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四川省峨眉山市初三 4月第二次调研考试化学考试(解析版) 选择题 电能是电气时代不可或缺的二次能源。下列发电方式中,利用了化学能源的是 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燃煤发电 D太阳能发电 答案: C 试题分析:利用化学能源,也就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取能量的。水力发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没有发生化学变化, A、 B、 D不符合题意;煤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符合题意。故选 C 考点:化学与能源 实验室欲制取少量的 FeCl3溶液。下列方案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A过量 Fe和稀 HCl反应后过滤 B过量 Fe2O3和 HCl反应后过滤 C过量 HCl和 Fe2O3反应后过滤
2、 D过量 Fe和 CuCl2溶液反应后过滤 答案: B 试题分析: Fe和稀 HCl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非氯化铁, A错误;过量Fe2O3和 HCl反应,生成氯化铁,过滤除掉氧化铁, B正确;过量 HCl和 Fe2O3反应,生成氯化铁,也混有氯化氢, C错误;过量 Fe和 CuCl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而非氯化铁, D错误。故选 B。 考点:酸的化学性质 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物质进行鉴别。下列鉴别不合理的是 A氯化钾溶液和蒸馏水:各取一滴于毛玻片,加热蒸干,有白色痕迹的是前者 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滴加酚酞,不变色的是前者 C稀盐酸和稀硫酸:各取少量于试管,滴加氯化
3、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后者 D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罩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烧杯,出现浑浊的是后者 答案: B 试题分析:氯化钾溶液蒸发后会留下白色固体,而蒸馏水什么也没留下,故可以鉴别, A正确;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都显碱性,都能够使酚酞试液变成红色,无法鉴别, B错误;稀硫酸能够和氯化钡溶液反应产生硫酸钡白色沉淀,而稀盐酸和氯化钡混合无现象,可以鉴别, C正确;甲烷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碳,能够使石灰水变浑浊,氢气燃烧只产生水,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D正确;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鉴别 下图是固体 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B t2 时 X的
4、饱和溶液中 X质量分数为 37.5% C将 t2 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溶液仍然饱和 D t1 时,将 25克 X放入 75克水充分搅拌可得 100克的饱和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 X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 X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A正确; t2 时 X的溶解度为 60g,所以其饱和溶液中 X质量分数为:60g/(60g+100g)=37.5%,B正确;将 t2 X的饱和溶液降温到 t1 时,会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仍然饱和, C正确; t1 时, X的溶解度为 25g,即 100g水中此时最多溶解 25gX物质,将 25克 X放入 75克水充分搅拌不能完全溶解,所以不能得
5、到 100gX的饱和溶液, D错误。故选 D.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溶质质量分数 光合作用被称为地球上最伟大的化学反应,它是给地 球生物生产了富含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光合作用可表示为:二氧化碳 + 水 淀粉 + 氧气。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下列有关淀粉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肯定含有碳元素 B肯定含有氢元素 C肯定含有碳、氢二种元素 D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通过对比反应前后各物质水、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组成元素,推断淀粉的元素组成。反应物水由氢、氧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碳、氧元素组成,反应前为碳、氢、氧三种元素;生成物氧气由氧元素组成
6、,反应后只能确定氧元素;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断淀粉中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所以只有 D是不正确的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化学常识正确的是 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成分是氧气 B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 CO、 CO2、 SO2、 NO2等有毒气体和粉尘 C人类最 早发现并利用的金属是铜,因为铜相对铝、铁性质不活泼,更易冶炼 D日常生活、生产中我们所见,铁相对铝更易生锈,据此判断铁比铝更活泼 答案: C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为氮气,其次为氧气, A错误;二氧化碳排放过多会引起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不是空气的污染物, B错误;金属被发现得年代
7、与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有很大的关系, C正确;铁比铝容易生锈,是应为铁锈是疏松多孔的物质,不能阻止反应的进行,而铝制品表面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镁,对内部起保护作用, D错误。故选 C。 考点: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污染与防治 2011年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型火箭燃料 N(NO2)3(三硝基胺)。下列有关叙述判断错误的是 A 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3 B N(NO2)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52 C N(NO2)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7: 12 D 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6.84% 答案: A 试题分析: N( NO2) 3每两个氧原子相连的氮原子由于共用电子对偏离氮原子
8、为 +4价,第一个氮原子与另外 3个氮原子由于共用电子对不偏离,化合价为 0价, A说法错误; N( NO2) 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4+( 14+162) 3=152, B正确 N( NO2) 3中氮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44):( 1623) =7: 12,C 正确; N( NO2) 3 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4*4/152100%36.84%, D 正确。故选 A。 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化学上有自己一整套独立而全球通用的符号体系 化学用语,是学习、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2N2表示 A 4个氮原子 B 2个氮分子 C 4个氮分子 D 2个氮原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学符号
