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0-2011学年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 1)念去去,千里烟波, 。 ( 2)遥想公瑾当年, ,雄姿英发。 ( 3) ,水随天去秋无际。 ( 4)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_ _。 ( 5)吾所以为此者, 。 ( 6)谁怕? 。 ( 7) ,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 8)舞榭歌台, 。 答案:( 1)暮霭沉沉楚天阔。( 2)小乔初嫁了。( 3)楚天千里清秋。( 4)凄凄惨惨戚戚( 5)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6)一蓑烟雨任平生。( 7)羌管弄晴。( 8)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每答对一空给 1分,有错别字则该空不给分。 选择题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诚信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B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如何防止个别公务员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C我们不赞成应试教育,绝不是主张取消考试,而是不赞成以应付升学考试为唯一目的、围绕应试开展教学活动的做法。 D近年来,由于观众的锐减、剧目贫乏和演员青黄不接 ,导致中国戏剧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答案: C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 “二十四史 ”中的 “前四史 ”指的是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其中,史记的作者
3、是西汉的司马迁,汉书的作者是东汉的班固,后汉书的作者是南朝宋的范晔,三国志的作者是西晋的陈寿。 B “元曲四大家 ”指的是元代四个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白朴。其中马致远的代表作是汉宫秋,王实甫的代表作是西厢记,白朴的代表作是墙头马上。 C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他的戏剧有历史剧、喜剧和悲剧,被称为 “四大悲剧 ”的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代表着他艺术的顶峰。 D曹禺,现代剧作家,原名万家宝。代表作有雷雨日出原野等。建国后,有王昭君等著名剧作。 答案: B 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封建社会,大臣年老
4、了请求辞职为 “乞骸骨 ”,意思是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B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 艺。 五经,指诗书礼易春秋;六艺见周礼,指的是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种经书。 C【仙吕】【赏花时】我也只为无计营生四壁贫,因此上割舍得亲儿在两处分。 仙吕,宫调之一。宫调,我国古代音乐以宫、角、变徵、徵、羽、变宫为七声,以其中任何一声为主,均可构成一种调式。凡以宫声为主的调式称 “宫 ”,以其他各声为主的称 “调 ”,合称 “宫调 ”。 D教使者谓单于,言 “天子射上林中,得雁,足有系帛书,言武等在某泽中。 ” 上林,即上林苑,皇帝游猎的场所,在长安西,周围三百里。西汉司马相
5、如曾作上林赋。 答案: B 与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计未定,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B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C汉天子我丈人行也。 D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答案: D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楔( xi)子 亢( kng)旱荒阡( xin) 苌( chng)弘化碧 B给予( j)妃嫔( bn) 厮( s)守 面面相觑( q) C变徵( zh) 玉簪( zn) 蹩( b)进 残羹冷炙( zh) D自诩( x) 涔涔( cn) 脑髓( su) 咄咄( du)逼人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当今的世界正处在冷战阶段,各发展中国家
6、都懂得两虎共斗,必有一伤的道理。 B这些人也真够冠冕堂皇,经人这么一说,他们就死心塌地地转起 “法轮 ”来了。 C谈起垃圾短信,广大手机用户深恶痛绝,当有关媒体记者探访发送垃圾短信的企业负责人时,他们往往三缄其口,讳莫如深。 D人类的共同家园已千疮百孔,极端气候频繁发生,这是大自然向人类敲响的警钟。 答案: B 下列各组句子中,含有两个通假字的一项是 A群臣孰计议之畔主背亲 B召有司案图因泣下 衿,与武决去 C则被这枷纽的我左侧右偏衡因上书陈事 D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若知我不降明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 孔子有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仿佛以为知、好、乐是三
