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河北石家庄第二实验中学高一 10月月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加线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 给予 j y拊 心 f遒 劲 jng戛 然而止 ji B阻 遏 玉 qu血 泊 p杞 人忧天 q C /u南 fnL胸 zhn火钵 bn凝神屏息 png D颓 圮 p参 乘 chng逶迤 wiy目结舌 chng 答案: A 试题分析: B“玉 ”的 “”应读 ju ; C“锬稀钡摹般帷庇 n ; “火钵 ”的 “钵 ”应读 b; D“参乘 ”的 “乘 ”应读 shng; “目 ”的 “”应读 chn。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
2、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本题比较多地涉及到形声字的读音。形声字是由形旁和声旁组合而成的,一般来说,形旁表示字义,声旁表示字音。但由于古今语音的演变以及其他诸多方面的原因,有相当多的形声字,其声旁现在已经不能准确地表示其读音了。因此,应着眼于声旁,斟酌辨析。利用声旁与本字读音一致的关系辨析一些易读错的形声字 。抓住形声字语音变化而声旁与本字读音大多不一致的特点,纠正形声字读半边的片面读法。 下列文学知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 A烛之武退秦师选自左传,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史著作,相传为春秋末年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 B再别康桥的作者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这首诗体现了音乐美、建筑美、
3、绘画美 “三美 ”的诗歌创作主张。 C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现代诗人。大堰河 我的保姆火把向太阳等诗歌是他的代表作品。 D新诗是解放以后才出现的。 “新 ”在用白话写诗,摆脱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 答案: D 试题分析:新诗是 “五四 ”以后才出现的。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 “文学常识 ”的命题有以下特点: 考查识记中国重要作家一定和他们的生活时代和代表作相结合,甚至涉及风格流派、思想内容。 考查识记外国重要作家一般要涉及他们的国别和代表作或风格流派。 考查识记文学体裁常识,涉及的只是我国古代诗歌、散文、小说和
4、戏剧发展史上的一般常识。从题型来看,主要有辨析判断题、改错和填空三种。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失其所 与 ,不知(结交,亲附) B杀人,人不敢与 忤 视(逆) C轲既取图奉之, 发 图,图穷而匕首见(发现) D秦王复击轲, 被 八创(受) 答案: C 试题分析:发:打开。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所考查的这几个文言实词,都有这样的特点,即我们现代汉语中用法有某些关联。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此类试题所给的义项,常是这个实词常有的意义或者在现代汉语依然常用的意义。我
5、们都应把其放在所给的句子中去理解并辨析。 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 陪 邻(增加) B朝 济 而夕设版焉(帮助,接济) C 顾 计不知所出耳(不过,只是) D愿举国为内臣, 比 诸侯之列。(并,列) 答案: B 试题分析:济:过河。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本题中所考查的都是课本中的句子和词语,就是出于此。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6、A燕王拜送于庭。 B何厌之有? C大王来何操? D沛公安在?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是介宾后置句,其他是宾语前置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文言中的倒装句是学生的难点之一,但其还是有规律可循的。比如一般的宾语前置句通常要满足两个条件,那就是:一是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二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具备这两个条件,句子中的宾语就要前置。本题的 A项,既不是否定句,也不是疑问句,所以它不是宾语前置句。当然,一些带有标志词的宾语前置句要特殊理解。 下列各句中,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 A是寡人之过也。 B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C此
7、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为常式句,其他三项是判断句。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根据句子句意的标准可以完成对判断句,虽然判断句往往有不少明显的标志词语,比如:判断句的 “ 者, 也 ”“ , 也 ”“ , 者也 ”标志判断。但是我们应该把握两种句式的实质,即只要句意是谓语对主语的判断就是判断句,有无标志词语都可做判定。 下列各选项中加线字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 A秦伯说, 与 郑人盟失其所 与 ,不知 B 微 夫人之力不及此 微 斯人,吾谁与归 C三 顾 臣于草庐之中荆轲 顾 笑武
