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内蒙古巴市一中高二上学期 9月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A人才培养的质量是衡量一所大学办得好不好的重要因素,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课题。 B为了更好地提高服务质量,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最大限度地为旅客创造和谐的候车环境、快乐的人性化服务。 C这种感冒新药经过在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开封等地医院的 400多个病例中临床试用, 80%反映确实有疗效。 D校庆在即,学校要求全体师生注重礼仪,热情待客,以带给从全国各地回母校参加庆祝活动的校友感到宾至如归。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
2、恰当的一句是( 3分)( ) A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促使知识分子自觉自愿又 步履维艰地开始了从器物技术到思想文化的现代性追求。 B经过长达两个星期的鏖战,本届世界锦标赛最终 尘埃落定 ,中国队在赛程极其不利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获得冠军。 C有人认为天才之作总是合天地之灵气, 妙手偶得 ,据说蓝色多瑙河就是作者在用餐时灵感一来随手写在袖口上的。 D碳排放过量会给地球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危害,如果不设法加以遏制,必然会威胁人类生存,全球性大灾难 指日可待 。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核雕是民间艺术中的一绝。它是在植物果核上,利用其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
3、镂出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核雕的原材料有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等,最佳的是油橄榄核,体积仅有一节指头那么大。在这么小的橄榄核上进行雕刻,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正是由于其操作上的高难度,核雕技艺鲜有传人。 果核雕刻的起源尚待考证。明清时期,我 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展,然而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制作却搞得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性。其中的桃核、杏核雕刻和橄榄核雕刻是一个颇有特色的品种,其作品的构思和雕刻都达到了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被人称作是 “微雕神技,艺术奇葩 ”。明、清两代这种核雕的微雕艺术堪称一绝,当时京城和江浙一带官宦商贾中流行玩赏竹木牙雕等古玩奇珍
4、,精湛而玲珑的核雕艺术品就是当时人们搜罗的热门艺术品之一。据史籍记载和文物考证,果核雕刻在明代已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明宣德年间,夏白眼在橄榄核上雕刻 16个小孩,每个小孩仅有半粒米大小,眉目清晰。明代最有名的果核雕刻家是天启年间江苏虞山(今常熟)的王毅(字叔远,号初平山人)。他在天启二年( 1622年)创作的 “赤壁之舟 ”是果核雕刻史上的珍品。舟长约 3厘米,高约 0.5厘米,中间为舱,上以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 4扇,且能开合。窗旁雕栏上,右刻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左刻 “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船首刻苏东坡及其好友黄鲁直、佛印和尚 3人,其中苏东坡、黄鲁直两人共执一书阅读,而佛印和
5、尚如同弥勒,袒胸露乳,左臂挂念珠,念珠历历可数。船尾横一楫,楫的左右各雕刻船夫一人。船背题款:天启壬戌秋日虞山王毅叔远刻。字迹细如蚊 足,又刻篆章 “初平山人 ”。这件核舟成为后世果核雕刻名匠仿效的典范。 “东坡赤壁泛舟图 ”,把核雕艺术推上了历史的高峰。明代文人魏学 小逗酥奂恰芬晃南昙瞧涫隆轮泄 螅 逗酥奂恰繁辉厝胫醒 伪荆 酥垡惨虼嗣 摹 br自古至今,玩核的名人举不胜举,从明、清的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贾巨商到三教九流,明熹宗朱由校自己亲自动手雕刻,清乾隆皇帝更是对核雕偏爱有加。他们把小小核雕作为一种垂挂在衣带、纨扇或是绣袋下面的坠物,作为装饰和点缀,一方面也可玩赏。后来至清代中期开始,
