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2012学年江苏省淮安七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卷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A百舸 /坎坷古刹 /刹那谄媚 /落入陷阱 B驽马 /箭弩船棹 /泥淖犄角 /掎角之势 C诳语 /诓骗愀然 /揪揪不啻 /髻盐蘖 D书籍 /慰藉 贻送 /适宜桑梓 /莘莘学子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神七 ”的成功发射,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广泛赞誉,这靠的是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的共同奋斗取得的。 B为了实现居民消费增长率比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高出 2个百分点,国家必须实行切实的鼓励政策。 C这个工程通过清除太湖污染严重的底泥,控制和减少内源污
2、染,从而降低“湖泛 ”发生几率、范围和影响程度。 D很显然,汉武帝对重要国策抉择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着西汉王朝国运的盛衰。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传统技艺的不同境遇 陈彬斌 湖笔是如何制作出来的?荣宝斋古字画修复技术的诀窍在哪里?宜兴紫砂壶最初的模样是怎样的?贵州苗族银饰为何如此精美?山西老陈醋千年留香的秘密是什么?羌族刺绣如何不绝如缕 从元宵节开始到正月二十九,来自全国各地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及其他民间艺术家千余人在北京农业展览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传统技艺规模最大、种类最齐全的一次集中展示。 来自陕北的白凤莲老
3、人是安塞剪纸的传承人, 70岁的她依然飞剪自如,一张普通的红纸在她手中,顷刻间就成了栩栩如生的飞鸟走兽,引起观众的惊叹 ;四川分水油纸伞是我国唯一保持使用桐油、石印传统工艺生产的纸伞,已有 400多年的历史, 70多道工序都由手工操作,在展销台前,这些色彩鲜艳的油纸伞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内联升布鞋是北京传统老字号,多种传统样式使人感受到了内联升的厚重,其为北京奥运会定制的样品,更引起观众的不断追问 生于上世纪 60年代的顾永冲坐在展台后,不厌其烦地回答观众的问题。作为贵州苗族银饰锻制技艺的省级传承人,他另一个身份是贵州雷山县民族银饰制作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名片上除了地址、电话,还有电子信箱、 Q
4、Q等,中英文都有, “我们这个公司并不 大,几十个师傅,如果接了大的活儿,就必须从外面聘请人帮忙,一年下来的收入总计在百万元以上。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历史悠久,其品种样式至今仍在不断翻新。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传统技艺所依赖的社会环境早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当时与人们生产生活密切联系的技艺,绝大部分失去或大大减弱了生产生活的功用价值,而其中具有独特审美情趣的技艺作品,却成为了一种 “时尚 ”。 据资治通鉴记载,隋朝末年农民起义军瓦岗军在今天河南浚县屯兵,为纪念阵亡将士和战马,不少士兵捏泥人、泥马,这些手艺后来在浚县流传千余年,因浚 县泥塑形体小,用口吹尾部小孔时发出 “咕咕
5、”声,因此被称为 “泥咕咕 ”。在这次大展中, “泥咕咕 ”的国家级传承人王学锋告诉记者,他们全家每年通过制作销售,能有 10多万元的收入,目前全村有上千人从事 “泥咕咕 ”相关行业。 但也有不少传统技艺的处境在现代技术的冲击下,每况愈下,不仅难以产生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传承乏人,前景堪忧。来自五金之乡浙江永康的锡雕大师应业根已经 80 岁了,他现场展示了锡雕工艺,一只仙鹤翅膀上成千上万的羽毛,就是用他一双手一下一下刻出来的。由于现代工业技术的冲击,手工锡品难以有较高的价格。应业根目前 也没有合适的徒弟,他告诉记者:现在虽然每天八九个小时做工,但挣钱还是不多,也没人愿意来学。他儿子曾经跟他学过
