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8.15KB ,
资源ID:315391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53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1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为本站会员(progressking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1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doc

1、2011届江西省上高二中高三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将选修教材先秦诸子选读中的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2分) ( 2)天下之人皆不能相爱,强必执弱,富必侮贫,贵必敖贱,诈必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其所以起者,以不相爱生也。(兼爱)( 4分) ( 3)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五蠹( 4 分) 答案:( 1)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做到通达事理首先要使别人也通达事理。 ( 2)天下的人都不相爱,强大的就必然控制弱小的,富足的就必然欺侮贫困的,尊贵的就必然傲视卑贱的,狡猾的就必然欺骗愚笨敦厚的。

2、举凡天下祸害、篡夺、仇怨、愤恨产生的原因,都是因不相爱而产生的。 ( 3)因此圣人不希望遵循古道,不墨守一成不变的旧规,而是研究当代的情况,从而给它准备相应的措施。 填空。( 8分,每空 0.5分) ( 1)先秦诸子散文的代表作,儒家的 道家的 ,墨家的 ,法家的 ,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 ( 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 , 。(老子) ( 3)子在川上曰: “ , ! ”(论语) ( 4) , 。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 5) , , :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 6) ,自知者明。(老子)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怃然( f

3、 )不啻 (ch)喟然 (ku)莞尔 (w n)绥之斯来 (su) B愠色 (yn) 庠序 (xing)饿莩 (pi o)水獭 (t )涸辙之鲋 (f) C朝觐 (jn)棺椁 (gu )篡改 (chun)怵惕 (ch)枯项黄馘 (x) D鞭笞 (ch) 砍斫 (zhu) 逡巡 (qn) 孝悌 (t)腥臊恶臭 (chu) 答案: B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触膝谈心诡计多端莫衷一是不堪之论 B暗度陈仓愤发图强黔驴计穷罄竹难书 C唉声叹气老生常谈凤毛鳞角口蜜腹剑 D轻歌曼舞委曲求全平心而论却之不恭 答案: D 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对这些人来说,

4、仅靠道德上的自律或者单纯的宣传教育,并不一定 _,因此,加强管理并严格执法,是非常必要的。 千里瀚海、万顷荒原、巍巍高山、茫茫苍穹,这样一些在时间上 、在空间上浩 大的景物,往往可以成为与之直接对话的生命之灵。 最近几年,铁路交通发展迅速,到处兴建高速铁路。 “京津城际快车 ”运行后,北京到天津的行驶时间 只需半小时。 在孔门弟子中,颜回以突出的德行、修养而著称。他家境贫苦,对别人无法忍受的生活,他却能 ,自得其乐。孔子赞他: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 A生效悠远大概随遇而安 B奏效悠远大约安之若素 C生效幽远大概安之若素 D奏效幽远大约随遇而安 答

5、案: B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全球三大铁矿石生产商之一淡水河谷原本与中信泰富签订了铁矿石供应协议,中信泰富也同意继续按照平均每年 45万吨左右的供应量提供给换了 “东家 ”的石钢。 B迪拜债务危机不仅显示了 “迪拜神话 ”的脆弱性,引发了外界对迪拜发展模式的怀疑,而且还暴露了当前世界金融体系存在的一些根本性问题。 C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谁能否认中国的经济不会受到国际经济局势的影响呢?难道我们不应该迅速采取相关的措施吗? D对于中国这个制造业大国来说,在工业设计阶段引入低碳理念是在生产、使用全过程实现节能减排不可或缺。 答案: B 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6、( ) A郭沫若绝对是个奇才。学医出身的他,一动手写诗,就成为诗坛巨星;一投笔从戎,就官至高位;一搞学术研究,就拥有了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等诸多头衔 他还被誉为 “社会主义时代新中国的歌德 ”。 B “一些人认为使用外国词汇能表现他们头脑开放和国际化,但是我不这样认为。 ”国际译联副主席黄友义声称: “相反,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语言树立信心。人只有尊重自己,才能指望别人尊重你。 ” C南美的文学受到西方的承认,并不是因其语言文化的独特性,说穿了是因为 以马尔克斯、博尔赫斯为代表的南美作家都是受西方现代文学教育,他们都能用西方的语言写作(西班牙语、法语或英语等)。 D据英国 “每日

