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安丰中学九年级一模历史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和谐齐鲁风,精彩全运情 ”等是第十一届全运会的宣传口号。那么,用齐鲁代表山东应追溯于古代的什么制度? A推行县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分封制的认识,题目中 A是战国时期商鞅变法推行的地方行政制度, B项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周王为了巩固统治实行的政治制度, 周王把土地及人民分给王族,功臣和现代的贵族,让他们做诸侯,承担一定的义务, C项是秦朝建立后,秦始皇实行的地方制度 -郡县制。 D项行省制是元朝建立后设立的行政制度,因此本题选 B。 考点: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点评:本题难度较
2、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点的识记能力,分封制是西周时期实行的一种政治制度,也是西周时期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注意区分题目中的封建和现在的封建不同,题目中的封建是指分封制,西周的分封制是考试的重点内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这个知识点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教材表述的非常清楚,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得出答案:,属于送分题。 右图是西藏和平解放纪念碑,请问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 1949年 B 1951年 C 1956年 D 1950年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西藏和平解放的认识,题目中的 A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日的史实, B项 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代表和中央人民政府谈判,双方达成了和平解放西
3、藏的协议,西藏获得和平解放,至此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 C项是 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的史实,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是朝鲜战争开始的历史史实,本题选 B。 考点:西藏的和平解放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西藏的平解放 ,结束了西藏近代以来遭受帝国主义、殖民主义侵略的历史,使一度离散的游子重新回到母亲的怀抱, 为新中国的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大业,同时也为西藏的民主改革和民族区域制度的建立、为西藏的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西藏民族和西藏人民走上了团结、进步、发展的光明大道。 1954年 9月,王爷爷作为一名人民代表,到北京参加一次全国性的重要会议。会议
4、讨论通过了右图所示文件,请问王爷爷参加的会议是 A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四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加快了步伐, 1954年全国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依靠国家机关和社会力量,通过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保证逐步消灭剥削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
5、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本题选B。 考点:中华人民共和国 宪法的颁布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步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宪法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也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以往的旧宪法有明显的区别, 1954年宪法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注意。 前世界银行驻华首席经济学家华而诚曾讲到, “如果说此前中国一直在隧道中探索,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这一认识得出的主要依据是中国 A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建立了经济特区 C进行了国有企业改革 D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6、题考察学生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题目中的有效信息是 “1992 年应该说人们终于看到了隧道口的光亮。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 1992 年,中共 14大召开,明确指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B,C项和题意不符,本题选 D。 考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分析理解能力, 1992年 10月,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关于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精辟论断,正式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具有重大意义。他经历了漫长的理论变革和实践发展过程,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7、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标志着我国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重大发展;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国迎接各种挑战,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下列关于中外历史上思想解放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文艺复兴是欧洲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其主要思潮是人文主义 B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其口号是民主与科学 C辛亥革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D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 力的支援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中外历史上思想影响的认识,分析题目,要求学生回答表述不正确的,选
8、项 A 正确,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核心是人文主义, B项正确,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主要口号是民主和科学, C 项错误,辛亥革命形成了近代史上一次政治,思想大解放,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D项正确,启蒙运动宣传自由平等,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 产阶级取代封建贵族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本题选C。 考点:辛亥革命的影响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分析理解问题和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要对题目中的几次思想解放的影响清楚,并且还要具备一定的分析理解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辛亥革命推翻的是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而不是封建制度,封建制度的结束
