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上海市闸北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常温下,汞是一种液态金属,其元素符号为 A H B He C N D Hg 答案: D 试题分析:元素符号的识记,故选 D 考点:元素符号的识记 下列仪器中,加热少量氯化钠溶液不需要用到的是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所以不要用石棉网,故选 C 考点:给物质加热 某纯净物 M稍加热就分解为 NH3、 H2O和 CO2,根据这一实验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 M中含有水 B M是化合物 C M不稳定 D M由四种元素组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某纯净物 M稍加热就分解为 NH3、 H2O和 CO2,
2、说明 M不稳定,容易发生分解反应,所以 M是化合物,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可推出 M由四种元素组成,故选 A 考点:分解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在点燃的条件下, A与 B反应生成 C和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个 A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 B D物质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8 C A、 B、 C、 D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 A与 B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根据物质的微观图,可以看出一个 A分子中含有四个原子,正确, B、根据物质的微观图, D物质的化学式
3、为: H2O,故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8,正确, C、根据物质的微观图, A、 B、 C、 D四种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正确, D、根据物质的微观图,可以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 + 3O2 = 2N2 + 6H2O,故参加反应的 A与 B的分子个数比为 4: 3,错误,故选 D 考点:分子微观示意图,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常温下,有反应 :M+N盐 +水,其中 M、 N的类别不可 能是 A酸、碱 B单质、氧化物 C氧化物、酸 D氧化物、碱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酸和碱会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B、非金属单质氢气、碳具有还原性,虽然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但不可
4、能生成盐和水,错误, C、金属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 D、非金属氧化物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正确,故选 B 考点:酸、碱、盐的性质 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溶液的温度,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盐酸的质量而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从 A到 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的 pH逐渐减小 B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 C B点表示酸碱恰好完全反应 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再由多变少 答案: D 试题分析: A、从 A到 B过程中,表示的是盐酸滴入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所以烧杯中溶液的 pH逐渐减小,正确, B、根据图象可以看出从 A到 B
5、过程中,温度不断上升,说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正确, C、B点温度最高,表示的是酸碱恰好完全反应,正确, D、随稀盐酸的加入,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少变多,当反应结束后,随着稀盐酸的加入,相当于冷却降温的作用,所以温度又开始 逐渐下降,并不是反应放出的热量由多变少,错误,故选 D 考点:中和反应 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Cu CuO 通入一氧化碳,加热 B CO2 H2O 将混合气通过盛氢氧化钠固体的装置 C FeSO4溶液 CuSO4 加入足量锌粒,充分反应,过滤 D NaOH溶液 Na2CO3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答案: A 试题
6、分析:通过化学方法除杂质有 2个原则: 1、加入的物质只能与杂质反应,2、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A、除去 Cu中的 CuO杂质,通入一氧化碳,加热,发生反应: CO+ CuO 加热 Cu + CO2,可以达到目的,正确, B、除去 CO2中 H2O,通过 NaOH固体虽然能干燥水分,但也会与 CO2反应,错误, C、除去 FeSO4溶液中的 CuSO4,加入过量的锌粉,发生反应: Zn+CuSO4=Cu+ZnSO4,引入了新的杂质 ZnSO4,错误, D、除去 NaOH 溶液中 Na2CO3,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稀盐酸既会与 NaOH反应,也会与 Na2CO3反应,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除杂
7、 在密闭容器中,将 1mol的 CO和 1mol的 O2混合,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完全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 CO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1 B、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和为 1.5mol C、反应后的气体中 C、 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2 D、反应后所得气体是纯净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化学反应: 2CO + O2 点燃 2CO2,故参加反应的 CO和 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2:1,错误, B、反应消耗了 0.5mol的氧气,反应后生成 1mol CO2,故反应后气体的物质的量的和为 1.5mol,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8、由于反 应前 1mol的 CO和 1mol的 O2混合,气体中 C、 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1:3,故反应后的气体中 C、 O原子的物质的量之比用途为 1:3,错误, D、根据化学反应,可以判断氧气过量,所以反应后所得气体是混合物,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 在反应 X 2YR 2M中,已知 R和 M的摩尔质量之比为 22: 9,当1.6gX与 Y完全反应后,生成 4.4gR。则在此反应中 Y和 M的质量之比为 A 16: 9 B 23: 9 C 32: 9 D 46: 9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 X 2YR 2M,已知 R和 M的摩尔质 量之比为 22: 9,可确定
