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浙江衢州一中高二上期期末考试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奶 酪 ( lu) 矜 持( jn) 氛 ( fn)围长歌 当 (dng)哭 B浸 渍 ( z) 筵 ( yn)席凝 眸 ( m)风流倜 傥 ( tng) C 龟 ( jn)裂 绯 红( fi)租 赁 ( ln)一叶 扁 ( pin)舟 D 愠 ( yn)色鹰 隼 (sn)纤 ( qin)维 莞 ( wn)尔一笑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酪 ,lo; B眸, mu; D纤, xin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字都是常见字,易错字,词语来源丰富,有的来自于课
2、文,有的来自于日常用语,从多方面选用词语有利于引导学生读准所见字的字音。 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它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A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B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C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 D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答案: A 试题分析: B、 C、 D是被动句, A是定语后置句。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特殊句式的能力。 点评:文言句式是常考的知识点,学生只有在熟练掌握课内特殊句子的前提下,才能更好的辨析课外文言文的特殊句式。 把下面几个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只欲栏边安枕席,夜深闲共说相思 ”。 当我们看到
3、建筑中的回廊、栏杆、台阶、屋檐、门窗等等,都会触景生情,这些形象本身就是诗一般的语言。 反过来说,由于文学的积淀,中国古代建筑的形象也变得含情脉脉。 这些建筑形象,都诗化了,情态化了,所以都是那么的感人。 这种形象,却多与建筑有关。 唐诗的一个显著的艺术特征,在于其形象化,以形感人。 A B 面 C D 答案: D 试题分析: 是文段的中心句,排除 A、 B; “这种形象 ”照应 , 是对 例举; “这些建筑形象 ”照应 ,排除 C;所以选 D。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运用的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 点评:本题通过叙事散文的形式考查语言表达的准确、连贯,从另一个角度考查了文学评论的谋篇布局,同时还
4、考查了句与句之间的逻辑关系。 下列各句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当需要建筑师或景观设计师将文化具体化的时候,我们习惯于把眼光投向城市与场地的久远历史 百年、千年、甚至万年。 B参加亚洲杯的国脚们十分清楚,一场球的输赢,不仅关系到祖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C当桶装水上机后,由于二次污染或因饮水机放置位置不当,细菌和藻类容易繁殖生长。为避免不出现以上问题,有关方面建议,桶装水的最佳饮用期为7-10天。 D新能源以及可再生能源的研制与开发,将越来越提到各国的议事日程上,因为它是人类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出路。 答案: A 试题分析: B递进关系颠倒, “不仅关系到祖
5、国的荣誉,而且关系到个人的尊严 ”应改为 “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尊严,而且关系到祖国的荣誉 ” C项意思正好相反了, “为避免不出现以上问题 ”应改为 “为避免出现以上问题 ”D“走出 ”缺少宾语,应在 “环境恶化 ”后加上 “的困境 ”。 考点: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贴近社会生活实际,选材广泛,联系了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和社会时事。句子中的语病设计严格按照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要求的六种类型,意在考查考生辨析病句的能力和准确表达的言语意识。 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老舍自年轻时代起就有严重的自卑意识,即使后来行时走运、 炙手可热 时也毫无张扬之意,尽量谦恭待人。 B