6、核雕物品就不光作为坠物装饰和点缀了, 许多橄榄核和胡桃核雕刻的工艺品专门供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摩挲把玩。用橄榄核雕刻的各种花船小船还可配上镂空雕刻的象牙、红木座架,陈设在微型博古架上供人欣赏。果核雕刻品价值也不断攀升,由把玩品逐渐变成了兼收藏、升值、欣赏、健身等多重功用于一身的工艺品。核雕以其特有的艺术魅力让无数藏家玩家惊叹和入迷,行情始终看好,这也激发了心灵手巧的艺人们的创作热情和才智。今天,核雕艺人们继承前人精湛的传统技艺,同时融入了新时代的内容和技法,把这一古老而又神奇的民间艺术推向又一个高峰。 【小题 1】下列关于 “核雕 ”的表述,不符合原文 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核雕是在植
7、物果核上利用果核的外形特点或起伏的变化雕刻各种人物、走兽、山水、楼、台、亭、阁等的一种民间艺术。 B核雕所选用的雕刻材料为核桃、桃核、橄榄核、象牙果核、杏核、樱桃核等比较坚硬的果核。 C核雕因所选雕刻材料体积小,雕刻难度大,雕刻技艺传人少而成为民间艺术中的一门绝技。 D核雕被人称为 “微雕神技,艺术奇葩 ”,其构思和雕刻在明、清时期达到极高的工艺水平和艺术境界。 【小题 2】下列理解,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A核雕起源待考,但其蓬勃发展于明、清 ,从皇帝到王公大臣,从富商巨贾到三教九流都玩核,甚至皇帝们都亲自动手雕刻。 B核雕艺术品一直是人们搜罗的热门艺术品之一,清朝中期,核雕不
8、光用来装饰和点缀,还陈设在微型博古架上供人欣赏。 C王叔远的 “东坡赤壁泛舟图 ”因其雕刻形象生动、布局精巧而成为核雕精品,明代时借助魏学 摹逗酥奂恰芬晃亩 阄 酥 D核雕这一古老而神奇的民间传统技艺,在新的时代,融入新的内容和技法,正走向新的高峰。 【小题 3】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 A核雕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装饰物和点缀品,到把玩品、欣赏物再到可升值的收藏品这样一个功用转化的过程。 B清朝中期以后,文人雅士或富家子弟在手中把玩一些橄榄核和胡桃核的核雕,核雕玩品除了具有欣赏还兼具有了健身的功用。 C随着核雕价值的不断攀升,有些收藏者搜罗核雕不仅仅是为了赏玩和健
9、身,还因其可升值取利。 D对艺术有着执着追求的核雕艺人们随着果核雕刻品价值的不断攀升,他们的创造力被激发出来,核雕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A 【小题 1】核雕中的桃核、杏核和橄榄核雕在明清时期才因其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和艺术境界被称为 “微雕神技,艺术奇葩 ”的。 【小题 1】 A不是所有的皇帝都动手雕刻; B核雕是在明清时期成为人们搜罗的艺术品的; C明代时并不一定广为人知,是核舟记载入中学语文课本后才广为人知的。 【小题 1】核雕的功用最初是单一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功用越来越多,不是一个功用转化的过程。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
10、分) 下笔不觉师造化 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居的时期。这并不是纯粹的巧合,无需应酬杂务的宁静生活可以让他深思内省, 促使画作和自然风景、隐居生活进一步契合。池阳湖画风之变是一次突变,源自他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也来自他蓄积已久的思考,还来自苦涩现实对他心灵的影响。其弟子王伯敏多年后还难忘他老师的教诲: “读书的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作画,墨是黑的,只要眼明心清,便能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便猛进。 ” 1929年的一件盛事是教育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南北国画家都参加。此时在上海美专任教的黄宾虹参加了展出工作,并发
