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兴化市茅山中心校等五校九年级下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伐薪烧炭南山中 ”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 “伐薪 ”和 “烧炭 ”各指的变化是 A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 B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 C两者都是物理变化 D两者都是化学变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伐薪 ”指的是把树木砍划下来,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是物理变化, “烧炭 ”指的是把砍划下来的树木经过燃烧变为碳,生成了新的物质,是化学变化,故选 A 考点:化学变
2、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下列除杂的实验过程都正确的是(括号内为杂质) A KCl( K2CO3)加足量稀硫酸、过滤、蒸发、结晶 B BaSO4( BaCO3)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uO( Cu)加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 MnO2 ( KCl)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质的除杂有 2个原则: 1、假如的物质或采取的方法只能除去杂质,2、在除杂过程中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方法既可以物理手段也可以采用化学方法,A、 KCl( K2CO3),加足量稀硫酸, K2CO3能与稀硫酸发生反应:K2CO3+H2SO4=K2SO4+H2O+CO2,生成的 K2SO4又
3、是新的杂质,错误, B、BaSO4( BaCO3),由于 BaCO3会溶于稀盐酸,发生反应:BaCO3+2HCl=BaCl2+H2O+CO2,再过滤即可得到 BaSO4,然后洗涤、干燥,正确, C、 CuO( Cu),加稀盐酸不行,因为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D、MnO2 ( KCl),加水溶解、过滤,可以将两者分离,但要得到的是 MnO2 ,所以只需洗涤、干燥即可,如果蒸发、结晶,那得到的就是 KCl,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除杂和分离 锌、稀盐酸、石灰水、硫酸铜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四种物质间的反应关系如图所示,图中两圆相交部分 (A、 B、 C、 D)表示相应物质间反应的主要实
4、验现象,下列对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有固体物质产生 B无明显现象 C有蓝色沉淀生成 D 有气泡产生 答案: D 试题分析: A、石灰水和稀盐酸之间发生中和反应,但反应没有现象,方程式:Ca(OH)2+2HCl=CaCl2+2H2O,错误, B、石灰水和硫酸铜发生反应: CuSO4+ Ca(OH)2=Cu(OH)2+CaSO4,有蓝色沉淀生成,错误, C、锌与硫酸铜发生反应:CuSO4+Zn=ZnSO4+Cu,锌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错误, D、锌与稀盐酸发生反应: Zn + 2HCl= ZnCl2 + H2,产生氢气,所以有气泡产生,正确,故选 D 考点:酸、碱、盐的
5、性质 下列 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 实 解 释 A 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 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 B 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 两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 C 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 D 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 汞原子体积变大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充足完全燃烧 ,生成 CO2,在氧气不充足不完全燃烧 ,生成 CO,所以反应物的质量不同生成物可能不同,正确, B、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双氧水能杀菌消毒而水则不能,它们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两
6、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正确, C、化学反应,把物质配成溶液,可以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因为在单位体积的溶液中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机会多,所以氯化铜与氢氧化钙两溶液间的反应速率比两固体间的反应快,正确, D、水银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由于在受热情况下,汞原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体积增大,并不是汞原子体积变大,错误,故选 D 考点:碳的可燃性,溶液的用途,分子、原子的基本性质 某兴趣小组 设计了探究 Zn、 Cu、 Ag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四组方案,你认为不可行的是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 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 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 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
