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37.59KB ,
资源ID:310902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090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testyield36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江苏省泰州市民兴实验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哪个变化与其他三个变化有本质区别 A酒精挥发 B燃放烟花 C海水晒盐 D榨取果汁 答案: B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酒精挥发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酒精的状态发生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B、燃放烟花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随水分的蒸发食盐结晶析出而已,属于物理变化; D、榨取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只是水果细胞中的液

2、泡被破坏了而已,属于物理变化。故选 B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正确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关键是判断是否有新物质的生成,方法是比较变化前后物质的差别:是只限于物质的状态变化,还是物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下列四个图像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具体变化时的物质量的关系,结合图像分析判断。 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固体,会分解生成 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由于氧气的逸出,故剩余固体的质量会随反应的进行而减小,但由于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没变,因此固体中的锰元素的质量分数会变大,错误; B、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生成的氢氧气体的体积比为 2:1,正确; C、在一

3、定温度下,向氯化钠不饱和溶液中加入氯化钠,氯化钠会继续溶解至溶液饱和,但由于原溶液为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故其溶液质量不可能为 0,错误; D、向两份完全相同的稀盐酸中分别加入锌粉、镁粉,随着金属的不断加入,稀盐酸最终会完全反应,故它们最后生成的氢气应相等,错误。故选 B 考点:实验室制氧气 的反应原理,水的电解,金属的化学性质,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点评:本题是化学反应中定量关系和图象相结合的题型,题目难度较大;要准确解答此类题,关键要对化学反应知识熟练,并能结合图象的数学意义,综合考虑;图象的意义要抓住三点: 抓图象的起点, 抓图象的终点, 抓图象的变化过程。 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

4、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依据溶解度曲线可判断,甲的溶解度比乙的大 B将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从 t2 降到 t1 ,析出甲的质量大 C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D t1 时,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各 100g,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答案: BD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等。 A、不同物质的溶解度要在同一温度下才能比较它们的大小,题目中没有说明温度,故不能比较,错误;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甲和乙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故

5、降温后,由于它们的溶解度变小,其饱和溶液都会有溶质析出,且从 t2 降到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更大,故析出溶质更多,正确; C、由于甲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故要将 t2 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的方法,错误; D、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说明在 t1 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 100,可知 t1 时,它们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则 t1 时,它们各 100g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正确。故选 BD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

6、 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片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D打开浓硫酸瓶盖,瓶口有白雾产生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相关实验现象分析。 A、铜属于 H后的不活泼金属,不能与稀盐酸反应,错误; 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能燃烧,错误;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正确; D、浓盐酸具有挥发性,故打开浓盐酸的瓶盖,瓶口会有白雾产生,而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打开浓硫酸瓶盖,

7、瓶口不会有白雾产生,错误。故选 C 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酸的性质即可正确解答。 推理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合理的是 A原子和分子都是微观粒子,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所以分子也不能再分 B氢气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所以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都可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 集 C各种酸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H+),酸溶液具有许多共同的化学性质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答案: CD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

8、分析。 A、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原子不能再分,错误; B、对于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一般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但必须要求该气体不会与空气中的气体发生反应,错误; C、酸的共性是因为酸会在溶液中都电离出相同的阳离子 氢离子,正确; D、化合物中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正确。故选 CD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酸的化学性质 点评:理解和熟记相关概念、理论是解题的关键,严格按概念或定义分析进行分析,在解此类题时,可熟记一两个特例,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和判断。 下

9、列物质的鉴别方法,错误的是 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 B用灼烧的方法区分黄金和假黄金(铜锌合金) C用水区分硝酸铵和氯化钠固体 D用闻气味的方法区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要鉴别的两物质的性质分析判断。 A、硬水和软水分别与肥皂水混合,起泡沫多的是软水,起泡沫少,浮渣多的是硬水,正确; B、黄金性质稳定,在加热的条件下,也不与氧气反应;而铜锌合金在加热的条件下能与氧气反应而变色,故用灼烧的方法可以区分,正确; C、硝酸铵溶于水时会吸热降温,而氯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温度变化不大,故可用水来区分,正确; 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是没有气味的气体,故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区分,错误。