9、周围数字的含义: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个数;右下角的 数字表示每个微粒中所含原子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粒子所带的电荷数;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2N2表示氮分子,故选 B。 考点: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铀是原子弹重要原料,是核电站的重要燃料。下图是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铀元素的截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铀的元素符号为 U B铀属于非金属元素 C铀原子的质子数为 92 D铀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38.0 答案: B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每一格所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 =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最下方
10、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根据铀元素的元素名称可知该元素为金属元素,故 B错误,故选 B。 考点:元素周期表 下图是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粒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16 B该粒子的第一层有 2个电子 C该粒子的原子序数为 16 D在化学反应中该粒子容易得到 2个电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核外的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各层上的 电子数,所以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 6, A错误;该粒第一层有 2个电子, B正确;该粒子的原子序数为 16, C正确;最外层电子数为 6,大于 4,易得电子
11、, D正确。故选 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 O2、 KClO3、 MnO2、 CO2四种物质,其共同点是 A都含有氧元素 B都含有氧分子 C都属于氧化物 D都属于混合物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质从宏观上来讲,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所以 O2、 KClO3、 MnO2、CO2四种物质都含有氧元素, A正确;从微观上来讲是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 B错误。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氧气只有一种元素组成为单质, KClO3虽然含有氧元素但不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不是氧化物, C错误;它们都有固定的组成,为纯净物, D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的宏观组
12、成与微观构成 我们肉眼年看得见的宏观变化,实际是因肉眼看不到的微观变化引起的。宏观与微观结合,有利于我们掌握化学知识。下列示意图表示某化学反应,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B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未发生变化 C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比为 1: 2: 2 D该反应不属于基本类型反应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微粒的变化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 A正确;由于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质量未发生变化, B正确;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中,分子的个数比为 1: 2: 2
13、, C正确;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D不正确。故选 D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 臭氧( O3)主要分布在距地面 10 50km的高空,它能吸收大部分此外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在物质分类中,臭氧属于 A混合物 B单质 C化合物 D有机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臭氧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为单质。故选 B。 考点:物质的类别 规范、正确的进行实验操作,是安全和成功的重要保证。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排空收集氧气 B剩余药品处理 C读取液体体积 D试管加入锌粒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A 正确;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防
14、止污染试剂, B错误;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C错误;取用块状固体时,应将试管横放,防止固体下落砸破试管, D错误。故选 A。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填空题 ( 5 分)运用 “线索 体系 ”法,理清知识线索,构建知识体系,有利于全面、系统的掌握物质的化学性质。下面是对盐化学性质进行的归类,请填写所缺内容。 ( 1)有些盐高温可发生 反应,如 ; ( 2)有些盐可与些某些 反应,如 ; ( 3)有些盐可以与某些 反应,如 ; ( 4)有些盐可以与某些 反应,如 ; ( 5)有些盐可以与某些 反应,如 。 答案:( 1)分解( 2)金属( 3)酸( 4)碱( 5)盐 试
15、题分析: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盐的化学性质可归纳为:盐和金属反应生成新金属和新盐;盐和酸反应生成新盐和新酸;盐和碱反应生成新盐和新碱;盐和盐反应生成两种新盐。 考点: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 3分)( 4分)现有银片、铁片、铜片三种金属,只用一种试剂,证明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 1)写出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 ; ( 2)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 ( 3)写出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 。 答案:( 1)分别将铁片和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银片无明显变化。 ( 2) Fe+CuSO4=Cu+FeSO4( 3) FeCuAg 试题分析:验证金属活动顺序,一般采
16、取 “中间金属,两边盐溶液;两边金属中间盐溶液 ”的方法来设计实验方案,所以验证铁、铜、银的活动顺序,只用一种溶液,则选择硫酸铜溶液,分别将铁片和银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铁能置换出铜,所以铁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银片不和硫酸铜反应,所以银片表面无明显变化。反应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FeCuAg。 考点:金属活动顺序的探究与应用 ( 3分)用化学符号表 示下列各题: ( 1)含碳元素的剧毒气体 ;( 2)含钙元素的碱 ;( 3)含氮元素的酸 。 答案:( 1) CO; ( 2) Ca( OH) 2 ( 3) HNO3 试题分析:含碳元素的有毒气体: C