7、片和银片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再向盛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 D向盛有 ZnSO4溶液和 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 答案: A 试题分析:要验证金属的活动性,可利用 2个原理: 1、利用金属与酸反应,看是否会反应,会反应的看反应速率; 2、利用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ZnSO4溶液,分别加入铜片和银片,铜和银都排在锌的后面,故都不反应,只能说铜和银的活动性都比锌弱,但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关系判断比了,错误,B、在两支试管中各装少许 CuSO4溶液,分别加入锌片和银片,锌片
8、加到CuSO4溶液中,会反应,说明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银片加到 CuSO4溶液中,不会反应,说明银的活动性小于铜,可以达到目的,正确, C、向盛稀盐酸的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锌片和铜片,锌会反应,铜不会,说明 锌的活动性大于铜,向盛 AgNO3溶液的试管中,加入铜片,会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大于银,正确, D、向盛有 ZnSO4溶液和 AgNO3溶液的两支试管里分别加入铜片,铜会与AgNO3 溶液,不会与 ZnSO4 溶液,说明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至弱是:锌、铜、银,正确,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 下列方案合理的是 A制备 NaOH溶液:将饱和的纯碱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过滤 B检
9、验碳酸根离子: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C鉴别 O2、 N2、 CO2三种气体: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观察现象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用 CuSO4溶液与 NaOH溶液,比较混合前后溶液的质量 答案: A、 D 试题分析: A、饱和的纯碱溶液与适量的石灰水混合后,发生反应:Ca(OH)2+Na2CO3=CaCO3+2NaOH,过滤后,可以得到 NaOH溶液,正确, B、检验碳酸根离子,所需试剂:稀盐酸、澄清石灰水,先将要检验的物质与稀盐酸混合,再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看是否变浑浊,因为物质与稀盐酸混合产生的气体还有可能是氢气,错误, C、鉴别 O2、 N2、
10、 CO2三种气体 :分别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不可以,因为 N2、 CO2都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都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错误,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时候,最好选择没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否则得不易得出正确的结论,而 CuSO4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没有产生气体,可以,正确,故选 A、 D 考点: NaOH的制备,碳酸根离子的检验, O2、 N2、 CO2三种物质的鉴别,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 利用家庭中常见物质,不能完成下列家庭小实验是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 B区别食盐和纯碱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 D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 答案: C 试题分析:所谓家庭小实验,就是要根
11、据家中现有的条件,其实就是受到某些试剂的局限, A、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盐,所需药品:酸溶液(可用厨房中的白醋),澄清石灰水(可用食品干燥剂氧化钙与水反应制取),能够完成, B、区别食盐和纯碱,纯碱属于碳酸盐,可加白醋,纯碱与醋酸反应产生气泡,可以完成, C、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氯离子,需要用硝酸银溶液,家中一般没有这种试剂,所以不能完成, D、检验矿泉水是硬水还是软水,用肥皂水,故选 C 考点:碳酸根离子、氯离子的检验,硬水、软水的鉴别 产生下列现象,只和空气中的水蒸气有关的是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 B浓硫酸露置于空气中会增重、变稀 C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会变质 D铜制品长期放在空气中会产生
12、 “铜锈 ”又称 “铜绿 ”,化学式为 Cu2(OH)2CO3 答案: B 试题分析:实验室有很多药品要密封保存,但原因往往不一样, A、固体烧碱要密封存放,一是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潮解,二还会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错误, 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露置于空气中,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增重,同时由于水量的增加而使溶液变稀,正确, C、生石灰暴露在空气中先 会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会进一步吸收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错误, D、铜制品会产生 “铜锈 ”又称 “铜绿 ”,化学式为 Cu2(OH)2CO3,根据形成“铜锈 ”的化学式,可以推知,铜生锈不仅与水有关,还应该跟二氧化碳有关。错误,故选
13、 B 考点:药品密封保存的原因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蒸发 B稀释浓硫酸 C点燃酒精灯 D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在蒸发过程中,要用玻璃棒搅拌,作用是: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液体飞溅,正确,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注入水里,并不断搅动使产生的热量迅速扩散,切不可把水直接倒入浓硫酸中。正确, C、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 D、简易装置气密性检查:连接装置, 先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加热,过一会儿导管中有气泡产生,表气密性好,正确。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嫦娥
