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4.15KB ,
资源ID:30727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727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4.14难忘九一八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rimleave22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4.14难忘九一八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年人教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 4.14难忘九一八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是( ) A甲午中日战争 B巴黎和会外交失败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答案: C 试题分析:题干提到的 “中国人民局部抗战 ”是指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及中国共产党组织的游击队在东北开展的抗日战争,而我们通常所说的 “全面抗日战争 ”是指 1937年七七事变后全国各阶层爱国人民开始的抗日战争。 A项是 1994、 1895年中日之间的战争,主要是清政府组织军队和日本进行海战,人民参与程度并不深, B项巴黎和会外交失败引发了 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那时日本还没有武力侵

2、华, D项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囚禁蒋介石逼其抗日的兵变,和题干没有关系。 1931年 9月18日,日本在东北制造柳条湖事件,炮轰沈阳,九一八事变爆发,标志着中国人民局部抗日战争开始,所以答案:为 C。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应从四个选项涉及的历史事件的时间和性质角度分析。 中国共产党在东北组织开展抗日游 击战争,其主要领导人是( ) A贺龙 B陈毅 C叶挺 D杨靖宇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中共在东北领导的抗日战争情况。事变发生后中共在东北组织了抗日游击队,抗击日本侵略。领导人是杨靖宇。答案

3、:为 D。 A项贺龙 和 B项陈毅都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领导人,而叶挺身份比较特殊,原来是中国共产党员,曾参与领导广州起义,但起义失败遭到严厉处分,长期脱离党组织,在国共第二次合作任新四军军长时不是共产党员, 1941年皖南事变被蒋介石逮捕, 1946年被中共营救出狱,同一年因飞机失事不幸遇 难,叶挺将军一生爱国,为争取民主和独立不懈斗争。答案:为 D。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较简单,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识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西安事变发生后,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客观上只会有利于( ) A中国共产党 B广

4、大人民群众 C中国国民党 D日本帝国主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给出了当时可能出现的一种情境,联系当时的情况,正值日本占领了中国东三省,进一步侵略华北,如果置蒋介石于死地,中国将进一步陷入混乱,这最有利于日本侵略中国,因为蒋介石毕竟是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合法政府 国民党政府的最高领导人,而且国民党政府内部主要分为两大派,以蒋介石、宋美龄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和以何应钦为代表的亲日派,一旦蒋介石死了,亲日派把持了政权,就更有利于日本侵略中国,他的生死关系着中国政局的稳定,只有政局稳定,中华民族才有可能一致对外,共同抗日。所以答案:为 D。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题干给了一种假

5、设,做这类题必须把题放在当时的情境中,切忌断章取义,以现在的标尺评价过去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是多方面协商的结果 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标志着十年内战局面的基本结束 有利于全民族团结抗战局面的到来(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重大意义。西安事变是中共、国民党内以宋美龄、宋子文为代表的亲英美派和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的两位将军共同协商努力的结果, 正确。中共之所以力主和平解决,目的是要团结一切抗日力量,一致抗日,因为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中日民族矛盾, 正确。从 1927年到 1936年,蒋

6、介石实行专制独裁统治,对共产党和共产党领导的红军进行反革命围剿,因此双方打了十年内战,而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这意味着十年内战局面基本结束。全民族开始团结抗日。所以 都正确,答案:应是 D。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关于这种评价类题,需要考虑事件的各方面,并且要把各个小项和题干密切联系,逐项比对,得出正确答案:,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和评价问题的能力。 西安事变发生后,赴西安调停的中共代表是( ) A.周恩来 B.朱德 B.彭德怀 D.邓小平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考查关于西安事变的具体史实,西安事变发生后,中共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为了集中力量抗日

7、,主张和平解决,经过努力,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当时的中共代表是周恩来。答案: A。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此题较 简单,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识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 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在于( ) A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导地位 B共产党倡导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杨虎城、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 D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答案: A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选择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初步实现的主要原因, B项共产党的倡导只是一种政策导向, C项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张学良和杨虎城

8、发动的囚禁蒋介石逼其抗日的兵变,这件事并不必然促成国共两党初步合作实现, D项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是 “合作初步实现 ”的一个前提条件,但不是主要原因,主要原因通常是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主要因素,分析当时国情,日本侵略东三省后进一步侵略华北,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所以才会实现再一次初步合作,答案:为 A。 考点:国共第二次合作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会决定处在这个社会的各个阶级的态度、行为方式的变化, 也会决定社会发展的走向,也就是说矛盾分析法是分析社会现象普遍适用的方法,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张学良、杨虎

9、城发动 “双十二事变 ”的主要目的是( ) A取代蒋介石的地位 B满足各阶层处死蒋介石的要求 C向蒋介石表示合作抗日的诚意 D逼迫蒋介石联共抗日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张学良、杨虎城都是国民党内的爱国将领, “双十二事变 ”也就是西安事变,是国民党内部主张抗日的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的囚禁蒋介石逼其抗日的兵变,这场兵变主要是逼蒋介石改变不抵抗政策,进行抗日。 A、 B两项说法过于夸 张,不符合史实。而张学良和杨虎城是蒋介石手下的将领,属于同一集团,不能用 “合作抗日 ”来表达他们之间的关系, C项不对。答案: D。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做这种题,首先需要站在张学良、杨虎城