7、电讯报 ”月日报道,最近,日本自治医科大学的一个遗传学研究小组利用基因改造的方法,把一种蚊子成功转化为了 “疫苗注射器 ”。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西方对中国三大偏见不攻自破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网站 5月 19日文章】题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曲解未来 (作者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基肖尔 马赫布巴尼 ) 我们正在进入世界历史的新时代。 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需要丢掉西方文化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这将需要改变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西方人士的思维。而由于头脑中充斥着偏见,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我将提出三个西方对中国存有偏见的例子来加以

8、证明。 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一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最终会像其他所有成功的发达国家一样加入大西方计划,并且变得 “与我们一样 ”。他们相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 “玫瑰 ”或 “橙色 ”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西方的人口加起来约为 8.6亿,而中国的人口有 13亿。对历史傲慢的人才会以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事实是,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因此不会被西方同化。 西方对中国想当然的第二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中国就会崩溃。在此次金融危机高潮时,西方对中国政权将会崩溃的一厢情愿的想法有过最明显的流露。我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西方媒体的报

9、道声称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如何导致了 4万多起抗议活动,并预测这些抗议将升级并把政府推翻。 几乎没有西方分析家指出这其中显而易见的破绽 :它所依据的是这样一种成见,即中国人民会愚蠢到仅仅因为 1年糟糕的 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 30年世界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同样,几乎没有人能想到,中国政府在处理经济危机方面表现得比西方国家能干得多。 西方想当然的第三个根本性破绽是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他们认为正如 19世纪欧洲新列强的崛起导致战争和冲突一样,亚洲新强国在 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同样的情况。 对任何地区来说,经济危机才是真正的压力测试。上世纪 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

10、界大战的爆发。 2008年 -2009年的大衰退是世界自上世纪 30年代以来遇到的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倘若亚洲地区已经存在随时可能 爆发的地缘政治对立,最近的金融危机本应已经点燃了导火索。 事实刚好相反,什么也没有发生。原因何在 因为亚洲国家有一种较强的政治共识,认为如果卷入地缘政治对立的零和游戏,它们就将放弃最好的发展机遇。因此,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因此,中国的和平崛起既非侥幸,也非暂时现象,它是中国领导层高超的地缘政治处理能力的结果。 (选自参考消息 2010年 5月 21日第 8版) 【小题 1】下列对 “西方对中国的偏见 ”的说明,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终结了

11、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但由于西方人士头脑中的偏见, 他们得出的往往是错误的看法。 B西方认为中国最终会变得和西方一样, “玫瑰 ”或 “橙色 ”革命的出现只是时间问题。 C西方认为中国如果不成为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国家就会崩溃。 D西方认为中国无法和平崛起,崛起过程中会导致战争和冲突。 【小题 2】下列有关 “西方认为中国会崩溃 ”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认为 ,中国人口比西方多几亿,因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现政府无法继续存在下去。 B有不少西方媒体预测,因为中国经济增长的崩溃而导致的抗议活动的升级会把政府推翻。 C中国人民不会因为一时糟糕 的经济表现而推翻一个给他们带来了长期的世界

12、最快经济增长的政权。 D中国政府比西方国家在处理地缘政治方面表现得能干得多。 【小题 3】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西方认为西方文明大得足以同化中国文明。 B亚洲新强国在 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一定会有战争和冲突。 C 2008年 2009 年的大衰退是世界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D在最近的金融危机中,亚洲国家尽管存在对立,但所有国家都学会了如何处理地缘政治。 【小题 4】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方对世界历史主导的终结,意味着我们要从新的视角来理解这个新时代。 B中国人口比西方多,中国拥有属于自己十分发达而独特的文化,由中国历史上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可知

13、,西方是有可能被中国同化的。 C上世纪 30年代的大萧条很大程度上促成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可在2008-2009年在大衰退中,亚洲地区没有发生战争和冲突,说明经济危机可能导致战争和冲突,但没有必然性。 D中国在 21世纪崛起的过程中,特别是在 20082009 年的大衰退中没有和其它亚洲国家爆发地缘政治对立,说明中国是能够和平崛起的。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4】 B 【小题 1】原文并没有说是 “中国终结了西方对世界历史的主导 ”。 【小题 2】 A项前后两句没有必然联系; C项 “一时 ”应为 “一年 ”, “长期 ”应为“30年 ”; D