6、张晓这次物理奥 林匹克竞赛获得了一等奖,爷爷、奶奶、妈妈都不停地夸奖他,只有爸爸说话时 不赞一词 。 C李刚考取了北京大学,何强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从上幼儿园起就一直没有分开过的一对要好朋友就这样 劳燕分飞 了。 D我们是舞台上的英雄,哪怕眼前这个剧场里的观众全都 浑浑噩噩 ,是非颠倒,我们仍有勇气把戏演下去。 答案: D 试题分析: A 项,炙手可热:比喻气焰很盛,权势很大。贬义词,该词的使用,感情色彩出了问题。 B项,不赞一词:不提出意见或发表看法。而句中 “爸爸 ”说话了,前后矛盾。 C项,劳燕分飞:多指夫妻、情侣的离别。搭配不当。 D项,浑浑噩噩:形容无知无识、稀里糊涂的样子。正确。
7、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正确运用成语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成语都比较典型,都是常见且易误用的成语,本题三个错误选项分别考到了褒贬失当、不合逻辑、对象误用,考查的点较全面。 填入横线上最合适的一组词语是 ( 1)经过长达半年的努力,我国已经基本完成 SARS疫苗临床前的研究, 即将进入临床 _ 阶段。 ( 2)待到 于宗帽胡同,赁屋授课之后,她才始来听我的讲义,于是见面的回数就较多了。 ( 3)许多出租汽车单位积极开展文明监督活动,制定了监督措施,设立了监督电话,以便与乘客 。 A试验 苟安 勾通 B实验 苟安 沟通 C试验偏安沟通 D实验 偏安 勾通 答案: C 试题分析: “试验 ”为了察看某
8、事的结果或某物的性能而从事某种活动; “实验 ”为了检验理论或假设而进行某种操作或从事某种活动。 “偏安 ”指封建王朝失去中原而苟安于一小块领土,结合语境这里应用此; “苟安 ”是只顾眼前,苟且偷安。勾通:暗中串通;勾结。贬义词。沟通:使两方能通连,中性词。 考点:本题意在考查考生 掌握词语的数量和对词语准确理解的能力,考查考生分析语境并据此确定词语的使用正确与否的能力。 点评:近义词往往考查其感情色彩,适用对象,词义大小等,做这类题要注意近词中的不同语素,并用其组词,然后发现其不同之处。 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精湛桀骜不驯陨身不恤稍纵即逝 B缺憾肆无忌惮芸芸众身黯然失色 C陷井韦编三绝
9、偃仰啸歌熟视无睹 D屠戮弥足珍贵流觞曲水历经沧桑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殒身不恤 ,B芸芸众生 ,C陷阱 考点:本题考查现代汉语常用字字音的能力。 点评:本题所选字全都是音近字,易混淆字,很有代表性。另外选用较多的成语是一亮点,提醒学生和老师,所有使用频率较高的成语都是考查对象。 现代文阅读 母 亲 莫言 我 5岁的时候,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岁月。生活留给我最初的记忆是母亲坐在一棵白花盛开的梨树下,用一根洗衣用的紫红色的棒槌,在一块白色的石头上,捶打野菜的情景。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
10、地紧缩。 这是一个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画面,是我人生记忆的 起点,也是我文学道路的起点。这个记忆的画面中更让我难以忘却的是, 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我母亲她一生中遭受的苦难,真是难以尽述。战争、饥饿、疾病,在那样的苦难中,是什么样的力量支撑她活下来,是什么样的力量使她在饥肠辘辘、疾病缠身时还能歌唱?我在母亲生前,一直想跟她谈谈这个问题,但每次我都感到没有资格向母亲提问。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那时候我们家正是最艰难的时刻,父亲被人诬陷,家里存粮无多,母亲旧病复发,无钱医治。我总是担心 母亲走上自寻短见的
11、绝路。每当我下工归来时,一进门就要大声喊叫,只有听到母亲的回答时,心中才感到一块石头落了地。有一次下工回来已是傍晚,母亲没有回答我的呼喊,我急忙跑到牛栏、磨房、厕所里去寻找,都没有母亲的踪影。我感到最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不由地大声哭起来。这时,母亲从外边走了进来。母亲对我的哭泣非常不满,她认为一个人尤其是男人不应该随便哭泣。她追问我为什么哭。我含糊其词,不敢对她说出我的担忧。母亲理解了我的意思,她对我说: “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这是一个母亲对她的忧心忡忡的儿子做出的庄严承诺 。现在,尽管母亲已经被阎王爷叫去了,但母亲这句话里所包含着的面对苦难挣扎着活下去的勇气,将永远伴随着
12、我,激励着我。 在那些饥饿的岁月里,我看到了许多因为饥饿而丧失了人格尊严的情景,譬如为了得到一块豆饼,一群孩子围着村里的粮食保管员学狗叫。保管员说,谁学得最像,豆饼就赏赐给谁。我也是那些学狗叫的孩子中的一个。大家都学得很像。保管员便把那块豆饼远远地掷了出去,孩子们蜂拥而上抢夺那块豆饼。这情景被我父亲看到眼里。回家后,父亲严厉地批评了我: “ 。 ”爷爷也严厉地批评了我。爷爷对我说:嘴巴就是一个过道,无论是山珍海 味,还是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都是一样的,何必为了一块豆饼而学狗叫呢?人应该有骨气!他们的话,当时并不能说服我,因为我知道山珍海味和草根树皮吃到肚子里并不一样!但我也感到了他们的话里有一
