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云南省云师大五华实验中学七年级上期期中地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事例不能作为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的是 ( ) A月食照片上,地球阴影的边缘是圆弧形 B地球卫星照片 C海边看远方驶来的帆船,先看到桅杆,后看到船身 D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答案: D 试题分析: 能证明地球形状是球体的例子很多,如离岸的船总是船身先消失,桅杆后消失、站得高,才能看得远、麦哲伦环球航行、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不能证明地球的形状,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在一次军事演习中,指挥官在比例尺为 1: 3000000的军用地图上量得我军
2、指挥部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图上距离为 3厘米,则敌我两军指挥部的实地距离为( ) A 90千米 B 9千米 C 90厘米 D 900千米 答案: A 试题分析: 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根据比例尺公式:比例尺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得到:实地距离 =图上距离 /比例尺,即: 31/3000000=9000000厘米=90千米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巴拿马运河沟通的大洋是 ( ) A太平洋和北冰洋 B太平洋和大西洋 C印度洋和大西洋 D太平洋和印度洋 答案: B 试题分析: 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地峡处,它的开凿沟通了大西洋和太平洋,使从欧洲到太平洋的海上航程大为缩短。
3、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是( ) A落基山脉 B安第斯山脉 C喜马拉雅山脉 D阿尔卑斯山脉 答案: B 试题分析: 北美洲的落基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合称科迪勒拉山系,安第斯山脉纵贯南美大陆,全长近 9000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下列关于喜马拉雅山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B由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发生张裂作用形成的 C由欧亚板块和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 D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发生张裂作用形成的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质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了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
4、球由六大板块组成,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六大板块的名称是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喜马拉雅山脉是由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 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红海的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板块之间( ) A张裂 B碰撞 C挤压 D两板块运动方向一致 答案: A 试题分析: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频繁。板块生长边界处出现裂谷、海岭,板块消亡边界出现高山、海沟。红海,位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两大板块张裂拉伸,使红海面积不断扩大。故本题选 A。 考点
5、: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下列实事中,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A陆地主要分在北半球 B世界陆地轮廓都比较破碎 C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 D我国东部海域发现古河流的遗迹 答案: C 试题分析: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在偶然翻阅世界地图时发现:大西洋的两岸 -欧洲和非洲的西海岸遥对南北美洲的东海岸,轮廓非常相似,这边大陆的凸出部分正好能和另一边大陆的凹进部分凑合起来,他坚信这不是巧合,便顺着这条思路研究下去,后来提出了大陆漂移假说。大西洋两岸古老地层的相似性可以作为大陆漂移学说证据,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海陆的变迁。 某人站在北极点,他的前后左右都是( )方向 A东 B南 C
6、西 D北 答案: B 试题分析: 北极点是地球上的最北段,在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南方,同理,在南极点上判定方向,其前后左右都是北方,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图所示的四个地点中,位于 “北半球、西半球 ”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A 试题分析: 20W和 160E东西半球的分界线, 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160E 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分为南北半球,上图中,根据各点坐标可以判断位于 “北半球、西半球 ”的是甲,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被三个大洲围绕的大洋是( ) A印度洋 B太
7、平洋 C大西洋 D北冰洋 答案: D 试题分析: 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大西洋四个大洋。其中北冰洋位于亚洲,欧洲,北美洲之间,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下列有关海洋与陆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 B北半球陆地的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 C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 D北极点周围是海洋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球表面海洋占 71%,陆地占 29%;概括的说,地球上三分是陆地、七分是海洋。地球表面海陆分布不均,从南北