10、故选 D 考点:物质的鉴别 点评:本题属于物质的鉴别题,解题的关键是要掌握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 尤其是物质的特殊性质,然后利用反应产生的不同现象来加以鉴别。 下列对实验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配制食盐溶液时,如果量取水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偏大 B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 C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内,木条复燃,证明瓶内已集满氧气 D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充分反应后,需将装置冷却至室温再读数,否则测量结果偏低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分析。 A、俯视读数偏大,量取的水的量要比实际需要的水少,故所得溶液质量小于实际溶液质量,而溶质质量

11、不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正确; B、不纯的氢气在爆炸极限内遇火会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时发生爆炸,可能是因为没有检验氢气的纯度,正确; C、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要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检验,而不是伸入瓶内检验,错误; 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要等装置冷却后才能准确测出氧气的体积分数,否则,由于装置仍处于较高温度,瓶内气体仍处于膨胀状态,故进入的水的量偏少,则测量结果偏低,正确。故选 C 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 的溶液的配制,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氧气的检验和验满,空气组成的测定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

12、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宏观与微观相互联系是化学最特征的思维方式。下列对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温度计受热时水银柱上升,是因为汞原子受热时体积变大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H+ C 20mL酒精和 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 发现毒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化学知识分析判断。 A温度计受热,水银柱上升,是因为受热时,汞原子间的间隔变大了,而使液体汞的体积变大了,但汞原子本身的体积不变,错误; 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

13、H+,而 H+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正确; C 20mL酒精和 2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 40mL,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混合时酒精分子和水分子,相互进入相互的间隔中去了,故总体积变小,正确; D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因为毒品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最后进入缉毒犬的鼻腔,而被缉毒犬发现,正确。故选 A 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点评:熟练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即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粒子之间有间隙,粒子都是不断运动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粗盐提纯实验中,蒸发结晶时一定要在滤液蒸干时停止加热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离子 C配制 5%的硝

14、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和溶解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这样可以使雪较快地融 化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基本实验操作分析。 A、粗盐提纯实验中,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就要停止加热,要利用余热将其蒸干,否则可能引起固体颗粒飞溅,错误; B、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是因为其溶液中含有较多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正确; C、配制 5%的硝酸钾溶液的一般步骤依次是计算、称量、溶解,正确; D、消除路面上的积雪可以撒些粗盐,因为盐溶液的凝固点比纯水的凝固点要低,可以使雪较快地融化,正确。故选 A 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溶液的导电性及其原理分析,氯

15、化钠与粗盐提纯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熟练掌握蒸发的操作及注意事项,了解溶液导电的原因,熟记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和常见盐的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液体不能直接倒入漏斗内,错误; B、氯化钠固体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否则会污染托盘,而且图示中的药品与砝码的位置正好放颠倒了,错误; C、稀释 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不断用玻璃棒搅拌,使热量散失,切不可将水注入硫酸,否则酸液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正确; D、测定溶液的 pH,要用玻璃棒

16、蘸取,或用胶头滴管吸取被测液,并滴到放在点滴板上的 pH试纸上,显色后,与标准比色卡比较,不能将 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错误。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熟练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就能轻松解答;所以,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生产中不可缺少下列洗涤方法中利用乳化原理的是 A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B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 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A、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能对餐具上的油污起乳化作用,即能使油污分散成较小的油滴,而随水流走,正

17、确; B、用稀盐酸洗去铁制品表面的铁锈,是利用盐酸能与氧化铁反应的性质,错误; C、用酒精洗去试管中的碘,是利用碘能溶解于酒精的性质,错误; D、汽油可洗去衣服上的油渍,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的性质,错误。故选 A 考点:乳化剂及乳化作用,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点评: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所以熟记常见物质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另外,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解答本题还要注意学会区分乳化与溶解的异同。 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 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

18、灭 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安全常识进行分析判断。 A、燃气泄漏,若用明火检验是否泄漏,可能引发爆炸,应首先关闭阀门,再开窗通风,降低燃气在空气中的浓度,防止发生爆炸,错误; B、炒菜时油锅着火,要立即盖上锅盖,这样能起到隔绝空气而灭火的作用,正确; C、室内着火时,不能打开所有门窗,否则会增大空气对流,使燃烧更充分,正确; 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避免吸入烟尘和有害气体,正确。故选 A 考点: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关注生命安全是当今社会的热点,也是化学考查的重点,所以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相关方面的知识

