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内蒙古满洲里市九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成语中,一定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A木已成舟 B花香四溢 C蜡炬成灰 D滴水成冰 答案: C 试题分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反之,则是物理变化。 A、木已成舟,是物质形状的变化,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错误, B、花香四溢,是分子的运动,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蜡炬成灰,是指蜡烛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生成了新的物质,所以是化学变化, D、滴水成冰,是物质状态的改变,也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故选 C 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
2、别 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A分子比原子大 B分子运动速率比原子运动速率慢 C分子不参加化学反应而原子参加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最小的微粒,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它们作为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都具有以下性质:体积小、质量小;不断运动;有间隙,它们的区别是: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选 D 考点:单质的概念 ,化学式的意义 对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碳在氧气中燃烧放出白烟 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答案: D 试题分析:对于化
3、学实验现象的描述要注意准确性,尤其是物质燃烧的现象,一定要看清是在 “空气中 ”,还是在 “氧气中 ”, A、碳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无色无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错误,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是产生大量的白烟,一定要注意 “烟 ”和 “雾 ”的区别, “烟 ”是固体小颗粒,而 “雾 ”是液体 小液滴,因为白磷燃烧生成的是 P2O5固体,所以是白烟,而不是白雾,错误, C、在描述实验现象时,都是描述生成物的特点,比如:颜色、状态等,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否则就成了结论,错误, D、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正确,
4、故选 D 考点:燃烧现象的描述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和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是 A CaO B Al2O3 C SiO2 D Fe3O4 答案: B 试题分析: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 O、 Si、 Al、 Fe,故,故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 O,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l,根据化合价的一般规律可知:在化合物中, O 显 -2价, Al显 +3价,所以它们形成的化合物是: Al2O3,故选 B 考点:地壳中元素含量,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 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下列关于氧气性质和用途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不易溶于水 B能用于动植物和人的呼吸 C具有可燃性 D具有氧化性,
5、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答案: C 试题分析:氧气是支持燃烧,具有助燃性,帮助其他的物质燃烧,使燃烧更旺,而不是可燃性,故选 C 考点:氧气的性质 下列操作中,可以鉴别空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三瓶气体的是 A倒入石蕊溶液 B插入带火星的小木条 C倒入澄清的石灰水 D插入燃着的木条 答案: D 试题分析:鉴别物质是抓住物质的物理或化学性质的不同,然后根据不同的现象加以区分, A、只有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的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而空气、氧气均不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色,故错误, B、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而在空气、二氧化碳中,带火星的小木条均会熄灭,同样无法鉴别, C、二氧化碳能使
6、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空气、氧气均无现象,也无法鉴别 , 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燃烧更旺,二氧化碳不能燃烧 ,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小木条熄灭,而在空气中没有变化,故选 D 考点:空气、氧气、二氧化碳的性质 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 20的钙离子,轰击核电荷数为 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 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16 B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118 C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答案: B 试题分析: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电子数,相 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7、中子数,因为新元素的核电荷数为 118,所以新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118,原子序数也为 118,相对原子质量一定比 118大,所以 A、 C错误,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并在一起的时候质子数发生了变化,所以在这个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发生改变, D也错误故选 B 考点:原子的结构 喝牛奶可以补钙 , 这里的 “钙 ”指的是 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答案: D 试题分析: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不仅在地壳,生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元素,在加碘食盐,铁强化酱油等食品、药品、补锌、补铁、补钙的保健品等商品中,标注的都是元素的质量,故选 D 考点:元素的分
8、布 红磷在密闭容器中(含有空气)燃烧,容器内有关的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图象问题要结合题目本身之外,尤为重要的是要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所表示的量,质量守恒定律告诉我们:宏观: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质量不变;元素种类、质量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不变,由于是在密闭容器内反应,所以物质的总质量不变,故选 D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 B森林火灾发生时,可在其顺风方向开辟出隔离带以尽快灭火 C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 CO2释放出 O2 D电器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答案: D 试题分