8、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北半球,陆地的面积大于海洋的面积。北极周围是一片海洋,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2008年 9月 25日 21时 10分 04秒,神舟七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 ) A中国地形图 B北京城区图 C甘肃省政区图 D四川省交通图 答案: C 试题分析: 酒泉从行政区划上来说属于甘肃省,小明同学想了解酒泉的位置,应查阅甘肃省交通图,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用( )颜色表示平原 A蓝色 B黄色 C绿色 D褐色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
9、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 A图上 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10千米 B 1: 100000000 C一千万分之一 D 1: 1000 答案: D 试题分析: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或扩大的程度。公式为:比例尺 =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是一个分子为一的分数,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反之越大,要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只要比较分母的大小即可,分母越小则比例尺越大,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列数据中,错误的一组是( ) A地球的平均半径是 6371千米 B地球的最大周长 4万千米 C地球的表面积 5
10、.1亿平方千米 D赤道半径比极半径短 21千米 答案: D 试题分析: 地球的极半径是 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 6378,故赤道半径应比极半径长 21千米,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关于经纬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纬线的长度都相等 B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地球仪上纬线有 180条 D经线是圆圈 答案: B 试题分析: 纬线是垂直于地轴并于地球表面橡胶的圆,纬线的长度都不相等,其中赤道最长,以此向南北两侧递减,一直减到两极点处为零, A错;经纬线具有指向 性作用,其中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B正确;我们从赤道开始把纬线向南向北各划分 90,纬线有无数条,
11、 C错;同理,我们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零度经线,向东向西各划分 180,有无数条经线,其中,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一个经线圈, D错,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划分东西半球的界线是( ) A 20W和 160E B 0经线和 180经线 C 90E和 90W D 20E和 160W 答案: A 试题分析: 我们是以 20W和 160E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半球的,20W经线以东是东半球,以西是西半球, 160E经线以东是西半球,以西是东半球,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地球之所以有昼夜交替现象,它必须具备的条件有( )
12、地球不透明 地球不发光 地球足够小 地球不停地自转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透明,不发光的球体,同一时间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这样就产生了昼夜现象,又因为地球不停地自转,故产生了昼夜交替现象,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关于地球自转方向说法正确是( ) A从北极上空看顺时针方向 B从南极上空看逆时针方向 C平视时是自西向东 D平视时是自东向西 答案: C 试题分析: 地球自转方向平视时是自西向东运动,如果从北极上空俯视是逆时针方向运动,从南极上空俯视是顺时针方向运动,故本题选 C。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昼夜交替的周期是( ) A
13、 12小时 B 24小时 C 1年 D 36小时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运动,我们从太阳第一次出现在我们上中天事开始计时,到太阳第二次又出现在我们上中天时结束,这个时间间隔就是昼夜交替的周期,长度是 24小时,故本题选 B。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地球上不同的地方出现时间的差异是由于( ) A地球自转 B纬度位置差异 C地球公转 D不同地区计时法有差异 答案: A 试题分析: 地球在自转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地理现象,地方时就是其中之一,是指应经度而不同的时刻,只要经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时间,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南极圈出现极昼的日期是(
14、 ) A 3月 21日前后 B 6月 22日前后 C 9月 23日前后 D 12月 22日前后 答案: D 试题分析: 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太阳直射点在地表作回归运动,出现极昼极夜的纬度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互余,当直射点位于南回归线时,此时南极圈出现极昼,北极圈出现极夜,日期是每年的冬至日, 12月 22日前后,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请同学们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 1】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 A 500米 B 1000米 C 1500米 D 2000米 【小题 2】读右图,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 A 1000米 B 500米 C 0米 D 1500米 答