9、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完成的,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提醒同学们以后的历史学习中对历史问题一定要仔细深入的去探究和理解。 在资产阶级革命发展进程中,立法巩固了革命成果。下列有关法律文献与相关历史事件搭配 正确的是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权利法案 B法国大革命 独立宣言 C美国独立战争 人权宣言 D美国内战 拿破仑法典 答案: A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权利法案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1689年,英国资产阶级为了限制国王的行为,约束国王的权利,颁布了权利法案用明确的法律条文去约束和限制国王,君主立宪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建立起来。 B项错误,法国大革命颁布了人权宣言, C项错误,美国独立战争颁
10、布了独立宣言, D项错误,美国内战颁布了宅地法,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因此本题选 A。 考点:英国的权利法案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考察同学们的识记能力,权利法案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颁布的一项重要法律,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也是同学们要重点掌握的内容,只要对基础知识熟悉,就能轻易得出答案:,另外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领导者,影响和意义也要好好的把握。 1916年 11月,罗曼 罗兰在战时日记中写道: “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两年以来,它一直疯狂地沿着这条灾难的道路越走越远。 ”这里所说的 “奔向奴役和毁灭 ”开始于 A 拿破仑执政 B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C希特勒上台 D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答案:
11、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一战的认识,题目的关键是 “欧洲正在奔向奴役和毁灭 ”,根据所学知识,由于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越演越烈,导致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的形成,两大军事集团疯狂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发,本题选 B。 考点:第一次世界大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战, 1914年 8月 1918 年 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 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所以一战的原因,
12、性质,影响,经过都是出题的重点,希望同学们要好好掌握。 斯大林说: “这次行动按其计划的周密、规模的宏达和行动的技巧来说,在战争史上还从来没有过类似的先例。 ”它 “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 “这次行动 ”最直接的战果是 A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 B诺曼底登陆 C世界发法西斯联盟建立 D攻克柏林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诺曼底登陆的认识,题目中的关键信息是 “它 “迫使希特勒德国在两个战场上同时作战 ”由此判断这是诺曼底登陆战役,诺曼底登陆战役的成功,使德国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境地,加速了德国法西斯的灭亡,本题选 B。 考点:诺曼底登陆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
13、知识的识记能力,诺曼底登陆是教材的基础知识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学生根据课本知识就能解答,属于送分题。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 这种现象主要说明 A人们生活方式现代化 B世界经济全球化 C社会物质产品多样化 D世界格局多极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经济全球化的认识,根据题目中的信息 “中国人喝着美国的可口可乐,美国人用着韩国的三星手机,非洲人开着中国的奇瑞汽车 ”这说明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整体,世界各国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正逐渐形成,本题选 B. 考点: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解读图片信息和
14、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该题型是考试中常见的一种题型,它以信息量丰富,考察角度广泛而深受命题者的喜爱,解答这种题,学生需要具备两种能力 ,一是学生能够解读材料有效信息,然后根据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结合,二是要对相关的基础知识特别熟悉,最后得出答案:。 在 2008年的抗震救灾斗争中,中华儿女表现出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民族意识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民族精神,可以说,汶川地震让中华民族的精神又一次得到了升华。在近代史上,中华民族遭受的民族灾难,也曾一再激发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实现复兴的巨大精神力量。下列哪一事件对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产生的作用最大 A八国联军大举侵略中国 B巴黎和会上中国
15、外交失败 C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D美国支持蒋介石发动内战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七七事变的认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是民族振兴的关键, 2008年的抗震救灾显示了这种精神, 1937-1945年的抗日战争也显示了同样的精神,根据所学知识, 1937年 7月 7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这就是七七事变,中华民族全民族的抗战开始,本题选 C。 考点:七七事变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史记能力,七七事变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点,也是考试命题的重点,本题以抗震救灾为素材命题,形式新颖,就是希望学生牢记历史,面向未来,希望同 学们注意去把握。 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
