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7.96KB ,
资源ID:314960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496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2012学年湖南省华容县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eventdump27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2012学年湖南省华容县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1-2012学年湖南省华容县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2分) 荷塘月色 朱自清 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今晚在院子里坐着乘凉,忽然想起日日走过的荷塘,在这满月的光里,总该另有一番样子吧。月亮渐渐地升高了,墙外马路上孩子们的欢笑,已经听不见了;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 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荷塘四面,长着许多树,蓊蓊郁郁的。路的一旁,是些杨柳,和一些不知道名字的树。没有月光的晚上,这路上阴森森的,有些怕人。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还是淡淡的。

2、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 平常的自己 ,到了 另一世界 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 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 自由的人 。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 且受用这无边的 荷香月色好了。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 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时候叶子与花也有一

3、丝的颤动,像闪电般,霎时传过荷塘的那边去了。叶子本是肩并肩密密地挨着,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风致了。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 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 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 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高处丛生的灌木,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峭楞楞 如鬼一般;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却又像是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

4、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光留下的。树色一例 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瞌睡人的眼。 这时候最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它们的,我什么也没有。 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采莲是江南的旧俗,似乎很早就有,而六朝时为盛;从诗歌里可以约略知道。采莲的是少年的女子,她们是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去的。采莲人不用说很多,还有看采莲的人。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梁元帝采莲赋里说得好: 于是妖童媛

5、女,荡舟心许; 首徐回 ,兼传羽杯; 峤 贫 骞遥 伎 湎搜 兀 庸瞬剑幌氖即河啵 赌刍 酰 终瓷讯 承 非愦 柴铡br 可见当时嬉游的光景了。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于是又记起西洲曲里的句子: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 “过人头 ”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 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 【小题 1】解释第 自然段画横线短语在文中的 含义。 (3分 ) 平常的自己:_ 另一个世界:_ 自由的人:_ 【小题 2】第 自然段画

6、横线的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说出 “本体 ”和 “本体 ”与 “喻体 ”的 “相似点 ”。 (5分 ) 【小题 3】第 自然段画横线句子通过一连串的修辞来写景物的特点,从这一角度加以赏析。 (8分 ) 【小题 4】采莲赋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从全文看,有什么表达作用? (6分 ) 答案: 【小题 1】 “平常的自己 ”:指为环境和精神压力所困扰而又整天忙忙碌碌的自己。 (1分 )“另一世界 ”:指没有烦事缠绕,精神得以超脱的世界。 (1分 )“自由的人 ”:指没有任何干扰,可以随意想、说、做的人。 (1分 ) 【小题 1】本体是 “白花 ”。喻体是 “粒粒的明珠 ”、 “碧天里的星星

7、”“刚出浴的美人 ”。它们之间的相似点有三:月下 的荷花白而光亮,且是 “零星地点缀着 ”,与“一粒粒 ”的 “明珠 ”相似。白花 “点缀 ”在 “层层的叶子中间 ”,在绿丛中隐约闪烁,与 “碧天 ”里的 “星星 ”相似。荷花是 “袅娜 ”“羞涩 ”且白而亮的,其神态与色泽都与刚出浴的美人相似。 【小题 1】作者运用一系列修辞,正面描写月光。先用 “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月光既像流水倾泻,又无声响,幽静而幽美的情状。 “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 ”是用衬托的手法去写月光,描写出了青雾似动而静,似静而动的轻柔含蓄之态。接着又用两个比喻 “叶子和花仿佛在牛

8、乳中洗 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 ”,把月光那种朦朦胧胧的状态写了出来。作者把满月朗照比作 “酣眠 ”,把 “淡淡的云 ”比作是 “小睡 ”,写出了满月的必要与隔着淡淡之云的情趣,表明了作者喜欢似明非明,似亮非亮的感觉。(8分,每点 2分 ) 【小题 1】采莲赋描写了江南艳丽少男和美貌女子,荡着小船,唱着艳歌出采莲的热闹欢乐情景。从全文看,表达了作者的思乡之情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采莲赋的热闹、欢快可以看出作者与现实抗争的失败,思乡是作者为了摆脱现实忧伤所做的再一次努力。 (6分,每点 3分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 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

