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27.61KB ,
资源ID:316024      下载积分:1000 积分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注意: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www.mydoc123.com/d-3160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为本站会员(jobexamine331)主动上传,麦多课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库(发送邮件至master@mydoc123.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doc

1、2012-2013学年江西吉安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线的字读音不正确的一组是( ) A变 徵 ( zh) j( x)惶罪 愆 ( qin)汗 涔 涔( cn) B 胴 体( dng) 穴 位( xu)胡 诌 ( zhu)遭受重 创 ( chung) C 筵 席( yn) u傺( ch) 豢 养( hun)猿 猱 ( no) D整 饬 ( ch) 抟 弄( tun)寒 蜩 ( chu)一丘之 貉 ( h)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 寒蜩 tio)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A级。 点评:汉语

2、拼音侧重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考查内容兼顾课内课外,涉及范围很广。学习过程中可以进行适当分类整理,误读积累,阶段总结等。对于易读错的读音要着重记忆,并且不能想当然,要养成查字典的好习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浪荡乾坤祗候前合后偃苌弘化碧 B珠玑羽扇纶巾箫瑟香榭 C寒喧汗涔涔灭罪修因 佣谓罟 /td D装帧不落巢臼手榴弹浮想联篇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萧瑟; C.寒暄; D.不落窠臼)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识记并正确书写规范汉字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A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形近字的辨析,在辨析、识记字形时,要据义记形,据义推形,结构推形,以义作为辨形的基础和根本

3、。由于计算机处理的局限,高考只考别字的辨析。逐个审读容易出错的字,从中可以辨析出一些 “形近而音 ”不同的别字。如果怀疑某个是别字,可以写出几个同音字来比较 ,可以写出几个形似字来比较。通过分析形声字的形旁来推导这个字的含意,再放到这个词语中去判定是否相符。对于独体字或形声字中的形旁已失去表意功能的形声字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语法结构来确定它 是不是别字,还可以通过对整个词语的理解 ,来寻找不合语境的别字。还有一部分就只能依靠我们平时的积累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对于消防工作,我们一定要 曲突徙薪 ,切不可事到临头才手忙脚乱,导致灾祸的发生。 B钱钟书先生用文言写成

4、的谈艺录管锥编博大宏深,技巧精湛而多变化,其用词也 运斤成风 ,最可表明文言词汇的活力和生命力。 C一所大学的价值是与祖国的命运 休戚相关 的,培养出的兴业之士、治国之才、学术大师是使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力量。 D洪磊说,中国改革开放 30多年来人权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进步,而美方所谓年度人权报告对他国内政 说三道四 ,涉华部分无视事实,充满偏见,颠倒黑白,不值一驳。 答案: C 试题分析: C( A. 曲突徙薪: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搬开灶旁的柴火。比喻事先采取措施,防患于未然。曲,使弯曲;突,烟囱;徙,迁移:薪,柴草。人们习惯说 “防患未然 ”或 “未雨绸缪 ”,但句中 “曲突徙薪 ”与

5、消防工作关系更为紧密。B. 运斤成风:挥动斧头,风声呼呼。比喻手法纯熟,技术神妙。运,挥动:斤,斧头。 C. 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只用于人与 人之间。句中应改为 “息息相关 ”,形容彼此的关系非常密切。 “息息相关 ”使用范围更广。 D. 说三道四:形容不负责任地胡乱议论。)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要正确理解成语的整体意义,要注意语境的组合与搭配情况,越是想要你字面理解的成语越要注意陷阱。特别陌生的成语往往是对的。还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来帮助我们判断。 下

6、列句子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北京人艺最近推出四个轮换剧目:天下第一楼、小井胡同、 上帝的宠儿和洋麻将,都是经过观众的检验,证明其确实系优秀剧目。 B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 “只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妹妹们读何书?贾母道: “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 ” C在别里科夫这类人的影响下,全城的人战战兢兢地生活了十年到十五年,什么事都怕。他们不敢大声说活、不敢写信、不敢交朋友、不敢看书、不敢周济穷人、不敢教人念书写字 D是如此秀美的自然风光孕育了馥郁的人文资源,还是如此绵长的文脉书香守护了这里的山山水水?其实,这两者本来就是一体,只有两者的融合 “

