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87.85KB ,
资源ID:309816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098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2014广东省增城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2014广东省增城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2014广东省增城市初中毕业班综合测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 B石蜡熔化 C车胎爆炸 D煤气燃烧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西瓜榨汁 ,只是改变物质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石蜡熔化,只是物质状态的改变,没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车胎爆炸,只是气体受热膨胀改变物质的形状,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煤气燃烧,是煤气与氧气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2、 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 CO2能将氧化铜还原成单质铜 C 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 D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 CO2和 C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金刚石不具有导电性,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错误, B、 CO能将氧化铜还原成单质铜,而 CO2不能,错误, C、 CO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正确, D、 CO2和 CO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不可以用闻气味的方法来区别 CO2和 CO,错误,故选 C 考点:碳和碳的氧化物的性质 要使一杯 pH=7的 NaCl溶液变成 pH=9,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入蒸馏水 B

3、加入稀盐酸 C加入 NaCl固体 D加入 NaOH溶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要使一杯 pH=7的 NaCl溶液变成 pH=9,即要使溶液由中性变为碱性,应该加入碱溶液或碱性溶液, A、蒸馏水呈中性,错误, B、稀盐酸呈酸性,错误, C、 NaCl固体溶于水呈中性,错误, D、 NaOH溶液呈碱性, PH 7,正确,故选 D 考点:溶液的酸碱度 环境和能源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下列连线前后关系不正确的是 A过量排放 CO2形成酸雨 B回收废弃塑料防止白色污染 C发展氢能源开发清洁能源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减少水污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过量排放 SO2,形成酸雨,而不是 CO2,错误,

4、 B、回收废弃塑料,可以防止白色污染,正确, C、发展氢能源,燃烧产物只有水,是开发清洁能源,正确, D、限制生产含磷洗衣粉,可减少水污染,正确,故选 A 考点:酸雨、白色污染,清洁能源,水污染 下列宏观事实对应的微观解释中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 A 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B 氧气在加压后变成液氧贮存在氧气罐中 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 C 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后慢慢鼓起来 加热后分子体积变大 D 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 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非吸烟者受到被动吸烟的危害,是由于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正确, B、氧气在加压后变成液氧贮存在氧气

5、罐中,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容易压缩,所以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了,正确, C、变瘪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后慢慢鼓起来,是由于加热后分子间的间隔增大,导致体积变大,错误, D、不同的花儿有不同的香味,是因为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正确,故选 C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下列有关与稀盐酸发生的化学变化中,不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A HCl+ NaOH NaCl + H2O B Fe + 2HCl FeCl2 + H2 C HCl +AgNO3 AgCl+ HNO3 D 2HCl + Na2CO3 2NaCl + H2O + CO2 答案: B 试题分析: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

6、的反应, B、 Fe + 2HCl FeCl2 + H2,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B 考点:复分解反应的概念 有 X、 Y、 Zn三种金属,它们之间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X + Y(NO3)2 = Y + X(NO3)2 X + HCl= 不反应 则 X、 Y、 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n、 Y、 X B Zn、 X、 Y C X、 Y、 Zn D X、 Zn、 Y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反应: X + Y(NO3)2 = Y + X(NO3)2,可判断 X的活动性比 Y大,根据反应: X + HCl=不反应,可判断判断 X的活

7、动性比 H小,而锌能与 HCl反应,所以则 X、 Y、 Zn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Zn、 X、 Y,故选B 考点: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下列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B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木炭粉 C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D在家里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调味品食盐和蔗糖 答案: C 试题分析: A、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正确, B、用稀盐酸区分铁粉和木炭粉,会反应产生气泡的是铁粉,而木炭粉不会与稀盐酸反应,正确, C、稀盐酸呈酸性,食盐水呈中性,都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所以不能用酚酞溶液区分稀盐酸和食盐水,

