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0 ,大小:19.83KB ,
资源ID:315839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58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吉林长春市十一高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加线字读音全对的一组是 ( ) (3分 ) A解 剖 ( po)婆 娑 ( su)木 栅 ( zh) 殒 身不恤( yn) B煤 屑 路( xu) 弭 谤( m) 肄 业( s)繁 芜 丛杂( w) C 裨 益( b)独 处 ( ch)相 勖 ( x)义愤填 膺 ( yng) D 驯 鸽( xn) 霎 时( sh) 夹 袄( ji)周公吐 哺 ( p)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剖: pu; B项,屑: xi,肄: y; D项,哺: b。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见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都来自于

2、课文内,且一部分来自课内文言文,所以考生应该清楚,文言文中一些至今还常用的字也是 “现代汉语常见字 ”,学生不能忽视。 下列各句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A “苹果 ”现任 CEO 蒂姆 库克,在最近几周开始对 “苹果 ”的运营方式进行大幅度调整,这显示着 “苹果 ”将会 改头换面 ,与乔布斯时代的风格有所不同。 B何润东出道十年了,似乎一直 不瘟不火 ,直到今年,他主演的新三国泡沫之夏等电视剧收视率喜人,他的人气也随之飙升。 C 12月 24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公告称,蒙牛乳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批次产品被检查出黄曲霉毒素 M1超标 140。一时间, “蒙牛致癌 ”事件被炒得

3、 沸反盈天 。 D今日有评论指出,特权阶层 上下其手 ,已经严重危害到高考招生的公信度,必须引起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改头换面:比喻只改外表和形式,其内容、实质不变。用在此处属于场合误用。 B不瘟不火:指戏曲不沉闷乏味,也不急促,恰到好处。此处对象误用。 C沸反盈天:形容人声喧闹,乱成一片。此处应改为 “沸沸扬扬 ”。 D上下其手:比喻玩弄手法,串通徇私舞弊。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成语都比较典型,都是常见且易误用的成语,其中 “不瘟不火 ”“上下其手 ”最易误用,考生平时积累要细心,不能浅尝辄止。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4、) (3分 ) A由于访问量过大的原因,不少旅客在 12306网购车票时,频频遭遇 “系统忙 ”而无法访问。相比之下,电话订票比网购车票要顺利得多。 B不能把中国文化简单理解为中国菜、太极拳、京剧等形式化、概念化的符号,而是要潜心挖掘我们的文化内涵,为 “文化走出去 ”创造条件。 C他对文化出版业具有深入的了解 和敏锐的洞察力,他认为,一本畅销书不仅仅是一件精雕细琢值得收藏的艺术品,更是流通的商品。 D最近几年,该省科学技术协会走协商、协调、协作之路,团结、动员、发挥科技工作者的独特作用,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有效提高了该省人民的科学素养。 答案: B 试题分析: A: “由于 的原因 ”赘余重复

5、,去掉 “的原因 ”。 C:递进关系前后分句语序不当 D: “团结、动员、发挥 独特作用 ”搭配不当。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语病的能力。 点评:本题分别考查了句子成分的残缺和赘余、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考查的知识点全面 ,难度适中,符合高一学生的学情。 选出与例句加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 ( ) (3分 ) 例: 泣 孤舟之嫠妇 A 齐 彭殇为妄作 B项伯杀人,臣 活 之 C则其 至 又加少矣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 险远 答案: B 试题分析:泣:使动用法。 A、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B、使动用法。 C、动词活用为名词。 D、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理解词类

6、活用的能力。 点评:词类活用在文言文考试中地位十分重要,它涉及到实词的理解,句子的翻译,文意的理解,所以先从课内内容开始熟悉各类词的活用十分有必要。 下列各句中加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 A始 适 还家门处分 适 兄意 B采之欲 遗 谁托 遗 响于悲风 C苟余情其 信 芳足以极视听之娱, 信 可乐也 D悔 相 道之不察兮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 相 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女子出嫁 /适合(意译为 “任凭 ”); B、送,赠送 /遗留(意译为“不能实现的 ”); C、确实; D、选择 /帮助。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理解重要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的实词都是常见的,重

7、要而且易错的词语。这有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识记和理解重要实词,识记课内重要实词可以为理解课外文言文奠定坚实的基础。 指出下列句子中加线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 ) (3分 ) A 感慨 系之矣 B此所以 学者 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本自无 教训 ,兼愧贵家子 D 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 答案: A 试题分析: A、慨叹、感伤。 B、求学的人 /有渊博学问的人。 C、教养 ,礼节 /教导、教育。 D、可爱 /同情。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理解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点评:古今异义词虽然不多,但很容易 给学生理解文章造成障碍。学生平时学习时看到形式上与现代汉语相同的双音节词或多音节词,要将该词的

