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8 ,大小:16.71KB ,
资源ID:31408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408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0年浙江温州市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期末统一考试语文卷.doc)为本站会员(visitstep34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0年浙江温州市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期末统一考试语文卷.doc

1、2010年浙江温州市省一级重点中学高一期末统一考试语文卷 其他 默写(任选其中五题作答)(共 10分)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2、但见悲鸟号古木, 。 ,愁空山。 3、 ,不尽长江滚滚来。 ,百年多病独登台。 4、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斜光到晓穿朱户。 ,此时无声胜有声。 5、 ,秋水共长天一色。 丰草绿缛而争茂, 。 6、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 ,蓝田日暖玉生烟。 答案: 1、 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贫而患不安 2、 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万里悲秋常作客 4、 明月不谙离别苦 别有幽愁暗恨生 5、 落霞与孤鹜齐飞 佳木葱茏而可悦 6、 凄凄惨惨戚

2、戚 沧海月明珠有泪 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桎梏 (k)毋 (w)宁拙 (zhu)劣向隅 (y)而泣 B戕 (qing)害胴( tng)体干涸 (h) 鹤汀 (tng)凫渚 C潦 (lo)水遒劲 (jn)鞭笞 (ch)义愤填膺 (yng) D缄 (jin)默嫉 (j)恨后嗣 (s) 繁芜 (w)丛杂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主席先生,沉缅于希望的幻觉是人的天性。我们有闭目不愿正视痛苦现实的倾向,有倾听女海妖惑人歌声的倾向,那可是能将人化为禽兽的惑人的歌声。 B这一庄严宣言犹如灯塔的光芒,给千百万在那催残生命的不义之火中受煎熬的黑奴带来了

3、希望。它的到来犹如欢乐的黎明,结束了束缚黑人的漫漫长夜。 C现在是从种族隔离的荒凉阴暗的深谷攀登种族平等的光明大道的时候,现在是把我们的国家从种族不平等的流沙中拯救出来,置于兄弟情谊的磐石上的时候。 D这时,人们看见他那一直干躁如焚的独眼里,滚出了一大颗眼泪,沿着那长时间被失望弄皱了的难看的脸颊慢慢流下来。 答案: C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代社会高度重视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他虽然颇有才华,但由于性格孤僻,卓尔不群,因此本公司不拟聘用。 B历代统治者之所以如此垂青关羽,给他追加一个个尊贵的谥号,无非是希望自己的臣子能够见贤思齐,也像关羽效忠蜀汉一样效忠自己。 C近年

4、来,世界各地局部地区的战争连续不断,造成大量难民毁家纾难、流离失所,这一现象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 D北京出版社出版的高中语文课本,以金庸的雪山飞狐替换了鲁迅的阿正传。金庸小说的登堂入室未必不是时代进步的一个表征。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刘老师对自己的教学严格要求,对年轻教师悉心指导,所以我们选他做学科带头人是当之无愧的。 B当今社会中,信用缺失已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它扰乱了市场秩序,降低了经济运行效率,使企业难以正常发展,对整个社会贻害无穷。 C麦田里的守望者的作者塞林格在去世后,世界各地的读者写了大量缅怀他的文章,而这一切已经与身在天堂的他没有任何关系了

5、。 D近年来,我国干旱天气发生频率居高不下,水资源危机正步步逼近,如何加强干旱地区的用水问题和全国性的节水行动已迫在眉睫。 答案: B 把下列句子组合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填序号)( 3分) 嗬,好大的雪啊!那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部笼罩上了一层白茫茫的厚雪。 一阵风吹来,树木轻轻地摇晃着,那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就簌簌落落地抖落下来。 玉屑似的雪末儿,随风飘扬,在清晨的阳光下,幻 映出一道道五光十色的彩虹。 看近处,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树木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极目远眺,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 _ 答案:

6、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1417 题。(共 20分) 点灯时分 郭文斌 总觉得城里的元宵夜有点过于热闹,热闹得让人几生迷失之感。在街上转了一会儿,就急切地往回赶。可是热闹是躲不脱的。紧紧地关了门窗,热闹还是不可阻挡地挤将进来,让人无可奈何。就索性站在阳台上,面向老家出神,而身心竟一下子踏实了下来。 老家的元宵夜没有汤圆,也没有眼下这绚丽多彩的华灯和开在天空的一树树银花,更没有震耳欲聋的炮声和比肩接踵的人流,而是一片夺人的宁静,活生生的宁静,神一样的宁静,似乎一伸手就能从脸上抓下一把来。 那宁静,是被娘的荞面灯盏烘托出来的。 那灯盏拳头一般大,上面有一盏心,可盛得一勺清油。捻子是 半截麦

