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年福建省南安一中高三考前模拟考试语文卷 其他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 ,蓝田日暖玉生烟。 (锦瑟 ) (2)转轴拨弦三两声, (琵琶行 ) (3)伏清白以死直兮, (屈原离骚 ) (4)牡丹之爱, 。 (周敦颐爱莲说 ) (5) ,用之如泥沙?(杜牧阿房宫赋) (6)挟飞仙以邀游, (苏轼赤壁赋 ) 答案: (1)沧海月明珠有泪 (2)未成曲调先有情 (3)固前圣之所厚 (4) 宜乎众矣 (5)奈何取之尽锱铢 (6)抱明月而长终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回想铁生 陈村 2010年的最后一天,早上八点半,我被手机短信闹醒,去看,
2、才知道史铁生去世的消息。接着的几天有几十家媒体要求采访,我一一谢绝。我自己写文章比记者写,真实。 他在送我的华夏社出版的礼拜日一书上写道: “陈村:这家出版社,这本书的装帧,这本书的作者和这本书的存有者,都与残疾有关。看来,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铁生八九年十月。 ” 他跟我投缘,也许因为我们有相似的经历,都曾当过知青,都是病退回城,都曾在里弄加工组 “午餐半小时 ”,都属残疾人,都写作。但他站 不起来了,我还能弯曲地站立和难看地短程行走,我曾跟他说,我在走向他。他的困厄比我多十倍,他的思想也深入十倍。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这些年,我到北京必去望望史铁生。在他那里坐两三个
3、小时,吃顿饭。他们夫妇邀我住他们家,我总推辞了。我来去匆匆,住下本可以多说话,可是他的身体禁不住客人的打扰。他的截瘫,他的肾脏萎缩,用他的话说,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的运行很累。每周两到三次的肾脏透析,不由分说地打断他的生活和思维。 除了他的体力精力,除了同情他不能多抽烟,我和他的谈话与常人无异。谈得很快乐。 残疾其实并不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他常常想得比人们深入透彻,他有自己的理由和节律。他是小说家,我喜欢读他作品的一个最大的理由是,他的想法和文字明净,不曾神神鬼鬼牵丝攀藤。他的手总是温暖的,宽厚的。他是能超越智和愚的。他不作状,而是常常省察自己的内心。他把自己看轻了,才能去爱自
4、己,爱世界。 史铁生通常并不抱怨,他知道感恩,知道在生的命题下诸多奥义。别人用腿走路,丈量大地。他从腿开始思想,体察心灵。他常常纠缠在那些排遣不开的命题,时间长了,成为习惯和乐趣。他的想法都是经过推理论证的,有明晰的线索可寻。可是 ,听他说话的人,因为自己的好腿好肾,常常哼哼哈哈的,懒得跟从他的思维。他更多被阅读的是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我与地坛,命若琴弦。那样的故事只有他能写。读时候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 读史铁生的文章,和他谈话,都不会越读越狭隘。他很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喜悦。我常是站到自己之外,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他不是,他完整地保存自己,依然快乐。经过那道
5、窄缝之后,快乐肯定不再张扬,应该称为喜悦了。他是用喜悦平衡困苦的人,不容易破灭。许多游戏和他无缘,他不再迷失,可以观赏自己,观赏上帝 的手艺。史铁生坦然写他自己,他的一生透明坦荡,读过他作品的人知道他许多往事,也看见他的许多思索。那些困苦,经受血的洗礼后成了他的资源,以此走向内心,走通命定之路,去看他人和世界。他追问,但不控诉,不失态。 这几天重新翻看病隙碎笔和他送我的其他书。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关于上帝和神,关于心魂,关于爱情,关于有无,关于自卑,关于生死。他给世界找到的本质是残疾和爱情:残疾是事物的障碍,爱情是心魂的追求。他将上帝视为同行,窥探上帝作为编剧的手艺。 199