7、层事,一层深一层;其实在文艺方面,第一难关是知,能知就能好,能好就能乐。知、好、乐三种心理活动融为一体,就是欣赏,而欣赏所凭的就是趣味。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大半由于在知上有欠缺。 有些人根本不知,当然不会感到趣味,看到任何好的作品都如蠢牛听琴,不起作用。这是精神上的残废。犯这种毛病的人失去大部分生命的意味。 有些人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只以需要刺激或麻醉,取恶劣作品疗饥过瘾,以为这就是欣赏文学。这是精神上的中毒,可以使整个的精神受腐化。 有些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像上文所说的,囿于某一派别的传统习尚,不能自拔。这是精神上的短视,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 要诊治
8、这三种流行的毛病,唯一的方剂是扩大眼界,加深知解。一切价值都由比较得来。生长在平原,你说一个小 山坡最高,你可以受原谅,但是你错误。“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那 “天下 ”也只是孔子所能见到的天下。要把山估计得准确,你必须把世界名山都游历过,测量过。研究文学也是如此,你玩索的作品愈多,种类愈复杂,风格愈分纷歧,你的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你的鉴别力(这就是趣味)也就愈可靠。 人类心理都有几分惰性,常以先入为主,想获得一种新趣味,往往须战胜一种很顽强的抵抗力。许多旧文学家不能欣赏新文学作品,就因为这个道理。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起初习文言文,后来改习语体文,颇费过一番冲突与挣扎。在才
9、置信语体文时 ,对文言文颇有些反感,后来多经摸索,觉得文言文仍有它的不可磨灭的价值。专就学文言文说,我起初学 “桐城派 ”古文,跟着古文家们骂六朝文的绮靡,后来稍致力于六朝人的著作,才觉得六朝文也有为唐宋所不可及处。在诗方面,我从唐诗入手,觉宋诗索然无味,后来读宋人作品较多,才发现宋诗也特有一种风味。我学外国文学的经验也大致相同,往往从笃嗜甲派不了解乙派,到了解乙派而对甲派重新估定价值。我因而想到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须逐渐把本来非我所有的征服为我所有。英国诗人华兹华斯说道: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有能欣赏那种作品 的趣味。 ”我想不仅作者如此,读者也须时常创造他的趣味。生生不息的
10、趣味才是活的趣味,像死水一般静止的趣味必定陈腐。活的趣味时时刻刻在发现新境界,死的趣味老是囿在一个窄狭的圈子里。这道理可以适用于个人的文学修养,也可以适用于全民族的文学演进史。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美 谈文学)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A “精神上的残废 ”具体指根本不知,感受不到趣味。 B “精神上的中毒 ”具体指知得不正确,于是趣味低劣,缺乏鉴别力。 C “精神上的短视 ”具体指人知得不周全,趣味就难免窄狭。 D本文第 段从孔子的名言谈起,指出许多人在文艺趣味上有欠缺。第 段列举文艺欣赏的三种毛病,第 段提出诊治的办法,第 段作者主要批判了自己错误的文学欣赏态度。 【小
11、题 2】文中多处引用名言名句,下列关于其具体作用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 1段引用孔子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的话,引出了对文艺欣赏的不同见解。 B第 4段引用了 “坐井观天,诬天藐小 ”的语句,形容一些欣赏者心胸狭隘,推卸责任的欣赏态度。 C第 5段引用孔子 “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的话,说明研究文学也像估计山的大小一样 ,比较资料愈丰富,透视愈正确,鉴别力也就愈可靠的道理。 D第 6段引用华兹华斯 “一个诗人不仅要创造作品,还要有能欣赏那种作品的趣味 ”的话,引出不光是作者,包括读者也须时常创造文学趣味,使趣味广泛而鲜活。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符
12、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知的欠缺,大半会导致文学趣味的欠缺。 B要提高文学的鉴赏力,应读尽古今中外作品。 C文学的趣味,必须靠作者自己去创造。 D培养文学趣味好比开疆辟土,必须快速征服。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 A 文学类文本阅读( 14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只有扇子崖 苏叶 也许,这又是怪癖 我游山水,顶怕看见帝王的碑刻。偏偏泰山,四下里都是它们。我心郁闷,好好一座山,一经御驾禅封,没奈何地连身份都改变,仿佛成了一块护王权、安四邦的大镇石。而名人又好捧它,僧人亦爱噪它,后世代代供它拜它。山成了神祗,再巍峨高大,除了招引些糊涂百姓往树枝上拴红绳儿求福求禄而外,只
13、是一个大祭坛吧 失了本性的土石,哪里真还有什么苍野雄秀可言 这几千级的盘山道,不过是 “平步青云 ”的爬梯罢了。 心思忤慢,所以,我登南天门,天门雾障不为我开。我去仙人桥, 仙桥云乱不为我渡。东岳大帝不向我显圣,泰山老母也不为我超度。只有舍身崖不怀好意地招我前往,那万仞深渊,黑风如簇,阴凄凄不是玩儿的。 便玩碧霞祠,便闹丈人峰。笑了探海石,又嘲瞻鲁台。玩闹笑嘲中,谁知道我的落寞 想不到会有一个扇子崖。 一面峭壁,绝立于万斛青翠之上。半幅残旗,啸傲于深山密林之中。远离了帝王冠盖,疏弃了名士题咏。脚下不要招摇的店幌,身边没有谒拜的游人。蝉声躲在绿得浸人的树阴里,一声急,一声慢,凿着空凉的石道。而这