9、查。回答 “平常的自己 ” “另一世界 ” “自由的人 ”的含义,要结合上下文内容。 【小题 1】此题考查比喻的修辞方法,注意比喻修辞的特点是 “本体 ”与 “喻体 ”的“相似点 ”,结合每个比喻具体分析即可得分, 5分,本体 2分,喻体每点 1分。 【小题 1】此题考查修辞手法,首先找出修辞 衬托、比喻等,再结合句子具体分析,最后回答情感。 【小题 1】此题两问,先描绘采莲赋的景象,再谈作用,结合文段可知此部分是描写思乡之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2分) 谈中国诗 钱钟书 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发这个问题的人一定是位外国读者,或者是位能欣赏外国诗的中国读者。一个只

10、读中国诗的人决不会发生这个问题。他能辨别,他不能这样笼统地概括。他要把每个诗人的特殊、独个的美一一分辨出来。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他会牢记诗人勃莱克的快语: “作概论就是傻瓜。 ”假如一位只会欣赏本国诗的人要作概论,他至多就本国诗本身分成宗派或时期而说明彼此的特点。他不能对整个本国诗尽职,因为也没法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有居高临远的观点。 因此,说起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意中就有外国人和外国诗在。这立场是比较文学的。 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中国诗可不然。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

11、 “史诗头脑 ”,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 “印象派 ”“后印象派 ”那种 “纯 粹画 ”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

12、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 “长诗 ”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 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中国诗人要使你从 “易尽 ”里望见了 “无垠 ”。 一位中国诗人说

13、: “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 那灰色的 歌曲 空泛联接着确切。 这就是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济慈名句所谓: 听得见的音乐真美,但那听不见的更美。 我们的诗人也说, “此时无声胜有声 ”;又说, “解识无声弦指妙 ”。有时候,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下面是深秘的静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淡然离言说,悟悦心自足。 ”有时他不了了之,引

14、得你遥思远怅: “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 云深不知处。 ”这 “不知 ”得多撩人!中国诗用疑问语气做结束的,比我所知道的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这是极耐寻味的事实。试举一个很普通的例子。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 “何处是 ”的公式,来慨叹死亡的不饶恕人。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 “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 “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5、”“今年花落颜色改,明年花开复谁在? ”“同来玩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 春去也,人何处?人去也,春何处? ”莎士比亚的第十二夜里的公爵也许要说: 够了。不再有了。就是有也不像从前那样美了。 中国诗人呢,他们都像拜伦哀希腊般地问: 他们在何处?你在何处? 问而不答,以问为答,给你一个回肠荡气的没有下落,吞言咽理的没有下文。余下的,像啥姆雷特临死所说,余下的只是静默 深挚于涕泪和叹息的静默。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我们也有厚重的诗,给情感、思恋和典故压得腰弯背断。可是 中国诗的 “比重 ”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 。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

16、像吹着芦管。 这跟语言的本质有关,例如法国诗调就比不上英国和德国诗调的雄厚。而英国和德国诗调比了拉丁诗调的沉重,又见得轻了。何况中国古诗人对于叫嚣和呐喊素来视为低品的。我们最豪放的狂歌比了你们的还是斯文;中国诗人狂得不过有凌风出尘的仙意。我造过 aeromantic一个英文字来指示这种心理。你们的诗人狂起来可了不得!有拔木转石的兽力和惊天动地的神威,中国诗绝不是贵国惠特曼所谓 “野蛮犬吠 ”,而是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 但有良心的人 全听得见,除非耳朵太听惯了麦克风和无线电或者 我有意对中国诗的内容忽略不讲。中国诗跟西洋诗在内容上无甚差异;中国社交诗特别多,宗教诗

17、几乎没有,如是而已。譬如田园诗 不是浪漫主义神秘地恋爱自然,而是古典主义的逍遥林下 有人认为是中国诗的特色。不过自从罗马霍瑞斯讽训集卷二第六首以后,跟中国田园诗同一型式的作品,在西洋诗卓然自成风会。又如下面两节诗是公认为洋溢着中国特具的情调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我试举两首极普通 的外国诗来比,第一是格雷墓地哀歌的首节: 晚钟送终了这一天, 牛羊咻咻然徐度原野, 农夫倦步长道回家, 仅余我与暮色平分此世界。 第二是歌德的漫游者的夜歌: 微风收木末, 群动息山头。 鸟眠静不噪, 我亦欲归休。 口吻情景和陶渊明