16、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以下表格设计中正确的是 重 大 事 件 标 志 性 意 义 鸦片战争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西安事变 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 七七事变 全国性抗战拉开序幕 中共一大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归纳总结,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正确,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初步形成, 错误,排除, 正确,本题选 D。 考点:对历史史实的归纳总结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设计表格,归纳知识,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也是同学
17、们掌握知识的必要手段,平时学习中,同学们不妨经常性的把章节或单元知识以表格的形式列举出来,相信对历史学习会有很大的裨益。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 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这段发言最适宜存放在 A北伐战争纪念馆 B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C台儿庄战役纪念馆 D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题干信息的分析和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题目中给出想关键信息是 “我以无可言状的悲怆追忆那血腥的风雨,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万亡灵的冤魂,我以赤子之心刻下这苦难民族的伤痛。我
18、祈求古老民族的觉醒,精神的觉醒。 ”,根据 ”我以颤抖的手抚摸那 30万亡灵的冤魂, ”判断这是日本帝国主义在南京犯下的罪行,日本占领了南京后进行了血腥大屠杀,屠杀我军民三十万人以上,现在又要否认历史,不敢正视历史,妄想抹杀历史,我们必须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正视历史,所以这段话放在 B项最适合,本题选B 考点:南京大屠杀 点评:就本题来说难度较小,考察的角度也简单,就是要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但本题需要挖掘的还很多,比如现在的日本右翼势力称 “南京大屠杀 ”是 20世纪最大的谎言,本身说明了什么,日本怎样做才能赢得中国人民和亚洲人民的谅解等等。 右图是耸立在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的孔子青铜雕像
19、,它成为天安门地区的文化新地标。 下列有关孔子的说法不符合史实的是 A春秋时期鲁国人 B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C他把自己的言论整理成论语 D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答案: C 试题分析:分析本题,题中的关键是信息是 “国家博物馆北广场的孔子青铜雕像 ”,根据所学知识,孔子春秋时期鲁国人,我国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办儒家学说,提出仁,后来战国时期孟子又提出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要过分压迫人民,西汉时期,汉武帝接受董仲舒提出的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政治主张,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A,B,D三项符合孔子的行为, C项错误,后来,孔子的弟子根据孔子的言论整理论语
20、一书,本题选 C 考点:孔子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 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分析题意,看诸子百家中那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这几派的主要思想如下: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主张德治和仁政,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主张道法自然,顺其自然,提倡清静无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政治理想是小国寡民、无为而治。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一,创始人为墨翟。这一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人如己;兼爱,即爱人如己。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目的。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 张以法治国。
21、 在有关惩治腐败问题上,甲说: “不用管腐败问题,生产力水平提高了,腐败现象就自然没有了。 ”乙说: “一定要依法严惩严管腐败问题,抓一个腐败分子就杀一个。 ”丙说: “对腐败分子,要用 德 和 礼 来教育感化。 ”丁说: “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 ”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与儒家思想相吻合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甲的思想属于道家顺其自然的思想,乙主张用严厉的刑法,属于法家思想,丙主张用德治和仁政教育治理,属 于儒家思想,丁主张要从平民百姓中挑选有能力的人去治理腐败,属于墨家思想,本题选 C。 考点
22、:百家争鸣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战国时期出现的诸子百家思想的认识和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对诸子百家的思想都要识记清楚,然后在进行分析,看诸子百家中那个思想符合题意,然后得出正确答案:。战国时期是我国思想大自由的时期,因为战乱为思想提供了自由发展的空间,对于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思想,代表人物及影响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 始皇统一六国 C汉武帝实现大一统 D忽必烈建立元朝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秦朝建立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经过战国时期的激烈角逐,公元前 221年秦灭掉最后一个诸侯
23、国齐国,完成了统一,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本题选 B。 考点:秦的统一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能力,同学们要注意区分秦国和秦朝,秦国是秦统一前的称呼,秦朝是统一后的称呼,还要知道,秦国灭掉六国的先后顺序是韩赵魏楚燕齐,另外秦的统一的原因和意义影响也是学生要重点识记和理解的内容 ,秦对统一是教材的基础知识,学生根据课本知识一般能直接得出答案:,是送分题。 秦朝以来我国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不断强化。秦朝和唐朝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确保行政实施的机构分别是 A太尉、中书省 B丞相、门下省 C御史大夫、尚书 D丞相、尚书省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
24、题考察学生对秦汉以来中央集权演变趋势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秦朝建立后设立了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首,协助皇帝处理政务,但从封建王朝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存在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围绕这对矛盾,西汉实行中朝制度,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是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其中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保行政实施,本题选 D。 考点:秦汉以来中央集权演变的趋势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考察学生对历史阶段的归纳和梳理能力,丞相和尚书省在中央机构中占据了重要位置,君主专制是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秦汉以来中央和地 方官制的演变的最后结果是专制越来越强,到明清时期君主专制达到顶峰,中央集权有效防止了地方割据势力
