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29.31KB ,
资源ID:30809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80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学年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arrownail38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学年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学年四川省仁寿县文宫学区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中的 “高 ”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 “小石头 ”,说明声波具有能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与发声体的材料、结构等有关, “闻其声而知其人 ”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判断的, A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音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由振动的振幅决定高声说话的 “高 ”指声音的

2、响度大, B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喇叭振动发声,是声源,禁鸣喇叭,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粉碎人体内的 “小石头 ”需要能量,超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声波据有能量, D选项正确,符合题意,选填D。 考点:声音的特性与应用 下列速度,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 (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 72km/h; (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 1 8km/min; (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 28m/s。 A( 1)( 2)( 3) B( 3)( 2)( 1) C( 2)( 3)( 1) D( 1)( 3)( 2) 答案: C 试题分析: 1m/s=3.6km/

3、h。( 1)运行中的火车的速度是 72km/h:72km/h=20m/s;( 2)高速公路上飞驰的轿车的速度是 1 8km/min:1.8km/min=1800m/60s=30m/s;( 3)草原上狂奔的猎豹的速度是 28m/s;所以按从大到小排列的顺序是( 2)( 3)( 1)选填 C。 考点:速度单位换算 如图甲是某物体运动的 s-t图像,则图乙中能与之相对应的 v-t图像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甲图 s-t图像可知:某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再分析图乙中 A、 B、C、 D图像, A图像表示物体以无穷大的速度运动, B图像反映物体以恒定的速度运动。 C图像表示物体减速运动, D图

4、像表示物体作加速运动。 B图像符合题意,选填 B。 考点:图像的数学含义与物理意义 2012年国际田联 110栏赛中,刘翔以 12秒 97破赛会记录夺得冠军。如图是刘翔在跨栏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可选的参照物是( ) A刘翔 B看台上坐着的观众 C地面 D刘翔前方立着的栏 答案: A 试题分析:若物体相对于选定的参照物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刘翔在跨栏时,主席台相对于刘翔位置发生了变化;主席台相对于看台上坐着的观众、地面以及刘翔前方立着的栏位置都没有发生变化,所以以刘翔为参照物,主席台是运动的。选填 A。 考点:参照物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

5、要求中错误的是( ) A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 B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 C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的尺面 D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左端量起 答案: D 试题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刻度尺的位置要放正,不能歪斜, A正确,不符合题意;记录结果时除了准确无误的记录下所读出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 B正确,不符合题意;读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尺,与尺面垂直,不能斜视, C正确,不符合题意;测量时根据需要可从刻度尺的右端量起,测量结果等于刻度尺右端与物体对齐的较大的读数减去左端与物体对齐的较小的读数, 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选填 D。 考点:长度测量 冬天的一场大雪,给交通运输带来了

6、极大的不便,为了使雪很快熔化,常常看见护路工人往路面上撒盐,这是因为( ) A盐从雪中吸 热 B盐使雪的熔点升高 C盐使雪的温度升高到 0 而熔化 D盐使雪的熔点降低 答案: D 试题分析:如果盐从雪中吸热,将使雪的温度进一步降低,更难以熔化, A不符合题意;如果盐使雪的熔点升高,雪的熔点高于 0 ,雪将更难以熔化, B不符合题意;盐与雪的温度都与气温持平,雪不可能从盐那里吸热使自己的温度升高,而且雪的温度达到 0 时,还需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 C选项不符合题意;在雪上撒盐,当盐与雪混合后,熔点降低(低于 0 ),使雪在低温下可以熔化, D选项符合题意,选填 D。 考点:雪的熔点,盐与雪混合物

7、的熔点。 下列现象中属于蒸发的是( ) A铁块变成铁水 B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 “冒汗 ” C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 D霜的形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蒸发是指发生在液体表面的缓慢的汽化现象。物质的初始状态为液态,最终状态为气态。铁块变成铁水,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 A不符合题意;夏天从冰箱拿出的苹果 “冒汗 ”,空气中的水蒸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液化, B不符合题意;把酒精擦在手背上,一会儿不见了,常温下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不见了,是蒸发,符合题意,选填 C;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低温迅速放热凝华而 成, D不符合题意。 考点:物态变化知识应用 把烧红的铁块放入水中,会听到吱吱的

