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4届江苏省江阴市华士片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在测定相对原子质量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A道尔顿 B拉瓦锡 C卢瑟福 D张青莲 答案: D 试题分析:道尔顿、拉瓦锡、卢瑟福三位科学家都不是中国的。 考点:化学史。 下列关于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约占空气质量的 21% B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C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物理变化 D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 21%, A错;饼干在空气中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所致, B对;稀有气体通
2、电发光,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C对;呼出的气体与空气相比,氧气有明显的减少,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则有明显的增加, D对。 考点:空气的成分。 区分空气、氮气、氧气三种气体,最好的方法是( ) A带火星的木条 B燃着的木条 C澄清的石灰水 D燃着的硫磺 答案: B 试题分析:要鉴别空气、氮气、氧气三种物质,向这三种气体中放入一种物质或药品后必须产生三种明显的不同的现象,放入带火星的木条时,虽 然能够鉴别出氧气,但带火星的木条在空气和氮气中的现象不太明显;三种气体都不与澄清的石灰水反应,澄清的石灰水不能把三种气体鉴别开;燃着的硫磺虽然能够鉴别三种气体,但硫磺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硫有毒,也不是
3、最好的方法。 考点:空气、氮气、氧气的鉴别。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 B酿酒造醋 C天然气燃烧 D动植物呼吸 答案: C 试题分析:天然气燃烧进行的比较剧烈属于剧烈氧化反应。 考点:缓慢氧化,燃烧。 小宇同学记录并归纳如下列化学语言,不正确的是( ) A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 B最外层电子数为 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C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与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 1: 2 D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 答案: A 试题分析:氧气和臭氧混合到一起虽然只含有氧元素,但属于混合物, A错;氧离子最外层也有 8个电子,但它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
4、B对;水通电一段时间后,正极产生的是氧气、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二者的体积比是 1: 2,C对;滤纸破损会使过滤后液体仍然浑浊, D对。 考点:物质的分类,原子的构成,水的电解,过滤。 关于水组成和构成的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A水分子是由 2个氢元素和 1个氧元素构成 B水分子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组成 C水是由 2个氢原子和 1个氧原子构成 D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答案: D 试题分析:宏观上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微观上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又是由氢氧两种帮子构成的,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考点:水的组成和构成。 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肾损害比较大。镉 (Cd)
5、的原子序数为 48,中子数为 64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 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112 C镉是金属元素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64 答案: D 试题分析:原子序数在数值上与质子数相等, A对;相对原子质量 =质子数 +中子数, B对;镉带金字旁属于金属元素, C对;原子内核外电子数与核内质子数相等, D错。 考点:原子的构成。 某功能饮料含牛磺酸( C2H3NO3S),下列关于牛磺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共含有 10种元素 B牛磺酸中 O、 S元素的质量比为 3:2 C相对分子质量为 125g D含有臭氧( O3)分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牛磺酸中共有碳、
6、氢、氮、氧、硫五种元素, A错;牛磺酸中 O、 S元素 的质量比 =163:32=3:2, B对;牛磺酸的相对分子质量=122+13+14+163+32=131, C错;牛磺酸是由牛磺酸( C2H3NO3S)分子构成的,牛磺酸分子是由碳、氢、氮、氧、硫五种原子构成的, D错。 考点:物质的组成和构成,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原子不显电性的原因是原子内部没有带电粒子 B原子种类主要取决于质子数 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D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后形成离子 答案: A 试题分析:原子不显电性是因为原子核原带正电荷总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总数相等。 考点:原子的构成,离子。