14、项 “地缘政治 ”应为 “经济危机 ”。 【小题 3】 A项是 “对历史傲慢的人 ”的观点; B项是西方的偏见; C项缺少限定语,应在 “世界 ”后加 “自上世纪 30年代以来遇到的 ”。 【小题 4】原文没有提到 “蒙古族、满族等的汉化 ”问题,也没有谈及 “西方是否可能被中国同化 ”的问题。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梧桐树 丰子恺 寓楼的窗前有好几株梧桐树。这些都是邻家院子里的东西,但在形式上是我所有的。因为它们和我隔着适当的距离,好像是专门种给我看的。它们的主人,对于它们的局部状态也许比我看得清楚;但是对于它们的全体容貌恐怕始终没看清楚呢。因为这必须隔着相当的距离方才看见。唐人诗

15、云 “山远始为容 ”。我以为树亦如此。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当春尽夏初,我眼看见新桐初乳的光景。那些嫩黄的小叶子一簇簇地顶在秃枝头上,好像一堂树灯,又好像小学生的剪贴图案,布置均匀而带幼稚气。植物的生叶 ,也有种种技巧。有的新陈代谢,瞒过了人的眼睛而在暗中偷换青黄。有的微乎其微,渐乎其渐,使人不觉察其由秃枝变成绿叶。只有梧桐树的生叶,技巧最为拙劣,但态度最为坦白。它们的枝头疏而粗,它们的叶子平而大。叶子一生,全树显然变容。 在夏天,我又眼看见绿叶成阴的光景。那些团扇大的叶片,长得密密层层。望去不留一线空隙,好像一个大绿幛,又好像图案画中的一座青山,在我所常

16、见的庭院植物中,叶子之大,除了芭蕉以外,恐怕无过于梧桐了。芭蕉叶形状虽大,数目不多,那丁香则要过好几天才展开一张叶子来,全树的叶子寥寥可数。梧桐叶虽不及 它大,可是数目很多。那猪耳朵一般的东西,重重叠叠地挂着,一直从低枝上挂到树顶。窗前摆了几枝梧桐,我觉得绿意实在太多了。古人说 “芭蕉分绿上窗纱 ”,眼光未免太低,只是阶前窗下的所见而已。若登楼眺望,芭蕉便落在眼底,应见 “梧桐分绿上窗纱 ”了。 一个月以来,我又眼看见梧桐叶落的光景。样子真凄惨呢!最初绿色黑暗起来,变成墨绿;后来又由墨绿转成焦黄;北风一起,它们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大大的黄叶子便开始辞枝 起初突然地落脱一两张来,后来成群地飞下一

17、大批来,好像谁从高楼上丢下来的东西,枝头渐渐地虚空了,露出树后面的房屋来,终于只剩下几根枝头,回复了春初的面目。这几天它们空手站在我的窗前,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我想起了古人的诗: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何当还故处? ”现在倘要搜集它们的一切落叶来,使它们一齐变绿,重还故枝,回复夏日的光景,即使仗了世间一切支配者的势力,尽了世间一切机械的效能,也是不可能的事了?回黄转绿世间多,但象征悲哀的莫如落叶,尤其是梧桐的落叶。落花也曾令人悲哀。但花的寿命短促,犹如婴儿初生即死,我们虽也怜惜他,但因对它关系未久,回忆不多,因之悲哀也不深。叶的寿命比花 长得多,尤其

18、是梧桐叶,自初生至落尽,占有大半年之久,况且这般繁茂,这般盛大!眼前高厚浓重的几堆大绿,一朝化为乌有! “无常 ”的象征,莫大于此了! 但它们的主人,恐怕没有感到这种悲哀。因为他们虽然种植了它们,拥有了它们,但都没有看见上述的种种光景。他们只是坐在窗下瞧瞧它们的根干,站在阶前仰望它们的枝叶,为它们扫扫落叶而己,何从看它们的容貌呢?何从感到它们的象征呢?可知自然是不能被占有的。可知艺术也是不能被占有的。 (选自丰子恺散文集,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 段说: “自初夏至今,这几株梧桐在我面前浓妆淡抹,显出了种种的容貌。 ”联系全文看,作者写了梧桐树的哪几种 “容貌 ”?请简要概括。( 3分)