14、一号 ”卫星运载火箭的动力由高氯酸铵( NH4ClO4)分解提供。高氯酸铵分解有可能排入大气的物质是 A H2O B SO2 C CO D CO2 答案: A 试题分析:质量 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根据高氯酸铵( NH4ClO4)的化学式,其中不含 S、 C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含有 S、C元素的物质,故选 A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用 “O”表示碳原子、 “”表示氧原子,则方程式 2C+O2 2CO可表示为 答案: C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碳是由碳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通过方程式 2C+O2 2CO,微观意义是: 2个碳原子和
15、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 2个一氧化碳分子,结合分子、原子的微观图,故选 C 考点:分子、原子的微观图,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意义 “庄家一枝花,离不开肥当家 “,化学肥料与传统农家肥配合使用,对促进农作物增产、解决粮食短缺问题起了重要作用。下列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A硝酸铵 NH4NO3 B硝酸铵 KHCO3 C尿素 CO(NH2)2 D硝酸钾 KNO3 答案: D 试题分析:复合肥:含 N、 P、 K中的两种或三种 A、氮肥, B、钾肥, C、氮肥,故选 D 考点:化学肥料 下列关于实验安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化学实验室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 C不能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16、D一切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均不要进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化学实验室也是属于公共场所,所以必须备有灭火器等防火器材, B、易燃易爆物不能跟其他物质混存,以免发生爆炸时会扩大受灾面, C、实验室有的药品本身就有毒,在加上药品之间可能交叉污染,所以不得品尝任何化学药品的味道, D、对于一些对环境有污染或会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可以在通风橱里进行,错误,故选 D 考点:化学实验的安全事故 过氧乙酸 (C2H4O3)和次氯酸钠 (NaClO)都是常用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次氯酸钠中氯 元素的化合价为 -1 B这两种物质都属于氧化物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6 D过氧乙酸中碳、氢、氧元素
17、的质量比为 2:4:3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 0,次氯酸钠 (NaClO)中 Na显 +1价, O显 -2价,所以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1,错误,B、氧化物是含有两种元素,且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过氧乙酸(C2H4O3)和次氯酸钠 (NaClO)都含有三种元素,错误, C、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122+14+163=76,正确, D、过氧乙酸中 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122: 14: 163=6: 1: 12,错误,故选 C 考点:化合价,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氧化物 在元素周期表中,应用于计算机的硅元素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硅
18、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序数是 14 B原子个数是 14 C相对原子质量是 14 D质子数是 28 答案: A 试题分析: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方格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 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或者核电荷数), 2、元素符号, 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 4、相对原子质量(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 A、原子序数是 14,正确, B、原子个数并不能从中反映出来,错误, C、相对原子质量是 28.1,错误, D、因为原子序数是 14,也即质子数也是 14,故选 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知识,原子的结构 填空题 天然水中含有的部分杂质如下表所示,请根
19、据下表内容回答: 溶 解 物 质 悬浮物质 主要气体 主要离子 生物生成物 细菌、藻类及原生物、泥沙、黏土等 氧气 二氧化碳 硫化氢等 钙离子、氯离子、 硫酸根离子 镁离子 NH4+、 NO2-、 HPO42-、 Fe3+、 H2PO4 等 ( 1)写出 “主要气体 ”中两种气体的化学式 、 ; ( 2)写出 “主要离子 ”中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阴离子的符号 、 ; ( 3)写出由 “生物生成物 ”中的离子组成的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 答案:( 1) O2 CO2 H2S ( 2) Ca2+或 Mg2+, Cl-或 SO42- ( 3) NH4H2PO4 试题分析:( 1)化学式: O2 CO2 H2
