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69.23KB ,
资源ID:310546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054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广西大学附属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分散在水中,能形成乳浊液的物质是 A粉笔灰 B植物油 C食盐 D蔗糖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和浊液的特征,以及二者的差异分析。溶液是指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悬浊液是固体颗粒悬浮于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乳浊液是小液滴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均一、不稳定的混合物。 A粉笔灰不溶于水,粉笔灰小颗粒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错误; B植物油不溶于水,植物油小液滴与水混合后,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正确; C食盐能溶于水,故能与

2、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错误; D蔗糖能溶于水,故能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属于溶液,错误。故选 B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悬浊液、乳浊液的概念及其与溶液的区别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与浊液的区别与联系,是解题的关键;此外,解答本题还要分析物质的水溶性,如果物质易溶于水,就能够和水形成溶液,如果物质不溶于水,就不能够和水形成溶液。 下列铁制品在使用和保存时的注意事 项,不正确的是 A避免长期接触潮湿空气 B用铁制品盛装食醋 C应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 D为防止机床生锈,在机床表面涂油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铁的生锈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

3、结果。 A.潮湿的空气中含有水和氧气,能满足铁生锈的条件,故在潮湿的空气中铁很容易生锈,所以要避免长期接触潮湿空气,正确; B. 食醋中含有醋酸,能与铁制品反应,故不能用铁制品盛装食醋,错误; C.防锈就是破坏生锈的条件,而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干燥,能使铁制品因缺少水而不能生锈,正确; D.在机床表面涂油,能隔绝氧气和水,故能防止机床生锈,正确。故选 B 考点:金属的锈蚀与防护 点评:理解和熟记金属生锈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防止金属的锈蚀,就是破坏锈蚀的条件,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反应情况见图 (横坐标 t表示反应时间,纵坐标 m表示生成氢气的质量 ),其

4、中符合实际的是答案: A 试题分析:用相同质量的锌和铁分别跟足量稀盐酸反应,由于锌比铁活泼,故锌与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速度比铁快,即相同时间内锌产生的氢气多,体现在图像上,就是表示锌反应产生氢气的量的斜线,比表示铁 反应产生氢气的斜线,更靠近纵轴;另外,由于盐酸足量,故相同质量的锌和铁都会完全反应,而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可知,相同化合价的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完全反应时,相对原子质量小的金属产生的氢气多,故最终铁比锌产生的氢气多。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

5、,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抓图象的起点, 抓图象的终点, 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向 FeCl2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 ,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则滤液中的溶质是 A只有 MgCl2 B只有 MgCl2和 FeCl2,一定没有CuCl2 C只有 FeCl2 D一定有 MgCl2和 FeCl2,可能有CuCl2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向 FeCl2和 CuCl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镁粉 , Mg与 FeCl2和 CuCl2都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相应的金属 Fe、 Cu和氯化镁;同时 Mg

6、与 FeCl2反应生成的 Fe也能与 CuCl2发生置换反应,生成 Cu和 FeCl2,由此可知, Mg会先置换出最不活泼的 Cu,然后再置换出比铜活泼的铁。 再结合题意分析,当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盐酸,没有气体产生,说明置换出来的金属中只有铜,没有铁和镁,也就是说 FeCl2没有发生置换反应,即滤液中一定含有 FeCl2;由于镁粉的量不确定,故不能确定 CuCl2是否完全反应,即滤液中不一定含不含有 CuCl2。故选 D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只要排在前面的金属就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用同种金属置换不同的盐溶液,盐中金属排在 金

7、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后的金属首先被置换出来,用不同的金属置换同种盐溶液,盐中金属先被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较前的金属置换出来。 利用下列各组物质之间的反应,能够验证 Fe、 Cu、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最好的是 A Fe、 CuCl2溶液、 Ag B FeCl2溶液、 CuCl2溶液、 Ag C FeCl2溶液、 Cu、 Ag D Fe、 CuCl2溶液、 AgNO3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 A.Fe与 CuCl2溶液能反应,则能证明 Fe比 Cu活泼;而 Ag与 CuCl2溶液不能反应,则能证明 Cu比 Ag活泼,故能验证 Fe、 Cu、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B