7、天人合一 ”才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答案: D 试题分析: D( A. 冒号提示的范围不当,在 “都是 ”前加上主语 “这些剧目 ”,并把第一个逗号改为句号; B. 陈述句有疑无问,两个问号改为逗号; C. 谓语并列,顿号均改为逗号。)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虽然是高考考试大纲里面要求的考点,可是由于近几年来高考中很少出这种题型 ,所以对标点符号应用的练习也有些懈怠。但是最基本的一些用法一定要学生掌握。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备受关注的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 13日于距马尼拉 100多公里的家乡丹辘省投下期中

8、选举选票后,表示这次争端应该摆在 “一中政策 ”下解决。 B李克强指出,转变政府职能,是在当前形势下稳增长、防风险、控通胀,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和重大举措,也是经济社会发展到这一阶段的客观要求。 C 2013年 5月 13日 21时左右,我国科学家再次成功进行高空科学探测。本次试验利用高空探空火箭,对电离层、近 地空间的高能粒子和磁场强度与结构进行了原位探测。 D一名女乘客在美国航空公司一架从洛杉矶飞往纽约的航班上高歌我将永远爱你,由于唱得实在太难听,使得飞机不得不在堪萨斯紧急降落,将这名女子赶下飞机。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B. 稳增长、控通胀、防风险 C. “科学探测 ”

9、后面加 “实验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辨析并修改病句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修改病句,是辨析病句的最终目的。病句修改题考点要求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 1.辨析并判断句子的正误。 2.从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等方面有 侧重地修改病句。 3.用符号修改有语病的句子。 4.在语段中找出病句进行修改。修改病句以通顺、正确为原则,不作修饰,不改变原意。把握句子结构,了解常见病句类型及修改方法,是基本应对策略。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对、结构混乱等语病。 下列关于有关文学作品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国演义中,周瑜用 “假途灭虢 ”之计,骗刘备说愿代取

10、西川以换荆州,实则是以取西川为名起兵欲取荆州。结果被诸葛亮识破,将计就计大败周瑜。周瑜大怒,箭疮复发,不久又接到了诸葛亮的一封来信,信中写明了周瑜的所有用心。周瑜被 激昏过去,醒来仰天长叹: “既生瑜,何生亮! ”连叫数声之后死去。周瑜死后孙权任命陆逊为都督,总领兵马。 B被称为 “四大悲剧 ”的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代表着莎士比亚的顶峰,其中的主要人物都是复杂丰满、发人深省的艺术形象。 C除夕前一天的下午,在觉新的办公室里,觉新向觉民、觉慧诉说了自己身为长孙所承担的重任,以及自己为家族牺牲了个人幸福的痛苦。家 D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曹魏政权在曹丕死后,大权落入司马氏之手,最终司

11、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先灭东吴,后灭蜀汉,三分天下至此重归统一。(三国演义) 答案: D 试题分析: D(先灭蜀汉,后灭东吴)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文学常识的掌握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文学常识虽然最近几年考得不多,但是一些重要的作家和作品一定要求学生读,该记忆的也要背过。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百戏之祖 ”的称号象征着昆曲在拥有三百来个剧种的中华戏曲版图内所拥有的崇高地位。其 “盟主 ”之位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一个独特的文化身份:昆曲几乎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很受文人士大夫们的肯定和推崇。但这背后有一个看上去很怪异的现象: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

12、与伶人们,并没有改善千百年来形成的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作为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他们虽然并没有在现实舞台上消失,但却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了。昆曲演员也和其他传统戏曲一样,其文化体系中有一个致命的缺陷:演出文化长期处于评价系统中最弱势最低级的一端。演出 文化中所包含的许多内容如演员、剧场、观众、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不过大量的史料又向我们证明:历代统治者对于戏曲演出文化真实的态度往往是矛盾的 他们既打压又拉拢,既觉得卑俗低下又觉得兴味盎然。尤其到了明清时代,这种矛盾因为戏曲演出文化的高度发展而显得格外突出。 其实从元杂剧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着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参与戏曲文化的方式