20、S ( 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由于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Mg2+,钙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故可表示为 Ca2+,硫酸根离子带 2个单位负电荷,故可表示为 SO42-,氯离子带1个负电荷,故可表示为 Cl- ( 3)因为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的数值离子带的电荷数,所以 NH4+和H2PO4 H2PO4 的化合价分别为 -1价和 +1价,所以磷酸二氢铵的化学式:NH4H2PO4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 1)当 4
21、0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 _。 ( 2)在 60 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 20 时,有固体析出的是: _。 ( 3)在 80 时,将 45克甲物质放到 50克水中,形成的是 (填 “饱和 ”或 “不饱和 ”)溶液。 ( 4)欲使甲的不饱和溶液 A变为饱和溶液且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方法是 。 答案:( 1)相等 ( 2)甲 ( 3)不饱和 ( 4)降温至 40 试题分析:( 1)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因为当 40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形成交点,所以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相等 ( 2)从溶解度曲线看: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所以当饱和
22、溶液降温时,有固体析出 ( 3)看溶解度曲线, 80 时,甲的溶解度是 100g,意思是:在 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溶解甲的质量为 100g,所以 50g水中能够溶解 50g,所以当溶解 45g时,为不饱和溶液 ( 4)欲使甲的不饱和溶液 A变为饱和溶液且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所以不能改变溶液或溶质的质量,结合溶解度曲线,所以应该降温至 40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 a、 b仪器的名称: a , b 。 ( 2)用高锰酸钾固体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_(填 “A”、 “B”或“C”),装入药品前应先 ;如用 D装置收集 O2,则气体收集完毕时,
23、应先 (填“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或 “熄灭酒精灯 ”)。 (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如用 E装置收集 CO2,则气体应从 _端通入(填 “c”或 “d”)。 ( 4)用块状固体和液体不加热制取气体时,改用 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代替 B装置的优点是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 1)酒精灯 长颈漏斗 ( 2) A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 3) c ( 4)可以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根据反应 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发生装置,装置 A 是属于固固加热型,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K2MnO4 + MnO
24、2 + O2,故选A,为防止制取气体过程漏气,所以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为防止实验结束时,水槽内的水倒流回试管,是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所以应先把导管从水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 ( 3)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如用 E装置收集 CO2,则气体应从c端通入 ( 4) C装置(多孔隔板用来放块状固体),当打开活塞,长颈漏斗内的液体流下进入试管,与多孔隔板上的块状固体反应,产生气体,当关闭活塞,产生的气体增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又被压入到长颈漏斗内,固体也液体分离,反应停止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制取氧气的实验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装置优劣的比较, 计算题 食盐是维持人体正
25、常生理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人体细胞中约含有 NaCl 0.9 % ,一般成年人每日需 NaCl的量为 4.5 g 9 g。 ( 1)某病人因食盐摄入量不足,需要补充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0.9 % 的生理盐水,医生通过诊断需为他注射 200 g生理盐水,则该病人每天可补充食盐约 g。 ( 2)若用 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0.9 % 的生理盐水,需加水 _g。 ( 3)小明想检验某瓶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他从该瓶生理盐水中取出 65 g溶液,然后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1.435 g 沉淀。请你通过计算帮助小明判断这瓶生理盐
26、水的氯化钠含量是否合格。 答案:( 1) 1.8 ( 2) 950 ( 3)合格 试题分析:( 1)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 表达式,可以推知: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所以补充食盐约 =200g0.9% = 1.8g ( 2)溶质质量分数为 18%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 0.9 %,很明显是溶液的稀释,在加水的前后,溶液中的溶质质量不变,所以可设需加水质量为x 50g18%( 50g+x) 0.9% x 950g ( 3)在生理盐水中加入足量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 NaCl AgNO3 AgCl NaNO3,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到 1.435 g沉淀,可以确定沉淀
