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48.12KB ,
资源ID:31042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042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owelfact22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山东省济南市天桥区九年级中考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2011年 3月底,中国国家博物馆将中华第一鼎 -“司母戊鼎 ”正式更名为 “后母戊鼎 ”。右图为该鼎腹部的文字拓片,其文字属于 A甲骨文 B金文 C隶书 D楷书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商周青铜文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后母戊鼎,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戊而作的祭器,是中国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代表作,原称 “司母戊鼎 ”或 “司母戊大方鼎 ”。 此鼎初始被定名时,鼎内铭文专家释读其上铭文为 司母戊 ,然而随着更多同时期青铜器被发现,目前专家多认为应当释读为 后母戊 。甲骨文是商朝比较成熟的文字, B金文起于

2、商代,盛行于周代,是由甲骨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文字, C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 D也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本题选 A。 考点:商周时期的青铜文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在我国古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是研究商周时期的重要资料来源,青铜文化中的青铜器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在教材中表述清楚,是基础 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对于商周时期的文化成就,同学们要用心去识记和理解。 鸦片战争前,一位中国文人这样描述西方人: “他们的长腿不能弯曲因而他们不能奔跑和跳跃他们碧蓝的眼睛畏惧阳光,甚至在中午不敢睁开。 ”就连林则徐也相信 “只要断绝了对西

3、方人茶叶和大黄的供应,他们就会因为消化不良而死 ”。造成这种认识的根源是 A中西方文化差异 B长期实行的闭关政策 C中西方人种差异 D中国文人的偏见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清朝闭关锁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闭关锁国政策指闭关自守,不与外界接触的一种国家政策,是典型的地方保护主义。 闭关自守,不与外国往来;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的交流,鸦片战争前清政府限制和禁止对外交通、贸易的政策。限定广州一口通商,这种政策使中国隔绝了与外界的交往,看不到外国的先进,会造以天朝上国自居,成夜郎自大的心态,题目中的所述现象正是这种心态的反映,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B。 考点

4、:闭关锁国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概念的认识和分析理解能力,闭 关锁国政策是清朝实行的一种政策,它导致了中国的落后,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让我们清楚的认识到,盲目的排斥外来东西,选择了将自己与外界隔绝开来,最终导致自己的落后。无论是思想上,还是经济上难以追上世界的潮流。因此,我们必须要将自己与这个世界紧密相联系,了解这个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吸收外面先进思想,技术来不断的提高自我,否则就要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隋唐时期 秦汉时期 夏商西周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明清时期 辽宋夏金元时期 A B C D 答案: B 试

5、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历史发展顺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隋唐时期 是指公元 6世纪末期到公元 10世纪初期, 秦汉时期是从公元前 3世纪到公元 3世纪, 夏商西周时期是从公元前 2070年到公元前 221年,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从公元三世纪到公元 6世纪, 春秋战国时期是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 256年, 明清时期 是从 1368年到 1840年, 辽宋夏金元时期从 907年到 1368年,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是 , 本题选 B。 考点:我国古代历史朝代的发展时期的顺序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历史朝代多,线索凌乱,对这些朝代的更替同学们要识记清

6、楚,中国历史朝代顺序歌:唐尧虞舜夏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 19世纪 60年代,资产阶级统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巩固与扩大。与这一历史现象相关的事件是 A新航路开辟、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B权利法案、独立宣言、人权宣言颁布 C美国内战、 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明治维新 D美国独立战争、拿破仑战争、美国内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资产阶级统治巩固和扩大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19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世界资本主义范围进一步扩大和巩固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著名的有:俄日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改

7、革,美国的内战,德意的统一等,这些革命或改革是资本主义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资本主义统治得到进一步的巩固, A是早期的资产阶级革命,开辟了资本主义的新时代, B项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颁布的法律文献, D项和时间不符合,本题选 C。 考点:资本主义统治的扩大和巩固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 19世界六七十年代,由于国情不同,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方式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巩固资产阶级统治,资本主义统治范围了扩大,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其中的俄日由于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不久就走上了侵略扩张的道路,美国通过内战,为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扫

