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78.88KB ,
资源ID:31072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072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粉尘爆炸 B冰雪融化 C蔗糖溶解 D干冰升华 答案: A 溶液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对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中只能有一种溶质 C溶液中各部分密度不同 D溶液中各部分性质相同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溶液可以有颜色,比如硫酸铜溶液为蓝色。 B 溶液可以有一种或多种溶质。 C、 D 溶液中各部分物质分布是均一的,稳定的,所以各部分密度和性质相同。 考点:对溶液性质的理解。 点评:日常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应注意积累,注意和课本知识结合。 有

2、X、 Y、 Z三种金属,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 Y表面有气泡冒出,把X投入到 Z的化合物溶液中, X表面有 Z析出, X、 Y、 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Y X Z B Z Y X C X Y Z D X Z Y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题目表述,把它们投入稀盐酸中,只有 Y表面有气泡冒出,说明金属 Y在活动性表中排在氢元素前面,而 X、 Z排在氢元素后面;把 X投入到 Z的化合物溶液中, X表面有 Z析出,说明金属 X比 Z活泼,在活动性表中排在 Z前面。综上所述, Y X Z。 考点:金属活动性的判别。 点评:对于三种或者三种以上的金属判断其活动性顺序,常首先以氢元素作

3、为一个界限,然后再分别判断其活动性。 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 B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C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内都要严禁烟火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开灯检查并打开门窗通风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容易因沸腾而冲出。 B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容易引燃等内酒精发生爆炸。 C 油库、面粉厂、纺织厂、煤矿矿井的空气中含有很多悬浮的可燃性小颗粒,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 D夜间厨房发生煤气泄漏时,应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4、但不能开灯,因为灯的开关在打开时会产生火花,引燃煤气发生爆炸。 考点:化学常识;生产生活中的化学安全知识。 点评:这种题目考的是平时做题时的积累和总结,很多同学总以为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点燃容易发生爆炸,可是可燃性的粉尘和小颗粒也有这种现象,应该引起注意。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A稀硫酸能与金属反应,用于去除铁锈 B洗洁精具有乳化功能,用于去除油污 C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用于制作白炽灯丝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用于制作照明弹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铁锈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铁,稀硫酸除铁锈正是因为能和三氧化二铁反应生成可溶性的盐和水,而不是利用其和金属反应的性质。

5、B洗洁精 具有乳化功能,可以将油污乳化成小油滴,便于洗去。 C 白炽灯丝首先必须导电,其工作温度非常高一般金属很容易融化,而钨的熔点高且能导电非常适合。 D镁粉燃烧发出耀眼白光,可以使周围瞬间亮如白昼,军事上常用作照明弹的材料。 考点:生活中常见的物质的用途和性质。 点评:一些常见化学现象所涉及的化学知识要掌握。 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A不可能只有氢气 B可能是纯净物 C可能是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D不可能三种气

6、体都存在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只生成水;一氧化碳只生成二氧化碳;甲烷是同时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而由题干中所述实验操作,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说明燃烧产生水,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产生二氧化碳。综上所述,则气体组成可以是只有甲烷,可以使甲烷和氢气的混合物,可以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物,也可以是一氧化碳和氢气的混合物。 A 项描述正确, B 项参照以上分析知可以 是纯净物,只有甲烷的情况。 C项描述正确。 D项与分析不符合,描述错误。 考点:常见可燃性气体燃烧产物及检验。 点评:此题需认真分析,很容易四种组成情况漏掉一种,露掉一

7、种则会选错。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均为 30g C t2 时,等质量的甲、乙溶解分别配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的质量乙大于甲 D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答案: BC 试题分析: A 没有提及温度, 0- t1 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的。 B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相交,对应溶解度为 30克。 C t2 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等质量的甲想恰好被完全溶解需要的水比乙小,所以形成的饱和溶液质量较小。 D 甲的溶解度曲线比乙陡峭,所以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点评

8、:这道题目 C选项问法较为新颖,并不直接,拐了个弯,其实问的就是两物质形成饱和溶液需水多少的问题。 有等质量的 A、 B两金属的粉末,相对原子质量 Ar( A) Ar( B)。将 A、B分别放入完全相同的两杯稀硫酸中发生反应, A、 B均为正二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 变化曲线如右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活动性强弱: A B B反应后 A、 B可能都有剩余 C消耗 B的质量一定大于 A的质量 D消耗的稀硫酸质量一定不相等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通过坐标图可以看出 A金属反应停止所用时间较短,反应速度较快,所以 A金属较为活泼。 B 要想达到图示的情形有两种情况可满足,一种是 A