14、一扇断壁悬崖,却沉默着,披了满身犀利,削立在酷烈的阳光下。 这一身 虻谋藓 鄹檬腔褂型锤 这褶皱千叠的额角又有几多哀雄 坐在山间乱石上向它凝望,真想伸出手去轻声叩问。到底,是有怎样的内力,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在哪一声嘶吼中,于挤压逼卡下,猛一跺脚,又挣出了自己的头颅自己的生命 这独立特行的风姿,难道果真只是古老的地壳运动偶然形成的 就算如此,扇子崖当初也必定结结实实地死过一回。死在岩板的崩裂时,死在熔浆的奔突里,死在洪峰的漩流下,死在天雷与野火、风压与雪埋的撕裂毁灭中 !而又悄然突兀,拔地崛起,剐却了血肉,聚一身筋骨耸向天际 ! 想必是,每一寸骨骼都是尖利的吧 想必是,每一声 呼吸都是粗硬的
15、吧 想必是,每一个眼神,每一颗牙齿,都是讥锋冷硬的吧 然而,慢慢地向扇子崖攀登而去,但只见石缝里纤细的青草拂着我的脚背;岩畔边立着腼腆的野花。清秀的藤萝在陡壁上为我写了一首诗;就是从碎岩中犟出来的枝叶,也都没有一点点疾言厉色。 莫不是这才叫英雄本色 刚可触天,柔可覆地。于绝处活,死而后生。傲兀的灵魂里,蕴蓄的是深沉、仁爱、细致的感情。 怔忡着,我上到崖顶。这么高,却没有凌危负险的感觉,倒像是坐在万山编织的摇篮里。原来,这峥嵘的崖是不孤独的。深涧下,身背后,有山连绵,有峰座座。喊一声,便有 四面回音;望一眼,就有万树回眸。青天如帐,白云似舟。乌鸦在脚下盘旋,苍松从腋下斜出。好风扑面,林涛送歌。纵
16、目山下,汶河羞涩,弯曲中绕良田千顷:小米黄了,高粱红了,大葱绿了,棉花白了,花生鼓苞了,蜜桃的浆汁灌满了,小孩子牵着斜阳回家了 我的落寞随风散去,人,如烟了 忽有一只蝴蝶蹁跹而来,黑翅,带金星点儿。如叶,如花,如扇,在我身边盘桓不去。在这样高的崖顶,这不是没有原由的吧 7月 15日深夜,曲终人散。我独留泰山。倒在床上,静听夜半对山亭中传来摇钟的嗡鸣,捡拾泰山七日的印象,仍然只有扇子崖 !含着温静的 微笑,它劈面而站,越见清晰,让人无可忘却。然而,是夜,雾太重,石太凉,阶太滑,是去不得的。非止今日,就是今生,也不知可有机缘再飞崖上 但我又何必惆怅 我已得着了那一份特别的精神理想。我虽不峥嵘,亦无
17、峻峭,可谁说我不也是一柄小小的扇子 只要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翻扑流萤,即使不能助老人清幽,添弱者风凉,枯竹一把,就是填塞在农舍的灶下,去催响一壶泥水也是快意的啊 ! (选自苏叶散文自选集,有改动) 【小题 1】作者在第 (3)段说: “玩闹笑嘲中,谁知道我的落寞 ”作者因何 “落寞 ” ( 4分) 答: 【小题 2】作者笔 下的扇子崖具有怎样的特征 请分条概括。 (6分 ) 答: 【小题 3】请参考下面的材料,对本文作一番探究,然后回答问题。 (4分 ) 王国维: “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
18、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 (人间词话 ) 叔本华: “在抒情诗和抒情的心境中, 主观的心情,意志的影响,把它的色彩染上所见的环境。 每当我们纯粹客观的静观心境,从而能够唤起一种幻觉,仿佛只有物而没有 我存在的时候, 物与我就完全融为一体。 ”(世界是意志和表象 ) 你认为文中作者所写的 “扇子崖 ”,是 “有我之境 ”,还是 “无我之境 ”?为什么 答: 答案: 【小题 1】( 4分) 作者看到泰山由于受到帝王禅封(成为众人求神祈福的大祭坛),失去了土石的本性,令自己很失望, (2分 ),而自己在游览途中,无法领略泰山之美(与泰山总有隔阂),令作
19、者失落。( 2分) 【小题 1】( 6分) 独立特行且讥锋冷硬 刚可触天,柔可覆地 并不孤独(与其意义相同的筛选只要概括意思对,均可得分)(每点 2分) 【小题 1】( 4分) 答案:示例:( 1)是 “无我之境 ”。作者写 “扇子崖 ”已经到了 “物 ”、 “我 ”不分,完全融为一体的境界,扇子崖已是自己心灵的知音,是另一个自己。特别是文末,作者就把自己想象成了一柄小小的、独立特行、不甘心被别人捏在手中的扇子。( 2)是 “有我之境 ”。一切景语皆情语, “扇子崖 ”染上了作者浓烈的主观感情色彩:扇子崖所具有的独立特行,所保有的土石本性,它的刚可触天,柔可覆地等等都是作者所追求的精神境界和所
20、要完成的人格确认。( 4分:观点理由。意思对即可。要求观点明确,且只能明确一种观点,理由充分。有观点无理由不给分,没说 出观点,只讲理由的,最多给 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机之正,作浑天仪,
21、著灵宪算罔论,言甚 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 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
22、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节选自后汉书 张衡传) 【小题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 是 A衡少善属文 写文章 B再迁为太史令又 C中有都柱大 D又多豪右豪族大户 【小题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连词,表转折
23、B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副词,才 C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连词,表顺承 D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代词,代指张衡 【小题 3】下列对文意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张衡深谙祸福相依的道理,常常考虑皇上安全的事,不用实话回答皇帝就是很典型的表现。 B文章交代河间地区的险恶环境,反衬了张衡的政治才干。 C文章语言极其简练, “治威严,整法度 ”高度概括, “上下肃然 ”,形象的表现了张衡治理河间取得的成效。 D张衡在管理了三年政事之后,请求卸职,体现了他的明智。 【小题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第 2、 4段文字介绍张衡在科学方面的成就,详细描写了他在浑天仪与候风地动仪制造方面的情况。 B