13、种尊严,这是人的尊严,也是人的风度。人,不能像狗一样活着。 饥饿的岁月使我体验和洞察了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使我认识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使我看透了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我的父母、祖父母和许多像他们一样的人,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这些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是一个民族能够在苦难中不堕落的根本保障,也正是文学的灵魂。(选自人民日报, 有删改) 【小题 1】文章第 段,母亲捶打野菜情景的描写很有特点,试作赏析。( 4 分) 【小题 2】理解文中两处划横线句子的含义。( 4分) ( 1)愁容满面的母亲,在辛苦地劳作时,嘴里竟然哼唱着一支小曲! ( 2)孩子,放心吧,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小题 3】第 段
14、中,画波浪线句子 “有一段时间,村子里连续自杀了几个女人,我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巨大的恐惧 ”,在文章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 4 分) 【小题 4】根据文意,请补写出第 段中父亲严厉批评 “我 ”的话。(不超过 40字)( 3分) 【小题 5】本文题目为 “母亲 ”,但文中又用了不少文字写了父亲和爷爷,请结合全文探究作者这样安排的用意。( 5分) 答案: 【小题 1】从听觉、视觉、嗅觉方面描写母亲捶打野菜的情景,构成了一幅有动作、有声音、有颜色、有气味的劳动场面。 【小题 2】 母亲不逃避困难和不幸,乐观顽强的面对困难; 面对苦难要坚强的活下去,表现母亲的坚强和责任感;这种庄严的承诺,是为了
15、消除儿子的担忧,体现了母爱的伟大。 【小题 3】照应前文 “正处于中国历史上一个艰难的时期 ”,引出下文我对母亲的担忧;体现生活的艰难、人性的脆弱,反衬母亲的坚强。 【小题 4】略 【小题 5】参考实例: 从内容上,为了更好的全面的揭示普通人身上的宝贵品质,丰富了文章内容;如果不写父亲、爷爷,内容就显得单薄。 从主旨上看,我的母亲教育我,人要忍受苦难,不屈不挠的活下去;我的父亲和爷爷又教育我,人要有尊严的活着,互为补充,文章有厚重感。 从人物形象上,母亲和父亲、爷爷相互映衬补充,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其他方面,可以使我体验和洞察人性的复杂和单纯,不光使我认识 到了人性的最低标准,也使我看透了
16、人的本质的某些方面。 (1点 2分,第 3点 1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 “绿色的汁液流到地上,溅到母亲的胸前,空气中弥漫着野菜汁液苦涩的气味。那棒槌敲打野菜发出的声音,沉闷而潮湿,让我的心感到一阵阵地紧缩。 ”这是解答本题的文本依据。这段话写出了在那个艰苦的时代母亲的坚强。 【小题 2】( 1) “愁容满面 ”“辛苦 ”与 “哼唱着一支小曲 ”是一对矛盾,前者指生活的艰辛,后者是母亲的坚强乐观。( 2) “孩子,放心吧 ”体现了母亲的责任感,“阎王爷不叫我是不会去的 ”是母亲生活下去的决心。 【小题 3】 中间句段的作用首先可以往承上启下方面想,本句的上下文都是写生活的艰苦, “我
17、”担心母亲会自杀,而母亲却说自己会坚强的活下去,所以是明显的承上启下、反衬的作用。 【小题 4】内容要围绕 “人应该有骨气、有尊严地活 ”展开;语言要口语化,且符合人物身份。 【小题 5】小说、散文中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2)对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3)对环境的作用;( 4)对主旨的作用;( 5)对情节的作用。其次,要考虑两种手法:( 1)正衬;( 2)反衬。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理解现代文学作品的能 力。 点评:一、文章描写凡人凡事,但从平凡人的身上体现了崇高的品质。二、文学作品阅读不仅仅是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也要给学生以思想上的教化,
18、本文在这一点上体现较好。三、命题规范化,第五小题最为突出,考查次要人物的作用是以往很少考过的,新的考查内容有利引导学生多方位理解文章。 文言文阅读 周文育,字景德,义兴阳羡人也。少孤贫,本居新安寿昌县,姓项氏,名猛奴。年十一,能反覆游水中数里,跳高五六尺,与群儿聚戏,众莫能及。义兴人周荟为寿昌浦口戍主,见而奇之,因召与语。文育对曰: “母老家贫,兄姊并长大,困于赋役。 ”荟哀 之,乃随文育至家,就其母请文育养为己子,母遂与之。及荟秩满 ,与文育还都,见于太子詹事周舍,请制名字,舍因为立名文育,字景德。命兄子弘让教之书计。 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 谓弘让曰: “谁能