9、R和 M的质量比为 22: 18,故当反应生成生成 4.4gR时,可算出得到M的质量为 3.6g,再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可直接计算出 Y的质量为 6.4g,故在此反应中 Y和 M的质量之比 =6.4g: 3.6g=16: 9,故选 A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在自来水生产的过程中,除去难溶固体悬浮物的方法,通常采用 A电解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电解是发生化学反应,错误, B、吸附是除去颜色、异味,错误,C、过滤除去难溶固体悬浮物的方法,正确, D、消毒是将水中的细菌杀死,故选 C 考点:水的净化 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Cu+FeS
10、O4Fe+ CuSO4 B Fe + H2SO4 FeSO4 + H2 C Fe + 2AgCl2Ag + FeCl2 D 4Fe + 3 O2 2Fe2O3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排在活动性顺序表前的金属能将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而 Cu排在 Fe的后面,所以Cu+FeSO4Fe+ CuSO4不会发生,错误, B、铁排在氢的后面,所以 Fe + H2SO4 FeSO4 + H2会发生,正确, C、金属与盐溶液反应 “要求盐要是能溶于水,而AgCl 不溶于水,所以反应不会发生,错误, D、铁燃烧的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而不是 Fe2O3,错误,故选 B
11、考点:化学方程式书写 某种新型高能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 Li + MnO2 LiMnO2,该反应属于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 A 试题分析:反应可以表示为: Li + MnO2 LiMnO2,反应特点是多变一,是化合反应,故选 A 考点: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 厨房中的物质放入足量的水中,充分搅拌,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食用油 B白醋 C白糖 D食盐 答案: A 试题分析:溶液的概念: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要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那么这种物质一定要能溶于水,而食用油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故选 A 考点:溶液的形成 属
12、于有机物的是 A C60 B CO C C2H6O D H2CO3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机物是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像 CO、 CO2、 H2CO3、 、 CaCO3等,虽然含碳元素,但由于结构和性质跟无机物相似,所以属于无机物, C2H6O含碳,故选 C 考点:有机物 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A氧气与液氧 B水银与银 C干冰与冰 D金刚石与石墨 答案: D 试题分析: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 A、氧气与液氧是同种单质的不同状态而已,错误, B、水银是金属汞,与银是不同元素组成,错误, C、干冰是二氧化碳,冰是水,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错误, D、金刚石与石墨都是
13、由碳元素组成,但是是不同的单质,故选 D 考点:同素异形体 Mn2O7是一种强氧化剂,其中 Mn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5 D +7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所以 Mn2O7中 Mn元素的化合价为 +7,故选 D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下列变化有新物质产生的是 A蜡烛熔化 B浓盐酸挥发 C氢气燃烧 D玻璃破碎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蜡烛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浓盐酸挥发,只是氯化氢分子不断运动的
14、结果 ,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C、氢气燃烧,是氢气与氧气反应生成水,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玻璃破碎,只是物质形态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物质加入(或通入)水中,所得溶液 pH小于 7的是 A生石灰 B二氧化碳 C碳酸钠 D食盐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呈碱性,溶液 pH大于 7,错误, B、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所得溶液 pH小于 7,正确, C、碳酸钠的水溶液呈碱性 ,溶液 pH大于 7,错误, D、食盐的水溶液呈中性,溶液 pH等于 7,错误,故选 B 考点:溶液的 PH
15、 在充满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的物质是 A红磷 B铁丝 C木炭 D硫粉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红磷燃烧发出黄色火焰,产生大量的白烟,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错误,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无火焰,错误, D、硫粉空气的集气瓶中燃烧,产生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燃烧现象 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正确的是 A胆矾: CuSO4 B熟石灰:Ca(OH)2 C烧碱: Na2CO3 D纯碱: NaOH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胆矾: CuSO4 5H2O,错误, B、 N 熟石灰: Ca(OH)2,正确, C、烧碱: NaO,错误, D、纯