9、、 B金属都有剩余,一种是 A金属有剩余而 B金属和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完。 C 反应完后 B的剩余质量存在两种情况,但无论哪种情况 B金属消耗的质量都是大于 A金属。 D 最终生成的氢气质量是相等的,而氢元 素只来源于稀硫酸,所以最终消耗的稀硫酸质量一定相等。 考点:对金属和酸反应的相关坐标图的理解。 点评:这类题较难,综合性较强,考察的不只是一个方面的知识,这道题目要想做会必须看懂坐标图和题干的联系,找出隐含的关系。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宏观物体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都是电中性的原子或分子 B利用化学方法,我们可以制造出新的分子,但不能制造出新的原子 C根据纯净物的元素组成,将

10、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 D根据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等反应 答案: BC 试题分 析: A 宏观物体对外不显电性,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微粒集合整体显电中性,构成物质的微粒比如离子可以带电。 B 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C 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两种或以上元素组成的是化合物。 D 根据反应生成物的特征,将化学反应分为化合、分解、置换等反应。 考点:一些基本化学概念的理解。 点评:本题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某同学用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 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

11、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 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的实验事实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说明的是燃烧需要氧气 B 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 C、 D 无法证明任何结论 考点: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化学实验中的对照方法。 点评:这类题目在实验探究题中常常出现,应引起注意。 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 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 C隔绝空气 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 C 试题分析:燃烧需要三个条件:氧气、可燃物和温度达到着火点,要灭火掐断其中一个条件即可。熄灭酒

12、精灯必须用灯帽盖灭,目的是隔断与氧气的接触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考点:燃烧的条件。 点评:这类题目属于化学仪器的使用规范问题,属于常考题目。 鉴别 O2、 CO、 CO2三种气体,可行简便的方法是 A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B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 C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 D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如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只有二氧化碳可以产生浑浊的现象,氧气和一氧化碳并无明显现象。 B如将气体分别通入石蕊试液只有二氧化碳可以使其变红,氧气和一氧化碳并无明显现象。 C如试验三种气体在水中溶解性,仍是只有二氧化碳是可溶,而氧气和一氧化碳皆是不可溶,无法区分这两

13、者。 D而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内,氧气会使其燃烧更加剧烈;如果伸入盛一氧化碳的瓶内则一氧化碳会被点燃,发出蓝色火焰;如果伸入盛二氧化碳的瓶内则木条会立马熄灭。 考点:常见气体的性质及鉴别。 点评:常见气体的性质尤其是化学性质为中考重点,需要重点掌 握。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无色透明的盐酸 B淡蓝色的液氧 C没受污染的空气 D没有生锈的钢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盐酸为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为混合物。 B 液氧为氧气在低温高压下形成的液体状态,仍然只有分子构成,为纯净物。 C 空气无论纯净与否皆为混合物,纯净的空气里面含有氮气,氧气,稀有气体,水蒸气和杂质,是由多种分子构成的。

14、D 即使纯净的钢铁也是混合物,钢铁是铁和碳混合形成的合金,为混合物。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物质按组成分类属识记内容,相对简单,应理解加记忆并举。 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或物品,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铝合金 B不锈钢 C铅笔的铅芯 D铜线 答案: C 试题分析: A 铝合金是铝和其他物质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为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B 不锈钢是铁、铬、镍形成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C 铅笔的笔芯组成物质为石墨等物质,石墨是由碳组成的单质,是碳元素的一种存在形式,不属于金属材料,为非金属。 D 铜线的主要成分为金属铜单质,是金属材料。 考点:常见物质中金属材料和非金属材料的区分 点评

15、:此题区分度较低,应为送分题,考生应该多看看课本上的插图和举的一些例子增加化学常识的积累。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知,下列金属中最活泼的是 A银 B铜 C镁 D铝 答案: C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或实验注意事项)中,主要是出于实验安全考虑的是 A实验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试剂瓶 B可燃性气体的验纯 C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 D滴管不能交叉使用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药品离开试剂瓶接触空气会变质或吸收水蒸气,如果放回试剂瓶,则会使其余药品受到污染,所以实验剩余的药品应该放在指定位置。 B 可燃性气体在使用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如混入空气达到爆炸极限则很可能在使用的时候发生爆炸,产