7、 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B带电的粒子就是离子,带正电荷的是阳离子,带负电的是阴离子 C氯化钠由氯化钠离子构成 D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但是不带电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答案: D 试题分析:氢原子的原子核内只有质子没有中子, A错;质子也带电但不是离子, B错;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C错;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 中子也不带电但它不是分子或原子, D对。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 等质量的镁、铁、铝、钠四种金属,含有的原子数目最多的是( ) (已知相对原子质量:铁 -56,镁 -24,铝 -27,钠 -23)
8、 A钠 B镁 C铝 D铁 答案: A 试题分析:相同质量的元素中所含原子的个数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成反比。 考点:原子。 化学学习至今,小冲同学深感化学很有趣,归纳了如下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 为了防止水污染,应禁止使用化肥 水的化学性质由氢原子和氧原子保持 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 市售矿泉水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 18个族 在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正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A 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化肥在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方面起到很大作用,不能禁止使用,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保持的,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
9、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水本身就是一种化学物质,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 16个族,故 的说法都是错误的。 考点:物质的 构成,元素周期表,水的污染与防治,化合价,化学史。 下列符号中既能表示一种元素,又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还能表示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的是( ) A He B H C Cl2 D 2H 答案: A 试题分析:任何一种元素的元素符号都能表示一种元素,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对于由原子构成的物质来说,它们的元素符号还可以表示由该元素组成的单质,氦是由所氦原子构成的, A对;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 B错; Cl2不能表示元素或原子, C错; 2H只表示两个氢原子, D错。 考点:化学符号
10、表示的意义。 如图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该粒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 12个质子 B该粒子的核外有 3个电子层 C该粒子是一种非金属元素的原子 D该粒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 2个电子 答案: C 试题分析:从该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上可以看出,该粒子的原子核内有 12 个质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最外层上有 2个电子,在发生化学中易失去 2个电子而使次外层变成最外层,从而达到 8电子的稳定结构,故该粒子是一种金属元素的原子。 考点:原子的构成。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燃放烟花 B汽油挥发 C榨取果汁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答案: A 试题分析:汽油挥发、榨取果汁和
11、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三个变化都没有生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考点:化学变化的特征。 PM2.5是直径小于或等于 2.5微米的颗粒物,下列做法不会使 PM2.5增加的是 ( ) A垃圾焚烧 B排放工业废气 C使用太阳能热 D火力发电 水器 答案: C 试题分析:垃圾焚烧、排放工业废气和火力发电都会产生粉尘,都会增加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的浓度。 考点:空气污染与防治。 以色列科学家最新发现的准晶体具有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 A密度低 B耐磨损 C导电性差 D抗氧化性强 答案: D 试题分析:密度低、耐磨损、导电性差这三种性质的表面都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考点:物
12、理性质、化学性质。 有一包牛奶的包装盒上面有如下一些数据(每 100g内):脂肪 3.3g、蛋白质 2.9g、 非脂乳固体 8.1g、钾 145mg、钙 115mg。这里的钾、钙是指( ) A分子 B元素 C单质 D原子 答案: B 试题分析:牛奶里面的组成比较复杂,其中的钾、钙分别是指牛奶中所有钾原子和所有钙原子的总称。 考点:元素的概念。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答案: B 试题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竖直悬空,向试管内倾倒液体时,试管应倾斜,瓶塞应倒放。 考点:实验基本操作。 从分子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不正
