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江苏镇江卷)化学(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蔗糖溶解 B滴水成冰 C花香四溢 D铁器生锈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蔗糖溶解是指蔗糖分子与水分子的简单混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滴水成冰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C、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铁器生锈过程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故选 D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这里的新物质是指和变化前的物质是不同种的物质,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
2、属于化学变化 下列除杂设计(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的是( ) 序号 物 质 选用试剂 操作 A CO2( CO) O2 点燃 B NaOH溶液( Na2CO3) 稀盐酸 加入试剂至不再产生气泡 C KNO3溶液( KOH) Cu( NO3) 2溶液 加入适量的试剂,直接蒸发 D 蛋白质固体(蔗糖) H2O、 饱和( NH4) 2SO4溶液 溶解、盐析、过滤、 洗涤、低温干燥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够通氧气点燃,这是因为当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大量存在时,少量的一氧化碳是不会燃烧的;且除去气体中的气体杂质不能使用气体,否则会引入新的气体
3、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 NaOH溶液和 Na2CO3均能与稀盐酸反应,不但能把杂质除去,也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 KOH能与 Cu( NO3) 2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硝酸钾,应再过滤除去不溶物,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向蛋白质中加入水,再加入饱和硫酸铵溶液,析出沉淀,此过程叫做蛋白质的 “盐析 ”,再过滤、洗涤、低温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选用试剂和操作都正确 故选 D 考点:物质除杂或净化的探究;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盐的化学性质;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点评: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
4、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下列各组转化中,一定条件下均能一步实现的组合是( )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氧化铜能与硫酸发生反应生成硫酸铜,硫酸铜又能与金属铁等发生置换而得到铜,铜与氧气反应则可得到氧化铜,因此该转化关系中的三种物质均可实现一步转化; 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可一步转化为氧化钙,氧化钙再与水反应又可一步转化为氢氧化钙,氢氧 化钙与碳酸钠可一步转化为碳酸钙,因此该转化关系中的三种物质均可实现一步转化; 碳酸钠与硫酸可一步生成硫酸钠、硫酸钠可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
5、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因此该转化中的三种物质都能实现一步的转化; 故选 D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 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是解决此类问题所必须具备的知识基础 工业上以 CaO和 HNO3为原料制备 Ca( NO3) 2 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也无多余的水,所用硝酸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 A 41.2% B 53.8% C 58.3% D 70.0% 答案: C 试题分析:工业上以 CaO和 HNO3为原料制备 Ca( NO3) 2 6H2O晶体为确保制备过程中既不补充水分,也无多余的水分,也就是硝酸溶液中的水全部参与化学反应生成 Ca( NO3)
6、 2 6H2O晶体,反应方程式为 CaO+2HNO3+5H2OCa( NO3) 2 6H2O 设硝酸的质量为 126g,则: CaO+2HNO3+5H2OCa( NO3) 2 6H2O 126 90 126g 90g 所以硝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00%=58.3% 分析所给的选项可以知道选项 C是正确的 故选 C 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点评: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难度不大,关键是方程式的书写,旨在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计算能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钠溶液会加快钢铁的锈蚀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且原理相同 C高炉炼铁中所
7、需的高温和 CO的生成都与焦炭有关 D为了加强食品的色、香、味,可以大量使用添加剂 答案: AC 试题分析: A、氯化钠属于盐,所以氯化钠溶液能够加快钢铁的锈蚀正确; B、洗洁精和汽油都能清洗油污,但是原理不相同,洗洁精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汽油除去油污是利用了汽油能够溶解油污的原理不正确; C、焦炭燃烧时能够放出大量的热,使温度升高,焦炭在高温条件下能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正确; D、适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可以加强食品的色、香、味,但是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会危害人体健康不正确 故选: AC 考点: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铁的冶炼 点评
8、: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 是中考热点之一 20 时,将等质量的甲、乙固体(不含结晶水),分别加入到盛有 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 1,加热到 50 时现象如图 2(不考虑水分蒸发),甲、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 1中乙溶液一定不饱和 B图 2中两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图 3中 N表示甲的溶解度曲线 D图 2中两溶液降温至 30 一定都不会析出晶体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图 1中乙无溶质剩余,无法判断是否是饱和溶液,故 A错误; B、图 2中均无固体剩余,说明全部溶解,相同质量的溶剂 溶解