8、错误, D、食盐是咸味,蔗糖有甜味,所以在家里可用尝味道的方法区分调味品食盐和蔗糖,正确,故选 C 考点:物质的鉴别 控制变量法是实验探究的重要方法。下列四组对比实验获得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结论 A 呼出的气体全部都是 CO2 B O2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 C 铁生锈一定有 O2参与 D 镁的活动性比锌强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呼出的气体使澄清石灰水变得更浑浊,可得出呼出的气体比空气含较多 CO2,并不能说明全部都是 CO2,错误, B、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激烈,可得出 O2含量越高,反应越剧烈,正确, C、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 2个试管中不同

9、的是前者有水,后者没有水,所以得出铁生锈一定有水参与,错误, D、设计探究性实验时,要注意控制变量,一个是锌片,一个是镁粉,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不同,所以无法比较,错误,故选 B 考点:探究性实验设计 K2SO4是一种化学肥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K2SO4属于复合肥料 B只观察外观,可以区别 K2SO4 和磷矿粉 C K2SO4中钾、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1:4 D K2SO4中 K 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K2SO4 只含营养元素 K,属于钾肥,错误, B、磷矿粉属于磷肥,呈灰白色,而 K2SO4 是白色固体,所以只观察外观,可以区别 K2SO4 和

10、磷矿粉,正确, C、 K2SO4中钾、硫、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 =392: 32: 164=39: 32: 32,错误, D、 K2SO4中有 2个 K,所以还应该乘于 2,错误,故选 B 考点:化学肥料,根据化学式计算 煤气中加入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可提示煤气是否泄漏乙硫醇(用 X 表示) 燃烧时发生的反应为: 2X + 9O2 点燃 4CO2 +2SO2 +6H2O , 则 X 是 A C4H12S2 B C2H6 C C2H6O2 D C2H6S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都不变,所以不难推出 X是 C2H6,故选 B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

11、应用 利用下图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组成,有关电解水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水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 C电解水的过程中分子种类不变 D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1 8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通过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正确, 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错误, C、电解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一定发生变化,错误, D、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比是 2 1,错误,故选 A 考点:电解水的实验,物质的构成,化学变化的实质 下列物质中属于碱的是 A H2CO3 B NaHCO3 C P2O5 D Fe(OH)

12、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H2CO3,是酸, B、 NaHCO3是盐, C、 P2O5是氧化物, D、Fe(OH)2是碱,故选 D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 锌铬黄 (化学式为 ZnCrO4)常用于制防锈涂料。锌铬黄中铬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A +1 B +2 C +6 D +7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Zn的化合价为 +2, O 的化合价为 -2,所以不难得出锌铬黄 (化学式为 ZnCrO4)中铬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6,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一般规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涤纶属于天然纤维 B羊毛属于天然

13、纤维 C羊毛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燃烧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错误, B、羊毛属于天然纤维的动物纤维,正确, C、羊毛属于动物的毛发,主要成分为蛋白质,正确, D、羊毛属于天然纤维的动物纤维,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而涤纶是合成纤维,燃烧时有刺激性气味产生,所以可用燃烧方法可以区分羊毛和涤纶,故选 A 考点:合成纤维的天然纤维的区别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配制氯化钠溶液 B稀释浓硫酸 C检查气密性 D往试管里滴加液体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配制氯化钠溶液,应在烧杯里配制,不能在量筒内配制,错误, B、稀

14、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缓慢沿烧杯内壁倒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把水往浓硫酸里倒,错误,C、检 查气密性,先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再用手握住试管,若产生气泡,表示气密性好,正确, D、往试管里滴加液体,滴管应竖直悬于试管的正上方,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下图是元素 X的一种粒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X是稀有气体元素 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10 C X与 Mg形成的化合物为 MgX2 D该粒子最外电子层已达到稳定结构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该结构示意图表示的是氧离子的示意图,是属于非金属元素,错误, B、该粒子的质子数为 8,错误, C、元素 X 在反应

