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22.78KB ,
资源ID:31048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048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uellot23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广东省东莞市湖景中学中考一模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生产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块融化 B海水晒盐 C铁锅生锈 D酒精挥发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中产生了新的物质,而和物理变化没产生新的物质,所以在判断一种变化过程是何种变化时,只有抓住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区别,即有无新物质生成来进行细心地分析、判断即可。 A、冰块融化是指水由固态变为了液态的水,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 A属于物理变化; B、海水晒盐是指通过蒸发的方法,将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掉,而使溶解在海水中的氯化钠析出的过程,该过程中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 B属于物理变化; C、铁锅生锈是指铁和氧气及

2、水反应生成了铁锈,铁锈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即该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故 C属于化学变化; D、酒精挥发只是酒精由液态变成了气态,并没有产生新的物质,故 D属于物理变化,因此答案:选 C。 考点:考查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某种消化药片的有效成分氢氧化镁,能减缓因胃酸过多引起的疼痛在氢氧化镁与胃酸作用的过程中,胃液 pH变化的情况是 答案: B 试题分析: 胃液中含有盐酸,所以胃液中的 pH值小于 7,当服用含有氢氧化镁的药片后胃液中的盐酸要和氢氧化镁反应,所以溶液的 pH值要增大,但是由于服用的药片是适量的,所以只能中和一部分盐酸,故胃液的 pH值依然为小于 7,因为在酸性的环境中利于食物的

3、消化故选项 B是正确的,故选 B。 考点:考查中和反应及其应用;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测定生活中一些物质的 pH,结果如下: 参照以上图示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牙膏是中性物质 B草木灰可改良碱性土壤 C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 D食醋能使无色酚酞变红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呈酸性。酚酞试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不变色。 A、牙膏是碱性物质,故选项错误; B、草木灰显碱性,可改良酸性土壤,故选项错误; C、橘子显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橘子,故选项正确; D、食醋显酸性,

4、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故选项错误,故选 C。 考点:考查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 把金属 X放人 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 析出,放人 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 X、 Cu、 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A Mg、 X、 Cu B Cu、 X、 Mg C Mg、 Cu、 X D X、 Mg、 Cu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顺序的应用规律,前边的金属可以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把金属 X放人 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说明 X能置换出铜,活动性比铜强,放人 MgCl2溶

5、液中无现象,说明 X的活动性比镁弱。A、 X的活动性比镁弱,比铜强,故此项正确; B、 X能置换出铜,活动性比铜强,比镁弱,此项错误; C、 X能置换出铜,活动性比铜强,应排在铜的前面,此项错误; D、 X 的活动性比镁弱,应排在镁的后面,此项错误,答案:选 A。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的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如图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的微观示意图,由此得出的结论错误的是 A反应结束时溶液的 pH 7 B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没有变化 C反应后溶液中存在的粒子只有 Na+和 Cl- D该反应的实质是 H+和 OH-结合生成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中和反应的实质考虑,氢氧化钠

6、溶液中含有 Na+、 OH-和 H2O,盐酸中含有 H+、 Cl-和 H2O,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 H+和碱中的 OH-结合生成了水分子。 A、酸碱中和生成盐和水,反应后溶液中的 H+和 OH-没有剩余,溶液呈中性,此项正确;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此项正确; C、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 Na+、OH-和 H2O,此项错误; D、氢氧化钠和盐酸的反应为中和反应,反应的实质是酸中的氢离子和碱中的氢氧根离子结合生成了水分子,此项正确,故选 C。 考点:考查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 下列对化学知识的归纳不正确的是 A物质的俗名