8、各个语素分开来理解,看是不是古今异义。 现代文阅读 秋 天 的 心 林清玄 我喜欢唐子西语录中的两句诗: “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这是说山上的和尚不知道如何计算甲子日历,只知道观察自然,看到一片树叶落下就知道天下都已是秋天了。从前读贾岛的诗,有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 ”之句,对秋天萧瑟的景象颇有感触,但说到气派悠闲,就不如 “一叶落知天下秋 ”了。 现代都市人正好相反,可以说是 “落叶满天不知秋,世人只 会数甲子 ”,对现代人而言,时间观念只剩下日历,有时日历犹不足以形容,而只剩下钟表了,谁会去管是什么日子呢?三百多年前,当汉人到台湾来垦植移民的时候,发现台湾的平埔族山胞非但

9、没有日历,甚至没有年岁,不能分辨四时,而是以山上的刺桐花开为一年,过着逍遥自在的生活。初到的汉人想当然地感慨其 “文化 ”落后,逐渐同化了平埔族。到今天,平埔族快要成为历史名词,他们有了年岁,知道四时了,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对岁月的感知变化由立体到平面可以如此迅速,怎不让人兴叹?以现代人为例,在农业社会还深刻知道 天气、岁时、植物、种作等等变化是和人密切结合的。但是,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 “看天吃饭 ”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记得住在乡下的时候,大厅墙

10、壁上总挂着一册农民历,大人要办事,大至播种耕耘、搬家嫁娶,小至安床沐浴、立券交易都会去看农民历。因此到了年尾,一本农民历差不多翻烂了,使我从小对农民历书就有一种特别亲切的感情。一直到现在,我还保持着看农民历的习惯, 觉得读农民历是快乐的事,就看秋天吧,从立秋 、处暑、白露到秋分、寒露、霜降,都是美极了,那清晨田野中白色的露珠,黄昏林园里清黄的落叶,不都是在说秋天吗?所以,虽然时光不再,我们都不应该失去农民那种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城市不是没有秋天,如果我们静下心来就会知道,本来从东南方吹来的风,现在转到北方了;早晚气候的寒凉,就如同北地里的霜降;早晨的旭日与黄昏的彩霞,都与春天时大有不同了

11、。变化最大的是天空和云彩,在夏日明亮的天空,渐渐地加深蓝色的调子,云更高、更白,飘动的时候仿佛带着轻微的风。每天我走到阳台抬头看天空,知道这是真正的秋天,是童年田园记忆中 的那个秋天,是平埔族刺桐花开的那个秋天,也是唐朝山僧在山上见到落叶的同一个秋天。 若能感知天下,能与落叶飞花同呼吸,能保有在自然中谦卑的心情,就是住在最热闹的城市。秋天也不会远去,如果眼里只有手表、金钱、工作,即使在路上被落叶击中,也见不到秋天的美。 秋天的美多少带点萧瑟之意,就像宋人吴文英写的词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一般人认为秋天的心情会有些愁恼肃杀。其实,秋天是禾熟的季节,何尝没有清朗圆满的启示呢? 我也喜欢韦

12、应物一首秋天的诗: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欲持一瓢酒,远慰 风雨夕;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在这风云滔滔的人世,就是秋天如此美丽清明的季节,要在空山的落叶中寻找朋友的足迹是多么困难 !但是,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 【小题 1】本文在开篇和接近结尾两处各引用了诗句,请分析这样写各有什么作用。 (4分 ) _ 【小题 2】作者笔下的 “秋天的心 ”,体现在哪些方面? (4分 ) _ 【小题 3】理解下面两句话的含义。( 4分 ) ( 1)可是平埔族后裔有很多已经不知道什么是刺桐花了。 (2分 ) _ ( 2)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

13、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2分 ) _ 【小题 4】作者认为 “即使在红砖道上,淹没在人潮车流之中,要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呀 ”,谈谈你的理解。 (4分 ) _ 答案: 【小题 1】开篇两句诗,突出了秋天给人一种气派悠闲的感觉,引出话题。( 2分)接近结尾诗,表现出秋天的清朗圆满,美丽清明,为后文作者抒发寻找自己的足迹更是艰辛的感慨作铺垫。( 2分)(意思相近即可) 【小题 2】秋天的心 ”体现在:(答出三点给 6分)( 1)气派悠闲之意( 2)感知自然之心 ( 3)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 4)在自然中安身立命的心情( 5)谦卑的心情( 6)清朗圆满,美丽清明

