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34.22KB ,
资源ID:30789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78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medalangle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空气成分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 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答案: A 试题分析:依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其中氮气为 78%,最大 考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 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自来水浇灭 C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D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上燃烧起米,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答案: B 试题分析:燃烧的三个条件中只要有一个不满足即可灭火: A隔绝氧气;B自来水具有导电性,不能用于电器灭火; C厨房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防止煤气泄漏,

2、并轻轻开窗通风以降低煤气的浓度,防止煤气中毒; D隔绝氧气,并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保鲜鱼肉等食品 B在饼干中适量添加碳酸钙,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C发霉的大米,也能食用 D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 B.碳酸钙能补充人体所需的钙元素; C.发霉的大米中含有霉菌,对身体有害; D.化肥、农药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应适量使用。 考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亚硝酸钠、甲醛等化学品的性质与人体健康。 NH4ClO4(高氯酸铵)可用

3、作火箭推进剂,当它发生分解反应时,不能生成的物质是 A CO2 B Cl2 C O2 D N2 答案: A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高硫酸铵中不含有碳元素,故选二氧化碳。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用分子的观点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一滴水中大约有 1.6l021个水分子,说明分子很小 B石油气加压后可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C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D在太阳下晾湿衣服干得快,说明分子运动速率与温度有关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和大小体积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可以随温度高低而改变,引起物质的体积改变。 考点: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解

4、释现象 冰天雪地,为了防止飞机运行事故的发生,飞机常使用除冰液。除冰液的主要成分是乙二醇( C2H6O2)。下列关于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二醇是由 2个碳原子、 6个氢原子、 2个氧原子构成的 B乙二醇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 3: 1 D乙二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答案: D 试题分析: C2H6O2: A.乙二醇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B.乙二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 6: 162=12:3:16,可知氧元素质量最大,故氧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C.由 B可知; D.由化学式可知乙二醇是由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化合

5、物。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下图是电解水的示意图。关于电解水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理论上得到氧分子和氢分子的个数比为 21 B理论上若得到 8 mL的氧气,可同时得到 1 mL氢气 C理论上若得到 4 g氢气,可同时得到 32 g氧气 D该反应说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实验现象可知,电解水时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 1:2,故分子个数比为 1:2,故 A和 B均错误;依据化学方程式可得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 4:32,故 C正确;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错误。 考点:电解水实验 下列依据实验目的所设计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6、 A 检验一瓶气体是否为 CO2 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B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适量稀硫酸 C 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加石蕊溶液 D 分离铁粉和铜粉混合物 加足量稀硫酸、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由于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不至有二氧化碳一种,所以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木条熄灭并不能证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 A错误;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碳酸钠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引入新杂质, B 错误;石蕊试液在不同酸碱性的溶液中显示不同的颜色,C正确;稀硫酸能把铁反应掉, D错误。 考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物质的性质 右图是 a、 b、 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7、把 t1 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 t2 ,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A a b c B c b a C b a =c D b a c 答案: C 试题分析:依据溶解度曲线可知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情况,升温后,C 的溶解度减少,会析出固体,溶质质量分数为 t2 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会由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t1的溶质质量分数;因为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故比较t1 时 a、 b与 t2 时 c的溶解度大小即可 考点:溶解度曲线;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 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不与氯气、水反应,可与某些

8、金属制成新型材料。在 1200 1300 时,氯化硼( 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含硼纤维的材料可能具有耐热性 B该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只有两种物质为气态 C氯化硼可能与水反应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由题目给出的信息可知:硼纤维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弹性,故选项正确; B. 氯化硼( BCl3)蒸气与干燥、纯净的氢气反应可制得硼和氯化氢气体气体,该反应中有三种物质为气态,选项错误; C. 氯化硼( BCl3)可能与水反应,也可能不反应,故选项正确; D.该反应需要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因为氢气不纯时,会