15、中容易得到 2 个电子,而 Mg在反应中容易失去 2个电子,故 X与 Mg形成的化合物为 MgX,错误, D、该粒子最外电子层数为 8,这种结构为稳定结构,正确,故选 D 考点:核外电子的排布 下列关于铁制品的使用合理的是 A用铁锅长期盛放姜醋 B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 C在铁制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水配制农药 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除去其表面的铁锈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铁会与醋酸反应,所以不能用铁锅长期盛放姜醋,错误, B、合金具有优良的抗腐蚀性、硬度更大等优良性能,所以不锈钢可用于制作外科手术刀,正确, C、铁会 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所以不能在铁制容器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

16、石灰水配制农药,这样会导致农药变质,错误, D、将生锈的菜刀浸泡在食盐水中,只会加快铁生锈,并不能除去其表面的铁锈,错误,故选 B 考点:金属及合金的性质,铁生锈的条件 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各物质用途利用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氧气用于炼钢 B金属铜用来做导线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 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正确, B、金属铜用来做导线是利用导电性,是物理性质,错误, C、用干冰进行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是物理性质,错误, D、用活性炭除去水中的颜色和异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是物理性质

17、,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填空题 (8分 )下图是两套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 ( 1)制备 CO2应选用的装置是 (填编号) ,生成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 B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先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橡皮管,然后向 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 ,说明装置不漏气。 ( 3)集气瓶中气体的检验 :往集气瓶里加入 ,振荡, 若 ,说明该气体是 CO2。 ( 4)收集到一瓶二氧化碳后,按下图所示进行实验,观察到的现象是 。 答案:( 1) B CaCO3+2HCl=CaCl2+H2O+CO2 ( 2)长颈漏斗 水柱高度不变 ( 3)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8、 ( 4)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试题分析:( 1)实验室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依据:反应物的转该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实验室是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所以选择装置是 B,生成 CO2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2) B装置的气密性检查:先用止水夹夹住导管的橡皮管,然后向长颈漏斗中加入水至形成一段水柱,静置,若观察到水柱高度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 3)二氧化碳的检验:应通入澄清石灰水中,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是 CO2 ( 4)由于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

19、气大,所以观察到的现象是:下层蜡烛先熄灭,上层蜡烛后熄灭 考点:实验室气体发生、收集装置的选择依据,气密性检查,二氧化碳的检验及性质 ( 3分) ( 1)实验室测定溶液 pH值,除 了使用到 pH试纸和白瓷板之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_ ( 2)过滤实验中,过滤后的液体浑浊,经检查发现滤纸破损,你应该要进行的处理是 _。 答案:( 1)玻璃棒 ( 2)更换滤纸再次过滤 试题分析:( 1) pH的测定方法:用玻璃棒(或滴管)蘸取待测试液少许,滴在 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对照,读出溶液的 pH,所以除了使用到pH试纸和白瓷板之外,还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 ( 2)过滤实验中,过滤后的液体浑浊,经检

20、查发现滤纸破损,这是应进行的处理是:更换滤纸再次过滤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 ( 8分)金属镍( Ni)与铁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 1)镍可形成化合价为 +2和 +3的两种氧化物,它们的化学式分别是 、 。 ( 2)氢氧化镍 Ni(OH)2为强碱,请写出它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已知:正二价镍离子 Ni2+显绿色。将金属镍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 + 2HCl = NiCl2 + H2,则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产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 离子减少, 离子增加。 答案:( 1) NiO Ni2O3 ( 2) Ni(OH)2+2HCl=NiCl2+2H2O ( 3)

21、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 H+ Ni+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的化合价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正价元素在前,负价元素在后,化简交叉,所以化合价为 +2和 +3的两种氧化物的化学式分别是: NiO和 Ni2O3 ( 2)酸和碱之间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所以 Ni(OH)2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i(OH)2+2HCl=NiCl2+2H2O ( 3)将金属镍投入稀盐酸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Ni + 2HCl = NiCl2 + H2,则预测可观察到的现象是: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绿色,产 生该现象的原因是溶液中氢离子减少,镍离子增加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复分解反应,反应现象的