7、B物质的分类 氢氧化钠的俗名 苛性钠 碳酸钙的俗名 大理石 CH3COOH 酸 NH3 H2O 碱 C物质的物理性质 D物质的鉴别 干冰能升华 氧化钙加水放热 化纤与纯羊毛面料 燃烧 食盐与碱面 加食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氧化钠俗称苛性钠、烧碱或火碱,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正确; B、醋酸属于酸,氨水属于碱,正确; C、干冰能升华是物理性质,氧化钙加水放热发生了化学变化,属于化学性质,错误; D、化纤燃烧没有烧焦羽毛的气味,羊毛燃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可以使用燃烧的方法鉴别化纤与羊毛;食盐加食醋没有现象,碱面是碳酸钠,加食醋有气泡产生,现象不同,加食醋可以鉴别,正确,答案:选 C

8、。 考点:考查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碳酸钠、碳酸氢钠与碳酸钙;酸、碱、盐的鉴别;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 一种抗生素为粉末状固体,每瓶含 0.5g,注射时应配成质量分数为 20%的溶液,则使用时每瓶至少需加入蒸馏水 A 1mL B 2mL C 3mL D 4mL 答案: B 试题分析:利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根据溶质质量计算溶液质量;根据溶液的组成,利用溶剂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计算出所需要加入水的质量。配制20%的溶液质量 0.5g20% 2.5g,则加入蒸馏水的质量 2.5g-0.5g 2g。由于水的密度是 1g/ml,所以需

9、水的体积是 2ml,故选 B。 考点:考查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 某同学用 “月季花瓣 ”的汁液自制酸碱指示剂,有关记录如下表 植物的汁液 在酸性溶液中 在中性溶液中 在碱性溶液中 月季花瓣 浅红色 红色 黄色 向滴有少量该指示剂的 NaOH溶液中逐渐滴加稀盐酸,颜色变化是 A由浅红色变红色 B由浅红变黄色 C由红色变黄色 D由黄色变浅红色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盐酸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的溶液中滴入盐酸的溶液酸碱性变化是:碱性 中性(恰好反应) 酸性(酸过量),结合表格知颜色的变化应为:黄色 红色 浅红色,故选 D。 考点:考查酸碱指示剂及

10、其性质;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 下列物质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是 A紫色石蕊溶液 B氯化钠溶液 C铁粉 D pH试纸 答案: B 试题分析:一剂鉴别(即限用一种试剂来鉴别多种物质),其原理是选择一种试剂,分别加入到待测物质中,会出现明显不同的现象;然后据此将其逐一鉴别开来,可以据此来解答该题。 A、紫色石蕊遇稀盐酸变红,遇氢氧化钠溶液变蓝,故 A可以区分出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B、氯化钠与氢氧化钠溶液及稀盐酸都不能反应,故 B不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C、铁粉可以和稀盐酸反应,而氢氧化钠溶液不能和铁粉反应,故 C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 D、稀盐酸呈酸性,而

11、氢氧化钠呈碱性,所以可以用 pH试纸来鉴别,故 D能用于鉴别氢氧化钠溶液和稀 盐酸,答案:选 B。 考点:考查酸、碱、盐的鉴别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过滤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且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故 A错误; B、取用固体块状 “一斜二送三直立 ”,用镊子来取,放入试管时,先将试管横放,把镊子伸入试管内慢慢将试管竖起,故 B错误; C、稀释浓硫酸要将浓硫酸倒入水中,不能将水倒入浓硫酸中,因为浓硫酸的密度比水密度大,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水会浮在上面,浓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水会沸腾发生危险,故 C

12、 错误 ; D、取用液体时: 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 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 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 欲配制 100g质量分数为 10%的氯化钠溶液,必须要的仪器组合是: 托盘天平 烧杯 玻璃棒 100mL量筒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 放,其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天平、药匙,答案:选 C。 考点:考查一定溶质质量分

13、数的溶液的配制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pH 7的雨水叫酸雨 B pH 7的溶液, pH越小,酸性越弱 C pH 7的溶液, pH越大,碱性越强 D用蒸馏水润湿的 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 pH时,则测得值与真实值比较偏小 答案: C 试题分析:酸雨是 pH 5.6的雨水;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根据 pH试纸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A、pH 5.6的雨水叫酸雨,故选项说法错误; B、 pH 7的溶液,显酸性, pH越小,酸性越强,故选项说法错误; C、 pH 7的溶液