18、、李太白相似得令人惊讶。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斯屈莱欠就说中国诗的安静使他联想起魏尔兰的作风。我在别处也曾详细说明贵国爱伦 坡的诗法所产生的纯粹诗,我们诗里几千年前早有了。 所以,你们讲,中国诗并没有特别 “中国 ”的地方。中国诗只是诗,它该是诗,比它是 “中国的 ”更重要。好比一个人,不管他是中国人,美国人,英国人,总是人。有种卷毛凹鼻子的哈巴狗儿,你们叫它 “北京狗 ”,我们叫它 “西洋狗 ”。红楼梦的 “西洋花点子哈巴狗儿 ”。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每逢这类人讲到中国文艺或思想的特色等等,我们不可轻信,好比我

19、们不上 “本店十大特色 ”那种商业广告的当一样。中国诗里有所谓 “西洋的 ”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 “中国的 ”成分。在我们这儿是零碎的,薄弱的,到你们那儿发展得明朗圆满。反过来也是一样。因此,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 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这事了不足奇。希腊神秘哲学家早说,人生不过是家居,出门,回家。我们一切情感、理智和意志上的追求或企图不过是灵魂的思家病,想找着一个人,一件事物,一处地位,容许我们的身心在这茫茫漠漠的世界里有个安顿归宿,仿佛病人上了床,浪荡子回到家。出门旅行,目的还是要回家,否则不必牢记着旅途的印象。研究我们的诗准使诸位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像诸位在中国的小住能

20、增加诸位对本国的爱恋,觉得甜蜜的家乡因远征增添了甜蜜。 【小题 1】从全文看, “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是什么?作者整体上是运用什么方法得出这个结论的? (6分 ) 【小题 2】第 自然段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作用? (4分 ) 【小题 3】从文中看,第 自然段画横线的句子的内含是什么? (4分 ) 【小题 4】请从文化建设的角度谈谈你对文中 “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这一话语的理解与启示。 (8分 ) 答案: 【小题 1】从文本看,中国诗的一般印象是:早熟;富于暗示(怀孕的静默);笔力轻淡,词气安和西方诗歌共通。作者是通过中西方诗歌的比较得出

21、这个相对完美的 “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的。 【小题 1】这两个比喻用来说明中国抒情诗篇幅短小的特点。 “闪电战 ”喻中国诗读得快(因为短)。 “樱桃核 ”则状其短小。 (4分,每点 2分。 ) 【小题 1】外国诗(西洋诗)笔力雄厚,沉重;而中国诗笔轻淡 ,词气安和。 (4分 ,每点 2分 ) 【小题 1】这句话从现实的生活例子设喻,说明中西诗在本质上具有暗合(相通)的特点。在加强中国文化建设的今天,我们一方面要弘扬自己的传统文化,把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让中国文化在世界产生更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对外国文化的研究,把外国文化中有用的积极的元素融合到中国文化里来,在比较中丰富我们的文化宝 库,

22、从而更深刻的领会中国与外国文化,为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和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作出我们的积极贡献。(围绕 “暗合 ”来论述便可)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中国诗的一般印象 ”这一概念,结合第二段以及第六段的 “西洋读者也觉得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 ”理解,方法四对比,前者 4分,后者2分 【小题 1】第 自然段两个画横线的句子运用的艺术手法是比喻,先回答比喻,再结合文章中的句子分析,最后回答情感。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注意关键词 “蛛丝网 ”

23、“钢丝网 ”的对比,可知 “沉重 ”“ 轻淡 ”的不同。 【小题 1】首先理解 “读外国诗每有种他乡忽遇故知的喜悦,会引导你回到本国诗 ”的含义,再 “从文化建设的角度 ”谈出启示, 8分,前者 3分,后者 5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22分 ) 庖丁解牛 庄子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 ,砉然向然,奏刀 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 “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 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目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

24、 s,导大 ,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车瓜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 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 文惠君曰: “善哉!吾闻庖丁之言, 得养生焉。 ” 【小题 1】写出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4分 ) (1)乃中经首之 会 _ (2)技经 肯綮 之未空 _ (3)善 刀而藏之 _ (4)恢恢 乎其于游刃有余地矣 _ 【小题