24、第 5段文字写张衡对时政的思考,因受皇上的重用而遭嫉恨,以及在那种特定的处境中作赋寄情的情形。 C第 6段重点写张衡在政治方面的才干,当时的皇帝骄奢淫逸,不遵守典章法制,张衡整饬法律制度,严明法纪,政绩卓著。 D文章在介绍张衡的生平事迹时,详略得当,既有概括说明,又有重点介绍,语言绮丽精美。 【小题 5】将下面课本中的文言文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 10分) ( 1)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 2)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徒以吾两人在也。 ( 3)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 4)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 ( 5)永
25、元中,举孝廉不行 ,连辟公府不就。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B 【小题 1】( 1)比较这两个计策,宁可答应(给秦国璧),使它承担理亏(的责任)。( “均 ”“之 ”“负 ”三处译对得满分) ( 2)相如虽然才能低下,难道偏偏害怕廉将军吗?但是我想到,强大的秦国之所以不敢对赵国用兵,只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啊。( “独 ”“顾 ”“以 ”三处译对得满分) ( 3)武帝赞许他这种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苏武以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旄)出使(匈奴)(并)送被扣押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 “以中郎将使 ”中的省略部分、 “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的句式译对得满
26、分) ( 4)现在能有机会牺牲生命报效朝廷,即使被杀,的确甘心乐意。( “虽 ”“诚 ”直译、 “斧钺汤蠖 ”意译) ( 5)永元年间,(张衡)被推举为孝廉却不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都没有就任。( “举 ”“辟 ”“就 ”三处译对得满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江城子 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 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 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注】 。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注】湘灵:湘水女神,相传原为舜妃。楚辞 九歌有湘夫人。 【小题 1】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2分
27、 ) 【小题 2】词的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选择其中一种作具体分析。 (2分 ) 【小题 3】词的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尤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 (2分 ) 答案: 【小题 1】 (2分 ) 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或:写山色湖光 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的美丽。 【小题 1】 (2分 ) 比喻、双关 “ 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 衬托 “ 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
28、(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 ) 【小题 1】 (2分 ) 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 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 (要扣音乐评论,点到 “言有尽而意无穷 ”之意。 ) 语言表达 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 100字左右)。( 4分) ( 1)窦娥冤第二折交代了窦娥被 “冤 ”的过程。窦娥被谁冤?因何事而冤?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答: ( 2)雷雨第二幕中鲁侍萍面对周朴园道出了自己三十年前被周家赶出家门之后的痛苦经历,这三十年来鲁侍萍的人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故事情节。 答: 答案:( 4分) 情节概述准确、全面, 3分,语言表述简洁流畅, 1分。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别离,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有可能面对。 有人说,你走了,我不送你,因为我不喜欢别离;如果你回来,我一定接你,因为我喜欢重逢。也有人很潇洒,说,我走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每一次别离,都会有不同的原因,不同的场面,不同的感想。 有些别离只是短暂的,有缘总会再相聚;而有些别离却是长久的,甚至是永远的。 请以 “别离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自主立意,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