16、生安全事故。 C 气体实验装置在实验前进行气密性检查是为了防止仪器在使用的时候和外界发生气体的流动而使实验出现较大误差甚至失败。 D 滴管如果交叉使用会使滴瓶内的药品被污染。 考点:实验的基本操作和实验注意事项。 点评:这类题目属于基本题目,考察并不灵活,而且相关可考知识点有限,多总结即可。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 A核外电子数 B电子层数 C最外层电子数 D质子数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原子来讲,核外电子数等于其核电荷数等于其核内质子数;原子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所在的周期数;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决定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 考点:元素及其相关知识点。 点评:这类题目虽较为

17、简单,但中考的选择题常会出现,应引起注意。 C3N4 是一种新型材料,它的硬度比金刚石还高,可做切割工具。在 C3N4 中,C的化合价为 +4,则 N 的化合价是 A +5 B +3 C +1 D -3 答案: D 试题分析:化合物中元素的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也就是说各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乘以其在化合物中的原子个数,然后正负相加结果为零,即 +4*3 + X*4 = 0,解得 X=-3. 考点:化合物中元素的化合价。 点评:这类题目要仔细读题,掌握核心知识点就可以了。 木炭制品深受消费者欢迎,木炭是木材经过炭化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木炭不具有的性质是 A黑色固体 B有吸附性 C易溶于水

18、 D能够燃烧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识很快可以排除 A、 D两个选项, B选项根据题干中提到的“木炭是木材经过炭化 处理后形成的多孔性材料 ”可以判断具有吸附性,这点和活性炭是一样的;木炭是直接由碳原子构成的单质,是不溶于水。 考点:木炭的性质 点评:本题选项多为生活中的常识,唯有 B项需要联系题干,这提醒我们在做题时要多读题目,读懂题目。 据 2012年中央电视台 3.15晚会报道:液化石油气掺入二甲醚( C2H6O)成行业潜规则。二甲醚对液化气罐的配件有腐蚀性,严重时会造成爆炸。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4 B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二甲醚完全燃烧生成二

19、氧化碳和水 D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3: 8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二甲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B 由二甲醚化学式 C2H6O 知其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二甲醚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所以和氧气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二甲醚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即为 12: 3:8。 考点:化学式的意义。 点评:化学式的意义并不唯一,且经常和一些陌生的化学式结合,进一步加大难度,平时做题时也要多多总结。 填空题 ( 10分)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 ( 1)在空气中 制品(填 “铝 ”或 “铁 ”)更耐腐蚀,原因是

20、 。 ( 2)现有这三种金属,用下列试剂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 序号)。 A氯化铜溶液 B氯化亚铁溶液 C氯化铝溶液 ( 3)金属与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与许多因素有关。下图是 20 时相同质量的铁粉、铁片、 铝粉、铝片分别与足量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图。 写出铝与 15%的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根据上图推测,金属 A是 (填字母序号)。 a铝片 b铝粉 c 铁片 d铁粉 金属 B与 10%的稀盐酸反应的现象是:产生气泡、固体量减少、 。 图中铝片、铁片分别与 15%的稀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氢气质量之比为 。 由此可以分析、归纳出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有:

21、金属的种类、 和酸的浓度。 ( 4)某钢铁厂每天需消耗 5000t含 Fe2O380%的赤铁矿石,该厂理论上可日产含铁 98%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精确到小数点后 1位)计算过程 。 答案:( 1)铝 铝表面被空气氧化生成了致密的氧化层,可防止铝进一步被腐蚀 ( 2) B ( 3) 2Al+6HCl=2AlCl3+3H2 b 溶液渐渐变成浅绿色 28: 9 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 (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 4) 2857.1t 试题分析:( 1)铝虽然较铁活泼,在空气中却更稳定,是因为铝表面被空气氧化生成了致密的氧化层,可防止铝进一步被腐蚀,而铁的氧化物却比较疏松,不能阻止内部的铁被氧化腐蚀。