19、学此,取富贵但有大槊耳。 ”弘让壮之,教之骑射,文育大悦。 司州刺史陈庆之与荟同郡,素相善,启荟为前军军主。庆之使荟将五百人往新蔡悬瓠 ,慰劳白水蛮,蛮谋执荟以入魏,事觉,荟与文育拒之。时贼徒甚盛,一日之中战数十合,文育前锋陷阵,勇冠军中。荟于阵战死,文育驰取其尸,贼不敢逼。及夕,各引去。文育身 被九创,创愈,辞请还葬,庆之壮其节,厚加 遗而遣之。葬讫,会庐安兴为南江督护,启文育同行。累征俚獠 ,所在有功,除南海令。安兴死后,文育与杜僧明攻广州,为高祖所败,高祖赦之,语在僧明传。 后监州王劢以文育为长流参军,深被委任。劢被代,文育欲与劢俱下,至大庾岭,诣卜者,卜者曰: “君北下不过作令长,南入
20、则为公侯。 ”文育曰: “足钱便可,谁望公侯。 ”卜人又曰: “君须臾当暴得银至二千两,若不见信,以此为验。 ”其夕,宿逆旅,有贾人求与文育博,文育胜之,得银二千两。旦日辞劢,劢问其故,文育以告,劢乃遣之。 高祖在高要 闻其还也大喜遣人迎之厚加赏赐分麾下配焉。 (选自陈书,有删节) 【注】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悬瓠( xunh):古城名。 (fng):给送葬者助葬的物品。 俚獠:古代少数民族的名称。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荟 哀 之,乃随文育至家哀:同情 B素相 善 ,启荟为前军军主善:赞许 C及夕,各 引 去引:退却 D劢问其 故 ,文育以告故:缘故 【
21、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A兄姊并长大,困 于 赋役 覆杯水 于 坳堂之上 B蛮谋执荟 以 入魏伏惟圣朝 以 孝治天下 C启荟 为 前军军主 然此可 为 智者道 D文育以告,劢 乃 遣之 乃 使人复葺南阁子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文育本姓项,名叫猛奴,周荟见到他时认为他是个奇特的人,于是便向自己的母亲请求把他收为养子。后来,改姓周,名文育,学习骑射。 B弘让教周文育写字和算术,但周文育不以为然,认为得到富贵只要有长矛就可以了。弘让听后大为赞赏,于是便教周文育骑马射箭。 C陈庆之派周荟慰劳白水蛮人,但蛮人却密谋活捉周荟
22、送给魏,事情泄露后,周荟和周文育率兵抵 抗。结果,周荟战死,周文育身上也多处受伤。 D王劢的职务被别人替代后,周文育想要和王劢一同北下,但走到大庾岭时听信了卜人的话而返回,受到高祖的热烈欢迎。 【小题 4】用 “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3分) 高 祖 在 高 要 闻 其 还 也 大 喜 遣 人 迎 之 厚 加 赏 赐 分 麾 下 配 焉 【小题 5】把下列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 1)弘让善隶书,写蔡邕劝学及古诗以遗文育,文育不之省也。( 3分) ( 2)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 3分) ( 3)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 殇为妄作。( 3分) 答案: 【小题 1
23、】 B 【小题 2】 D 【小题 3】 A 【小题 4】高祖在高要 /闻其还也 /大喜 /遣人迎之 /厚加赏赐 /分麾下配焉。 【小题 5】( 1)周弘让善于写隶书,抄写蔡邕的劝学和古诗送给周文育,周文育不认识也不理解这些。 ( 2)东家的狗朝着西家叫,客人越过厨房去赴宴,鸡在厅堂上栖息。 ( 3)(我)一向认为把生和死看作一样是荒诞的,把长寿和短命同等看待也是虚妄的。() 试题分析: 【小题 1】 “善 ”是 “与 交好 ”的意思。 【小题 2】 A介词,被 /介词,在; B连词,而 /介词,凭借; C动词,做,担任/动词,替; D都是副词,表顺承,于是、就 【小题 3】 “便向自己的母亲请
24、求收他为养子 ”错,是向周文育的母亲请求 【小题 4】本题考生可以凭语感、常用的句首句末词(也、焉)、主谓句结构等来断句。 【小题 5】注意重要的文言现象:( 1)善:擅长。遗:赠送。不之省:宾语前置句, “不省之 ”。( 2)西:名词作状语,向西边。逾庖:越过厨房。栖于厅:状语后置, “于厅栖 ”。( 3)一:数词作动词,把 看作一样。齐:形容词作动词,把 同等看待。 考点:本题考查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点评:一、人物传记是高考中常考的 文体,这类文章一般不会太深奥,符合高考 “浅易 ”的要求。二、文言实词题都是课内知识迁移,文言虚词与教材结合紧密。三、翻译题第一句选得很好,包含的文言现象
25、多。另两句选用教材中的句子符合期末考试学情。四、增加断句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诗歌鉴赏 舟中二首(其一) 陈师道 恶风横江江卷浪,黄流湍猛风用壮。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五湖上。 岸上空荒火夜明,舟中坐起待残更。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注 宋哲宗绍圣元年( 1094),作者因党争之祸受牵连被罢职。这首诗作于离任途中。 【小题 1】颔联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作简要赏析。( 3分) 【小题 2】这首诗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小题 1】比喻或夸张。将迅猛的风浪夸张的比作瞬息千里的万马,将风浪的气势夸张的形容为能镇压三江五湖;生动形象的写出