8、. Ag与 FeCl2溶液和 CuCl2溶液都不能反应,故能证明 Fe、 Cu都比 Ag活泼,但不能验证 Fe、 Cu的活动性顺序,故不能验证 Fe、 Cu、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C. Cu、 Ag与 FeCl2溶液都不能反应,故能证明 Fe比 Cu、 Ag都活泼,但不能验证 Cu、 Ag的活动性顺序,故不能验证 Fe、 Cu、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 D.Fe能与 CuCl2溶液和 AgNO3溶液反应,故能证明 Fe比 Cu、 Ag都活泼,但不能验证 Cu、 Ag 的活动性顺序,故不能验证 Fe、 Cu、 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

9、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将一杯浑浊的河水变澄清,实验操作中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将一杯浑浊的河水变澄清,需要的实验操作是过滤。 A、过滤过程中不需要加热,故不需要酒精灯,错误; B、过滤过程中不需要量取液体体积,故不需要量筒,错误; C、过滤需要过滤器,过滤器由漏斗和滤 纸组成,正确; D、过滤过程中没有气体收集,故不需要集气瓶,错误。故选 C 考点:过滤的操作及注意事项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

10、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每个公民的职责。下列认识或行为合理的是 A氢气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应不惜一切代价尽早推广使用 B大力提倡生态农业,禁止化肥、农药的生产 C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直接用工厂排出的废水灌溉农田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必须综合开发利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我们要节能减排,淘汰高耗能产业,开发新能源。 A、氢气确实是比天然气更理想的燃料,应尽早推广使用,但不能不惜一切代价,错误; B、大力提倡生态农业,要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化肥、农药的生产,错误; C、

11、工厂排放的废水不能直接灌溉农田,要经过处理后再灌溉,错误; D、煤和石油是不可再生的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有利于节约能源,正确。故选 D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液的危害,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 意义 点评: “节能减排 ”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去污的方法有多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溶解性 B洗涤剂常用来洗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C用醋酸除去水垢是物理变化 D乳化作用就是将乳浊液变为溶液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乳化现象与溶解现象的不同点进行分析

12、解答。 A、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溶剂的性质有关,一般地有机物能溶解在有机溶剂里,如油污易溶于汽油,故常用汽油除去油污,正确; B、洗涤剂能使油污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液滴能随着水流走,这种现象叫乳化现象,而不是溶解,错误; C、醋酸能和碳酸钙(水垢的主要成分)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的生成,是化学变化,错误; D、乳化作用就是将大液滴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得到的仍然是乳浊液,不是溶液,错误。故选 A 考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元素,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乳化作用与溶解现象的不同,是解题的关键,并能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

13、行分析判断。 从金属利用的历史看,先是青铜器时代,而后是铁器时代,铝的使用是近百年的事,这个先后顺序跟下列有关的是: 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的导电性; 金属冶炼的难易程度; 金属的延展性。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铜、铁、铝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铝铁铜,对比人类利用金属的历史(先有青铜器时代再到铁器时代,然后才有了铝制品),可以发现二者存在一定联系;再结合课本中对金属铁、铝的冶炼的认识可知,金属活动性越强,金属的冶炼难易程度越难,这也影响了 人类对金属的使用,其它因素均与使用的前后顺序无关。故选 A 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

14、熟练掌握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如右图所示,在盛冷水烧杯中放入甲 、乙两支试管(试管中都有未溶解的该溶液的溶质),若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需向烧杯中加入的物质是 A氯化钠 B氢氧化钠 C冰块 D硝酸铵 答案: B 试题分析: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故要使甲试管中晶体减少,乙试管中晶体增加,则需要升温,因此需要加入烧杯中的物质能溶于水时放热,而在所提供的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故选 B。 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了解硝酸钾及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

15、情况,并能结合某些物质溶于水时的放热现象进行分析解答。 在 25 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不变 B溶质质量增加 C溶 液质量增加 D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特征分析,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故在 25 时,向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硝酸钾不会继续溶解,故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由于此过程中没有溶剂的蒸发或添加,故溶剂的质量也不变,则溶液的质量和溶质的质量分数都不变。故选 A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点评:熟练掌握饱和溶液的特征是解题的