9、了相同质量的溶质,结合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公式可以知道,它们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也相等,故 B正确; C、根据图 1中信息可以知道 20 时甲的溶解度小于乙的溶解度,而图 3中在20 时, N曲线的溶解度大于 M曲线的溶解度,故 N表示的是乙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故 C错误; D、图 2中两溶液降温至 30 不一定饱和,故无法判断是否会析出晶体,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 点评:本题首先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使用,溶质质量分数及其有关计算,饱和溶液和 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及其相互转变方法,以及物质的溶解和结晶的方法等相关知识;
10、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按照题目的要求,认真地进行选择或解答即可 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不能鉴别出来的是( ) A Na2CO3、稀 H2SO4、稀 HCl、 KNO3 B稀 HCl、 Na2CO3、 BaCl2、 Na2SO4 C NaOH、 Na2CO3、酚酞、 CaCl2 D CuSO4、 NaOH、 BaCl2、 NaCl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Na2CO3与稀 H2SO4和稀 HCl反应后,均产生 CO2气体,故无法将它们鉴别开来故 A符合题意; B、 Na2CO3溶液与稀 HCl反应产生 CO2气体,与 BaCl2溶液反应产生 BaC
11、O3沉淀,与 Na2SO4不发生反应故能将其鉴别开来故 B不符合题意; C、酚酞遇到 NaOH溶液、 Na2CO3溶液均变红色,遇到 CaCl2溶液不变色 CaCl2溶液与 Na2C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与 NaOH溶液不反应,故能将其鉴别开来故 C不符合题意; D、 CuSO4溶液呈现蓝色 CuSO4溶液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 Cu( OH) 2沉淀,与 BaCl2溶液反应生成白色的 BaSO4沉 淀,与 NaCl溶液不反应故能将其鉴别开来故 D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酸、碱、盐的鉴别 点评:本题主要列举了两种鉴别物质的方法,一种是有特殊的离子存在,要靠我们的记忆,另一种是需要
12、借助物质间的反应进行分析,不管哪种,各组不能出现相同的现象 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溶液质量与加入Zn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点溶液中的溶质有 2种 B c点溶液中溶质为 Zn( NO3) 2 C若取 b c段溶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 D取 d点的固体,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 Zn Cu Ag,向一定质量 AgNO3和 Cu( NO3) 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 Zn,与两种溶质依次发生反应 Zn+2AgNO3=Zn( NO3) 2+2Ag 65 216 所以析出银的过程是溶液质量
13、减少的过程; Zn+Cu( NO3) 2=Zn( NO3) 2+Cu 65 64 所以析出铜的过程是溶液质量增加的过程 A、在 a点时,硝酸银没有全部参加反应,溶液中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生成的硝酸锌,溶质是三种,故 A错误; B、 c点时硝酸铜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只有硝酸锌,故 B正确; C、 b c段是硝酸银全部参加反应完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的过程,因此滴加稀盐酸,不会产生沉淀,故 C错误; D、 d点时锌过量,因此加入稀盐酸会产生氢气,故 D错误; 故选 B 考点: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要求学生熟悉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表,能利用活动性判断反应的发生,还要结合
14、坐标分析各段的意义 已知: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有关 CuSO4制备途径及性质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途径 比途径 更好地体现绿色化学思想 B反应 分解所得混合气体 X是 SO2和 SO3 C反应 中有三种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D Y可以是葡萄糖,利用此反应可以检验病人是否患有糖尿病 答案: CD 试题分析: A铜和浓硫酸反应会生成二氧化硫气体污染空气,故 A错误; B 硫酸铜分解生成 Cu2O与氧气、 SO3、 SO2,故 B错误; C根据 2CuSO4Cu2O+SO2+SO3+O2知, Cu、 S、 O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故 C正确; D葡萄糖与
15、氢氧化铜反应的方程式为: C6H12O6+2Cu( OH)2=C6H12O7+Cu2O+2H2O,所以 Y可为葡萄糖,故 D正确; 故选 CD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绿色化学;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制备,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依据题干提供信息,结合相关知识细心分析解答 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一定呈中性 B酸雨的 pH小于 7, pH小于 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 C在同一化合物中,金属元素显正价,则非金属元素一定显负价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
16、答案: B 试题分析: A、酚酞溶液遇酸性溶液不变色,遇碱性溶液变红色;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酚酞无现象,则溶液不一定呈中性,也可能呈酸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B、正常雨水中的 pH约为 5.6,酸雨是 pH值小于 5.6的雨水,酸雨的 pH小于7, pH小于 7的雨水不一定是酸雨,也可能是正常雨水,故选项说法正确 C、非金属元素在化合物中不一定总显负价,如 NaNO3中钠元素显 +1价,氧元素显 -2价,氮元素显 +5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D、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则生成 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中和反应,如CO2+2NaOHNa2CO3+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 B 考点:酸碱指示剂及其性质;中和反