22、 ( 2)氯化铝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无法区分三种金属的活泼性,而氯化亚铁溶液和铝反应可以析出铁单质,而铜和氯化亚铁溶液不反应,没有反应现象,从而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 3) 铝与盐酸反应本质上是与里面的氯化氢溶质发生的置换反应。 酸 是过量的,相同质量的不同金属不可能最终产生相同质量的氢气,最终相同说明是同一种金属,但是反应速率比铝片快,只能是铝粉,接触面积较大,故反应速率较快。 由坐标图金属 B是铁片,由反应方程式知反应后所得溶质为氯化亚铁,所以随着反应的进行溶液为绿色。 由方程式知,相同原子个数的铝和铁产生的氢气质量比为 3:2,而相同原子个数的两种金属质量比为 27:56,故相同质量

23、的两种金属产生氢气的质量比为 ;将金属磨成粉末可以极大地增大金属与酸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 4)只要算出赤铁矿之中含有的铁的质量就行了:5000t80%70%/98%=2857.1t。 考点:金属与酸反应的计算。 点评:这种题目主要是把坐标曲线看懂,然后联系题干,要注意和整个题目的联系。 ( 3分)( 1) 25 时,向 50g水中加入 18.1g氯化钠,搅拌,恰好完全溶解,得到饱和溶液。该溶液中溶质微粒为 ,氯化钠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 。 ( 2)将一定温度下的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最好的方法是 。 答案:( 1) Na+、 Cl- 36.2g ( 2)加硝酸钾(或加溶质

24、、 KNO3) 试题分析:( 1)氯化钠晶体溶于水后在水分子的作用 下电离出钠离子和氯离子,所以溶液中溶质微粒为钠离子和氯离子;根据溶解度定义,常温下一百克溶剂最多溶解的溶质质量为溶解度,所以溶解度为 36.2g。 ( 2)加溶质或者减少溶剂均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但最为简单的方法是加入溶质。 考点:溶解度和饱和溶液。 点评:该题考查的是对溶解度和饱和溶液的定义的理解和应用,相对基础,注重学生的基本知识的过关。 ( 6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 1)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 和天然气。 天然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为减少

25、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将其转化为可燃性气体,此过程可认为是碳与水的反应,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基本反应类型为 。 (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 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 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 将 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4NH3+3O2 6H2O+ 。 答案:( 1)石油 CH4 2O2点燃 CO2 2H2O ( 2) C H2O CO H2 置换反应 ( 3) 14: 3 2N2 试题分析:( 1)当今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26、 (2)根据微观示意图可写出化学方程式;根据置换反应的定义,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判定此反应类型属于置换反应。 ( 3) NH3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各原子种类数目皆不发生变化,可确定是 2N2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点评:本题结合质量守恒定律进行考查,相对形式较新颖,可以较好的考查学生能力。 ( 7分)图 a是铯 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 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 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X、 Y、 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 1)由图 a可知,铯元素它属于 (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

27、数为 ,图中的 132.9表示铯元素的 。 ( 2)图 b方框内的数字是 ;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填 “得到 ”或 “失去 ”)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 ( 3)有关图 C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序数: Z Y B核外电子数: X = Y C Y和 Z同处于第二周期 答案:( 1)金属 55 相对原子质量 ( 2) 3 失去 Al3+ ( 3) A 试题分析:( 1)铯元素它属于金属元素,金属元素除了汞以外汉字偏旁均有金字旁;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为 55;相对原子质量是有小数部分的,平时我们使用的都是其四舍五入的整数部分。 ( 2)核外电子总数等核内质子总数;该

28、原子最外层有三个电子,容易失去达到稳定结构,形成 Al3+ ( 3)原子序数 Z比 Y大一个;最外层电子数: X = Y; Y和 Z同处于第三周期。 考点:元素和元素周期表。 点评:这类题目考察较为简单且不灵活,属于送分题目 ,考生应该注意相关基础知识,而且做题时一定要细心审题。 ( 5分)( 1)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个氮气分子 ; 2个亚铁离子 ; 3个硫酸根离子 ; 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 。 ( 2)在 H、 O、 C、 S四种元素中,选择适当的元素,组成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入空格中。 能形成 “酸雨 ”的氧化物 ;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 能支持燃烧的气体单质