22、描述 ( 5分) ( 1)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 。 ( 2)下列有关能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放出热量 C化学变化中只有燃烧反应才会放出热量 D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化学变化产生的 ( 3)家用罐装液化石油气的主要成分是丙烷、丁烷、丙烯、丁烯等。请写出丙烷( 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1)天然气 ( 2) A、 D ( 3) C3H8+ 5O2 点燃 3CO2 + 4H2O 试题分析:( 1)常见的三大化石燃料是煤、石油、天然气 ( 2)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正确, B、化学反应过程中有的会放出热量,有的要吸收热

23、量,如: C + CO2 高温 2CO,错误, C、化学变化中燃烧反应一定放出热量,但并不是只有燃烧反应才会放出热量,错误, D、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化学变化产生的,正确,故选 A、 D ( 3)丙烷( C3H8)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C3H8+ 5O2 点燃 3CO2 + 4H2O 考点:化石燃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 7分)下表为氯化钠、硝酸钾和氢氧化钙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 0 10 20 30 40 50 60 溶解度 / 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KNO3 13.3 20.9 31.6 45

24、.8 63.9 85.5 110 Ca(OH)2 0.187 0.178 0.165 0.153 0.141 0.129 0.116 ( 1)从上表数据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 。 ( 2) 20 时分别往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加入上述三种物质各 35g,充分溶解后如图所示,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要使丙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 ( 3)在 60 时将 100g水配成 KNO3的饱和溶液,再将其降温至 20 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 4)我们常用熟石灰中和污水中含有的硫酸,现有 100 t 含硫酸 0.49%的废水,该废水含有硫酸的质量 是 t,完全处理这些废水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

25、是 t。 答案:( 1)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 ( 2) NaCl 加水或升高温度 ( 3) 131.6g ( 4) 0.49 0.37 试题分析:( 1)从上表数据能获得的一条 信息是: NaCl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不大或 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或 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等 ( 2)根据 20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 NaCl KNO3 Ca(OH)2,所以可判断则乙烧杯中的溶质是 NaCl,甲烧杯中的溶质是 Ca(OH)2,丙烧杯中的溶质是KNO3,所以结合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要使丙烧杯中的固体完全溶解,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加水或升

26、高温度 ( 3)在 60 时将 100g水配成 KNO3的饱和溶液,再将其降温至 20 ,所得溶液为 20 是的饱和溶液,而此时溶解度 为 31.6g,所以溶液的质量为100g+31.6g=131.6g ( 4)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可得溶质质量 =100t0.49%=0.49t,再根据化学方程式: Ca(OH)2+H2SO4=CaSO4+2H2O 中 Ca(OH)2与 H2SO4的质量关系,不难求出需要氢氧化钙的质量是 0.37t 考点:溶解度的意义,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的转换,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 8分) ( 1)下列关于氢氧化钡性质的描述中,属于碱的共同性质的是 A能使紫色石蕊

27、溶液变蓝色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 C能与 Na2SO4溶液反应生成 BaSO4沉淀 D能与 CO2反应生成水 ( 2) 氢氧化钡与其它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这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用符号表示)。 ( 3)根据下图可以看出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 ( 4)请写出氢氧化钡与下列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与 CO2反应: ; 与 CuCl2溶液反应: 。 答案:( 1) B ( 2) Ba2+ ( 3) OH-+H+= H2O ( 4) CO2 +Ba(OH)2 =BaCO3+ H20 Ba(OH)2+CuCl2=BaCl2+Cu(OH)2 试题分析:( 1) A、碱溶液能使紫色

