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届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只选 3题) ( 1)故木受绳则直, _,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劝学荀子) ( 2) _ _,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 _ _,吾未见其明也。(师说韩愈) ( 3)寄蜉蝣于天地, _ _。哀吾生之须臾, _ _。(赤壁赋苏轼) ( 4)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 _ _, _ 。(阿房宫赋杜牧) ( 5)舞榭歌台, _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_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辛弃疾) 答案:略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背负 /背井离乡模样 /模棱
2、两可调动 /调虎离山 B空暇 /空口无凭夺冠 /冠冕堂皇为难 /为虎作伥 C复辟 /无可媲美劲头 /疾风劲草干脆 /外强中干 D量刑 /量才录用称道 /称心如意塞 外 /敷衍塞责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今年以来,一方面是大量待业人员寻工无着,另一方面是沿海地区许多企业招聘不到足够的人员, “就业难 ”与 “用工荒 ”折射出我国产业转型时期的 “就业之殇 ”。 B朋友送给我们一条名贵的蝴蝶犬,女儿欢呼鹊跃,先生却嫌它吵,而我则因为它把家里弄得又脏又乱而非常苦恼。 C又是地震,又是灾难,近期全球地震频烦,无数人在倾刻之间失去生命,灾难带来的断壁残垣以及残疾、孤儿现象
3、让人心痛。 D在全国各大城市房价飙涨的背景下,房价越来越成为中低收入人群无法逾跃的屏障,拥有自己的房子也越来越成为难以企及的梦想。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人做学问讲究 “博学 ”、 “转益多师 ”,今人求学也应该向古人学习,博学之,深思之,多方求证,不可师心自用。 B面对金融危机,包括美国在内的西方国家应该从自身找原因,而不应一味归咎于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美国作为历史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没有理由对人民币汇率问题说三道四。 C对大学生提出的 “零工资 ”就业,用人单位应三思。发生劳动纠 纷时,用人单位会因为违规被查处,若再发生劳动伤害,用人单位可就 “吃不了
4、,兜着走 ”。 D由于学生表达能力不强,解答诗歌鉴赏题时,经常出现言不由衷的情况,所以解答时不但要理解诗歌,还必须掌握一定的鉴赏术语。 答案: D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 “两会 ”代表们期盼国家医药管理局尽快制定措施,尽量降低药品的价格和流通环节,让老百姓能看得起病,更好地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的问题。 B不管是企业的低碳行为,还是我们每个人的低碳行为,其实都是要行之于简朴自然,处理好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C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当前房地产形势、发展及 相关问题为主题展开讨论,或对以往的房地产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房地产发展进行展望。 D今年春晚人气最旺的当属解散多年又重聚的小虎队
5、。 “小虎队 ”这个演唱组合的名字,对 80后的年轻人是再熟悉不过的了,那是他们青春岁月所无法抹去的集体记忆。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林清玄 到台北近郊登山,在陡峭的石阶中途,看见一个不锈钢桶放在石头上,外面用红漆写了两字 “奉水 ”,桶耳上挂了两个塑胶茶杯,一红一绿。在炎热的天气里喝了清凉的水,让人在清凉时感觉到人的温情,这桶水是由某一个居住在这城市里陌生的人所提供的,他是每天清晨太阳升起时就抬这么重的一桶水来,那细致的用心是颇能体会到的。 在烟尘滚滚的尘世,人人把时间看得非常重要,因为时间就是金钱,几乎到了没有人愿意为别人牺牲一