13、。文人解决这个文化史上的矛盾,关键之处在于他们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 “曲(包括词和乐) ”的价值,并将其拔高,高于整体中其他一切元素之上。这个过程可以称为 “曲的 独立化 ”。到了明清,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受到了国家体制完全不对等的待遇,有时候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待遇:一方面 “曲 ”在被不断地雅化、美化、文人化;另一方面 “剧 ”的内容在进一步丑化、俗化、受打击。打击与丑化主要有两点表现:一是国家威权的大规模删戏、禁戏;二是对艺人活动进行限制管制。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反过来也让我们注意到问题的另一方面:昆曲中以演出为主体的 “剧 ”,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一个 “普及性 ”的现

14、象,伴随着十八世纪昆曲普及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现象是,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 “曲 ”与 “剧 ”,它们本是同宗同源,却不能同呼吸共命运,一切肇始即是十八世纪昆曲内部的历史性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它们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但各自的趋向造成了它们 “平行发展 ”的命运。在各自发展成就的掩盖下,造成了昆曲事业整体的下行。进入新世纪,中国昆曲在 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遴选为第一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这是否意味着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的回归已经开始? (节选自昆曲文化的结与解,有删改) 【小题 1】下列对昆曲文化真正的载体在文化象征体系里缺失的原因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15、 A演出文化长期处于 评价系统中最弱势低级的一端。 B统治者对戏曲演出文化往往取 “恩威并施 ”的矛盾态度。 C演员、观众、剧场、剧目往往成为政治力量威权打击的对象。 D从事昆曲职业的艺人和伶人们往往是被丑化被侮辱的形象。 【小题 2】下列关于 “戏曲整体中两个最大的组成部分 ”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曲 ”“剧 ”之间保持一种 “间离 ”。从元代开始,文人们就在寻找一种可以被主流文化接纳的方式。 B文人从戏曲整体之中,单独提升了 “曲 ”的价值,将 “曲 ”“独立化 ”,说明 “曲 ”比 “剧 ”更受欢迎。 C到了明清时期,国家威权之下采取的措施及对艺人活动的管制显示出“曲 ”“剧 ”完

16、全不同的命运。 D十八世纪昆曲内部开始分离,虽然从大的范畴看, “曲 ”“剧 ”还处于一个文化系统内,却各自 “平行发展 ”,不能同呼吸共命运。 【小题 3】从全文看,下列表述符合作者观点的一项是 A正因为昆曲是所有剧种中唯一拥有雅文化传统的剧种,所以昆曲被称为中华戏曲的 “盟主 ”。 B十八世纪昆曲发展有一个重要现象,就是伴随昆曲的普及化进程, “曲 ”“剧 ”各自发展而昆曲事业整体下行。 C虽然明清时期国家政权频繁发布管制政令,但昆剧 却越禁越发展,甚至出现了 “普及性 ”的现象。 D中国昆曲被评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说明昆曲作为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已经开始回归。 答案: 【小题

17、 1】 B 【小题 2】 B 【小题 3】 C 试题分析: 【小题 1】 B(答非所问,不是缺失的原因) 【小题 2】 B(无中生有,文中并没有 “曲 ”比 “剧 ”更受文人欢迎的意思) 【小题 3】 C( A项构不成因果,也不是 “所有剧种 ”; B项张冠李戴, “与昆曲普及化进程相伴随 ”的应该是 “中国戏曲基本完成了它的程式化体系建设 ”; D项涉及到文章最后作者的观点,但作者对此是持怀疑态度的 ,原文是设问句,并不是反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社科类现代文的阅读能力。 点评:论述类文章中的重要词语,往往不是一般的词语,而是重要的社科概念,在文章里含有特定的属性。还有代词的指代对象或内容

18、的认定,多义词的判断,隐含信息比较丰富的词语的推断,都必须准确把握。我们做这一类的题,最好参照选项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并逐字加以对照。如果表述不同,我们要看看它表达的意思是否相同。如果表述不同,意思也不同,即可选出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静虚村记 贾平凹 ( 1)如今,找热闹的地方容易,寻清静的地 方难;找繁华的地方容易,寻拙朴的地方难,尤其在大城市的附近,就更其为难的了。 ( 2)前年初,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 3)村子南九里是城北门楼,西五里是火车西站,东七里是火车东站,北去二十里地,又是一片工厂,素称城外之郭。奇怪台风中心反倒平静一样,现代建筑之间,偏就空出这