14、,显碱性, pH越大,碱性越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用蒸馏水润湿的 pH试纸测定某酸溶液的 pH时,稀释了待测酸溶液,使溶液的酸性减弱, pH偏大,故选项说法错误,答案:选C。 考点:考查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2Fe+6HCl 2FeCl3+3H2 B CO+Fe2O3 2Fe+CO2 C 2NaOH+CuSO4 Na2SO4+Cu(OH)2 D NaHCO3+HCl NaCl+CO2+H2O 答案: D 试题分析: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一般有四步: 1根据实验事实,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分别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并在式子的左、

15、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当反应物或生成物有多种时,中间用加号(即 “+”)连接起来; 2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后,将刚才画的短线改写成等号(表示式子左、右两边每一种元素原子的总数相等); 3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因为化学反应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生);如点燃、加热(常用 “”号表示)、催化剂、通电等并且,一般都写在等号的上面,若有两个条件,等号上面写一个下面写一个,等等; 4注明生成物中气体或固体的状态符号(即 “”、 “”);一般标注在气体或固体生成物的化学式的右边但是,如果反应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气体或固体时,其状态符号就不用标注了,可以根据以上书写步骤来判断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 A、

16、铁在和盐酸反应生成的是氯化亚铁( FeCl2)而不是氯化铁( FeCl3),故 A 书写错误; B、一氧化 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O+Fe2O3 2Fe+3CO2,而题中的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故 B 书写错误; C、氢氧化钠和硫酸铜反应生成了氢氧化铜 Cu(OH)2沉淀,而题中没加沉淀符号,故 C书写错误; D、碳酸氢钠和盐酸反应生成了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NaHCO3+HClNaCl+CO2+H2O,故 D书写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 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食醋除水垢 B用稀盐酸除铁锈 C用汽油清洗油渍 D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17、答案: D 试题分析: A、食醋溶解水垢是食醋与水垢的成分发生了化学反应,故 A 错误;B、稀盐酸除铁锈是盐酸与氧化铁发生了化学反应,故 B错误; C、汽油清洗油渍是汽油溶解了油渍,故 C错误; D、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因为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故 D正确,答案:选 D。 考点:考查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 填空题 粗盐中有较多的可溶性杂质和不溶性杂质,在粗盐提纯实验中,四次使用玻璃棒,所起的作用分别是: ( 1)溶解时,使用玻璃棒 ,起 作用; ( 2) 时,用玻璃棒 ,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 ( 3)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 ; ( 4)用玻璃棒将氯化钠晶体从蒸发皿转移。 答案:( 1)搅拌

18、,加快溶解速度;( 2)过滤,引流;( 3)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试题分析:( 1)溶解时,使用玻璃棒进行搅拌,起加快溶解速度作用; ( 2)过滤时,用玻璃棒引流,使液体沿玻璃棒缓缓流进过滤器; ( 3)蒸发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体局部受热造成液滴飞溅; ( 4)用玻璃棒将氯化钠晶体从蒸发皿转移。 考点:考查氯化钠与粗盐提纯 暴露在空气中氢氧化钠溶液容易变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检验已经变质的方法有: ( 1)往待检溶液滴加 (酸)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 ( 2)往待检溶液滴加 (碱)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NaOH+CO2 Na2CO3+H2

19、O;( 1)稀盐酸(或稀 HCl);产生气泡; ( 2)氢氧化钙;有白色沉淀生成; a(OH)2+Na2CO3 CaCO3+2NaOH 试题分析:氢氧化钠极易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而变质,反应物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生成物是碳酸钠和水,用观察法配平即可; ( 1)在实验室检验碳酸盐的存在常向样品中加盐酸,看是否会生成气体而进行检验,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现 象是有气泡产生; ( 2)由于碳酸根离子与钙离子结合生成碳酸钙沉淀,所以滴加氢氧化钙溶液,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已经变质;反应物是氢氧化钙和碳酸钠,生成物是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用观察法配平即可,所以

