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北京市清华附中中考一模物理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 B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声音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108m/s D减少噪声的惟一方法是不让物体发出噪声 答案: A 试题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防治噪声污染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敲锣时
2、用力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进行传播,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考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频率及音调的关系;防治噪声的途径 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有关的多个问题,要结合声音的产生、传播条件和声音的特征进行分析解答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l为定值电阻, R2为滑动变阻器开关 S 闭合后,将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 自 b 端向 a 端移动过程中( ) A电压表示数不变,电路消耗总功率变大 B电流表的示数变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C电
3、流表的示数变大, V的示数与 A的示数之比不变 D电流表的示数变大, V的示数与 A的示数之比变大 答案: C 试题分析: 分析电路图:定值电阻 Rl与滑动变阻器 R2串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测量的是整个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并联在定值电阻 Rl两端,测量的是定值电阻 Rl两端的电压 首先判断出滑动变阻器 R2的滑片 P自 b端向 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的变化,利用串联电路电阻的特点,再根据欧姆定律确定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根据公式 P=UI分析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化情况;由欧姆定律可知两表示数比值的意义,则可知两表示数比值的变化 定值电阻与滑动变阻器串联,滑动变阻器滑片由
4、 b端向 a端移动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减小,则电路中的总电阻 R变小, 而电源电压 U不变,由 I=可知电路电流变大,即电流表示数变大; 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 由公式 U=IR可知,定值电 阻两端电压变大,即电压表示数变大; 电压表测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即通过定值电阻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 I=可知,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是定值电阻的阻值,并且定值电阻的阻值不变,即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 电源电压 U不变,而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由公式 P=UI可知,电路消耗总功率的变大 故 A、 B、 D不符合题意, C符合题意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的串联;电
5、路的动态分析 点评:本题考查电功率和欧姆定律公式及其变形的灵活运用,难点是判断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过程中电路 电阻的变化,要知道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的规律一定要弄清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阻的变化,则可知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进而可知电流的变化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先闭合开关 S1,当再闭合开关 S2时,关于灯泡 L1的亮度及电流表示数变化的情况是( ) A 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变大 B L1亮度不变,电流表示数不变 C L1变暗,电流表示数不变 D L1变暗,电流表示数变小 答案: A 试题分析:开关 S1闭合时,为 L1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 L1中的电流;当再闭合开关 S2时,
6、两灯并联,电流表测量干 路电流,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由欧姆定律可得干路电流、灯泡 L1亮度变化 由图可知,开关 S1闭合时,为 L1的基本电路,电流表测量 L1中的电流;当再闭合开关 S2时,两灯泡并联;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灯 L1的电流不变,灯 L1的亮度不变;但由于电流表测量干路中的电流,因此电流表示数变大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欧姆定律、并联电路特点的掌握和运用,电源电压保持不变,给一灯并联另一灯时,原来灯的三量保持不变、亮度不变 用图电路演示 “通电铝棒在磁场中受力情况 ”时,下列做法可以改变铝棒受力方向的是( ) A改变电流的大小 B改变蹄形磁铁的磁性
