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江苏省姜堰市张甸学区九年级 12月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 “变废为宝,资源循环 ”,例如,燃料( CH4、 CH3OH等) 燃烧产物( CO2、 H2O 等) 燃料( CH4、 CH3OH等),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的 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 A均为物理变化 B 为物理变化, 为化学变化 C 为化学变化, 为物理变化 D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 D 试题分析:燃料( CH4、 CH3OH等)燃烧生成 CO2、 H2O 等,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 CO2、 H2O 等物质在太阳或生物作用下又重新转化为燃料(
2、 CH4、 CH3OH等),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判别。 点评: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化学变化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物理变化物质的种类不变。 在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关于此反应下列认识不正确的是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质量 /g 1 20 15 2 反应后质量 /g m 29 0 8 A m的值为 1 B甲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是分解反应 D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29 8 答案: BD 试题分析:由表格可知,反应后物质乙质量增
3、加了 9g,为生成物;物质丙质量减少了 15g,为反应物;物质丁质量增加了 6g,为生成物; 9g+6g=15g,该反应的表达式为丙 乙 +丁,属于分解反应;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反应前后质量不变,故 m=1,甲在该反应中可能为催化剂,也可能为杂质,故 A、 C说法正确, B说法错误;反应中乙、丁的质量比为 9g: 6g29 8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BD。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和催化剂的概念。 点评:该类型的题目,关键要先分析反应物和生成物,反应物反应前后质量减少,生成物反应前后质量是增加的。 如图是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转变为无毒气体的微观示意图,图中不同的圆球代表不同原子。下列说法
4、错误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 B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中有单质生成 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对比反应前后的原子模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无变化,故 A说法正确; B、反应前的分子全部为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化合物的分子,反应物中没有单质参加反应,因此该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故 B说法错误; C、生成物分子中有同种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因此反应中有单质生成,故 C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都有 1个构成相同的化合物的分子,说明该分子未参加反应,因此,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 1: 1;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B。 考点:考查微观粒子
5、及模型图的应用。 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根据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构成与粒子个数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基本方法。 为了验证镁、 铁、铜的活动性顺序,适宜的试剂组是 ( ) A镁、铁、铜、稀盐酸 B铁、铜、硫酸镁溶液 C铁、氯化镁溶液、硫酸铜溶液 D铜、硫酸镁溶液、氯化亚铁溶液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铜不能与稀盐酸反应,说明镁、铁的活动性大于铜的活动性,又可概括镁、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的速率可比较出镁与铁的活动性强弱,故 A正确; B、铁、铜都不与硫酸镁溶液反应,说明铁、铜的活动性小于镁的活动性,但无法比较铁与铜的活动性强弱,故
6、 B错误; C、铁不能与氯化镁溶液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小 于镁,铁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铁的活动性大于铜,所以 MgFeCu,故 C正确; D、铜不能与硫酸镁、氯化亚铁反应,说明铜的活动性小于镁、铁,但无法比较镁和铁的活动性强弱,故 D错误; 故选 AC。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的探究和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 点评: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一般利用 “三取中 ”的方法,选取活动性处于中间的金属与其它两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外两种金属单质反应。 下列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2Fe+6HCl=2FeCl3+3H2 B 2Fe +3O2 Fe2O3 C CO2+H2O=H2CO3 D
7、2Al+6HCl=2AlCl3+3H2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铁与酸反应,应生成 +2价的铁 FeCl 2,而不是 FeCl3 铁为 +3价,生成物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故 A错误; B、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 B错误; C、反应物的状态不用标注,故 C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和客观事实,故 D正确; 故选 D。 考点:考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 11. 区分下列各 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正确的是 需区分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空气和氧气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闻气味 B 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
8、水,搅拌 观察颜色 C 铜丝和铁丝 用磁铁吸引 观察颜色 D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 点燃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空气和氧气都是无味的,故方法二不正确; B、硬水和软水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故方法二不正确; C、铜丝是红色的,不能被中磁铁吸引,铁丝是银白色的,能被磁铁吸引,故方法一、方法二合理; D、二氧化碳能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不能燃烧,而 CO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具有可燃性,故方法一、方法二合理; 故选 CD。 考点:考查常见物质的性质与鉴别。 点评:解答物质的鉴别题时要熟练掌握鉴别的物质的性质,然后选择适当的试剂或方法,出现不同的现象即可鉴别。 等质量的 M、 N 两种金
9、属,分别与相同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反应(已知M、 N 在生成物中均为 +2价),生成氢气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M、 N 两种金属中较活泼的是 N B生成 H2的质量 M N C相对原子质量较大的是 N D产生 H2的速率 N M 答案: C 试题分析 : A、金属越活泼,单位时间内与酸反应生成氢气就越多,由图可知同一时间内 M产生氢气多,故金属 M比 N 活泼,该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最终产生氢气的质量 M比 N 多,故该说法错误; C、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与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化合价相同),产生氢气的质量 M比 N 多,故
10、 M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N 的相对原子质量,故该说法正确; D、由图可知,单位时间内金属 M 产生的氢气大于 N,故产生 H2的速率 M N,故该说法错误; 故选 C。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应用。 点评:等质量的金属与足量的酸反应,金属活动性看反应斜率,斜率越大金属越活泼;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看最终生成氢气的质量大小,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合价的比值与氢气的质量成反比。 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煤气泄漏,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门窗通风 B燃着的酒精灯不慎碰倒,洒出的酒精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C启用闲置的沼气池前,先用燃着的蜡烛进行试验 D烧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答案: C
11、 试题分析: A、煤气属于易燃物,泄漏时应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打开窗通风,故 A做法正确; B、洒出的酒精燃烧可以立即用湿抹布盖灭,隔绝氧气从而使酒精熄灭,故 B做法正确; C、沼气属于易燃物,不可用燃着的蜡烛检验,以防发生爆炸,故 C 做法错误; D、烧菜时油锅着火,可立即用锅盖盖灭,以隔绝氧气使油熄灭,故 D做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考查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使用。 点评:易燃物泄漏时应注意不要使用明灯进行检查。 下列有关实验现象和数据处理的描述,正确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D用 10 mL量筒量取了 6.