20、方程式是: Ca(OH)2+Na2CO3 CaCO3+2NaOH。 考点:考查碱的化学性质 2012年 4月 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报道的 “毒胶囊 ”中使用的明胶含有重铬酸钾( K2Cr2O7),其中的铬( Cr)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计算: ( 1)重铬酸钾中钾、铬、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 2)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 0.1%) ( 3) 14.7g重铬酸钾中含铬元素的质量是 g。 答案:( 1) 39:52:56;( 2) 35.4%;( 3) 5.2g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个数之比,进行解答,则重铬酸钾中钾、铬、氧元素的

21、质量比为:( 392) :( 522) :( 167) 39:52:56; ( 2)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进行解答,则重铬酸钾中铬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100%35.4%; (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该化合物的质量 该元素的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则 14.7g重铬酸钾中含有铬元素的质量为 14.7g35.4% 5.2g。 考点:考查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计算 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事实: ( 1)生石灰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 2)用稀盐酸除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 ( 3)用熟石灰处理工厂的硫酸废水: ;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

22、 反应,又称为 反应。 答案:( 1) CaO+H2O Ca(OH)2; ( 2) Fe2O3+6HCl 2FeCl3+3H2O; ( 3) Ca(OH)2+H2SO4 CaSO4+2H2O;复分解;中和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 ( 1)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可用作食品干燥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 Ca(OH)2; ( 2)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Fe2O3+6HCl 2FeCl3+3H2O; ( 3)熟石灰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3、是:Ca(OH)2+H2SO4 CaSO4+2H2O;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又是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中和反应。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书写 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物质都与化学课学习的内容有关,写出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的化学式: ( 1)调味品食盐 ; ( 2)建筑上抹墙用的熟石灰 ; ( 3)汽水里含有的碳酸 ; ( 4)家庭装饰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 ; 答案:( 1) NaCl;( 2) Ca(OH)2;( 3) H2CO3;( 4) CaCO3 试题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 1)

24、调味品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其化学式为:NaCl; ( 2)建筑上抹墙用的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其化学式为: Ca(OH)2; ( 3)碳酸中氢元素显 +1价,碳酸根显 -2价,其化学式为 H2CO3。 ( 4)家庭装饰材料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化学式为: CaCO3。 考点:考查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 如图是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设计的实验室制取 CO2并检验其性质的装置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 1)代号 a所指仪器的名 称是 , A装置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将 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B中一会儿,未见其中变浑浊李祥同学认为这是浓盐酸挥发出的 HCl气体干扰所致你的解释是(用

25、化学方程式表示): ; ( 3)张华同学用烧瓶收集 A中产生的气体后,向其中加入过量无色透明的 M溶液组成 C装置,振荡,发现烧瓶中的气球逐渐变大,且溶液始终无色透明,则 M可能是 (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 ( 4)将 A中药品换成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试管; CaCO3+2HCl CaCl2+H2O+CO2( 2) 2HCl+Ca(OH)2CaCl2+2H2O; ( 3) NaOH(或 KOH);( 4) 2H2O2 2H2O+O2 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取 CO2,是在常温下,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

26、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将 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B中一会儿,未见其中变浑浊,更简捷的解释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配平即可;振荡,发现烧瓶中的气球逐渐变大,且溶液始终无色透明,说明二氧化碳与 M溶液反应无变化, M溶液是 NaOH(或 KOH)溶液;要证明生成物中含有 CO32-,向其中加入 BaCl2溶液或足量的稀盐酸都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 ( 1)试管是常用的反应容器,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配平即可;故答案:为:试管; CaCO3+2HCl CaCl2+H2O+CO2