7、强弱 C只改变电流方向 D对调磁极同时改变电流方向 答案: C 试题分析: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其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即改变其中任何一个方向,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都会改变一次,但如果同时改变上述两因素,相当于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没有改变 A、改变电流的大小只能改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不能改变所受力的方向,故该选项错误; B、改变蹄形 磁铁的磁性强弱只能改变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大小,不能改变所受力的方向,故该选项错误; C、只改变电流的方向可以改变通电导线受力的方向,故该选项正确; D、对调磁极同时改变电流的方向,相当于让通电导线所受力的方向改变了两次,
8、即相当于该导线所受力的 方向没有改变,故该选项错误 考点:磁场对通电导线的作用 点评:知道通电导线在磁场中所受力的方向与电流的方向和磁场的方向有关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如图所示,容器中装有一定质量的水,先后按甲、乙两种方式使物体 A和小玻璃杯漂浮在水面上(图中细线重力及体积均不计)设甲 、乙两图中物体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分别为 F 甲 和 F 乙 ,水对容器底的压强分别为 p 甲 和p 乙 ,则( ) A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B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C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D F 甲 F 乙 p 甲 p 乙 答案: B 试题分析:( 1)由于甲、乙
9、两图中,物体都处于漂浮状态,要比较 F 甲 、 F 乙 的大小,可利用物体的浮沉条件进行判断 ( 2)容器底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深度有关,由于容器底面积一定,当物体排开水的体积越大时,液面就越高,容器底受到的压强就越大 把 A和容器看作一个整体,即 A和容器的总重力不变,由图可知,甲、乙中物体都是漂浮在水面上,所以甲、乙两图中物体 A和小玻璃杯共同受到的浮力都等于物体 A和小玻璃杯的总重力,故 F 甲 =F 乙 ; 因为两中情况下浮力相等,又由阿基米德原理又可得, F 浮 =水 gv 排 ; F 甲 =F 乙 , v排甲 =v 排乙 ; 因此甲乙两图中,液面的高度是相同的,由 p=gh可知,当
10、 一定时,若 h相等,则 P相等;即 p 甲 =p 乙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液体的压强的计算 点评:在此题中比较浮力变化的关键是把握住前后两种情况下没有发生变化的物理量 -总重,运用的是整体思想 有甲、乙两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某段时间内其路程 -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这段时间内甲、乙两物体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情况是( ) A甲受非平衡力作用,乙受平衡力作用 B两物体都受非平衡力作用 C甲受平衡力作用,乙受非平衡力作用 D两物体都受平衡力作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以及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 2)物体受平衡力时一定处
11、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一定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1)图象的纵轴是路程,横轴是时间,所以这是一个路程 -时间图象; ( 2)由图象可知:甲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乙静止不动,因此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处于静止状态,即甲、乙都受平衡力作用 考点:平衡力的辨别 点评:运用图象法解答问题的一般步骤是: ( 1)明确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 ( 2)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 ( 3)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 ( 4)根据图象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得到结论 小明用 100N 的力踢一个重 5N 的足球,球离脚后在水平草
12、地上向前滚动 了20m在球滚动的过程中( ) A小明对足球做功 2000J B重力对足球做功 100J C小明对足球做功 2100J D小明和重力对足球做功都是 0J 答案: D 试题分析: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二者缺一不可;据此分析判断 球离脚后,在水平草地上向前滚动的过程中,靠惯性运动,球脱离了脚,脚没有给球施加力,对球不做功,故 D正确, A、 B、 C都错 考点: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抓住 “球离脚后,脚、球之间没有力的作用 ”是本题的关键 以下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k
13、m/h B一级楼梯台阶的高度约为 50cm C冬天南京的最低气温通常在 -15 左右 D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 0.1s 答案: A 试题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A、 5km/h1.39m/s,初中生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 5km/h,比较符合实际 ,故 A正确 B、一级楼梯台阶的高度约为 20cm,故 B错误 C、冬天南京的最低气温通常在 -10 左右,故 C错误 D、正常成年人脉搏跳动的时间间隔约 =0.8s,不符合实际,故 D错误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温度;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点评:物