8、除了道路上的障碍,资本主义蓬勃发起来。 人类历史上,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现实的历史事件是 A巴黎公社的成立 B俄国二月革命的胜利 C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苏联的成立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十月革命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十月革命是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理论变成了现实的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 11月 7日,列宁领导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停泊在涅瓦河上的 “阿芙乐尔号 ”巡洋舰炮击临时政府所在地冬宫,宣告了 “十月革命 ”的开始。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A项是世界上第一次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9、B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是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的历史事件,本题选 C。 考点:十月革命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另外同学们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背景,经过,性质意义和影响都要识记理解清楚。 任美国总统奥巴马说: “美国的真正天赋在于,懂得改变。 ”下列事件中堪称 “懂得改变 ” 的成功范例的是 A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苏 联抗衡 B罗斯福 “新政 ” C发动侵略越南的战争

10、D越过联合国轰炸南联盟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为了应对经济危机,罗斯福采取新政措施,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调整,实行以工代赈政策,解决了大批工人的失业问题,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打破的以前政府对经济的自由放任政策,通过这一干预政策,美国资本主义制度得到了巩固和发展, 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A。 考点:罗斯福新政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通过国 家干预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以拯救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巩固垄断资产阶级的统治。新政的推行,对缓和当时经济危机的严重后果起过一定作用,

11、本题考察的角度还有新政的实质,意义和影响等。 2009年 12月 1日,欧盟宪法正式生效。 从此以后,世界上将有一个可以代表整个欧盟说话的人。下列对欧洲联盟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有利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B提高了欧洲国家的国际地位 C有利于协调欧盟国家之间的关系 D增强了与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欧盟成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欧盟成立后,有利于欧洲各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济势力迅速增长,欧盟现在是世界上主要的经济实体之一,它的经济总量超过了美国,相当于世界的四分之一强。成为世界多极化趋势中的一极, A, B正确,另外,欧盟的成立也有利于协调欧洲各国的之间的关系,

12、C正确,欧盟的成立它在全球化中也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经济势力的增长,对美国的霸主地位构成了挑战,所以并没有增强美国争夺世界霸权的力量,本题选 D。 考点:欧盟的成立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战 后,随着西欧经济的发展,改变了世界力量的对比,它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对美国的霸权地位提出了挑战,当今世界五大经济力量中心,西欧和日本就占了两个,世界政治经济向着多极化方向发展。 以下有关 “冷战 ”的知识,可以用下列哪组关键词在网上进行搜索? A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苏联解体 B北大西洋公约、马歇尔计划、科索沃战争 C联合国家宣言、杜鲁门主义、北大西洋公约 D慕

13、尼黑阴谋、马歇尔计划、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冷战政策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冷战政策是 二战结束后,美国为了遏制共产主义而采取的除战争外的一切手段,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政策的开始标志,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次具体实施和运用,苏联的解体标志着冷战局面的结束,因此,要想在网上搜索冷战知识,只能用 A项的关键词,本题选 A。 考点:冷战政策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对于冷战的过程,同学们要识记:丘吉尔的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冷战政策的开始标志,马歇尔计划是美国冷战政策的一次具体实施和

14、运用,通过美国的援助,西欧各国经 济出现了发展的势头,资本主义统治秩序得到稳固,苏联解体意味着冷战结束,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对于冷战政策的背景,内容,开始的标志,意义和影响同学们都要重点识记和掌握。 下列图片反映的成果不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是 A图一、图二 B图一、图三 C图二、图三 D图三、图四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图一是蒸汽机,图二是电灯泡,这两项属于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C是互联网属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D 项是核能,也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本题选 A。 考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