27、。 ( 2)将 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 B中一会儿,未见其中变浑浊,更简捷的解释是:盐酸和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配平即可;故答案:为:2HCl+Ca(OH)2 CaCl2+2H2O。 ( 3)振荡,发现烧瓶中的气球 逐渐变大,且溶液始终无色透明,说明二氧化碳与 M溶液反应无变化, M溶液是 NaOH(或 KOH)溶液;故答案:为: NaOH(或 KOH)。 (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配平即可,故答案:为: 2H2O2 2H2O+O2 考点:考查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 计算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取 100g稀硫酸

28、于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滴入质量分数为 10%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过程中所得溶液的酸碱度变化如图: ( 1)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a g时,所得溶液中的溶 质是 (填化学式);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b g 时,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溶液呈 色。 ( 2)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 1) H2SO4、 Na2SO4;红; ( 2) 4.9% 试题分析:( 1)根据图示中关于反应进行时 pH的变化情况分析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 a g时溶液的 pH小于 7,溶液显酸性说明此时硫酸有剩余,所以溶质中含有剩余的硫酸和氢氧化钠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当加入氢氧化钠

29、溶液的质量为 b g时,溶液的 pH大于 7,该溶液呈碱性,所以该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红。 ( 2)依据加入氢氧化钠 40g时溶液的 pH等于 7,说明此时氢氧化钠和稀硫酸恰好反应,据此依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求解即可。由图象可知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40g时反应恰好进行; 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x H2SO4+2NaOH 2H2O+Na2SO4 98 80 100x 40g10% 解得 x 4.9% 考点:考查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简答题 X、 Y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 1)由 X、 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

30、是 。 ( 2) 40 时, Y的溶解度为 g; 60 时,把 45g的 X加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该温度下 X的水溶液是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 3)从 Y的饱和溶液中提取 Y,应采用的方法是 (填 “冷却结晶 ”或 “蒸发溶剂 ”)。 答案:( 1) X;( 2) 40;饱和;( 3)蒸发溶剂 试题分析:( 1)由 X、 Y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判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X。 ( 2)由图可知, 40 时, Y的溶解度为 40g; 60 时,把 45g的 X加入 50g水中,充分溶解,只会溶解 40克,故可得到该温度下 X的水溶液是饱和溶液。 ( 3)由

31、图可知, Y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从 Y的饱和溶液中提取 Y,应采用的方法是蒸发溶解。 考点:考查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 探究题 化学实验室开放日,小池和小航同学在药品柜中发现一瓶淡黄色粉末,瓶外贴有 “过氧化钠( Na2O2) ”的标签,这种外观与硫黄相似的物质到底有哪些性质?他们十分好奇,为了弄清它的有关性质,在老师的指导下,他们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查阅资料 过氧化钠( Na2O2)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氢氧化钠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色。 设计实验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 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钠,再加入足量水;

32、1黄色粉末溶解,有 产生 产物 (填 “有 ”或 “没有 ”)氧气; 2用 伸入试管 2木条复燃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产物有氢氧化钠 写出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1在试管中加入适量过氧化钠,再加入足量水; 1黄色粉末溶解,有 产生 产物 (填 “有 ”或 “没有 ”)氧气; 2用 伸入试管 2木条复燃 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酚酞试液 产物有氢氧化钠 试液变红; Na2O2+2H2O 2NaOH+H2 试题分析:过氧化钠( Na2O2)在常温下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所以1答案:,: 气泡; 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利

33、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故 2题答案: 带火星的木条; 有氢氧化钠能使酚酞变红色,所以现象为试液变红色,故 3答案: 试液变红;根据题中信息 题答案: Na2O2+2H2O 2NaOH+H2。 考点:考查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不少同学都被蚊虫叮咬过,感 觉又痛又痒同学们从化学课上知道:蚊虫叮咬时能在人的皮肤内分泌出蚁酸刺激皮肤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决定对蚁酸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蚁酸的成分是什么?它有什么性质? 【查阅资料】蚁酸是一种有机酸,化学名称叫做甲酸,化学式为 HCOOH;蚁酸在一定条件下会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 【实验探究一】探究蚁酸的酸性。 ( 1)向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