6、8年 1月,我带女儿去看铁生。铁生打开电脑教她 玩著名的吃豆子游戏。他说自己有时也玩两盘。这也是他的生存状态,在死神的追逐下,他飞快行走,一路跳跳蹦蹦地吃下许多豆子。这个轮椅的人是最勇敢的人,面向真实的人生,不退缩到无知和曲解,不麻痹麻醉自己。他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关心新旧科学和新旧哲学,关心今天。他的叙述强调逻辑,推理严密,用论据论证那些看似荒谬的人生命题。他一直在思索: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他从身体的不能去想精神,想灵魂。他的神不是星相或星座,而在自己心中。他是无法站立的人,也是最挺拔正直的人。 2011年 1月 6日,复旦大学的 “史铁生追思会 ”,屏幕上 打出他的肖像。照片上的他那么神
7、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这样的作家是不会死的。 (文章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陈村得知史铁生去世的消息之后,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只接受媒体采访,让记者写文章不能够真实的反应出史铁生的伟大。 B史铁生的身体状况很差,除了截瘫不能行走外他还患上了肾脏萎缩,但是史铁生的喜悦和乐趣却正来自于对生命意义的思索和探寻,他追问,但不控诉命运的不公。 C作 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 D陈村在阅读史铁生的作品时,
8、经常能够感受到史铁生从生存的窄逢里走出来,带着的豁然开朗的喜悦。他也对比了自己和史铁生的差距,感到自己的写作有一种嘲弄自己之流的快乐,但并不快乐也并不坦然。 E、照片上的史铁生那么神采奕奕,宽厚地笑着如同他的作品一样真诚温暖厚重,作者这样写是为了说明史铁生超越了生命的苦难。 【小题 2】文中特别写到了史铁生打开电脑教作者的女儿玩吃豆子的游戏,史铁生自己有时也玩两盘的细节。请简要分析 作者这样写的作用。( 4分) 【小题 3】史铁生说残疾有可能是这个世界的本质,他将自己拆开,思索许多有关精神的命题。请你就对 “残疾 ”、 “生命 ”、 “有无 ”三个方面的理解,任选一个方面,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
9、法。( 6分) 答案: 【小题 1】 B E A项:陈村谢绝了几十家媒体的采访要求,决定自己写文章来纪念史铁生,是因为他觉得自己写文章更能反映出史铁生作为人的真实,选项对原因的理解有误。 D项:作者对照了自己和史铁生,但并不是在找差距,作者也并没有感到自己并不快乐并不坦然。选项对文章语句的理解有误。 C项:作者在文中用了较多的笔墨来写自己对史铁生作品的理解和思索,是为了说明史铁生以他的存在和作品给人们带来的深刻思考,并不是为了突出史铁生是当代中国最好的作家。选项的逻辑关系比较牵强。 【小题 2】 为了表明史铁生的生存状态。 表明史铁生在死神的追逐下,以坚强的意志生存与疾病抗争和乐观积极的人生态
10、度。 表明史铁生对许多事情兴致盎然,没有退缩到麻木无知的颓唐地步。 【小题 3】 示例一 “残疾 ”: 史铁生是个罹患残疾但心灵挺拔正直的伟大作家,他超越了自身的苦难去思索世界与生命的价值。 在他眼里残疾只不过是不能实现罢 了,残疾并没有使他退缩到无知和曲解,没有麻痹麻醉自己。 残疾是生命存在诸多形式之一,人德价值和生命的意义主要在于心灵的伟大。 示例二 “生命 ”: 史铁生认为上帝是生命的编剧,无论什么样的生命都有一种真实的存在。 即使面对苦难,史铁生也从不抱怨,他知道感恩,他用自己的思索给生命找到了意义。 我们可以用坦然和喜悦去平衡生命的困苦,我们依然可以在生存的夹缝中让自己快乐。 示例三