17、应及其应用;酸雨的产生、危害及防治;化合价规律和原则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酸碱指示剂的性质、酸雨与正常雨水的 pH、常见元素的化合价、中和反应的特征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化学方程式能正确表示所述内容的是( ) A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4Fe+3O2 2Fe2O3 B实验室制备 CO2: CaCO3 CaO+CO2 C盐酸除铁锈: Fe2O3+6HCl2FeCl3+3H2O D CO2通入 CaCl2溶液中: CO2+CaCl2+H2OCaCO3+2HCl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3Fe+2O2 Fe3O4 B、实验室制备 CO
18、2采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 D、二氧化碳与 CaCl2溶液不反应,故该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故选 C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将 50.0mL酒精与 50.0mL蒸馏水混合,所得溶液体积小于 100.0m
19、L B向加碘食盐溶液中滴加淀粉,溶液变蓝 C “粗盐提纯 ”实验中,过滤时将悬浊液直接倒入漏斗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蓝紫色火焰,生成无色无味气体点燃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分子之间有间隔,所以将 50.0ml酒精与 50.0ml蒸馏水混合后,酒精分子和水分子要进入彼此的间隔,而使体积缩小,即小于 100mL,故描述正确 B、碘元素在食盐中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的,而不是以碘单质的形式存在,所以不能使淀粉变蓝,故描述错误; C、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液体溅出,故描述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描述错误; 故选 A 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20、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氯化钠与粗盐提纯;鉴别淀粉、葡萄糖的方法与蛋白质的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化学性质及它们反应时的实验现象是解答这类题的时候常用的方法和知识点 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 A液态氧 B加碘盐 C酸牛奶 D不锈钢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液态氧中只含有氧气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B、加碘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酸牛奶中含有水、蛋白质和显酸性的物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不锈钢的主要成分是铁,含有碳等杂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 A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点评: 解答本
21、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下列属于化学能转化为其它能量的是( ) A水力发电 B电解水 C化学电池 D太阳能供热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水力发电是将势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错误 B、电解水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故选项错误 C、化学电池放电时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选项正确 D、太阳能供热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故选项错误 故选 C 考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能量转化的方式,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能量转化方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下列做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相违背的是
22、( ) 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 B研发可降解的塑料,减少 “白色污染 ” C开发新能源,代替化石燃料 D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 “碳 ”排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将工业废水注入地下,治理水污染,又会污染地下水,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故符合题意; B、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从而减少 “白色污染 ”,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C、开发利用新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减少了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物质的排放,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D、推行自行车、公交车等出行方式,减少 “碳 ”排放,可以减少污染,节约能源,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
23、理念,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考点:水资源的污染与防治;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白色污染与防治 点评:本题考查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人人有责,并做到从我做起,题目难度不大 下列归类错误的是( ) 选项 归类 物质 A 化石燃料 煤、石油、天然气 B 同一物质 烧碱、火碱、纯碱 C 营养物质 淀粉、蛋白质、油脂 D 复合材料 汽车轮胎、玻璃钢、钢筋混凝土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正确 B、火碱、烧碱是指氢氧化钠,纯碱是指碳酸钠,火碱、烧碱和纯碱不是同种物质错误 C、淀粉、蛋白质、油脂属于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正确 D、汽车轮胎、玻璃钢、