12、53 mL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 A说法错误;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说法正确; C、细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说法错误; D、 10mL量筒准确度为 0.1mL,不可能量取 6.53 mL水,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考查氧气与碳、磷、铁等反应的现象以及量筒的使用。 点评: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将少量灰黑色的生铁粉末,投入盛有过量稀硫酸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待完全反应后过滤,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 该黑色残渣的主要成分是 ( ) A铁 B碳 C铁、碳混合物 D硫
13、酸亚铁 答案: B 试题分析:生铁是含碳量较高的铁的合金,铁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可溶性硫酸亚铁和氢气,由于稀硫酸过量,故铁无剩余;碳不与稀硫酸反应,过滤后,滤纸上留有黑色的残渣为碳,故选 B。 考点:考查铁的合金和金属与酸反应的化学性质。 点评:酸能与活泼的金属反应,不能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 “”和 “”分别表示质子数不同的两种原子,其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图中 4个分子相同,且分子构成的原子不同,说明该物质属于化合物;、 B、图中 4个分子相同,且分子构成的原子相同,说明该物质属于单质; C、图中 4个分子不同,说明该物
14、质为混合物; D、图中 4个分子相同,且分子构成的原子相同,说明该物质属于单质; 故选 A。 考点:考查物质的分类 点评:由不同分子构成的为混合物,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为纯净物,构成分子的原子不同的纯净为化合物,构成分子的原子相同纯净物为单质。 下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用烧杯罩在燃烧的蜡烛,蜡烛燃烧使烧杯内的氧气逐渐减少,导致缺氧蜡烛熄灭; B、用嘴吹灭燃烧的蜡烛,嘴吹出的空气带有了蜡烛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使温度低于蜡烛的着火点,从而使蜡烛熄灭; C、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可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密度大
15、于空气,由于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不断地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断上升,使蜡烛逐渐与空气隔离,使蜡烛缺氧而熄灭; D、原理同 C选项,二氧化碳使蜡烛缺氧而熄灭; 故选 B。 考点:考查灭火原理。 点评:该题要结合灭火原理,认真分析蜡烛熄灭的原因,问题即可迎刃而解。灭火原理: 1、移走可燃物; 2、降低温度; 3、隔绝空气(或氧气)。 酒精检测仪中的反应原理为 C2H5OH+4X(橙红色 )+6H2SO4=2Cr2(SO4)3(绿色 )+2CO2+9H2O,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A CrO3 B Cr2O3 C Cr2S3 D CrSO3 答案: A 试题分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16、种类、数目不变。反应后, 2Cr2(SO4)3、 2CO2和 9H2O 共含有 4个 Cr原子、 6个 S原子、 2个 C原子、18个 H原子和 37个 O 原子,反应前 C2H5OH和 6H2SO4已含有 2个 C原子、18个 H原子、 6个 S原子和 25个 O 原子,说明 4X含有 4个 Cr原子和 12个 O原子,所以 X的化学式为 CrO3,故选 A。 考点:考查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 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下列有关铁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铁 B铁在干燥的空气中易生锈 C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D用铁锅炒菜
17、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元素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故 A说法错误; B、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故 B说法错误; C、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不是铁,故 C说法错误; D、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元素,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考查铁的化学性质和用途。 点评:铁是人体中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缺铁易患贫血症。 葡萄中含有丰富的白藜芦醇 (C14H12O3),它具有抗癌性能,可抑制癌细胞的增生。下列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8g C它由 1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和 3个氧原子构成 D该物质中,碳
18、、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4:12:3 答案: A 试题分析: A、由白藜芦醇的化学式 C14H12O3可知,白藜芦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 A说法正确; B、相对分子质量为比值,单位为 1,白藜芦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28,故 B说法错误; C、由白藜芦醇的化学式 C14H12O3可知, 1个分子是由 14个碳原子、 12个氢原子和 3个氧原子构成的,故 C说法错误; D、在白藜芦醇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4: 112:12314:12:3,故 D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考查化学式的意义及有关计算。 点评:化合物中的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