11、 “有无 ”: 生命中有了苦难,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快乐。 史铁生罹患残疾失去了行走的能力和健康的体魄,但并不意味着,他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与意义。 有和无在很大程度上是相对的,决定有和无终极意义的是人的精神与思考。 (选取其一,结合文本,谈论史铁生对其看法给 3分;结合现实,谈自己对其的看法给 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15分) 骆驼刺 胡杨树 红柳木 王祖远 汽车窗外那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只有偶尔出现的一蓬蓬骆驼刺、一株株胡杨树和一丛丛红柳木。我心血来潮,给他们封了个绰号,叫抗旱防沙的 “戈壁三杰 ”。 为了揭开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若羌县以东 120公里的楼兰古城
12、之谜,我从天山南麓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首府库尔勒起身, 沿一路沙尘,把自己交给一辆全身散了架似的陈旧的老爷汽车。 九月的南疆,天地间干焦欲灼,或许一根火柴足可以把大自然烧为灰烬。这里年降雨量不足三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三千毫米。在这样一种人类难以想像的环境里,我所敬慕的 “戈壁三杰 ”却依然生存,是它们在我来回 1200里的行程中,不时地在路边闪现,安慰和鼓励我这位初涉沙漠的远方人。 “戈壁三杰 ”个个可称为大西北的英雄好汉,它们给了大西北一身豪气与阳刚顽强地表现着高原上的力量和希望,世世代代向人类传递着大自然内心的激情与信息。 另看那些骆驼刺矮趴趴的,但每枝每叶都 坚挺地刺向天空,在飞沙走石
13、的狂风之夜,也从不低头屈服。骆驼刺遍布大漠戈壁,若是没有这些小生命的存在,缺少了这一 绿色的点缀,不西北会增加更多的一片片的和尚头和招来更多伤感的泪水。 汽车在南疆一段死寂寂的沙地上行驶。车行的左方闪过了上千亩的胡杨林,但早已全部死亡而干枯。高矮错落,几乎望不透哪里是林子的尽头。其中一株高挺伟岸,顶尖微微后仰;两根一样粗细的枝桠分别向左右前方伸出,形成了历史的定格。它在仰天长啸,倾吐悲愤与不平。显而易见,数百千年以前,这里一定进行过一场自然界与历史岁月之间惨烈的旷日持久的大 搏斗,最终,在“适者生存 ”的历史进行曲中,这片胡杨林曾给无边的沙漠戈壁带来多大一片绿荫,它们头上的枝叶呼唤着云雾,脚下
14、的根系滋生出清泉,紧紧傍在古丝路的一侧。西行的驼队在此歇脚,东进的商旅在树下炊饮,凡是跋涉丝路在此受过荫护的人,谁能忘记那大漠中的绿荫之梦! 然而,我的这次西行考察,印象最深的还数红柳木。 这些红柳,有的一丛只有巴掌那么大,零散地趴伏在平坦的沙地上,如镶嵌在黄褐色古老大漠身上的绿斑,为干焦焦的大地带来一丝生气。稍大一点的,细枝底下便有一堆沙。我远近细看了一下,发现哪里有沙堆,那上面必有一 丛红柳,二者之间有着这样一种不可分割的缘分。在有些区域,二者的关系得到了进一步的凝聚与表现。沙向红柳聚拢,红柳又依沙堆成长增高。路经一片望不到边际的沙包,个个圆溜溜,高一二十米,周长三四十米,上面均有一丛挺直
15、腰杆、成了气候的红柳木,二者都是日积月累、点点滴滴长大成形的。它们这种自然而默契的配合,而正是人类在艰苦的生存环境条件下挣扎奋斗的写照。为了生存,地球上还有许许多多令人感叹的奇妙现象。 红柳能在沙漠里繁衍生存,当然也依靠自己的本能与特性。我特意留神一下:若朝着西南方向望去,沙海里全是蓬蓬松松的绿堆;倘 若再掉头向东北方看,则那些沙丘全是秃秃的半边光头。红柳避开了沙丘承受烈日的西南面,牢牢地占据着稍稍背阴的东北侧。向下,拼命地把根扎向深处,这是存活的根本;向上,勇敢地与烈日进行抗争,这是与生俱来的品德。日日夜夜,岁岁年年。红柳就是这样生活着。即使是那倒下的千亩胡杨林的身旁,又有一丛丛红柳成长起来