14、的怀怀 【小题 3】 (1)汉族逐渐同化了平埔族,使他们有了 “文化 ”,却远离了自然,平埔族后裔已经失去了感知自然、逍遥自在的心。 (2分 ) (2)商业形态改变了人们对岁月的感知,春夏秋冬千篇一律,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2分 )(意思相近即可 ) 【小题 4】)我认为这句话是有道理的。随着文化和商业的不断深入,人们逐渐失去 了感知自然的情怀,进而失去了悠闲、谦卑、清明美丽的心灵,忙忙碌碌的生活会让人们不 断地脱离自然,( 2分)忙碌追逐的过程中很少有人会静下心来审视自己,这样会逐渐失去自我,被社会同化。(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引用诗句的作用主要有:妙用古诗

15、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在文章开头嵌入诗词佳句。以此领起全篇,则能够使语言显得凝练精辟,更能让阅卷者立刻 “窥 ”到作者的文化积淀和人文素养,给他们留下较佳的第一印象。在文章收尾处引用古典诗文,则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启人心智、升 华主题,收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令读者掩卷沉思,回味无穷。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重要句段作用的能力。 点评:句段作用是现代文阅读中的一个常考题,该类题的答题思路为指出其在“内容上 ”“结构上 ”的作用。本题只提供了内容方面答案:,应该还可以从结构上、语言上去分析。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先要找到答题区间,然后将区

16、间内的内容分层,再概括各层的大意。这是答归纳概括题的基本思路。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概括和语段作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者的意图很明显,即由原文信息归纳概括,但不能照抄原文。这是考生最缺乏的能力 ,所以考生平时要多训练由现象到本质、由个例到普遍的分析归纳,不能停留在抄原文的层次上。 【小题 3】 试题分析:( 1)理解本句要理解 “刺桐花 ”的含义,即自然,平埔人赖以区别时间的自然万物。( 2) “商业形态改变了我们,春天是朝九晚五,冬天也是朝九晚五;晴天和雨天已经没有任何差别了。这虽使人离开了 “看天吃饭 ”的阴影,却也多少让人失去了感时忧国的情怀和胸怀天下的襟抱了 ”由此可得出答案:。 考

17、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句子较好,它隐含了作者的情感,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但本题的答案:没 有体现比喻的修辞手法。高考规范答案:一般要将所运用的表现手法指出来,并指出其作用。 【小题 4】 试题分析:本题首先要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本文是对一些原生态的文化受到现代化的浸染、改变的反思,叹惋,表达了对原生态文化的留恋之情。其次 要理解 “红砖道上 ”“人潮车流 ”指现代文明, “自己的足迹 ”指已逝去的纯自然的,有独特个性的文明。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看似是一道探究题,但实际上还是一道理解句子含义题。虽然本题与上一题的考查点重

18、复了,但难度大多了,而且提问的方式也改变了。一个题型 用不同的形式来考查,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 文言文阅读 孔觊,字思远,会稽山阴人。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为人使酒仗气, 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 。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为二府长史,典签谘事,不呼不敢前,不令去不敢去。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众咸云: “孔公一月二十九日醉,胜他人二十九日醒也。 ”世祖每欲引见,先遣人觇其醉醒。 性真素,不尚矫饰,遇得宝玩,服用不疑,而他物粗败,终不改易。觊弟道存,从弟徽,颇营产业。二弟请假东还 ,觊出渚迎之,辎重十余船

19、,皆是绵绢纸席之属。觊见之,伪喜,谓曰: “我比困乏,得此甚要。 ”因命上置岸侧,既而正色谓道存等曰: “汝辈忝预士流,何至还东作贾客邪! ”命左右取火烧之,烧尽乃去。 徙司徒左长史,道存代觊为后军长史、江夏内史。时东土大旱,都邑米贵,一斗将百钱。道存虑觊甚乏,遣吏载五百斛米饷之。觊呼吏谓之曰: “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可载米还彼 。 ”吏曰:“自古以来,无有载米上水者,都下米贵,乞于此货之。 ”不听,吏乃载米而去。 太宗即位,时上流反叛,上遣都水使者孔 入 东慰劳。 至,说觊曰: “废帝侈费,仓储耗尽,都下罄匮,资用已竭。今南北并起,远近离叛,若拥五

