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河南南街中学七年级下期期中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 、 、 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 A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开通运河 B 灭亡陈朝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C 开通运河 建立隋朝 灭亡陈朝 D 建立隋朝 开通运河 灭亡陈朝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隋朝历史上的重大时期及其重大事件。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军南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605年,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 618年,隋炀帝在江江都被部将杀害,隋朝灭亡。故答案:
2、选 A。 考点: 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繁盛一时的隋朝 小王创作了新编杨家将,这是一部由北宋与北方草原政权对峙的真实历史改编而成的长篇评书。下列故事中只有一个出现在了这篇评书中,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最有可能是哪一个? ( ) A澶渊之盟定和议 B岳飞大败金兀术 C铁木真统一蒙古 D文天祥抗元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时期的民族关系。可以用排除法解答, A选项澶渊之盟发生于北宋初年,是北宋与北方草原政权辽之间签订的和约; B选项岳飞大败金兀术发生于南宋初年; C选项铁木真统一蒙古和 D选项文天祥抗元都发生于南宋末年。如果知道杨家将抗辽的事迹,便可直接选 A。故
3、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在一次拍卖会上,人们见到了一件珍贵的拍品(见右图)。专家鉴定它是出自当时浙江范围内的一个名窑,距今近千年。它应该出自( ) A越窑 B哥窑 C邢窑 D景 德镇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冰裂纹瓷器的产地。图中所示是瓷器是宋代生产于浙江哥窑的冰裂纹瓷器,越窑是唐代著名瓷窑,主要生产青瓷,邢窑也是唐代著名瓷窑,主要生产白瓷,景德镇兴起于北宋时期,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到明朝时以生产青花瓷而出名。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宋代
4、人们的衣食住行等习俗有较大变化,下列叙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 A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 B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族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 C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 D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人们的衣食住行。四个选项中, A选项人们服饰自由,各取所好不可能,因为宋代对各级官员的都有严格规定,普通百姓只能穿黑白两色的衣服,人们没有权利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服饰; B选项农村百姓住房较简陋,贵州官僚宅第则相当宏丽是正确的; C选项食物已相当丰富,东京的夏季甚至有冷饮也是正确的, D选项由于缺马,人们出行多用牛车也是正确的。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
5、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宋代 社会风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这首诗描述了宋代哪一节日的气氛?( ) A元宵节 B端午节 C中秋节 D元旦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的节庆。题文中王安石的这首诗是描述宋代人过春节的情景。从诗中 “一岁除 ”“春风送暖 ”“新桃换旧符 ”这些字眼可以看出该诗描述的节日是春节,而春节在宋代被称为元旦。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宋代社会风貌 成吉思汗的功绩主要是( ) A灭亡西夏 B统一蒙古 C建立元朝 D定都大都 答案:
6、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成吉思汗的历史功绩是统一蒙古,他在灭亡西夏的前夕就已去世,不可能灭亡西夏,建立元朝和定都大都的是他的孙子忽必烈。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 波罗在其马可 波罗行纪中写到: “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 ”这里说的 “此城 ”是指( ) A东京 B临安 C泉州 D大都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马可 波罗行纪的相关内容。马可 波罗是意大利旅行家,他于 13世纪来到中国,受到元世祖忽必烈的重用,在中国居住 17年,回国后,人
7、们根据他的口述写成马可 波罗行纪,里面描述了大都的繁华景象。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假如你是一位生活在南宋末年的文人,你的书房里有可能出现的书籍有 ( ) 资治通鉴 苏轼词集 小说三国演义 关汉卿著窦娥冤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文化成就。题文中的四部文学、史学作品中,资治通鉴和苏轼词集成书于北宋时期,南宋时见得到,而小说三国演义成书于明朝,关汉卿著窦娥冤发生在元朝,故南宋时见不到。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下列帝
8、王在资治通鉴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元世祖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资治通鉴叙述史实的时间范围。资治通鉴按时间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就是说战国之前、 五代之后的历史人物和发生的历史事件在资治通鉴找不到, A、 B、 C、 C四个选项中,只有 D选项元世祖生活的年代在五代之后,其三人都生产在战国至五代之间。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岳飞墓前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的对联中,佞臣指 ( ) A赵高 B李林甫 C秦桧 D贾似道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谋
9、害岳飞的刽子手。本题可以用排除法, A选项赵高是秦朝时的奸臣, B选项李林甫是唐玄宗统治后期的奸臣, D选项贾似道是南宋后期的奸臣,而岳飞生活在北宋末年、南宁初年, C选项秦桧也是生活在这个时期。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辽、北宋、西夏并立的史实。四个选项中 A选项北宋的地理位置在北面,而辽和西夏在南面错误; B选项中金政权在西北角也错,金刚刚诞生时,其地理位置在辽的东北角; C选项辽、北宋和西夏三个政
10、权确实有并立,并且地理位 置也正确; D选项西夏在西南角错误,应该在西北角。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有可能经历的事情是( ) 参观都江堰 到赵州桥上散步 用纸写诗 读史记和资治通鉴 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参加科举考试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在唐朝可能见到地事情。解答本题要明确,如果一件事物出现的时期不晚于唐朝,在唐朝都可能见得到,反之,如果晚于唐朝出现则在唐朝不可能见到。题文中都江堰修建寻战国时期,早于唐朝,在唐朝有可能见到;赵州桥修建于隋朝,也早于唐
11、朝,故在唐朝人们有可能会到赵州桥上散步;纸最早出现西汉早期,早于唐朝,因此唐朝人可能用纸写诗;史记创作于西汉时期,早于唐朝,因此在唐朝读史记有可能,但是资治通鉴创作于北宋时期,晚于唐朝,因此在唐朝不可能读资治通鉴;指南针出现于北宋时期,晚于唐朝,因此,唐朝人不可能乘坐 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科举制创立于隋朝,因此唐朝人可能会参加科举考试。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的变革 大变革的时代;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产生 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 统一国家的建立 昌盛的秦