9、引起爆炸,故选项正确。 考点: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已知氮气的密度 小于空气的密度),操作为: 从 b端通入氮气 从分液漏斗中滴加适量水 从 a端通入二氧化碳 将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纸花放入广口瓶中 从 a端通入氮气 从 b端通入二氧化碳 其中实验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可以使用石蕊进行检验,首先将石蕊染成紫色的干纸花放入瓶内,通入二氧化碳,观察纸花不变色,证明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从 b端通入氮气,将二氧化碳排出,然后再将水

10、滴下,纸花不变色,说明水不能使石蕊变红,从 a端通入二氧化碳,纸花变红,证明是 二氧化碳与水发生了化学反应,故其正确的顺序为 ,观察选项,故选 D。 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下列实验内容中的横、纵坐标表示的量符合下图所示变化趋势的是 序号 实验内容 横坐标表示的量 纵坐标表示的量 饱和氯化钠溶液的稀释 加入水的体积 溶质质量分数 过量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时间 红磷质量 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制氧气 时间 二氧化锰质量 向铜、锌混合物粉末中加入盐 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酸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稀释饱和氯化钠溶液随着加入水的增多,溶质的质量分数是逐渐减小的,故 错误;

11、红磷的质量随着燃烧时间越来越少,当氧气燃尽时,红磷的量就不再减少,成一条水平线,故 正确; 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是一直不变的,故 错误; 锌和盐酸反应,铜和盐酸不反应,随着盐酸的滴加,固体的质量逐渐减少,当锌反应完时,剩下的铜的质量就成为定值了,故 正确; 考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空气组成的测定;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 下列物质中,能用作磷肥的是 A K2SO4 B CO(NH2)2 C NH4NO3 D Ca(H2PO4)2 答案: D 试题分析:依据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磷元素即可确定。 考点:化肥的种类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

12、用固体粉末 D过滤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瓶塞没有倒放; B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防止酒精洒出着火;C试管横放,药匙伸入试管底部,故正确; D没有用玻璃棒引流,会冲破滤纸。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 A海水晒盐 B风力发电 C铁矿石炼铁 D太阳能取暖 答案: C 试题分析: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段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A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B风力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铁矿石炼铁是由铁矿石生成单质铁,生成了新的

13、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 C, D太阳能取暖没有新物质生成,故选项错误, 考点: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A氧 B铁 C硅 D铝 答案: A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占前四位的元素依次为:氧硅铝铁,氧和硅是非金属元素。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充分燃烧,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硫 B红磷 C木炭 D铁丝 答案: B 试题分析:依据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即可:红磷在氧气中燃烧能产生大量的白烟;硫: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木炭:发出白光;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考点: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 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

14、分搅拌后能形成溶液的是 A蔗糖 B面粉 C泥土 D汽油 答案: A 试题分析:蔗糖溶于水,形成溶液;面粉和泥土:悬浊液;汽油:乳浊液 考点: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的判别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O2 B H2O C KCl D H2S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物的概念特征: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化合物,故选水 考点:氧化物的判别 下列物质中,含有氢分子的是 A H2SO4 B H2O C H2 D H2O2 答案: C 试题分析:氢分子构成的物质是氢气;其他三种物质都含有氢元素。 考点:物质的构成微粒 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A核外电子数 B最外层电子数 C相对

15、原子质量 D核内质子数 答案: B 试题分析:与元素的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若大于 4个,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小于 4个,易失去电子;等于 8个( K 层为最外层为 2个)则为相对稳定结构,不一得失电子。 考点:元素化学性质与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 氢氧化钠的俗称为 A大理石 B熟石灰 C纯碱 D火碱 答案: D 试题分析: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氢氧化钠的俗称为苛性钠、火碱、烧碱;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 考点:常见物质的俗称 一种氟原子的原子核内有 9个质子和 10个中子,该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7 B 9 C 10 D 19 答案: B 试题分析

16、:核电荷数等于质子数,故为 9 考点:原子的结构 下列物质性质的表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铝呈银白色 B碳酸易分解 C食盐易溶于水 D二氧化碳无色无味 答案: B 试题分析: 考点:化学性质是必须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分解属于化学变化,故碳酸易分解属于化学性质;其余均属于物理性质。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最好的方法是 A观察气体颜色 B闻气体的气味 C插入燃着的木条 D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产生不同的现象:没有明显现象的是空气,燃烧更旺的是氧气,熄灭的是二氧化碳。 考点:气体的鉴别 填空题 (6分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 1