19、个数乘积之比。 填空题 (7分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 1)用符号和数字填空: 2个硫酸根离子 亚铁离子 ; 人体缺 _元素易得骨质疏松 熔点最低的金属是 。 ( 2)根据要求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 3)某化合物 2.2 g完全燃烧,需要 4.8氧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 4.4g和水,则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 元素。 答案:( 1) 2SO42- Fe2+ Ca Hg ( 2) 2KMnO4 K2MnO4 +MnO2+ O2; CaCO3+2HCl=CaCl2+CO2+H2O ( 3) C、 H、 O 试题分析:( 1) 硫酸根
20、离子带有 2个单位的负电荷,符号前的数字可表示微粒的个数,故 2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 2SO42- ; 亚铁离子还有 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亚铁离子可表示为 Fe2+; 人体缺钙元素易得骨质疏松,故填: Ca; 汞常温下呈液态,是熔点最低的金属,故填 Hg; ( 2) 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可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水,其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K2MnO4 +MnO2+ O2; 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 Ca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CO2+H2O; (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该化合物一定含有碳、氢元素,该反应生成水的质量为 2.2 g+
21、4.8-4.4g=1.8g,则 4.4g二氧化碳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 4.4g 1.2 g,1.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 1.8g =0.2g, 1.2 g+0.2g 2.2g,故该化合物还应含有氧元素。 考点:考查化学符号的书写及周围数字的含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 用。 点评:熟练掌握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实质,并能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式的相关计算求算物质的组成是解决该题的关键。 ( 10分)如图所示 ,回答问题。 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时,实验开始时应 (填序号) 先通一氧化碳后点燃 A处酒精灯 先点燃 A处酒精灯后通一氧化碳 原因是 ,实验结束时,先 ,后 ,原因是 ,实
22、验现象: 色的粉末逐渐变为 色,澄清石灰水 。 因为尾气中含 ,所以尾气必须进行处理,尾气处理的方法有 。 答案: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一氧化碳不纯引起爆炸 停止加热 停止通一氧化碳 防止反应生成的铁被重新氧化 红 黑 变浑浊 CO 点燃或收集 试题分析: CO是可燃性气体,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故先通CO排尽装置内的空气后,再点燃酒精灯,答案:为 ;实验结束后,应先停止加热,再停止通入 CO,以防止反应生成的铁被重新氧化;实验现象为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于实验前和实验后都通入 CO,故尾气中含有 CO, CO有毒,可点燃 CO转化为 CO2,或先收集起来再处
23、理。 考点:考查 CO的化学性质及 CO还原 Fe2O3的操作步骤。 点评: CO 还原 Fe2O3 的实验可记忆为:实验前先 通气再点灯,管内药品红变黑,实验后先熄灯来再撤气。 计算题 (8分 )小强同学从旅游云南大理矿区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 ( 1)玲玲同学拿了一块在家做实验(如图所示),杯底放一支小蜡烛和样品粉末,沿杯壁缓缓倒入一定量的醋(含有 3% 5%的醋酸)。 他能观察到的现象有: ( 2)在老师的指导下对样品中的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了以下的办法:取用 8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 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 (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有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
24、盐酸反应 )。请计算: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g) 剩余固体质量 (g) 第 1次 10 5.5 第 2次 10 m 第 3次 10 1.2 第 4次 10 1.2 8 g的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 克;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 ; 上表中 m的数值应为 ; 老师的问题:要得到 3.3 kg的 CO2,需要质量分数为 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 3分 答案:( 1) 有气泡产生 蜡烛熄灭 ( 2) 1.2 85% 3 9.375Kg 试题分析:( 1)云南大理盛产大理石,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碳酸钙能与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会观察到有气泡产生;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可观察到