8、响声并看到有 “白气 ”冒出,这现象属( ) A液化 B先汽化后液化 C先熔化后汽化 D汽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烧红的铁块温度很高,放入水中时与炽热铁块接触的水迅速吸热汽化,发出吱吱声,水蒸气在空气中(相对水蒸气温度较低)遇冷放热液化成小水珠,形成白雾。该现象属于先汽化后液化。 B选项正确,选填 B。 考点:物理现象中蕴含的物态变化知识 在空中喷洒干冰是人工降雨的一种方法 .干冰使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粒,冰粒下降过程中变成雨滴 .水蒸气变成冰粒、冰粒变成雨滴的物态变化过程分别属于( ) A凝华、熔化 B升华、熔化 C升华、液化 D凝华、液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水蒸气变成冰粒:物质由气

9、态直接变为固态,属于凝华,冰粒变成雨滴 :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对照各选项, A正确,选填 A。 考点:物态变化 小昌同学在 26 的实验室里,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 26 B先 下降,后上升到 26 C低于 26 D等于 26 答案: B 试题分析:常温下酒精易蒸发。将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温度计玻璃泡上的酒精吸热蒸发,使温度计示数下降,低于室温,当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示数逐步上升,直到与室温一致( 26 )。所以温度计示数变化是先下降,后上升到 26 , B正确,选填 B。 考点

10、:蒸发致冷,热胀冷缩。 一只电铃放置在玻璃罩内,接通电路,电铃发出声音;当用抽气机把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去,使玻璃罩内成为真空,则( ) A电铃的振动停止了 B电铃继续振动,但听不到声音 C电铃的声音比原来更加响亮 D电铃停止振动,但能听到声音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将玻璃罩抽成真空,电铃的振动不会停止,但声音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听不到声音。对照各选项, B符合题意,选填B。 考点: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阐述,不正确的是( ) A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B “高声喧哗 ”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C一般在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与原声混合 D中考期间,优美动听的

11、音乐声,对需要休息的考生来说也是噪声 答案: B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A正确,不符合题意; “高声喧哗 ”是指声音的响度大, B 错误,符合题意;声音在传播过程中,碰到障碍物,有一部分声被反射回来,这种反射回来的声叫 “回声 ”;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超过 0.1秒,它就能分辨出两个声音;如果听者听到由声源直接发来的声音和由反射回来的声音的时间间隔小于 0.1秒,那么反射的声音就会加强原声,室内讲话声音相对室外洪亮,是因为回声加强了原声,故 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学习和休 息的声音都属于噪

12、声悦耳的乐声也会影响考生休息,是噪声, D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特性应用,回声,噪声。 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 ,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提高声音的音调 B增强音色 C降低声音的音调 D减少声音的分散 ,提高响度 答案: D 试题分析:声音的音调是由声源振动频率决定的,病人胸腔内的声音频率是由心脏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在传输过程中不会改变,对照各选项, A错, C错;医生使用听诊器的目的是为了听清楚病人胸腔内的声音 ,而不是为了改善声音的品质,所以 B错, D正确,选填 D。 考点:声音的特性辨析与应用 实验题 在实验过程中,小明记录了水的温度随

13、时间变化的数据如表所示 .请根据表中数据,在右图坐标系中画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线。 答案: 试题分析:根据数据记录表中的时间与对应温度值在坐标系中逐个描点,并按顺序连线作出时间 温度图像,如图所示。 考点:作图像 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 ( 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 ,固体的熔点为 _。 ( 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 ( 3)图中 BC 段表示物质处于 状态,(选填 “固态 ”、 “液态 ”或 “固液共存 ”) 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 分钟 答案:( 1) -5 0 ( 2)冰 (3)固夜共存 4 试题分析:( 1)观察图像,当时

14、间为 0(分)时对应的纵坐标(温度)为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 -5 ,当固体温度达到 0 后的一段时间内温度保持不变,固体的热点为 0 ;( 2)冰的熔点为 0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名称是冰;( 3)BC 段物质的温度保持不变,是冰的熔化过程,处于固液共存状态,经历的时间从 2分钟至 6分钟,共计 4分 钟。 考点:图像信息获取与应用,晶体熔化特点,冰的熔点。 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某同学提出如下问题,水沸腾后如果继续加热是不是温度越来越高?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温度 / 95 96 97 98 98 98 95 9