26、了风浪的威势。(写出一种手法 1分,分析 1分) 【小题 2】恶风、黄流预示作者生活环境的险恶,借此表达出作者被罢黜之后的愤懑之情;空荒、待残更则表达出归家途中的孤寂落寞之情; 借 今头白、情不尽表达出韶光已逝,壮志未酬的悲辛。 试题分析: 【小题 1】 “疾如万骑千里来,气压三江 五湖上。 ”紧承上文,以重笔渲染风浪的威势。先写风涛之迅疾,仿佛如万马破空而来,瞬息千里,次写风涛气势之猛,有横压三江五湖之概。这里, “万骑千里 ”是眼前所见; “气压江湖 ”,是心灵激荡所感。这几句把 “情为境移 ”、 “心为事慑 ”的景况,写得十分突出。 【小题 2】诗的后四句着重抒吐情怀。第五六两句: “岸
27、上空荒火夜明,舟山坐起待残更。 ”表明险境之来,如此突然,难以拒抗。作者此刻身在舟中,任其颠簸,凝神远瞩,江岸上一片空旷荒凉,只见星星磷火,随风飘荡,送来点点微弱的光亮,只好在舟中坐起,静待更残, “长夜漫漫何时旦 ”,在风 涛之夜,十分盼望黎明能及早到来。诗的末尾两句: “少年行路今头白,不尽还家去国情。 ”作者回想他二十多年以来,历尽人世的坎坷,他从一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到此时的萧萧头白,饱尝行路艰难的滋味,此时此地,诉说不尽还家去国之情,深感进退都不是出于自己的本意。还家也罢,去国也罢,全是迫于世事,旅途艰难,以致有此时的迁徙,他由此感到了人生的悲痛。 考点:本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28、点评:本题从诗歌曲的情感和表现手法两个方面进行考查,这是诗歌鉴赏中的常考点。两个小题都不难,命题中规中矩,答案:规范。注释部分补充了写作背景, 对考生理解诗歌,知人论世很有帮助。 语言表达 仔细观察下边的一幅公益广告图片,根据要求答题。( 5分) ( 1)根据右边所提供的图片,设计一句放在画面下方的广告宣传语,使之形成一则完整的公益广告,鲜明地表达广告主旨。不超过 20字。( 3分) ( 2)简要评价这则公益广告的创意。( 2分) 答案:( 1)一切唯以利润为指南,就会失去人生的方向;( 2)一个圆形的罗盘,四个代表方向的英文字母,一根指针,构成一个指南针图形:构图简洁鲜明;代表 “南 ”的
29、“S”被代表金钱(美元)的 “ ”代替, “东 ”“西 ”“北 ”方向混乱:于细微处发力,构思巧妙。 试题分析:理解本题的关键在于:一、罗盘的方向是紊乱的;二、代表 “南 ”的“S”被代表金钱(美元)的 “ ”代替;三、指针指向在是金钱。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分析图表的能力。 点评:本题命题思路和命题者的主观意愿很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和分析能力,而且本材料贴近生活实际,这对学生的长期发展大有帮助。教学也应该尽可能的为学生的一生服务。 用一句话概括下列文字的主要信息。(不超过 30个字)( 3分)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第六次改版,据报道 , “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
30、同了 ”,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当年孩子们提得最多的问题是: “先有鸡还是先有蛋 ”“人是不是猴子变的 ”“冰棍为什么会冒白烟 ” 他们对身边的自然现象充满疑问;现在孩子的兴趣和知识面发生了很大变化,他们深受网络和影视剧的影响,想搞明白 “我能穿越回过去吗 ”“2012真的是世界末日吗 ” 据说在征集的问题中, “2012是世界末日吗 ”这个问题就出现了几百次。 答案:孩子的问题与以前不同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 试题分析: “风靡数十年的科普丛书十万个为什么将迎来 第六次改版,据报道, “时代不同,孩子们的问题已经大不相同了 ”,这是促成十万个为什么再版的直接原因。 ”这是本文段
31、的主要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归纳概括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有两大特色:一、选材新,有时代感,贴近学生生活。二、考查的点多,概括分析能力、表达应用能力,尤其是限制了字数,有利于学生养成语言精炼的好习惯。 名著导读 子贡问友。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 曾子曰: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 颜渊 ) 【小题 1】孔子与曾子的交友之道有什么不同?( 3分) 【小题 2】你怎么评价他们的交友之道?( 2分) 答案: 【小题 1】孔子的交友之道包括忠告、善导、不可则止三个方面(答出两个方面即可得 1分)。强调自主真诚的独立人格(意思对即可得 1分)。曾子从交友的意义