11、表了评介文章美展国画谈。文章提倡士大夫的逸品画 格,以为不必求悦于人,人不知而不愠,才是真画者;还以为当时沪上流行的一种是细谨、工于涂泽的媚人习气,另一种是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以浮滑为潇洒、以轻软为秀润,真画者反不合时宜。他希望画者能坚持避俗趋雅的操守,力求华滋浑厚的画风,不要因一时俗世弃取而改变。 黄宾虹一生以为书画同源,所以称作画为 “写画 ”。他以为上古时代书画不分,如伏羲画八卦,仓颉造字的一种主要方式就是象形,中国最早的文字中已有横线、纵线、弧线等线条形式;汉以后虽分书画,但仍是道归于一,三代以上笔法可从甲骨、古玉、铜器中求之。他在 1929年编辑的滨虹草堂古印谱里曾谈到古印
12、上的籍篆文字:点画的肥瘦方圆奇正各不同,有助于绘画笔法;而结构的疏密、参差离合、抑扬顿挫、回环往复,更可见章法布置之妙。所以,他作画时要置备金石拓本在案头。他由古玺印这种上古金石实物、临近原始的艺术形式中悟出笔法要旨,认识到书法、文字、金石、绘画都是同一来源,即来源于自然山水,从而找到回归造化之路。 黄宾虹常提到古代书法家从观察自然中有所领悟,如在雨后看车行泥沼,车轮在泥中转动犹如笔被纸墨所滞却仍圆转,不疾不徐、不粘不脱,由此笔法大进。他也常以自然山水之理来诠释自己的笔 法,如 “平 ”就是如风吹水动、一波三折;“圆 ”如行云流水、宛转自如,而石有棱角、树有桠杈,则是圆中有方; “变 ”则如石
13、有阴阳向背、树有交互参差,山有起伏显晦、水有缓急动静。 1922年他在给友人陈柱尊的信里说到,自已是以山水作字,而以字来作画。可见,他已将山水自然之理、说文六书之法、书法、画法相互打通。 现代画家以画为道抑或以画为艺,这种人生态度和价值取向上的对比,在黄宾虹和张大千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张大千一生充满传奇色彩,黄宾虹一生平静淡泊。张大千 1925年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 26岁就扬名南北,后又去北平办画展,被称为 “南张北溥 ”,可谓名满天下;而黄宾虹虽较早就有 “南黄北齐 ”之称,但他直至 1943 年才在上海举办第一次个人画展,这时他已经 80 岁了。黄宾虹自来沪上就以鉴赏、鉴别真伪著称
14、;而张大千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大行家罗振玉、黄宾虹及其老师曾髯,可谓出神入化。还有对画与钱的关系,黄宾虹一生力避卖画,多以画赠友人知己,虽有润笔,与他的名气相比也很低,他一直严守传统士大夫不言阿堵的精神,过着清寂的学人生活;而张大千却有着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追求,有过极高的润格,也卖商品画,出手阔绰。不同的人生态度 最终体现在他们的画中,黄宾虹的画是典型的恪守传统的雅正的士夫画,张大千的画则有趋向民间、时尚的意趣。两人都是一代宗师,只是在境界上和被认可的领域不同而已。 (摘编自吴晶画之大者 黄宾虹传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
15、A针对当时沪上流行的细谨、涂泽的媚人习气和自矜才气、沦于放诞的欺人画风,黄宾虹推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倡导做 “真画者 ”。 B由于我国书法、文字、金石、绘画同源异流,道归于一,要研究中国书法、绘画的笔法意蕴,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 铜器人手。 C书画家常能从观察自然中领悟到艺术的真谛,如由雨后看车行泥沼悟得笔法的疾徐粘脱,由石的阴阳向背、树的交互参差悟出笔法的变化。 D张大千有着深厚的艺术修养,模仿的水平也极为高超,以至于他仿作的石涛画,甚至瞒过了当时的书画大行家罗振玉等人。 E本文通过记述黄宾虹博采众长、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描写了他在中国绘画艺术上的理论创见与突出成就,为我们展示
16、了一位艺术家的感人形象。 【小题 2】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的隐居时期,请简要分析原因。 (6分 ) 【小题 3】黄宾虹作画时为什么要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尽管黄宾虹和张大千都是一代宗师,但二人的人生态度、对金钱的看法以及艺道旨趣却大相径庭。这给你什么样的启示?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C、 D 答( C给 3分,答 D给 2分) 【小题 1】 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 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 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每点 2分) 【小题