19、块乡里农舍来。 ( 4)常有友人来家吃茶,一来就要住下,一住下就要发一通讨论,或者说这里是一首古老的民歌,或者说这里是一口出了鲜水的枯井,或者说这里是一件出土的文物,如宋代的青瓷,质朴,浑拙,典雅。 ( 5)村子并不大,屋舍仄仄斜斜,也不规矩 ,像一个公园,又比公园来得自然,只是没花,被高高低低的绿树、庄稼包围。绿里才见村子,又尽被一道土墙围了,土有立身,并不苫瓦,却完好无缺,生了一层厚厚的绿苔,像是庄稼人剃头以后新生的青发。 ( 6)拢共两条巷道,其实连在一起,是个 “U”形。屋舍相对,门对着门,窗对着窗;一家鸡叫,家家鸡都叫,单声儿持续半个时辰;巷头家养一条狗,巷尾家养一条狗,贼便不能进来

20、。几乎都是茅屋,并不是人家寒酸,茅屋是他们的讲究:冬天暖,夏天凉,又不怕被地震震了去。从东往西,从西往东,茅屋撑得最高的,人字形搭得最起的,要算是我的家了。 ( 7)村人十分厚诚,几乎近于傻味,过路行人,问起事来,有问必答,比比划划了一通,还要领到村口指点一番。接人待客,吃饭总要吃得剩下,喝酒总要喝得昏醉,才觉得惬意。衣着朴素,都是农民打扮,眉眼却极清楚。当然改变了吃浆水酸菜,顿顿油锅煎炒,但没有坐在桌前用餐的习惯,一律集在巷中,就地而蹲。端了碗出来,却蹲不下,站着吃的,只有我一家,其实也只有我一人。 ( 8)我家里不栽花,村里也很少有花。曾经栽过多次,总是枯死,或是萎琐。一老汉笑着说:村里女

21、儿们多啊,瞧你也带来两个!这话说得有理。是花嫉妒她们的颜色,还是她们羞得它们 无容?但女儿们果然多,个个有桃花水色。巷道里,总见她们三五成群,一溜儿排开,横着往前走,一句什么没盐没醋的话,也会惹得她们笑上半天。我家来后,又都到我家来,这个帮妻剪个窗花,那个为小女染染指甲。什么花都不长,偏偏就长这种染指甲的花。 ( 9)啥树都有,最多的,要数槐树。从巷东到巷西,三搂粗的十七棵,盆口粗的家家都有,皮已发皱,有的如绳索匝缠,有的如渠沟排列,有的扭了几扭,根却委屈得隆出地面。槐花开放,一片嫩白,家家都做槐花蒸饭。没有一棵树是属于我家的,但我要吃槐花,可以到每一棵树上去采。 ( 10)最妙的是巷中一眼井

22、,水是甜的,生喝比熟喝味长。水抽上来,聚成一个池,一抖一抖地,随巷流向村外,凉气就沁了全村。村人最爱干净,见天有人洗衣。巷道的上空,即茅屋项与顶间,拉起一道一道铁丝,挂满了花衣彩布。最艳的,最小的,要数我家:艳者是妻子衣,小者是女儿裙。吃水也是在那井里的,须天天去担。但宁可天天去担这水,不愿去拧那自来水。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了。 ( 11)门前的那棵槐树,唯独向横里发展,树冠半圆,如裁剪过一般。整日看不见鸟飞,鸟鸣声却不绝, 尤其黎明,犹如仙乐,从天上飘了下来似的。槐下有横躺竖蹲的十几个碌碡,早年碾场用的,如今有了脱粒机,便集在

23、这里,让人骑了,坐了。每天这里人群不散,谈北京城里的政策,也谈家里婆娘的针线,谈笑风生,乐而忘归。直到夜里十二点,家家喊人回去。回去者,扳倒头便睡的,是村人,回来捻灯正坐,记下一段文字的,是我呢。 ( 12)来求我的人越来越多了,先是代写书信,我知道了每一家的状况,鸡多鸭少,连老小的小名也都清楚。后来,更多的是携儿来拜老师,一到高考前夕,人来得最多,提了点心,拿了水酒。我收了学生,退了礼品,孩子多起来,就组 成一个组,在院子里辅导作文。村人见得喜欢,越发器重起我。每次辅导,门外必有家长坐听,若有孩子不安生了,进来张口就骂,举手便打。果然两年之间,村里就考中了大学生五名,中专生十名。 ( 13)