15、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试题分析: 【小题 1】海拔高度也称绝对高度,就是某地与海平面的高度差,通常以海平面做标准来计算,是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故据图可知甲地的海拔高度是 1500米,本题选 C。 【小题 2】相对高度:指两个地点的绝对高度之差。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相对高度的起点是不固定的,据图知甲地与乙地的相对高度是 1500-500=1000米 ,故本题选 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等高线是均匀分布的,处处等距 B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C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
16、周围小则表示盆地 D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答案: D 试题分析: 等高线是指高程相等的各点连线,地形的陡缓不同,等高线的密度不同,同一幅地形图,等高距相同, A错;等高线具有 “密陡疏缓 ”的特征,同一幅等高线图上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B错, D正确;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大周围小则表示山地,等高线的数值中间小周围大则表示盆地,C错故本题选 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综合题 读 “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 ”,完成下列要求。( 8分) ( 1) A表示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 洲, A和 C所表示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为 。 E、D大洲的分界线为 运河。 ( 2)
17、A的东岸和 E的西岸共同濒临的大洋是太平洋,即图中的 (甲、乙、丙)。乙为 洋。 (3)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填字母),找出一个完全在北半球的大洲是 (填字母),中国位于 洲。 答案:( 1) 亚 苏伊士运河 巴拿马 ( 2) 甲 印度洋 ( 3) F B/E 亚 试题分析: ( 1)世界七大洲中亚洲是面积最大的一洲 ,苏伊士运河处于埃及西奈半岛西侧,横跨苏伊士地峡,是全球仅次于京杭大运河的无船闸运河,亚洲和非洲之间就是以苏伊士运河为分界线,巴拿马运河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该运河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是重要的航运要道。 E为北美洲, D为南美洲,南北美洲就是以巴拿马运河为界。 (
18、2)太平洋位于亚洲的东部,北美洲的西部,在全球的四大洋中,印度洋是第三大洋,位于亚洲、大洋洲、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半圆,所以所有 的经线都经极点,所以极点处所跨的经度为 360度为最广。因此在世界各大洲中,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南极洲,跨经度最广的大洋是北冰洋,完全位于北半球的洲是欧洲,我们中国从南北半球位置来看,应该位于亚洲。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大洲和大洋。 读 “我国东南某区域等高线地形示意图 ” ,完成下列问题。( 6分) ( 1)居民点 C的经纬度位置为 , 。 ( 2)图中 A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其地形为 , A、 B两地相比,海拔较高的是 地。 ( 3)居民点 E位于
19、 D点的 方向,图中最高峰( 936米)与居民点 B的相对高度为 米。 答案:( 1) 30.50N 120.50E ( 2) 山谷 A ( 3) 东南 836 试题分析: ( 1)根据图中经度判断规则 “东大东经,西大西经 ”,可判定居民点 C的经纬度位置为 30.5N, 120.5E。 (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根据 “凸高为低,凸低为高 ”原则可以判断 A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据图可知 A点海拔为 100-200之间, B点海拔为为 100米,故可知 A点海拔高于 B点。 ( 3)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可判定 E位于 D点的东南方向,图中最高峰海拔 936米与居民
20、点 B海拔 100米以下的相对高度约 836米 。 考点: 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读 “等高线地形图 ”,完成下列要求。( 4分) ( 1)图中的等高距为 米。 ( 2)等高线疏密可以反映山坡的陡缓,图中的 A坡比 B坡 (缓 /陡)。 ( 3) C处和 D处,可能发育河流的是 。 ( 4) B、 C、 D、 E处,适合攀岩运动的是哪里? 。 答案:( 1) 100 ( 2) 缓 ( 3) C ( 4) E 试题分析: ( 1)等高线图中,等高距是指相邻的两条等高线的高度差,读图可得,图中的等高距是 100米。 ( 2)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21、 A等高线越稀疏,表示的坡度越缓。 (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在本题等高线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为 C、 D山谷,山谷是孕育河流的地方。 ( 4)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 E陡崖,最适合攀岩运动。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读 “校园平面图 ”,完成下列要求。( 6分) ( 1)地图主要由 A ,B ,C 和注记等要素组成。 ( 2)图中指向标指向 方向,运动场在传达室的 方向。 ( 3)说出图上 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 米。 答案:( 1) 指向标 比例尺 图例 ( 2) 正北 西北 (
22、 3) 10 试题分析: ( 1)一幅地图主要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即方向、比例尺以及图例和注记组成,我们把它称之为地图的三要素, ( 2)地图上方向的判读通常有三种情况:一般的地图,通常是按 “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的规定确定方向的;有指向标的地图,应按指向标规定的方向判断,箭头指向正北;有经纬网的,明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纬线指示东西方向进行定位,据图,利用指向标定位,可判断运动场在传达室的西北方向。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图。 读 “地球公转示意图 ”,完成下列要 求。( 10分) ( 1)在图中标出地球的公转方向。 ( 2)地球绕着 的运动,被称为公转,公转的周期是 。 ( 3)当地球运动到