6、这个手艺,后来就放弃了,就是因为不赚钱。 (节选自印象: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载于中国文化报) 【小题 1】文中提及的传统技艺达 12 种之多,作者是如何介绍这些传统技艺的?( 4分) 【小题 2】苗族银饰锻制技艺和 “泥咕咕 ”之所以能得到传承,有哪些原因?( 8分) 【小题 3】在现代工业技术的冲击下,浙江永康锡雕的传承陷入文化审美价值和经济价值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应该如何解决?请谈谈你的看法。( 6分) 答案: 【小题 1】先略后详(或先铺排后详写),详略搭配;前后对比,突显传统技艺的不同境遇。【 4分,每点 2分,写到关键词即可】 【小题 1】原因: 市场化。或成立公司、或地
7、区性家庭式作坊,将传统手工艺推向市场。 发掘审美价值。如 “泥咕咕 ”的功用价值弱化,但审美价值却被挖掘出来,甚至成为一种 “时尚 ”。 不断创新。 “银饰锻制是苗族民间独有的技艺,历史悠久,其品种样式至今仍在不断翻新 ”。 传承有人。有省级传承人和国家级传承人,传承人的培养工作得到了重视。【 8分,每点 2分】 【小题 1】 深入市场调研,挖掘其经济 价值。 寻求国家的财政扶持,培养新人。 加大宣传力度。【 6分,每点 2分,其他有依据言之成理的亦可】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月到天心 林清玄 二十多年前的乡下没有路灯,夜里穿过田野要回到家里,差不多是摸黑的,平常时日,都是借着微明的天
8、光,摸索着回家。 偶尔有星星,就亮了很多,感觉到心里也有星星的光明。 如果是有月亮的时候,心里就整个沉淀下来,丝毫没有了黑夜的恐惧。在南台湾,尤其是夏夜,月亮的光格外有辉煌的光明,能使整条山路都清清楚楚地延展出来。 乡下的月光是很难形容的,它不像太阳的投影是从外面来,它的光明犹如从草树、从街路、从花叶,乃至从屋檐下、墙垣内部微微地渗出,有时会误以为万事万物的本身有着自在的光明。假如夜深有雾,到处都弥漫着清气,当萤火虫成群飞过,仿佛是月光所掉落出来的精灵。 每一种月光下的事物都有了光明,真是好! 更好的是,在月光底下,我们也觉得自己心里有着月亮、有着光明,那光明虽不如阳光温暖,却是清凉的,从头顶
9、的发到脚尖的指甲都感受月的清凉。 走一段路,抬起头来,月亮总是跟着我们,照着我们。在童年的岁月里,我们心目中的月 亮有一种亲切的生命,就如同有人提灯为我们引路一样。我们在路上,月在路上;我们在山顶,月在山顶;我们在江边,月在江中;我们回到家里,月正好在家屋门前。 直到如今,童年看月的景象,以及月光下的乡村都还历历如绘。但对于月之随人却带着一丝迷思,月亮永远跟随我们,到底是错觉还是真实的呢?可以说它既是错觉,也是真实。由于我们知道月亮只有一个,人人却都认为月亮跟随自己,这是错觉;但当月亮伴随我们时,我们感觉到月是唯一的,只为我照耀,这是真实。 长大以后才知道,真正的事实是,每一个人心中有一片月,
10、它是独一无二、光明 湛然的,当月亮照耀我们时,它反映着月光,感觉天上的月也是心中的月。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心里都有月亮埋藏,只是自己不知罢了。只有极少数的人,在最黑暗的时刻,仍然放散月的光明,那是知觉到自己就是月亮的人。 这是为什么禅宗把直指人心称为 “指月 ”,指着天上的月教人看,见了月就应忘指;教化人心里都有月的光明,光明显现时就应舍弃教化。无非是标明了人心之月与天边之月是相应的、含容的,所以才说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即使江水千条,条条里都有一轮明月。从前读过许多诵月的诗,有一些颇能说出 “心中之月 ”的境界,例 如王阳明的蔽月山房: 山近月远觉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 若
11、人有眼大如天,当见山高月更阔。 确实,如果我们能把心眼放开到天一样大,月不就在其中吗?只是一般人心眼小,看起来山就大于月亮了。还有一首是宋朝理学家邵雍写的清夜吟: 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 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月到天心、风来水面,都有着清凉明净的意味,只有微细的心情才能体会,一般人是不能知道的。 我们看月,如果只看到天上之月,没有见到心灵之月,则月亮只是极短暂的偶遇,哪里谈得上什么永恒之美呢? 所以回到自己, 让自己光明吧! (选自林清玄菩提系列散文星月菩提) 【小题 1】本文主体写的是月,开头第一段为什么要从 “抹黑回家 ”写起?( 4 分) 【小题 2】文章题为 “月到天心 ”,请说