24、天旱了,村人焦虑,我也焦虑,抬头看一朵黑云飘来了,又飘去了,就咒天骂地一通,什么粗话野话也骂了出来。下雨了,村人在雨地里跑,我也在雨地跑,疯了一般,有两次滑倒在地,磕掉了一颗门牙。收了庄稼,满巷竖了玉米架,柴火更是塞满了过道,我骑车回来,常是扭转不及,车子跌倒在柴堆里,吓一大跳,却并不疼。最香的是鲜玉米棒子,煮能吃,烤能吃, 剥下颗粒熬稀饭,粒粒如栗,其汤有油汁。在城里只道粗粮难吃,但鲜玉米面做成的漏鱼儿,搅团儿,却入味开胃,再吃不厌。 ( 14)小女来时刚会翻身,如今行走如飞,咿哑学语,行动可爱,成了村人一大玩物,常在人掌上旋转,吃过百家饭菜。妻也最好人缘,一应大小应酬,人人称赞,以至村里红

25、白喜事,必邀她去,成了人面前走动的人物。而我,是世上最呆的人,喜欢静静地坐着,静静地思想,静静地作文。村人知我脾性,有了新鲜事,跑来对我叙说,说毕了,就退出让我写,写出了,嚷着要我念。我念得忘我,村人听得忘归: 看着村人忘归,我一时忘乎所以,邀 听者到月下树影,盘脚而坐,取清茶淡酒,饮而醉之。一醉半天不醒,村人已沉睡入梦,风止月瞑,露珠闪闪,一片蛐蛐鸣叫 。 ( 15)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 写于 1982年(选文有删节) 注:静虚村:即方新村,位于西安郊外,静虚村是作者对村子的命名。 【小题 1】作者为什么 “租赁了农家民房借以栖身 ”?( 4分) _ 【小题 2】你如何理解( 14)段结尾划

26、线句子?( 6分) _ 【小题 3】请你说出 “我称我们村是静虚村 ”的理由。( 7分) _ 【小题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4分) A文章开头用对比的手法掺杂进一种哲学的味道,使得文字不再是简单的文字,而是一种寄托,写出了作者的意图。 B作者用白描的手法介绍了村子的规模、事物、巷道形状、屋舍布局及习俗等。 C文中景物描写生动形象, “这种染指甲的花 ”借代村中女儿们,巧妙新奇。 D尽管我没有时间种槐树,但我可以随意吃,写出了村民对我的热情,我与农民的关系也由隔阂变得融洽和谐。 E. “吃了半年,妻子小女头发愈是发黑,肤色愈是白皙,我也自觉心脾清爽,看书作文有了精神、灵性

27、了。 ”通过写吃井水写出了作者主观上的豁达和乐观。 答案: 【小题 1】渴望回归静虚,找一个清静、拙朴的地方来静心写作。( 4分) 【小题 2】静虚村风止月瞑,幽静自然;作 者忘我,村人陶醉;景与人陶然一体,宁静浑然;作者身处其间的平和、沉醉喜爱之情在句中满溢。(景、人、情各 2分,共 6分) 【小题 3】取名 “静虚 ”村指村子幽静自然;村民纯朴,与人和乐;更指作者身处其间心态平和,沉静,能更敏锐地感悟自然与思考人生, “静虚 ”正是读书的条件。(命名原因:村景、村民、作者心境各 2 分,与课文联系 1 分,共 7 分) 【小题 4】 CD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解答该题时,首先要注意作

28、者的身份,和他租这房子后的所作所为,自然就明白他租房子是渴望回归静虚,找一个清静、拙朴的地方来静心写作。 【小题 2】对 于此类题,同学们要既得 “意 ”而又不忘 “形 ”,因为关键性文句的内涵既是深层次的又是丰富多义的甚至是含蓄隐晦的。因此,关键性文句多富有潜在义、引申义、双关义、象征义和多重义等,做题时要参照主要段落或者全文的整体意旨来考虑,在文意文旨的大语境中来探求核心文句的内涵,解题时才能披文入理,析文入情,瞻前顾后的根据其语段的 “形 ”,深入领悟其语句段的 “意 ”。 【小题 3】对于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确定答题范围。确定了答题范围后,根据分值划分出相应的层次,尽量用原文当

