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初中学业质量检查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以下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海水晒盐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取暖 D煤的综合利用 答案: 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确定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要依据在变化过程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生成其他物质的是化学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是物理变化 A、海水晒盐只是将水分蒸发分离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A错; B、风力发电只是通过风力使轮子转动做功发电,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错; C、太阳能取暖是通过太阳的照射,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没有新物
2、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C错; D、煤的综合利用有新物质煤焦油、焦炉气、焦炭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D正确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搞清楚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解答本类习题的关键判断的标准是看在变化中有没有生成其他物质一般地,物理变化有物质的固、液、气三态变化和物质形状的变化 下列 4个坐标图分别表示 4个实验过程中某些质量的变化,其中 正确的是( ) A B C D A向一定量铁粉中滴加稀盐酸 B向一定量硫酸铜溶液中不断加入锌粉 C向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D加热一定量高锰酸钾固体 答案: D 试题分析: A、当稀盐酸的质量为零时,氢气的质量应该也为零,
3、图象不正确 B、没有加入锌时,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不为零,图象不正确 C、当向氢氧化钠溶液中不断滴加稀盐酸时,氢氧化钠的质量不断减小,直至为零,图象不正确 D、高锰酸钾分解时,生成的氧气中不含有锰元素,锰元素存在于生成的锰酸钾、二氧化锰和剩余的高锰酸 钾中,所以剩余固体中锰元素的质量不变,图象正确 故选: D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中和反应及其应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 一次性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试剂不能达到目的是( ) 待鉴别物质 所选试剂 A 稀盐
4、酸、水、石灰水 紫色石蕊试液 B 食盐水、白醋、纯碱溶液 酚酞试液 C 氢气、氧气、二氧化碳 燃着的木条 D 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稀盐酸 碳酸钠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出三种物质,则选择的鉴别试剂与被鉴别物质混合时,要出现不同的现象,包括产生气泡、沉淀、无变化等,据此解答 A、稀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水呈中性,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色;石灰水呈碱性,能使石蕊试液变蓝,现象不同,可以鉴别; B、酚酞试液在食盐水和白醋中都是无色的,在纯碱溶液中为红色,无法鉴别食盐水和白醋,故 B错误; C、燃着的牧田能点燃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更旺,遇二氧化碳熄灭,现象不同,可以
5、鉴别,故 C正确; D、 氢氧化钠溶液与碳酸钠溶液不反应,无现象;氢氧化钙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盐酸与碳酸钠溶液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鉴别,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差异进行 如图是用比例模型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微观示意图根据该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属于化合物 C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2CO+O2 2CO2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 2H2+O2 2H2O 答案: C 试题分析: A、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是两种,生
6、成物是一种,不是分解反应,故 A错误; B、 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属于单质,故 B不正确; C、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生成物是一种化合物,符合一氧化碳燃烧的化学反应,故正确; D、从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得知,反应物是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不符合氢气燃烧的化学反应,故 D不正确; 故选 C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物质的简单分类;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分子由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同的分子为不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 “增塑剂 ”是一种高分子材料助剂,其种类繁多,最常见的品种是 DEHP,化学名叫邻苯二甲酸二( 2
7、-乙基己)酯,分子式为 C24H38O4下列有关 C24H38O4说法正确的是( ) A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属于有机化合物 B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由 24个碳原子、 38个氢原子和 4个氧原子构成 C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D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 己)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24: 38: 4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B、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是由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分子构成的,1个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分子是由 24个碳原子、