13、确的是( ) A端午时节粽飘香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 气体分子变大 C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 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D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中 分子间有间隔 答案: B 试题分析:端午时节粽飘香是因为粽子中的香味分子运动到了空气中, A对;干冰升华变为气体,所占体积变大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B错;晴天湿衣服比阴天干得快是因为晴天气温高,分子运动速率快, C对; 6000L氧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 4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减少,使得气体的体积减少的缘故, D对。 考点:分子的基本性质。 小胜同学利用化学实验课
14、进行了兴趣广泛的实验,操作以及解释均正确的是( ) A加热固体时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 B熄灭 酒精灯时用嘴吹灭 -方便,又不烫手 C对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 -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破裂 D往试管中倾倒液体,用试管夹夹持试管进行倾倒 -不会倒到手上,这样安全 答案: C 试题分析:为防止冷凝水倒流引起试管炸裂,加热固体时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A错;为防止引起火灾,熄灭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B错;为防止试管受热不均匀破裂,对试管中的物质加热时先预热, C对;往试管中倾倒液体时,不能用试管夹夹持,应用手直接拿着倾倒, D错。 考点: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下列结构示意图表示的粒
15、子中,属于离子的是 ( ) 答案: C 试题分析:判断一种结构是不是粒子,关键是判断一下其原子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是否相等即可,如果相等,说明该粒子不显电性属于原子,如果不相等说明该粒子带有电荷属于离子。 考点:离子。 小伟同学读量筒内液体体积时,先把量筒放在水平面上,然后俯视读数为30ml,倒出一部分液体,再将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20ml,则实际倒出液体体积( ) A小于 10ml B大于 10ml C 10ml D没法确定 答案: A 试题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俯视读数,则实际液体的体积比读数小,也就是刚开始时的读数
16、小于30mL,而后来的读数恰好 20mL,故倒出液体的体积小于 10mL。 考点:量筒的作用方法。 某些金属工艺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小琳认为它可能和铁一样,有磁性,在讨论时,小静同学提出 “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 ”,小静同学的这一想法,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假设和猜想 B设计实验 C操作实验 D做出结论 答案: B 试题分析:小静同学只是把想法说出来而没有真 正进行实验,应该属于实验设计阶段。 考点: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下列说法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化学变化即化学反应,是同一个概念 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C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一定会有沉淀生成 D物质
17、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答案: C 试题分析:化学变化又叫化学反应, A对;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伴随发生物理变化, B对;化学变化的特征就是有新物质生成, C错;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反映了物质的性质, D对。 考点: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填空题 根据下列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请写出图中标有字母的仪器名称: 1、 2、 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收集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填字母), 请写出该反应的表达式: ; 实验时该装置试管口应放一团棉花,其目的是 ; 用该装置收集氧气结束时,先 后 ,(选填 将导管移出水槽 熄灭酒精灯) 这样做的
18、目的是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可用的发生装置是 ,请写出反应的表达 式: 。若用 D装置收集氧气,试写出验满的 方法: 。 查阅资料得知:氨气 (NH3)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当你选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氨气时,你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 如果用 E装置收集氧气,氧气从导管 (填 “a”或 “b”)端通入。 答案: 长颈漏斗、水槽; AF, ;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先 后 ,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 B, ,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 A; a 试题分析:根据仪器的形状和用途确定仪器的名称;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确定制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收