17、)实验仪器 a的名称是 _。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字母序号,下同)。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可选用的收集装置是 ;其验满方法是 _。 答案:( 1)酒精灯; ( 2) 2KMnO4 K2MnO4+MnO2+O2; A ; ( 3) 2HCl+CaCO3=CaCl2+H2O+CO2; C ; 将燃着的木条放到集气瓶口,若木条熄灭,说明收集满。 试题分析:( 1)要熟悉常见仪器的名称和作用;( 2)写方程式要注意一写二配三注明四等号,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配平方法是用观察法配平;由于需要加热应该

18、选用有酒精灯的装置;( 3)制取二氧化碳用盐酸和碳酸钙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能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由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用燃着的木条来验满放在瓶口,熄灭说明已满,否则不满。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 ( 6分)下图是某一变化过程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_。 ( 2)请写出上述变化中发生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该化学反应中不发生改变的微观粒子是 _(选填 “原子 ”或 “分子 ”),上述过程中MnO2起 _作用。 (

19、 3)生成的单质与化合物的质量比为 _。 ( 4)上述化学反应中的反应物可以和 Fe(OH)2发生化合反应,写出该化合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8:1 ; ( 2) 2H2O2 MnO22H2O + O2;原子; 催化 ; ( 3) 8:9 ; ( 4) H2O2 +2Fe(OH)2 =2Fe(OH)3 试题分析:( 1)水分子中氧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 :16: 12=8:1;( 2)反应物化学式为 H2O2,生成物为 H2O 、 O2, 2H2O2 MnO22H2O + O2;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种类不变;反应条件为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其催化作用; (3)依据化学方程式,用相对分子

20、质量 系数,相比即可;( 4)反应物为 H2O2和 Fe(OH)2,“化合反应 ”,生成物为含有铁氧氢的一种化合物,只能为 Fe(OH)3 考点: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及质量比的计算;化合反应 ( 6分)物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等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 1)铁粉常用于 食品的保鲜剂,其原因是 _。 ( 2)生石灰常用作食品干燥剂,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_。 ( 3)氢氧化钙常用作建筑材料,因为其吸收二氧化碳会生成坚固的 _(写化学式)。 ( 4)浓硫酸是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在化学实验中常用它作干燥剂,但日常生活中却很少用它作除湿剂。原因是 _。 ( 5)一氧化碳常用来冶炼金属,请用化

21、学反应方程式表示_。 ( 6) “漂白精 ”可以快速漂除 衣物污渍,其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 NaClO),若与 “洁厕灵 ”混用,易产生一种有毒气体。化学方程式为 NaClO+2HCl=NaCl+ X+ H2O ,则 X的化学式为 _。 答案:( 1)铁粉与水和氧气反应 ; ( 2) CaO + H2O = Ca(OH)2 ;( 3)CaCO3 ; ( 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 ( 5) Fe2O3+3CO 高温 2Fe + 3CO2 ; ( 6) Cl2; 试题分析:( 1)铁粉与水和氧气反应,防止细菌繁殖和食物的氧化变质;( 2)能与水反应,做干燥剂;( 3)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

22、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 4)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 5)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工业上可用于高温炼铁,注意不用标出气体符号;( 6)由质量守恒定律,使该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和原子个数均不变即可。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式的书写;常见物质的用途 ( 6分)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 1)下列服装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_(填字母序号) ; 挑选衣料时,鉴别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常用的化学方法是 _。 A 纯棉帽子 B羊毛衫 C涤纶运动裤 ( 2)膳食合理、营养均衡是健康的基本保证。下列食物中,富含糖类的是_(填字母序号,下同),能提供大量油脂的是 _。 A橄榄油 B蔬菜 C米饭 (