10、的角度考虑,分析时要注意他们的身份地位,其它类似的题也要这样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 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将东北从中国分裂出去的目标,采取的主要做法是( ) A不断增加在东北的军队和移民数量 B强迫南京国民政府签定了割让东北的不平等条约 C积极与苏联联系争取得到国际支持 D扶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建立伪满洲国傀儡政权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日本把东北分裂出去的主要做法是什么,通常情况下,真正分裂一个国家,最严重的做法就是另立政府和强迫割让土地。选项中 B项和 C项都不符合史实,而 A项虽然是史实,但不是主要做法,日本为把东北分裂出去,主要是扶植由其控制的傀儡政伪满洲国。答案:

11、D。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要首先排除完全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就需要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积累,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 A日本 侵略军大规模进攻 B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答案: B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择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分析四个选项,都是东北三省迅速沦陷原因,但 A项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和 D项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都是客观原因,一般情况下,分析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应该找主观原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其主要原因,而 C项虽然也是一项原因,但抗日义勇军毕竟不是

12、政府正规军,其力量弱小与否在在东三省的沦陷中不起决定性作用。答案: B。 最主要的是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学生需要对四个选项进行仔细比较,一般做这种题需要掌握的原则是:内因是主要原因,主观原因是主要原因,还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些明显不符合史实的选项,比如此题的 D项。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 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派员与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答

13、案 : C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选择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各界的反应 ”,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所以 A项和 D项的叙述都不对,而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共同抗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 1936年 12月 12日西安事变后,在共产党的斡旋下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才初步形成。所以 B项也不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共产党坚决抗日,东北人民、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了抗日武装,进行游击战争。所以答案:是 C。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考查内容涉及课本小字部分,需要依据史实进行分析,还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这种 题一般先要考虑国内各界包括哪些阶层,再分别考虑每个阶层的情况,

14、就此进行判断。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漫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整日价在关内流浪。 ” 一曲凄怆的松花江上当年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传唱。 请回答: 【小题 1】使东北人民脱离家乡、抛弃宝藏的事件是什么?为什么说那是个 “悲惨的时候 ”? 【小题 2】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东北的迅 速沦陷? 【小题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小题 4】对这段历史你有何感想? 答案: 【小题 1】九一八事变。九一八事变后,

15、日本侵占我东北三省,对东北人民实行血腥的殖民统治。 【小题 2】蒋介石实行不抵抗政策。 【小题 3】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对自己富饶家乡的热爱;对日寇野蛮侵占我东北的愤懑;以及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惨痛 【小题 4】提示:只要能围绕 “对日本侵略我国历史的痛恨,对蒋介石不抵抗的谴责,激发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等方面展开,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材料,这首歌反映的是 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后东北人民的悲惨境遇,题干要求答出这件事是什么,为什么东北人民那么悲惨,从材料分析, “九一八,九一八 “已经给出了时间上的提示,指的是 1931年日本侵略东北的九一八事变,事变后日本很快

16、把中国东北变成了完全殖民地,实行残酷的殖民统治,所以正如材料中反映的:东北人民处境悲惨。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较简单,学生需掌握一定的基础知识,实际上,对于历史学科来说,识记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答出东北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可联系教材,多角度思 考,可考虑蒋介石政府、东北军、国际社会、中共等各方面情况,但主要原因是要考虑当时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蒋介石政府的政策态度,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蒋介石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实力强大的东北军被迫撤入关内,导致东北迅速沦陷。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分析原因要从多方面考虑,

17、一般有这么几种分法:首先是分成主观原因、客观原因、直接原因等,其次可分成内因、外因。而此题因为是几个小问题中的一问,不是大型问答题,所以只要答出主要原因就可以了,学生关键是要学会多角度分析和理解问题,还要有一定的基础知识的积 累。 【小题 3】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这类题可从材料入手,此题从歌词入手, “森林煤矿 ”“大豆高粱 ” “衰老的爹娘 ”都表达了东北人民热爱自己家乡的强烈感情,而 “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 ”表达了家乡被日本侵略后的悲愤之情。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根据歌词分析其表达的思想感情,这是对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的考查

18、,同时也考查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谓一箭双雕。 【小题 4】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回答对这段历史的感想,这种题相对较难,关键是学生不知道从哪里下 手,做这类题要密切联系材料,切忌脱离材料,材料给出的是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史实,可以多角度分析问题,如:对日本侵略的痛恨,对和平的向往,对蒋介石政府不抵抗政策的谴责、对共产党坚决抗日的拥护以及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的英勇抗日的敬仰,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感,注意语言通顺,思路清晰。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对于初中生来说,感想类的题是个难点,这类题往往给的面太大而让学生无从下手,做这类题的原则是要紧密联系历史事件,有感而发,切忌脱离材