17、1】 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 ; 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每点 3分) 【小题 1】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 避俗趋雅,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创造与仿作兼顾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 注重民间的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 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 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小题 1】 : A项错在 “推
18、崇细腻、轻软的逸品画格 ”。轻软的画格是当时上海流行的病态画风; B项 “就只能从上古时期的甲骨、古玉、铜器人手 ”过于绝对化了; E项错在 “学习绘画的艰苦历程 ”,文中并没有提及。 【小题 1】出所有跟黄宾虹隐居有关的语句(见背景为灰色的字体)。不难找出三条原因(见棕体字),可分别总结为 减少应酬杂务,生活清净,便于深思内省和作画; 对江湖水光天色的写生使他的画风发生了突变; 安定生活使他眼明心清,能够悟出知白守黑的道理,画艺猛进。 【小题 1】找出所有有关黄宾虹作画时把金石拓本摆在案头的语句(见背景为蓝绿 色的字体),总结原因(见紫体字)。原因 1可概括为从金石文字的点画结构中,他受到绘
19、画笔法与章法布置方面的启发;原因 2可概括为从金石拓本认识到书画同源,悟出画艺回归造化的路径。 【小题 1】题型属于 “发 ”。注意答题的时候要表明你的观点,不一定要选一个人,可以二者都选,但一定要用概括性的语言先表明你的观点。另外要结合文章,不能只谈启示。观点 2分,分析每点 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25分) 保护人 莫泊桑 玛兰做梦见也没想到会有这么好的官运! 有天早上,他从报上看到从前一位同学新近当了议员。玛兰重新成了他那位 同学呼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朋友。 不久议员摇身一变当了部长,半年后玛兰就被任命为行政法院参事。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他在大街上走来走去,仿
20、佛别人只要一看见他,就能猜到他的身份。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 “您知道,我现在当参事了,很想为您出点力。如有用得着我的地方,请您甭客气,尽管吩咐好了。我在这个位置上,是有点权力的。 ” 一有机会,他对任何人都主动给予无限慷慨的帮助。他每天都要给人写十封、二十封、五十封介绍信,他写给所有的官吏。他感到幸福,无比幸福。 一天早上,他准备去行政法院,屋外已经下雨了。 雨越下越大。他只好在一个房门口躲雨。那儿已有个老神父。在当参事前,他并不喜欢神父。自一位红衣主教在一件棘手的事情
21、上客气地向他求教以后,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他看看神父,关切地问: “请问您到哪一区去? ” 神父有点犹豫,过了一会儿才说: “我朝王宫方向去。 ” “如果您愿意,神父,我可以和您合用我这把伞。我到行政法院去。我是那里的参事。 ” 神 父抬起头,望望他: “多谢,我接受您这番好意。 ” 玛兰接着说: “您来巴黎多半是为散心吧。 ” 神父回答: “不,我有事。 ” “哦!是件重要的事吗?如果您用得着我,尽管吩咐好了。 ” 神父好像挺为难。吞吞吐吐地说: “啊!是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 一点小误会。您不会感兴趣的。是 是一件内部的 教会方面的事。 ” “哎呀,这正属行政法院管。您尽管吩咐我好了。 ” “
22、先生,我也正要到行政法院去。您心肠真是太好了。我要去见勒尔佩、萨翁两位先生。说不定还得见珀蒂帕先生。 ” “哎呀,他们都是我最好的朋友,呱呱叫的同事。我都恳切地去 替您托托关系。包在我身上好了。 ” 神父嘟囔着说了许多感恩的话。 玛兰高兴极了。 “哼!您可碰到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神父。瞧吧,瞧吧,有了我,您的事情解决起来一定非常顺利。 ” 他们到了行政法院。玛兰把神父领进办公室,请他坐在火炉前面,然后伏案写到: “亲爱的同事:请允许我恳切地向您介绍德高望重的桑蒂尔神父,他有一件小事当面向您陈述,务请鼎立协助。 ” 他写了三封信,那受他保护的人接了信,千恩万谢地走了。 这一天平静地过去了。玛兰