23、3)汽车使用天然气作燃料,排放污染较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 _。 ( 4)户外探险缺少饮用水时,可将浑浊的河水用简易净水器进行净化,其中加入的活性炭是利用它的 _性。 答案:( 1) C ; 燃烧、闻气味 ; ( 2) C ; A ; ( 3) CH4 ; ( 4)吸附; 试题分析:( 1)纯棉和羊毛是天然纤维,涤纶是合成纤维;涤纶燃烧后有特殊气味;( 2)熟识食物中所含的营养素:米饭的主要成分为淀粉,属于糖类;橄榄油富含油脂;( 3)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 4)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具有吸附性。 考点:材料的区分;食物中的营养素;化石燃料的成分;活性炭的特性 计算题 ( 3 分)在潜

24、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 Na2O2)来吸收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若一段时间内得到了 16g氧气,理论上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X 2Na2O2+2CO2 = 2Na2CO3+O2 156 32 X 16g 156: X=32: 16g x=78g 答: 略 试题分析:已知氧气的质量为 16g,依据化学方程式即可求得消耗过氧化钠的质量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 3分)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一份固体样品进行了探究。通过实验已确定该样品由氧化铁和铁粉混合而成。

25、他们称取了 13.6g固体样品,用图 1所示的装置继续实验,测定的部分数据如图 2所示。 请计算: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为: 13.6 g -11.2 g =2.4 g 固体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2.4 g( 48/160) =8g 答: 略 试题分析:高温条件下,氧化铁能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 A中的固体全部是铁,质量减少的是氧元素的质量;根据氧元素的质量可以计算氧化铁的质量。设氧化铁的质量为 x, 氧化铁的化学式是 Fe2O3,减少的氧元素的质量为: 13.6g-11.2g=2.4g, 所以有 x 100%=2.4g, x=8g;

26、 答:固体 样品中氧化铁的质量为 8g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探究题 ( 6分)人类的生产和生活都离不开金属。 ( 1)金属的应用非常广泛。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 _性。 铁是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_。 A铁生锈时生成四氧化三铁 B表面涂漆以防止铁生锈 C铁制品应放置于干燥的环境中 D应及时回收废弃的的铁制品 金属活动性顺序有重要的应用。铝、铜、铁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金属,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铝、铜、铁三种金属的有关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实验: 在 A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反应类型为 _。将 A实验结束

27、后 、 试管内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发现烧杯中的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一段时间后过滤,滤渣中的物质所有可能的组成为 _,滤液中的溶质可能为 _(填写以下序号)。 Al2(SO4)3 Al2(SO4)3、 FeSO4 Al2(SO4)3、 Fe2(SO4)3 FeSO4、 CuSO4 Al2(SO4)3、 FeSO4、 CuSO4 答案: (1) 导电 ; A;( 2) Fe+CuSO4=Cu+FeSO4; 置换反应 ; 铜 或 铁、铜 ; 试题分析:( 1) 汽车电路中的导线大都是铜制的,这是利用了金属铜的延展性和导电性; 铁生锈时生成三氧化二铁而不是四氧化三铁;( 2)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

28、和铜,符合置换反应的特征,不能与硫酸铝反应; “红色固体物质明显增多 ”说明 试管的铁粉不足,剩余的硫酸铜继续与 试管中的铁粉反应,所得滤渣中的物质可能 为铜(铁粉完全反应)或铁和铜;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铝(原有)、硫酸亚铁 (生成 ),可能含有硫酸铜,故可为 考点:金属元素的存在及常见的金属矿物;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金属活动性顺序表;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 5 分)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 40 。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 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 50mL,该装置气密

29、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_,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 (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_。 (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注射器中的水自 动喷射出来, 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4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_。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1/5 。 答案:( 1)可燃物的温度要达到着火点; 4P+5O2点燃 2P2

30、O5 ;( 2)先鼓后瘪; ( 3)白磷燃烧消耗了锥形瓶中的氧气,使瓶中气压降低;锥形瓶中氧气约占46mL,当注射器中的水进入锥形瓶约 46mL后,瓶中气压与外界相当。 (每点一分 )(其它相似描述也可,但第二问须答出 “锥形瓶中氧气约占 46mL”) 试题分析:( 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白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P+5O2点燃 2P2O5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2)白磷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使瓶内压强增大,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又冷却到室温,瓶内压强减小,所以,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先变大,