20、郡之锐,招动三吴,事无不克。 ”觊然其言,遂发兵驰檄。太宗遣建威将军沈怀明东讨。 会稽闻西军稍近,将士多奔亡,觊不能复制。上虞令王晏起兵攻郡,觊以东西交逼,忧遽不知所为。门生载以小船,窜于嵴山村。嵴山民缚觊送诣晏,晏谓之曰: “此事孔 所为,无豫卿事。可作首辞,当相为申上。 ”觊曰: “江东处分,莫不由身,委罪求活,便是君辈行意耳! ”晏乃斩之东阁外。临死求酒,曰:“此是平生所好。 ”时年五十一。 (宋书 列传四十四 孔觊) 【小题 1】下列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不治产业,居常贫 罄 罄:尽 B遇得宝玩,服用不 疑 疑:怀疑 C乞于此 货 之货 :卖出 D嵴山民缚觊送

21、 诣 晏诣:到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属直接表现孔觊 “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 ”的一组是( )( 3分) 觊少骨鲠有风力,以是非为己任。 世祖每欲引见,先遣人觇其醉醒。 觊呼吏谓之曰: “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可载米还彼。 ” 虽醉日居多,而明晓政事,醒时判决,未尝有壅。 不治产业,居常贫罄,有无丰约,未尝关怀。 临死求酒,曰: “此是平生所好。 ”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孔觊曾先后担任过司徒左长史、后军长史、江夏内史等职,后因反叛而被处死。 B孔觊平生不好宝玩只好酒,常常一个月

22、要醉上二十九天,甚至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 C孔觊从不置办产业,生活常常贫困不堪,却不愿接受别人的帮助,甚至把弟弟道存的接济也一把火烧尽。 D孔觊为人正派,不阿权贵,却听信都水使者孔 的蛊惑而谋反,落得个身首异处的下场。 【小题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 1)每醉辄弥日不醒,僚类之间,多所凌忽,尤不能曲意权幸,莫不畏而疾之。( 4分) 译文:_ ( 2)我在彼三载,去官之日,不办有路粮。二郎至彼未几,那能便得此米邪?( 4分) 译文:_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4】( 1)孔觊每次喝醉总是整天不醒,对待身边的同事,常

23、有些欺凌轻慢,尤其不愿违背自己的意愿去曲从侍奉那些权要得宠的人物,那些人无不对他又怕又恨。 ( 2)我在那里三年,离职的时候,连路上的口粮也没有备好。我二弟到那里不久,怎么就能得到这么多的米呢? 【小题 1】 试题分析: “疑 ”为迟疑、犹豫之意。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实词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重点考语境义,本题选词 较好,几个词都可通过语境来推断其含义,重点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还考到了考生灵活运用课内知识,举一反三的能力,如 “罄 ”“诣 ”的意义。 【小题 2】 试题分析: 都不是直接表现孔觊 “不嗜财物,能明辨是非 ”。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这是

24、一道文本筛选信息题,文言文信息的筛选要注意题干中的限制条件,本题中 “直接描写 ”就是限制条件。命题者往往在选项中故意忽略题干中的限制条件而扩大答题范围。比如本题中的 。所以考生在平时做题时要注意题干信息。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司徒左长史一职应在另外两官职之后。 B项, “要求皇帝等他酒醒才可召见 ”错,而是皇帝先派人看他酒醒了才召见。 C项,一把火烧尽的不是资助他的财物。 考点:本题考查分析并概括文中主要内容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本来是通过几个选项将文本中较难理解的句子进行了解释,以此来降低阅读的难度,但本题要求选出正确一项,难度就加大了许多,考生除了要审清题词外,还要读懂原文。

25、 【小题 4】 试题分析: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弥日:整天。凌忽:侵犯、欺侮。疾:怨恨。( 2)去:离开。未几:不久,没多久。便:就。 考点:本题重点考查考 生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同时考查理解文言实词、虚词的能力。 点评:本题句子选得较好,重点考查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意义。另外这两个句子很多地方要求考生结合上下文补充内容,所以考生平时学习要多培养语感,将句子翻译得更加通顺。 诗歌鉴赏 枕上作 陆游 一室幽幽梦不成,高城传漏过三更。 孤灯无焰穴鼠出,枯叶有声邻犬行。 壮日自期如孟博,残年但欲慕初平。 不然短楫弃家去,万顷松江看月明。 【注】孟博,即东汉范滂,后汉书记载他 “有澄清天下

26、之志 ”。初平,即黄初平,神仙传说他 “至五百岁而有童子之色 ”。 【小题 1】颔联在景物描写上用了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 4分) _ _ 【小题 2】从颈联和尾联可看出诗人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 ( 4分) _ _ 答案: 【小题 1】颔联(从听觉的角度写,)以声衬静( 1分), “孤灯无焰 ”,闻声才知道 “穴鼠出 ”,听到踩踏枯枝发出的声响,推想是 “邻犬 ”在夜行,由此表现出深夜的静谧凄清,( 1分)刻画出诗人夜不能寐的形象,烘托诗人内心的悲凉( 2分)。 【小题 2】诗人早年像孟博一样 “有澄清天下之志 ”,希望能能够为国效力,然而报国无门( 2分);晚年羡慕黄初平 “至五百岁而有童