12、说这个文题有什么好处?( 6分) 【小题 3】作者在文中引用了王阳明的蔽月山房和邵雍的清夜吟两首诗有何作用?( 4分) 【小题 4】文中的 “月 ”被赋予了怎样的含意?作者借 “月 ”表达了怎样的人生哲理?请予以探究。 答案: 【小题 1】第一段写摸黑回家,意在引出后文月亮为黑暗中的人和事物带来光明,使 “我 ”内心沉淀不再恐惧;运用衬托手法,凸显月亮及光 明对于万事万物的价值和意义。【只答 “引出后文 ”、 “衬托 ”而无内容只得 2分】 【小题 1】 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内容; 引自邵雍清夜吟,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典雅生动,给人清凉明净的感觉; “天心 ”可理解为 “天 ”与 “心 ”,“月
13、到天心 ”暗示 “心灵要有月般的光明 ”的文章主旨(写暗示文章的主旨亦可)。【 6分,每点 2分】 【小题 1】 以诗入文,丰富了文章内容,使文章富有诗意与美感; 借诗表达主旨,灵巧、形象生动。【 4分每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含意: 空中之月:它能给万物带来光明; 心灵之月:心中要有月,能让自 己光明。【 4分,每点 2分】哲理:月是光明的象征,我们走出黑暗需要光明的指引,但更需要襟怀阔大、坦荡包容,摆脱狭隘,这样才能寻找到内心的光明,才能拥有永恒之美。( 6分)【 2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李文忠,字思本,小字保儿,盱眙人,太祖姊子也。年十二
14、而母死,父贞携之转侧乱军中,濒死者数矣。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太祖见保儿,喜甚,抚以为子,令从己姓。 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士诚遣将据三溪,复击 败之,斩陆元帅,焚其垒。 士诚遣司徒李伯升以二十万众攻新城。文忠帅 亮祖等驰救,去新城十里而军 。 诘朝会战,文忠集诸将仰天誓曰: “国家之事在此一举,文忠不敢爱死以后三军。 ”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捷闻,太祖大喜,召归,宴劳弥日。 文忠帅亮祖等攻余杭。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J 之,文忠不可。营于丽谯,下
15、令曰: “擅入民居者死。 ”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洪武二年春,以偏将军从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薄上都,走元帝。 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 ,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 行次太原,闻大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 “我等受命而来,阃外 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 ”遂出雁门,次马邑,败元游兵,进至白杨门。天雨雪,已驻营,文忠令移前五里,阻水自固。质明,敌大至。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文忠器量沉宏,人莫测其际,临阵踔厉 风发,遇大敌益壮。颇好学问,通晓经义,为诗歌雄骏可观,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其释兵家居,恂恂若儒者,帝雅
16、爱重之。家故多客,尝以客言,劝帝少诛戮,又谏帝征日本,及言宦者过盛,以是积忤旨,不免谴责。十六年冬遂得疾。帝亲临视。明年三月卒,年四十六。 (选自明史 李文忠传,有删改) 【注】 J:同 “戮 ”。 阃外:朝廷之外。 踔厉:精神振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逾二年乃谒太祖于滁阳谒:拜见 B去新城十里而军去:离去 C宴劳弥日 。弥:终 D次马邑次:驻扎 【小题 2】下列选项中分别表现李文忠骁勇、有谋略的一项是( ) A 以二营委之,殊死战,度敌疲,乃出精兵左右击,大破之。 守将谢五,谕之降,许以不死。五出降。诸将请 J 之,文忠不可。 B 行次太原,闻大
17、同围急,谓左丞赵庸曰: “我等受命而来,阃外 之事苟利于国,专之可也。今大同甚急,援之便。 ” 初太祖定应天,以军兴不给,增民田租,文忠请之得减额。 C 文忠横槊引铁骑数十,乘高驰下。大军乘之,城中兵亦鼓噪出,敌遂大溃。 张士诚寇严州,御之东门,使别将出小北门,间道袭其后,夹击大破之。 D 一卒借民釜,斩以徇,城中帖然。 临阵踔厉风发,遇大敌益壮。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张士诚派遣将领,占据了三溪,又打败了李文忠,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 B李文忠治军严厉,军纪严明,有士兵拿了百姓一口锅就把他斩首示众。 C他解除兵权回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