34、试液,观察到溶液颜色变成 色,说明蚁酸溶液显酸性; ( 2)将锌粒放入盛有蚁酸溶液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该气体是 。 【实验探究二】探究蚁酸分解的两种产物。 ( 1)小芳同学 根据蚁酸中含有 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 ( 2)另一种生成物是气体,小敏提出两种猜想: 猜想 :该气体是 CO2 猜想 :该气体是 他们将蚁酸分解产生的气体通过如下装置(铁架台已略去),观察现象。 实验时装置 A中无明显变化,则猜想 (填 “成立 ”或 “不成立 ”); 装置 B中的现象是 ,装置 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讨论交流】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 ,处理的方法是 。 【拓展延伸】 ( 1)当

35、你被蚊虫叮咬后,在叮咬处涂抹一些物质可减轻痛痒下列物质中,你不会选择的物质是 。 A氨水 B食醋 C肥皂水 D苏打水 ( 2)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可能是 (只写一种)。 答案:【实验探究一】( 1)红 ( 2)氢气 【实验探究二】( 1)氢、氧 (2) CO I不成立 II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讨论交流】缺少尾气处理装置;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 1) B ( 2) 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试题分析:【实验探究一】 ( 1)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的溶液显酸性故填:红。 ( 2)锌和显酸

36、性的溶液 反应能生成氢气故填:氢气。 【实验探究二】 ( 1)根据反应物的元素组成可以判断生成物的组成。根据蚁酸中含有氢、氧元素,推测出生成物中含有水;故填:氢、氧。 ( 2)根据甲酸的元素组成,生成水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故填: CO。 I A中无明显现象说明生成的气体不是二氧化碳故填:不成立。 II装置 B中的现象是黑色粉末变成红色;故填: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讨论交流】 从通入的一氧化碳过量和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考虑。从环保角度看,该装置的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填:缺少尾气处理装置;处理的方 法是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合理答案:),故填:点燃尾气(或收集尾气或其它

37、合理答案:)。 【拓展延伸】 ( 1)从甲酸显酸性考虑。因为甲酸显酸性,不能用食醋处理故填: B。 ( 2)把 “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作为突破口。向某溶液中加入蚁酸有气泡产生,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该溶液中溶质是碳酸盐,故填:Na2CO3(或其它可溶性碳酸盐、酸式碳酸盐等)。 考点:考查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推断题 A-F和 X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其中 A、 C是无色气体, B、 F是红色固体,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已省略): ( 1)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 ( 2)写出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属于 (填写基本反应类型)反应。 ( 3)含 D的

38、生产、生活用品腐蚀的过程,实际上是 D与空气中的 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 答案:( 1) 3CO+Fe2O3 2Fe+3CO2 ( 2) Fe+CuSO4 FeSO4+Cu、置换 ( 3)氧气和水(写化学式也可) 试题分析:本题解题的突破口是 B、 F是红色固体, A、 C为无色气体,首先根据题目的叙述确定这些常见的物质,再顺推或逆推即可解答本题。 B、 F为红色固体, A、 C为无色气体,因 AB在高温下可生成 CD, C又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故 C是二氧化碳; B是氧化铁;能在高温下与 B氧化铁反应生成 C二氧化碳的气体应是一氧化碳,所以 A是一氧化碳;那么 D就应是铁;一氧化碳能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化学反应式是: 3CO+Fe2O32Fe+3CO2;常见另一种红色固体 F是铜,实现转化 ,可由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反应化学式是: Fe+CuSO4=FeSO4+Cu,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铁与空气中的氧和水反应,使铁被腐蚀。 考点:考查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金属锈蚀的 条件及其防护;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