17、O,碱是由金属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的,所以含钙元素的碱为: Ca( OH) 2,酸是由氢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所以含氮元素的酸为: HNO3。 考点:化学用语 计算题 ( 4分)欲配制 20g溶质质量分数 10%的 NaCl溶液。 ( 1)需要多少哪些原料? 、。 ( 2)已有天平(滤纸)、玻璃棒、药匙、试剂瓶,还必需哪些仪器? 、 。 答案:( 1) NaCl 2克;水 18mL;( 2)烧杯、量筒 试题分析:根据: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需要溶质氯化钠的质量: 20g10%=2g 溶液的质量减去溶质的质量就是溶剂水的质量:需要水的质量是 20g-2g=18g,合 18mL 过
18、滤需要天平、玻璃棒、药匙、试剂瓶、烧杯、量筒。 考点: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 8分)石灰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其余杂质不溶于水,亦不参加反应)。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称石灰石样品二份,分别放入大烧杯中,第一个烧杯中加入 50克稀盐酸,第二个烧杯中放入 100克稀盐酸,充分反应至不再有气泡产生时称量残留物质量,有关数据如下表。求:( 1)二个烧杯中 CO2的质量;(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 3)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各物质的质量 第一个烧杯 第二个烧杯 样品质量 16g 16 g 稀盐酸质量 50g 100g
19、 烧杯残留物质量 61.6 g 109.4g 产生的 CO2质量 答案:( 1) 4.4g, 6.6g;( 2) 93.7%;( 3) 14.6% 试题分析:解:( 1)第一个烧杯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质量:16g+50g-61.6g=4.4克;第二个烧杯石灰石样品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质量:16g+100g-109.4g=6.6克; ( 2)设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为 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100: 44X: 6.6g 解得 X15g 石灰石中 CaCO3的质量分数 =15g/16g100%93.75%; ( 3)设稀盐酸
20、中 HCl 的质量为 Y, CaCO3+2HClCaCl2+H2O+CO2 73 44 Y 4.4g 73: 44Y: 4.4g 解得 Y7.3g 稀盐酸中 HCl的质量分数 =7.3g/50g100%=14.6% 答案:( 1) 4.4g, 6.6g;( 2) 93.7%;( 3) 14.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探究题 ( 5分)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无色透明的 X溶液,其标签已脱落,某兴趣小组决定通过探究实验的方式确定其化学成份。他们取出 6份 X溶液,分别滴加下列 6种溶液,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请推断 X可能是何物质,并写出 合理的化学方程式: 滴加
21、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 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 。 滴加 HCl液液,无明显现象。 滴加 Na2SO4溶液,产生白色 。 滴加 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 。 ( 1)写出 X的化学式 ; ( 2)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 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 BaCl2 ( 2) BaCl2+Na2CO32NaCl+BaCO3 ( 3)BaCl2+AgNO3Ba( NO3) 2+AgCl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 滴加酚酞试液,无明显现象说明不是碱性物质; 滴加 HCl液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无碳酸根、碳酸氢根; 滴加 NaOH 溶液,无明显现象说
22、明可能不与之反应, 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 说明与碳酸根反应生成沉淀; 滴加 Na2SO4溶液,产生白色 说明硫酸根离子可以和钡离子结合生成沉淀; 滴加 AgNO3溶液,产生白色 说明氯离子与银离子,产生白色沉淀则推测 X的化学式 BaCl2;代入检验,符合题意 氯化钡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Na2CO32NaCl+BaCO3; 氯化钡溶液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aCl2+AgNO3Ba( NO3) 2+AgCl 考点:科学探究、常见物质和离子的检验 ( 7分)化学教师为了调动同学们探究的积极性,布置了一个探究任务:粉笔的成份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盐类,
23、请同学们探究粉笔的化学成份。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以下探究实验。 【提出猜想】 ( 1)粉笔的成份氯化物;( 2)粉笔的成份碳酸盐;( 3)粉笔的成份硫酸盐。 【实验探究】 ( 1)取一个段白色的粉笔(约 1g),在研钵中研成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 100mL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较多的白色回体未溶解。根据下表以及后面实验操作现象,判断粉笔的成份属于哪类物质? 。 溶解度( 20 ) 0 01g 0 01g1g 1g10g 10g 物质分类 难溶 微溶 可溶 易溶 ( 2)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几滴酚酞,无明显现象。粉笔溶液(酸碱性)不可能呈 性; ( 3)从烧杯中
24、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盐酸溶液,无明显现象产生; ( 4)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 5)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 管,滴加 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实验判断】 根据探究实验中出现的现象,请你做出粉笔化学成份可能合理的判断。完成下列填空: ( 6)写出粉笔的主要成份化学式 ; ( 7)写出【实验探究】( 4)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8)写出【实验探究】( 5)中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微溶 ( 2)碱性 ( 6) CaSO4 ( 7) CaSO4 + Na2CO3 = CaCO3+ Na2SO4 ( 8
25、) CaSO4 + BaCl2 = CaCl2 + BaSO4 试题分析:( 1) 1g 粉末,倒入大烧杯中,加入 100mL 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发现烧杯底部有较多的白色回体未溶解。可判断其溶解度小于 1g,所以为微溶;( 2)根据碱能使无色酚酞变红,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几滴酚酞,无明显现象。所以该溶液不显碱性;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 Na2C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从烧杯中取少许上层清液注入试管,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可以判断粉笔的主要成分为: CaSO4,所以反应方程式为:( 7) CaSO4 + Na2CO3 = CaCO3+ Na2SO4 ( 8) CaSO4 + BaCl2 = CaCl2 + BaSO4 考点:溶解度、酸碱盐的化学性质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