16、。 红柳不是花,但每一丛的上半截,均呈紫红色,远望,如一顶顶紫红漂亮的花冠,点缀美化着这灼烤皮肤的戈壁滩。 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人的生命不长,也就是 那么一段外出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像红柳那样,永不放弃,人生在艰苦的逆境中也能增添无限风光与意义。 【小题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 3分) A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难觅生命的迹象,但却生长着骆驼刺、胡杨树和红柳,可见这三种植物生命力之顽强。 B作者在第 段中综合运用了拟人、夸张、比喻的手法,写出了骆驼刺的坚挺、毫不屈服,表达自己对骆驼刺的敬仰、赞美之情
17、。 C骆驼刺、胡杨树、红柳木本是安静的植物,但作者却赋予它们以动态美,可见作者对它们的喜爱程度之深。 D作者在文中重点描写了红柳木,因为红柳木与其他两种植物相比,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 E纵观全文,语言运用准确、生动,句式变化多样是本文一个重要特色,这反映出作者深厚的文字功底及对大自然观察之细致。 【小题 2】文章第 段和第 段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征?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4分) 【小题 3】作者在文章最后一段说 “辗转大漠一个多月,红柳作为生物界的奇迹,偶像般地把一种巨大的力量注入了我的人生世界 ”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生命的认识。( 6分) 答案: 【小题 1】选 B、 D( B
18、项,在本段无夸张。 D项,说红柳 木 “生命力更顽强,更值得人类学习 ”文中无据) 【小题 2】辽阔、荒凉、干旱无雨。 这样描为下文写三种植物作了铺垫,烘托出三种植物顽强的生命力。(第一问2分,任意写出其中两点得 2分;第二问 2分,要求从内容与形式两角度作答,各 1分) 【小题 3】红柳身处荒凉、干旱无雨的沙漠( 1分),却把根扎向深处,勇敢地展现自己的绿意,为沙漠带来生机( 1分),如此顽强生命力(勇于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和精神)令人赞叹( 1分)。自然界中不凡、不屈和高贵的生命都能给我们太多的启示:生命只有一次,在人生的道路上,事业、爱情等都可能会不顺利( 1分),但不必悲观,不要绝望,勇于
19、与命运抗争( 1分),也许终将点亮世界,获得不平凡的人生( 1分)。 (结合文本给 3分,答出红柳所处环境特征、外在表现、内在品质各 1分。联系实际给 3分,答出身处逆境、面对逆境的态度做法、结果各 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9分 每小题 3分) 艺术家一度审美与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乃是一种主体性的沟通,艺术家假造出来的艺术作品是他对社会生活审美的结晶,是其思想的代表。其作品中表现的艺术形象、思想感情均为艺术家的审美意识表现,即艺术家在其一度审美价值的显现。同样,欣赏者在其二度审 美中对艺术形象的审美欣赏,也会触发相应的思想、情感态度、意趣和思想,并显现出其自身的审美价值。 由此我
20、们可知,审美价值不仅在艺术家一度审美中有积极意义,而且在欣赏的二度审美中对发掘作品潜在的审美价值也具有能动的意义。艺术家把作品生产出来后,作品具有了潜在的审美价值,但这个作品如果被束之高阁或藏之名山,没有欣赏者的阅读欣赏,作品的潜在价值当然就无法发掘出来。只有当作品与欣赏者发生了联系,形成了审美关系,满足了欣赏者的审美需求,作品才获得了存活的生机,它的潜在的审美价值才得以实现。如果一部作品能够为不同时代的欣 赏者所欣赏,那这个作品就获得了较为永久的艺术生命力。有的作品,如古希腊的神话、雕塑都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甚至成为今天的艺术家进行审美创造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欣赏者对于发掘作品的审美价值具