27、 子之色 ”,希望学得长生之术,而又自知不能( 1分);就产生了逍遥江湖纵情山水的归隐之心,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壮志难酬的激愤和无奈(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诗题目为 “枕上作 ”,可见是夜晚所作。 “穴鼠出 ”是动景,作者以此来衬托夜晚的寂静。再从 “孤灯 ”“枯叶 ”“残年 ”等词可见诗人悲伤的心情。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以动衬静的手法,这是经常考到的考点。其次,以动衬静的手法在课内很常见,如山居秋暝鹿柴夜归鹿门歌等,所以与教材扣得比较紧。这是一道值得称道的题。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一定要结合注释来理解,颈联连用两个典故,寄寓了作者的

28、情感,两地殊的人物蕴含着作者不同的情感。尾联表面是羡慕向往田园山水,其实是对现实的无奈。 考点: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情感、观点和态度的能力。 点评:鉴赏诗歌的主旨有多种方法,其中结合注释、作者、写作背景是很得要的方法,本题就必须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和诗人的身世,这样才能做到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歌的主旨。 语言表达 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一致,修辞手法相同。( 3分) 示例:我不是宽阔无垠的海洋,也不是汹涌澎湃的湖泊,而是灿烂阳 光下的一滴露珠。 答: 。 答案:我不是高耸入云的山峰,也不是饱经沧桑的巨石,而是风霜雨露中的一粒石子。( 2分) 我不是光芒四射的太阳,也不是高悬夜空的月

29、亮,而是漫漫银河中的一颗星星。( 2分) 试题分析:首先要注意例句的结构:我不是 ,也不是 ,而是 。其次要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前后分句要有逻辑联系。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一个很有创意的题目,举出一例,然后要求考生进行仿写。特别是写这种结构工整,逻辑严密,语言优美的语句,加大了难度,对考生的能力要求明显提高。 默写 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空 1分,共 8分) 【小题 1】 ,而不知其所止; ,羽化而登仙。 ”(赤壁赋) 【小题 2】虽无丝竹管弦之盛, , 。(兰亭集序) 【小题 3】 ,可以无悔矣, ?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 【小题 4

30、】 ,子无良媒。 ,秋以为期。(氓) 答案: 【小题 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 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小题 2】一觞一咏 ,亦足以畅叙幽情 【小题 3】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其孰能讥之乎 【小题 4】匪我愆期 将子无怒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冯(易误写为 “凭 ”)、觞(易误写为 “殇 ”)、畅、幽、孰、匪、愆。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的特点是难写字多,所以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一定要正确书写,特别是对难写字,不能有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50分) 牛马的眼里只有草原上的青草,却看不到草原上的花朵,然而草原因青草更

31、加富饶,因花朵更加美丽。没有青草,草原就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青草、鲜花、蓝天、白云才构成了人们喜爱的天堂。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 “鲜花 ”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 根据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目。材料共有四句话,前三句表达了 “青草 ”与“鲜花 ”间的辨证关系 没有青草,草原就 没有生命力;没有花朵,草原又显得单调。第四句话 “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 “鲜花 ”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 ”提示我

32、们:材料中的 “青草 ”“鲜花 ”是有比喻义的。青草比喻物质财富,而鲜花比喻一种精神 心灵和精神追求,这就是说,人除了拥有物质财富以外,还要有精神的寄托,人不只生活在现实中,还应生活在某种超越现实的精神或理想的追求中。 因此,作文的最佳立意应该围绕 “精神与物质 ”来组织材料,也就是说要从精神层面组织材料。只围绕 “人生处处是美好 ”, “学会发现身边的美 ”, “每个人有每个人各自的长处 ”写,也属立意正确,但不算最佳,只能在二类之中给分了。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这是典型的材料作文,从 “生活也正是如此,许多看似与生存无关的 “鲜花 ”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让生活更加美丽。 ”这个关键句来审题立意并不难,符合当今高考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障碍的原则。而且这个话题与考生的生活很贴近,考生写作的面出比较广泛,与高考 “让每个考生 ”有话可说的原则一致。本文对当今青年的教化作用也比较明显,很多人过于看重物质生活,而忽略了精神生活有重要性,因此,他从贴近社会,服务社会的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一个好 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