9、析: A、目前空气污染指数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臭氧,其中造成空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主要是二氧化氮、二氧化硫和一氧化碳,正确, B、灭火的原理:( 1)消除(隔离)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 3)降温到着火点以下。由于森林大火的特点:火势大、面积大、范围广,所以难以做到隔绝氧气(或空气)或降温到着火点以下,所以最佳繁荣方法就是:可在其顺风方向开辟出隔离带,起到隔离可燃物作用,达到尽快灭火目的,正确, C、绿色植物在光照下吸收 CO2释放出 O2,正确, D、电器短路起火时,一定要先切断电源,以免发 生触电等其它情况,再来采取灭火方法,如:用干粉灭火器来扑灭。故选
10、 D 考点:空气的污染,燃烧及灭火,植物的光合作用 下列粒子中属于阴离子的是 答案: D 试题分析:粒子结构示意图中的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那表示的就是原子,原子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表示的就是离子,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阳离子,原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表示的是阴离子, A、原子核内质子数 8=核外电子数 8,表示的是原子,错误, B、原子核内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 10,表示的是阳离子,错误, C、原子核内质子数 12核外电子 数 10,表示的是阳离子,错误, D、原子核内质子数 17核外电子数 18,表示的是阴离子,正确。故选 D 考点:粒子结构示意图的判断 科学家最
11、近制得了一种新型的氧分子 O4,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O2、 O3和 O4都是单质 B O4是由 O2组成的混合物 C O4分子由 4个氧元素组成 D 1个 O4分子由 2个 O2分子构成 答案: A 试题分析: A、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O2、 O3 和 O4 都是单质,正确,B、 A已经分析 O4是纯净物,错误: C、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所以 O4分子是由个氧原子构成的,错误, D、同 C一样, 1个 O4分子由 4个氧原子构成,错误,故选 A 考点:单质的概念 ,化学式的意义 我国古代诗人王安石在梅花中写道: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能说明诗人在诗
12、中表达情景的科学道理是 A分子很小 B分子可分 C分子间有间隔 D分子在不断运动 答案: D 试题分析:分子基本性质: 1、质量、体积都很小; 2、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 3、分子间存在间隔。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 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要证明分子可分,必须发生化学变化,故选 D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问题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热点从发展的角度看,你认为下列燃料中最理想的是
13、A煤 B石油 C氢气 D天然气 答案: C 试题分析:当今世界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天然气相对比较清洁,但不完全燃烧也会形成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而氢气燃烧产物只有水,最清洁、最理想的燃料,故选 C 考点:燃料的燃烧 储存烟花爆竹的仓库应贴上的标志是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可燃性气体(氢气、一氧化碳、甲烷)或粉尘(面粉、煤粉)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发
14、生爆炸;可燃性气体在点燃或加热前都要检验纯度 ,以防止发生爆炸的危险,尤其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等生产、储存易燃、易爆物的仓库门口都应贴有 “严禁烟火 ”的标志:原因是:在这些工厂、仓库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故选 A 考点: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下列各组物质,按照混合物、化合物、单质顺序排列的是 A冰水共存物、食盐水、氮气 B石油、煤、天然气 C洁净的空气、二氧化碳、液态氧 D氧化镁、酒精、水银 答案: C 试题分析:混合物:两种或多种物质组成的,这些物质相互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物质都保持各自的性质。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根据元素种类将纯净物分为单质
15、与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氢气、氧气、红磷等;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水、高锰酸钾等, A、冰水共存物,实际上是水的两种不同状态,是纯净物,食盐水是溶液,是混合物,错误, B、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错误, D、氧化镁是纯净物,错误,故选 C 考点:物质的分类 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 B CD 答案: A 试题分析:根据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 A、点燃酒精灯时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盏酒精灯,错误正确; B、读数时应将量筒垂直平稳放在桌面上,并使量筒的刻度与量筒内的液体凹液面的最低点保持在同一水平面,正确, C、倾倒液体时:瓶盖倒放在实验台、
16、标签向着手心、瓶口紧挨试管口,缓缓地将液体注入试管内,正确, D、加热液体时,盛液量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 1/3(防止液体受热溢出),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正确。故选 A 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实验室常用过氧化氢溶液与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若要用该方法制取 32克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 68g 试题分析:在化学反应: 2H2O2 2H2O+ O2中,已知氧气的质量,只要根据方程式中过氧化氢与氧气的质量关系,即可求出过氧化氢的质量 解:设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x 2H2O2 2H2O+ O2 68 32 X 32g 68: 32 x: 32g x 68g 答:过氧化氢的质量为
