2-,而不能表示 2个氧气分子,故 D错误 下列不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A潜水 B急救 C灭火 D气焊 答案: C 核能的合理利用一直是国际关注热点。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内含有 1个质子和 2个中子。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核电荷数为 3 B电子总数为 2 C属于氢元素 D相对原子质量为 1 答案: C 某微粒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微粒的说法错误的是 A该微粒的原子核内有 11个质子
9、 B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1个电子 C该微粒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 D该图表示的微粒是一种离子 答案: D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细铁丝可以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B空气中既有单质也有化合物 C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为 21% D空气是一种化合物 答案: D 五氧化二碘(化学式为 I2O5)常用来测定空气中一氧化碳的含量, I2O5中碘元素( I)的化合价为 A -5 B +5 C +3 D +2 答案: B 下列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的是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 答案: C 分子本身
10、发生变化时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本题就是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 A、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过程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水分子没有改变 B、蔗糖和水混合后得到糖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 C、水通电变成氢气和氧气的过程中,水分子发生了改变,生成了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 D、多级闪急蒸馏法淡化海水的过程中水分子没有改变 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 2H2O O2 + 2H2 B 4P + 5O2 2P2O5 C Zn + HCl ZnCl + H2 D C2H5OH + O2 H2O + CO2 答案: B 实验题 ( 4分)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 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
11、进行验证。 步骤 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 步骤 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 1 5左右。 步骤 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 1)步骤 2的目的是 。 ( 2)在步骤 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 ”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 “大于 ”“小于 ”或 “等于 ”)外界气压。 ( 3)根据上述实验和
12、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4分)( 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 1分) ( 2)小于( 1分) ( 3) 2Mg+O2 2MgO 3Mg+N2 Mg3N2( 2分,写一个方程式得 1分) 填空题 ( 5分)物质的组成、分类及表示是学习化学的基础 ( 1)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水中含有的 +1价的元素符号是 。 ( 2) 上图表示气体分子示意模型,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 (填字母,下同),属于混合物的是 ,选用初中常见的元素,表示 A图中的分子,其化学式可能为 (写两种)。 答案:( 5分) ( 1)铝 H ( 2) B C ( 3) O2 、 H
13、2 ( 1)地壳中元素的分布按照由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等,所以在地壳内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在人体内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水中的氢元素显+1价;故答案:为: Al; O; H; ( 2)由图中可知, B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 C是由两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 A图中的分子,一个分子是由两个原子构成的,所以可能是氢分子、氧分子(或氯分子) ( 5分)质量守恒定律的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1)硅( Si)是太阳能电池和电脑芯片中不可缺少的材料。硅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化学反应为: SiO2 + 2C Si + 2x。由此推断 x的化学式为 。 ( 2
14、)下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 “”和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 参加反应的两种反应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此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 3)已知 m1g镁条放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 m2g氧化镁(不考虑其它反应),m1 m2(填 , 或 = )。小西在做该实验时,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冒出大量白烟,称量无误时,发现 m1 m2,其原因是 。 答案:( 5分) ( 1) CO ( 2) 2: 1或 1: 2 化合 ( 3) m1 m2。 ( 4)因为有白烟跑到空气中,这部分质量没被称量 ( 6 分)下图中的 、 是氟元素、钙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 A、 B、C、 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15、 请你回答: ( 1)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氟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 D中的 X为 ; ( 2) 中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3) A、 B、 C、 D结构示意图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填字母); ( 4) A粒子的化学性质与 B、 C、 D中哪一种粒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填字母); 答案:( 6分) ( 1) 40.08 9 8 ( 2)质子数不同 ( 3) B C ( 4) B ( 6分)近两年来,我国西南、北方、长江中下游等地先后遭遇大范围持续干旱。水是生命之源,我们应该了解水、爱护水资源。 ( 1)自然界中的水都不是纯水,利用沉淀、 、吸附和蒸馏等方法可以净化水。 ( 2)有些