21、有重要意义。欣赏者在欣赏中总体现出一定的意愿倾向,追求一定的价值目标。如果这种意愿和追求是宽容的、开放的,就愈能充分地发掘出作品的潜在的审美价值;如果这种意愿和追求过于狭隘的,就可能因主观定势而难于发现、甚至诋毁作品的潜在的审美价值和深远意义。人们所受的社会影响、文化教育以及人格结构不尽相同,心理结构也就存在差异。欣赏者的 审美心理结构不同,对不同类型的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就会有不同的发现和评价。如果欣赏者与某一类艺术家的审美心理结构恰好相同或相似,那么,他对这一类艺术家创作的作品就更容易引起共鸣,作品中的审美价值就容易得到深刻的发掘。时代的审美倾向对欣赏者的审美价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时
22、代的欣赏者往往有着不同的审美价值取向。所以有的优秀作品问世之初没能得到世人的青睐,而后代的欣赏者则能发掘它的潜在的审美价值并赋予很高的评价。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虽是作者创造的,但对作品的审美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欣赏者的二度审美创造。 【小 题 1】下列对 “一度审美 ”“二度审美 ”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艺术家在一度审美中所显现的审美价值,与欣赏者的二度审美中的审美价值追求,两者之间是相通的。 B艺术作品是艺术家一度审美的产物,它的审美价值具有 “潜在性 ”,只有二度审美中才能得以实现。 C艺术家在一度审美中创造的作品,为欣赏者的二度审美提供了对象,二度审美是对一
23、度审美的再审美。 D一度审美和二度审美之间形成了密切的审美关系,没有二度审美的参与,艺术作品就缺乏存活的生机。 【小题 2】下列材料用来充实对 “二度审美 ”的能动意义的论述,不适合的一项是( )( 3分) A波兰美学家英伽登认为,作品的意蕴是在读者的接受实践中生成的,因而“每一次新的阅读都会产生一部新的作品。 ” B鲁迅认为,文学评论 “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入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要不然,是容易近乎说梦的。 ” C声乐作品通过歌唱者的 “二度创作 ”后传达给听众。即使是同一首歌,不同歌唱者和不同听众都可能产生不同的美感体验。 D林黛玉听牡丹亭的戏文后,联想起西厢记
24、中的 “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 ”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 【小题 3】请结合文本,谈谈如何欣赏艺术作品。( 3分) 答案: 【小题 1】 A(错在 “两者是相通的 ”。) 【小题 2】 B(本题强调的是欣赏者在二度审美中具有能动的意义。) 【小题 3】( 1)欣赏的意愿和追求应当宽容、开放;( 2)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 3)在欣赏自己喜好的艺术作品时,也不可忽视与自己喜好不同类型的作品的审美价值;( 4)要用历史的眼光去评判过去时代的艺术作品,不能因时代的审美倾向而埋 没优秀作品的审美价值。(任意答出其中三点,给 3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9
25、分 每小题 3分) 虞世南,越州余姚人。性沉静寡欲,与兄世基同受学于吴顾野王十余年,精思不懈,至累旬不盥栉。文章婉缛,慕仆射徐陵,陵自以类己,由是有名。陈天嘉中,父荔卒,世南毁不胜丧。文帝高荔行,知二子皆博学,遣使至其家护视,召为建安王法曹参军。陈灭,与世基入隋。世基辞章清劲过世南,而赡博不及也,俱名重当时,故议者方晋二陆 注 。炀帝为晋王,与秦王俊交辟之。大业中,累至秘书郎。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为 七品十年不徙。世基佞敏得君,日贵盛,妻妾被服拟王者,而世南躬贫约,一不改。宇文化及已弑帝,间杀世基,而世南抱持号诉请代,不能得,自是哀毁骨立。从至聊城,为窦建德所获,署黄门侍郎。秦王灭