14、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 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D香气袭人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 答案: B 试题分析:应用以下知识解题: 1、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与斥力 2、磁铁对铁、钴、镍等铁磁性物质有磁场力的作用 3、原子核由带正电的质子与不带电的中子组成 A、由于分子间存在斥力,固体分子间距离很小,所以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15、A错误 B、磁铁能吸引大头针是因为磁铁对大头针有磁场力的作用,与分子间的引力无关,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 B正确 C、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说法 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C错误 D、香气袭人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D 错误 考点: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的运动;原子结构、元电荷与带电情况 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动理论、磁场力、原子核的组成,是一道学科综合题;考查的是基础知识,熟记基础知识、结合题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在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A 切蛋器有很细的钢丝 B 冰刀磨得很锋利 C 坦克上安装有履带 D 图钉的顶尖做的很尖 答案: C
16、试题分析:压强大小跟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A、切蛋器装有很细的钢丝,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鸡蛋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B、冰刀磨得很锋利,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冰面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C、坦克上安装有履带,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坦克对地面的压强符合题意 D、图钉的钉尖做得很尖,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对墙壁的压强不符合题意 考点:减小压强的方法及其应 用 点评:掌握压强大小的影响因素,利用控制变量法解释生活中有关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下列关于 “白气 ”的
17、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 “白气 ”是壶内的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 B烧开水时,壶嘴周围的 “白气 ”是壶内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C打开冰箱门,门周围的 “白气 ”是门外的空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D打开冰箱门,门周围的 “白气 ”是冰箱内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烧开水时,从壶嘴冒出的 “白气 ”是由壶嘴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打开冰箱门,看到冒 “白气 ”,这 “白气 ”是由于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考点:液化及液化现象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生活中物态变化现象,只要我们认真的观察就一定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下
18、列各种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竹的倒影 B 水面 “折 ”枝 C 手影 D 镜中花 答案: C 试题分析:光在自然界中存在三种光现象: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A、水中倒影响是一种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B、杯中的折枝,是光的折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C、手影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 D、镜
19、中花,是一种平面镜 成像现象,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不合题意 考点: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点评:熟记一些常见的光现象,能较快速地解答出此类的题目 实验题 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 “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 ”的活动,所做三次实验的情景 ( 1)为探究 “重力势能大小与物体被举起的高度是否有关 ”,应选 两组实验,观察比较这两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 2)本实验中探究的是影响 的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选填 “金属块 ”或 “小桌 ”),但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我们是通过观察比较小桌陷入沙坑的深度来间接比 较的下列四个研究实例中,同样用到此研究方法的是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
20、类比;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 答案:( 1)甲、丙;在物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被举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 2)金属块; B 试题分析:( 1)当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时,根据控制变量法必须保证物体的质量相等,改变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 2)通过观察小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物体重力 势能的大小;该实验方法是采用的转换法,分析得出四个研究实例的研究方法即可知道用到此研究方法的实例 ( 1)如果探究重力势能与高度的关系,根据控制变量法必须保证物体的质量相等,改变