15、对历史知识点的识记能力,三次科技革命都改变了世界面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同时也带来了环境,生态等一系列问题,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同学们要熟记,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明:第一次:蒸汽机,火车,汽船,第二次:内燃机,汽车,电灯,飞机,第三次:电子计算机,互联网。 下列战役属于反抗外来侵略、捍卫中华民族利益的是 A东京保卫战 B郾城大战 C北京保卫战 D雅克萨之战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民族间的战争和反抗外来侵略战争的认识,根据所学 知识, A, B,C 三项分别是宋和金,明和北方少数民族瓦剌之间的战争,都属于中华民族内部的战争, D项是清朝康熙帝率军和沙俄侵略军之间的战争,属于中华民

16、族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本题选 D。 考点:中国古代反抗外来侵略的战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之间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和被侵略之说,中华民族间,和是主流,战争是次要的,郑成功,康熙,林则徐等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同学们要注意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之间的战 争进行区分,注意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 秦始皇 “焚书坑儒 ”、汉武帝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明朝 “八股取士 ”和清明大兴 “文字狱 ”的根本目的是 A防止人民反抗 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 D统一思想 答案: C 试题分

17、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西汉,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为了坚强思想控制,巩固封建统治,实行了焚书坑儒的政策,西汉汉武帝时期,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巩固西汉封建统治,采取了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措施,明清时期为了控制人们的思想,压制反清思潮,巩固封建统治,统治者分别采取了八股取士和大兴文字狱, 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C. 考点:秦汉和明清时期思想文化措施的根本目的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这些措施的实行,钳制了思想, 摧残了文化,此题也是一个分析比较题,解答该题的关键是同学们要对秦汉,明清时期这些思想

18、文化措施比较熟悉,然后在对这些措施进行分析比较,最后得出它们实行的根本目的,此题的迷惑项是 D项, D项还不是根本目的,统一思想的目的还是在于为巩固封建统治而服务。 明朝君主专制高度强化,表现为 A废除丞相,避免了君权相权矛盾 B设锦衣卫、东西厂,开创了特务机构统治 C八股取士,加强了思想文化统治 D迁都北京,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 明太祖为了彻底解决君权和相权矛盾采取的措施, B项是明朝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措施,厂卫特务制度的创立,表明封建统治者用正常的手段已经统治不下去了,只能采用非正常的手

19、段,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一起标志着君主专制已经达到了顶峰, 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 B。 考点:明朝君主专制的高度强化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时期,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着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而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则蒸蒸日上,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越 来越大,终于在 19世纪中期被西方殖民者打败,中国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受屈辱的历史。 西周和秦朝为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分别实行了 A均田制、郡县制 B分封制、郡县制 C分封制、行省制 D行省制、均田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周和

20、前朝地方的行政制度,西周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秦统一六国后,为了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了郡县制,均田制是中国北魏至唐中叶的一种土地制度。也是中国封建政府的重要土地制度之一,行省制是元朝实行了一种行政制度,本题选 B。 考点:分封制和郡县制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西周分封制和秦朝郡县制的认识,分封制和郡县制是我国古代社会两种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两种制度的实行都巩固了当时的统治,有效的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对于两种 制度实行的原因,目的,具体措施,性质,意义和影响同学们要注意分析对比。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21、 ” 毛泽东在沁园春 雪中提及了中国古代多位杰出君王。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A创立中央集权制度 B结束割据,实现国家统一 C巩固和发展大一统局面 D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旨在考察学生对汉武帝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汉武帝时期,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出现了大一统局面:政治上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削弱诸侯王权,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 :加强中央的经济权。废止旧货 币,由中央铸造五铢钱,在全国通行。盐铁由国家垄断经营,私人不得铸造货币和经营盐铁。文化上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措施,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通过这些措施,西汉王朝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得到了巩