16、关键,即温度和溶剂的量都不变时,就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加入少量的该溶质,溶液 的组成也不变。 下列有关溶液的认识中,错误的是 A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 B在溶液里进行的化学反应,通常是比较快的 C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特点等分析。 A、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故析出晶体后的溶液,则说明已经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了,故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正确; B、化学反应的速度快慢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度越快,溶液中

17、被分散的物质很小(分子或离子),故反应物接触面积就很大,反应速度快,正确; C、在同一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缺少了温度的前提,是没法比较的,错误; D、食物里的营养成分经消化变成溶液,容易被人体吸收,并随着血液循环被运送到身体各处,正确。故选 C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 点评:本题是对溶液的知识的考查,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 组成及其特点、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等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 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包含了不同的变化,下列生活现象中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18、 A樟脑丸在衣柜中变小至消失 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 C铁制的门窗天长日久生锈 D寒冷的冬天里滴水成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樟脑丸在衣柜中变小至消失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樟脑丸的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 B、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食盐晶体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溶质的析出,属于物理变化; C、铁制的门窗天长日久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D、寒冷的冬天里滴水成冰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水的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C 考

19、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下列不属于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的是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压强 D温度 答案: C 试题分析: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有内因和外因,内因是指溶质和溶剂的性质,而外因是温度;压强与气体物质的溶解度有关,与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无关。故选 C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点评:影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有三方面的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温度;当溶质和溶剂确定时,主要看温度的影响,且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20、少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而极少数固体物质(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下列做法存在严重事故隐患的是 用石灰沙浆抹墙 B 用干冰制造舞台上的云雾 将液化石油气的残液倒入下水道 D将活性炭放在冰箱内去除异味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 A、用石灰砂浆抹墙,能使墙体坚固,不存在安全隐患; B、干冰易升华,吸热导致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出现白雾,无安全隐患; C、液化石油气残液属易燃物,遇明火可能会爆炸,有安全隐患; D、活性炭有吸附性,会吸附异味,无安全隐患。故选 C 考点: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易燃易爆物安全知识,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

21、:本题较简单,熟记相关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根据物质的性质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把实验剩余的药品放回原瓶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槽内装满水 C用完试剂后,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D用药匙取用食盐后,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碳酸钠粉末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基本实验操作分析。 A. 实验剩余的药品既不能放回原瓶,也不能随意丢弃,要放入回收瓶,错误; B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水槽内不能装满水,否则在试验中会溢出,错误; C用完试剂后,把试剂瓶标签向外放回原处,方便下次取用,正确; D用药匙取用食盐后,不能再用同一药匙直接取用碳酸钠粉末,否则会造成交叉污染,错误。故

22、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医务人员用 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者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冒气泡。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生成的气体可能是过氧化氢分解产生的氧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够使过 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产生氧气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分析。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由于反应物过氧化氢中含有氢、氧元素,所以生成的气体可能是氧气,正确; B、一

23、种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故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正确; C、一种反应的催化剂可能有多种,过氧化氢的分解反应,可以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也可以用氧化铁、氧化铜等作催化剂, 错误; D、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由于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 构成不同,所以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正确。故选 C 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重点考查的是催化剂的性质和特点,特别要记住,不同的反应会有不同的催化剂,同一反应也可以有不同的催化剂。 下列变化不产生热量的是 A人体内食物的消化 B乙醇的挥发

24、 C镁和盐酸反应 D燃料的燃烧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具体的变化分析。 A、人体内食物的消化时,会放出热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不符合题意; B、乙醇挥发时,会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符合题意; C、镁与稀盐酸反应,属于放热反应,不符合题意; D、燃料燃烧的过程中会产生发光、发热现象,不符合题意。故选 B 考点:物质发生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物质发生变化时,多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熟记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或放热的判断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A根据肥皂洗涤衣物产生泡沫的情况,可以粗略判断是硬水还是软水 B用泡沫灭火器扑灭图书档案的失火 C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开启排