29、中的原句筛选整合出答案:。如果原句太长,要加以概括总 结,一定要体现出原文中的关键词语。 【小题 4】 C“这种染指甲的花 ”借代村中女儿们,巧妙新奇。不准确,没有依据。D“我与农民的关系也由隔阂变得融洽和谐 ”文中没有写隔阂。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现代文的能力。 点评: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方法多种多样,主要有下列几种: 1从句子中的重要词语入手。有些句子,只要把其中的重要词语的含义搞清楚了,就可以推知整句的意思。 2从分析句子的结构入手。有许多句子,分析其结构,如果是单句,先找准主、谓、宾,如果是复句,先找准其第一层,就可以把握句子的基本意思。 3从分析句子在文中的 位置入手。句子在文中的位

30、置,对理解句子的含意至关重要。分析句子在文中的位置入手,具体地说,如果要求理解的句子是总领句,就要结合其领起的范围作答;如果是总结句,就要结合起总结的范围作分析;如果是重要的过渡句,就要联系其承上启下的文字作分析。这种方法的本质,就是分析相关的语境。 4从分析其表达意图入手。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理解那些在表达上有特色的句子。用这种方法分析,便带有鉴赏的性质,因此留到 “鉴赏 ”部分再作详细阐述。 文言文阅读 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2分) 【小题 1】少英特,父死, 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_ 【小题 2】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_ 【小题 3】旬日,申前

31、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_ 答案: 【小题 1】周必大年轻时英俊奇伟,父早故,由外祖母家抚养,母亲亲自督促他勤奋读书。 【小题 2】你的官职只不过是为人君鼓扇而已,在先皇帝时位卑事微,如今怎敢抗命! 【小题 3】十天以后,孝宗重申以前的命令,周必大仍然拒不奉命。不久,他辞去了给事中的职务。 试题分析: 【小题 1】在翻译这个句子的时候,关键字词:鞠:抚养;母家:外祖母家;课:督促,句意一分。 【 小题 2】这个句子中关键字词:给舍:原指给事中及中书舍人的并称,这里可以翻所当的官职;太上:先帝;安敢:怎敢抗命,句意完整 1分。 【小题 3】这个句子中关键字词:旬:十日;申:重申;格:抗拒,句

32、意完整 1分。 考点:本题考查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我们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一定要字字落实。翻译句子时应注意找准得分点,通假字、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古今异义这些都很容易被设置为得分点。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周必大传 周必大,字子充, 号平园老叟。 少英特,父死,鞠于母家,母亲督课之 。绍兴二十年,第进士,授徽州户曹。中博学宏词科,教授建康府。除太学录,召试馆职,高宗读其策,曰: “掌制手也。 ” 孝宗践祚 ,除起居郎。侍经筵,尝论边事,上以蜀为忧,对曰: “蜀民久困,愿诏抚谕,事定宜宽其赋,则安矣

33、。 ”应诏上十事,皆切时弊。 权给事中,缴驳不辟权幸。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曾觌、龙大渊得幸,台谏交弹之,并迁知阁门事,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且奏曰: “陛下于政府侍从,欲罢则罢,欲贬则贬,独于二人委曲迁就,恐人言纷纷未止也。 ”明日 宣手诏,谓: “给舍为人鼓扇,太上时小事,安敢尔 ! ”必大入谢曰: “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退待罪,上曰: “朕知卿举职,但欲破朋党、明纪纲耳。 ”旬日,申前命,必大格不行,遂请辞去 。 久之,差知南剑州,改提点福建刑狱。除秘书少监,兼直学士院,兼领史职。未几,辞直学士院。张说再除签书枢密院。必大奏曰: “昨举朝以为不可

34、,陛下亦自知其误而止之矣。曾未周岁,此命复出。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必大出国门,除建宁府。必大至丰城称疾而归。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久之,除敷文阁待制兼侍读、兼权兵部侍郎、兼直 学士院。上劳之曰: “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 除兵部侍郎,寻兼太子詹事。奏言 “太宗储才为真宗、仁宗之用,仁宗储才为治平、元佑之用。自章、蔡沮士气,卒致裔夷之祸。秦桧忌刻,逐人才,流弊至今。愿陛下储才于闲暇之日。 ”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久雨,奏请减后宫给使,宽浙郡积逋,命省部议优恤。 淳熙十四年,拜右丞相。十六年,拜左丞相。庆元四年薨,谥文忠。有平园集。 (宋史 列传第一百五十) 注:

35、践祚:即位,登基。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缴驳不 辟 权幸辟:避开 B朕知卿 举职 举职:尽职 C自章、蔡 沮 士气沮:沮丧 D逐人才, 流弊 至今流弊:相沿而成的弊病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尝论边事,上以蜀 为 忧 /旦日飨士卒, 为 我击破沛公军 B则是臣不 以 事太上者事陛下 /犹不能不 以 之兴怀 C愿陛下储才于闲暇 之 日 /蚓无爪牙 之 利,筋骨之强 D必大至丰城称疾 而 归 /(亚父)置之地,拔剑撞 而 破之 【小题 3】下列各组句中,能直接表明周必大不善逢迎,刚正不阿的选项是( ) 高宗读

36、其策,曰: “掌制手也。 ” 必大与金安节不书黄 金索讲和时旧礼,必大条奏,请正敌国之名,金为之屈 审尔,则是臣不以事太上者事陛下 贵戚预政,公私两失,臣不敢具草 后必大三请辞,以此名益重 卿不迎合,无附丽,朕所倚重 上日御球场,必大直谏之。 A B C D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D 【小题 3】 A 试题分析: 【小题 1】 C(沮:使 沮丧,挫伤。) 【小题 2】 D(就,连词,表顺承; A. 作为,动词 /替,给,介词: B. 用,介词 /因为,介词; C. 的,结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助词。) 【小题 3】 A( 是说周必大的策写得好; 是说外交应付自如; 是周必

37、大对皇帝的讽刺; 是说皇帝器重周必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 点评:本题中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查,都比较简单。需要注意的是第 3 个小题,首先要理解 “不善逢迎,刚正不阿 ”的含义,然后能明确各个分句里说的到底是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会设置一些障眼法,有的是周必大的行为,却不能体现 “不善逢迎,刚正不阿 ”。所以做这类题一定要细心。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小令,完成后面的题目。( 8分) 沉醉东风 渔父 白朴 黄芦岸 白 渡口,绿柳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煞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 注:白朴,元代戏曲作家,元曲四大家之一。蒙古灭金后,终生不仕。 【小

38、题 1】这曲小令首句写景极有特色,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4分) _ 【小题 2】后世有评论家说 “不识字 ”的 “烟波钓叟 ”其实就是作者的投影和化身,你怎么看?( 4分) _ 答案: 【小题 1】作者精心选取 “黄 ”“白 ”“绿 ”“红 ”的四种景物铺陈写景,用明艳的色彩做对比,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 2分)表达了作者对秋日美景的喜爱和对隐居生活的向往。( 2分) 【小题 2】同意这种观点,( 1分)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不识字的渔父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 “万户侯 ”( 1分),作者终身不仕也证明了“傲煞万户侯 ”的正是他自己,( 1分 )结尾两句曲折的表现出了作

39、者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又希图逃世的矛盾思想。( 1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这支曲子一二两句,对仗工丽,写景如画,点染出一幅清丽无比的秋江图。然而仅仅看出这一层,未免辜负了作者的苦心。作画的颜料是精心选择的,所画的景物是精心选择的,整个环境也是精心选择的。选取“黄 ”“白 ”“绿 ”“红 ”四种颜料渲染他精心选择的那四种景物,不仅获得了色彩明艳的效果,而且展现了特定的地域和节令。看到 “黄芦 ”“白苹 ”“绿杨 ”“红蓼 ”相映成趣,就会想到江南水乡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钓的黄金季节。让 “黄芦 ”“白苹 ”“绿杨 ”、 “红蓼 ”摇曳于 “岸边 ”“渡口 ”“堤上 ”“滩头 ”,这又