6、点点时间的地步,即使是要好的朋友,如果没有重要的事情,也很难约集。但是当我在喝 “奉水 ”的时候,想到有人在这上面花了时间与 心思,牺牲自己的力气,就觉得在忙碌转动的世界,仍然有从容活着的人。 这使我想起童年住在乡村,在行人路过的路口,或者偏僻的荒村, 都时常看到一只大茶壶,上面写着 “奉茶 ”,有时还特别钉一个木架子把茶壶供奉起来。我每次路过 “奉茶 ”,不管是不是口渴,总会灌一大杯凉茶,再继续前行,到现在我都记得喝茶的竹筒子,里面似乎还有竹林的清香。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很久没有看见 “奉茶
7、 ”了,因此在台北郊区看到 “奉水 ”时竟低徊良久,到 底,不管是茶是水,在乡在城,其中都有人情的温热。山道边一杯微不足道的凉水,使我在爬山的道途中有了很好的心情,并且感觉到不是那么寂寞了。 到了山顶,没想到平台上也有一桶完全相同的钢桶,这时写的不是 “奉水 ”,而是 “奉茶 ”,两个塑胶杯,一黄一蓝,我倒了一杯来喝,发现茶是滚热的。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我一直认为不管时代如何改变,在时代里总会有一些卓然的人,就好像山 林无论如何变化,在山林
8、中总会有一些清越的鸟声一样。同样的,人人都会在时间里变化,最常见的变化是从充满诗情画意、逍遥的心灵,变成平凡庸俗而无可奈何,从对人情时序的敏感,成为对一切事物无感。我们在股票号子里看见许多瞪着看板的眼睛,那曾经是看云、看山、看水的眼睛;我们看签六合彩的双手,那曾经是写过情书与诗歌的手;我们看为钱财烦恼奔波的那双脚,那曾经是在海边与原野散过步的脚。 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看起来仍然是二十年前无异,可是在本质上,有时中夜照镜,已经完全看不出它们的连结,那理想主义的、追求完美的、每一个毛孔都充满 了光彩的我,究竟何在呢? 清朝诗人张灿有一首短诗: “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他;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
9、盐酱醋茶。 ”很能表达一般人在时空中流转的变化,从 “书画琴棋诗酒花 ”到 “柴米油盐酱醋茶 ”,人的心灵必然是经过了一番极大的动荡与革命,只是凡人常不自觉自省,任庸俗转动罢了。 有人问我,这个社会最缺的是什么东西?我认为最缺的是两种,一是 “从容 ”,一是 “有情 ”。这两种品质是大国民的品质,但是由于我们缺少 “从容 ”,因此很难见到步履雍容、识见高远的人;因为缺少 “有情 ”,则很难看见乾坤朗朗、情趣盎然的人。 社会学家把 社会分为青年社会、中年社会、老年社会,青年社会有的是 “热情 ”,老年社会有的是 “从容 ”。我们正好是中年社会,有的是 “务实 ”,务实不是不好,但若没有从容的生活
10、态度与有情的怀抱,务实到最后正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牺牲了书画琴棋诗酒花。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人生的幸福在很多时候是得自于看起来无甚意义的事,例如某些对情爱与知友的缅怀,例如有人突然给了我们一杯清茶,例如在小路上突然听见冰果店里传来一段喜欢的乐曲,例如 在书上读到了一首动人的诗歌,例如偶然听见桑 间濮上的老妇说了一段充满启示的话语,例如偶然看见一朵酢浆花的开放 总的说来,人生的幸福来自于自我心扉的突然洞开,有如在阴云中突然阳光显露、彩虹当空,这些看来平淡无奇的东西,是在一株草中看见了琼楼玉宇,是由于心中有一座有情的宝殿。 “心扉的突
11、然洞 开 ”,是来自于从容,来自于有情。 我时常想起童年时代,那时社会普遍贫穷,可是大部分人都有丰富的人情,人与人间充满了关怀,人情义理也不曾被贫苦生活昧却,乡间小路的 “奉茶 ”正是人情义理最好的象征。记得我的父亲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是: “人活着,要像个人。 ”当时我不懂这句话 的含义,现在才算比较了解其中的玄机。人即使生活条件只能像动物那样,人也不应该活得如动物失去人的有情、从容、温柔与尊严,在中国历代的忧患悲苦之中,中国人之所以没有失去本质,实在是来自这个简单的意念: “人活着,要像个人! ”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的累积,而
12、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人的富有实则是人心灵中某些高贵物质的展现。 家家都有明月清风,失去了清风明月才是最可悲的! 下山的时候,我想,让我恒久保有对人间有情的胸怀,以及一直保持对生活从容的 步履;让我永远做一个为众生奉茶供水,在热恼中得到清凉的人。 【小题 1】文章开头提到台北近郊 “奉水(茶) ”一事,在文中有何作用?( 3 分) 【小题 2】为什么说 “一个彻底务实的人正是死了一半的俗人,一个只知道名利实务的社会,则是僵化的庸俗社会 ”?( 4分) 【小题 3】有人评价林清玄的散文 “淡而有味,浅而有致 ”,请举例并分析。( 4分) 【小题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章标题 “家家有