8、 38个氢原子和 4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 C、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故选项说法错误 D、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24):( 138):( 164) 24: 38: 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A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B t1 时甲物质和乙物质的溶解度相
9、等 C t2 时将 70g甲物质加入 100g水中,可得到 170g溶液 D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丙物质的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所以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会有晶体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故 A错误; B、 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一交叉点上,所以溶解度相等,故 B正确; C、 t2 时甲物质溶解度是 60g,将 70g甲物质加入 100g水中,可得到 160g溶液,故 C错误; D、温度低于 t1 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温度高于 t1 时,甲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比乙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 D错误
10、; 故选 B 考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点评:掌握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变化趋势及其作用;了解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正确的实验操作是科学探究成功的基础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用少量液体 B过滤 C闻气味 D稀释浓硫酸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胶头滴管伸入试管,会造成药品的污染图中操作错误,故 A错误; B、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上、漏斗下端口紧靠烧杯内壁,而图中烧杯没有紧靠玻璃棒,故 B错误; C、图中闻气体的气味的操作正确,故 C正确; D、水注入硫酸,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图中操作错误,故 D错误 故选 C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点评:本题主
11、要考查了过滤的方法技巧及注意事项,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了解闻气体的方法及浓硫酸的稀释方法 氨的催化氧化是工业上生产硝酸的重要步骤,其化学反应 4NH3+5O24NO+6H2O 中,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 ( ) A只有 N 和 O B只有 N C只有 H和 O D有 N、 H和 O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化学式及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来计算元素的化合价 根据 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 0,在 NH3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 +1价,则氮元素化合价为 -3价,一氧化氮中氧显 -2价,则氮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因此氮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 氧气中
12、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0,一氧化氮、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 -2价,因此氧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发生变化; 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均为 +1价,因此氢元素反应前后化合价不发生变化; 故选 A 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 点评:本题考查利用化学式来计算化合价,熟悉质化合价计算的原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实验事故处理正确的是( ) A可燃性气体大量泄漏时,立即接通电源用排气扇排气 B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 C氢氧化钠溶液沾到皮肤上,直接涂上浓盐酸 D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浓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静电、
13、电火花或加热可能发生爆炸,打开排风扇会产生电火花,故 A错误; B、酒精灯中的酒精洒在桌上燃烧起来,立即用湿抹布扑盖,使酒精与氧气隔绝同时降低温度使其降到酒精的着火点一下,故 B正确; C、氢氧化钠有腐蚀性,沾到皮肤上应立即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故 C错误; D、浓硫酸溅到手上,应用抹布擦去,冲洗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也有很强的腐蚀性,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防范爆炸的措施;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 点评:本题从生活的实际出发,考查利用课本知识解决新问题能力,能加深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严重问题
