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147.70KB ,
资源ID:310963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09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orderah29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3届江苏省盐城市阜宁县东沟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做法或举措与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无关的是( ) A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 C严禁就地焚烧秸秆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 答案: A 试题分析: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节约型社会就是要求我们要节能减排,淘汰高耗能产业,开发新能源。 A、 “珍爱生命,拒绝毒品 ”,可保护我们自身的身体健康,但与 “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无关,错误; B、积极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就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燃烧,既节约了能源,又保护了环境,正确; C、焚烧秸秆不仅浪费,而且还会产生一氧化碳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故

2、严禁就地焚烧秸秆可节能减排,正确; D、养成随手关灯的习惯,可节约电能,属于节能减排,正确。故选 A 考点: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 点评: “节能减排 ”是当前社会的热点,也是中考的热点,同学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要多关注这方面的内容。 把金属 X放人 CuCl2溶液中有红色物质析出,放人 MgCl2溶液中无现象。则 X、 Cu、 Mg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 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 A Mg、 X、 Cu B Cu、 X、 Mg C Mg、 Cu、 X D X、 Mg、 Cu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结合题意分析,由 “把金属 X放入 CuCl2溶液中有

3、红色物质析出 ”可知, X Cu;由 “把金属 X放入 MgCl2溶液中无现象 ”可知,Mg X。故选 A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是解答这类题的关键,即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之前的金属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活动性强的金属能将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下列结构示意图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 )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离子的形成分析,由于阴离子是由原子得电子后形成的,故其质子数核外电子总数,故选 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理解和熟记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和含义,是解题的关键;即在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

4、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为原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如右图所示,是实验室用 CO还原氧化铁的装置,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实验时应先给玻璃管加热,后通 CO B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 C实验中能观察到玻璃管中红棕色粉末逐渐变成黑色 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分析。 A、由于一氧化碳有可燃性,在加热或点燃一氧化碳和空气或氧气的混合物时,可能发生爆炸,故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中,开始时要先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以排净装置内原有的空气,然后再点燃

5、酒精灯,以防发生爆炸,错误; B、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正确; C、由于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可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管中红色固体变为黑色,正确; D、由于尾气中含有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有毒,所以一定要进行尾气处理,正确。故选 A 考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 点评:熟练掌握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反应现象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参考下列物质的微观结构图示,其中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 A铜 B干冰 C氯化钠 D金刚石 答案: B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A.铜属于金属,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

6、的,错误 ; B.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是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正确; 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错误; D.金刚石属于非金属固体,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错误。故选 B 考点:物质的构成微粒 点评: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一般的,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和稀有气体等是由原子构成的;非金属气体单质、以及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由分子构成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离子构成的。 将一定量的丙醇( C3H8O)和氧气置于一个密闭的容器中引燃并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 下表: 物质 丙醇 氧气 水 二氧化碳 X 反应前质量 /g 6.0 1

7、2.8 0 0 0 反应后质量 /g 0 0 7.2 8.8 a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表中 a的值一定是 2.8 B若 2.0g丙醇完全反应,则生成 2.4g水 C生成物 X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D若 6.0g丙醇与 14.4g氧气充分反应,则无 X生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分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质量总和 =反应后物质质量总和,故6.0g+12.8g=7.2g+8.8g+a,解得 a=2.8g,正确; B、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反应中丙醇与水的质量比 =6.0g: 7.2g=5: 6,故若2.0g丙醇完全反应,则生成 2.4g水,正确; C、已知反应

8、物中, 6.0g丙醇中含氢元素的质量 =6.0g100%=0.8g,而生成物中 7.2g 水中含氢元素的质量 =7.2g 100%=0.8g,由此可知,生成物 X中不含有氢元素,错误; D、根据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知, 6.0g丙醇能与 14.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只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无 X生成,正确。故选 C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理解和熟记质量守恒定律及 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特别是化学变化中的元素守恒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 ) A O2 B H2O C KCl D KMnO4 答案: B 试题分析: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其