15、8 98 98 98 ( 1)他仔细观察到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上升时的情况,如图所示。图 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 ( 2)以上数据中,明显错误的是第 min 的记录。 ( 3)分析数据可知,水的沸点是 。你认为沸点不是 100 的原因可能是:_ 。 ( 4)由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沸腾时的规律是: 。 ( 5)在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请你帮助他找出可能存在的原因。(写出一种即可) 答案: (1)乙 (2)12 (3)98 气压低于 1个标准大气压 (4)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烧杯内水太多了或水的初温太低或其他合理答案:等 试题分析:( 1)甲

16、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气泡体积增大,所以是沸腾时的情况 乙图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是沸腾前的情况答案:为:乙;( 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观察表格中数据可知,水从第 9分钟开始沸腾,沸腾时的温度为 98 ,而在第 12分钟温度为 95 所以第 12分钟的温度测量有误答案:为: 12( 3)观察分析表格中数据,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升高到 98 时,水继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 98 不变, 98 是水的沸点,所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 98 水的沸点不是 100 ,可能的原因是:水面气压低于 1 标准大气压;可能是水中有杂质;也可能温度计不准确答案:为: 98;气压低于 1标准大气压(

17、4)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水沸腾时不断给水加热,但水的温度保持 98 不变答案:为:水沸腾时需要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所用的时间过长,可能是水的质量太大,或水的初温太低等答案:为:烧杯内水太多了或水的初温太低或其他合理答案:等 考点:水沸腾实验现象分析,数据分析应用,归纳得出结论。 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 “测平均速度 ”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 1)实验原理是 。 ( 2)所测路程为 米。 ( 3)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 4)假设所 用时间为 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 ( 5)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18、答案:( 1) ( 2) 0.910 ( 3)停表 /秒表 /手表等 ( 4) 0.13 ( 5)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试题分析:( 1)利用速度计算公式 可以测出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 2)由图示可知: s=92.0cm-1.0cm =91.0cm=0.910m;( 3)根据公式 可知,计算平均速度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题中已知路程,还缺少测量所用时间的秒表(或停表或手表等);( 4)小车的速度 ( 5)斜面的坡度很小, 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提高测量的精确度 考点:实验原理,刻度尺读数,实验器材,平均速度计算,实验方法评估。 如图所示 ,在两块相同的玻璃

19、板上 ,分别滴一滴质量相等的酒精。 ( 1)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 ,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 是否有关 .此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和其表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相同。 ( 2)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左边玻璃板上的酒精还存留一部分,右边的玻璃板的酒精完全消失了,由这个实验现象,我们能得到的结论是 。 答案:( 1) 液体表面积的大小、 温度 ( 2) 液体的温度相同,表面上空气流速相同,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试题分析:( 1)观察图片可知,两图中酒精上方空气的流速和酒精的温度应该是相同的,只是液体的表面积明显不同,因此,探究的是酒精蒸发快慢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的关系;( 2)从实验现象可以看出,左侧

20、酒精蒸发较慢,右侧酒精蒸发较快,再结合所控制的变量可以得出,液体的温度相同,表面上空气流速相同,液体表面积越大,蒸发越快 考点:控制变量,图片信息获取,回顾实验现象归纳得出结论。 填空题 戴眼镜的人喝热开水时,镜片变得模糊不清,这是 _现象,刚从冰箱里拿出的冰棒,包装纸上出现一层 “白粉 ”,这些 “白粉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_而成的。 答案:液化 凝华 试题分析:镜片模糊不清,是由热的水蒸气遇较冷的镜片液化为小水珠所致,属于液化现象;低温冰棒包装纸上沾有 “白粉 ”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冰晶附着在包装纸上形成的,是凝华现象。 考点:液化现象、凝华现象。 男低音歌唱时女高音轻声伴唱,男低音与

