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 A棉花 B纳米铜 C锦纶(尼龙) D金刚石薄膜 答案: C 在密闭容器中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可能是单质 B甲、乙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丙的质量 C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D若消耗 3 g的乙,则生成 17 g的丙 答案: D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都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试剂 操作 A CO2 H2O 浓硫酸 洗气 B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 结晶 C 铁粉 氧化铁 适量
2、盐酸 蒸发 D 铜粉 炭粉 过量水 溶解 答案: A 能大量共存且形成无色溶液的一组离子是 A Na+、 K+、 CO32- B Cl-、 Fe3+、 OH- C Ba2+、 SO42-、 NO3- D Cu2+、 SO42-、 H+ 答案: A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 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 B t1 时, 50 g水中最多溶解 15 g甲 C t2 时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 变为不饱和溶液 D将 t1 时甲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 ,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B 用于制造隐形飞机涂层的四硫富瓦烯,化学式为 C6H4S4。下列有关说法错误
3、的是 A四硫富瓦烯相对分子质量为 204 g B一个四硫富瓦烯分子由 6个碳原子、 4个氢原子和 4个硫原子构成 C四硫富瓦烯中碳、氢、硫元素质量比为 18132 D四硫富瓦烯属于有机物 答案: A 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固态 X俗名叫 “干冰 ”,常用作制冷剂 B H2CO3能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说明 X具有酸性 C反应 2CuO + C 2Cu + X体现了碳的还原性 D X转化为 CO的反应为 X + C 2CO 答案: B 有 X、 Y、 Z三种金属,它们之间有如下关系: ( 1) X + Y(NO3)2 = X(NO3)2 + Y ( 2) Z
4、+H2SO4=ZSO4+H2 ( 3) X+H2SO4不反应 则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XYX B YXZ C ZXY D XZY 答案: C 在通常情况下,下列家庭小实验中,铁钉被腐蚀速度最慢的是 答案: B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汽油挥发 B粮食酿酒 C滴水成冰 D石墨导电 答案: B 下列物质能在空气中燃烧,且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木炭 B硫粉 C红磷 D铁丝 答案: C CrO3中铬元素( Cr)的化合价为 A +6 B +2 C 0 D +8 答案: A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医用酒精 B不锈钢 C液态空气 D液氧 答案: D 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判断错
5、误的是 A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氧气 B 说明白磷的着火点不高于 80 C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说明两种可燃物的着火点不同 答案: 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蛋白质、淀粉、醋酸都是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钙、铁、锌都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C人体缺乏维生素 A会引起坏血病 D对人体健康而言,铅( Pb)、镉( Cd)、汞( Hg)等是有害元素 答案: D 填空题 ( 8分)请根据下图填空。 ( 1)写出图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 ( 2)实验室用装置 A制取氧气时,所需药品是 (填化学式);用 E装置收集氧气的适宜时机是 。 ( 3)实验室用 C装置作为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与 B装置相比,明显
6、的优点是 ;用 C和 D装置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装置的导管口应与 D装置的导管口 (填 “a”或 “b”)相连,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4) D装置还可用作其他用途。如将氢气中混有少量的氯化氢气体除去,可在D中盛放 溶液。 答案:( 1) 试管 ( 2) KClO3、 MnO2(或 KMnO4) 导管口的气泡连续并比较均匀地放出时 ( 3)可以随时控制反应的开始和停止 a CaCO3 + 2HClCaCl2 + H2O + CO2( 4)氢氧化钠(或硝酸银等) ( 8分)某同学在做实验时得知氯化钠样品中含有少量泥沙、氯化钙和氯化镁,于是设计了以下流程除去氯化钠样品中泥沙、氯化钙和氯化
7、镁。 请根据流程图回答: ( 1)操作 的名称是 ,试剂 A是 ,试剂 B是 。 ( 2)写出 NaOH与杂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3)蒸发结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 4)用提纯后的氯化钠固体来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6%的氯化钠溶液,其步骤为: 计算、 称量、 、 溶解、 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 。 答案:( 1)过滤 ;Na2CO3 ; HCl( 2) 2NaOH+MgCl2=Mg(OH)2+2NaCl( 3)搅拌,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4)量取 贴上标签 ( 10分)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 “水与能源 ”。 ( 1)从组成的角度看:水是由 组成的。(填写选项编号) A