26、建德,引为府参军,转记室,迁太子中舍人。王践祚,拜员外散骑侍郎、弘文馆学士。时世南已衰老, 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 封永兴县子。世南貌儒谨,外若不胜衣,而中抗烈,论议持正。太宗尝曰: “朕与世南商略古今,有一言失,未尝不怅恨,其恳诚乃如此! ” 贞观八年,进封县公。会陇右山崩,大蛇屡见,山东及江淮大水,帝忧之, 以问世南,对曰: “汉文帝元年,齐、楚地二十九山同日崩,水大出,诏郡国无来贡,施惠天下,远近洽穆,亦不为灾。今蛇见山泽,适其所居。又山东淫雨,江淮大水,恐有冤狱枉系,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帝尝作宫体诗,使赓和
27、。世南曰: “圣作诚工,然体非雅正。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臣恐此诗一传,天下风靡。不敢奉诏。 ”帝曰: “朕试卿耳! ”赐帛五十匹。帝数出畋猎,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尝命写列女传于屏风,于时无本,世南暗疏之,无一字谬。帝每称其五绝:一曰德行,二曰忠直,三曰博 学,四曰文词,五曰书翰。世南始学书于浮屠智永,究其法,为世秘爱。 卒,年八十一,诏陪葬昭陵,赠礼部尚书,谥曰文懿。 (新唐书 虞世南传卷一百一十五 列传第二十七) 注 二陆:西晋文学家陆机与弟陆云的并称。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文帝高荔行高:推崇 B而赡博不及也赡:丰富 C故议者方晋二
28、陆方:正直 D与秦王俊交辟之辟:征召 【小题 2】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虞世南忠直刚正的一组是( )( 3分) 世南躬贫约,一不改 世南抱持号诉请代 炀帝虽爱其才,然疾峭正,弗甚用 宜省录累囚,庶几或当天意 世南以为言,皆蒙嘉纳 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虞世南生性沉静,清心寡欲,和哥哥虞世基一起在吴郡顾野王门下学习十多年,他终日专心学问,从不懈怠,有时甚至几十天也不梳洗。 B虞世南和哥哥世基一起在隋朝任职。虞世南在文章清劲上不如世基,但他学问渊博,也不像哥哥好样善于用花言巧语来博得皇帝的喜爱。 C面对陇右
29、一带山崩,江淮一带闹水灾的情况,虞世南劝太宗采取给民众以恩惠的做法来稳定局面。 D在皇上作宫体诗叫虞世南依韵唱和这件事上,虞世南认为皇上作的诗诗体不雅正,担心自己唱和的诗一旦流传于世,会引起不好的影响。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 1)屡乞骸骨,不听,迁太子右庶子,固辞,改秘书监。( 4分) ( 2)帝然之,于是遣使赈饥民,申挺狱讼,多所原赦。( 2分) 答案: 【小题 1】 C(方:比拟,比方) 【小题 2】 D( 是说虞世南对待兄长的深厚情谊的; 是说皇帝听从虞世南劝谏的。) 【小题 3】 D(此诗一传,指皇帝写的宫体诗一旦传开,不是自己唱和的诗。) 【小
30、题 4】( 1)虞世南多次上表请求退休,(皇帝)不接受他的请求,并升任他为太子右庶子,(虞世南)坚决推辞,又改任秘书监。(译出大意给 1分,补出两处主语给 1分。乞骸骨 固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 2)皇上认为他说的对,于是派遣使者赈济灾民,辨明而从宽处理讼案,大多予以赦免。(然狱两处,每译对一处给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鹊桥仙 陆游 华灯纵博,雕鞍驰射,谁记当年豪举?酒徒一半取封侯,独去作江边渔父。 轻舟八尺,低篷三扇,占断 洲烟雨。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 注 : 唐代诗人贺知章老去还乡,玄宗曾下诏将与镜湖相连通的一个小湖赐给他以