1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排入大气中会形成酸雨 B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将产生温室效 应 C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将废弃塑料袋就地焚烧 D利用农作物的秸秆发酵产生沼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进行分析,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形成酸雨;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易造成温室效应;塑料燃烧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秸秆能发酵产生沼气 A、二氧化硫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形成酸雨,故 A说法正确; B、二氧化碳含量过高易造成温室效应,故 B说法正确; C、塑料燃烧易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环境,不能将废弃塑料袋就地焚烧,故 C说法错误; D、秸秆能发酵产生沼气,故 D说法正确; 故选 C 考点:酸雨
15、的 产生、危害及防治;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环境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熟知各种物质对环境的影响,以便灵活应用 填空题 许多化学反应在生产生活中有重要应用 ( 1)用 X射线检查肠胃疾病时,要让患者服用 “钡餐 ”(主要成分是硫酸钡,硫酸钡难溶于水和盐酸)硫酸钡属于 (填 “酸 ”、 “碱 ”或 “盐 ”),它是由钡离子和 (填离子符号)构成,碳酸钡( BaCO3)也难溶于水,但不能用碳酸钡制 “钡餐 ”,这是因为碳酸钡与胃酸反应生成的 BaCl2易溶于水,会使人中毒若误服碳酸钡,可服用硫酸镁( MgSO4)使其与 BaCl2反
16、应进行解毒,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实验室可用石灰水和纯碱反应来制取少量的烧碱,其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盐; SO42-; BaCl2+MgSO4MgCl2+BaSO4; ( 2) Ca( OH) 2+Na2CO3=2NaOH+CaCO3 试题分析:( 1)根据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故硫酸钡属于盐,它是由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硫酸镁( MgSO4)与 BaCl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BaCl2+MgSO4MgCl2+BaSO4; ( 2)氢氧化钙和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 OH) 2+Na2CO3=2NaOH+CaCO3;
17、考点: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盐的定义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难度不大 氯化铁溶液能腐蚀铜,工业上常用此原理生产印刷线路板以下是印刷线路板的生产及废液的处理过程: 请回答下列问题: ( 1)步骤 中发生了两个反应: 2FeCl3+Fe3FeCl2和 ( 2)滤渣的成份有 和 ,步骤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 Fe+CuCl2FeCl2+Cu;( 2)铁;铜; 2HCl+FeFeCl2+H2 试题分析:( 1)过量的铁粉与氯化铜发生置换反应,得到金属铜和氯化亚铁;同时,铁粉与剩余的氯化铁溶
18、液反应,把混合溶液全部转化为纯净的氯化亚铁溶液;所以方程式还有: Fe+CuCl2FeCl2+Cu; ( 2)由于加入过量的铁粉,所以滤渣中不但有置换出来的铜,还有未反应完的铁; 步骤 加入稀盐酸与滤渣中的铁粉反应而除去多余的铁,反应 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所以方程式是: 2HCl+FeFeCl2+H2;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金属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过滤是一种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所形成的混合物的方法,过滤出来的固体称为滤渣、得到的溶液称为滤液 南海是中国四大海域中最大、最深、自然资源最为丰富的海域,南海不但资源丰富,还是亚太地区海运的 “咽喉要道 ”
19、,这里有世界上最繁忙的航线,因此引起周边国家的窥视 ( 1)海水属于 (填 “纯净物 ”或 “混合物 ”);海水晒盐属于混合物分离操作的方法是 (填序号) A蒸馏 B蒸发 C过滤 D沉淀 ( 2)南海天然气资源丰富,用天然气代替燃煤是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之 -请写出天然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3)在 “南海一号 ”打捞出来的文物中, “金龙纹手镯 ”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损严重,这说明金、铜、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顺序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4)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 (填 “金属材料 ”或 “合成材料 ”);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0、为 ;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是 答案:( 1)混合物; B; ( 2) CH4+2O2 CO2+2H2O; ( 3)铁、铜、金; ( 4)金属材料; 3CO+Fe2O3 2Fe+3CO2;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它金属 试题分析:( 1)海水中含有水、氯化钠、氯化镁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海水晒盐主要是通过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使晶体结晶析出的过程,所以蒸发就是混合物的分离; (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天然气燃烧的方程式:CH4+2O2 CO2+2H2O ( 3)金属活动性越强,越容易生锈,由, “金龙纹手镯 ”光彩夺目,完好无损;铜镜表面 有铜锈;铁器则锈迹斑斑,残存很少