23、夜里睡得很好,第二天愉快地醒来,吩咐人送来报纸。他打开报纸念到: 有个桑蒂尔神父,被控 告做过许多卑鄙龌龊的事 谁知他找到一位叫玛兰的行政法院参事做他热心的辩护人,该参事居然大胆地替这个披着宗教外衣的罪犯,给自己的同事们写了最肯切的介绍信 我们提请部长注意该参事令人不能容忍的行为 他一下就蹦起来去找珀蒂帕。 珀蒂帕对他他说: “唉!您简直疯了,居然把那老阴谋家介绍给我。 ” 他张皇失措地说: “别提了 您瞧 我上当了 他这人看上去那么老实 他耍了我 卑鄙可耻地耍了我。我求您,求您设法狠狠地惩办他一下,越狠越好。我要写信。请您告诉我要办他,得给谁写信? 对,找总主教! ” 他突然坐下 了,伏在珀
24、蒂帕的桌子上写道: “总主教大人:我荣幸的向阁下报告,最近有一个桑蒂尔神父欺我为人忠厚,用尽种种诡计和谎言陷害我。受他花言巧语哄骗,我竟至于 ” 他把信封好,扭转头对同事说: “您看见了吧,亲爱的朋友,这对您也是个教训,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 (据郝运译文删改)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 A由于同学的帮助,玛兰才当上了行政法院参事。因此他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都主动向对方提供帮助,这是他回报的方式。 B在当参事前,玛兰 并不喜欢神父,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 “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达到了照应上文的目的。 C玛兰被珀蒂帕训
25、斥后,急于为自己辩解,并马上归罪于桑蒂尔神父。这足以看出他似乎很想保护别人,但实际上更关心自己的利益。 D给总教主写信后,玛兰告诫同事要牢记自己的教训, “千万别再替人写介绍信了 ”。这表明他力图文过饰非,变被动为主动。 E桑蒂尔神父起初并不想用 “一件无关紧要的私事 ”麻烦玛兰,因此他回应玛兰的请求时吞吞吐吐,这种神情表现了他内心的犹豫。 【小题 2】小说中的玛兰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 要分析。( 6分) 【小题 3】小说后半部分引用了报纸上的一段报道,作者这样写对情节安排有哪些作用?( 6分) 【小题 4】这篇小说以 “保护人 ”为题,有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多方面的考虑,请选择
26、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 8分) 答案: 【小题 1】 C、 D(答 C给 3分,答 D给 2分) 【小题 1】 自私,趋炎附势,见风使舵; 伪善,爱慕虚荣,自高自大; 天真,热心却没有原则(每点 2分) 【小题 1】 . 补充叙事,集中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关系,使情节的内在逻辑更加合理。 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玛兰的言行提 供依据,使小说进入高潮。 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间,强化情节平中见奇的效果。(每点 2分) 【小题 1】 .( 8分)观点一:恪守传统,力求雅正,甘于清寂淡泊,追寻艺术真谛。 于平静淡泊中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 淡泊名利,不言阿堵,保持传统学人本色 避俗趋雅,
27、不为流俗所动,寻求华滋浑厚的画风。 观点二:创新与模仿并重,理想与时尚兼顾。 创造与仿作兼顾 对金钱的开通看法和潇洒态度 注重民间的时尚意趣 观点三:既恪守传统,又勇于创新,在追求自己理想的过程中享受人生 守正出新,继承与创新兼顾 怀抱艺术理想,追求名山事业 脚踏实地,享受人生。 【小题 1】: A项中的玛兰并不是为了回报,他只是为了炫耀。 B项说在当参事前,玛兰并不喜欢神父的,但是在一位红衣主教向他请教以后, “他对他们也尊敬起来 ”,这样描写是为了突出玛兰虚荣的性格特点。 E项桑蒂尔神父的神情并不是表现他内心的犹豫,而是更加突出来了他的老谋深算。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
28、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结合 “起初,他简直有点飘飘然了。为了炫耀, ” “后来出于一种有权势而又有宽宏大量者的责任感,他油然萌生一股压抑不住要去保护别人的欲望。 ” “无论在哪里遇到熟人,他都高兴地迎上去,不等人家问,就连忙说 ”概括,只答原话不概括不得分。 【小题 1】此题考查情节的作用,可以从 “引出下文 ”和 “介绍情况 ”两个角度回答,答题过于简略,只有几个词语或一句话,是存在的问题,要有内容的分析。 【小题 1】小说以 “保护人 ”为题,可以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情节结构等三方面,选择一个方面,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作分析。观点 2分,分析每点