21、女高音相比较,男低音的响度_(填 “大 ”或 “小 ”),女高音的音调 _ (填 “高 ”或 “低 ”)。 答案:大 高 试题分析:响度是指 声音的大小或强弱,是由振幅决定的,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从听觉上若感觉声音比较尖、细,便是音调高,否则便是音调低。男低音,是指音调低,女高音是指音调高,轻声伴唱,说明女高音的声音比较小,即响度小。而男低音要放声歌唱,所以男低音的响度大。 考点:音调与响度辨析 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琴声是通过 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答案:音调 空气 试题分析:弦的长短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小明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

22、长度,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空气可以传声,我们听到 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到我们耳中的。 考点:影响音调的因素,空气可以传声。 一物体在做变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在 10s内,前 2s的平均速度是 8m/s,后 8s的平均速度是 18km/h,则整个过程中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_m/s。 答案: .6 试题分析:变速直线运动过程中物体在时间 t内通过的路程 s与时间 t的比值叫做物体的平均速度。 18km/h=5m/s,题中物体的平均速度为:考点:速度单位换算,平均速度。 如上图所示,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则尺的分度值是 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_。 答案: mm 3.80cm 试题分析:观察图片可知

23、,刻度尺上每十小格为 1cm,一小格为 1mm,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1mm,图中刻度尺 6.00cm刻度线与物体左端紧贴, 9.80cm刻度线与物体右端紧贴,所测物体长度为 9.80cm-6.00cm=3.80cm. 考点:分度值,长度测量。 如图所示,在大容器 A和小容器 B内都盛有水,在容器 A底部加热使 A内水沸腾,继续加热,容器 B内水的温度 _(能 /不能)达到沸点, _沸腾。(能 /不能) 答案:能 不能 试题分析:液体的沸腾需要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两个物体温度相同时,就不能发生热传递。当容器 A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 A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容器

24、 B中的水从容器 A 中的水中吸热,直到 A、 B的温度相同,因此 B中的水会达到沸点,达到沸点后, A、 B容器中水的温度一样, B不能从容器 A继续吸热,故 B中的水能达到沸点,但不能沸腾 考点:沸腾的条件,热传递的条件。 今年夏季,我市进行了人工降雨,使用的主要材料之一是固体干冰,使用固体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应用了干冰 时 (选填 “吸收 ”或 “放出 ”) 热量的特点。 答案:升华 吸收 试题分析:干冰是固态二氧化碳,常温下可以迅速升华为气态的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使周围空气的温度快速下降,水蒸气遇冷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从而实现人工降雨 考点:升华吸热 为了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小

25、丽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索把正在发声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电铃和罩的底座之间垫上软的泡沫塑料逐渐抽出罩内的空气,她听到的电铃声音逐渐变小,这种现象表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在做实验时虽然听到的铃声逐渐变小,但始终都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可能是: _。 答案:真空 空气没有抽完或瓶体与泡沫塑料等固体传声 试题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真空铃实验)中,采取了理想实验法,即通过不断抽气来减少介质(空气),再根据声音的大小变化来分析推理归纳得出结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于瓶内空气没有完全抽干净,少量空气和瓶体以及底座之间垫上的软

26、泡沫塑料等固体都能传声,造成始终能听到铃声。 考点:声音传播条件,实验现象分析。 计算题 观察者看到闪电后 6 秒钟听 到雷声,问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忽略光传播的时间) 答案: m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忽略光传播的时间可知,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约等于声音在 6s时间内传播的距离,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340m/s,s=vt=340m/s6s=2040m。 考点:距离估算,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公式 s=vt应用。 亮亮和田田两位同学欲测一段铁路的长,但没有合适的刻度尺,他们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 340m/s,在钢铁中的传播速度为 5000m/s,于是亮亮站在欲测铁路的一端,田田站在铁路的另一端,亮亮用锤 子敲击一下铁轨,田田听到了两次响声,两次声响的时间间隔为 2s,这段铁路大约有多长? 答案: .6m 试题分析:声音从铁轨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声音在空气中从铁轨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用时间 ,田田听到两次响声的时间间隔 t=t2-t1=2s,用锤子在铁轨一端敲击,铁轨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可以在铁轨中传播,也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由于声音在铁轨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传播相同的距离所用时间不同,所以声音传到铁轨另一端是有先后的,另一端的人就能听到两次响声。解上述三个方程得 s=729.6m. 考点: s=vt变式应用 ,等量关系获取,解方程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