19、集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选择收集装置,由于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高锰酸钾是固体且反应需 要加热,所以应选用固加热型装置 A,又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易溶解于水,所以可以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氧气,但如果要收集比较纯净的气体,还需要采用排水集气法,利用该制取氧气,反应物是高锰酸钾,生成物是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反应条件是加热,实验发生装置中试管口处放一团棉花的作用是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实验完毕,为了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入试管,应先把导气管从水槽中取出,再熄灭酒精灯;过氢氧化氢是液体,二氧化锰是固体反应不需要加热,故选择固液不加热型装置 B制取,该反应的反应物是过氧化氢,生成物是
20、 水和氧气,需要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验满氧气的方法是把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于集气瓶口部,根据带火星木条是否复燃进行判断;由于制氨气时用的是氯化铵和氢氧化钙两种固体且反应时需要加热,所以应选择固固加热型装置 A制取氨气;由于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所以利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应从 a端进入。 考点: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下列物质: 液氧 伊利纯牛奶 蒸馏水 水银 高锰酸钾 过氧化氢 空气, 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单质的是 ,氧化物的是 ,其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答案:混合物 2、 7,单质 1、 4,氧化物 3、 6,含有 氧分子 1、 7 试题分析:液氧是氧气的液体形式,属于单质,含有氧分子;伊
21、利纯牛奶中含有糖类物质水和蛋白质等物质属于混合物;蒸馏水就是纯净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是由汞元素组成的单质;高锰酸钾是由钾、锰、氧三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但不是氧化物;过氧化氢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空气是由氧气、氮气、稀有气体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 考点:物质的分类。 人类的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图是自来水厂净水过程示意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中的 池,通过 (填操作名称)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该实验操作,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吸附池内需要加入一定量的 做吸附剂; 最后配送给用户的水
22、 纯水 (填 “是 ”或 “不是 ”); 自来水厂常用二氧化氯进行消毒,化学式为 ClO2,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 生活中可以用 检验水样是硬水还是软水,可以通过 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有些科学家预言: “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就是人类的眼泪 ”。这句话警示我们应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请你举一例节约用水的做法: (合理答案:均可 )。 答案: 过滤;烧杯,漏斗,引流; 活性炭;不是; +4; 肥皂(水),煮沸; 淘米水浇花 (合理答案:均可 ) 试题分析: 难溶性杂质是通过过滤操作除去的,过滤操作需要用到烧杯、玻璃棒、漏斗和铁架台等仪器,其中玻璃棒在该实验中起到使待过滤液缓缓流到过滤器的引流作用;
23、 根据活性炭具有良好的吸附性且价格便宜的特点,在吸附池内通常加入活性炭,经过一系列净化操作后的自来水,由于其中的可溶性杂质不能除去,所以到用户的水仍然不是纯水; 由于二氧化氯中氧为 -2价,根据二氧化氯的化学式 ClO2及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的代数 为零可知氯元素的化合价是 +4价; 生活中通常是向水中加入肥皂水,看其是否产生泡沫或产生泡沫的多少来判断其是不是硬水或软水的,通过煮沸的方法降低其硬度的; 节约用水的例子,可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如一水多用,也可以与农业相结合如推广喷灌技术,与工业相结合,如改进新工艺等方面去思考。 考点:水的净化,根据化学式计算化合价,硬水软水,节约用水。 写出
24、下列反应的表达式,并在括号内注明基本反应类型: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 ( ) 电解水 (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实验室集气瓶底部放少量水的作用 , 甲烷( CH4) 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 答案: (化合反应) (分解反应) ,防止炽热生成物炸裂瓶底, 试题分析:在书写化学方程式时,一定要找准找全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的特点判断反应类型。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化学反应基本类型的判断。 、现有常见物质:明矾、氧气、氮气、稀有气体。选择适当的物质填空: 充在灯泡内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的气体是 用于制造硝酸、氮肥的是 常用作净水絮凝剂的是 能供给呼吸、支持燃烧的