17、 68g 考点: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五氧化二钒( V2O5)中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A +2 B +3 C +5 D +4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合价的规则: 1、在化合物中,所有元素的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2、在化合物中,氧显 -2价所以可设钒元素的化合价为 x,则 2x-25=0, x=+5,故选 C 考点:化合价的规律,根据化学式求化合价 2012年 2月 29日,国务院同意发布新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新标准增加了 PM2.5监测指标。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燃烧。下列有关化石燃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燃
18、烧时对空气不会产生污染 C石油是一种混合物 D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分解成焦炭等的过程是化学变化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化石燃料是古代生物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正确, B、煤主要含碳元素,还含少量的氢、氮、氧、硫等元素,所以煤燃烧会产生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污染物。溶于水,当溶解在雨水中时,就形成了酸雨。汽油和柴油作为多数汽车的燃料,它们燃烧时产生的尾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氮的氧化物、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大气污染物。,天然气相对比较清洁,但不完全燃烧也会形成大气污染物一氧化碳,所以化石 燃料燃烧时对空气会产生污染,错误, C、石油是一种混合物,正确
19、, D、将煤隔绝空气加热使其分解成焦炭等,在这个过程中,生成了新的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正确,故选 B 考点:燃料的燃烧 有关金刚石和石墨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都很软,可作润滑剂 B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C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 D都是碳元素形成的物质,故性质相同 答案: C 试题分析: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由于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导致它们的物理性质不同,金刚石( 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无色透明,正八面体。可用于 制钻石;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体现了它的硬度大)等;石墨( 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深灰色,具有金属光泽,细鳞片状的固体,有优良的导电性,润滑性。可用于制
20、铅笔芯(体现它深灰色、质软)、干电池的电极(体现了它的导电性)、电车的电刷(体现了它的导电性,滑腻感、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做润滑剂(体现它具有滑腻感)等,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却基本相似,因为它们都是有碳原子构成,都具有可燃性,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正确,故选 C 考点:碳单质的性质 填空题 按要求写出下列符号 ( 1)硫元素 _ ; ( 2) +2价的镁元素 _ ; ( 3) 3个氢原子 _; ( 4) 2个氧分子 _ ; ( 5)钠离子 _ 。 答案:( 1) S ( 2) ( 3) 3H ( 4) 2O2 ( 5) Na+ 试题分析:( 1)元素符号的识记,硫元素: S ( 2)化
21、合价的表示法:在元素符号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符号在前,数字在后。若数字为 1时,不能省略,所以 +2价的镁元素: ( 3)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所以 3个氢原子: 3H ( 4)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所以 2个氧分子: 2O2 ( 5)离子符号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电性和电荷数,数字在前,符号在后。若数字为 1时,可省略不写。所以钠离子: Na+ 考点:化学用语的书写 以下物质: 金刚石; 石油; 氦气; 干冰。 ( 1)可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制造 “云雾 ”效果的物质是 _ (填序号,下同); ( 2)通电时,能发出粉红色的光的物质是 _ ; ( 3)可用来切割
22、玻璃的是 _ ;( 4)属于化石燃料的是 _ ; 答案:( 1) ( 2) ( 3) ( 4) 试题分析:( 1)干冰升华 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降低,从而使水蒸气液化,所以可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制造 “云雾 ”效果 ( 2)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很不活泼,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所以,通电时,能发出粉红色的光的物质是氦气 ( 3)金刚石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用于刻划玻璃、钻探机的钻头 ( 4)三大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 考点:常见物质的性质 上图乙图中铜片的红磷不燃烧而白磷燃烧,说明可燃物要燃烧,需要 _ _ _和 _ _。 答案:空气(氧气) 温度达到着火点 试题分析:薄铜片上的白
23、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薄铜片的白磷燃烧而水中的白磷不燃烧,说明了燃烧需要氧气 考点:燃烧的条件 在飞船的火箭推进器中常装有液态肼(用 N2H4 表示)和过氧化氢( H2O2),它们混合时的反应方程式为: 2H2O2+N2H4= X+4H2O,则 X的化学式为 _ _。 答案: N2 试题分析:质量守恒定律微观解释: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均保持不变(原子的 “三不变 ”),反应前 H、 O、 N 的原子个数分别是 8、 4、2个,而反应后 4H2O 中有 8个 H, 4个 O,故 x里有 2个 N 原子,则 X的化学式为: N2 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微观
24、解释 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回答有关问题: ( 1)写出装置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a _ ; b _ ( 2)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_ _ ,根据该变化的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发生装置可选择图中 _(填标号,下同),收集装置选择 _ ,选择该收集装置的原因是 _ _ _ 。 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放 _ _,原因是 _ _。 ( 3)实验室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做 _ _,反应后,二氧化锰的 和 _不改变,这个化学反应属于 _ _反应(填分解或者化合)。 ( 4)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检验二氧化碳用 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5、, 下图中,用紫色石蕊试液制成的小花喷上水后,放入装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紫色小花变为 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属于 反应。 ( 5)实验室可以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则可以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_ _,收集装置 为 _ _ _。使用氢气时要特别注意安全,点燃氢气前要 _。 ( 6)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我们知道,科学探究是按照 观察与问题 假设与预测 实验与事实 解释与结论 反思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的步骤进行的,在这些环节中, _ (填序号)是中心环节。 答案:( 1)酒精灯 试管 ( 2) 2KMnO4 K2MnO4 + MnO2 + O2 A C或 D 氧气不易溶于水