7、秆上缠了棉花。夜幕降临时分,几十个灯盏便被点燃,端到当院的月光中,先让月神品赏。如果没有风,几十尾灯焰静静地在乳样的月光中泊着,那种绝尘之境,真是用文字难以传达的。 赏完月,灯盏便被分别端到各个屋里。每人每屋每物,都要有的。包括牛羊鸡狗、磨子、水井、耕犁等。让人觉得天地间的所有物什连同呼出的气上都带有一种灵性。似乎耕犁磨盘它们不时会扯着你的手跟你攀谈几句。那时谁也没有问为什么要给这些没有 “生命 ”的东西点灯,只觉得这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如果不这样做就是不应该了,而生命不正是一种 “应该 ”吗 现在想来,这其 中包含着多么朴素多么深厚的善和美,连同真啊 。 用老人们的说法,这正月十五的灯盏,很

8、有一点神的味道。一旦点燃,则需真心守护,不得轻慢。就默默地守着,看一盏灯苗在静静地赶它的路。看一星灯花渐渐地结在灯捻上,心如平湖,神如止水,整个生命沉浸在一种无言的福中,喜悦中,感动中。渐渐地觉得自己就要像一朵花一样轻轻地轻轻地绽开。我想佛家所说的定境中的喜悦也不过如此吧。现在想来,当时守着的其实就是自己,就是自己生命的最深处。那种铺天盖地的喜悦正是因为自己离自己最近的缘故,那种纯粹的爱正是因为看到了那个本来。 我不知道正月十 五为什么要点灯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留下这个风俗的人一定是深深懂得生命的。他用一个最具活性的东西,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向人们表明了生命的意义和状态,也说明了生命在怎

9、样地行进和更替。后来看了一些资料,知道既甘又苦且柔且韧的荞面具有别的食品不能代替的活血降火功用,就更为祖先用荞面做灯盏叫绝。它,不正是对被人们炒得过热的生命的一种清凉的制衡吗 天下没有不灭的灯。大人们用灯捻上留下的灯花来安慰灯的熄灭给儿女们的打击。说,那灯花将预示着来年的收获和前途,而将人们的心思转移到期冀当中。 那灯焰最后的一闪终于到来,整 个屋子一下子失魂似的空落。熄灭毕竟给了我们不小的打击。 这时,母亲就要说,尝尝娘做的灯盏是什么味道。 我不知母亲是否存心转移我们的心思,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这种空落真的被产生于舌头上的实在的喜悦安抚了。一种大美在双齿合上的同时变为一种实在的满足。 现

10、在,我站在这个城市的阳台上,穿过喧哗和骚动,面对老家,面对老家的荞面灯,终于明白,我们的迷失,正是因为将自己交给了自我的风,正是因为离开生命的朴真太远了,离开那盏泊在宁静中的大善大美的生命之灯太远了,离开那个最真实的 “在 ”太远了。 灯,又何尝是风能吹得灭的。 【小题 1】从全文看,作者老家元宵夜 “点荞面灯 ”风俗,有哪些活动?请分条概括。( 4分) 【小题 2】第六段说 “现在想来,这其中包含着多么朴素多么深厚的善和美,连同真啊 ”,根据文意,说说这里 “善 ”、 “美 ”、 “真 ”的具体内涵。( 6分) 【小题 3】作者是如何理解先民们留下点荞面灯盏风俗之用意的?( 4分) 【小题

11、4】简要分析文章结尾两段的含义与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 点灯让月神品赏。 将灯盏分派给每人每屋每物。 守护灯盏至油尽灯灭。 品尝荞面灯盏。(每点 1分,共 4分) 【小题 2】 “点灯 ”风俗,包含 万物有灵、人要学会感恩的思想。 “点灯 ”风俗,赋予日常生活一种诗意。 “点灯 ”风俗,启示生命的本色是宁静淡泊的。(每条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 通过点灯,在春天到来的时候,向人们表明生命的意义和状态,说明生命在怎样地行进和更替。 荞面具有活血降火的功用,荞面灯盏是对被人们炒得过热的生命一种清凉的制衡。 【小题 4】含义: 指出浮躁的现代人被欲望挟持,失去了宁静,背离

12、了生命的本色。 相信人性之灯永不熄灭,呼唤生命回归本色。作用: 使文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深化文章的主旨。(含义每条 2分,意思对即可。作 用每条 1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选择题每题 2分,翻译 7分,共13分) 臣光曰:臣闻垂 能目制方圆,心度曲直,然不能以教人,其所以教人者,必规矩而已矣。圣人不勉而中,不思而得,然不能以授人,其所以授人者,必礼乐而已矣。礼者,圣人之所履也;乐者,圣人之所乐也。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又思与四海共之,百世传之,于是乎作礼乐焉。故工人执垂之规矩而施之器,是亦垂之功已;王者执五帝、三王之礼乐而施之世,是亦五帝、三王之治已。五帝