12、汉文化(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 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唐太宗李世民是中国古代杰出的统治者,他在位期间( )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虚心纳谏 委派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了汉藏友好关系 派遣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李世民的重大事迹。题文中所提供的史实当中,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赵州桥发生于隋朝,此时唐朝还未建立;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发
13、生于唐玄宗时期,此时唐太宗早已去世;另外两项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虚心纳谏,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增进汉藏友好关系与唐太宗有关。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贞观之治;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和同为一家 ” 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是在( ) A唐玄宗统治前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唐高祖统治时期 D武则天统治时期 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所处的历史时期。唐玄宗统治前期,政治清明,经济空前繁荣,仓库充实,人口明显增加,唐朝进入全盛时期,我国封建社会也进入前所未有的鼎盛时期,史称 “开
14、元盛世 ”。故答案:选 A。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我国是茶的故乡,俗话说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是在 ( ) A隋朝 B唐朝 C明朝 D清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的历史时期。唐朝时茶叶生产在江南农业中占有重要比重,饮茶之风在全国范围盛行。当时还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著茶经,作者陆羽被后人称为 “茶神 ”。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王教授在介绍我国古代经济的讲座中多次提及 “曲辕犁 ”和 “筒车 ”对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他介绍的是哪一个朝代?(
15、) A秦朝 B汉朝 C唐朝 D宋朝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曲辕犁 ”“筒车 ”属于哪个朝代的重大发明。唐朝时农民改进犁的构造,制成曲 辕犁,还创制了新的灌溉工具筒车。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 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的相关内容。四个选项中可以直接排除 A、 B、C三个选项,因为禅让制、分封制和世袭制与考试选拔人才一点关系也没有,中国实行
16、考试选拔人才始于隋朝时科举制的创立。故答案:选 D。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藏族民歌唉马林吉( “喂 ,听一听 ”的意思)表达了对唐太宗时期远嫁吐蕃的唐朝公主的怀念,这位唐朝公主是指( ) A王昭君 B文成公主 C金城公主 D太平公主 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文成公主入吐蕃的相关史实。 7世纪前期,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入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故答案:选 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和同为一家 ” 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 族团结友好的是( ) A秦始皇陵兵
17、马俑 B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C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 D敦煌莫高窟 答案: C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民族团结的相关内容。四个选项中 A选项秦始皇陵兵马俑展现 2000多年前秦军横扫六国的壮观景象; B选项唐招提寺鉴真坐像反映唐朝时中日友好交往的史实; C选项拉萨大昭寺唐蕃会盟碑反映了唐朝与吐蕃“和同为一家 ”的关系; D 选项敦煌莫高窟反映了隋唐时期雕塑艺术的高超成就。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 A建筑具有独创风格 B位于河西走廊 C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 D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震惊世
18、界 答案: C 试题分析: 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主要原因。四个选项中 B、D选项不能作为莫高窟成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理由, A选项建筑具有独创风格没有体现 “最大 ”,只有 C选项有大量精美的彩塑和壁画最能说明莫高窟堪称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的理由。故答案:选 C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二) 填空题 _生活在两宋之交,词风委婉清新,留下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等名作。 答案:李清照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女词人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她的词,风格委婉,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她在中年以后流亡到南方,作
19、品大都渗透了忧伤的情感,其中也有一些满含忧国之情。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_ 答案:交子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宋代时,市场上流 通的仍是金属货币,人们携带很不方便;为此,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了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纸币的产生,有利于商业发展。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经济重心的南移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 和北宋 主持编著的资治通鉴,并称为我国古代史学成就的 “双壁 ”。 答案:史记 司马光 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
20、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学巨著。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巨著;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 著的,是我国历史上一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 综合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5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五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请回答: ( 1)这是谁的诗句?文中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 2分) ( 2)这种全盛局面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1分) ( 3)人们尊称这首诗的作者是什么?( 1分) ( 4)该诗作者的诗因为深刻地反映了那个复