25、气扇 D山林着火时,要向着顺风方向奔跑,尽快离开火灾区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常识分析。 A、区分硬水与软水,要用肥皂水,可向等量的硬水和软水中,分别加入等量的肥皂水,振荡,起泡沫多的是软水,起泡沫少的是硬水,正确; B、泡沫灭火器喷出的是液态物质,会对图书档案造成二次破坏,应用灭火时不留痕迹的液体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错误; C、煤气属于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易发生爆炸,而开启排气扇会产生电火花,故可能会引燃混合气体,错误; D、山林着火时,不能向着顺风方向奔跑,因为人没有火跑得快,故不易逃离火场,要逆风跑,迎着火的方向,冲出火圈,错误。故选 A 考点:硬水与软水,易燃物和易爆

26、物安全知识,几种常用的灭火器,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关注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要能防患于未然,要知道在意外发生时,合理的救护措施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而盲目乱动非但于事无补,甚至会使损失更大。 夏天,实验员在实验室里配制了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并密封放置,到了冬天发现瓶底有大量的晶 体析出。这是因为 A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小 B变成了不饱和溶液 C温度下降,硝酸钾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加 答案: C 试题分析:一瓶饱和的硝酸钾溶液,由于是密封放置,故不会出现蒸发或挥发现象,则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不会改变, A错;由

27、于瓶底有大量的晶体析出,说明该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B 错;且同时能说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减小了, D 错;最后结合题意可知,在整个变化过程中,从夏天到冬天唯一的条件变化是温度降低了,再联系硝酸钾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的,可知这一现象是降温结晶导致的。故选 C 考点:溶液、溶 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虽小,但考查的关于溶液的知识点较多,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组成、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转化、以及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因素等是解题的关键。 填空题 黄金 (Au)饰品分为千足金和 K 金等。千足金的含金量接近 99.9。 K 金通常有黄、红、白

28、色之分,其中白色 K 金实际上是黄金与镍、锌、铜等元素的合金。根据国家标准, K 代表含金量, 24K 金的含金量理论值是 100。 (1)18K 金中,金的质量分数约是 。 (2)根据合金与其成分金属在硬度与熔点方 面的一般规律分析, 24K 金与 18K 金相比,熔点较低的是 ;硬度较小的是 。 (3)黄金可以制成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形态各异的金饰品,说明金具有良好的 性。 答案:( 1) 75% ( 2) 18K 金 24K 金 ( 3)延展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 K 代表含金量, 24K 金的含金量理论值是 100%;可设 18K 金中,金的质量分数约 x。则有 24K:

29、18K=100%: x;解得, x=75%。 ( 2)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熔点低,硬度一般比组成它的金属的硬度大;故 24K 金与 18K 金相比,熔点较低的是 18K 金;硬度较小 的是 24K 金。 ( 3)黄金可以制成金戒指、金耳环、金项链等形态各异的金饰品,说明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考点:合金与合金的性质,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合金的性质、质量分数的求法等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是铁,它的两种主要合金是 和 ;它们的主要区别是 不同,用它们做饮具是利用了其 。 答案:生铁、钢;含碳量

30、、导热性 试题分析:铁是目前世界上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的主要合金有生铁和钢两种,它们的主要区别是含碳量不同,其中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用铁的合金做饮具是利用了其导热性。 考点:生铁和钢,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 点评:本题较简单,主要考查了铁的两种主要合金,以及它们的异同点,还包括它们的物理性质,只要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识记,即可轻松解答。 下图是 A、 B、 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看图后回答: 在 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 在 时, B与 C的溶解 度相等; 物质 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 要从 A、 B、 C的混合物中

31、分离出 C,最好用 法。 答案: CBA t2 升高 降温结晶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分析。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在上方的物质,溶解度大,故在 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从小到大的顺序是 A B C。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 t2 时 B、 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故说明t2 时, B、 C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 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而物质 A、 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要从 A、 B、 C的混合物中分离出 C,可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的方法。