13、、三王,其违世已久,后之人见其礼知其所履, 闻其乐知其所乐,炳 然若犹存于世焉 ,此非礼乐之功邪 夫礼乐有本、有文:中和者,本也;容声者,末也;二者不可偏废。先王守礼乐之本,未尝须臾去于心,行礼乐之文,未尝须臾远于身。兴于闺门,著于朝廷,被于乡遂比邻,达于诸侯,流于四海,自祭祀军旅至于饮食起居,未尝不在礼乐之中;如此数十百年,然后治化周浃,凤凰来仪也。苟无其本而徒有其末,一日行之而百日舍之,求以移风易俗,诚亦难矣。是以汉武帝置协律,歌天瑞,非不美也,不能免哀痛之诏。王莽建羲和,考律吕,非不精也,不能救渐台之祸。晋武制笛尺,调金石,非不详也,不能弭平阳之灾。梁武帝立四器、调 八音,非不察也,不能

14、免台城之辱。然则韶、夏、 C、武之音,具存于世,苟其馀不足以称之,曾不能化一夫,况四海乎!是犹执垂之规矩而无工与材,坐而待器之成,终不可得也。况齐、陈淫昏之主,亡国之音,暂奏于庭,乌能变一世之哀乐乎!而太宗遽云治之隆替不由于乐,何发言之易而果于非圣人也如此? 夫礼非威仪之谓也,然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矣。乐非声音之谓也,然无声音则乐不可得而见矣。譬诸山,取其一土一石而谓之山则不可,然土石皆去,山于何在哉!故曰: “无本不立,无文不行。 ”奈何以齐、陈之音不验于今世而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 轻泰山乎? 必若所言,则是五帝、三王之作乐皆妄也。 “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惜哉! (选自资治

15、通鉴 唐纪八) 【注】 垂:古代的一位巧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其违世已久违:离开 B夫礼乐有本、有文文:文化 C不能弭平阳之灾弭:消弭,消除 D其馀不足以称之称:相称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其所以教人者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 B圣人履中正而乐和平悚然而听之 C求以移风易俗初淅沥以萧飒 D然无威仪则礼不可得而行焉位卑则足羞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司马光认为,古代的巧匠垂能用眼睛测方圆,用内心量曲直,但他却不能将此传授给别人:圣人不费力而能切中事物的道理,不

16、深思而能获得治国之道,但他们却不能将此传授给别人。 B从结构上看,文章第 2段的论述思路是先总后分,其中主要运用了正反对比、举例等论证方法。 C文中以 “齐、陈淫昏之主,亡国之音,暂奏于庭,乌能变一世之哀乐乎 ”的事例与汉武帝、王莽、晋武帝和梁武帝等帝王的事例相对照,证明乐的地位和作用 没有礼重要。 D文章围绕 “礼乐 ”两个字,主要论述了 “礼乐 ”的作用, “礼乐 ”的本、末关系和“礼乐 ”与威仪、声音的关系。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 1)闻其乐知其所乐,炳然若犹存于世焉。( 3分) ( 2)奈何以齐、陈之音不验于今世而谓乐无益于治乱,何异睹拳石而轻泰山乎?(4

17、分 )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 3分)听到他们的音乐而知道他们的喜好,昭昭然如同仍存在于当世。(建议采分点:所乐、炳各 1分,其他酌情处理) (2)( 4分)怎么能因为齐、陈之音对当世无效而说乐无益于治乱(对治世和乱世没有影响)呢,这与看见拳头大的石头而轻视泰山有什么不同!(建议:以、验、拳石各 1分,其他酌情处理) 【小题 1】文:外在形式 【小题 2】 A所以:前一个 “用来 的 ”,后一个 “ 的原因 ”B而:前一个表并列,后一个表修饰 C以:前一个 “凭借 ”,后一个相当于 “而 ”,表并列 D则:都是 “就 ” 【小题 3

18、】 “证明乐的地位和作用没有礼重要 ”错。 【小题 4】略 文言文译文: 臣司马光说:我听说古代巧匠垂能够用眼睛测方圆,用内心量曲直,但是不能将自己的技术传给别人, 他能够传授给别人的,必定是圆规曲尺罢了。古代圣人不费力而能切中事物的道理,不深思而能获得治国之道,但却不能传授给别人,所能传授的,一定是礼乐罢了。礼,是圣人所躬亲实践的;乐,是圣人所喜爱的。圣人遵行正道而喜爱谐和,又想与天下人共同遵行,使之传留百世,于是便制作礼乐。所以工匠拿垂所传授的圆规曲尺去制作器物,这也就是垂的功劳了;君主用五帝三王的礼乐来治理国家,这也就是五帝三王的政治了。五帝三王离今世已很久远,后代人看见他们的礼而知道他