31、后缩小;( 3)由于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瓶内压强减小,所以,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出来;又由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的 1/5,所以,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下约4mL时停止下流。 考点:空气组 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燃烧与燃烧的条件 ( 8分)在学习盐的性质时,某组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和一瓶标签破损的溶液M(如图)进行反应,有白色沉淀产生,过滤后得到澄清滤液。同学们对该实验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 探究一: M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 【提出猜想】该组同学认为 M溶液的溶质有两种可能: 是 _, 是 CaCl2 【收集资料】碳酸钠溶液与中性的 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 【

32、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少量 M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_ _ 猜想 正确 探究二: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哪些溶质? 【提出猜想】猜想一: NaOH和 Na2CO3;猜想二: _;猜想三:NaOH 【实验验证】同学们针对 “猜想一 ”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于试管中,滴入几滴稀盐酸 没有气泡产生 “猜想一 ”不成立 他们的实验结论是否正确? _,理由是 _。 【继续探究】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滤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滤液于 A、 B两支试管中, A中加入 CaCl2溶液, B中加入 Na2

33、CO3溶液 _来源 :学。科。网 Z。X。 X。 K _ “猜想一 ”成立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要考虑 _。 答案:探究一: 氢氧化钙; 酚酞 ; 溶液变红 ;探究二:猜想二: NaOH和 Ca(OH)2 ; 不正确 ; 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先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 【继续探究】若 A中产生白色沉淀, B中无现象;【反思拓展】反应物是否过量或不足 试题分析:探究一:由标签可知,溶液为钙的化合物溶液,能与碳酸钠的反应可能是氢氧化钙或氯化钙;由于氢氧化钙溶液显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故可选用酸碱指示剂加以鉴别;探究二

34、:由于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由于反应的量不同,所以,过滤后澄清滤液中会有的溶质可能是 NaOH和 Na2CO3或 NaOH和 Ca( OH) 2 或 NaOH;由于溶液中氢氧化钠能与加入的少量盐酸反应,即使溶液中有碳酸钠也可能不产生气体所以,他们的实验结论不正确;由于碳酸钠与氯化钙的反应生成沉淀、氢氧化钙与碳酸钠的反应生沉淀,依据产生沉淀的现象即可设计检验。 考点:缺失标签的药品成分的探究;盐的化学性质 推断题 ( 6 分)甲、乙、丙、丁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 1)若甲能与 CO2反应生成一种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则甲的化学式为_ 。

35、 ( 2)若甲分别与两种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丙、丁均由三种相同元素组成,写出化学方程 式:甲 丙 _;甲 丁 _。 ( 3)若甲为化合物,甲分别与两种不同的物质反应都能生成乙,乙由三种元素组成且难溶于水,则甲为 _,乙为 _;写出上述反应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 答案:( 1) NaOH ; ( 2) Fe + H2SO4 = FeSO4 + H2 ; Fe2O3 +3H2SO4 = Fe2(SO4)3 +3H2O; ( 3) Ca(OH)2; CaCO3; Ca(OH)2 + Na2CO3 = 2NaOH + CaCO3。 试题分析:( 1)根据甲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生

36、成钠盐,可以确定甲为 NaOH;( 2)根据甲可以与不同类别的物质反应生成丙、丁,丙、丁均有三种元素组成,可以分析不同类别的物质提供一种相同的元素,另外两种来自甲,可以判断甲是一种带有原子团的强酸,可以判断甲只能是稀硫酸,不同类别的物质应该是某种较活泼金属和其氧化物,该金属还应该具有可变的价态,该金属只能是铁;( 3)根据甲为化合物,与不同类别的物质可以反应都生成乙,乙有三种元素组成,可以判断乙是一种盐,甲是一种碱;不同类别的物质只能是一种氧化物和其对应的 一种盐,满足这种条件的只能是二氧化碳和碳酸钠既能与二氧化碳反应又能与碳酸钠反应的只有氢氧化钙。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复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书写化学方程式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