8、阳 D秦王必喜而善 见 臣燕国 见 陵之耻除矣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介词,跟,和;亲附,结交。 B如果没有 C探问,拜访;回头看。 D接见;表被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一词多义是文言文的特有现象,所考查的是在文中的含义。因此,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是在文中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把加点的词放在句子中甚至是放在上 下文中去理解。除此外,还可以借助语法来理解,借助于成语,通过联想来理解。这几句都是课文中的句子,其划线词语的含义,需结课文的内容来理解,这就是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只不过这语境在大家的头脑而已。 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一致的一项是( )
9、 A先帝不以臣 卑鄙 B 行李 之往来 C 牺牲 玉帛,弗敢加也 D复为 慷慨 羽声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卑鄙:古义,卑微,鄙陋。 B 行李:出使的人。 C 牺牲:祭祀用的猪牛羊等。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实词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词的古今异义 古今传承的义异词同指的是由于词义的新陈代谢使古今词义产生了或大或小的差距。概括起来,大 致有如下几种情况: ( 1)词义扩大。 ( 2)词义缩小。 ( 3)词义转移。( 4)词义弱化。古今异义词的辨析,还得把其放在具体的句子中。 从词类活用角度分析,下列加线字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晋 军 函陵 夜 缒而出 使使以 闻 大
10、王 进兵 北 略地 若不 阙 秦,将焉取之 太子 迟 之 群臣 怪 之 乃 朝服 ,设九宾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B 试题分析: 名词作动词 / 名词作状语 / 动词使动 /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所谓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如名词作动词用、动词作名词用等。随着词性的改变,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词类活用是文言文中重要的特殊现象,因此必须了解并学会推断。否则,会影响对一些句子的理解。词类活用,是高考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其判断,通
11、常可根据其在句子中的位置来确定,有时还可以根据一些常用见的标志词来结 合判断,比如否定副词、所等等。 下列各句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 A今老矣,无能为也已。(烛之武退秦师) B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荆轲刺秦王) C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荆轲刺秦王) D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荆轲刺秦王) 答案: B 试题分析: A项 “已 ”同 “矣 ”, C项 “振 ”通 “震 ”, D项 “反 ”通 “返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 级。 点评: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之一, “通假 ”就是 “通用、假借 ”,即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由于
12、种种原因,书写者没有使用本字,而临时借用了音同或音近的字来替代,有人认为部分通假字就是古人所写的白字。通假字大量存在于古书之中,是造成中国古书难读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了解一些通假字,有时有利于我们较为顺利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下列各组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 ) A寥廓偏袒斑斓一诺千金 B犒劳候爵沧茫敝帚自珍 C竹篙磅礴戍边书生意气 D拜谒漫溯碣石张灯结彩 答案: B 试题分析:候爵 侯爵 ;沧茫 苍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规范字形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A级。 点评:同音字词中的错别字是指有些汉字读音虽然相同,但在意义上大多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此在使用上如果不注意,就会出现张冠
13、李戴的现象。有些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有些甚至在语义上也相似,极易造成混淆。有些汉字读音相同或相近,字形也相似。这类题目出错的可能性极高,也难以根据字面意义辨别。解决此类问题,关键要弄清词语的意义,本着以义取字的原则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判断。平时积累过程中,对于固定词语的搭配一定要烂熟于心。 下列加线词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 A百 舸 争流(这里泛指船只)又欲 肆 其西封(放纵)越国以 鄙 远(边邑,用做动词) B 峥嵘 岁月(不平凡,不平常) 粪土 当年万户侯(视 如粪土)诸 郎中 执兵(医生) C 指点 江山(评论)默默 彳亍 (走走停停的样子) 函 封(名词作状语,用匣子) D微 夫人
14、 之力不及此(那人) 瓦菲 (生长的小草) 卒 起不意(通 “猝 ”,突然)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肆,动词,延伸扩张; B项,郎中,宫中的侍卫; D项,瓦菲,生长在瓦缝中的野草。 考点:考查学生文言文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划线的这些词语,都是课文中的一些文言实词,其意思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用法明显不同,较为特殊。对文言实词的复习,以 “本 ”为本。前一个 “本 ”指课文。一定要把有限的精力用在 “认真读好教科书 ”上, “教材无非是个例子 ”。考题取自课外,但考点均在课内。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只有通过自己独立地逐字逐句地读懂课文,才能从中真正掌握必备的知识,