16、碱: Na2CO3,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俗名 填空题 实验室常利用以下装置完成气体制备及性质实验。请回答: 写出编号 a仪器的名称: ( 1) ,以上装置(从 AE 中选择)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 ( 2) 。利用改正后的装置继续完成后面的实验。 可用于制取 O2、 H2、 CO2的发生装置是 ( 3) (填字母),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 4) ,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 5) 。 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是 ( 6) (填字母),验满的方法是 ( 7) 。 答案:( 1)酒精灯 ( 2)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 ( 3) B ( 4) 2KClO32KCl +
17、 3O2 ( 5)催化作用 ( 6) E ( 7)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熄灭则已满 试题分析: 常见仪器的识记,装置 A要求导管只须冒出橡皮塞即可,所以装置 A有一处明显的错误是:导管伸入试管内过长 可用于制取 O2、 H2、 CO2的发生装置是 B,实验室用氯酸钾 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KClO3 2KCl + 3O2 ,其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催化作用 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选择的装置是 E,验满的方法是:燃着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如熄灭则已满 考点:常见仪器的识记,实验装置的选择依据,实验室
18、制取 O2、 H2、 CO2的原理 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有重要意义。 下图是水的电解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 ( 8) ,正极产生的气体为 ( 9) , 如果试管 1中产生气体的分子数为 6.021023个,则试管 1中产生气体的质量为( 10) g。 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在 A、 B、 C、 D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量的 水,在 t 时,向 A、 B、 C烧杯中分别加入 25g、 15g、 5g甲物质,向 D 烧杯加入 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下图 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在图 1四个烧杯的溶液中, ( 11) (填 “A”、 “B”、 “C”或 “D”
19、)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图 2分别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 ( 12) (填 “a”或“b”);要使 A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13) 。 .室温下,将一瓶 a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 5%变了 10%,放置前后溶液中所含水(溶剂)的质量比为 ( 14) 。 答案:( 8) 2H2O 2H2+O2 ( 9)氢气 ( 10) 2 ( 11) A ( 12) a( 13)加热 或加溶剂 ( 14) 2: 1 试题分析: 水的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是为: 2H2O 2H2+O2,电解水产生的气体是:正氧负氢,所以正极产生的气体为氧气,因为试管
20、 产生的气体是氢气,当分子数为 6.021023个,即为 1mol,则质量为 2g 、因为 A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所以 A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由于在 t 时,向 A烧杯中加入 25g甲物质,向 D烧杯加入 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结果 A烧杯中有固体未溶解,说明在在 t 时,已的溶解度比甲大,所以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 a,由于某种原因 A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所以要使 A烧杯中剩余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 : 加热或加溶剂 、室温下,将一瓶 a溶液敞口放置一段时间,溶质质量分数由 5%变了 10%,溶质的质量不变,所以放置前后溶液中所含水(溶剂)的质量比为 2: 1 考
21、点:电解水的实验,溶解 度曲线的意义 按下列要求填空: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 1) ; 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是 ( 2) ; 天然存在最硬的矿物质的化学式 ( 3) ;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K2CO3,它属于化肥中的 ( 4) 肥,草木灰属于 ( 5)(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 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C+2MgO,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6) 该反应中镁带中的镁元素转变为 ( 7) (填 “化合 ”或 “游离 ”)态。 答案:( 1)氮气 ( 2) CaO ( 3) C ( 4)钾肥 ( 5)混合物 ( 6) CO2; ( 7)化合态 试题
22、分析: (1)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所以常用于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3) 天然存在最硬的矿物质的化学式是金刚石,化学式为 C (4) 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K2CO3,含营养元素钾元素,故属于化肥中的钾肥,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K2CO3,属于混合物 (5)镁带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Mg+CO2 C+2MgO,在反应中提供氧的是氧化剂,所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CO2,反应前镁是单质,反应后是化合物,所以该反应中镁带中的镁元素转变为化合态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化学肥料 ,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题 某同学用如下实验装置探究 CO2与 NaOH溶液能否反
23、应。锥形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 200mL)。 【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 1体积水能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 A中的溶液是 ( 15) ,B中的溶液是 ( 16) ,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反应的现象是 ( 17) 。 请判断 V( 18) 200mL(填 “ ”、 “ ”或 “=”)。 如果不用 B装置,实验后向锥形瓶 A中的溶液中加入 ( 19) ,如出现 ( 20) ,该现象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 15)氢氧化钠溶液 ( 16) 澄清石灰水 ( 17)石灰水没有浑浊 ( 18) ( 19)稀盐酸 ( 或氢氧化钙溶液) ( 20)气泡(沉淀)