25、的强大,解答此题,需要学生对这一线索要很清晰,同时对相关的知识点也要识记清楚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东汉时期哪位人物为纸的普遍使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A祖冲之 B司马迁 C毕 N D蔡伦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蔡伦改进造纸术的认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题干中的 “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造型设计灵感来自中国传统的纸卷轴 ”根据所学知识,东汉宦官蔡伦用破布、树皮、麻头、废鱼网等为原料改进了造纸术,这些原料是对资源的回收和再利用,体现了资源回收与再生利用这种环保理念, A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科学家, B是史记的作者, C北宋毕升改进活字印刷术
26、,本题选 D。 考点:蔡伦改进造纸术 某班四位同学撰写了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 A趣谈孔子的思想与和谐社会的创建 B论文成公主对西藏地区的影响 C从交子看北宋的商品经济 D论清代丞相与军机大臣的权力制衡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历史史实和结论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正确,儒家思想主张和谐, B项正确,文成公主的入藏对西藏地区产生了重要影响, C项叙述正确,北宋时期,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D项错误,明朝时期,明太祖朱元璋已经废除了丞相制度,清代不可能出现丞相,因此选 D。 考点:历史史实和历史结论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
27、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历史结论要符合历史史实,解答此题需要学学生对题目中涉及的历史史实要非常熟悉,同时还要具备对历史史实的分析理解能力才可以。 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二十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它指 A人文主义 B启蒙思想 C师夷长技 D民主科学 答案: C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鸦片战争中地主阶级抵抗派思想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中,以林则徐魏源为首的地主阶级知识分析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核心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后来发展到洋务运动真正得到了实践,洋务派学习西方,建立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和近代民用工业,本题选 C。 考点: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历程 点评
28、: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识记和归纳能 力,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抗争史,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说明了落后就要挨打,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经济,增强国力,中国人民的抗争经历了器物层次到制度层次再到思想文化层次的学习,最终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同学们要对相关的历史知识进行归类和梳理,要在头脑中形成一个个有效的网络知识结构。 近代诸多事件均按旧历年号命名,下列相关搭配中,错误的是 A 1894年 甲午战争 B 1868年 戊戌变法 C 1901年 辛丑条约 D 1911年 辛亥革命 答案: B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戊戌变法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 A项正确
29、, 1894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 B项错误,戊戌变法是 1898年开始的,不是 1868年,本题选 B. 考点:戊戌变法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戊戌变法开启了中国向西方学习政治制度的历程,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经历了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在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的过程,呈现出不断深入的过程,最终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给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根据自己的国情创建了中国革命道路,现在又探索出适合 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综合题 纵观中华民族的历史,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民族友好交往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
30、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7分) 展览一:友好交往、民族团结 ( 1)图一中 A 地在当时中国的最西部,它是通过什么机构的设置归属中央的?( 1分) ( 2)图二中历史人物为中印友好交往作出了贡献,他是谁?( 1分) 展览二:国家统一、主权完整 ( 3)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的建立者是谁?( 1分) ( 4)汉武帝为了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他采取了什么措施?( 1分) ( 5)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英勇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完整,请举一例明朝时期抗击外来侵略的史实。( 1分) ( 6)与图三相关的地区的回归得益于哪一伟大构想?构想的提出者是
31、谁?( 2分) 答案: ( 1)西域都护( 1分) ( 2)玄奘( 1分) ( 3)秦始皇(嬴政)( 1分) ( 4)推恩令( 1分) ( 5)戚继光抗倭( 1分) ( 6)一国两制,邓小平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观察图一,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丝 绸之路的开辟, A处在最西部,张骞通西域后,汉武帝在西域设置了西域都护,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 2)观察图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是玄奘西游,玄奘为中印经济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 3)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 221年秦嬴政统一了六国,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32、( 4)根据所学知识,西汉初期,王国问题严重,为了解决王国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允许诸侯在往下分封。 ( 5)根据所学知识,明清时期,东南沿海倭寇猖獗,民族英雄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永远赢得人民的尊重和爱戴。为了解决台湾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但在香港澳门问题上首先得到了实践。 ( 6)观察图三是紫荆花,反映的史实是香港回归, 考点: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分析理解能力,国家统一是经济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历来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了祖国统一和民族独立进行了奋勇抗争,才换来今天这样的局面,我们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中国史上,民族间的合始终是