25、蜡烛会熄灭。 ( 2) 由表中数据可知,在第三次加入 10g盐酸后,固体剩余物质量不再减少,说明剩余的 1.2g固体是不与稀盐酸反应的杂质; 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 100%=85%; 由实验 3可知,实验 2中的碳酸钙有剩余,实验 1中 10g稀盐酸消耗碳酸钙( 8g-5.5g=2.5g) ,同理实验 2中的 10g稀盐酸也消耗碳酸钙 2.5g,故 m=5.5g-( 8g-5.5g) =3g; 已知要得到 3.3Kg的 CO2,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所需碳酸钙的质量。 设需要质量分数为 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 x CaCO3 CaO CO2 100 44 80%X 3.3Kg 100:4
26、4=80%X :3.3Kg 解得 X=9.375Kg 答:需要质量分数为 80的石灰石 9.375Kg。 考点:考查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含杂质物质的化学反应的有关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要注意所使用的质量必须都是纯净物的质量,不能把含杂质的物质的质量直接代入方程式进行计算。 探究题 (5分 )某校同学以 “比较锰、铁、铜 3种金属的活动性 ”为课题进行探究。 提供的药品:铁片、铜片、锰片、稀盐酸、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硫酸锰溶液。 【做出猜想】他们考虑到铁的活动性比铜强,对 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作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锰 铁 铜;猜想二:铁 铜 锰; 猜想三: 。 【设计实验
27、】为了验证猜想成立,同学们分成三组,分别针对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 ( 1)第一组验证猜想一。实验方案是将锰片、铁片分别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 2)第二组验证猜想二。实验方案是将锰片放入 中,观察现象。 ( 3)第三组验 证猜想三。实验方案是(只用两个实验): 。 【实验及结论】各组通过实验和交流,确认猜想一是正确的。第一组同学的实验现象是: 。 【拓展探究】随后同学们对探究金属活动性的方案设计作了进一步研究。 为了验证甲、乙、丙、丁 4 种金属的活动性依次减弱,某同学设计了如下方案: 把甲放入乙的化合物溶液中; 把乙放入丙的化合物溶液中; 把乙放入丁的化合溶液中; 把丁放入丙的化合物溶
28、液中。你认为哪个实验没有必要做?请说明理由。 。 答案:猜想三:铁锰铜 ( 2)硫酸铜溶液 ( 3)将铁片、铜片分别插入硫酸锰溶液中或将锰片分别 插入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实验及结论】铁片和锰片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且锰片表面的气泡比铁片多 【拓展探究】 通过 三个实验就可以判断出甲、乙、丙、丁 4种金属的活动性。 试题分析:【做出猜想】结合所给信息 “铁的活动性比铜强 ”和数学排列,可推断出猜想三为铁锰铜; 【设计实验】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故验证猜想二成立,只需将锰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锰是否与硫酸铜反应即可能;若要验证猜想三成立,可采用
29、“三取中 ”方法,将锰片分别插入硫酸亚铁溶液、硫酸铜溶液中 或将铁片、铜片分别插入硫酸锰溶液中; 【实验及结论】若猜想一正确,活动性锰 铁,锰、铁都与酸反应,故应看到现象为铁片和锰片表面都有气泡产生,且锰片表面的气泡比铁片多; 【拓展探究】通过实验 可验证甲 乙,实验 可验证乙 丙,实验 可验证丙 丁,由此即可得知:甲 乙 丙 丁,故没必要做实验 。 考点:考查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实验设计与评价。 点评: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H前面的金属可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属越活泼生成氢气的速率越快;前面的金属能将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推断题 (10 分 )已知: A 是红色 粉末, B、 C
30、 是氧化物, D、 I 是常见金属, G 为单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 请回答: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 、 C 、 G 。 (2)写出上述转化 中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 : 属于置换反应的有 (3)为了安全,点燃 G气体之前要 。 (4)分别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从 D和 I的固体混合物除去固体 D: 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答案:( 1) A Fe2O3 C CO2 G H2 ( 2) Fe2O3+3CO 2Fe+3CO2 Fe+2HCl=FeCl2+H2 Fe+CuSO4=FeSO4+Cu ( 3)验纯 ( 4)物理方法:用磁铁吸引 化学方法: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直至没有气泡产生
31、 试题分析:由 F为蓝色溶液可推测出, F为可溶性铜盐, D、 I为常见金属,D+E(酸) H(盐) +G(气体)、 D(金属 )+F(盐 )H(盐) +I(金属 ), A(红色粉末) +B(氧化物) C(氧化物) +D(金属),可推测出 A为 Fe2O3, B为 CO, C为 CO2, D为 Fe, E为 H2SO4, F为 CuSO4, G为 H2, H为 FeSO4, I为 Cu。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3CO 2Fe+3CO2 ;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 Fe+CuSO4=FeSO4+Cu ; 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叫做置换反应,反应 符合这一特点; ( 3) H2是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必须验纯, H2不纯时加热或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性; ( 4)从金属铜中分离出金属铁,铁可被磁铁吸引,而铜不可以,故物理上可用磁铁吸引一下;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在 H前面可以与酸反应,铜在 H后面不能与酸反应,故可向其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直至没有气泡产生,除去铜中的铁。 考点:考查 金属的化学性质、置换反应的概念以及物质的除杂。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