13、明月清风 ”的理解。( 4分) 【小题 5】文章倒数第三段说: “人的贫穷不是来自生活的困顿,而是来自在贫穷生活中失去人的尊严;人的富有也不是来自财富 的累积,而是来自在富裕生活里不失去人的有情。 ”请根据文意,结合现实,谈谈这句话对你的启发。( 5分) 答案: 【小题 1】 引出下文的回忆与议论, 让我感到人情的温热, 也让我意识到忙碌的社会中依然有从容的人存在。( 1点 1分) 【小题 1】 生活需要务实,但太过务实,只盯着钱财,人就变得庸俗,人生就失去光彩。 而由这样一些人组成的社会必是冷漠的死板的,这样的生活必是毫无幸福可言的。( 1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 1)林清玄的
14、散文往往从日常小事入手阐明哲理,如本文从登山写起,如话家常,娓娓道来;语言冲淡平和, 叙述明白晓畅,说理通俗易懂。如:“我想,有时候人活在这个人世,没有留下任何名姓也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只要对生命与土地有过真正的关怀与付出,就算尽了人的责任。 ” ( 2)语言质朴而不乏诗意。如引用清人诗句抒写时空流转变化,清新的语言透着些禅意。如: “于是我站在山顶俯视烟尘飞扬的大地,感觉那准备这两桶茶水的人简直是一位禅师了。在完全相同的桶里,一冷一热,一茶一水,连杯子都配合得恰恰刚好,这里面到底是隐藏着怎么样的一颗心呢? ”( 1点 2分,任选一个角度,言之成理即可) 【小题 1】) “明月清风 ”是指 “充
15、满诗情画意、逍遥 的心灵 ”;( 1分) “家家有明月清风 ”也就是不管时代如何变化,生活如何忙碌,每个人都应保持从容的生活态度和有情的怀抱。(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即使物质生活贫困,人与人之间依然可以互相关爱,这种温情的付出和责任感为人们带来做人的尊严。而一旦没有人这种温情与关爱,财富再多也会让你的精神一贫如洗,毫无幸福可言。当今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矛盾日益突出,我们要努力让贫穷的人活得有尊严,让富有的人有更多的爱心。(结合文章理解 2分,联系现实谈看法 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之道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
16、机 ”,日前,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 斯特恩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中国低碳型经济的发展之道时如此认为。 近年来,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转变传统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发展以低能耗、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 ”,实现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共同选择。 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中国能源环境方面的问题尤其突出。有资料显示,作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耗国,美国以世界 6的人口消耗了 世界 30的能源。而中国的单位 GDP 能耗是日本的 8倍,人口是美国的好几倍,按照这种发展模式,我们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环境恶化和能源短
17、缺将是今后 50年我国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实行节能节排,实现低碳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操作性诠释,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斯特恩指出,走向低碳经济可以有各种发展方向,如开放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或者发展碳搜集和埋藏技术 ,具体选择可以由各国根据国情做出。目前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但也为中国提供了一个跨越式赶超世界的契机。他建议,提高能效、对电力等能源部门 “去碳 ”,同时建立强有力的价格机制,如对碳排放征税和进