40、不仅活画出“渔夫 ”活动的场所,同时 “渔夫 ”在那些场所里怎样活动,以及以一种什么样的心态在活动,也不难想象了。 【小题 2】结尾点题,点出前面写的并非退隐文人,而是 “傲杀人间万户侯 ”的“不识字烟波钓叟 ”。元代社会中的渔夫不可能那样悠闲自在,也未必敢于傲视统治他的 “万户侯 ”。不难看出,这只曲子所写的 “渔夫 ”是理想化了的。白朴幼年经历了蒙古灭金的变故,家人失散,跟随他父亲的朋友元好问逃出汴京,受到元好问的教养。他对元朝的统治异常反感,终生不仕,却 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干净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 “渔夫 ”身上,赞赏那样的 “渔夫 ”,羡慕那样的 “渔夫 ”。说 “渔夫 ”“

41、傲杀人间万户侯 ”,正表明他鄙视那些 “万户侯 ”。说“渔夫 ”“不识字 ”,正是后悔他做了读书识字的文人。古话说: “人生忧患识字始。 ”在任何黑暗社会里,正直的知识分子比 “不识字 ”的渔夫会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难,更何况在 “九儒 ”仅居 “十丐 ”之上的元代。这句的 “傲 ”字,既有坚决不向黑暗社会妥协,保持高风亮节之意,又有不愿在宦海中 “风波千丈担惊怕 ”,希图逃世的思想。虽有其消极避世的一面,却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 识分子的骨气和那个时代投射在他们心灵上的暗影,抒发了他们的不平之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古代诗歌的能力。 点评:诗歌借助具体的语言描写,来表现诗人的感情,传达诗人的思

42、想,这些感情和思想就是我们所说的 “思想内容 ”。无论是忧国忧民之情、国破家亡之痛,还是游子逐客之悲、征夫思妇之怨,无不感人至深。对于古典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稍微细致地加以归类,我们不难发现,有忧愁、寂寞、伤感、孤独、恬淡、闲适、热爱、赞美、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各种类型。 语言表达 语言综合运用。( 15分) “今夜 州月,闺中 只独看。遥怜小儿女,不解忆长安。 ”这是杜甫在长安时写的一首怀念亲人的诗,但杜甫没有说自己如何思念亲人,而是想象亲人如何思念自己。假如因为某种原因你今年不能和父母一起过端午节,请借鉴这种手法写一段思念父母的文字。 要求:( 1)有描写和抒情。 ( 2

43、)至少用到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 3)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 ( 4)不少于 2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题是要仿照杜甫诗的手法,来写一段思念父母的文字,也就是说,不写自己怎么思念父母,而要写父母在家怎么思念自己。写时至少用到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 ,结构相对完整,语言简明、准确、生动,不少于 200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语言表达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E级。 点评:做这类题读懂读清题干,是做题的根本。题干一定要读两遍,命题人说,题干上的话没一个字是多余的。读清读懂了题干,题目也就成功了 70%。按题干的提示要求做题。题干既是要求,同时也是提示,是暗示。所以按照

44、提示要求做题会事半功倍。语言表达题每年会出现一些新题型。每位考生心理要有所准备,但其测试的方式方法可能有些与平时的不同,而能力要求却是每位考生早就心中有数的。 默写 古诗文填空。( 5题限选 4题)( 8分) 【小题 1】东篱把酒黄昏后, _。 _,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小题 2】寻寻觅觅,冷冷清清, _。 _,最难将息。(声声慢) 【小题 3】斜阳草树,寻常巷陌, _。想当年, _,气吞万里如虎。(京口北固亭怀古) 【小题 4】多情应笑我, _。人生如梦, _。 (赤壁怀古) 【小题 5】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_。 _,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定风波) 答案: 【小题 1】有

45、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 【小题 2】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 【小题 3】人道寄奴曾住 金戈铁马 【小题 4】早生华发 一尊还酹江月 【小题 5】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试题分析:默写( 1)时,注意 “销 ”的写法。默写( 2)时,注意 “戚 ” “乍 ”的写法。默写( 3)时,注意 “戈 ”的写法。默写( 4)时,注意 “尊 ”“酹 ”的写法。默写( 5)时,注意 “蓑 ” “料峭 ”的写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的能力,能力层 级为 A级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

46、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作文( 50分)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 “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 “从众 ”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中国式过马路 ”一经网络传播,立即引发网友热议, 毕竟, “中国式过马路 ”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已经超过了这一现象本身。 对于 “中国式过马路 ”这种现象,你有什么看法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注意: 1. 题目自拟。 2. 自主立意。 3. 作文不得脱离材料。 4. 字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