21、杂动荡的时代,而被后世称为什么?( 1分) 答案 :( 1)杜甫; 开元盛世。 ( 2)安史之乱。 ( 3)诗圣。 ( 4)诗史。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忆昔这首诗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诗人杜甫,文中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诗中第一句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就已经告诉我们,该诗描写的是唐朝开元盛世的景象,主要表现在粮食丰收、仓库充实、社会安定。 ( 2)本题主要考查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唐玄宗统治后期,他渐渐贪图享乐,宠爱杨贵妃,不理政事,任用奸臣,造成朝政混乱,导致 “安史之乱 ”的爆发,唐朝从此由盛转衰,直至 9世纪后期,爆发了唐末农民起义,唐 朝瓦解, 907年
22、,唐朝灭亡。 ( 3)本题主要考查人们对杜甫的尊称。杜甫的诗,有的气魄雄浑,有的沉郁悲怆,语言精练凝重,表现出高超的艺术技巧,他的诗往往表达出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人民的同情,并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命运融为一体。故人们称他为 “诗圣 ”。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开元盛世;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辉煌的隋唐文化(一)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7分)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 唐人赵嘏 材料二: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 -唐太宗 阅读后回答: ( 1)材料一中的 “长策 ”是指什么制度?( 1分) ( 2)这种制
23、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1分)什么朝代被废除的?( 1分) ( 3) 对这种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有哪些?( 3分) ( 4)从材料看,这种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谁?( 1分) 答案:( 1)科举制度 ( 2) 隋朝;清朝 ; ( 3)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 4)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唐太宗时期的科举考试。材料一这首诗反映的是唐太宗统治时期的进士科考试非常难,唐太宗贞观年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每年达 千人以上,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有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中进士。故材料一中的 “长策 ”是指科举制度。 ( 2)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创立和废除的朝代。科
24、举制度诞生于隋朝,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才被废除。 ( 3)本题主要考查对科举制度起着发展和完善作用的关键人物。主要有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国学的规模,扩建校舍,增加学员;武则天也大力提倡科举,首设 殿试和武举,当时科举应试者多至万人;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有才学的人。 ( 4)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度最大的收益者。从材料二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人彀:
25、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这一句话看,当时许多参加科举考试而中试的人才均被唐太宗所网罗,他才会自豪地说这一句话,由此可见,科举制度获得收益最大的是封建最高统治者皇帝。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科举制的创立。 读图回答问题:( 6分) ( 1)右图所示行政区规划最早出现 于哪个朝代?是谁建立的?( 2分) ( 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时统治者采用什么制度对辽阔疆域进行有效管理的?管理西藏的机构是什么?( 2分) ( 3)该朝统治者对辽阔的疆域实行有效的管理,促进了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请任意举出两例说明当时民族融合的具体表现。( 2分) 答案:( 1)元朝;元世祖(忽必烈) (
26、2)行省制度;宣政院 ( 3)汉族外迁边疆;边疆各族迁入中原和江南;契丹、女真同汉族融合;回族形成。(任举两条即可)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疆域图及元朝的建立者。题文中的图片是元朝疆域图,因为该图所涉 及的疆域非常辽阔,比任何时期的中国疆域都辽阔,地图还有行省,我国历史上只有元朝的疆域才有如此辽阔,并且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元朝的建立者是忽必烈,时间是 1271年。 ( 2)本题主要考查元朝的地方行政建制及其管辖西藏的机构。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元世祖在中央设中书省,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 “行省 ”,我国省级行政区的设立,始于元朝,此外元朝还加强对西藏和琉球的管
27、辖,在中央设立宣政院,管辖藏族地区事务,还设置澎湖巡检司管辖澎湖列岛和琉球。 ( 3)本题主要考查元朝时期我国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 在:汉族外迁边疆,为那里的开发作出贡献;边疆各族包括蒙古族,大量迁入中原和江南,同汉族杂居相处;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回族。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蒙古的兴起和元朝的建立 读图回答问题:(共 8分) 图一 图二 图三 ( 1)根据上面三幅图,请你说出与它们有关的中国古代的三项重大发明( 3 分) ( 2)这些中国古代发明经哪里传到欧洲?请你结合其中
28、的一项发明,谈谈它对世界的发展有何贡献?( 3分) ( 3)结合上图谈谈你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 2分) 答案:()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阿拉伯; 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解决了远洋航行辨别方向的困难,促进了航海事业的发展;火药武器的制造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火药可以用来采矿、筑路等工程,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任意答出一项即可) ( 3)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试题分析: ( 1)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四
29、大发明中除造纸术以外其他三项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题文中,图一指的是活字排版,图二指的是罗盘针,图三指的是火药武器突火枪,它们分别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这三项重大发明有关。 ( 2)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经什么地方传到欧洲及四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过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由此可见它们是经过阿拉伯地区传入欧洲的。图中三项发明的作用分别为:活字印刷术对传播知识和促进世界文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指南针用于海上交通,解决了远洋航行辨别方向的困难,促进了航海事 业的发展;火药武器的制造为推翻旧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同时火药可以用来采矿、筑路等工程,也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 3)本题主要考查对科技发展影响的认识。古代中国的科技发展走在世界前列,并对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必须重视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等等。不过,此题为开放性试题,无唯一答案:,其他回答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下册 经济重心的南移和民族关系的发展 灿烂的宋元文化(一)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