21、物体被举起的高度; 而甲、丙使用的是同一金属块,从不同高度落下,所以应选甲、丙两组实验,得到的结论是在物体质量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被举起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 2)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方桌陷入沙中的深浅来判断影响金属块的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因重力势能的大小无法直接观察到,所以采用的是转换法,而下面四个研究实例中, A认识电流时,用水流进行类比;采用的是类比法, B根据磁场对磁体有力的作用来认识磁场;采用的是转换法, C在学习蒸发和沸腾时,通过比较得出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采用的是比较法, D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分析推理而得出的,采用的是推理法 样用到此研究方法的是 B 考点: 点评
22、: 图甲是 “探究物质熔化过程 ”的实验装置,图乙为某时刻测出的温度,图丙是收集实验数据后绘制得到的 “温度 -时间 ”图象,酒精灯在单位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且不计热损失 ( 1)图乙中温度计的示数为 ,由图丙可判断该物质是 (选填 “晶体 ”或 “非晶体 ”); ( 2)在该物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熔化过程停止;将试管放回烧杯后,熔化又会继续这一现象说明: ( 3)实验中,热只能由酒精灯的火焰传递给水,而不会反过来传递,说明能量的转移具有 性 答案:( 1) -2 ;晶体;( 2)熔化需要吸热;( 3)方向 试题分析:( 1)由图知:温度计的最小刻度值是 1 ,且液柱在零刻
23、度线下方,因此该温度计的示数是 -2 ;丙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象,因为该物质的熔化有一定的熔点,所以该物质是晶体 ( 2)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 物质无法从外界吸热,熔化过程停止;将试管放回烧杯后,物质又能够从外界吸热,熔化又会继续因此可以得出,该物质的熔化需要吸热 ( 3)在热传递的过程中,热能只能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而不会反过来传递,因此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图像;能量的转化与转移的方向性 点评: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全面,有 温度计的读数和晶体与非晶体的区别; 晶体的熔化规律:晶体熔化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能量的转移具有方向性
24、如图所示,在做 “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的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立在水平桌上,再取两段完全一样的蜡烛 A和蜡烛 B一前一后竖立在桌面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 A进行实验 实验序号 1 2 3 4 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15.30 23.02 25.60 28.50 像到玻璃板的距离 /cm 15.30 23.15 25.60 28.50 (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是利用了玻璃板的 (填物理属性的名称),从而能确定像的位置; ( 2)上面表格中的数据是一位同学测量的四组像和物体到玻璃板的距离实验中刻度尺的使用以及读数均正确,但是分析数据时发现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你认为造成这个偏
25、差的原因可能是 A选用的玻璃板太厚 B选用的玻璃板太薄 C在判断蜡烛 B与蜡烛 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出现了较大偏差 ( 3)实验中,在确定蜡烛 B和蜡烛 A的像是否完全重合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选填: “a直接观察玻璃板后蜡烛 B; b在玻璃板前蜡烛 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 c直接观察光屏 ”,下同);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移走蜡烛 B,在其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后,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 答案: b; c 试题分析:(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透过玻璃板确定像的位置; 故答案:为:透明性 ( 2)造成误差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例如:描的点不对应;玻璃太
26、厚,成两个像;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等,因第二组的数据有较大的偏差,所以造成这个偏差的原因可能是没等到像完全重合就测量; 故选 C ( 3)因为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在玻璃板前蜡烛 A这一侧不同的位置观察才能看到蜡烛的像; 在判断平面镜中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时,因在其 像所在位置放一光屏,所以在观察像时,人眼的观察位置应该是直接观察光屏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点评:本题考查了在做平面镜成像实验,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眼睛应在物体这一侧观察,光屏只能承接实像,不能承接虚像等,都是实验中需要特别注意和强调的地方玻璃的作用和应注意的问题:用刻度尺时读数要准确,要把代替的蜡