27、质量就是 AgCl的质量, 再根据 AgCl与 NaCl的质量比,即可算出 65 g NaCl溶液中的溶质 NaCl的质量,在根据溶质质量分数的表达式即可算出该 NaCl溶液的质量分数,再与 0.9%相比较,便可判断是否合格 ( 3)设该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为 x NaCl AgNO3 AgCl NaNO3 58.5 143.5 X 1.435 g x 5.85 g 生理盐水的溶质质量分数 5.85 g65 g100% 0.9% 故此生理盐水的氯化钠含量合格 考点: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的计算 探究题 小明发现家中施用的碳酸氢铵 (NH4HCO3)减少了,并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
28、他很好奇,于是和同学们进行探究,请你一同参与: 提出问题 碳酸氢氨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猜想假设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产物可能为水、二氧化碳、氨气。 实验设计 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装置中的铁架台省略 )。 ( 1) A装置大烧杯中的生石灰和水的作用是 。 ( 2)装置 B中澄清石灰水 ,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 ( 3)根据现象 ,证明实验后生成了水和氨气。 ( 4)小红同学认为若将装置 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 NaOH溶液,再经过某实验操作,也可以证明碳酸氢铵分解后有二氧化碳生成,请你帮她设计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反应的方程式 实验结论 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其反应的化
29、学方程式为 。 实验反思 根据以上实验,你认为是 ,在施用时注意 。 答案:( 1)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碳酸氢氨分解 ( 2)变浑浊 ( 3)干燥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取装置 B中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 (或氯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CO2+H2O NH4HCO3=NH3+H2O+CO2,避光、避热、密封 避免在气温较高、日照比较强烈的中午施用 试题分析:( 1)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 ,所以 A装置大烧杯中的生石灰和水的作用是:生石灰和水反应放出热量,使碳酸氢氨分解 ( 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要证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生成,澄清石灰水
30、变浑浊 ( 3)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纸变蓝 ( 4)若将装置 B中澄清石灰水改为 NaOH溶液,那么二氧化碳就与 NaOH溶液反应,方程式: 2NaOH + CO2 = Na2CO3 + H2O,由于反应没有现象,所以要确定是否生成了二氧化 碳,可以验证是否生成了 Na2CO3, 取装置 B中溶液少许,滴加稀盐酸 (或氯化钙或氢氧化钡溶液) 产生气泡 Na2CO3+2HCl=2NaCl+CO2+H2O 若是加氯化钙溶液,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CaCl2+Na2CO3=CaCO3+2NaCl, 若是加氢氧化钙溶液,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方程式:Ca(OH)2+
31、Na2CO3=CaCO3+2NaOH 通过上面的探究,可知,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水和氨气,方程式为: NH4HCO3=NH3+H2O+CO2,所以化肥碳酸氢铵在保存时应注意的问题是:避光、避热、密封,由于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分解,所以在施用时注意:避免在气温较高、日照比较强烈的中午施用 考点:碱的性质, CO3-离子的检验, NH4HCO3的化学性质 推断题 A、 B、 C、 D、 E、 F、 G、 H均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 C、 D、 F为单质,其余为化合物, B、 E为气体,反应 是重要的工业反应,下图是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请回答: ( 1)写化学式: A 、 E 、 G
32、 ; ( 2)写出反应 、 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 _ _ 反应 _ 。 答案:( 1) Fe2O3 Fe CuSO4 ( 2) 3CO+ Fe2O3 2Fe + 3CO2 CO2 +Ca(OH)2 =CaCO3+ H20 试题分析:此题属于鉴别型框图推断题,解题时,要抓住特征现象,找到推断的题眼,采用顺藤摸瓜的方法可推得结论本题主要考查了根据反应现象来推断物质的组成,这个题目的题眼单质 D和 CuSO4溶液反应浅绿色 G溶液,可以推知浅绿色 G溶液是 FeSO4,单质 D应该是 Fe,再看 E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 E是二氧化碳,反应 是重要的工业反应,并且生成 Fe和CO2,可以推知应该是工业炼铁的反应,所以 A、 B应该是 Fe2O3、 CO,而 B和C在点燃的条件下能生成二氧化碳,所以可以判断 B是 CO, A自然是 Fe2O3, ( 1)化学式: A、 Fe2O3 B、 Fe C、 CuSO4 ( 2)反应 的方程式: 3CO+ Fe2O3 高温 2Fe + 3CO2 反应 的方程式: CO2 +Ca(OH)2 =CaCO3+ H20 考点:框图式推断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