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湖北省武汉市某些重点中学九年级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成语中,本意主要为化学变化的是( ) A滴水成冰 B积土成山 C百炼成钢 D木已成舟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滴水成冰、积土成山、木已成舟都是物质状态改变,属于物理变化;百炼成钢是化学变化。选 C。 考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别。 点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某工厂为防止环境污染和回收贵重金属,向含有 Cu(NO3)2和 AgNO3的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
2、到滤液和滤渣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的描述,下列四种判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有 Ag和 Cu,可能含有 Fe B滤渣中一定有 Ag、 Cu、 Fe C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可能含有 AgNO3和 Cu(NO3)2 D滤液一定含有 AgNO3和, Cu(NO3)2可能含有 Fe(NO3)2 答案: B 试题分析: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泡产生,说明有铁粉剩余,滤渣中一定有 Ag、 Cu、 Fe,废液中的 Cu(NO3)2和 AgNO3全部被反应掉了,故滤液中一定含有 Fe(NO3)2,没有 Cu(NO3)2和 AgNO3了。选 B。 考点:物质推断;金属
3、活动性顺序;过滤。 点评:根据一些特有的现象来推断某物质的存在是解题关键。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四个实验并绘制了相关图像其中错误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铝片 B把表面被氧化的镁条放入烧杯中,再加入足量稀盐酸 C向等质量、等质量分数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质量相等的锌和铁 D给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 答案: A 试题分析:向一定质量的稀硫酸中加入铝片,溶液的质量应从 0点以上某个数值开始上升,然后,待稀硫酸反应完以后,溶液质量不再改变。 B、 C、 D图像正确。选 A。 考点:溶液;图像;金属活动性。 点评:用图像表示化学反应中的数量
4、关系,是一类常见的题型,需要理解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才行。 下列实验操作(或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序号 实验操作(或方案) 实验目的 A 取两块干燥的玻璃片,对着其中的一块哈气比较呼出的气体和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B 向试管中加入 2mL浓氨水,将蘸有酚酞溶液的棉花靠近该试管的管口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C 把燃着的木条伸入充满氮气的集气瓶里 探究氮气是否支持燃烧 D 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纯净的气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呼出的气体中水蒸气的含量较多,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小水珠;氨气分子不断运动,遇到酚酞溶液,是酚酞变红色;氮气不能支持燃烧
5、,伸入其中的木条熄灭;选 D。 考点:空气的组成;分子的性质;氮气的性质;排水集气法。 点评: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当导管口有气泡放出时,立即将导管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中收集气体,得到的气体不纯,因为容器内的空气会混入气体中。 在纯氧中完全燃烧 2.8g某化合物,生成 8.8g CO2和 3.6g H2O,下列对该化合物的判断正确的是( ) A该化合物一定含碳、氢、氧元素 B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CH4 C该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46 D该化合物由碳、氢元素组成,且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6: 1 答案: D 试题分析: 8.8g CO2中含有 C元素的质量 =8.8 =2.4g; 3.6g H2O
6、中含有 H元素的质量 =3.6 =0.4g; C、 H的质量之和为 2.4+0.4=2.8g,与该化合物的质量相等,故该化合物中不含氧元素,只有 C、 H。且 C: H=2.4:0.4=6: 1. 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的质量比;相对分子质量。 点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合物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等于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酒鬼酒是我国高端酒行列品牌,在 2012年 11月 19日被爆查出塑化剂超标2.6倍。塑化剂 DEHP是一种环境荷尔蒙,它广泛分布于各种食物内,其毒性远高于三聚氰胺,在体内必须停留一段时间才会排出,长期下来
7、会造成免疫力及生殖力下降,长期大量摄取会导致肝癌。 DEHP化学名叫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化学式为 C24H38O4,是一种无色、无味液体,添加后可让微粒分子更均匀散布,因此能增加延展性、弹性及柔软度,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各领域。根据以上描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长期摄入 DEHP对人体有害 B DEHP是由 66个原子构成 C DEHP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90 D DEHP中 H的含量约为 9.74% 答案: B 试题分析:有题中信息可知,长期摄入 DEHP对人体有害;每个 DEHP分子是由 66个原子构; DEHP的相对分子质量 =1224+138+164=390; DEH
8、P中 H的含量 = =9.74%,约为 9.74%。选 B。 考点:物质的构成;相对分子质量;质量分数;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 点评: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等于化合物中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下列有关对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我国的人均水量居世界第一 B使用含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C用煮沸的方法可降低水的硬度 D水分子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 答案: C 试题分析:我国的人资源总量虽然较多,但因人口众多,污染严重等原因,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并不丰富;使用含磷洗衣粉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选 C。 考点:水资源的利
9、用和保护;水分子的构成。 点评: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丰富,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人人有责。 下列正确的实验操作是( ) 答案: D 试题分析: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点燃酒精灯应用火柴点燃;倾倒液体时,试剂瓶口要与试管口紧挨着,标签对着手心,瓶塞倒放在桌上。闻气味时,用手煽动,防止吸入过多的气体刺激呼吸道。选 D。 考点:过滤;酒精灯的使用;倾倒液体;闻药品气味。 点评:规范的实验操作是保证实验成功和安全的关键。 填空题 ( 4分)从 C、 H、 O、 S、 Fe、 Cu、 N 等元素中选择元素组成符合条件的化学式 能作燃料的氧化物 溶于水,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的物质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空