15、形成可靠的阅读能力。这一过程是任何人不能替代的。要准确理解文中字、词、句的含义,特别要注意文章中的注释、重要的词句及一些 有深意的句子。要注意积累文言实词,掌握重点文言实词,尤其是要对通假字、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做必要地归纳整理,以便更好地全面掌握。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没有深厚的生活积淀和艺术功底是写不出高 的诗歌作品的。 舒婷把这深厚的感情 在他的雨巷里,引起了读者的强烈共鸣。 鉴赏时,要体会这些诗的章法韵律及其他方面的特点,认真 诗的意象。 A品位灌注揣摩 B品味贯注揣测 C品味灌注揣测 D品位贯注揣摩 答案: A 试题分析:品位与品味,二者都有
16、“品 ”的意思,但两者词性不同,意义也有所区别。品味,动词,仔细体会;品位,名词。 泛指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贯注 ”与 “灌注 ”,都是动词,都有 “集中进入 ”的意思,但它们所涉及的对象不同,所以用法也不同。 “贯注 ”一般用来指精神、精力的集中,也指语意、语气的连贯、贯穿。 “贯注 ”不带宾语。 “灌注 ”以具体事物为对象,指液体、气体集中注入某处,多指通过人力支配浇入一定体积的孔洞中。也可以引申指知识、心血、感情、生命力等注入。 “灌注 ”带宾语。揣摩:反复思考推敲。仔细推想探求。揣测,推想; 估计。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近义
17、实词的辨析。对于近义实词的辨析,可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认识。辨对象。有些实词有特定的适用对象,词义有所侧重,适用的对象也就不同。比如本题中的 “灌注 ”与 “贯注 ”。辨语义。对实词中的一些关键语素,必须准确理解。比如本题中的 “揣摩 ”与 “揣测 ”。辨色彩。同的实词常带有不同的感情色彩,辨析时应注意在感情色彩上使用是否得当。辨词性。有些近义的实词,它们的词性完全不同,抓住此就很好辨别。比如本题中的 “品位 ”与 “品味 ”。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 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几年的磨练,小吴提高很快,工作上可以 独当一面 了。 B那天,我们在车站依依惜别,而后就 南辕北辙 各奔东西了。 C
18、这条新措施实施一年多,已经露出危险的苗头,如不及时关注,恐怕 亡羊补牢 ,为时太晚。 D小错误也不能放过,须知 集腋成裘 ,小错误积多了,也会对工作造成大的损害。 答案: A 试题分析:独当一面,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B 项,望文生义,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含贬义。 C 项,前后矛盾。亡羊补牢,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 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D项,用作对象。集腋成裘,狐狸腋下的皮虽很小,但聚集起来就能制一件皮袍,比喻积少成多,一般不用于不好的方面。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方法技巧
19、:成语的正确使用要靠扎实的平时积累,要多记成语,并准确把握成语的出处、本义、比喻义及感情色彩等,只有在积累的基础之上,掌握有关命题方面基本规律和解题技巧,才能进一步提高自己使用成语的能力。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B中学生应该多关注时事,只有把握住时代、生活的主旋律,才能保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 C经过老主任再三解释,才使他怒气逐渐平息,最后脸上勉强露出一丝笑容。 D不少研究资料表明:鲁迅先生越到晚年,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奋斗的思想就越来越更加明确。 答案: B 试题分析: A否定不当, “防止 ”后面不能再加否定词,
20、否则,意思就说反了;C,句首介词淹没了句子的主语,缺少主语 ; D“越来越 ”和 “更 ”重复。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辨析并修改病句可采用语感审读法。在审读过程中,从语言的感性认识上觉察语句是否有毛病,如果觉得句子别扭,就再作分析比较,从而找到语病之所在。用这种方法做题,要做到胆大心细。胆大就是要敢于大胆地相信自己的第一印象,心细就是要有仔细分析和查找语病的耐心,二者需要相辅相承,不可偏废。 下列四项中,诗歌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 A轻轻的 /我走了,正如我 /轻轻的来。 B波光里的 /艳影,在我的 /心头荡漾。 C她 /彷徨在 /这寂寥的雨
21、巷。 D一个 /丁香一样的 /结着愁怨的 /姑娘。 答案: B 试题分析: B项,应为 “在 /我的心头 /荡漾 ”。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与朗读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诗歌中的节奏,指的是朗读时短暂的停顿,以便把诗人的情感充分表达出来。在平时的考试中,同学们会遇到给诗歌划分节奏的试题。不少同学由于没有掌握划分节奏的方法,只好凭感觉来划分 .以至于划分后的答案:是对还是错 .心中没底。通常可以:根据词或词组来划分;根据意思划分;综合词、词组和意思划分;朗读划分。 文言文阅读 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 “秦兵旦暮渡易水,