25、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划线 词的意义与用法。 (4分 ) (1)技 盖 至此乎? (2)官知止 而 神欲行 (3)庖丁 为 文惠君解牛 (4)手 之 所触 【小题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 (8分 ) (1)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而止,行为迟。 (4分 ) (2)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4分 ) 【小题 4】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可以从中得到怎样的启示? (6分 ) 答案: 【小题 1】 (1)会:节奏。 (2)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 (3)善,通 “缮 ”,修治。这里是拭擦的意思。 (4)恢恢:很宽绰的样子。 (4分,每题 1分 ) 【小题 1】 (1)盖:

26、通 “盍 (h)”,何,怎样,疑问代词。 (2)而,转折连词,但是。 (3)介词,替,给。 (4)助词,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4分,每题 1分 ) 【小题 1】 (1)每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目光因为有这个交错聚结的地方而集中在那里,动作也因此而缓慢下来。 (4分 ) (2)我喜欢(追求)的是天道(自然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 (4分 ) 【小题 1】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其一,对 “道 ”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不停留在具体的 “技 ”上,而是在探求解牛的规律上实践。其二,不 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

27、,运用规律,他由 “目有全牛 ”到 “目无全牛 ”又 飞跃到 “游刃有余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力甚微 ”,从来不骄傲大意。 (3分 ) 庖丁解牛技术的高超,并非天生而来,而是长期反复实践的结果。它说明:凡事只有反复实践,才能认识并掌握其客观规律,做起事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即便掌握了规律,也不能掉以轻心,只有谨慎从事,才能把事情做好。(3分,共 6分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核 。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28、“理解 ”能力的考核。 【小题 1】( 1) “族 ”“ 为 ”“ 怵然 ”“ 迟 ”( 2) “所好 ”“ 道 ”“ 进 ”判断句式 【小题 1】依据 “臣之所好者,道也 ”“ 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力甚微 ”判断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再谈启示,注意 “游刃有余 ”的含义。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12分) 登柳州城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 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小题 1】从体裁上看,这是一首七言 _诗。 (2分 ) 【小题 2】诗人登柳州

29、楼眼中见了哪些景?从这些景可以确定此诗的情感基调是什么? (4分 ) 【小题 3】请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感情的角度,赏析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两句诗。 (6分 ) 答案: 【小题 1】这是一首七言律诗。 (2分 ) 【小题 1】诗人看到的是野草丛生,人烟稀少,海天相连,风急雨骤,芙蓉薜荔,重岭密林,江流曲折的景象。弥漫全诗的是江流曲。 【小题 1】此两句诗写的是所见的近景。赋中有比,景中含兴 。惊风与密雨比朝廷保守势力。芙蓉与薜荔喻人格美好与芳洁的革新人士。芙蓉出水,无碍于风,而惊风却要乱 ,薜荔覆墙,雨本难侵,而密雨偏要斜侵。诗人借景抒情,曲折地谴责了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人士的打击

30、和迫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由此而生的悲愤心情和对同贬友人的深切怀念。 【小题 1】律诗是中国近体诗的一种,格律要求非常严格。常见的类型有五律,七律和排律三种。本是为七言律诗。 【小题 1】第一问描述景象,结合意象 “大荒 ”“海天茫茫 ”“芙蓉薜荔 ”“ 岭树重遮 ”“ 江流曲 ”等可知是的情感基调, 4分,前者是 2分,后者 2分 【小题 1】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两句诗的赏析,可以注意从 “艺术手法与思想感情的角度 ”赏析,要有具体分析,以及情感。 6分,手法 2分,具体分析 2分,情感 2分 默写 默写( 12分,每空 2分) 【小题 1】心非木石岂无感? _。(鲍照拟行路

31、难) 【小题 2】 _,擗蕙 饧日拧 断娣蛉恕罚 br【小题 3】映阶碧草自春色, _。(杜甫蜀相) 【小题 4】 _,惟有幽 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小题 5】忽魂悸以魄动, _。(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小题 6】 _,石破天惊逗秋雨。(李贺李凭箜篌引) 答案: 【小题 1】吞声踯躅不敢言 【小题 1】罔薜荔兮为帷 【小题 1】隔叶黄鹂空好音 【小题 1】岩扉松径长寂寥 【小题 1】恍惊起而长嗟 【小题 1】女娲炼石补天处 作文 作文 以 “梦 ”为标题,写一篇文章或一首诗歌。 要求: (1)不少于 700字。 (2)诗歌在 14行以上,要有意象与主旨的呈现。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