24、钢筋混凝土都属于复合材料正确 故选: B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常见的氧化物、酸、碱和盐的判别;复合材料、纳米材料;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 按下列装置实验,不能达到对应目的是( ) A收集 H2 B O2验满 C配制 20%的 Ca( OH)2溶液 D除去 CO中的CO2 答案: C 试题分析: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 A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看是否复燃,故 B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氢氧化钙是微溶性的物质,说明 20 时
25、100g水中最多溶解 1g的氢氧化钙,因此不可能配制 20%的 Ca( OH) 2溶液,故 C不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二氧化碳能够和氢氧化钠反应,因此通过氢氧化钠得到的是一氧化碳,然后通过浓硫酸可以除去水蒸气,而得到干燥的一氧化碳,故 D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项为: C 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基本实验 操作正确与否的判断,要求同学们要熟练掌握物质的基本物理和化学性质及实验的操作注意事项 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用聚氯乙烯包装食品 B常用钢丝球洗刷铝锅,使之光亮、耐用 C将草木灰(含 K2CO3)
26、与氯化铵混合施用,增进肥效 D利用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配制波尔多液 答案: D 试题分析: A、聚氯乙烯对人体危害较大,随食物进入人体后,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不能用聚氯乙烯包装食品,故选项说法错误 B、铝锅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常用钢丝球擦洗会擦去其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缩短使用寿命,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氯化铵属于铵态氮肥,草木灰(含 K2CO3)显碱性,将草木灰(含 K2CO3)与氯化铵混合施用,能放出氨气,降低肥效,故选项说法错误 D、石灰乳(氢氧化钙的悬浊液)与硫酸铜溶液混合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钙,石灰乳和硫酸铜溶液可用于配制波尔多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D 考点:塑料制品使用的安全
27、;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碱的特性和用途;铵态氮肥的检验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聚氯乙烯的性质、金属的化学 性质、铵态氮肥的使用注意事项、碱的性质与用途等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 B用润湿的 pH试纸测白醋的 pH C用水鉴别 NH4NO3、 NaOH、 NaCl三种固体 D按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 CaCl2、 CaCO3的固体混合物 答案: B 试题分析: 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燃烧后有烧焦羽毛的味道,所以可用灼烧的方法区别棉花和羊毛,故 A正确; B、 pH试纸纸测白醋的 pH时不能将试纸润湿,故 B错误; C、硝酸铵溶于水吸
28、热温度降低,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氯化钠溶于水没有明显的能量变化,温度不变,所以可用水鉴别 NH4NO3、 NaOH、 NaCl三种固体,故 C正确; D、碳酸钙难溶于水,而氯化钙能溶于水,所以可用溶解、过滤、蒸发的主要操作顺序分离 CaCl2、 CaCO3的固体混合物,故 D正确 故选: B 考点:棉纤维、羊毛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混合物的分离方法;溶液的酸碱度测定;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 点评:此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与生活学习相关,强调了平时学习中的归纳总结,对比和联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利 于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甲和乙反应可制备燃料丙,其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
29、属于化合反应 B该反应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C甲、丙是有机物,乙是氧化物 D甲、丙分别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产物相同 答案: B 试题分析: A、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用甲和乙反应制备丙的化学方程式为 C2H4+H2OC2H6O,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A说法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看出,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 B说法错误; C、根据三种物质的分子微观示意图可知,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4、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H2O、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甲和丙物质是有机物,乙物质是氧化物;故 C说法正确; D、甲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
30、4、丙物质的化学式为 C2H6O,与氧气充分反应,产物都是二氧化碳和水,故 D说法正确; 故选项为: B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反应类型的判定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由分子微观示意图确定分子构成,利用分子构成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及化学方程式,能够考查知识运用能力 填空题 选择合适操作或仪器的序号填空 坩埚钳 搅拌 10.0mL量筒 50.0mL量筒 加热 ( 1)将浓硫酸注入水中,为使热量及时散发应 ; ( 2)转移热的蒸发皿到石棉网上用 ; ( 3)除去 Na2CO3固体中的 NaHCO3,操作是 ; ( 4)量取 8.8mL的 H2O,应选择 答
31、案:( 1) ;( 2) ;( 3) ;( 4) 试题分析:( 1)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 ( 2)正在加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 坩埚钳夹取 ( 3)碳酸氢钠在加热条件下生成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 ( 4)选取量筒时,尽量选用能一次量取的最小规格的量筒量取 8.8mL的 H2O,应选择 10.0mL量筒 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盐的化学性质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