22、则虽 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 ”荆卿曰: “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 ”太子曰: “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 “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 “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 ”轲曰: “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 於期乃前曰: “为之奈何? ”荆轲曰: “愿得将军之首以
23、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 L其胸, 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 ”遂自刎。 【小题 1】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必喜而 善 见臣善:心地仁爱,品质淳厚 B秦之遇将军,可谓 深 矣深:狠毒 C秦王 购 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 D进兵北 略 地略:大略 【小题 2】下列加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丹不忍 以 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 愿得将军之首 以 献秦。 可以解燕国之患, 而 报将军之仇者。 臣左手把其袖, 而 右手 L其胸。 A 相同, 相同 B 相
24、同, 不同 C 不同, 相同 D 不同, 不同 【小题 3】下面加线的词语古今相同的一项是 ( ) A太子丹 恐惧 B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 C樊将军仰天太息 流涕 曰 D樊於期 偏袒 扼腕而进曰 【小题 4】从后两段文字内容看,对荆轲形象评价有误的一项是 ( ) A擅长辞令,一席话以诚感人,终使樊将军甘心自刎献首。 B果断坚决,见太子丹 “不忍 ”,便 “私见樊於期 ”以促成其事。 C工于心计,正确判断行刺秦王的关键在于取信秦王。 D心狠手辣,为取 “信物 ”诱使樊将军自刎。 【小题 5】翻译下列句子。( 10分) ( 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 2)然则将军之
25、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D 【小题 5】( 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微、谒、信、亲各 1分,句意一分) (2)这样那么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有没有这个心意呢?(然则、见、陵、岂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试题分析: A.善:好好地 C.购:重金征求 D. 略:攻占。 【小题 2】试题分析: 因为,介词; 目的连词, “来 ”; 表并列。 【小题 3】试题分析: A. 古今相同:害怕。 B.古义:不得志,走投无路。今义
26、:贫穷。 C. 古义:流着眼泪。今义:流鼻涕。 D. 古义:袒露一只臂膀。今义:袒护双方中的一方。 【小题 4】试题分析: “心狠手辣 ”“诱使 ”错。 【小题 5】试题分析:先结合所给句子的上下文,理解 所给句子的大意,在此基础上,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最后理顺句子。( 1)句中:微,如果没有,即使不;谒,请求;信,信物;亲,动词,亲近,接近。 (2)句:然则,这样那么;见,被;陵,欺侮。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句子翻译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B级。 点评:从这几个题目来看,文言文的阅读关键是对一些重要词语的理解与把握,能正确的理解,对于词语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文言句
27、子的翻译就不是难点。可以这样来说,对文言词语的理解是文言阅读的重点,也必然是高考的常考点。对文言词语的考查,既是考查学生掌握 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复习备考中,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归根结底就是要能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推断重要实词的词义,同时 “理解并翻译文中的重要句子 ”最终也要落实到实词的推断上,因而掌握推断的技巧至
28、关重要。 诗歌鉴赏 山高路远 汪国真 呼喊 是爆发的沉默 沉默是无声的召唤 不论激越 还是宁静 我祈求 只要不是平淡 如果远方呼喊 我就走向远方 如果大山召唤我 我就走向大山 双脚磨破 干脆再让夕阳涂抹小路 双手划烂 索性就让荆棘变成杜鹃 没有比脚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小题 1】分析题目 “山高路远 ”的含义及其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 【小题 2】本诗的诗眼是: 【小题 3】 “让夕阳涂抹小路 ”“让荆棘变成杜鹃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答案: 【小题 1】含义:前方路途遥远,表达了诗人不畏坎坷,积极进取的乐观精神。 【小题 2】诗眼: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小
29、题 3】积极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坚定地朝着自己的人生目标前进。 【小题 1】试题分析:要分析题目的含义,就要把握诗歌的内容,尤其是要抓住诗中一些标志性的词语,特别是诗歌的最后两句, “没有比脚夫更长的路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蕴含着诗人的思想感情,不畏艰险,积极进取。 【小题 2】试题分析:这题比较简单,只要知道什么是诗眼,就能从诗中找到答案:。 【小题 3】试题分析:题目要求是答出所表达的作者的生活态度。解答时,应结合诗的上下句来理解,更重要的是要理解 “夕阳 ”“荆 棘 ”的寓意,也即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就好组织答案:了。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