26、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 棉花 防止粉末进入导管从而阻塞导管 ( 3)催化剂 质量 化学性质 分解 ( 4) CaCO3+2HCl=CaCl2+H2O+CO2 澄清的石灰水 CO2 + Ca(OH)2 = CaCO3 + H2O 红色 CO2 + H2O = H2CO3 化合 ( 5) B C或 E 检查纯度 ( 6) 试题分析:( 1)常见仪器的识记 (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2KMnO4 K2MnO4 + MnO2 + O2,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由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是固体在加热情况下反应,所以选择发生装置 A,收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溶
27、解性和密度,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或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所以既可用排水法,也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故选 C或 D,由于使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速率过快,所以应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防止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气管,从而阻塞导管 ( 3)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方程式: 2KClO3 2KCl + 3O2 ,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是分解反应,其中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加快或变慢),但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 ( 4)实验室制取二 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l=CaCl2+H2O+CO2,检验二氧化碳的方法;把二氧化碳通入澄
28、清的石灰水中,若变浑浊,则是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CO2 + Ca(OH)2 = CaCO3 + H2O, 二氧化碳不仅能溶于水,而且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方程式: CO2 + H2O=H2CO3 ,而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 5)发生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实验室用锌粒(固体)与稀硫酸(液体)制取氢气,选择的发生装置为: B,收集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由于氢气 难溶于水或氢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所以既可用排水法,也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故选 C或 E,任何可燃性气体或可燃性的粉尘如果跟空气充分混合,遇火时都有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前要检查纯度 ( 6
29、)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以实验为基础。学习化学的途径是科学探究,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所以实验与事实是中心环节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二氧化碳的性质及检验方法, 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并回答有关问题: ( 1)水在通电时发生电解: _ _ 。 在该实验中,可看到正极与负极两气体的体积比是 _ ;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水由 _ _组成。 ( 2)细铁丝在纯氧气中燃烧: _ _ 。 在实验中要向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或者细沙,原因是 _ _ _ 。 ( 3)下图甲图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_ _ 。 打开止水夹后看到的现象是 _ _,说明
30、空气中氧气大约占 _ _,最先通过实验得出这个结论的化学家是 _ _(填序号)。 A拉瓦锡 B张青莲 C道尔顿 D汤姆生 答案:( 1) 2H2O 2H2+ O2 1: 2 氢元素和氧元素 ( 2) 3Fe + 2O2 Fe3O4 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 ( 3) 4P + 5O2 2P2O5 水进入瓶中,且约占瓶中气体总体积的 1/5 1/5 A 试题分析:( 1)电解水实验,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的气体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氢气,所以方程式: 2H2O 2H2+ O2 ,电解水口诀:正氧负氢,氢二氧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31、元素的种类在反应前后不变,所以结论是: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 2)铁丝燃烧的方程式: 3Fe + 2O2 Fe3O4,为了防止防止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要向集气瓶中预先放少量的水或者细沙 ( 3)红磷燃烧的方程式: 4P + 5O2 2P2O5,由于红磷燃烧消耗了瓶内的氧气,使得瓶内的气体量减少,压强减少,所以水进入瓶中,且约占瓶中气体总体积的 1/5,根据水进入瓶中,且约占瓶中气体总体积的 1/5,说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大约是 1/5,最先通过实 验得出这个结论的化学家是:拉瓦锡,故选 A 考点:水的电解实验,铁丝燃烧,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 计算题 根据硝酸铵 (NH4N
32、O3)的化学式计算 ( 1)( 1分)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2)( 1分)硝酸铵中氮元素与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3)( 2分)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答案:( 1) 80 ( 2) 28: 4: 48或 7: 1: 12 ( 3) 35% 试题分析:根据物质的化学式可确定 1、一个分子中所含的原子总数以及对应各原子的个数(甚至是个数比), 2、可计算相对分子质量, 3、可计算物质中所含元素的质量比, 4、 可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 1)硝酸铵的相对分子质量 =142 14 163=80 ( 2)硝酸铵中氮元素与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 =142: 14: 163=28: 4:48 ( 3)硝酸铵中氮元素的质量 =142/80100%=35%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