29、; 用于灭火,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 ; 人类理想的气体能源 ; 实验室用于制氢气的酸 。 答案:( 1) N2 2Fe2+ 3SO42- O ( 2) SO2 H2O O2 CO2 H2 H2SO4 ( 2) SO2 H2O O2 CO2 H2 H2SO4 试题分析:( 1) 氮气分子式双原子分子; 亚铁离子是正二价的铁离子; 每个硫酸根离子带两个单位的负电荷; 海水中绝大部分的物质是水,而水中氧元素含量最高,所以海水中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元素。 ( 2) “酸雨 ”的溶质是硫酸,是二氧化硫溶于水后被氧化形成的; 氧化物只含有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 氧元素,剩下的如果是氢元素则相对分子质质量最

30、小,所以是水; 初中阶段只有氧气支持燃烧; 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且可以灭火只有二氧化碳; 海水中含有大量的水,而水中含有丰富的氢元素,几乎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所以较为理想; 实验室制取氢气最理想的酸是硫酸,盐酸容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使制取的气体中含有杂质所以不太理想。 考点:化学符号、化学式的书写;化学常识。 点评:这类题目主要靠积累,另外审题和答题时注意细心,注意联系题干。 ( 6 分)浩然同学以 “物质溶于水后液体的温度是否改变? ”为课题进行探究,其用品和操作示意图如 表: 实验目的 探究下列物质溶解前后液体温度变化情况 实验用品 药匙、烧杯、玻璃棒、温度计、水、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

31、操作过程 他取三只烧杯,向烧杯中各注入 25ml水,测得水的初温为 20 。再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质量均为 8g的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铵固体,搅拌,待溶解后用温度计分别测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 ( 1) “搅拌 ”的目的是 。图示 中的操作存在一处错误,应改正为 。 ( 2)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温度高于 20 的是 溶液,这是因为 。 ( 3)溶解硝酸铵固体的烧杯外壁有水珠产生,其原因是 。 ( 4)由此探究实验可知 溶于水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答案:( 1)加快固体溶解 用玻璃棒搅拌 ( 2)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 ( 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 ( 4)氯化钠 试题分析:( 1)玻璃棒在初中

32、化学里无非就是搅拌和引流,这里是搅拌以加快溶质溶解;温度计只能用来测温度,不能用作别的用途。 ( 2)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水合作用大于扩散过程,总体表现放热,所以温度高于20 。 ( 3)硝酸铵溶于水吸热致使烧杯温度降低,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滴。 ( 4)由题知溶解硝酸铵固体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解温度升高,氯化钠溶解溶液温度不变。 考点:常见物质溶于水的热效应 点评:这种题目是综合性较强的题目,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考生应注意。 探究题 ( 6分)实验装置的设计和组装往往可以优化,请观察下列装置并回答相关问题。 ( 1) A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2)根据 A 装置的

33、适用条件改进后得到 B装置,其中仪器 c 的名称是 。实验室若用 B装置制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 3)选择气体收集方法时,气体的下列性质: 颜色 密度 溶解性 可燃性,必须考虑的是 (填序号 )。 ( 4) D装置可用于收集密度比空气 (填 “大 ”或 “小 ”),且不与空气反应的气体。E装置从 a、 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 C、 D 装置收集气体,并且可以减少气体向空气中的逸出。现用 A、 E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连接 A装置的应是 口 (填 “a”或 “b”)。 答案:( 1) CaCO3+2HCl=CaCl2+CO2+H2O ( 2)锥形瓶 2H2O2 2H2O O2 (

34、 3) ( 4)小 a 试题分析:( 1)实验室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来制取二氧化碳,此外还有氯化钙和水生成。( 2)由图可知道装置没有加热,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在锥形瓶内的反应。 ( 3)实验室常用的气体收集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所以必须考虑气体的可溶性和密度。( 4) D装置很明显是向下排空气法的收集装置,适用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题干中提到 E装置从 a、 b 中某一个接口进气,可以代替 C、D 装置收集气体,很明显是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使用 E装置,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使用向上排空气法,气体从 a进。 考点:常见气体的制取。 点评:本题考察常 见气体的制取及其仪器,较为

35、综合。 ( 9分)材料 1:人类要在月球生活居住,首先离不开淡水和氧气,而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空气。科学家发现月球的沙土中含有丰富的含氧钛铁矿,成分为 TiO2、 Fe2O3的混合物,将这些矿石利用 CO来还原提炼单质钛和铁,若用氢气还原,可以得到淡水。将这些矿石通电,还可以从中分离出氧气。 材料 2:钛与多数金属一样不能被磁性材料吸引。 ( 1)月球土壤中存在天然的铁、金( Au)、银等多种金属矿物颗粒。若从铁、金、银混合金属中回收某些金属,将混合金属放入足量的盐酸中充分反应,然后过滤,剩余的固 体中的金属是 。 ( 2)下列实验证明了铁在潮湿的空气里会发生锈蚀,证明氧气一定参加了反应必须要