9、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 A O2中只有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错误; B H2O 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正确; C KCl中不含氧元素,错误; D KMnO4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不属于氧化物,错误。故选 B 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 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了解氧化物的概念方面的含义,只有掌握了氧化物的含义才能对各种物质是否属于氧化物做出正确的判断。 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 A H 、 Na 、 CO B Cl-、 Ba2 、 SO C H 、 OH-、 SO D H 、 Ag 、 NO 答案: D 试题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10、分析。 A、 H 和 CO32-两种离子会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气体,故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B、 Ba2 和 SO42-两种离子会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故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C、 H 和 OH-两种离子会 反应生成水,故不能大量共存,错误; D、 H 、 Ag 、 NO3-三种离子间不能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故能大量共存,正确。故选 D 考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 点评:熟练掌握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即离子间若能互相结合生成沉淀、气体或水,则离子不能共存。 下表是人体几种重要体液的正常 pH范围,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 ) 体液 唾液 胃液 血液 胆汁 正常 pH范围 6.6 7.

11、1 0.9 1.5 7.357.45 7.1 7.3 A唾液 B胃液 C血液 D胆汁 答案: B 试题分析:稀溶液的酸碱性常用 pH表示, pH=7,溶液显中性; pH 7,溶液显酸性,且 pH 越小,酸性越强; pH 7,溶液显碱性,且 pH 越大,碱性越强;从表中可以看出,唾液、胃液显酸性,且胃液的 pH唾液的 pH,故胃液酸性强。故选 B 考点: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 点评:熟练掌握溶液的酸碱性和 pH 的关系,解题时要注意 pH的范围是 0 14,中性是 7,越大碱性越强,越小酸性越强。 只有 CO2存在时,下列物质通常不能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 A生石灰 B石灰石 C水 D

12、石灰石、水 答案: B 试题分析: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分析。 A、生石灰就是氧化钙的俗名,而二氧化碳可以与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正确; B、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二氧化碳不能与碳酸钙反应,错误; C、二氧化碳能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正确; D、二氧化碳能和水及碳酸钙共同作用,生成碳酸氢钙,正确。故选 B 考点:二氧化碳的性质 点评:熟记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正确解答。 填空题 生活处处有化学,家庭厨房就是一个化学小世界。 ( 1)厨房中加碘食盐里的 “碘 ”指的是 (填 “单质 ”、 “元素 ”或 “原子 ”)。 ( 2)常用洗洁精洗涤油污,因为洗洁精与油、水混合会发生

13、作用。 ( 3)厨房中富含淀粉的食品可用 检验。 ( 4)小明晚上切完西瓜就将菜刀放在菜板上,第二天早上发现菜刀接触西瓜处出现锈迹,由此他分析得到影响铁生锈的一个因素是 。 ( 5)厨房中小餐桌是用玻璃钢制作的,玻璃钢属于 : A无机非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复合材料 (6)南宋诗人赵师秀有诗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诗中 “灯花 ”是蜡烛不完全燃烧产生的炭附着在蜡烛芯上的现象。家用石油液化气与石蜡属于同类别物质,欲使 其燃烧不产生 “灯花 ”现象的条件是 。 答案:( 1)元素 ( 2)乳化 ( 3)碘水或碘酒 ( 4)水 ( 5) C ( 6)

14、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或要充分燃烧 试题分析:( 1)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加碘盐中含有的碘,是以化合物(如碘酸钾)的形式存在于加碘盐中的,不是以单质、分子、原子的形式存在的,是指元素。 ( 2)洗洁精中含有乳化剂,能对油脂类物质起乳化作用。 ( 3)淀粉遇碘变蓝,故可用碘水或碘酒检验富含淀粉的食品。 ( 4)根据铁生锈的条件分析,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将菜刀放在菜板上,则菜刀的 周围必然有空气(氧气)存在,而只有接触西瓜处出现锈迹,说明影响铁生锈的因素是水。 ( 5)玻璃钢既不是玻璃也不是钢,而是在塑料中加入玻璃纤维制成的,故玻璃钢属于材料中的复合材料。 ( 6)根据题意,