18、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 D他虽然被解除兵权,他依旧关心国事,直言进谏,触犯龙颜,遭到皇帝的斥责。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年十九,从援池州,破天完军,骁勇冠诸将。( 3分) (2)遇春卒,命文忠代将其军,奉诏会大将军徐达攻庆阳。( 3分)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李文忠)十九岁,跟着(太祖)救援池州,打败了天完军,他的骁勇在诸将中排名第一。(得分点:破、冠各 1分,补出 “太祖 ”1 分。) 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
19、文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 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得分点:卒、代、将各 1分)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泉水,是因为他用心专一。(得分点:定语后置、名词作状语、用各 1分,语意通顺 1分) 【小题 1】 B(去,距离) 【小题 1】 C( A 有谋略, 诚信; B. 处事灵活, 爱民 ; C. 骁勇, 有谋略; D. 言出必行, 骁勇) 【小题 1】 A( “又打败了李文忠,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他的营垒 ”错,是李文忠打败张士诚,杀掉了陆元帅,焚烧了张士诚的营垒。) 【小题 1】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 李文忠字思本,小名叫宝儿,是盱眙县人,是太祖姐姐的儿
20、子。他的父亲李贞带着他在乱军中辗转反侧,有好几次差点死去。这样过了两年才在滁阳见到了太祖。太祖见到他,非常高兴,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来抚养,并让他跟从自己姓朱。李文忠十九岁,以舍人的身份率领太祖的亲兵,跟着太祖救援池州,打败了天完军,他的骁勇在诸将中排名第一。 张士诚侵犯严州,李文忠率军在东门抵抗,他派出其他将领出小北门,从小道偷袭张士诚的军队,两面夹击,大败张士诚。张士诚又派遣将领驻守三溪,李文忠打败了他们,斩杀了陆元帅,并烧毁了敌军的营寨。 张士诚派遣司徒 李伯升率领二十万军队进攻新城。李文忠领 亮祖等人前往救援,在距离新城十里的地方驻军。第二天早晨会战,李文忠召集诸位将领对天发誓说: “国家
21、大事成败在此一举,我不敢吝惜一死而躲在三军的后面。 ”李文忠手拿长矛率领几十个骑兵,从高处飞奔下来。大军也跟在后面击鼓呐喊,敌军于是大败。捷报传来,太祖十分高兴,把李文忠召回身边,终日设宴慰劳他。 李文忠率领 亮祖等人进攻余杭。余杭的守将是谢五,李文忠告诉他如果投降,就答应不杀他。于是谢五请求投降。诸将要求杀掉谢五,李文忠没有答应。军队在丽谯宿营,李文忠下令说: “谁擅自进入老 百姓家里,就处死谁。 ”一个士兵借了老百姓家一口锅,李文忠将他斩首示众,于是城里就安定下来了。 洪武二年春天,李文忠以偏将军的身份跟随右副将军常遇春出塞进攻元军,一直迫近上都,把元帝都吓得逃走了。常遇春死后,太祖命李文
22、忠代理指挥常遇春的军队,奉命会同大将军徐达一起进攻庆阳。军队行军驻扎在太原,听说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李文忠对左丞赵庸说: “我们奉皇上的命令来进攻元军,军营之外的事情如果对国家有利,我们可以单独灵活处理。现在大同被包围,形势危急,我们应该趁便救援他们。 ”于是率领军队出雁门关,驻扎在马邑,打败了元 军的小股军队,进军到白杨门。天上下起了雪,军队本来已经宿营了,李文忠又命令军队向前移五里,把积水阻住坚固防守。天亮的时候,元军的大部队到了。李文忠派出二支部队迎击,和元军殊死作战,他估计元军疲劳了,才派出精兵从左右进攻,大败元军。 李文忠气量沉着宽宏,没有谁能猜测他的心机。他作战时他精神振奋,越是