23、 D处时,我国的节气是 ,当地球运动到 B处时,太阳直射在 。 ( 4)当地球运动到 A处,我国昼夜长短情况是 。 ( 5)当地球运动到 D处时,我国季节正值 ,我们即将进入 (寒、暑)假。 ( 6)地球运动到 B处时,我国的日期大致是 前后,此时北极出现 现象。 答案:( 1)略;( 2) 太阳 1年 ( 3) 冬至 北回归线 ( 4) 昼夜平分 ( 5) 冬季 寒。( 6) 6月 22日 极昼 试题分析: ( 1)地球绕日公转的方向和自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故在图中按逆时针画出箭头即可。 ( 2)地球的运动形式有两种一是地球自转,围绕地轴旋转;二是地球的公转,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运动,公转一圈的
24、时间是 1年。 ( 3)地球在绕日公转过程中,不同的节气所在的位置不同,据图可以判断 D表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我国的节气为冬至日,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即 B时,表示我国的夏至日。 ( 4)据图可知,当地球运动到 A处,介于由冬至向夏至过渡,此时抬眼直射赤道为我国的春分日,此时全球昼夜等长我国也不例外。 ( 5)当地球运动到 D处时,表示此时为我国的 冬至,我国正处于冬季,很快我们就会面临放寒假。 ( 6)当地球运动到 B处时,表示此时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日期为每年的 6月 22日前后,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北极圈及其以北的所有地区都会出现极昼现象。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读 “
25、太阳光照示意图 ”,回答下列要求。( 6分) ( 1)图中地轴短线上的箭头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填代码) ( 2)图中大海和小山两位同学,时至深夜酣睡的是 。 ( 3)图中 A点所在的温度带是 ,属于高、中、低纬度地区的 地区。 A点所在的大洋是 。 ( 4)一年中, A点有 次太阳光直射现象。 答案:( 1) ( 2) 大海 ( 3) 热带 低纬 太平洋 ( 4) 2 试题分析: ( 1)地球绕地轴不停的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图中 箭头能反映自西向东旋转。 ( 2)地球在绕地轴自转中,被太阳照亮的的半球是白天,照射不到的半球是黑夜,大海此时正处于夜半球,应该正在酣
26、睡。 ( 3)据图可以看出, A点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根据地球上的五带的划分,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属于热带;我们以 300、 600纬线为界将地球划分为高、中、低纬, A点位于低纬度地区, A点从海陆分布来看,位于亚洲东 部的海洋上,此洋是太平洋。 ( 4)我们把有太阳直射的地方叫做热带,其中,在南北回归线上,一年直射一次,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区域,太阳一年直射两次, A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故一年有 2次直射的机会。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的运动。 读图 “地球仪 ”,完成下列要求。( 6分) ( 1)图中的 A点表示 (南极 /北极 )点。 ( 2)假想的地球旋转轴称为 ,它过图中的 A、 C点。
27、 ( 3) B线表示 ,它是南北纬度、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D点在南、北半球中的 半球。北纬用字母 ( N/S)表示。 ( 4)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 ) A.O0经线和 180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B. 赤道 C. 本初子午线 D.200W经线和 1600E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答案:( 1) 南极 ( 2) 地轴 ( 3) 赤道 /0度纬线 北 N ( 4) A 试题分析: ( 1)从地球仪上看出, A点位于地球仪的最南端,应该是南极点。 ( 2)我们未来研究地球的方便,假想一根地球旋转轴,也就是地轴。 ( 3)从地球仪上看出, B线位于地球的正中间,所以表示赤道,也就是 0纬线,它是南北纬度、南
28、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以北属于北半球,以南属于南半球,D点据图可以看出位于赤道以北,故属于北纬,用字 母 N表示,位于北半球。 ( 4)我们为了区分地球仪上的一系列经线,给它们标上度数,这就是经度,我们规定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称为零度经线,是东西经度的分界线是, O经线和它正对的 180经线组成的经线圈。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地球和地球仪。 读 “世界板块的分布 ”,完成下列要求。( 4分) ( 1)一般地说,板块 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 。 ( 2) A为 火山地震带。 ( 3)板块张裂的地方常常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的地方往往出现 、岛链或海沟。 答案:( 1)
29、 内部 活跃 环太平洋 ( 2) 高山 试题分析: ( 1)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地壳的生长边界,以及消亡边界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一般说来,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之间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地壳不稳定。 ( 2)目前板块构造理论已被用来解释火山、地震的形成和分布,全球有两大地震带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 喜玛拉雅地震带。 ( 3)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在板块张裂的地区,常形成裂谷和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就是这样形成的。在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当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撞时,大洋板块因密度大、位置较低,便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这里往往形成海沟,成为海洋最深的地方;大陆板块受挤上拱,隆起成岛弧和海岸山脉。太平洋西部的深海沟和岛弧链,就是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撞形成的。在两个大陆板块相碰撞处,常形成巨大的山脉。 喜马拉雅山就是印度板块在向亚欧板块碰撞过程中产生的。 考点:本题主要 考查海陆的变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