31、示矜恤。 【小题 1】词的上阕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词的下阕中, “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官家赐与 ”一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2分 答案: 【小题 1】词的上阕运用了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三句将难忘的戎马生涯与现在无人记起的寂寞凄凉形成对 比,(或 “前两句追忆当年的豪举与现在独作江边渔父的闲散形成对比。 ”)表现自己理想成空的惆怅失落; 后两句中将终日酣饮耽于享乐的酒徒反倒受赏封侯与志存恢复的有志之士却被闲置不用形成对比,表现了对世道不公的愤懑不平之情。 (答出对比给 1分,分析出一处给 2分,分析出两处给 3分。答 “虚实结合 ”
32、亦可。) 【小题 2】表达了词人对官家的轻蔑不屑之意,和不得已赋闲而归隐江湖的愤懑不平之情。(两点情感各 1分。) 语言表达 在下面一段话中找出三处语病或标点误用,并加以修改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 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它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 ,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特有的民族特色 。 许多传世杰作不仅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而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 ( 1)序号 改为 ( 2)序号 改为 ( 3)序号 改为 答案:序号 改为 中国古代的书画艺术 序号 改为 形成了自己的艺术传统和鲜明的民族特色 序号 改为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而且是人类艺术宝库中的珍品。 阅读下面的材料,
33、回答问题。( 10分) 一些负面事件,都能引发公众强烈的情绪波动,引发 “舆论围观 ”。公众开始必然力挺围观,确以为 “围观可以改变现状 ”。当看守所的 “非正常死亡 ”变得跟交通事故一样平常,当拆迁自焚变得和矿难一样频繁,当突发事件的死难者抽象为冷冰冰的数字,当无良商家为牟利在食品上的所作所为,早已成为 “审毒疲劳 ”,曾几何时,这些负面事件涉及的社会公义、道德已很难触发公共痛感。到后来,民众发现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并没有因为你的 “围观 ”而改善。 ( 1) “公共痛感 ”的内涵是什么?( 3分) ( 2)请你就 “舆论围观 ”现象发表你的看法。( 7分) 答案: ( 1)公共痛感是指民众对
34、社会负面现象的不满情绪( 3分)。 ( 2)参考一:舆论围观强化民众对社会公平正义的呼唤,是畅通表达诉求和反馈意见的渠道;( 2分)围观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引发关注,揭露丑闻,报道真相,保护弱者利益,守卫价值底线,激励社会进步;( 2分)舆论围观让犯罪得到法律的严惩,让恶行得到舆论的谴责,让公众的围观成为正义得以实现的保证。体现公民的社会良知和激浊扬清的社会责任感。( 2分)(语言表达 1分) 参考二:舆论围观固然表明公众对负面现象的普遍关注,但这种围观会弥散不健康的怒气,不能清醒理性的评判事件的 是非曲直;( 2分)从舆论围观到舆论麻木冷漠,反映民众对现实的焦虑和无奈,对生命价值的漠视,对政府
35、的不信任。( 2分)除愤怒之外,没有冷静的反思和清醒的自省,无法调适好个人的心态,更无法调适好整个社会的心态。( 2分)(语言表达 1分) 名著导读 简答题。 (任选一题, 100字左右 ) (5分 ) ( 1)子夜中有这样的情节:吴荪甫整饬了自己一方的阵线, 只有先战胜了老赵,打破了老赵指挥下的 “经济封锁 ”,然后能 “真正 ”自己立定脚跟! 请概述赵伯韬对益中公司所做的 “经济封锁 ”主要有哪些内容? ( 2)下面是复活的一段 摘录: 涅赫柳多夫浑身哆嗦,低声说, “你不懂得,我觉得我对你犯了多大的罪! ” “我觉得我犯了多大的罪 ” 马斯洛娃恶狠狠地学着他的腔调说, “当初你并没有感觉