19、;要知道当意外发生时,合理的 救护措施可以把损失降到最低,而盲目乱动非但于事无补,甚至会使损失更大。 “雪碧 ”等碳酸型饮料的 pH小于 7,晃动后打开瓶盖,其 pH将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无法判断 答案: A 试题分析:当溶液的 pH等于 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小于 7时,呈酸性,且 pH越小,酸性越强;当溶液的 pH大于 7时,呈碱性,且 pH越大,碱性越强。碳酸型饮料的 pH小于 7,是因为其中溶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而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能生成碳酸,使溶液呈酸性;而碳酸容易分解,若晃动后打开瓶盖,碳酸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逸出),则饮料的酸性 减弱, pH变大。故选 A 考点:溶

20、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溶液 pH大小之间的关系是顺利解题的关键。 食品塑化剂事件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多种饮料、果冻和方便面等食品中被检测出含有塑化剂,塑化剂有毒,摄入过多可使人致癌。常用塑化剂的化学式为 C24H38O4。根据以上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该物质是由多种原子构成的氧化物 该物质中含有有 24个碳原子 该物质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9 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 经常吃方便面等速食食品以适应我们快节奏的生活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塑化剂的化学式 C24H38O4

21、分析。 该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而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故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C24H38O4是由 C24H38O4分子构成的, 1个 C24H38O4分子中含有 24个碳原子,不是该物质中含有有 24个碳原子,错误; 根据化学式 C24H38O4可知,该物质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正确; 该物质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 =( 2412):( 138) =144: 19,错误; 根据题意可知,要少喝各种饮料,日常饮水以白开水为主,正确; 根据题意,塑化剂经常添加到多种饮料、果冻、果酱和方便面等食品中,故方便面也不能经常吃,错误。故选 D 考点:有关化

22、学式的计算和推断,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质量比的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以及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稀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溶液的组成和性质分析。 A、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错误; B、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有些物质的溶液未达到饱和就已很浓,有些物质的溶液即使饱和却仍然很稀,所以溶液的浓、稀与饱和、不饱和没有必然的联系,错误; C、大多数固体溶质

23、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特例,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就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错误; D、由于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故溶液才具有均一、稳定性,正确。 故选 D 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浓溶液、稀溶液跟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的关系,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 点评:本题是对溶液的知识的考查,理解和熟练掌握溶液的组成及其特点、影响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因素等是解题的关键,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积累。 填空题 回答下列问题: ( 1)请用化学用语表示: 3个钾原子 , 2个氮分子 ; ( 2)右图是铝的结构示意图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图,则铝原子的核电荷数是 ,铝元素

24、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 3) K2Cr2O7(重铬酸钾)和 KMnO4是重要的化学试剂。 K2Cr2O7中铬元素的化合价是 ,硫酸铬(铬元素为 +3价)的化学式为 。 KMnO4是紫黑色的固体,它可用于制取氯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KMnO4 + 16HCl = 2KCl + 2X + 5Cl2+ 8H2O,请写出 X物质的化学式 。 答案:( 1) 3K 2N2 ( 2) 13 26.98 ( 3) +6 Cr2( SO4) 3 ( 4) MnCl2 试题分析:( 1)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 解答。 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故 3个钾原子表示为 3K; 标

25、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故 2个氮气分子表示为 2N2。 ( 2)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提供的信息可知,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为原子序数,故铝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3,而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故其核电荷数为13;元素名称的下方数字为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故铝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6.98。 ( 3) 根据化合价的原则, “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 ”,已知 K的化合价为 +1价, O的化合价为 -2价,设 K2Cr2O7中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1) 2+2x+( -2) 7=0,解得 x=+6价;已知硫酸根的化合价为 -2价,铬元素为 +3价,根据化学式的书写方

26、法,正价在左,负价在右,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知硫酸铬的化学式为 Cr2(SO4)3。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 16HCl = 2KCl + 2X + 5Cl2+ 8H2O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K原子 2 2 Mn原子 2 0 O原子 8 8 H原子 16 16 Cl原子 16 12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2X分子中含有 2个 Mn原子和 4个 Cl原子,则 1个 X分子中含有 1个 Mn原子和2个 Cl原子,则物质 X的化学式为 MnCl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化学

27、式的书写,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考查的知识点较多,且多为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所以同学们在日常的学习中要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人类对金属的开发和利用是循序渐进的。 ( 1)青铜器是人类较早使用的金属制品。西汉时期,人们主要采用 “湿法冶金 ”。如将铁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随着技术的不 断进步,人们能利用还原剂从金属的氧化物中将其还原出来。例如, 高炉炼铁所涉及的物质转化过程如下: 其中,物质 A为 (填化学式), A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3)每年因为腐蚀(如铁生锈)而报废的金属相当于年产量的 20%40%,人们采用多 种方