22、固和发展,西汉出现了强盛的局面,本题选 C。 考点:汉武帝的历史功绩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和分析能力,本题以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为情景命题,构思新颖,问题设计自然巧妙,是很好的命题形式,秦皇汉武是我国历史上两个著名的封建君主,他们的作为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希望同学们 对历史人物要进行全方位的细致的掌握。 “北魏孝文帝带头纳汉女为妃,让五个弟弟娶汉女为妻,把公主嫁给汉人,改姓为元,在光极堂赐群臣以汉衣,对 30岁以下仍操胡语者降爵黜官。 ”这段材料反映了孝文帝改革的内容有 采用汉姓 改穿汉服 学说汉语 提倡与汉族联姻 发展经济 A B C D 答案: A

23、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内容的认识,北魏孝文帝迁都之前,进行了改革,主要措施包括:在朝廷中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官员和家属穿汉族服饰,将鲜卑族的姓氏改为汉姓,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等汉化政策,根据材料信息, 都对,本题选 A。 考点: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的识记,解答本题很不容易,对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的要求很高,既要对孝文帝的改革措施识记清楚,又要对材料的某个语句要理解清楚,考察学生全面掌握历史问题的能力,对历史问题的全面掌握和理 解要靠平时的积累,对待历史问题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

24、 “贞观之治 ”为唐朝的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下面有关 “贞观之治 ”出现的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重视纳谏 B吸取隋亡教训 C轻徭薄赋 D任用姚崇为相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贞观之治出现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唐太宗继位后,政治上,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善于用人和纳谏(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经济上,轻徭薄赋,发展生产;文化上,发展科举,重视教育。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所以 A,B,C 三项都正确, D 项任用姚崇为相的是唐玄宗,他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本题选 D。 考点:贞观之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理解能力,贞观之治是封建社会的盛世,中国古代封建社

25、会出现过很多的盛世局面,如文景之治,光武中兴,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康乾盛世,盛世下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但同学们一定要正确的评价封建盛世,盛世局面是由劳动人民辛勤劳动创造的,但是即使在盛世下,农民的负担仍然很重,人民的生活也很贫困。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丝、棉纺织业、造纸业中心及对外贸易港口多集中在南方 ”,“苏湖熟 天下足 ”。这些现象最 早出现在我国哪个时期 A三国两晋南北 B隋唐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 朝时期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两宋经济发展中的经济重心的南移的认识,分析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隋唐五代:开始南移。隋唐时期,南北方经济均获得极大发展。江南地

26、区的土地资源得到进一步开发,成为重要的粮食产地。南方日益成为全国经济的先进地区,人口数量超过了北方;两宋时期:最终完成。两宋时期,北方同样战乱频繁。北宋灭亡以后,南宋政权偏安于东南一隅,使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就出现了材料所叙述的现象,当时太湖流域流传着 “苏湖熟,天下足 ”的谚语,表明江南的农业生产已经超过北方,完全取代了北方经济重心的地位,本题选 C。 考点: 两宋时期经济重心的南移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古代经济史上的重要大事,经济重心的南移给我们现在的经济建设的启示是:安定的社会坏境,先进的生产技术与高素质的劳动力是经济发展的

27、重要因素;经济发展要注意保护生态环境等。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博士曾说: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我国宋代重大的科技成就是 造纸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指南针的广泛使用 火药的广泛使用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造纸术的发明 在西汉时期,错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是北宋平民毕升改进的, 指南针的广泛使用,指南针的发明是在战国时期,广泛应用在航海上是在北宋, 火药的广泛使用,火药的研究始于古代炼丹术。 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 , 火药的运用起源于唐代,到了宋朝火

28、器的发展已经非常发达了,火药也得到了广泛使用,所以 正确,本题选 D。 考点:宋代的科技成就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宋代的科技独树 一帜 ,取得了辉煌成就。宋代的科技发展对中国社会及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传入欧洲并对近代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我国宋代重大的两项科技成是印刷术, 指南针 ,为人们提供了新知识和战胜封建统治阶级的新手段 ,极大地提高了人们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保护自然的能力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和近代世界的发展。 从唐末五代,经两宋至元朝,先后诞生了四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和元。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疆域空前辽阔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是