23、遇到强大的敌人越是充满勇气和力量。他十分喜爱学习,通晓经书的大义,他写的诗歌气势雄伟,不同凡响。起初,太祖在应天定都,因为军队增加,供给不足,就增加百姓的田租,李文忠为百姓请求,最终得以减少田租的数额。他解除兵权回 家后,小心谨慎像一个儒生,太祖十分喜爱和器重他。他家里有许多门客,曾经因为门客的话,劝说皇帝少点诛杀,又劝谏皇帝不要东征日本,并且说宫中的宦官太多,因此逐渐与皇帝的心意不合,不免受到皇上的谴责。洪武十六年冬天生病,皇帝亲自前往探望。第二年三月,李文忠去世,终年四十六岁。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淇上送赵仙舟 王维 相逢方一笑,相送还成泣。 祖帐已伤离,荒城复愁入
24、。 天寒远山净,日暮长河急。 解缆君已遥,望君犹伫立。 (1)本诗颈联借景抒情,请结合具体诗句进行赏析。 (5分 ) (2)本诗最后一句 “望君犹伫立 ”使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谈谈其效果。 (5分 ) 答案:( 1)( 5 分) 这是友人走后,怅立所见的景色。天冷后树木凋谢,山上显得空净。此时,太阳将下,天色将暮,长河急急流去。借荒城、寒天、净山、暮日、长河等意象描绘一幅苍凉凄清景象。( 3分) 借景物描写衬托出别离情绪,传达了朋友离开之后作者的感伤之情;( 2分)(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情景关系的分析。景物描述 1 分,概括景物特点 2 分,表达的情感 2 分。) ( 2)( 5分)手法:细节
25、描写(动作描写),孤舟远逝,作者仍然伫立原地,目送远去的朋友。( 3 分)效果:以伫立河边的细节,表现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惆怅、失落之情。( 2分)(本题考查对诗歌手法技巧的鉴赏。答出具体手法 2分,具体 1分,效果 2分。) 语言表达 仿造下面划线的句式和修辞方法,另写一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5分) 挣扎使人悲苦,抗争则使人高贵。 史铁生挣扎在残废的绝境,但他用笔作为抗争的拐杖,历经坎坷,终于走出了死亡的诱惑; 马丁 路德 金 挣扎在黑暗的深海,但他用演讲作为抗争的武器,饱受磨难,终于迎来了自由平等的天空 ; 答案:示例:贝多芬挣扎在孤独的渊 谷,但他用音乐作为抗争的云
26、梯,备尝辛酸,终于攀上了永恒的巅峰。(句式 2分,有比喻 2分,语意连贯 1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拟定一个新闻标题。(不超过 15个字) (4分 ) 新华社石家庄 11月 12日电(记者 赵承 李斌) 12日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赴河北暴雪地区指导工作。 12日下午 2时许,温家宝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国务委员兼国务院秘书长马凯一起乘坐火车前往最近几天连降暴雪的石家庄,在火车上临时召开现场办公会。抵达石家庄后,温家宝前往火车站候车室看望旅客,并到石太高速公路河北山西两省交界处看望滞留人员,察看雪情。针对近期北方地区严重雪灾,国家减灾委、民政部于 11
27、月 12日 10时紧急启动国家三级救灾应急响应,派出工作组赶赴灾区,协助指导地方开展救灾工作。 答案:标题:华北暴雪肆虐 总理赶赴灾区 或暴雪袭北国 总理踏雪问冷暖 默写 名句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 ; ,非能水也,而绝江河。(荀子劝学) 师者, 。(韩愈师说) 余音袅袅,不绝如缕, , 。(苏轼赤壁赋)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 ,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苟利国家生死以, 。 (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 答案: (1) 而致千里;假舟楫者 (2)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3)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4) 挥斥方遒 (5)渺沧海之一粟 (6) 岂因祸福避趋之(每空 1分,有误则不给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个人发展要平衡,做人心态要平衡,城乡发展要平衡,家庭与事业要平衡,人与自然要平衡 万事万物都离不开平衡,平衡,是一门哲学,是一门艺术。你对 “平衡 ”有着怎样的亲身体验或感悟呢? 请以 “平衡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要求: 角度自选; 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