19、料,此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材料一:张学良自与国民党接近 以来,对于日本在满洲权益的压迫愈益激烈,招致严重紧张状态。 9月 18日事件,在极紧迫气氛下产生,日本军队的行动并未超越自卫权,就公平判断,倘置其它国家于日本同一境地,则亦将出诸同一行动。 引自日本政府关于九一八事变发表的意见书( 1932年 11月) 材料二:我国人民此刻须上下一致,先以公理对强权,以和平对野蛮,忍痛含愤,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 引自蒋介石在国民党南京市党员大会上的演讲( 1931年 9月 22日) 请回答: 【小题 1】材料一中,日本对发动九一八事变作了怎样的解释?目的是什么?你认为真实原因

20、是什么? 【小题 2】依据材料二,指出蒋介石对九一八事变采取了怎样的政策?结果如何?蒋介石采取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案: 【小题 1】诬蔑九一八事变是张学良对 “日本在满洲的权益 “压迫所致,日军出于自卫。目的:掩盖其侵略罪责。真实原因:摆脱经济危机的困扰,实现征服中国的野心,把中国变成它的殖民地。 【小题 2】政策:不抵抗政策。结果:不到半年,东北三省沦陷。根本原因:蒋介石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认为共产党是对其统治的最大威胁,先要集中兵力进攻红军。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要求回答日本对九一八事变是怎么解释的,此题要求回答的是日本对九一八事变的解释,千万不能弄错。这需要

21、仔细分析材料,材料中日本认为是因为张学良压迫了日本在满洲的权益,导致日本的 “自卫行动 ”,而日本之所以对九一八事变做这么歪曲事实的解释,目的当然是掩盖其侵华罪行,以达到掩人耳目的作用。第三小问要求回答 “你认为真实原因是什么? ”在这里一定 要分析清楚题目要求回答 “什么事 ”的真实原因,仔细分析材料和前两小问,应该指的是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真实原因是什么。联系史实, 1931 年,日本国内爆发严重经济危机,为了转移国内人民视线,转嫁危机所带来的恶果,不惜发动侵华战争,所以其原因是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从材料中准确获取信息的能力需要长期培养和练习,实际上

22、,每段材料都有它的中心思想,这段材料的中心思想就是日本歪曲九一八事变的事实,污蔑张学良,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分析概括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回答蒋介石对 九一八事变的政策态度、结果、原因,所以此问要分三层回答。分析材料, “取逆来顺受态度 ”,说明蒋介石没有抵抗日本侵略,而不抵抗的结果必然是日本得寸进尺,中国人民家国沦丧。联系史实,当时蒋介石正全力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军,作为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代表,他认为最大的威胁是中国共产党。 考点:九一八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很大,学生需进行深入分析理解和概括,分析此题时需要掌握的方法是必须站在蒋介石的角度,不要脱离他的阶级属性,这样才能准确

23、把握蒋介石的心理活动,从而对他的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的能力。 问答题 2001年 10月 15日江泽民总书记发给张学良亲属的唁电,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作为国家主席,江泽民为什么给予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将军的什么精神? 答案:在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急关头,张学良发动了西安事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我们应该学习张学良将军为国家民族利益不顾个人安危的精神,爱国主义的精神等等。 试题分析:分析题干,这是一道问答题,第一问 “江泽民为什么给予张学良如此高的评价? ”,这要从张学

24、良将军 一生的主要事迹去分析回答,联系史实可知,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为实现第二次国共合作,联合抗日做出了巨大贡献,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做出了巨大贡献。而第二小问 “学习张学良将军的什么精神? ”,可以从第一问引申,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和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的精神。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中等,做这种评价历史人物的试题,都必须从历史人物的一生主要事迹出发,如果推动了历史飞发展,我们就给予较高的评价,如果阻碍了社会发展和进步,就给予较低的评价,而张学良一生所做的最重大的影响中国历史发展的事情是西安事变,所以 我们评价时要重点围绕这件事,也可联系教材分析概括。 简述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

25、、结果和历史意义。 答案:日军进一步侵略华北,这使得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要求国民党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张学良、杨虎城出于爱国之情接受了中共主张,停止向红军进攻,并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接受联共抗日的主张,亲临西安督战,致使张、杨处于抗日不能, “剿共 ”不愿,苦谏无效的境地。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简述 “西安事变的历史背景、结果和历史意义。 ”首先这道题要分三部 分回答:背景、结果、意义。回答背景要充分考虑中国当时各阶层的基本情况及日本的基本情况,综合分析,由于日本扩大侵略,中日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中共和中共人民坚决抗日,蒋介石不抵抗,国民党内以张学良、杨虎城为代表的爱国将军不满蒋介石的做法。由此回答出第一问。结果可根据课本回答,中共起了关键作用,西安事变和平解决,而其重大意义是促成了国共合作和全民族抗战。 考点:西安事变 点评:此题难度较大,一般情况下,分析历史背景要要从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多方面考虑,而此题就要考虑国内各个阶层的态度从而得出西安事变爆发的 历史必然性,此题需要学生全面分析概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