36、做的实验是 (填序号)。 从铁生锈条件来分析,月球上铁制品 (填 “易 ”或 “不易 ”)生锈,原因是: 。 ( 3)现利用 CO来还原 TiO2、 Fe2O3的混合物提炼单质钛( Ti)和铁,装置如图所示。 试回答: 写出 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的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 。 可用简单的物理方法将钛和铁两种物质分开,该方法是 。 就实验操作顺序的问题两位同学出现了分歧。瑞莲同学认为先通一段时间CO排出空气,然后再点燃 C和 A中的酒精灯,钱旭同学认为这样做不好,其理由是 ;钱旭认为先点燃 C和 A中的酒精灯,然后再通 CO,瑞莲也提出反对,她的理由是 。 老师认为她们的反对意见都有一定道理,于是给这

37、两位同学提供了氮气,帮助她们解决了的困难。你认为她们应是怎么安排通气和点酒精灯的顺序的? 。 答案:( 1)金、银 ( 2) 不易 月球上既没有水又没有氧气 ( 3) 2CO+TiO 2 Ti+2CO2 用磁铁吸引 CO 扩散到空气中造成污染 CO与仪器中的空气混合受热引起爆炸 先通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后,点燃 C处的酒精灯,再通 CO,再点燃 A处酒精灯( A处酒精灯也可安排在通氮气后,通 CO前点燃) 试题分析:( 1)金、银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氢元素后面,不和酸反应放出氢气。 ( 2) 中铁钉既接触了水又解除了氧气,最终生锈,而 中只接触了水,没有接触氧气,没有生锈,对比说明铁钉生锈必

38、须有氧气参与;月球上大气不含氧气,不易生锈。 ( 3) 课本上有介绍过一氧化碳还原铁矿的原理,方程式属于还原反应, CO还原钛铁矿生成钛发生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形式可以仿照一氧化碳还原三氧化二铁的形式写。 材料 2中提到钛与多数金属一样不能被磁性材料吸引,那么直接用磁铁吸引钛和铁两种物质,铁被吸走,只剩钛。 CO是一种剧毒的气体,极易引起中毒事件,必须确保其不泄露;仪器中含有空气, CO通入会和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加热容易发生爆炸;先通氮气排尽装置内空气,这样就不会有空气和 CO混合,避免发生爆炸的危险,点燃 C处的酒精灯,再通 CO,这样可以防止 CO泄露到空气中,避免污染环境。 考点:炼铁

39、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点评:本题较为灵活,考察内容来源于课本,在没有没有脱离 课本的前提下,加入了考察提炼单质钛( Ti)的问法,。 推断题 ( 3 分)现有木炭、铁、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硫酸铜溶液五种物质,它们之间发生的反应,可用 “A+BC+D”表示。 ( 1)若 A 为单质, A 与 B 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黑色逐渐变红,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若 A为气体化合物, A与 B在高温下反应,可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则 B是 (填化学式)。 ( 3)若 A为单质,与 B在常温下反应,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1) C 2C

40、uO 2Cu CO2 ( 2) Fe2O3( 3) Fe+CuSO4= FeSO4+Cu 试题分析:( 1)木炭、铁、一氧化碳、氧化铜、氧化铁、硫酸铜溶液中两种物质高温下相互发生反应,生成红色粉末,可判断为高温下碳粉还原氧化铜粉末的反应,生成的红色粉末为铜粉。 ( 2)物质中的两种高温下相互发生反应,观察到固体粉末由红色逐渐变黑,可判定是高温下氧化铁粉末被还原成黑色的铁粉, A为气体化合物则 A为一氧化碳, B为氧化铁。 ( 3) A为单质,则是木炭或者铁,和其余物质常温下发生反应,固体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则是铁在常温下和硫酸铜溶液发生反应生成单质铜的反应。 考点:常见的还原反应和置换反应的熟悉。 点评:这类题目考察的是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常见的重要化学反应的熟悉,考查相对综合,是学生能力提升的较好选择。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