27、烛与像完全重合后测量到镜面的距离 填空题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灯 L标有 “3V 0.9W”、滑动变阻器 R上标有 “50 1A”的字样,电压表量程为 “0 3V”,电流表量程为 “0 0.6A”,电源电压恒为 4.5V,不考虑温度对电阻的影响闭合开关 S,为了保证电路中各元件安全工作,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阻值范围是 ,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V 答案: 20; 1.5 3 试题分析:通过读图首先明确这是一个串联电路,电压表测滑动变阻器的电压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会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电压分配等,因此,为了保护每一个元件,我们应该以最小的电流或电压值为限度,通过确定最大值和最小值,最终确定范围
28、 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 I 灯 = = =0.3A,灯泡的电阻 R 灯 = = =10 比较灯泡、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和电流表的量程可知, 0.3A 0.6A 1A,故电路中的电流不得超过 0.3A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 总 1= = =15, 灯泡与变阻器串联 滑动变阻器的最小电阻 R 小 =15-10=5 滑动变阻器阻值增大时,电压表的示数不得超过 3V, 则灯泡此时两端的电压 =4.5V-3V=1.5V, 电路中的电流 I= =0.15A, 滑动变阻器此时的最大阻值 R 大 = = =20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是 5 20; 电压表的最小值 U 小 =I 灯 R 小
29、=0.3A5=1.5V, 电压表的最大值 U 大 =IR大 =0.15A20=3V, 所以,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 1.5 3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滑动变阻器的作用就是要保护电路中的各元件,并改变电路的电流、电压大小,在确定滑动范围时,应重点关注电流与电压的变化,找出最大值和最小值才能最终确定其范围,具体电路中,尤其要关注多个电压或电流的情况,必须保证每一个元件都不能超过其工作要求 在探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的活动中: ( 1)将一个各个面粗糙程度都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木块,使其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甲所示,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
30、N; ( 2)将此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相等的两块 A和 B,并把 B叠放在 A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 A,使 A和 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如图 22乙,则弹簧测力计示数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判断的依据是 答案: .2;不变; 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都没有改变 试题分析:弹簧测力计读数:确定每一个大格和每一个小格代表的示数 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大小不变 ( 1)弹簧测力计每一个大格代表 1N,每一个小格代表 0.2N,示数为 2.2N ( 2)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木块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滑
31、动摩擦力等于拉力 将此木块沿竖直方向切成相等的两块 A和 B,并把 B叠放在 A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动 A,使 A和 B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压力不变,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滑动摩擦力不变,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考点: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与读数 点评:判 断滑动摩擦力是否变化,抓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影响因素是关键,滑动摩擦力跟物体的移动速度没有关系,跟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常见的电热水袋,图乙是它的结构示意图,其性能指标如下表所示 额定电压 额定加热功率 指示功率 袋内充水 自动断电温度 220V 500W 0.2W 1kg 65 ( 1
32、)由题意可知,红色指示灯 L的电阻比发热体 R的电阻要 (选填 “大 ”或 “小 ”)得多; ( 2)为了使用电热水袋更加安全,有的电热水袋里使用双重温控开关保护,也就是把两个温控开关 (选填 “串联 ”或 “并联 ”)起来使用; ( 3)当热水袋原来的温度是 15 时,在额定电压下加热 10min指示灯就熄灭了,则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J,电热水袋的发热效率为 c 水=4.2103J/( kg ) 答案:( 1)大( 2分) ( 2) 串联 ( 2分) ( 3)( 5分) 2.1105、 70% 试题分析:( 1)由图可见,红色指示灯 L和发热体 R是并联的,两电阻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公式
33、 P= 分析两电阻阻值的大小; ( 2)两开关串联时,相互影响,必须都闭合电路才能工作,并联时,互不影响,闭合任何一个都能使电路工作; ( 3)根据热量的计算公式 Q=cm t计算出水吸收的热量,根据 W=Pt计算出消耗的电能,根据 = 100%就可以求出电热水袋的发热效率 ( 1)由图可见,红色指示灯 L和发热体 R是并联的,两端电压相等,发热体的功率要比指示灯的功率大得多,根据电功率的计算 P= ,在电压 U相等的情况下,功率 P 大的,电阻 R 反而小,因此发热体的电阻要小于指示灯的电阻 故答案:为:大 ( 2)因为电热水袋里使用双重温控开关,也就是说只有 这两个开关都闭合时,电热袋才可