30、,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思想感情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D级。 点评:理解一首诗中作者的情感态度,要因诗论诗,因事论诗,而不能随便套用该作者现在的定论性的东西。这就需要在鉴赏时认真体味,仔细分析,依据特定的诗作出特定的分析。全面分析不要遗漏词句。即使是考查的是局部思想感情,但命题往往带有 “切口小,开掘深,采点全 ”的特点,所以不要简单地写几句就了事。诗歌是社 会生活的集中反映,诗歌的思想感情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和折射。把握时代特征和风貌,把诗歌放在时代背景下去评析,才能准确地领悟其思想感情。 语言表达 下面是长江中学科技创新社社长写给该校校长的一封信,其
31、中有几处词语使用不当,请找出来并改正。( 5分) 尊敬的校长: 您好。 我是贵校科技创新社的社长,我社想出版一本名为 “自己动手修家电 ”的书。这本书收录了我社社员的 66篇大作,是我社社员集体智慧的结晶。请您务必于百忙之中抽时间为这本书写一篇序言。您是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如果能得到您的鼎力相助,我社一定会蓬荜生辉。希望您不要 推托我们的不情之请。 祝您工作顺利! 长江中学科技创新社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改为 。 答案: 贵校 改为 咱们学校(或者删去 “贵校 ”二字) 。 大作 改为 作品(或 “文章 ”) 。 务必 改为 删掉 “务必 ” 蓬荜生辉 改为 倍感荣幸 。 推
32、托 改为 拒绝 。 试题分析:几处词语使用不当,主要是因为不够得体。 “贵 ”是敬辞,不能用于自己的。大作,对别人著作的尊称,也不能用于自己的;务必,必须,一定要,带有祁使的语气;蓬荜生辉,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推托,借故拒绝或推辞,对象多为别人请求的事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得体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语言表达 “得体 ”,指能够恰当使用语言,符合语境和语体的要求。 “语境 ”有 “内部语境 ”和 “外部语境 ”。 “内部语境 ”主要指文章的上下文,如文体、句式、语言间的搭配和使用习 惯等。 “外部语境 ”指言语交际时的各种情
33、境条件,如说话的目的,说话的场合,需要表达的方式,发话者的身份、职业、处境,受话者的年龄、性别、经历、思想性格、爱好、文化水平、心理需求、职业处境等。 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两个描写对象,写两句诗,要求所写诗句在修辞、句式上与示例相同。 (5分 ) 示例:我爱你长江的碧波,是它把 56个民族的心曲弹唱。 我爱你长城的雄伟,是它挺起了中华儿女的脊梁。 答案:示例: 1、我爱你黄河的波涛,是它把 13亿人民哺育抚养。我爱你高原的旷达,是它谱写出炎黄子孙的豪放。 2、我爱你小草的绿叶, 是它织出了戈壁沙漠的绿毯。我爱你乡间的牧笛,是它把五彩的音符唱给四方。 试题分析:本题的仿写要求所写诗句在修辞、句式
34、上与示例相同。因此,首先对例句就修辞和句式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修辞上看,例句是采用了拟人的手法;从句式上来看,两个分句,是因果关系,中间用 “是 ”来连接。然后,想一下哪两个适合的描写对象,按照分析出来的修辞和句式来仿写。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选用、仿用句式的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句子仿写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考查。它不仅涉及到语言连贯、简明、得体,句式和修辞三个方面的内容,而且涉及到学生的模仿 、创造能力。因此它既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考查又是对思维能力的考查,它既限制了思维方向,要求学生从日常生活的观察和积累中识别、筛选合理的信息,又要求仿照规格练字造句,既合语法又工修辞。 作文 刚刚步入
35、高中大门,来到了一个新的环境,你遇到了新同学,新老师,时间虽然短暂,相信一定也会有不少人或事触动了你的心灵,请把这些触动你心灵的故事诉诸笔端,尽情挥洒吧。 要求:自拟题目,写一遍 700字左右的记叙文。 答案:略。 试题分析:本篇可看作是材料作文。这个材料告诉我们几点:一是写作的范围。刚步入高中大门,遇到了新同学,新老师,一些人或事。这些是所写的内容,因此,所写的应该是新入高中校园的人或事。二是写作的限制。在刚入的高中校园里,可能遇到许多新同学,新老师,新师傅(教辅人员),遇到一些事情。这些可能很多,但应该写什么呢。触动心灵的人或事,这是写作的中心,否则就是偏题或跑题了。所谓触动,一是接触到,
36、碰,撞;一是指因某种刺激而引起感情变化。这两种解释,以第二个解释为符合写作的要求。也就是,写那些给自己带来深深感触的人或事。这些 人或事,或让你感动,或让你激动,或让你改变原有的思想意识或情感,或让你有所启迪。具体写作时,应注意对人或事进行取舍,详略得当。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力层次为 E级。 点评:材料作文的难点就在于作文的立意,而立意的准确把握则取决于对材料的分析。一般来说,对所给材料的分析是要多角度的。但是对一则材料的多角度分析后,还要作一番审视才能下笔作文。对从材料中从不同角度概括的材料的寓意,要认真审视,逐一做出明确判断(对还是错;对,为什么?错,为什么?),联系现实,对照生活中的某些热点、焦点,选择最佳立意角度。 所谓最佳立意角度,一是材料的本质寓意,一是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写好的角度。但本题所给的材料有些特别,甚至可以说不是典型的材料。但不管是哪一种,抓住材料中的角度和材料中的关键词语,是写好文章的基础和前提。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