33、主流,能够促进民族间的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战争是次要的,是不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 2011年是辛亥革命 100周年和中国共产党成立 90周年,中学 生历史报准备出一期纪念专刊,请你一起参与探究,加入他们的学习活动并积极发表意见:( 7分) ( 1)孙中山在辛亥革命后当选为 临时大总统。请你简要说说辛亥革命的最大功绩。 ( 2分) ( 2)陈独秀在 (会议)上当选为中国共产党中央局书记。( 1分) ( 3)探究中决定搞一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图片展 ”,一位同学将武昌首义图片列入其中。你认为适合吗?说明理由。( 1分) ( 4)在梳理重大事件后,认为在 1956年、 1978年有两件大事推动了中
34、国社会的历史性转折。你认为是哪两件大事?( 2分) ( 5)目前,全国政协已成立辛亥 革命 100周年纪念活动筹备办公室,国务院台办则表示,支持海峡两岸各界共同举办纪念辛亥革命的活动。请你谈谈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海峡两岸纪念辛亥革命有什么重要意义 ( 1分) 答案: ( 1)中华民国( 1分)。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1分)。 ( 2)中共一大( 1分)。 ( 3)不适合。因为武昌起义爆发于 1911年,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或旧民主主义革命。( 1分,答出时间或性质均可) ( 4)三大改造完成( 1分)、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分) ( 5)缅怀和宣传孙中山先生等革命先辈致力振兴中华的光辉业绩;
35、发扬光大辛亥革命精神,鼓舞 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加强海内外中华儿女大团结;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共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任取一点或其他言之有理者均可,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辛亥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复兴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 1912年 1月 1日,中华民国在南京宣告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 2)根据所学知识, 192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陈独秀被当选为中国共 产党中央局书记。 ( 3)根据所学知识,武
36、昌起义是 1911年发生的,辛亥革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组成部分,把它妨碍新民主主义革命展览中不适合。 ( 4)根据所学知识, 1956 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也标志着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一个转折,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做出了改革可开发的伟大决策,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又是一个转折。 ( 5)根据理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纪念辛亥革命,可以缅怀孙中山先生的丰功伟绩,团结海内外华人,为早日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创造条件。(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考点:辛亥革命和中共伟业 点评:本题难度适
37、中,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两次国共合作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实践证明:合则对国家民族有利,分则对国家民族无利,因此两次国共合作的条件,经过,影响同学们都要好好的去掌握。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验证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证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阅读下列材料:( 9分) 材料一:如图是鉴真东渡船的想象图。天宝十二年( 753年)双目失明 66岁的鉴真乘坐这种木船,不避艰险,第 6次东渡日本,终获成功。 材料二: 1853年的 7月 9日,美国 4艘军舰载着 300多人兵临东京湾(如图),迫使日 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史称 “黑船开国 ”。(当时美国的军舰涂有防
38、腐料,颜色 为黑色,不知军舰为何物的日本人惊慌地把这些美国军舰称为 “黑船 ”。) 材料三:北洋水师的旗舰定远舰(如图)是当时远东最大最先进的战舰, 1886年,定远等 4舰出访日本东京及长崎,引起日本朝野的震撼。 1895 年 2月4日, 日军以鱼雷艇偷袭威海卫,定远舰中雷搁浅, 10日,管带刘步蟾下令炸毁定远舰,定远舰沉没 材料四: 9月 2日上午,日本东京湾,美国战列舰 “密苏里号 ”迎来了一个庄严的时刻, 9时许,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如图)。 材料五:在日本经济鼎盛时期,中国国内生产总值( GDP)只是日本的 11.7%,2005年中国已经占日本的一半, 2010年中国 GDP为
39、5.8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的 5.47万亿美元。日本这条高速前进的经济巨轮终于被中国超越。 2011年 4月13日,日本首相菅直人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送去亲笔信,就中国为日本大地震提供的援助表示了感谢。 材料六: 2011年 4月 12日,日本正式宣布根据国际核事件分级表,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的严重程度评价提高到最高级别 7级。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 1)材料一中鉴真心目中最高的神是谁?( 1分)跟鉴真同时乘船去日本的还有一些日本人,这些人被称做什么?( 1分) ( 2)你认为材料二中 “黑船 ”的动力机械是什么?( 1分) ( 3)材料三中北洋舰队在哪场战争中被日本打得全军覆没?( 1