15、“灯花 ”是不完全燃烧的结果,故欲使石油液化气燃烧不产生“灯花 ”现象,就要使其充分燃烧,则需要充足的氧气,如调节风门,保证有足够的空气。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复合材料、纳米材料,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可以根据所学 化学知识和日常生活、生产经验方面的知识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合理的结论。 三聚氰胺的化学式为 C3H6N6,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有机化工原料该物质为纯白色晶体,无味,溶于热水,微溶于冷水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 1)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有 _ ( 2)通常

16、可用尿素 CO( NH2) 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三聚氰胺,同时放出氨气和另一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CO( NH2) 2=C3H6N6+6NH3+3X,则 X的化学式为 _ ( 3)通常人们以测量氮元素的含量来衡量蛋白质含量的高低,一些不法分子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主要是因为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百分含量是 _(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加入三聚氰胺可以增大牛奶中氮元素的含量,这种做法 _(填能或不能)增大牛奶中蛋白质的含量 答案:( 1) 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 2) CO2 ( 3) 66.7% 不能 试题分析:( 1)根据题意,结合化学性质的定义分析,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来表现,

17、故三聚氰胺的化学性质是,一般情况下较稳定,但在高温下能分解放出氰化物。 ( 2) 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CO( NH2) 2=C3H6N6+6NH3+3X可知, 反应前 反应后 C原子 6 3 O 原子 6 0 N 原子 12 12 H原子 24 24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可判断生成物 3X分子中含有 3个 C原子和 6个 O 原子,则 1个 X分子中含有 1个 C原子和 2个O 原子,故物质 X的化学式为 CO2。 ( 3)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可知三聚氰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66.7%; 加了三聚氰胺后,可以增大牛奶中氮元

18、素的含量,但不能增大牛奶中蛋白 质的含量。 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熟练掌握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奥运会田径比赛场上发令枪响后我们看到升起一股白烟,请你写出产生白烟的化学方程式: ,其反应基本类型是 。 答案: P+5O2 2P2O5 化合反应 试题分析:发令枪的弹丸中含有红磷,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一种白色固体(五氧化二磷),故能产生大量的白烟,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P+5O22P2O5;由于该反应是两种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故属

19、于化合反应。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化学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在解此类方程式的书写题时,首先确定反应原理,然后再依据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化学与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 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 。 酒精 无烟煤 乙醇汽油 氢气 天然气 ( 2)下列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做法,符合 “低碳生活 ”理念的是 。 A随手关灯 B双面使用纸张 C充分利用太阳 能 D减少使用一次性木筷 ( 3)在我国农村,可利用沼气解决生活用燃料问题,沼气中的甲烷含量达 60%左右。请写出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1)

20、 、 ( 2) A、 B、 C、 D ( 3) CH4 + 2O2 CO2 + 2H2O 试题分析:( 1)三大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故选 、 ;氢气具有三大优点: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氢气燃烧产物只是水),所以氢气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故选 。 ( 2)低碳生活就是减少含碳物质(主要是二氧化碳)的排放。 A、随手关灯节约用电,减少了发电时含碳物质的燃烧,即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 B、双面使用纸张,能节约纸张,也就减少了对木材的使用,而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C、充分利用太阳能,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等能源,也就减少了含碳物质的排放; D、减少使用一

21、次性木筷,也就减少了对木材的使用,而树木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故减少了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故选 ABCD ( 3)甲烷在空气中的燃烧,是甲烷和氧气的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4 + 2O2 CO2 + 2H2O。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了解三大化石燃料的种类,氢气的优点,低碳生活的内涵,并能熟练掌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天平两端各放等质量的两个锥形瓶(瓶口用单孔塞和导管连接起来,气球中装有等质量的大理石),如图所示。左盘锥形瓶中盛有 M 克水,右盘锥形瓶中盛有 M 克稀盐酸,天平平衡