19、们的行止,听到他们的乐而知道他们的喜好,昭昭然如同仍存在于当世,这不是礼乐的功 劳吗? 礼乐有内在的本质,有外表的形式:中正平和为礼乐之本,仪节声音为礼乐之末,二者不可偏废。先代贤明的君主谨守礼乐之本,一刻也没有远离它。兴起于闺阁家门,显达于朝廷,广被于乡野近邻,通达于诸侯,流播于四海,从祭祀战争到饮食起居,都离不开礼乐。长此以往数十百年,然后教化普遍深入,天下太平。如果没有礼乐之本只有礼乐之末,一日行礼乐而百日舍弃礼乐,想用礼乐来移风易俗,实在是难。所以汉武帝设置协律都尉,歌唱天降祥瑞,不能说不美,但仍不能不下伤感的罪己诏。王莽设立执掌天地四时的官吏羲和,考定律吕之音,不能说不精确, 但仍不

20、能挽救渐台之祸。晋武帝制笛尺,调金石之声,不能说不详尽,但仍不得消弭平阳的灾难。梁武帝设立思器,调理八音,不能说不分明,但仍不能免除台城的耻辱。这样看来,舜、禹、 C、周武王时的韶、夏、 C、武四乐,即使都保存于当世,如果德行不足以与它们相称,并不能感化一个人,更何况普天之下的民众呢!这如同拿着垂的圆规曲尺而没有其他工具、材料,徒然等待器具的制成,最后一无所得一样。况且齐陈的淫荡昏庸之主,亡国之音,暂奏于朝廷,又怎么能改变一个时代的哀乐呢!太宗说政治的兴衰隆替不在于乐,为什么讲话轻率,非难圣人又如此果 断呢? 礼并不是指威仪而言,然而没有威仪则礼难以施行。乐并非指声音而言,然而没有声音则乐难以

21、表现。譬如一座山,取其一土一石则不能称为山,但是如果去掉土石,山又何在!所以说: “礼没有内在的本质不能成立,没有外表的形式无法施行。 ”怎么能因为齐陈之音对当世无效而说乐无益于治乱呢,这与看见拳头大的石头而轻视泰山有什么不同!如果像上述这种议论所说的,则五帝三王的作乐均为虚妄。 “君子对于他所不知道的,暂付之阙如。 ”可惜呀!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69 题。(选择题每题 2分,翻译 4分,共 10分)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 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病 镆允比肷搅郑 哪静豢墒靡病扔胗惚畈豢墒常 哪静豢墒茫 鞘姑裱 牢藓兑病 牢藓叮 醯乐 家病迥吨 髦

22、 陨 迨 呖梢砸虏 印 喙峰橹 螅 奘 涫保 呤 呖梢允橙庖樱话倌吨 铮 鸲崞涫保 谥 铱梢晕藜 樱 u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 非我也,兵也 。 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 【小题 1】下列各项中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养生丧死无憾丧:为死了的人办丧事 B勿夺其时夺:耽误 C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检查 D王无罪岁罪:归罪、责备 【小题 2】下列各句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B数罟

23、不入 闯兀 惚畈豢墒骋 C涂有饿殍而不知发 D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 【小题 3】下列各项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A无乃尔是过与 B闻有声自西南来者 C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D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小题 4】将划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认真兴办(注重)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老百姓听,(这样)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道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了。(建议采分点:谨、孝悌、负戴于道路各 1分,其他酌情处理)

24、【小题 1】检:通 “敛 ”,收敛,积蓄 【小题 2】 A无通勿 C涂通途 D豪通毫 【小题 3】和例句都是宾语前置 B定语后置 C介宾后置省略 D被动句 【小题 4】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第 1819 题。(共 6分)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 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注】 此诗为作者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所作。 杏园:唐时朝廷举办庆宴的场所。 【小题 1】请简要说明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2分) 【小题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

25、答案: 【小题 1】抒发了 被贬后面对与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而产生的愁闷(抑郁、惆怅、失落等)之情。(或抒发了思乡之情,怀旧之情)(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2】对比。( 1)昔年与今年的对比:去年中秋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池畔杏园边欢度的 ,今年中秋却是在被贬后的湓江边度过。( 2)情景对比:欢乐之景与冷清之景对比。( 3)情感对比,乐情与哀情对比:昔之乐游,今之苦叹;昔之欢快,今之愁苦。(意思对即可) 作文 作文( 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作文。 有声之乐,悦之于耳;无声之乐,悦之于心。有声之言,发乎于情;无声之语,感动于心。无声有时比有 声更动人心魄。那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的离别;那东船西舫悄无言的沉醉;仰望慈父的背影,默然泪下的感动;面对先贤博大胸襟的静默;沉潜艺术世界的震撼 无不以其至情至性之无声语言,向我们传达着生命中的一种极致之美,一种铭动于五内的触动。 请以 “此时无声胜有声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要求: 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诗歌除外。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