25、气体是 。 、用化学符号填写下列空格: 3个氮气分子 2个铜原子 镁离子 氩气 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 硫酸铝 、写出下列化学符号中 “2”的含义 答案: 、 稀有气体 氮气 明矾 氧气 、 、 每个氢分子中有 2个氢原子 每个亚铁离子带 2个单位正电荷 +2价的铁元素 试题分析: 稀有气体在通电的情况下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硝酸、氮肥中都含有氮元素,应该用含氮元素的物质进行制造;明矾是常用的絮凝剂;氧气不但能供给呼吸还能支持燃烧; 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右上角的数字表示每个粒子所带的电荷数,由原 子构成的物质,它们的元素符号就是它们的化学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化合价就是先写出该化合物
26、的化学式,然后再在该元素的正上方标出化合价;硫酸铝的化学式要先根据铝和硫酸根的化合价,按照正(铝)左负(硫酸根)右的原则及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合价的代数和为零的原则书写; 化学符号右下角的 “2”表示一个微粒中,含 2个原子;化学符号右上角的 “2”表示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 2;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元素的化合价。 考点:常见物质的用途,化学符号的书写,化学符号周围数字的含义。 计算题 克二氧化硫( SO2)与 4克三氧化硫( SO3)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 答案: .8 试题分析:本题可采用关系式法,根据题目提供的信息可得到如下关系: 3 SO22 SO 3,设质量为 x的二氧化硫( S
27、O2)与 4克三氧化硫( SO3)所含的氧元素的质量相等。则 3 SO22 SO 3 192 160 x 4g x=4.8g 考点:根据化学式的计算。 某钙片的标签如下,且知此钙片成分中只有碳酸钙含有钙元素。 执行标准: GH1413-00 主要成分:碳酸钙( CaCO3) 维生素D 规 格:每瓶 50片,净重 40克 含 钙 量:每片含钙 0.75克 中外合资喜洋洋公司出品 ( 1)维生素 D种类较多,其中维生素 D2的化学式为 C28H44O,试计算: 维生素 D2的相对分子质量 ; 维生素 D2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 ; ( 2)通过计算说明此标签中的含钙量是否合理? ( 3)如果一个
28、青少年每天需补钙 0.8克,其中 0.6克来自于牛奶,其余服用钙片。请计算每天他需补充碳酸钙多少克?(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 396 28:44:1 ( 2) 该标签中的含钙量是不合理的( 3)试题分析:( 1) 维生素 D2(C28H44O)的相对分子质量 =1228+144+16=396; 维生素 D2中碳、氢、氧的原子个数比 =28:44:1;( 2)碳酸钙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 100%=40%,每片钙片中含钙元素的质量 = 40%=0.32克 0.75克,所以该标签中的含钙量是不合理的;( 3)每天需要补充碳酸钙的质量=(0.8克 -0.6克 )/40%=0.5克。 考点:根
29、据化学式的计算。 探究题 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进行了有趣的化学实验探究: 一、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图 1所示的是小亮同学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过程是: 第 1步: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为五等份,并做好标记 第 2步: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第 3步: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发现水被吸入集气瓶中,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集气瓶总容积的 1/5请回答下列问题: 第 2步红磷燃烧时的现象 , 化学反应表达式: 。 实验完毕,若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不到总容积的 1/5, 你认为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 A、集气瓶底部的水占了一部分体积 B、红磷过少 C、红磷没有燃
30、烧完就急着打开了止水夹 小博同学对实验进行反思后,提出了改进方法(如图 2所示),小博在正式开始实验前,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 20mL刻度处推至 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 20mL刻度处该操作的主要目的是 ,你认为改进后的优点是 。 二、小余阅读课外资料得知:双氧水分解除了用二氧化锰( MnO2)还可用氧化铜( CuO)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氧化铜产生了探究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也能作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它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 【设计实验】小余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三组实验(其它可能影响实验 的因素均忽略) 实验序号 氯酸钾质量 其 他物