21、,可知铁最活泼,铜次之,金最不活泼; ( 4)金属材料包括金属和合金,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属于金属材料;炼铁的原理中反应物是一氧化碳和氧化铁,生成物是铁和二氧化碳,用观察法配平,反应条件是高温,写在等号上边; 防止生锈的方法有:保持铁制品表面洁净和干燥,使在铁制品表面镀一层其他金属或制成合金等 考点:海洋中的资源;结晶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金属材料及其应用;铁的冶炼;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把握好混合物、有机物、金属材料、金属活动性的判断,熟练掌握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周末,同学们相约一起骑自行车
22、去农家乐园春游请用所学的化学知识回答问题: ( 1)一进入园地,感觉神清气爽,小华不禁感慨:真不愧是天然氧吧啊!原来园中有大片生长茂盛的柑橘树,它们正在进行着光合作用,不断地把二氧化碳和水在叶绿素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 C6H12O6)和氧气,其化学方程式为 ( 2)为了解柑橘树适宜在什么样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小明采集土样,加水溶解,用 pH试纸测得该土壤呈酸性;小明认为,如果这片土 地将来要种植喜好中性土壤的作物,应该用 来改良土壤,假设土壤中的酸为硫酸,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为区分田里的水是硬水还是软水,可用 检验,生活中可以用 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 ( 4)炒菜时,油锅着火了,
23、厨师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 ( 5)中午大家正享受着农家美味,小红冷不丁被蚊虫叮咬了(蚊虫能分泌出蚁酸),又痛又痒,下列物质可用于涂抹以减轻疼痛的是 ;(填字母) A食醋( pH 7) B食盐水( pH=7) C肥皂水( pH 7) 答案: ( 1) 6H2O+6CO2 C6H12O6+6O2 ( 2)熟石灰; Ca( OH) 2+H2SO4CaSO4+2H2O ( 3)肥皂水加热煮沸 ( 4)隔绝氧气 ( 5) C 试题分析:( 1)光合作用的化学方程式为: 6H2O+6CO2 C6H12O6+6O2 ( 2)常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氢氧化钙和硫酸反应能生成硫酸钙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为: Ca( OH) 2+H2SO4CaSO4+2H2O ( 3)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的泡沫较多,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或不产生泡沫,是硬水 ( 4)炒菜时,油锅着火了,厨师迅速用锅盖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 ( 5)蚁酸显酸性,可以用显碱性物质中和,肥皂水的 pH大于 7,显碱性,可以用肥皂水涂抹以减轻疼痛 考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硬水与软水;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溶液的酸碱性与 pH值的关系;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点评:本题考查的内容很多,其中包括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注意四步,一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要正确,二是遵循质量守
25、恒定律,三是写上必要的条件,四是看是否有 “”或 “”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 中的一格,请回答: ( 1)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 ,相对原子质量为 ,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则该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层上有 个电子该元素属于 元素(填 “金属 ”、 “非金属 ”或 “稀有气体 ”) ( 2)用化学符号表示: 2个氯原子 ; 氯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答案:( 1) 17 35.45 7 非金属 ( 2) 2Cl AlCl3 试题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7;根据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质子数,则该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为 17;该元素的
26、相对原子质量为 35.45 由它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是7,多于 4,为非金属元素 ( 2)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 2个氯原子表示为: 2Cl 氯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铝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为氯化铝,铝元素显 +3价,氯元素显 -1价,其化学式为: AlCl3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 意义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周期表、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计
27、算题 如图是某工业用食盐产品质量指标为了测定其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取100g该工业用食盐进行实验: 测得水的质量为 3.36g; 用碳酸钠来测定杂质氯化钡的质量时,得到 0.985g沉淀(化学方程式为:BaCl2+Na2CO3=BaCO3+2NaCl) 求:( 1) 100g该工业用食盐中含 BaCl2的质量 ( 2)请计算此工业用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并判断该工业用食盐是否符 合产品质量指标 答案:( 1) 1.04g ( 2)此工业用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95.6%符合产品质量指标 试题分析:( 1)设 100g该工业用盐中含 BaCl2的质量为 x, BaCl2+Na2CO3
28、=BaCO3+2NaCl 208 197 x 0.985g 解之得 x=1.04g; ( 2) 100g该工业盐中含 H2O 的质量为: 100g3.36%=3.36g; 100g该工业盐中含 NaCl的质量为: 100g-3.36g-1.04g=95.6g; 该工业盐中含 NaCl的质量分数为: 100%=95.6%; 因为 95.6% 95.0%,所以该工业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符合产品质量指标 答:( 1) 100g该工业盐中含氯化钡的质量为 1.04g; ( 2)此工业用食盐中氯化钠的质量分数是 95.6%符合产品质量指标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