29、 A契丹族 B女真族 C蒙古族 D党项族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 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政权蒙古族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蒙古族建立的元朝是我国历史上疆域最大的封建国家,元朝东到西伯利亚东边的白令海和勘察加半岛,外蒙古、外东北、库页岛,南至东南亚的缅甸北部、中部、东部,泰国北部、越南北部、南部,老挝西北部,阿萨姆东部、西至中欧多瑙河、东至朝鲜半岛北部,共 4500万平方千米,其它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A,B,D都达不到元朝这样的规模,本题选 C。 考点:元朝的疆域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有很多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其中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 (蒙古族

30、)建立并统治中国全境的封建王朝,元朝的统一,加强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和民族融和,加强了对西藏的统治,使之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促进了祖国的统一,元朝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的行政制度影响较大,我们至今仍然使用省制。 历史探究学习中,同学们准备围绕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的交流与碰撞 ”的主题创办一期历史板报,收集的下列史料中不属于这一主题的是 A张骞能西域 B文成公主入藏 C岳飞抗金 D郑成功收复台湾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民族间的交流与碰撞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是西汉时期出使西域,后来为西域和内地交往以及丝绸之路的开辟做出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 B项是唐朝时期为促进吐蕃和内地

31、交流的历史人物, C项是两宋时期率领军队抵抗我国北方少数民族的英雄人物, A,B,C三项都是中华民族内部的交流和碰撞, D项是明末清初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的民族英雄,和前三项明显不同,本题选 D。 考点:民族间的交流和碰撞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中华民族之间只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没有侵略和被侵略之说,郑成功,康 熙,林则徐等都是反抗外来侵略的民族英雄,同学们要注意和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民族之间的战争进行区分,注意比较他们之间的区别。 综合题 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32、 材料一 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 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吐蕃是我国哪个民族的祖先?( 6分) 材料二 元朝的统一给各族人民相互交往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环境。蒙古等族人民成批迁往内地,汉族人也大量来到边疆,契丹、女真等族人民早已进入黄河流域,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 逐渐融合。当时,许多阿拉伯人、波斯人迁入中国,同维吾尔、蒙、汉等民族逐步融合,形成一个新的民族 回族。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 4分) 材料三 18世纪,回部首领大、小和卓发动反清叛乱,建立割

33、据政权。乾隆帝派兵讨伐,在维吾尔等族人民的支持下,平定了叛乱。接着,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 摘编自中学历史课本 ( 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大、小和卓发动叛乱没能得逞的主要原因。清朝设置伊犁将军有何重要意义?( 6分) 答案: ( 1)形式:和亲(或联姻)和会盟( 4分)。 藏族( 2分)。 ( 2)特点:出现民族大融合盛况( 2分)。 原因:元朝实现了全国大统一;元代疆域空前辽阔( 2分。) ( 3)原因: 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违背广大人民的意愿。 乾隆帝反分裂态度坚决果断,举措得当。( 3分) 意义: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

34、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3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民族关系的认识,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从材料一中的唐蕃关系示意图反映的信息看,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 :和亲和会盟两种形式,吐蕃是现在我国藏族的祖先。 ( 2)从材料二中的 “各族人民杂居相处,互通婚姻,逐渐融合和回族的形成 ”判断出元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的特点是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原因有,元朝的统一和疆域辽阔。 ( 3)材料三反映了平定大小和卓的叛乱和伊犁将军的设置,大小和卓的叛乱 hi之所以没能成功原因在于 大、小和卓发动叛乱分裂祖国的行为是非正义的,不得民心。 乾隆帝反分裂态度

35、坚决果断,措施得当。清朝设置伊犁将军的意义在于,加强 对新疆地区的管辖,促进了新疆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考点:中国古代的民族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汉族和各少数民族共同缔造的,历史上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但和是主流,促进了民族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战是次流,是暂时和短暂的,史实证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的完整。 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1)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 “诸子百家 ”中哪一家的思想主张?