32、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 ( 1)在家庭中煮开水,给冷水加热时,在沸腾前水中就出现气泡。原因是由于 。 ( 2)打开可乐瓶盖立即有气泡冒出,因为 。 ( 3)在 20 时,硝酸钠固体的溶解度是 a g,在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用含 a的代数式表示) 答案:( 1)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 2)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 ( 3) a/100+a *100% 试题分析:( 1)由于气体的溶解

33、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因此给水加热时,气体的溶解度就会减小,有一部分气体就会从水中逸出,出现气泡。 ( 2)由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打开可乐瓶盖后,由于压强变小,气体的溶解度就会减小,有一部分气体就会从水中逸出,出现气泡。 ( 3)根据饱和溶液的溶 质的质量分数 = 100%,结合题意,20 时,硝酸钠固体的溶解度是 ag,则在该温度下它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 考点: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点评:理解和熟记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及其随温度、压强变化的规律等相关知识,以及饱和溶液中的溶质质量

34、分数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或写出下列化学符号和数字的含义 ( 1) 3个氧分子 ; ( 2) 5个氯原子 ; ( 3)硫酸根离子 ; ( 4)体温计中的液体金属 (5)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 化物 ( 6) Mg2+ ,其中 “ 2+”表示 答案:( 1) 3O2 ( 2) 5Cl ( 3) SO42- ( 4) Hg ( 5) Al2O3 ( 6)镁离子,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解答。 ( 1)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可知, 3 个氧分子表示为 3O2; ( 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

35、原子的个数可知, 5个氯原子表示为5Cl; ( 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硫酸根离子带 2个单位负电荷,故可表示为 SO42-; ( 4)体温计中的液体金属是汞,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其化学式和元素符号相同,故表示为 Hg; ( 5)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其氧化物为氧化铝,可表示为Al2O3; ( 6)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可知, Mg2+表示镁离子,其中 “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正电荷。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

36、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 计 算题 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粗锌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与酸反应)进行分析,他们取一些粗锌样品恰好与 100克稀硫酸完全反应生成 0.4克氢气。 ( 1)计算粗锌样品中锌的质量; ( 2)计算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13g ( 2) 19.6%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H2SO4 + Zn = ZnSO4 + H2,利用生成的氢气的质量,结合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即可求出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和硫酸的质量,进而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计算出稀硫

37、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粗锌样品中 锌的质量为 x,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y H2SO4 + Zn = ZnSO4 + H2 98 65 2 y x 0.4g 65:2= x:0.4g 解得, x=13g 98:2= y:0.4g 解得, y=19.6g 则稀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19.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能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注意解题要规范。 简答题 某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把一

38、根铁钉放入烧杯中并注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生铁表面 , 溶液逐渐由 色变为 色。 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答案: 生成一层红色物质 蓝色、浅绿 Fe+CuSO4=Cu+FeSO4 置换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可知,将铁钉放入 硫酸铜溶液中,二者能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Cu+FeSO4;由于生成的铜是红色固体,故可见生铁表面有红色物质析出;由于原溶液中有铜离子,故显蓝色,而反应后生成了硫酸亚铁(亚铁离子显浅绿色),故溶液会逐渐由蓝色变为浅绿色;由于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

39、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故属于置换反应。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与置换反应,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应用,是解题的关键;并能据此判断反应的发生,以及 对于反应现象作出明确的判断,解答时应注意反应现象和反应的原理的紧密联系。 区别酒精和水,简单的物理方法是 ;简便的化学方法是 。 答案:闻气味 点燃 试题分析:酒精和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二者在物理性质上的不同点是:酒精具有特殊的香味,而水没有,故可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分;二者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是:酒精可燃,而水不可燃,故可用点燃的办法进行区分。 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40、的差别及应用 点评:解答此类题,就要学会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要能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才能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 如图,在试管和小气球中分别先加入稀盐酸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然后将气球中的固体倒入试管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胀大。请依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 1)气球中加入的固体物质可能是(至少答出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 。 ( 2)请写出以上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答案:( 1)合理即可 Fe、 CaCO3 ( 2) Zn+2HCl=ZnCl2+H2;Na2CO3+2HCl=2NaCl+H2O+CO2 试题分析:( 1)根据有气泡产生且气球膨胀可知,可能是盐酸