31、质质量 待测数据 1.2g / 1.2g CuO 0.5g 1.2g MnO2 0.5g 上述实验应测量的 “待测数据 ”是 。 若实验 比实验 的 “待测数据 ”更 (填 “大 ”或 “小 ”),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 将实验 反应剩余的固体取出后经洗涤、干燥,再次精确称量得到 0.5g黑色粉末,这样做的目的是 ,小余同学认为氧化铜肯定是氯酸钾分解的催化剂,但小淳同学对此提出了异议,小淳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将第二次精确称量得到的 0.5g黑色粉末和 1.2g氯酸钾混合放入试管中,加热,伸入带火星木条,发现木条很快复燃。 小淳同学这样做目的是 , 【预期结论】氧化铜也能作氯酸钾的催化
32、剂。 【评价设计】你认为小余设计实验 和实验 对比的目的是 ;写出实验 反应的表达式 。 三、有趣的改进实验 小晴同学学了分子性质这节内容后,改进了书本上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晴同学找来废弃的医疗用品 -微型 Y 形管,设计如图 1所示实验,她进行该实验是为了探究 ,实验过程中能看到的现象是 ,小晴同学设计的实验优点是 。 利用如图装置进行 “硫燃烧 ”的实验:用气卿(能不断鼓 入空气的装置)不断地向弯型具支试管中鼓入空气,同时用酒精灯给硫粉加热至燃烧,移去酒精灯,可观察到微弱的淡蓝色火焰;然后停止鼓入空气,再用酒精灯给高锰酸钾加热,使硫在纯氧中继续燃烧,观察到 火焰。 写出实验中硫磺燃烧的化
33、学反应表达式: ,该实验装置的主要优点是在消除有害气体对环境污染的前提下有利于 你推断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的 作用是 。 答案:一、 产生大量白烟, BC 检验装置气密性 没有白烟进入空气,环保(不会有空气溢出,测量精确 /直接读数,测量精确) 二、 时间(收集一定体积氧气所 需时间) 小, 验证氧化铜质量不变,验证氧化铜化学性质不变,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三、 分子不断运动;左侧酚酞变红;没有刺激性气味进入空气,环保(药品用量少); 蓝紫色; ;对照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一套装置完成 2个相关实验);吸收二氧化硫, 试题分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会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并生成大量白烟;在
34、书写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的表达式时,一定要找准找全反应物和生成物,并注明反应条件;集气瓶中的红磷过少,瓶内的氧气不能被完全消耗,会导致进入瓶内水的体积不足 1/5,另外红磷没有燃烧完就急着打开止水夹,也会使瓶内空气中的氧气消耗不完,致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不足 1/5;小博改进的实验最大的好处是在密封装置内进行实验,防止生成的五氧化二磷逸散到空气中,污染环境,在实验前,小博夹紧弹簧夹,将注射器活塞从 20mL刻度处推至 15mL处,然后松开活塞,观察到活塞返回至 20mL 刻度处是为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要证明氧化铜对氯酸分解是否有催化作用及其催化效果,通过对比实验需要测出收集一定体积的氧气所需时
35、间;如果加入氧化铜后氯酸钾分解产生相同体积的氧气所需要的时间少,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 的分解;要证明氧化铜是不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除了要证明其是否能改变氯酸钾的反应速度外,还要证明反应后它的质量和化学性质是否发生了改变;为了比较氧化铜和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小博同学设计了实验 和实验 进行对照;小晴同学为了验证分子是不断运动的性质,设计了第 题的图示装置,在该实验中可以观察到左侧酚酞变红色,这样设计防止了氨气逸散到空气中,保护了环境;硫磺在纯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书写硫在氧气中燃烧的表达式时,一定要把反应物(硫和氧气)写到左边,把生成物二氧化硫
36、 写到右边,并注明反应条件点燃;实验 装置的改进优点是防止了二氧化硫向空气中逸散;为了吸收掉装置内的二氧化硫,所以把装置的尾气通入到了氢氧化钠溶液中。 考点:催化剂的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分子的性质实验,氧气的制取及性质实验。 推断题 有 A、 B、 C、 D四种元素, A元素是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 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第一层和最外层的电子总数比第 2层上的电子数还多一个, C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只剩下核内一个质子, 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试推断: A元素是 B元素的离子符号为 C元素形成单质是 A与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答案: 氧元素(名称
37、符号均可) 氢气(名称化学式均可) 试题分析: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物质是氧气,故 A是氧元素;由于第一电子层上最多排 2个电子,第二电子层排满只能排 8个电子,根据 B元素的原子核外有 3个电子层,第一层和最外层的电子总数比第 2层上的电子数还多一个,说明 B的最外层有 7个电子,它是 17号元素氯,在发生化学反应时,氯容易得到 1个电子而带 1个单位的负电荷;根据 C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只剩下核内一个质子可知, C原子的核外只有 1个电子, 它是 1号元素氢,它形成的物质是氢气,其化学式是 H2;根据 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可知,D是铝,由于氧是 -2价,铝是 +3价,所以由 A与 D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考点:物质的判断,化学式、离子符号的书写。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