28、法防止金属腐蚀。例如,将清洗后的铁锅擦干后存放可以防止铁锅生锈,其原 因是 。 ( 4)铝的金属活动性比铁 (填 “强 ”或 “弱 ”),但铝制品却具有比较好的抗腐 蚀性能,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说明)。 答案:( 1) Fe + CuSO4 = FeSO4 + Cu ( 2) CO Fe2O3 + 3CO 2Fe + 3CO2 ( 3)防止铁与水接触 (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得分) ( 4)强 4Al + 3O2 = 2Al2O3 试题分析:( 1)依据湿法炼铜的原理可知,铁能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CuSO4=FeSO4+Cu。 ( 2)根据题意,二氧

29、化碳在高温的条件下可以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化学式为 CO),而一氧化碳可与赤铁矿中的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O3 + 3CO 2Fe + 3CO2。 ( 3)铁生锈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将清洗后的铁锅擦干,可以防止铁与水接触,从而达到铁锅防锈的目的。 ( 4)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铝的活动性比铁强,但由于铝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铝,氧化铝是一种致密的薄膜,附着在铝的表面,从而阻止了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Al+3O22Al2O3。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 点评:解答

30、本题,就要熟练掌握金属的性质、冶炼、锈蚀及防护等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做出正确解答。 根据下表回答问 题。 ( 1)硝酸钾溶液中的溶质为 。 ( 2) 20 时,向 100 g水中加入 36 g氯化铵,充分溶解后得到 (填 “饱和 ”或“不饱和 ”)溶液。 ( 3) 20 时,向 100 g水中加入 50 g氯化钠,若使氯化钠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 ( 4)有一杯 80 的 KNO3不饱和溶液(如图 A,水为 100 g),经过如下图的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水分的蒸发忽略不计)。 C烧杯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g。 有关三个烧杯中溶液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 B烧杯

31、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b在变化过程中,溶解度一定发生改变 c由 60 降温至 50 时溶液质量有可能减少 d A到 B的变化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1)硝酸钾 ( 2)不饱和 ( 3)加水 ( 4) 31.6 a 试题分析:( 1)硝酸钾溶液,即硝酸钾的水溶液,故其中的溶质为硝酸钾。 ( 2)根据表格可知, 20 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 37.2g,即 20 时每 10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铵的质量为 37.2g而达到饱和状态,故 20 时,向 100g水中加入36g氯化铵,充分溶解后得到的是不饱和溶液。 ( 3)根据表格可知, 20 时氯 化钠的溶解度为 36.0g,所以

32、 20 时,向 100g水中加入 50g氯化钠,只有 36g氯化钠溶解,剩余 14g没有溶解,所以若使氯化钠完全溶解,可以采用的方法是加水。 ( 4) 根据表格可知, 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31.6g,而结合图示可知, C烧杯中有溶质析出,故该溶液为 20 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所以 100g水中最多溶解 31.6g硝酸钾。 根据题意分析。 a、根据表格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由于 B烧杯中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所以 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不饱和溶液,也可能是饱和溶液,错误; b、由于硝酸 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而在变化过程中,温度由 60降至 20 ,所以溶解度一定发生

33、改变,正确; c、如果溶液在降温至 50 前就已得到恰好饱和的溶液,则降温至 50 时,就会有溶质析出,那么溶液的质量就会减少,正确; d、 A到 B的变化过程中,由于没有晶体析出,所以溶液中溶质质量没有发生改变,正确。故选 a 考点: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基本特征、用途、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计算题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现将 1.0 g二氧化锰放入 盛有 20.0 g过氧化氢溶液的锥形瓶中,立即塞紧带导管的橡胶塞,反应结束,共收集到 559 mL气体。计算:(结果保留 1位小数) ( 1)反应结束后,过滤,滤

34、渣的质量为 _g。 ( 2)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_g。(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 1.43 g/L) ( 3)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答案:( 1) 1.0 g ( 2) 0.559L1.43 g/L0.8 g ( 3) 8.5%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反应过程中只有二氧化锰是固体不溶物,且二氧化锰为该反应的催化剂,即反应前后质量没改变,所以反应后得到的滤渣的质量为 1.0g。 ( 2)根据题给的氧气的体积,结合密度公式可以求算出氧气的质量,559mL=0.559l,则反应产生氧气的质量为 0.559L1.43g/L=0.8g。 ( 3)根据氧气的质量,结合过氧化氢分解