32、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如图表示某物质微观形成过程请仔细观察并回答下列问题: ( 1)图示形成的物质化学式为 ; ( 2)该过程说明原 子通过 电子形成离子 答案:( 1) NaCl;( 2)得失 试题分析:( 1)如图表示钠原子失去电子而氯原子得到电子,形成氯化钠,化学式为 NaCl; ( 2)该过程说明原子通过得失电子形成离子 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 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分析出所给微粒的结构,只有这样才能较方便的解决 请从下列物质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填字母编号): A小苏打 B武德合金 C硝酸钾 D熟石灰 E
33、维生素 F肥皂水 G生石灰 H干冰 ( 1)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 2)可作复合肥料 ; ( 3)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 4)制作保险丝 ; ( 5)可用作人工降雨 ; ( 6)蔬菜、水果中富含 答案:( 1) G;( 2) C;( 3) A;( 4) B;( 5) H;( 6) E 试题分析:( 1)生石灰可以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 2)硝酸钾中含有氮元素、钾元素,所以属于复合肥; (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可以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 4)武德合金的熔点低,所以可用制作保险丝; ( 5)干冰升华吸热,所以可用作人 工降
34、雨; ( 6)蔬菜、水果中富含维生素 考点: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合金与合金的性质;常用盐的用途;常见化肥的种类和作用;生命活动与六大营养素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用化学符号表示: ( 1) 3个氢分子 ; ( 2)铝离子 ;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 ; ( 4)人体缺少 元素,会导致甲状腺疾病 答案:( 1) 3H2;( 2) Al3+;( 3) N2;( 4) I 试题分析:( 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三个氢分子可表示为: 3H
35、2 ( 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 1个电荷时, 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铝离子可表示为: Al3+ (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其化学式为: N2 ( 4)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碘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I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 点评:本题 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离子符号、化学式、元素符号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 简答题 向 Fe粉与过量稀 H2SO4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 H2O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无气
36、泡产生;继续滴加 H2O2溶液,有气泡出现;反应后滴加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 ( 1)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产生气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1) 2FeSO4+H2SO4+H2O2=Fe2( SO4) 3+2H2O;( 2) 2H2O22H2O+O2(催化剂写成 Fe2( SO4) 3或 Fe3+也可) 试题分析:( 1)铁粉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则 Fe粉与过量稀H2SO4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硫酸亚铁和硫酸,滴加 H2O2溶液,溶液由浅绿色变为黄色,无气泡产生,生成了黄色溶液硫酸铁和水,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2FeSO4+H2SO4+H2O2=Fe
37、2( SO4) 3+2H2O ( 2)继续滴加 H2O2溶液,有气泡出现,是因为硫酸铁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2 2H2O+O2(催化剂写成 Fe2( SO4) 3或 Fe3+也可) 考点:金属的化学性质;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理解题意、灵活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质量守恒定律等是去解答本题的关键 请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 1)标号 的仪器名称: , ( 2)实验室选用 A、 D装置制取 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 (填 “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或 “熄灭酒精灯 ”) ( 3)实验室可用( NH4
38、) 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 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选填序号) ( 4)选择发生装置 B和收集装置 (选填序号)可以用于实验室 制取 CO2,若将发生装置由 B改为 F,其优点是 为了得到纯净、干燥的 CO2,除杂装置(如图)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 (选填字母); a 1243 b 2134 c 4312 d 3421 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饱和 NaHCO3溶液的作用 写出用澄清石灰水检验 CO2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 1) 铁架台; 长颈漏斗;( 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 A;( 4) C;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c; NaHCO3+HCl=NaCl+H2O+CO