18、行碳排放交易,以及全球联合对高新去碳技术进行研发和部署等。 斯特恩称,估计减少排放只需花费占全球 GDP1的成本,但不行动导致的损失将达到全球 GDP 的 5 -20。因此需要全球各国共同完成温室气体的减排行动。他同时呼吁,中国应在发展中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起到大国表率作用。他预测,中国要在 2050年 之前削减 50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年经济增长率( GDP)可能下降 2 -3个百分点。但是,这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
19、保障。 (摘自中国信息报,有删改) 【小题 1】下列不属于发展 “低碳经济 ”具体措施的一项是 ( ) A开发包括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和核能等在内的新能源。 B根据各国国情选择合适的低碳经济发展方向。 C建立对碳排征税、进行碳排放交易等强有力的价格机制。 D联合全球力量研发部署碳搜集和埋藏等高新去碳技术。 【小题 2】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斯特恩在与中国企业家探讨低碳经济济问题时,不仅指出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同时也指明了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B发展低碳经济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操作性诠释。 C传统型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
20、式使我国缺乏持久的创新能力 ,这是今后 50年我国 发展过程中最大的瓶颈。 D斯特恩认为中国削减温室气体排放量,可能会下降年经济增长率( GDP),但是,并不会削弱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小题 3】结合全文,简述发展低碳经济的原因。( 3分) 【小题 4】联系全文,阐释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未来发展方向,也是中国赶超世界的契机 ”的涵义。( 3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一是能源的短缺、环境的污染,二是减少排放所需花费比不行动导致的损失要少,三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由之路。(写出 1点得 1 分,写出 2点得 3 分。) 【小题 1】 发展低碳经济,是建设资源节约型
21、、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途 径,能促使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 在向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尚未有可资借鉴的成熟模式,中国有可能在这一新兴领域超越其他国家。 指明了我国实施经济发展模式转型的必要性和现实性(写出 1点得 1 分,写出两点即得 3 分。) 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18分) 张 仪 诳 楚 秦王欲伐齐,患齐、楚之从亲,乃使张仪至楚,说楚王曰: “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臣请献商於之地六百里,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秦、楚嫁女娶妇,长为兄弟之国。 ”楚王说而许之。群臣皆贺,陈轸独吊。王怒曰: “寡人不兴师而得 六百里地,何吊也? ”对曰: “不然。以臣观之,
22、商於之地不可得,而齐、秦合。齐、秦合则患必至矣! ”王曰: “有说乎? ”对曰: “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今闭关绝约于齐,则楚孤,秦奚贪夫孤国,而与之商於之地六百里?张仪至秦,必负王。是王北绝齐交,西生患于秦也。两国之兵必俱至。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苟与吾地,绝齐未晚也。 ”王曰: “愿陈子闭口,毋复言,以待寡人得地! ”乃以相印授张仪,厚赐之。遂闭关绝约于齐,使一将军随张仪至秦。 张仪佯堕车,不朝三月。楚王闻之,曰: “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 ”乃使勇士 宋遗借宋之符,北骂齐王。齐王大怒,折节而事秦,齐、秦之交合。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 “子何不受地?从某至某 ,广