22、。 ( 1)实验开始时,将气球中的大理石倒入锥形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左盘 _ ,右盘 _ ;天平的指针 ; (填 “偏左 ”、 “偏右 ”或 “在标尺中央 ”,下同)。 ( 2)待上述实验的反应完成后,将锥形瓶瓶口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天平的指 _;原因是 答案:( 1)左盘锥形瓶中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产生气泡,气球胀大,在标尺中央。 ( 2)偏左,右盘锥形瓶中产生二氧化碳逸出,质量减小 试题分析:( 1)左盘锥形瓶中的大理石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故无明显现象;右盘锥形瓶中的大理石能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故有气泡冒出,但由于右侧反应是在密闭环境中进行的,故二氧化碳没有

23、逸出,总质量没有发生变化,故天平仍平衡。 ( 2)若将锥形瓶瓶口 上的单孔塞、导管和气球去掉,则右侧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会逸出,故锥形瓶中的物质质量会减少,所以天平向左倾斜。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 点评: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学生应注意守恒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 计算题 图是某试剂瓶标签上的内容。 ( 1)要把 10g这种浓硫酸稀释为 20的硫酸,需要水的质量为 g。在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是仰视读数,将导致稀释后的硫酸溶液质量分数 _20%( “ ”、“ ”或 “ ”) ( 2)试计算用上述稀释用的稀硫酸测定 50gB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 ,实验数据如右图所示,写出具体

24、的计算过程。 (已知: BaCl2 H2SO4 BaSO4 2HCl ) 答案: (1)39; ( 2) 4.16% 试题分析:( 1)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分析。 设需要加水的质量是 x,则 10g98%=( 10g+x) 20% 解得, x=39g 在用量筒量取水时,若是仰视读数,则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水的量比读数大,这将导致稀释后的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 20%。 ( 2)根据图象,可找出生成的沉淀的质量为 2.33g,再结合化学方程式中氯化钡与硫酸钡的质量比,可计算出氯化钡的质量,进而求出 50gB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 设该 50gBaCl2溶液中 BaCl2的质量为 x, B

25、aCl2 H2SO4 BaSO4 2HCl 208 233 x 2.33g 208: x=233: 2.33g 解得, x=2.08g 则该 50g BaCl2溶液中 BaCl2的质量分数 = 100%=4.16% 答: 50gBaCl2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4.16%。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此题是关于化学方程式及溶质质 量分数的计算题,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识图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根据图像,找出生成的沉淀的质量,并依据已知量对未知的应求量进行求解计算即可。 探究题 现有氯酸钾、二氧化锰、锌粒、稀硫酸、氧化铜等药品,请利用所给的药品结合下列实验装

26、置图回答问题(收集装置不能重复使用) A B C D E F ( 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 _;制取氧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_和 _。(填字母) ( 2)实验室制取氢气应选用的装置是 _和 _。(填字母) ( 3)实验室中一般用铜与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迅速产生二氧化氮气体。二氧化氮气体比氧气密度大,易溶于水。试用你学过的实验室制氧气和制氢气的知识回答:实验室用于制二氧化氮气体的发生装置可用 (填序号 )_,收集二氧化氮气体的装置为 _ 答案:( 1)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 A D( 2) C DF ( 3) C E 试题分析:( 1)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结合题给的原料可知,本题要

27、用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制作催化剂的作 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 氯化钾 +氧气,故该反应属于固体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故选 A作为发生装置;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于水,故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图示错误)或排水法 D收集。 ( 2)实验室制取氢气,一般选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属于固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选 C作为发生装置;由于氢气密度比空气小,且难溶于水,故可用向下排空气法 F和排水法 D收集。 ( 3)根据题意, “实验室中一般用铜与浓硝酸在常温下反应迅速产生二氧化氮气体 ”,即该反应属于固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 故选 C作为发生装置;由于 “二

28、氧化氮气体比氧气密度大,易溶于水 ”,故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 E(图示错误)收集。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 点评:熟记氧气和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原理和操作注意事项,是解题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通过半年的化学学习,你对化学实验有了一些认识,请你解答下列问题: ( 1)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两电极相连的玻璃管上方产生的气体是 和 ,两者的体积比约为 ,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