39、2; CO2+Ca( OH) 2=CaCO3+H2O 试题分析:( 1)根据常用仪器的名称和用途判断可知 是铁架台, 是长颈漏斗; ( 2)实验室选用 A、 D装置制取 O2,气体收集完毕时,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以防水倒流进试管炸裂试管; ( 3)实验室可用( NH4) 2SO4固体和熟石灰混合加热制取 NH3,应选择发生装置为 A; ( 4)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因此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F装置的优点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除去 CO2中 HCl和水蒸气,要先用碳酸氢钠溶液除氯化氢,后用浓硫酸除水,气体进入洗气瓶时要长管进,短 管出; 氯化氢和碳酸氢钠反应的化学
40、方程式是 NaHCO3+HCl=NaCl+H2O+CO2;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为CO2+Ca( OH) 2=CaCO3+H2O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气体的净化(除杂);气体的干燥(除水);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取,发生装置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同时考查了除多种气体杂质的方法,注意洗气装置要长进短出 某实验小组利用废硫酸液制备 K2SO4并研究 CaSO4 2H2O加热分解的产物 (一) K2SO4的制
41、备 ( 1)将 CaCO3研成粉末的目的是 ( 2)上述流程中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CO2和 (填写化学式) ( 3)反应 中相关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你认为反应 在常温下能实现的原因是 物质 KCl K2SO4 NH4Cl M 溶解度 /g( 25 ) 34.0 11.1 37.2 19.5 ( 4)不用水而用饱和 K2SO4溶液洗涤反应 所得晶体的目的是 ;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 (选填序号,下同),振荡、静置,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观察现象即可判断 a AgNO3溶液 b过量的 BaCl2溶液 c过量的 Ba( NO3) 2溶液 (二)研究 CaSO4 2H2O加
42、热分解的产物 ( 5)分离所得的 CaSO4 2H2O含有 CaCO3,可用盐酸除去,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6)为了测定 CaSO4 2H2O和 CaCO3的质量比 x: y,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省略)进行实验 实验前首先要 ,再装入样品装置 A的作用是 已知 CaSO4 2H2O在 160 生成 CaSO4, 1350 时 CaSO4开始分解; CaCO3在900 时分解完全现控制 B装置温度 900 进行实验并采集了如下数据: a反应前玻璃管与样品的质量 m1g b反应后玻璃管中固体的质量为 m2g c装置 C实验后增重 m3g d装置 D实验后增重 m4g 某同学选用
43、b、 d或 c、 d数据组合求出 x: y的值,若无装置 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 (填 “偏大 ”、 “偏小 ”或 “无影响 ”)你认为还可选用上述的 (选填序号)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 x: y的值 ( 7) CaSO4 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 CaSO4 2H2O固体 3.44g,放在( 5)的实验装置 B中进行加热,测定固体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G点固体的化学式是 将 T2 1400 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则 H 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答案:( 1)加快反应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或提高原料的利用率等合理答案:均给分) ( 2)
44、 CaCO3 ( 3)常温下 K2SO4的溶解度小 ( 4)减少 K2SO4的溶解 c a ( 5) CaCO3+2HCl=CaCl2+CO2+H2O ( 6)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除去空气中的 CO2和 H2O(意思相近均给分) 偏小 b、 c ( 7) CaSO4 H2O 2CaSO4 2CaO+2SO2+O2 试题分析:( 1)将 CaCO3研成粉末,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其目的是加快反应速率( 2)观察上述流程,发现二氧化碳和碳酸钙既是反应物也是生成物,故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有 CO2和 CaCO3( 3)根据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反应 中随没有不溶物,但常温下 K2SO4的溶解度小,在生
45、成物中会以沉淀的形式出现,故反应可以进行( 4)不用水而用饱和 K2SO4溶液洗涤反应 所得晶体的目的是减少 K2SO4的溶解;为检验此晶体是否洗涤干净,可取最后一次洗涤液,先加入过量的 Ba( NO3) 2溶液,振荡、静置,目的是除去硫酸根,再向上层清液中滴加 AgNO3溶液,如果没有白色沉淀,说明洗涤干净( 5)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硫酸钙和稀盐酸不反应,故分离所得的 CaSO4 2H2O含有CaCO3,可用盐酸除去,该的化学反应方程 式CaCO3+2HCl=CaCl2+CO2+H2O( 6)为了测定 CaSO4 2H2O和 CaCO3的质量比x: y, 实验前首先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装
46、入样品装置 A的作用是除去空气中的 CO2和 H2O,防止它们影响实验结果 装置 E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如没有装置 E,则实验测定结果将偏小通过装置 C可确定生成水的质量,故还可选用上述的 bc两个数据组合也可求出 x: y的值( 7)CaSO4 2H2O受热会逐步失去结晶水取纯净 CaSO4 2H2O固体,放在( 5)的实验装置 B中进行加热, G点处减少的 质量是失去了部分结晶水后的质量,故此时固体的化学式是 CaSO4 H2O 将 T2 1400 温度段加热固体所产生的气体通入酸性 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说明生成了二氧化硫气体,则 H I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CaSO4 2CaO+2SO2+O2 考点:物质的相互转化和制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酸的化学性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 点评:此题全面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难度比较大,解答时一定要注意知识的前后的联系和综合运用 探究题 某同学将光亮的镁条放入滴有酚酞的 NaHCO3饱和溶液中,产生大量气泡和白色固体,溶液红色加深 (一)溶液红色加深,则反应后溶液的碱性 (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