41、和固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并产生了气体,结合盐酸的性质分析,与盐酸反应能产生气体的反应有:某些金属(如锌铁等)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碳酸盐(如碳酸钠或碳酸钙等)和稀盐酸反应能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 2)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2HCl=ZnCl2+H2;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2HCl=2NaCl+H2O+CO2。 考点:盐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 程式 点评:熟练掌握酸的通性,是解题的关键;关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则要先根据反应的原理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的条件,并结合质量守恒定律书写、配平。 下图

42、是配制 50g质量分数为 5% 的氯化钠溶液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A B C D E 试回答: ( 1) B操作中应称量氯化钠的质量是 ( 2) D操作应选用 mL 的量筒(从 10 mL、 50 mL中选择);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跟量筒凹液面的 处保持水平。 ( 3) E操作的作用是 。 ( 4)完成上述步骤后,将溶液转移至 里,并贴好标签。标签书写内容为: ( 5)如果配制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可能造成对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误差(填 “偏高 ”、 “偏低 ”、 “无影响 ”): 所用氯化钠药品不纯 ; 量取水时俯视读数 ; 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 。 答案:( 1)

43、2.5g ( 2) 50;最低处 ( 3)加快溶解速度 ( 4)试剂瓶;氯化钠溶液 5% ( 5)偏低 偏高 无影响 试题分析:配制溶液的基本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 ( 1)根据公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计算,则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 50g5%=2.5g。 ( 2)量筒的选取原则是,量程要比所要量取的液体体积大且最接近的;而根据计算可知,配制该溶液所需水的量 =50g-2.5g=47.5g,约合 47.5ml(水的密度为1g/ml),故应选 50ml的量筒;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跟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 ( 3)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能加速固

44、体溶解。 ( 4)根据溶液的配制步骤可知,溶解后的溶液要装瓶存放,并贴好标签;标签书写内容应包括溶液的名称和溶质质量分数,故为 5%的氯化钠溶液。 ( 5)根据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公式分析,如果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5%,有两种可 能:称量的溶质少了(左码右物,或溶质中有杂质),量水量多了(仰视读数量水);如果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于 5%,则也有两种可能:称量的溶质多了(称量时指针偏左了),量水量少了(俯视读数量水);由于溶液具有均一性,故配制完后将溶液转移至试剂瓶时洒出了一些,不会影响配制的结果。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测量容器 -量筒,称

45、量器 -托盘天平 点评:熟记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存放),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等,是解题的关键;此外,关于质 量分数出现的误差要学会从溶质和溶剂两方面考虑。 探究题 有位同学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及所用药品如图所示),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 1) A处在给氧化铁加热时温度不够高如何改进? 写出 A处改进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在 C处看到的现象是 说明反应后有 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本实验设计中,在 B处所采取措施的目的是 , 其优点是 。 答案:( 1)火焰上加网罩或者换成酒精喷灯 Fe2O3+3CO 2Fe+3CO2。

46、 ( 2)石灰水变浑浊 CO2 CO2+Ca(OH)2=CaCO3+H2O。 ( 3)点燃尾气(防止污染) 节能(简便) 试题分析:( 1) A处在给氧化铁加热时温度不够高,可换用能产生更高温度的酒精喷灯,若没有酒精喷灯,可在酒精灯的火焰上加一个网罩,便于集中热量而使温度升高;当达到高温时,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 2)由于 A中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并进入了 C装置的澄清石灰水中,而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a(OH)2=CaCO3+H2O,故可见 C处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 ( 3)由于本实验中的 CO并未完全反应,而且 CO有毒,若剩余的 CO直接逸散到空气中,会造成空气污染,故要有尾气处理装置; B的处理尾气的方法是点燃,因为一氧化碳在点燃的条件下会生成二氧化碳,这样不仅处理了尾气,又能为反应提供热量,还节约了燃料。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点评:解答本题时要掌握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反应的实验现象和反应实质等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注意处理尾气的方法设计。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