36、( 6分) ( 2)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4分) ( 3)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2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在我看来,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不是因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充当了中 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的先锋,在中国历史上,消灭了封建领主制,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37、。而古代史学家司马迁却认为: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数十年矣。北有长城之役,南有五岭之戍,外内骚动,百姓罢敝 财匮力尽,民不聊生。 ( 4)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 6分)(要求:选择其中一个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 150字以内。) 答案: ( 1)封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2分)。皇帝( 2分)。法家( 2分)。 ( 2)联邦宪法或者 1787年宪法( 2分)。 三权分立的原则( 2分)。 ( 3)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政治文明由专制走向民主或由从集权到分权( 1分)。认识:民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意思相近即可给分, 1分)。 (

38、 4)( 1)认同翦伯赞的观点:秦始皇是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依据:他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等。 ( 2)认同司马迁的看法,秦始皇实行了暴政,导致民不聊生。依据:实行严刑厉法、征繁重的劳役修长城、骊山墓、焚书坑儒等。(得分标准:观点 1分、论据 4分,结论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 学生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和近代美国政治制度的认识,根据材料集合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观察图一集合所学知识,判断这一制度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最高权利者是皇帝,体现了法家思想。 ( 2)观察图二美国政治制度示意图,判断美国建立三权分立

39、的政治制度的法律依据是 1787年宪法,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三权分立的原则。 ( 3)从图一到图二以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从专制到民主或有集权到分权,从中得到的认识是,民主是社会发展不可抗拒的历史洪流(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 4)解答该题,认同翦伯赞或司 马迁的观点都可以,但无论认同谁的观点,都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要史论结合,答案:简洁明了。 考点:古代中国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秦朝建立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和美国的三权分立制度都是人类在历史发展长河中的文明成果,都对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

40、响,秦朝建立的政治制度对我国后世的影响尤其是行政制度影响较大,我国的地方基本采取了秦朝的县制制度,美国的三权分立政治制度是世界近代文明的成果,历史发展的趋势就是由政治上从专制到民主,经济上从手工 劳动到及其生产,思想文化上从愚昧迷信到科学民主。 德国是欧洲的后起之星,却是给世界历史添加最多浓重笔墨的国家。阅读史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9年 6月 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部分领土和全部殖民地,承担了大量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 10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 50km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二 1929年 1933年的世界经

41、济危机,沉重地打击了风雨飘摇中的德国议会民主制度。当时德国经济急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 40%,外贸减少了 69%,7万多家企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 800万人。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材料三 1939年 9月,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1941年 6月,德军对苏联发动了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 12月,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海军基地珍珠港,太平洋战争就此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5年 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法西斯国家的失败宣告结束。 请回答: ( 1)一战后是一个怎样的国际格局?在这个格局中德国处在什么地位?( 4 分) ( 2

4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导致德国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 个因素是什么?( 4分) ( 3)写出材料三中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两个主要战场。( 4分) 对于德国的历史,除了参与了两次世界大战外,你还有哪些了解,请说出两件史实。( 4分) 答案: ( 1)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凡尔赛和约对德国的制裁( 2分); ( 2)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或经济危机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2分)。 ( 3)苏德战场(或欧洲战场)( 2分);太平洋战场( 2分)。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走在了其他国家前面; 20世纪 60年代成为欧共体成员国等( 4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和二战的认识,根据所

43、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通过凡尔赛会议和华盛顿会议确立了战后的统治秩序凡尔赛 -华盛顿体系,德国处于被限制(或被制裁)和被宰割的地位。 ( 2)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一反映了德国对凡尔赛和约的仇恨(或不满),材料二反映了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这两个因素导致了德国挑起了二战。 ( 3)从材料三看,二战的两个战场分别是苏德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后来居上,成为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 20世纪 60年代成为欧共体成员国,后来成为欧盟国等。 考点:凡尔赛 -华 盛顿体系和二战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会导致帝国主义之间力量对比的不平衡,大国强权政治会使国家间的仇恨增加,国家间要平等互利,合作共赢,二战的教训告诉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我们要倍感珍惜。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