24、试题分析: CO2与 NaOH溶液反应没有现象,所以要探究是否发生反应,就必须设计对照实验,所以 A中的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而 B中的溶液是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没有浑浊,则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可以与二氧化碳发生了反应 由于通常状况下, 1体积水能溶解 1体积二氧化碳,而锥形瓶中的溶液为氢氧化钠溶液或澄清石灰水(均为 200mL),所以要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 V 200mL 如果不用 B装置,同样可以通过验证 CO2与 NaOH溶液反应的生成物碳酸钠,所以了向实验后向锥形瓶 A中的溶液中加入稀盐酸 ( 或氢氧化钙溶液),如出现气泡(沉淀),该现象也能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考点:探究 C
25、O2与 NaOH溶液能否反应 过碳酸钠( Na2CO4)在洗涤、印染、纺织、造纸、医药卫生等领域有大量应用,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如下实验。 【实验目的】测定过碳酸钠样品(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且不与酸反应)的纯度。 【实验原理】 2Na2CO4+ 4HCl 4NaCl + 2CO2+ O2+ 2H2O 【实验装置】 【交 流与讨论】 甲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装置 的作用是:( 15) ;装置 的作用是: ( 16) ; 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 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 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
26、会偏高,你认为原因可能是; ( 17) (填序号)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 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 中冷凝而被吸收 C装置 、 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 吸收 丙同学提出了一种新方案,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称取样品 12.5g,滴加足量浓盐酸至样品反应完全,再将烧瓶中所有的液体蒸发、结晶、烘干,得到0.2mol氯化钠。则该样品的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 15)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碳 ( 16)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 ( 17) ABC 97.6% 试题分析: 根据化学反应: 2Na2CO4+ 4HCl 4NaCl + 2CO
27、2+ O2+ 2H2O,反应过程中产生了二氧化和氧气,并且反应过程中使用的是浓盐酸,这样就使得氧气中有两种杂质:二氧化碳和氯化氢,所以如果要通过测定产物中 O2的体积即可测定样品的纯度,那就先必须把这两种物质先除掉,故装置 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和二氧化碳,装置 的作用是: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吸收完全 乙同学认为测定产物中 CO2的质量(即反应前后装置 的质量差)就可测定样品的纯度,但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得 CO2的质量并计算样品的纯度,结果会偏高,原因实际就是测得的二氧化碳质量偏大,所 A、浓盐酸易挥发,产生的氯化氢气体被装置 吸收; B、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时带出的水蒸气在装置 中冷凝而被吸收; C、
28、装置 、 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被装置 吸收,都正确 根据化学反应: 2Na2CO4+ 4HCl 4NaCl + 2CO2+ O2+ 2H2O中, Na2CO4和NaCl的质量关系,可以先求出 Na2CO4的质量,再计算出样品的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解:设 Na2CO4的物质的量为 x 2Na2CO4+ 4HCl 4NaCl + 2CO2+ O2+ 2H2O 2 4 X 0.2mol X=0.1mol 该样品的中过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0.1mol122g/mol12.5g100%=97.6%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推断题 一包白色粉末 A由 CuSO4、 CaCO3、 BaCl2、 Na2
29、SO4、 NaOH中的三种混合而成。为探究其组成,进行以下实验: 分析实验过程,回答: 白色粉末 A中一定有 ( 8) ,一定没有 ( 9) ;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 10) 生成无色气体 E的化学方程式是 ( 11) 。 对可能含有的物质,通过如下实验进一步确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未知成分溶液 D少许,加入 ( 12)溶液, ( 13) ( 14) 。 答案:( 8)碳酸钙、氢氧化钠 ( 9)硫酸铜 ( 10) BaCl2或 Na2SO4 ( 11) CaCO3+2HCl=CaCl2+H2O+CO2 ( 12)氯化钡(硫酸或硫酸钠等) ( 13) 白色沉淀(或没有沉淀) ( 1
30、4)有硫酸钠 (氯化钡) 试题分析:解答叙述型的实验推断题,要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特殊现象,再结合一些物质本身的特性来进行推断,将白色粉末 A加足量水,溶解过滤后:1、得到无色滤液,可判断一定不存在硫酸铜,因为它的水溶液呈蓝色,并且溶液的 PH 7,说明一定存在氢氧化钠, 2、滤渣为白色沉淀,且在白色沉淀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可以判断原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碳酸钙,而BaCl2或 Na2SO4,只可能存在其中的一种,因为如果同时存在,会相互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而它不溶于稀盐酸 白色粉末 A中一定有碳酸钙、氢氧化钠,一定没有硫酸铜;可能含有的物质是 BaCl2或 Na2SO4,生成无色气体 E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l=CaCl2+H2O+CO2 要确定是否存在 BaCl2,可取未知成分溶液 D少许,加入硫酸或硫酸钠等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有 BaCl2,若没有白色沉淀出现,则没有 BaCl2;要确定是否存在硫酸钠,可取未知成分溶液 D少许,加入 BaCl2等溶液,若出现白色沉淀,则有硫酸钠, 若没有白色沉淀出现,则没有硫酸钠 考点:叙述型的实验推断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