34、以工作,因此这两个开关是串联的 故答案:为:串联 ( 3)热水袋中的水的质量 m=1kg,温度从 15 升高到 65 ,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是 Q=cm t=4.2103J/( kg ) 1kg( 65 -15 ) =2.1105J 消耗的电能是 W=Pt=500W1060s=3105J 则该电热水袋的发热效率为 = 100%= 100%=70%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能量利用效率;热量的计算;焦耳定律 点评:本题由电热水袋入手考查相关的物理知识,尤其是最 后一问求发热袋的效率是解题的难点,关键是对公式的把握 小明用图甲所示的电路,探究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 6V
35、)小明共做了五次实验,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五组数据,在方格纸上描点画出的电阻箱的电流 与其阻值 R的关系图线则这五次实验过程中,小明控制电阻箱 R两端的电压是 V,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为 答案:, 10: 1 试题分析:( 1)根据图象中任何一个电阻值,找到对应的电流值,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阻箱 R两端的电压 ( 2)由 P=UI可知电压不变时,通过的电 流越大,电功率就越大,反之越小;由图象读出最小、最大电流,进一步求出滑动变阻器消耗的最大功率与最小功率之比 ( 1)由图象可知,当 R=5时,对应的电流为 I=0.4A, 所以电阻箱 R两端的电压为 U=IR=0.4A5=2V;
36、 ( 2)由图象可知, I 最大 =1A, I 最小 =0.1A, 因 P=UI,且电压的大小保持不变, 所以 P 最大 : P 最小 =I 最大 : I 最小 =1A: 0.1A=10: 1 考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的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和电功率公式的灵活应用,重点考查了学生分析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电子式电能表表盘上标有 “3200imp/( kW h) ”字样,将某用电器单独接在该电能表上正常工作 30min,电能表指示灯闪烁了 320次该用电器在上述时间内消耗的电能为 kW h,它的额定电功率是 W,则这个用电器可能是: (选填: “电水壶 ”、 “空调器 ”或 “电视
37、机 ”) 答案: .1; 200;电视机 试题分析:电能表是测量家庭电路中消耗电能多少的仪表 3200imp/( kW h)的含义是:电路中每消耗 1kW 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 3200次;可求指示灯闪烁 320次消耗的电能; 根据题目所给条件和电功率的公式 P=进行解答 因为电路中每消耗 1kW h的电能,指示灯闪烁 3200次 所以当指示灯闪烁 320次时,消耗的电能为 W= =0.1kW h, t=30min=0.5hh 用电器的额定功率 P= =0.2kW=200W可能为电视机 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电功率的计算;额定功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电能表铭牌上数据的理解情况,
38、同时要求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 注意题目中的单位换算 自 2010年 10月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省份遭遇干旱,图为干涸开裂的河床在干旱地区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法向天取水,其中一种人工降雨的方法是把干冰(固态二氧化碳)播撒到冷云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 (选填 “升高 ”或 “降低 ”),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液化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导致降雨 答案:降低;凝华 试题分析:人工降雨是利用物态变化的知识为人类生活生产增雨的做法,它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空气中的水蒸气迅速变成小冰晶,这个过程是属于水蒸气直接变成固态冰晶的过程,冰晶在融化成小水滴降到地面上,形成降雨 当干冰直接变成气态二氧化碳,这
39、是一个升华过程,要吸热,使其周围环境温度降低,当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的过程是一个凝华过程,这样就达到了人工降雨的目的 考点:生活中的升华现象;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点评:通过此题可以看出:中考不再是单纯的考查同学们对课本知识的掌握情况,而是特别注重了对物理知识应用以及与社会热点问题相联系的考查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的把课本知识应用于生活且多联系我的生活,让我们所学的知识服务于我们的社会这种理念一定是将来中考的主要方向 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所用凸透镜的焦距约是10cm)当蜡烛、凸透镜、光屏移至图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 (选填 “放大
40、 ”、 “等大 ”或 “缩小 ”)、清晰的像,生活中的 就是应用此原理来工作的为了使光屏上成的像大一些,在不移动透镜的情况下,应将蜡烛向 移(选填 “左 ”或 “右 ”,下同),同时将光屏向 移到合适的位置 答案:缩小;照相机;右;右 试题分析:从图上读出物距,比较物距和焦距关系,判断成像情况 凸透镜成像时,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 如图,物距 u=50cm-15cm=35cm,凸透镜的焦距约是 10cm, u 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于照相机和摄像机 要使像增大,物距要减小,像距增大,凸透镜位置不变,蜡烛向右移动,