36、到,却塞给我 100卢布。瞧,这就是你出的价钱 ” 上文中他们所争论的这件使涅赫柳多夫有犯罪感的事是什么?请简述与该事相关的故事情节。 答案:)赵伯韬对益中公司的经济封锁主要有三个方面( 1分):一是散布谣言,鼓动散客户到益中挤兑( 1分);二是联合银行界同行,杜绝放款给益中,使益中收购的小厂无法运作( 1分);三是在公债市场与益中斗法,使益中无法把钱从公 债市场上抽取出来( 2分)。 ( 2)经过三年军队生活的洗礼,聂赫留朵夫堕落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利己主义者( 1分)。复活节之夜( 1分),他诱奸了马斯洛娃,给她 100卢布就走了( 1分)。马斯洛娃因此怀孕( 1分),被逐出庄园,最后在走投无
37、路中沦落为妓女( 1分)。 阅读下面的论语、孟子选段。回答问题。( 6分) 子曰: “苗而不秀者有矣夫;秀而不实者有矣夫!(论语 子罕) 子曰: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譬如平地,虽覆一篑,进,吾往也。 ”(论语 子罕) 孟子曰: “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 弃井也。 ”(孟子 尽心上) ( 1) “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 ”造成的后果必定是 “ ”(填一成语)( 2分) ( 2)上述三则共同阐明了什么道理?运用了哪种说理方法?请以第一则为例加以分析。( 4分) 答案:( 1)功亏一篑。( 2分) ( 2)无论做什么事都应该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不可半途而废( 1
38、分)。运用了比喻说理(比喻论证)的方法( 1分),如第一则孔子以庄稼的生长、开花到结果( 1分)来比喻一个人(从求学到做官)如果不能坚持始终,最终达不到目的( 1分)。 下列各项中,对故事情节的叙述不正确的两项是( )( )( 5分) A根据小说的情节先后,下列火攻的战役依次是:乌巢之火 新野之火 赤壁之火 亭之火。(三国演义) B王熙凤议论林黛玉: “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人也说他不过。 ”(红楼梦) C葛朗台太太拒绝葛朗台假惺惺的施舍后,小说这样议论道: “这样的高尚纯粹是白费! ”她临死时对女儿说: “幸福只在天上,你将来会知道的。 ”(欧也妮 葛朗台) D “
39、一些哭声,一些话,一些眼泪,就把这个可爱的年轻的生命埋葬了。 我恨不能把你从棺材里拉出来,让你睁开眼睛看个明白:你是怎样给人杀死的! ”梅去世后,觉新受到极大的刺激,以致无法料理梅的后事。在向灵柩告别时,他爱限交织,悲哀地说了上面这番话。 (家) E住在圣母院里,爱斯梅拉达重新恢复了希望。一天早晨,她走到屋顶上,从圆形圣约翰教堂的尖顶上方俯视广场。她看到了她朝思暮想的弗比斯正勒马驰过广场。看到爱斯梅拉达这般想见卫队长,卡西莫多就自告奋勇地去找他,可是弗比斯对此不以屑一顾,策马远去。 答案: B D( B项是周瑞家的议论王熙凤。 D项 觉新怀着极其悲痛的心情料理了梅的后事; 这番话是觉慧说的。) 作文 作文( 7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海南著名景区小洞天中有棵龙血树,据专家测定该树树龄已有 6000多岁,堪称树中寿星。人们认为该树长寿的原因有三: (1)全是虬曲而中空的枝条,为不用之材; (2)焚之起烟,为不燃之木; (3)树身矮小且藏于深山,环以乔木,风摧秀木,无碍其生。故有人参透玄机:韬光养晦,颐养天年。 今天的社会日新月异,人们更加推崇锋芒毕露、锐意进取的当代弄潮儿。对此你有何感想 请以 “韬光养 晦与崭露锋芒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要求: 立意自定; 题目自拟; 文体限定为记叙文或议论文。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