29、程式进行计算的能力计算工业用盐中氯化钠的质量时,要注意减去工业用盐中所含有的少量的水的质量 简答题 根据如图所示装置回答问题: ( 1)写出仪器 的名称: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F中,看到的现象是: 若用 E来收集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应从 进(选 “a”或 “b”),装置 B和 C都可以用来制取二氧化碳,装置 C与装置 B相比,其优点是: ( 3)若选用 A发生装置制备氧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可以用装置D来收集氧气,理由是 答案:( 1)锥形瓶; ( 2) CaCO3+2HCl=CaCl2+CO2+H2O;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随开随用
30、,随关随停(合理说法均可); ( 3) 2KClO3 2KCl+3O2;氧气不易溶于水 试题分析:( 1)仪器 是锥形瓶; (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用大理石和稀盐酸,二者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方程式是: CaCO3+2HCl=CaCl2+CO2+H2O;将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入F中,可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应从长导管进气,将空气挤压到集气瓶上部排出,装置 C打开止水夹,固体和液体接触生成气体,关闭止水夹,试管内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故装置的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 3) A装置适用于加热固体制取气体,试管口无棉花
31、,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的方 法制取氧气,方程式是 2KClO3 2KCl+3O2,可用排水法收集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并能据装置特点分析其优越性,难度不大。 探究题 维生素 C(简称 Vc,又名抗坏血酸),易溶于水,易被氧化人体缺乏 Vc可能引发多种疾病水果和蔬菜中含有丰富的 Vc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它探究如下: 探究一:检验三种饮品中 Vc 含 量的顺序 查阅资料 Vc能和高锰酸钾反应,使紫色的高锰酸
32、钾溶液褪色 设计方案 在三支试管中各盛 2mL等浓度高锰酸钾稀溶液,分别逐滴滴加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边滴边振荡,直至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时,记下所用滴数 实验数据 试管编号 A B C 饮 品 果味饮料 苹果汁 梨汁 滴加的滴数 40 10 20 实验结论 分析数据可知,三种饮品中 Vc 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填编号) 探究二:某同学联想到黄瓜等蔬菜中含有丰富的 Vc,放置时间长短是否对 Vc的含量产生影响,展开探究: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 Vc 含量是否有影响 设计方案 请你用新鲜的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高锰酸钾稀溶液和必要的仪器设计实验方案: 实验结论 按上述方案实验,根据 这一实验结果
33、,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 Vc 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 化学实验需要控制变量,下列情况会影响到测定结果的是 A试管的大小不同 B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 C每次实验所用的黄瓜汁颜色不同 思维拓展 某同学查找了 Vc 相关资料得知: Vc 能溶于水,在加热或碱性环境中易被氧化而破 坏,由此该同学继续以下探究:取 2片 Vc 药片溶于水,滴入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说明 VC 的溶液显酸性;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溶液逐渐变成紫色,说明 ,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 VC 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 答案: B C A; 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
34、装有等量高锰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重复三组实验,取平均值 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汁所用的滴数不同 BC Vc 受热时容易 被破坏;在加入少量食醋的基础上,凉拌生食 试题分析:探究一: 与相同量的高锰酸钾反应时,维生素 C的含量越高,消耗的滴数越少,分析数据可知,与相同量的高锰酸钾反应时,果味饮料、苹果汁和梨汁消耗的滴数分别为 40、 10、 20,说明苹果汁中的维生素 C含量最高,梨汁次之,果味饮料最少 探究二: 设计方案 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将新鲜黄瓜和放置一周的黄瓜分别捣碎,用纱布将汁液分别挤入两个烧杯中,向
35、装有等量高锰酸钾溶液的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上述两种黄瓜汁,边滴边振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记录滴数,重复三组实验 ,取平均值 实验结论 根据高锰酸钾溶液刚好褪色时,两种黄瓜汁所用的滴数不同这一实验结果,分析得出蔬菜放置时间的长短对其 Vc 的含量有影响 实验反思 试管的大小不同,不影响实验结果,没有用同一规格胶头滴管滴加、每次实验所用的黄瓜汁颜色不同会影响实验结果 思维拓展 加热该溶液至沸腾,红色溶液逐渐变成紫色,说明 Vc 受热时容易被破坏,那么在烹调新鲜蔬菜时要减少 VC 的损失,应采取的措施之一是:在加入少量食醋的基础上,凉拌生食 考点: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 点评:化学实验现象是化学实 验最突出、最鲜明的部分,也是进行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依据,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相互之间的反应关系,并有助于提高观察、实验能力所以,对化学实验不仅要认真观察,还应掌握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