19、答: 【小题 2】文章的第 两段极力写了梧桐树的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4分) 答: 【小题 3】全文自始至终表露了作者鲜明的感情色彩,请具体说明作者情感的变化。( 6分) 答: 【小题 4】文章第 段写 “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 ”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5分) 答: 答案: 【小题 1】 新桐初乳(或者 “春尽夏初,梧桐生叶 ”) 绿树成阴(或 “夏季时分,绿树成 阴 ”) 梧桐叶落(或 “秋冬时节,梧桐叶落 ”) 【小题 2】极力写了梧桐树的叶子之多之大、绿意之浓之深( 2分)。这样写既为下文写 “眼看见梧桐的另一种的光景 ”蓄势( 1分),又为作者抒发 “人生无常 ”

20、的感慨作铺垫( 1分)。 【小题 3】发现 “新乳 ”、 “绿叶成阴 ”时亲切、欣喜( 2分),看见 “梧桐叶落 ”时无奈、伤感( 2分),领悟自然、人生和艺术真谛时平静、淡然( 2分)。 【小题 4】 对比,将 “落花 ”与 “落叶 ”对比,突出 “落叶 ”象征的悲哀之情之深; 联想,由树之荣枯联想到 “人生无常 ”,意蕴更深,耐人寻味; 比拟, “它们 大惊小怪地闹将起来 ”、 “成群地飞下一大批来 ”,表现出树叶对北风的到来感到突然,和离开枝头的不情愿; 比喻, “好像曾经娶妻生子而家破人亡的光棍,样子怪可怜的! ”流露出作者对树叶脱尽的感伤、同情; 引用,引用古诗,拓宽了意境,满含作者

21、失而不可复得的伤感。 【小题 1】每点 1分,共 3分。 【小题 2】 5分。 【小题 3】每点 2分,共 6分。 【小题 4】 2点即可,共 5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一) 冯盎,高州良德人也。少有武略,隋开皇中为宋康令。仁寿初,潮、成等五州僚叛,盎驰至京,请讨之。文帝敕左仆射杨素与盎论贼形势,素曰: “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 ”即令盎发江、岭兵击之。贼平,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 武德三年,广、新二州贼帅高法澄、冼宝彻等并受林士弘节度,杀害隋官吏,盎率兵击破之。既而宝彻兄子智臣又聚兵于新州,自为渠帅,盎趋往击之。兵交,盎却兜鍪大呼曰: “尔等颇识我

22、否? ”贼多弃戈肉袒而拜,其徒遂溃,擒宝彻、智臣等,岭外遂定。或有说盎曰: “自隋季崩离,海内骚动。今唐虽应运,而风教未浃,南越 一隅,未有所定。公克平五岭二十余州,岂与赵佗九郡相比?今请上南越王之号。 ”盎曰: “吾居南越,于兹五代,本州牧伯,唯我一门,子女玉帛,吾之有也。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 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贞观五年,盎来朝,太宗宴赐甚厚。俄而罗窦诸洞僚叛,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时有贼数万屯据险要,不可攻逼。盎持弩语左右曰: “尽吾此箭,可知胜负。 ”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贼退走,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太宗

23、令智戴还慰省之,自后赏赐不可胜数。 (选自旧唐书 ,有删改) 注:唐朝起信宜(现广东西南境内)百越土著居民,被冠上 “罗窦洞僚 ”的称呼。 (二) 贞观初,岭南诸州奏言高州酋帅冯盎、谈殿阻兵反叛。诏将军蔺谟发江、岭数十州兵讨之。秘书监魏徵谏曰: “中国初定,疮痍未复,岭南瘴疠,山川阻深,兵远难继,疾疫或起,若不如意,悔不可追。且冯盎若反,即须中国未宁,交结远人,分兵断险,破掠州县,署置官司。何因告来数年,兵不出境?此则反形未成,无容动众。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即来朝谒,恐不见明。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 ”太宗从之,岭表悉定。 (节选自贞观政 要) 【小题 1】对下列语句中