10、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答案: CO FeSO4或 Fe(NO3)2 H2 N2 试题分析: 能作燃料的氧化物: CO; 溶于水,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的物质: FeSO4或 Fe(NO3)2; 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H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 N2。 考点:元素;物质组成;空气的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物质的性质;化学式。 点评:熟悉相关物质的性质,以及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等的概念是解题的根本。 计算题 ( 6分)某石灰厂新到一批石灰石,其中含有杂质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高温不分解)为测定石灰石样品的纯度,某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分成三组实验测得数据如 下表: 实验次数 1
11、2 3 稀盐酸质量( g) 50 50 100 样品质量( g) 20 30 20 产生气体的质量( g) 6.6 6.6 6.6 ( 1)该实验中第 次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 2)求出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答案: 1 (1分 ) - 解:设 2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 2分) 100 44 x 6.6g ( 1分) x=15g ( 1分) 则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 1分) 试题分析: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实验中第 1次稀盐酸和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以恰好完全反应的数据作为计算标准,算出碳酸钙的质量即可算出石灰石样品的纯度。 解:设
12、 20g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x CaCO3 2HCl=CaCl2 H2O CO2 ( 2分) 100 44 x 6.6g ( 1分) x=15g ( 1分) 则该石灰石样品的纯度为 ( 1分)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要注意解题的步骤,设、写、找、列、解、答。带入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数据必须是参加反应的纯净物的质量。 探究题 ( 4分)如下图所示的是课本上重要的三个实验请回答问题: 实验 I中若装置漏气会造成结果 (填 “偏大 ”、 “偏小 ”或 “无影响 ”) 实验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实验 中得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 答案: 偏小 2H2O 2H2 O2 可燃
13、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试题分析: 实验 I中若装置漏气会造成结果偏小; 实验 中发生的反应是电解水的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 2H2 O2; 实验 中得到可燃物燃烧的条件是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考点: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电解水;化学方程式;燃烧的条件。 点评:燃烧法测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装置不能漏气;红磷要足量;装置冷却后才能打开止水夹;燃烧的条件有三个,缺一不可。 ( 7分)横店中学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做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意外发现铁丝的表面有少量的、无色无味的气体产生,他们对该现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想探究一下
14、该气体的成分。 【提出猜想】猜想一:该气体是 H2;猜想二:该气体是 SO2;猜想三:该气体是 O2。 【讨论分析】进过思考分析后,同学们一致认为猜想二是错的,理由是 并提出了猜想四 : 【设计实验】同学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来验证其余的猜想 【实验步骤】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装入足量的铁粉,再加入适量的水将长颈漏斗下端液封,将铁丝改为铁粉做实验的目的是 ; 打开活塞 K1、 K2,通一会儿氮气,通入氮气是为了 ; 关闭 K1从长颈漏斗中加入一定量的硫酸铜溶液,观察现象; 一会儿后在尖嘴处放一根燃着的木条,然后倒扣一只干而冷的烧杯,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A中 B处气体安静的燃烧产生蓝色火
15、焰,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结论】猜想一成立 【反思】 长颈漏斗除了有能添加药品的作用之外 ,还有 的作用 对于实验中的意外现象我们应该 答案:【讨论分析】 SO2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现象不符 H2和 O2的混合物 【实验步骤】 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 【反思】 调节装置气压(缓冲或安全等) 查找原因等合理即可 试题分析: 1、 SO2 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与现象不符,故猜想二是错的;猜想四:可能是 H2和 O2的混合物; 2、因铁粉比铁丝与水接触的更充分,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
16、面积,加快反应速率,故将铁丝改为铁粉做实验; 3、打开活塞 K1、 K2,通一会儿氮气,是为了排出装置中的空气,防止爆炸; 4、【实验现象】 产生气泡,有红色固体出现,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长颈漏斗除了有能添加药品的作用之外,还有调节装置气压的作用; 5、对于实验中的意外现象我们应该查找原因,寻找合理的答案:。 考点:实验探究;二氧化硫的性质;实验装置的使用。 点评:本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同学们需要具备充分理解题中信息并有整合信息的能力。 推断题 ( 4分)现有 A、 B、 C、 D、 E、 F、 G七种物质, C、 F是最常见的金属,B是气体单质, D为浅绿色溶液, G为蓝色溶液,它
17、们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 1)推测下列物质的名称: A , B H2Cu; ( 2)写出 C+GD+F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 四氧化三铁 氢气 Fe CuSO4=Cu FeSO4或 Fe CuCl2=CuFeCl2等 试题分析:由 D为浅绿色溶液, G为蓝色溶液,可知, G是 CuSO4或者 CuCl2溶液, D是 FeSO4或者 FeCl2溶液; C是 Fe; E是稀硫酸或者稀盐酸; A是。 C+GD+F,即是 Fe和 CuSO4或 CuCl2反应,化学方程式: Fe CuSO4=CuFeSO4或 Fe CuCl2=Cu FeCl2。 考点:物质推断;化学方程式。 点评:解答推断题的关键
18、是找到突破口,题中 D 为浅绿色溶液, G 为蓝色溶液,就是突破口。 信息分析题 ( 5分)学习了元素的相关知识后相信同学们都有所收获,请根据所学的知识和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 H 氢 2 He 氦 3 Li 锂 4 Be 铍 5 B 硼 6 C 碳 7 N 氮 8 O 氧 9 F 氟 10 Ne 氖 ( 1)图甲表示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该元素属于 元素;(填 “金属 ”或 “非金属 ”),该元素原子中中子数为 ,图甲中表示的元素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 2)图乙表示的原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该离子与 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答案:( 1)金属 12 ( 2) O2- Ne或氖原子 试题分析:( 1)图甲表示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该元素原子中中子数为 12;该元素形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是 ; ( 2)图乙表示的原子是 O,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O2- ,该离子与 Ne或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的分类;离子符号;相对分子质量;离子结构示意图。 点评:相对分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