32、出发,强调文章、学问在交友中的作用;交友的目的是培养仁德(两方面写出一点即得 1分)。 【小题 2】两人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交友的态度和方法。孔子从仁德出发,强调交友需要平等真诚,曾子侧重交友的方法。 试题分析:( 1)劝善规过,是朋友的道义责任,所以 “益友 ”才能与 “良师 ”相提并论。可是在朋友听不进逆耳的忠言时,也只有闭嘴大吉了。 不然,就会大伤感情,甚至大打出手。所以,开豁的心胸,理性的判断,极力的忍耐,是接受忠告的必要条件。( 2)曾子说: “真正的君子用道义去交朋友,通过交友辅助仁德。 ”由此可见二者的异同。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化经典的能力。 点评:文化经典题比较难,首先是文意的理
33、解学生有难度,所以应有适当的注解,减轻学生的阅读难度。其次,文段思想的理解更难,最好选择关系较紧的文段,否则学生很难下手。本题的文段理解难度不小,但两个材料的联系还是挺紧密的。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每空缺分,共 8分) 【小题 1】鹏之徙于 南冥也, , ,去以六月息者也。(逍遥游) 【小题 2】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形影相吊。(陈情表) 【小题 3】亦欲以究天人之际, ,成一家之言。(史记 报任安书) 【小题 4】恨相见得迟, ,柳丝长玉骢难系, 。(长亭送别) 【小题 5】真的猛士,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记念刘和珍君) 答案: 【小题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
34、九万里 【小题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茕茕孑立 【小题 3】通古今之变 【小题 4】怨归去得疾,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 【小题 5】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试题分析:注意易错字:抟、茕茕孑立、怨(易误写为 “愿 ”)、疏、晖(易误写为 “辉 ”)、惨淡。 考点:本题考查识记名篇名句的能力。 点评:本题最的特点是难写字多,所以提醒学生在平时的积累中一定要正确书写,特别是对难写字,不能有畏难情绪和侥幸心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很多年轻人都会去抱怨,觉得生活中充满着负能量,有人拼爹,有富二代的故事,有送礼去打造自己的前程等。但我们应该永远去相信正能量。 ”当谈到青春里的挫败
35、与不容易,白岩松用正能量给青年人打气。 请以 “青春需要正能量 ”为题,结合 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抄袭、套作。 答案:略 试题分析: 参考立意: 1.自我成长需要正能量。可以从自我角度落笔,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在正能量的支配下奋发努力的故事,或如何在前进路上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正能量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负能量对自己的反作用。 2.社会进步需要正能量。可以从社会角度落笔,重点阐明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开掘正能量,减少负能量。 3.人生发展需要正能量。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要积极寻找和积蓄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鼓
36、舞自己、发挥潜能,不断朝着人生目标奋进。同时,要自觉抵制负能量,不断校正人生航向。 4.漫谈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不同作用。阐明什么是正能量和负能量,两者有何不同作用;如何培养正能量,有效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如何克服负能量,变负能量为正能量,塑造美好心灵,促进民族进步,推动历史发展。 三、参考题目: 我爱正能量 让 “正能量 ”的芳香四溢 让正能量溢满心田 增强时代正能量 以 “正 ”消 “负 ” 考点:本题考查语言表达与应用的能力。 点评:本题 所选的观点很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有感可发。本观点对学生也有很好的教育意义,既体现了高考的选拔功能,也体现了高考的教化功能。符合高二学生的学情。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