29、2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程琳字天球,永宁郡博野人。举服勤辞学科,补泰宁军节度推官。权三司使范雍使契丹,命琳发遣三 司使。太仓赡军粟陈腐不可食,岁且饥,琳尽发以贷民,凡六十万斛,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迁给事中、权知开封府。王蒙正子齐雄捶老卒死,贷妻子使以病告。琳察其色辞异,令有司验得捶死状。蒙正连姻章献太后家,太后谓琳曰: “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 ”琳曰: “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己犯同。 ”太后默然,遂论如法。 改三司使,出纳尤谨,禁中有所取,辄奏罢之。内侍言琳专,琳曰: “三司财赋,皆朝廷有也。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帝然之。或请并天下农田税物名者,琳曰:
30、 “合而为一,易于勾校,可也。后有兴利之臣,复用旧名增之,是重困 民,无已时也。 ”再迁吏部侍郎,遂参知政事,迁尚书左丞。时元昊反,犹遣使来朝,众请按诛之。琳日: “遣使,常事也,杀之不祥。 ”后使者益骄横,大臣患之。琳曰: “始不杀,无罪也;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国法也,又何患耶? ”元昊死,谅祚立,方幼,三大将分治其国。议者谓可因此时,以节度使啖三将,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琳曰: “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议者惜其失几。既而遣使册命,夏人方围庆阳。琳曰: “彼若贪此,可缓庆州之难矣。 ”具礼币赐予之数移报之,果喜,即日迎册使,庆阳之围亦解。 拜同中书
31、门下平章事、判大名府。琳持重不扰,前后守魏十年,度要害,缮壁垒,增守御备。植杂木数万,曰: “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人爱之,为立生祠。改武胜军,又换镇安军节度使。上书曰: “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未报,得疾卒。赠中书令,谥文简。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太后默然,遂 论 如法论:判罪 B是重困民,无 已 时也已:停止 C众请 按 诛之按:抓捕 D未 报 ,得疾卒报:答复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现程琳为官机智的一组是( 3分)( ) 饥民赖以全活,而军得善粟 臣为陛下惜,于臣何有 今既骄横,可暴其恶诛之 具礼币赐予之数移
32、报之 异时楼橹之具,可不出于民矣 臣虽老,尚能为国守边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程琳执法如山,不允许任何人凌驾于法律之上,王蒙正虽然与章献太后家联姻,但他的儿子王齐雄杀人,程琳同样对他依法严惩。 B程琳善于处理政事,元昊造反仍派使朝见,程琳力排众议,主张不杀;元昊死,幼子立,程琳主张不应趁人之丧,而应采取怀柔政策。 C程琳能从危机中捕捉时机,他受命赴庆阳册封,偏偏遇到夏人包围庆阳,他便把册封用的礼品财物转赐给夏人,从而解除了庆阳之围。 D程琳非常体恤民生疾苦,他不但从不扰民,还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百姓对他十
33、分敬爱,为健在的他建立了祠庙。 【小题 4】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使各有所部分,以弱其势,可不战而屈矣。( 5分) ( 2)幸人之丧,非所以柔远人,不如因而抚之。( 5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 1)使他们各有自己的部署,来削弱他的势力,可以不作战而使他屈服 ( 2)趁人丧事之机,不是用来安抚远方的人的办法,不如趁机来安抚他们 【小题 1】:按:依照;按照。 【小题 1】 : 表现程琳的忠心 表现程琳的依法行事。 【小题 1】事件杂糅。百姓为健在的他立祠庙是因为他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监管大名府,守魏十年,