40、分)从材料二到材料三中短短 40多年时间日本就从被迫 开国发展到打败远东最大舰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分) ( 4)材料四记录的仪式宣告了哪场战争的结束?( 1分) ( 5)日本在被中国赶上之前在世界上的经济地位是怎样的?( 1分) ( 6)当前中国 GDP能够赶上并超过日本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分) ( 7)我们常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通过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谈谈你对科技的认识?( 1分) 答案: ( 1)释迦牟尼(或乔达摩 悉达多或如来佛)( 1分);遣唐使( 1分) ( 2)蒸汽机( 1分) ( 3)甲午中日战争( 1分);学习西方进行改革,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41、 1分) ( 4)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1分) ( 5)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1分) ( 6)改革开放( 1分) ( 7)科技是把双刃剑(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古往今来中国对外关系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指是,鉴真是唐朝和尚,崇拜佛教,所以他心目中的神是释迦牟尼或如来佛。和他同船去的人被称为遣唐使。 ( 2)材料二中的关键是 “1853年 ”,这时候美国正在进行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动力是蒸汽动力,因此使用的是蒸汽机。 ( 3)材料三中洋务派通过努力建造的北 洋海军在 1894年的甲午中日战争中威海海战中全军覆灭,标
42、志着洋务运动失败。日本就从被迫开国发展到打败远东最大舰队,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日本通过向西方学习,通过明治维新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 4)图片 4是日本投降的场景,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战场中国战场结束,表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了最后胜利。 ( 5)二战后,日本经济飞速发展,很快就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号资本主义强国。 ( 6)根据所学知识,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实力不断提升,成为中国 GDP能够赶上并超过日本的主要原因。 ( 7)根据所学知识,通过日 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我们看到,科技是双刃剑在带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会带来很多问题,要正确看待。 考点:古往今来中国对外关系 点评:本题
43、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我国古代政治先进,经济发展,文化繁荣,对外交往呈现出繁荣发达的景象,现代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国家实力不断上升,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一步加强,中国离不开世界,世界离不开中国,我们面对全球化是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今天的世界,是一个既充满希望,又遍布危机的世界 ,让我们回眸人类曾经的危机与战争,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共同维护世界和平。( 7分) 第一篇:积极应对,战胜危机 材料一: 1920年 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多人死于饥饿。 1921年 2月,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为此,列宁说: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 ,所以我们应该利用
44、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 材料二:危机冲击美国的资本主义制度,面对 “大萧条 ”现状,罗斯福坚定地认为,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坚持不懈的试验,如果试验失败,就再试行另一种办法,最重要的是要进行试验。 请回答: (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两则材 料中的国家改革前面临的相同境况是什么? ( 1分) ( 2)为解决材料一中的问题,新兴的苏维埃俄国采取了什么措施?材料二中富兰克林 罗斯福所说的 “大胆、持久试验 ”的历史事件的核心与基础是什么?( 2分) 第二篇:反对战争,呼唤和平 ( 3)图示一中两大集团的形成最终造成了什么样的后
45、果?( 1分) ( 4)图示二中反法西斯同盟成立的标志是什么?( 1分) ( 5)美苏在图示二、三中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 ( 6) 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但是世界仍不太 平。请写出一例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的因素。( 1分) 答案: ( 1)严重的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1分) ( 2)新经济政策( 1分)全国工业复兴法。( 1分) ( 3)一战的爆发( 1分) ( 4)联合国家宣言( 1分); ( 5)遏制苏联,称霸世界( 1分);由同盟走向敌对(盟友到敌人,合作到对抗)( 1分) ( 6)恐怖主义、环境问题、资
46、源问题、人口问题等。( 1分) 试题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危机和战争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解答如下: ( 1)根据所学知识,俄国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后,国内的经济危机严重,进而引发政治危机,为 此,列宁实行 了新经济政策,美国受 1929-1933年经济危机的打击,损失惨重,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为此,罗斯福实行了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因此共同点是经济危机引发政治危机。 ( 2)根据所学知识,为了解决材料一的问题,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美国实行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工业复兴法作为大胆、持久试验 ”的历史事件的核心与基础。 ( 3)图示一是协约国和同盟国两大军事集团,两大集团扩军备战,最终导致了一战的爆
47、发。 ( 4)根据所学知识,图示二是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成立的标志是 1942年 26个国家发表的联合国家宣 言,保证用自己全部的人力物力财力反抗法西斯。 ( 5)在图示二三中,美国和苏联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开始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由战时同盟转向对立,对抗。 ( 6)此题学生只要能写出威胁当今世界和平和安全的任何一例就行如恐怖主义,环境问题,人口问题等等。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持续时间长,波及范围广,破坏性大,为了摆脱经济危机,英法美走上了采用新政的办法摆脱经济危机,德日意则走上法西斯侵略扩张的道路,对于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的时间,特点,影 响同学们要注意识记和理解。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带来了灾难,都确立了战后的统治秩序,二战中的法西斯势力是邪恶势力,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和平和安定,后来二战爆发,世界发法西斯战争也就开始了,为了应对共同的敌人, 26国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共同抗击法西斯,最终打败了德日意法西斯,两次世界大战的事实说明,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倍感珍惜,同时也说明了人类加强团结和合作以共同应对灾难的重要性,后世界格局的变化是我们认识到,发展经济,增强国力是我们的首要目标,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为把我国变成一个文明富强的国家而奋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