23、袤六里。 ”使者怒,还报楚王。楚王大怒,欲发兵而攻秦。陈轸曰: “轸可发口言乎?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今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是吾合齐、秦之交而来天下之兵也,国必大伤矣! ”楚王不听,使屈 亍匾喾 故 禄髦 br春,秦师与楚战于丹阳,楚师大败;斩甲士八万,虏屈傲泻睢 传 七十余人,遂取汉中郡。楚王悉发国内兵以复袭秦,战于蓝田,楚师大败。韩、魏 闻楚之困,南袭楚,至邓 。楚人闻之,乃引兵归,割两城以请平于秦。 孟子论之曰:或谓 “张仪、公孙衍,岂不大丈夫哉!一怒而惧诸侯,安居而熄天下 ” 。孟子曰: “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君子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正道得志则
24、与民由之不得志则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之谓大丈夫。 ” (选自资治通鉴第三卷) 【小题 1】对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诚能听臣,闭关绝约于齐诚:如果 B君臣皆贺,陈轸独吊吊:哀伤 C今 王已绝于齐而责欺于秦责:责问,质问 D富贵不能淫淫:过度 ,不节制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张仪乃朝,见楚使者曰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B使秦女得为大王箕帚之妾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C夫秦之所以重楚者,以其有齐也之二虫又何知? D仪以寡人绝齐未甚邪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25、A面对秦国主动向楚示好,请求楚国与齐国绝交的提议,陈轸头脑冷静,洞察了其中的阴谋,力排众议,勇敢地向楚王陈述自己的意见。 B楚王因为贪小便宜,利令智昏,痛失齐、楚交好的大局,导致最后陷入四处受敌、被迫割地向秦求和的不利境地。 C张仪回国后故意不上朝,吊足了楚王的胃口,楚王却一错再错,派人辱骂齐王,把昔日的盟友齐国推向了秦国的怀抱。 D许多人包括孟子都认为,为了秦国的大一统事业,张仪能屈能伸,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顺利实现了分化齐楚两国的目的,称得上是真正的大丈夫。 【小题 4】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是 恶 足 以 为 大 丈 夫 哉 君 子 立 天 下 之 正 位 行
26、天 下 之 正 道 得 志 则 与 民 由 之 不 得 志 则 独 行 其 道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为王计者,不若阴合而阳绝于齐,使人随张仪。( 2分) 攻之不如因赂以一名都,与之并兵而攻齐,是我亡地于秦,取偿于齐也。( 4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是恶足以为大丈夫哉 /君子立天下之正位 /行天下之正道 /得志则与民由之 /不得志则独行其道( 3分,错一处扣 1分,扣完为止) 【小题 1】 为您考虑,不如我们暗中与齐国修好而表面上绝交,派人随张仪回去。( 2分,采分点 “阴 ”, “阳 ”,
27、 “于齐 ”倒装句) 攻打秦国还不如趁机用一座大城的代价去收买它,与秦国合力攻打齐国。这样我们从秦国失去的土地,还可以在齐国得到补偿。( 4 分,采分点 “因 ”, “赂 ”,“是 ”, “以一名都 ”“亡地于秦,取偿于齐 ”介词结构后置)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4分) 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 “子贡贤于仲尼。 ” 子服景伯以告子贡。 子贡曰; “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类,百官之富。得其门者或寡矣。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 (论语 19 23) ( 1)论语中经常拿屋舍厅堂来比喻一个人的学问造诣,例如上述文字中子贡就把孔子的学问比作数