8、氢元素和氧元素 B氢原子和氧原子 C氢气和氧气 ( 2)从微观角度看:下列图示可以表示构成水的微粒的是 。(填写图示编号) ( 3)从能源的角度看:电解水产生的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4)从净化的角度看: 有关下图所示净化河水简易装置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本身是一种化学资源 B此装 置可以将硬水软化 C利用此装置可得到蒸馏水 D利用此装置净化得到的水不宜直接饮用 某水厂净化水的大致流程如下: 水经过沙滤池,除去的杂质是 ;炭滤池中活性炭的主要作用是 。 ( 5)从变化的角度看: 电解一定量的水(如左下图),当正极端产生 5mL气体时, 理论上在负极端产生气体
9、的体积为 mL。 右下图是一种家用环保型消毒液发生器,其中发生的主要反应是氯化钠和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A ( 2) B ( 3) 2H2+O2 2H2O ( 4) B C 难溶性杂质 吸附( 5) 10mL 2NaCl+2H2O 2NaOH+H2+Cl2 ( 6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中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 ( 1)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序号) He 和 Ar He 和 Mg Al和 Si F和 Cl ( 2)写出具有 10个电子的原子、阳离子和分子的符号
10、各一个:原子 ,阳离子 , 分子 。 ( 3)写出含有氮元素的常见的碱、铵盐的化学式各一个: , 。 答案:( 1) ( 2) Ne Na+(或 Mg2+、 Al3+等) H2O(或 NH3 、 CH4、HF 等) ( 3) NH3 H2O KNO3 探究题 ( 13分)糕点疏松剂的主要成分中有碳酸氢钠。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碳酸氢钠的性质进行了探究。 定性探究 实验一:探究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 用 pH试纸测得碳酸氢钠溶液的 pH约为 10,可知碳酸氢钠溶液呈 性。 实验二: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一种常 见的固体物质。 【实验 1】取一定
11、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到铜片上加热,如图所示。 (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 ( 2)充分加热后, 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 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 ( 3)欲通过进一步的实验探究来确定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的成分。 【提出假设】 可能是 Na2CO3 可能是 NaOH 可能是 NaOH和 Na2CO3 【实验 2】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将该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成溶液,取少量溶液于试 管中,滴加足量稀盐酸 有气体产生 假设 (填序号)不成立 B另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足量氯化钡溶液 固体产物中有 Na2CO3 C取上述 B步骤静置后所得上层清液,滴入
12、少量酚酞 溶液 无明显现象 固体产物中 【实验结论】 Na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 定量探究 为测定某疏松剂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其主要实验步骤如下: 按下图组装仪器,取 50.0g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溶液; 测量一定时间内干燥管内碱石灰(氧化钙和氢氧化钠固体的混合物)增加的质量(见下图曲线); 待锥形瓶中不再产生气泡时,关闭活塞 b,打开活塞 a,从导管 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再次称量干燥管内物质增加的质量; 重复步骤 和 的操作,直至干燥管内物质质量不变。 ( 1)步骤 加入样品前还应 。 ( 2)装置乙的作用是 ;实验步骤 中,甲装置的作用是
13、。 ( 3)请利用相关数据计算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定性探究 实验一:碱 实验二: 有白色沉淀产生 没有氢氧化钠 2NaHCO3 Na2CO3+CO2+H2O 定量探究 (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 2)吸收二氧化碳中混有的水蒸气 吸收鼓入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3) 84% 推断题 ( 5分) A、 B、 C、 D、 E、 F为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图所示的反应 关系( “”表示能转化, “” 表示能发生反应,部分产物已略去),其中含 C的物 质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 E是最常用的溶剂, F由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为 40。 回答下列问题: ( 1) C物质的化学式为 。 ( 2) DC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转化为 B的反应一定是分解反应 无色酚酞溶液滴加到 D的溶液中一定变成红色 F固体溶于水时会出现放热现象 C和 F在分类中都属于盐 答案:( 1) CaCO3 ( 2) Na2CO3+Ca(OH)2=CaCO3+H2O (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