16、村庄打深井取用地下水,可用 区分地下水是软水还是硬水,常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3)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水的组成,邀请你一起参加水的电解实验,发现两极上都有气泡冒出,其中正极与负极上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 1:2,经检验,正极上产生的气体是 。得出水是由 两种元素组成的结论。 ( 4)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请你任举一例生活中节约用水的措施: 。 答案:( 6分) ( 1)过滤 ( 2)肥皂水 煮沸 ( 3)氧气 氢、氧两种元素 ( 4)用洗菜水浇花(合理给分) 计算题 ( 3分)治 疗甲型 H1N1流感有效药品 “达菲 ”的起始原料是莽草酸( C7H10O5) ( 1)莽草酸由 种元素组
17、成。 ( 2)计算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以下两问要求计算过程)。 ( 3) 50g莽草酸中氧元素的质量。 答案:( 3分)( 1) 3 ( 2) 1: 8 ( 3) 23.0克 潜艇在水下作业需要的氧气可通过化学反应 “2Na2O2+2CO22Na2CO3+O2”来获得,若需要 1.6吨的氧气,则需多少吨的二氧化碳参与反应? 答案:( 3分) 4.4吨 探究题 ( 6分)实验装置及实验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内容 ( 1)请将体现下列实验操作目的正确选项,填在对应的横线上 A. 防止药品污染 B. 防止试管破裂 C. 防止实验误差 加热试管时,先均匀加热后集中加热 ,滴管使用后,及时清洗并放在试管架
18、上 ,量取液体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 ( 2)下列实验装置中均有水,请根据实验解释水在其中的主要作用 实验 装置 硫在氧气中燃烧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水通电分解 主要作用 集气瓶中的水: 吸收反应放出的 热量及生成的气体 答案:( 6分) ( 1) B A C ( 2)量筒中的水: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 O2体积 集气瓶中得水,吸收五氧化二磷,降低反应温度(必须指明哪的水,并答清理由,答一条即可)集气瓶中的水:防止集气瓶炸裂。水作反应物 ( 8分)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A B C D E F 实验仪器 a的名称是 _,图 F实验的目的是 。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
19、化学方程式为 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 _(填字母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 _ _或 E。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_ _。 用排空气法收集一瓶氧气,验满的方法是 _ 。 用下图所示装置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 “a”或 “b”)端导入。 答案:( 8分) ( 1)集气瓶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 2KMnO K2MnO4+MnO2+O2 B D ( 3) 2H2O2 2H2O + O2 ( 4)用带火星的小木条置于集气瓶的瓶口,若木条复燃,说明已充满氧气。 ( 5) a ( 6分)在学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后,老师给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布置任务:通过实验证明 “
20、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 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或总结 结论 总结 实验一 取 5mL5%的过氧化氢溶液于试管中,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气泡产生,木条不复燃 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但是反应慢。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实验二 向盛水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没有明显现象 。 实验三 。 。 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 ( 1)请你帮小组内的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 2)在上述的探究实验中, “实验一 ”和 “实验二 ”起的作用是 。 ( 3)老师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的 “总结 ”,她
21、要求同学们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证明了 “二氧化锰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利用 “实验三 ”反应后试管内的剩余物继续实验,其实验操作、现象和结论是: 。 答案:( 1) 实验一 实验二 二氧化锰加入水中不产生氧气。 实验三 向盛有 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加入二氧化锰,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有大量气泡产生,带火星的木条迅速复燃 ( 2)对比(或对照等); ( 3)第一方面:比较 MnO2在过氧化氢分解前后的质量。 第二方面:倾倒掉反应后的液体,向剩余的固体中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有大量气泡产生,说明 MnO
22、2仍然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或答化学性质没变)。 推断题 ( 3分)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甲、乙是组成元素相同的化合物,丙是单质;甲、乙在常温下均为液体,在一定条件下均可分解成丙;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经略去)。 则:甲的化学式为 ;丙转化成乙的化学方程式为 ;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甲、乙性质有差异的原因是 。 答案:( 3分) 点燃 ( 1) H2O2 ( 2) 2H2 + O2 =2H2O ( 3)分子的构成不同 评分说明:( 2)有氧气参加有水生成的反应即可( 3)答分子种类不同,一个 H2O2分子比一个 H2O分子多一个氧原子等其他合理答案:即可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