29、组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根据下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 O2应选用的发生装置(填序号,下同)_;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 O2该装置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 ;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 O2应选用 _;制取 H2应选用 _; 制取 CO2应选用 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收集 O2可选用 _, 理 由是 ; 收集 CO2应选用 。 ( 3)过滤操作中的要点常简记为 “一贴二低三靠 ”,请你解释 “三靠 ”的具体含义:。 “三靠 ”: , , 。 答案: (1)氢气和氧气; 2:1(注意:要和前面的物质顺序一致);氢元素和氧元素; 2H2O 2

30、H2 + O2 (2) B; 试管口放一团棉花; A; A; A; 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C或 E; 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或不易溶于水 ; C 。 (3) 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的地方; 漏斗下端的长管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表述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根据 “正氧负氢、氢二氧一 ”可知,水通电分解后,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氧气,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中产生氢气,且两种气体的体积比为 1: 2;这个实验证明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O2。 ( 2) 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

31、制取氧气,是固体的加热反应,所以反应的发生装置为 B;若用高锰酸钾加热制取 O2,则应在该装置的试管口放一团棉花,以防高 锰酸钾颗粒随氧气流进入导气管;若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或用稀硫酸和锌粒反应制取氢气(实验室常用方法)、或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常用方法),以上三种都是固体和液体在常温下的反应,故发生装置都选 A;其中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由于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所以可用 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又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也可用 E装置(排水法)收集;而二氧

32、化碳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且能溶于水故只能用 C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 3)过滤操作中的要点常简记为 “一贴二低三靠 ”,其中 “三靠 ”的具体含义是指: 烧杯紧靠在玻璃棒上; 玻璃棒紧靠在三层滤纸的地方; 漏斗下端的长管壁紧靠在烧杯内壁上。 考点:电解水实验,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 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熟悉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掌握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此外,本题的重点是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取方 法,要学会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选择发生装置,根据制取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的大小选择收集气体的方

33、法。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反应,有如下实验装置: 上述 A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请分别写出实验室制取氢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 。 请你参与探究氢气还原氧化铜得到的红色固体的成分,完成下列各题: 已知信息: Cu和 Cu2O 均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有 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 Cu2O; 假设三: (请补充完成假设三)。 实验探究:(填写表中空格)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a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无明显现象 假设 成立

34、b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假设二和假设三均成立 数据处理:甲同学称取 Wg 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 (填操作名称)、洗涤、干燥,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为 mg,通过计算,若 m (选填 、 、 试题分析:( 1)实验室常用锌粒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同时还生成硫酸锌,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实验室常用石灰石或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同时还生成氯化钙和水,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2) 根据题意,氢气还原氧化铜有可能生成铜或氧化亚铜,故可猜想反应后的生成物为:铜、或氧化亚铜、

35、或铜与氧化亚铜的混合物。 由于铜属于 H后金属,故稀硫酸不能与铜发生反应;而根据资料可知,氧化亚铜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铜、硫酸铜和水;因此,当取少量红色固体加入到足量硫酸溶液中, a若无现象时,说明固体中只含有铜;而 b若溶液变成蓝色时,则说明红色固体中含有氧化亚铜,即假设二和假设三均成立。 根据题意,要从溶液中得到不溶于液体的剩余的红色固体,需先进行过滤,然后再洗涤、干燥。 若假设二成立,则红 色固体中只含 Cu2O,那么 Wg红色固体( Cu2O)都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据此,根据 Cu2O 的质量 Wg,可计算出剩余固体( Cu) m的质量。 解,假设 Wg红色固体全部是 Cu2O,反应后生成铜的质量为 m,则 Cu2O+H2SO4=Cu+CuSO4+H2O 144 64 W m 144: 64=W: m 解得, m= 即当 m= 时,假设二成立。 若 m 时,则说明红色固体中原本就含有铜,所以假设三成立。 考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 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