28、石蕊溶液变蓝色,如果是不溶性碱,就不能在溶液中电离出 OH-,也就不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错误, B、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水,正确, C、能与 Na2SO4溶液反应生成 BaSO4沉淀,只是Ba(OH)2的化学性质,错误, D、可溶性碱能与 CO2反应生成水,而不溶性碱不能,错误,故选 B ( 2)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OH-,氢氧化钡与其它不同的碱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 ,这是因为碱溶液中都含有 Ba2+ ( 3)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OH-+H+= H2O ( 4) 氢氧化钡与 CO2反应化学方程式: CO2 +Ba(OH)2 =BaCO3+ H20 氢氧

29、化钡与 CuCl2溶液反应化学方程式: Ba(OH)2+CuCl2=BaCl2+Cu(OH)2 考点:碱的通性,中和反应的实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探究题 6分)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实验 1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而蘸水的棉花不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 实验 2 如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_; ( 2)要得出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的结论,需要编号 _和 _的对比。 ( 3)若要使编号 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 编号 可燃物 现象(是否燃烧) 影响因素 是否与氧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

30、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 不燃烧 热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答案:可燃物 ( 1) 4P + 5O2 点燃 2P2O5 ( 2) 和 ( 3)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试题分析: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而蘸水的棉花不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学要可燃物 (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4P + 5O2 点燃 2P2O5 ( 2)要得出 “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 ”的结论,需要控制变量,所以需要编号 和 的对比 ( 3)编号 铜片上的红磷没有燃烧的原因是:热水的温度达不到它的着火点,所以若要使编号 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用酒精灯直

31、接加热 考点:燃烧条件的探究 ( 8分)有位化学教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请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 1)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无明显现象。由此说明该样品中不含有 ; ( 2)对该样品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 Ca(OH)2 猜想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猜想 CaCO3 以下是某同学对猜想 进行的探究,请你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 说明固体中含有 Ca(OH)2。 , 说明固体中含有 CaCO3。 答案:( 1) CaO ( 2)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待澄清后,取上层清夜,

32、滴入无色酚酞 无色酚酞变红 取少量样品,滴加稀盐酸 有气泡产生 试题分析:( 1)根据氧化钙能与水反应,且会放出大量的热,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无明显现象。由此说明该样品中不含有 CaO ( 2)根据 Ca(OH)2是碱,水溶液呈碱性,所以要证明固体中含有 Ca(OH) 2的方法:取少量样品,加足量水溶解,待澄清后,取上层清夜,滴入无色酚酞,若无色酚酞变红,则证明含有 碳酸根的检验方法:直接滴加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考点: CaO、 Ca(OH) 2、 CaCO3的化学性质 推断题 ( 7分)从铜、氧化铜的混合粉末中回收铜的具体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

33、问题: ( 1)操作 1是 。 ( 2)滤液 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试剂 A的作用是 。 ( 4)此实验过程中,下列哪些做法会导致回收到的 Cu不纯 A往混合粉末中加入的稀 H2SO4不足 B往滤液 中加入铁粉不足 C往滤渣 中加入试剂 A不足 ( 5)请写出铜的一种用途: 。 答案:( 1)过滤 ( 2) Fe + H2SO4 = FeSO4 + H2 Fe+CuSO4=Cu+FeSO4 ( 3)除去滤渣 中过量的铁粉 ( 4) C ( 5)做导线 试题分析:( 1)操作 1是将滤液和滤渣进行分离,所以是过滤 ( 2)在混合粉末中加入过量的硫酸,所以在滤液 中既有生成的硫酸铜,还有过量的硫酸,所以滤液 中加入过量铁粉所发生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 + H2SO4 = FeSO4 + H2 Fe+CuSO4=Cu+FeSO4 ( 3)由于所加的铁粉是过量的,所以滤渣 中是铁和铜的混合物,所以试剂 A的作用是:除去滤渣 中过量的铁粉 ( 4)此实验过程中,会导致回收到的 Cu不纯往滤渣 中加入试剂 A不足,使得铁粉没有完全被反应 ( 5)铜的一种用途:做导线 考点:基本实验操作:过滤,金属铁的化学性质,铜的用途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