35、的化学方程式中氧气与过氧化氢的质量比,即可求出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进而求出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 x 2H2O2 2H2O + O2 68 32 x 0.8g 68: x =32: 0.8g 解得, x=1.7g 则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100%=8.5% 答: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8.5%.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分析能力;本题难度不大,能根据相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注意解题要规范

36、。 探究题 现有以下装置、仪器和药品。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 1)写出仪器的名称: E_、 F_。 ( 2)图 A的实验室制氧气装置有两处错误,请改正错误 _;_。 ( 3)装置 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 ( 4)把 H与 B组合,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还可以在 “C至 H”中选择仪器 _(填序号)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若用H2O2和 MnO2制取 O2,且能获得平稳的气流,应选 E(或 F)和 _组合。 ( 5)若用图 所示医用塑料袋排 空气法收集 H2,则 H2导入端为 _(填“a”或 “b”)。 ( 6)用图 J所示矿泉水瓶可以证明 CO2能溶于水且能与水

37、反应的现象是 _、 答案:( 1)试管 锥形瓶 ( 2)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 试管口应略低于试管底部 ( 3) CaCO3+2HCl=CaCl2+H2O+CO2 CEH D(若多选 H不加分不扣分 ) ( 4) b ( 5)矿泉水瓶变瘪(或扁)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回答,图中仪器 E的名称是试管,仪器 F的名称是锥形瓶。 ( 2)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实验分析,图 A中的错误应改正为: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防止管口有冷凝水回流至管底,而炸裂试管),试管口应该放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颗粒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 ( 3)装置 B 中反应的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38、的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 4)结合 H、 B组合分析,要通过操作弹簧夹可以使反应停止或发生,就要能控制固液体的分离;而从 “C至 H”中选择仪器 C、 E、 H,可组装一个可随时使反应发生或停止的装置,因为当用弹簧夹夹 住胶皮管时,试管内由于气体增多,压强增大,会将部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使液面降至带孔塑料片以下,由于固体留在了塑料片上,故使固液体分离,从而导致反应停止;松开弹簧夹,气体放出,压强减小,液体再次进入并与固体接触、反应。 若要获得平稳的氧气流,就要控制反应的速率,可通过控制加入的过氧化氢溶液的量来

39、实现,则可以考虑选择分液漏斗 D。 ( 5)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进入装置后氢气会在塑料袋的上方向下排空气,故氢气应从长管 b倒入,将空气从 a排出。 ( 6)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而碳酸显酸性,故会使紫色石蕊 试液变红;而且由于二氧化碳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故二氧化碳的量会减少,瓶内压强会随之减小,故塑料瓶会变瘪。 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碱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练掌握常见仪器的名称、实验的注意事项、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等,是解题的关键。 某同学取一块表面完全锈蚀的生铁片进行了以

40、下探究: ( 1)实验: ( 2)表达:步骤 的化学方程式为 _、_。 ( 3)拓展:取 2枚未生锈的铁钉,一枚部分浸入蒸馏水、另一枚部分浸入盐水,生锈较快的是 _。 答案:( 1) 玻片上有水雾 黄 点燃 铁 (或 Fe) 炭 (或碳,或 C) ( 2) Fe+2HCl=FeCl2+H2 Fe2O3+6HCl=2FeCl3+3H2O(顺序可颠倒) ( 3)部分浸入盐水的铁钉 试题分析:( 1) 根据结论分析,由于固体中含有水,故将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后水会变成水蒸气逸出,若用一干冷的玻片置于试管口上方,则水蒸气会在玻璃片上冷凝形成水珠。 根据结论分析,由于固体中含有 Fe2O3,而 Fe2O3能

41、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溶液由无色变黄色。 根据氢气的验纯方法,结合反应现象 “有爆鸣声 ”分析,可知固体中仍含有未锈蚀的铁,而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用火点燃氢气即可产生爆鸣声。 由于生铁是铁和碳的合金,而碳与盐酸不反应,且不溶于水,故会有黑色固体不溶物出现。 ( 2) Fe2O3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Fe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HCl=FeCl2+H2。 ( 3)铁生 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由于蒸馏水是纯净物,其中不含氧气;而盐水中会溶于空气,因此盐水中更易生锈。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