24、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授金紫光禄大夫,仍除汉阳太守除:授官 B太宗令智戴还慰省之省:看望 C贼退走,因纵兵乘之乘:追赶 D陛下既未遣使人就彼观察就:立即 【小题 2】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直接反映冯盎英勇善战与不贪名利的个性的一组是( ) A盎驰至京,请讨之本州衣锦便足,余复何求? B诏令盎率部落二万为诸军先锋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 C因纵兵乘之,斩首千余级四年,盎以南越之众降 D连发七矢,而中七人越王之号,非所闻也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仁寿初年,潮、成等五州僚人造反。冯盎亲自前往京师请旨讨伐。文帝诏左仆射杨素与他议论敌方形势,盎

25、分析得头头是道。杨素很为惊叹,于是命他领江岭兵进行讨伐。 B唐武德三年,冯盎率兵平定了高、冼的叛乱,当时有人游说冯盎称王。冯盎不贪求称王称霸而是归降高祖,体现了他的明智。 C贞观元年,有人举报冯盎反叛,说他已起兵拒境,太宗采用魏徵的招降建议,派人招降了冯盎,终使岭南安定,并留下 “魏徵一席言,胜于十万兵 ”的美谈。 D文段(一)记叙了冯盎英勇善战,以民族统一为重,平定战乱的事迹;文段(二)借魏徵进谏的史实让我们看到纳谏与进谏的君臣形象,同时也让我们看出冯盎反叛一事缺少真凭实据。 【小题 4】请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不意蛮夷中有此人,大可奇也。( 3分

26、) ( 2)人生富贵,如我殆难,常恐弗克负荷,以坠先业。( 4分) ( 3)今若遣使,分明晓谕,必不劳师旅,自致阙庭。( 3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想不到蛮夷中竟有这样的人物,很令人感到罕见。 ( 2)人生富贵,能像我这样的恐怕很难,我常常担忧不能担负起重担,而毁了先人所创建的勋绩。 ( 3)现在如果派出使者,把朝廷的打算明白地告诉他们,不必动用大军,他们就会自己来归顺朝廷。 【小题 1】就:到达,接近 【小题 2】 C项第一句表明的是善于指挥作战,而非本人的英勇善战。 【小题 3】魏征的建议不是招降,而是安抚晓喻;太宗是派人安抚

27、晓谕而非招降。 【小题 4】( 1) 3分。 “意 ”1 分,理解为 “料想 ”“想到 ”“意料到 ”等均可; “奇 ”1分,理解为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感到罕见 ”“感到不寻常 ”等;句意 1分。 ( 2) 4分。 “殆 ”“克 ”“坠 ”各 1分,句意 1分。 ( 3) 3分。 “遣 ”“致 ”各 1分,句意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梦微之 白居易 晨起临风一惆怅,通川湓水断相闻。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梦见君。 酬乐天频梦微之 元 稹 山水万重书断绝,念君怜我梦相闻。 我今因病魂颠倒,惟梦闲人不梦君! 注: 唐宪宗元和十二年(即公元 817 年)三月

28、,元稹贬通州(今四川达川);八月,白居易贬江州(今江西九江)。此诗为该年十二月元稹接白居易梦微之而酬和次韵之作。 ( 1)白居易诗 “不知忆我因何事,昨夜三更 梦见君 ”,写法独特,谈谈你的认识。( 4分) 答: _ ( 2)两首诗都写了 “梦 ”,但梦境内容与表述的情感有所不同,试作简要说明。( 4分) 答: _ 答案:( 1)这两句诗表面上写诗人殷献询问元稹因何事忆我,致使我昨夜梦见了你;实际上是写诗人对元稹关切、思念之情难以自己,以致形之于梦。( 2分) 这是从对方着笔,换位去写,构思精巧,表达含蓄委婉。( 2分) ( 2)白诗用故人入梦书写对元稹的关切、思念之情。( 2分) 元诗用故人

29、不曾来入梦写自己的凄苦之情、对白居易关心自己的感激之情。( 2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爱,是永恒的话题。 爱的对象与范围几乎无所不包:爱国家、民族,爱亲人、朋友、邻里、弱者、受难者,爱书籍、游戏、旅游 爱的表现可谓丰富多样:或 体贴、温暖、自然,或粗疏、淡然、做作;或持久、及时,或短暂、迟缓;或节制、理性,或盲目、糊涂。爱的滋味也就有酸、甜、苦、辣,让人感喟。 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或对社会人事的观察、思考,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 1)以 “让爱变得 _”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 2)以 “用心去爱 ”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答案:答案:不一,属于开放性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