34、从不扰民;而 “主张合并天下农田税物名称以减轻百姓负担 ”则是他任三司使时所为。 【小题 1】 “部分 ”“弱 ”“屈 ”各一分,大意 2分 “所以 ”“柔 ”“因 ”各一分,大意2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11分) 鹧鸪天 陆游 家住苍烟落照间,丝毫尘事不相关。斟残玉瀣 行穿竹,卷罢黄庭卧看山。 贪啸傲,任衰残,不妨随处一开颜。元 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注】 : 玉瀣:美酒。 元:同 “原 ”。 【小题 1】这首词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表现了词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5分) 【小题 2】词的最后两句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有何深意?它在词中起什么
35、作用?( 6分) 答案: 【小题 1】描写了词人读书、饮酒、竹林散步、卧榻看山等生活画面。表明词人喜欢过不问世事、超然外物的隐逸生活。 【小题 1】表面意思 是本来知道上天另有一种心肠,不把英雄衰老当回事,( 2分)实则是对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2分)语意上正话反说,出人意料;感情上饱含悲痛,动人心魄。( 2分) 【小题 1】首先描绘上片描写了哪些生活画面,再结合 “读书、饮酒、竹林散步、卧榻看山 ”回答出 “超然外物的隐逸生活 ”,画面占 3分,生活态度占 2分 【小题 1】 “元知造物心肠别,老却英雄似等闲 ”是文章表现主旨的句子,写出了 “统治者不重用人才,致使
36、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愤懑 ”,写法上属于正话反说。 语言表达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 当的一组是( 3分)(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 _, _, _, _, _, _。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 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 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环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创新食品安全监管机制 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 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 B. C. D 答案: C 请
37、在下列关联词语中,选取最恰当的 3 个,分别填入句子的空格中。( 3 分) 既然 不管 尽管 无论 既而 因而 然而 古代的一些现实主义作家,并不完全是唯物主义者,但是他们 是现实主义者,思想中就不能不具有唯物主义的成分, 他们能够从艺术描写中反映出一定的客观现实。 答案:例句:鲜花,如果害怕凋谢,那它永远不会开放;矿石如果害怕焚烧,那它永远不会成钢;蜡烛,如果害怕熄灭,那它永远不会发光。(符合题意即可)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乌鸟私情, 。 【小题 2】倚南窗以寄傲, 。 【小题 3】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小题 4】世与我而相违, 。 【小题 5】 ,秋水共
38、长天一色。 【小题 6】 ,俯察品类之盛。 【小题 7】闾阎扑地, 。舸舰弥津 。 答案: 【小题 1】愿乞终养。 【小题 1】审容膝之易安。 【小题 1】且夫水之积也不厚。 【小题 1】复驾言兮焉求? 【小题 1】落霞与孤鹜齐飞。 【小题 1】仰观宇宙之大。 【小题 1】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舳。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古人云: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曾国藩说: “善莫大于恕。 ” 安德鲁 .马修斯说: “一只脚踏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脚跟上,这就是宽恕。 ”最新科学研究显示:原谅别人有益身心健康。 要求: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