28、仞之高墙,而孔子也曾称子路的学问已经入门,但还未达到一定的境界,由此可以提炼成语 _。 ( 2)子贡的说法发人深省,按照他的说法, “夫子之云,不亦宜乎! ”叔孙武叔的话宜于何处?请做评价。 答案:( 1)登堂入室( 1 分) ( 2) 子贡认为自己的知识修养比较浅显,容易被外人看到,理解; 同时认为孔子的学问修养就像数仞之高墙,找不到门进去,就看不到宫室的华美; 所以叔孙武叔就是这样孤陋寡闻的人,有这样的想法是很 自然的。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6分) 听 筝 柳中庸 抽弦促柱 听秦筝,无限秦人悲怨声。 似逐春风知柳态, 如随啼鸟识花情。 谁家独夜愁灯影? 何处空楼思
29、月明? 更入几重离别恨, 江南歧路洛阳城。 【注】 抽弦促柱:弹奏时,以手指或鹿骨爪拨弄筝弦;缓拨叫 “抽弦 ”,急拨叫 “促柱 ”。 【小题 1】这首诗题目是 “听筝 ”,首联写的就是诗人在凝神细听。那么颔联主要运用什么艺术手法来描写音乐给听者带来的感受?请作简要分析。( 2分) 【小题 2】有人说,颈联中 “独 ”与 “空 ”堪称诗人炼字的典范,请 对这 两个字作简要赏析。( 4分) 答案: 【小题 1】颔联主要运 用比喻或 “通感 ”(如写拟人,酌情给分)修辞,以视觉写听觉,化无形为有形,通过对 “柳态 ”和 “啼鸟 ”的描摹写出了分别后的伤感和思念( 2分) (解说: “似逐春风知柳态
30、,如随啼鸟识花情。 ”筝声象柳条拂着春风,絮絮话别;又象杜鹃鸟绕着落花,啁啁啼血。诗人巧妙地把弦上发出的乐声同大自然的景物融为一体,顿时使悲怨的乐声,转化为鲜明生动的形象。那柳条摇荡、柳絮追逐、落英缤纷、杜鹃绕啼的暮春情景,仿佛呈现于我们的眼前;春风、杨柳、花、鸟,情怀逼露,更加渲染出一片伤春惜 别之情。) 【小题 1】 “独 ”突出了孑然枯坐、愁对孤灯的形象, “空 ”表现离人远行、无所依从的情景; 这两个字渲染了一种孤寂、凄清的气氛, 极写了人物内心的忧郁和思念。 ( 1点 1分 ) 语言表达 甘肃舟曲发生特大泥石流灾害后,团委、学生会决定发起一场以 “心系舟曲,我们风雨同舟 ”为主题的捐
31、款赈灾活动。为此,特向全体同学发出一份倡议书,倡议全校同学奉献爱心,援助舟曲,帮助舟曲人民渡过难关。请将下面这份倡议书补充完整,要求主题集中,感情真挚,表达流畅,富有文采,不少于 80 字。( 5分)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当全民动员祝福玉树的爱潮还在我们心头涌动的时候,离我们千里之外的甘肃舟曲又发生了特大泥石流灾害。截至 8月 27日,此次灾害共致 1456人遇难、309人失踪。当我们看到这个数字,看到每一篇新闻报道的时候,我们的心怎能平静?为此,团委、学生会向全体同学发出倡议: 凝聚爱心,支援舟曲!我们坚信:爱心无处不在!力量无处不在! 团委、学生会 2010年 9月 3日 答案:示例
32、同在一片蓝天下,同为中华儿女,让我们携起手来,向甘肃人民伸出援助之手,用爱心去温暖生命,用爱心去创造感动,用爱心去呼唤精彩!让爱继续在我们的手中传递吧,像关注我们身边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人一样,像支援汶川与玉树一样。也许,我们传递的只是一元钱,但我们凝聚的却是全中国 13亿人的爱心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富有韵味。阅读下面的例句,从备选例子或你的积累中,选择一个量词妙用的例子加以揣摩赏析。( 4分) 钩:一 “钩 ”月亮。静穆的夜空中,升起弯弯的月亮,如同银色的帐钩一样小巧轻灵,洁白如玉,使人生发出亲切而美好的联想 和想像。 泓:一 “泓 ”清泉。清澈的泉水从泉眼里流出,是那样的充盈而明亮。它
33、不仅写出了泉水水量的丰沛,而且写出了泉水水质的明净。 备选例子: 一 “挂 ”飞瀑 一 “叶 ”扁舟 一 “缕 ”笛声 一 “轮 ”明月 答案: 根据下面的报道,概括说明研究人员试验取得的结果。(不超过 25个字)( 3分) 希腊亚里士多德大学研究人员对 28名吸烟者和 34名不吸烟者进行了试验。研究人员用微弱电流刺激受试者的舌头,这会使人产生一种类似金属味道的味觉。结果发现,吸烟者普遍需要更强的电流才会产生这种味觉。舌头的味觉感受器是味蕾,它的作用非常 重要。研究人员用内诊镜观察受试者舌头上的味蕾后发现,吸烟者的味蕾更为扁平,并且周围相关血管的发育状况也不好,这会大大影响味蕾发挥作用。 答案
34、: 作文 阅读下列文字,按照要求作文( 60分) 英国伦敦的一家私立中学里,有一尊雕像。这尊雕像颠覆了人们的传统审美视觉和思维习惯,以独特的造型吸引着广大观众。 在许多学校,它们的雕像或飞扬,或跨越,多象征着探索和进取。而伦敦这家私立中学的雕像,却是一尊倾倒的巨人。雕像的基座是大理石的,通体青黑色,高有五六米,上面的巨人一只脚连着基座,另一只脚踏空,身体朝前下方倾 着,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 中国一位前去参观的中学的校长,目睹此景大为动容,说: “这才是最有价值的经验。 ” 你对这则文字有何感悟?请根据材料内容构思作文。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少于 800字。 不得抄袭。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