41、所以光屏向右移动 考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点评: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变大,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重要依据,正确理解,熟练掌握 京沪高铁北京至南京段里程为 1032km,据报道,尽显 “中 国味道 ”的京沪高铁南京站房将于 5月底竣工,若列车以 320km/h的平均速度在两地间运行,则需 h可从北京到达南京(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一位小数)坐在列车上的乘客会看到窗外的树木飞速向后退,这是以 为参照物由于高铁列车运行速度很快,为避免候车乘客被 “吸 ”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如图)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 答案:( 1)
42、 3.2;( 2)列车;( 3)空气流速更大,压强更小 试题分析:( 1)列车运行的时间可通过公式 v=的变形来求出; ( 2)选择参照物一定要 将其假定不动,再看相对位置的变化情况; ( 3)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规律是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依据 ( 1)由公式 v=得,列车通过这段距离需要的时间 t= 3.2h; ( 2)景物飞驰而过,是因为以列车为参照物,它们的位置在快速发生改变; ( 3)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列车附近气流速度大,因此压强更小 考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点评: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最基本的公式,我们应熟练掌握; 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
43、要看选谁作参照物; 流体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这一规律 适用于所有的液体与气体,我们应该熟知 小明用托盘天平和量杯测一块雨花石的密度当他用调好的天平测雨花石的质量时,发现指针偏向如图甲所示,此时他应该 当天平重新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雨花石的质量为 g,用量杯测出它的体积为 20cm3,则雨花石的密度是 g/cm3雨花石被磨损后,它的密度将 (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 答案:向右盘添加砝码或将游码向右移动; 53.4; 2.67;不变 试题分析:实验中应按天平的使用规则进行调节和读数;在称量过程中,如果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天平仍不能平衡,则
44、应移动游码来使其平衡;最后的密度应通过公式计算得出 在调节天平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时指针偏左,说明左侧质量大,应向右移动平衡螺母; 称量中,试加了最小砝码后,天平仍不能平衡,则应移动游码直至天平平衡;图中天平的示数为 50g+3.4g=53.4g 雨花石的密度 = =2.67g/cm3密度是物体的属性 考点:固体密度的测量;天平的使用 点评:在测密度的实验中,天平的调节与使用,密度公式的计 算,都是我们应该掌握的基本内容,应重点加以练习 如图,向一只重力和体积均不计的薄塑料袋内装入大半袋水,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它的重力为 2.8N(如图甲)将其逐渐浸入水中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示数逐渐 (
45、选填 “变大 ”、 “变小 ”或 “不变 ”)当袋中的水面与容器中的水面相平时(如图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这时该盛水的塑料袋排开水的重力为 N 答案:变小; 0; 2.8 试题分析: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水的密度不变,水对塑料袋的浮力增大,而塑料袋内水受到的重力 =拉力 +浮力 ,物体的重力不变,浮力增大,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示数)减小;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则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此时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所以测力计的示数应为零 在塑料袋慢慢浸入水的过程中(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之前) F 浮 =水 gv
46、排 ,塑料袋排开水的体积增大, 水对塑料袋的浮力 F 浮 增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F=G-F 浮 , G不变,水对塑料袋的浮力 F 浮 增大,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变小; 当袋内水面与烧杯中的水面相平时,排开水的体积等于袋内水的体积, 即: v排 =v 水 , 排开水的重力等于袋内水的重力, 即: F 浮 =G排 =G 水 =2.8N, 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零 考点:阿基米德原理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阿基米德原理、称重法测浮力的掌握和运用,分析找出排开水的体积变化情况是本题的关键 日本福岛核电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核电站,如图为福岛第一核电站震前全景及核电站发电流程示意图 ( 1)核反应堆中的核燃料是 (选填 “可 ”或 “不可 ”)再生能源 ( 2)核能发电的过程中,能量转化情况是核能转化 转化 转化成电能发电机是利用了 的原理来工作的 ( 3)与火电站相比,核电站因其清洁、高效而备受世界多国青睐 3月 11日日本强震和海啸引发的核泄漏事故,使世界各国政府在高度关注核电站安全、检讨核电发展规划的同时,也加强了对 等安全、清洁能源的补贴扶持力度(选填一种新能源) 答案:( 1)不可;( 2)内能,机械能;电磁感应;( 3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