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辽宁盘锦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第二次阶段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3分) A张炜创作的 450万字的鸿篇巨制你在高原, 长篇累牍 地描绘了广阔的社会风貌,获得了第八届 “茅盾文学奖 ”。 B “3 11”东日本大地震发生一周年之际,日本各地纷纷举行了悼念仪式,举国上下 哀鸿遍野 ,沉浸在悲痛之中。 C “厚德 ”这一北京精神 源远流长 ,建城三千多年、建都近千年的悠久历史,培育了北京人厚德载物的胸怀和品格。 D目前国内整形机构的水平 良莠不齐, 做整形手术风险很高,据统计,美容整形业连续三年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
2、答案: C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3分) “中国式现代派小说 ”包括王蒙等的意识流小说、宗璞等的荒诞小说和刘索拉等的 “观念 ”意义上的现代派小说。 _; _。_ , _, _。它成为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流派中最普遍的时间形式,并对中国新时期小说时间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在这些小 说中,事件与人物性格的展开均无固定的时空顺序及因果逻辑 而王蒙等进行的小说变革,则从结构技巧、思维变换和展现风格等视角,改变了以往的小说形式 由此形成了中国特色的 “意识流 ”小说 文本结构是按照人物的心理及 “意识 ”流程演绎故事的跌宕起伏和人物的悲欢离合 从传统意义上说
3、,中国小说长于通过描写外部现实世界,即描摹人与人之间的故事关系来表现人物性格及其命运 A B C D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的一句是( )( 3分) A说实话,当时对自己的稿子能否被刊用,没抱太大的希望,因为那时经常在该报发表文章的都是一些大家。 B济南惨案纪念钟于 4月 28日凌晨从广州运抵济南,至此,济南惨案纪念园的布展工作全部完成, 5月 3日将开门迎客。 C在两会的遏制态度、刚性需求几乎消耗殆尽以及投资需求的观望气氛等因素的影响下,高房价如何调整备受关注,楼市正面临着一个新的拐点。 D中华全国总工会紧急拨款 100万元,用于对在黑龙江省鹤岗新兴煤矿爆炸事故中遇难矿工家属的慰
4、问。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琴的文化内涵 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千百年来一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特殊的身份使得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和雅 ”、 “清淡 ”是琴乐标榜和追求的审美情趣,“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陶渊明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 ”与白居易 “入耳淡无味,惬心潜有情。自弄还自罢,亦不要人听 ”所讲述的正是这个道理。 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要达到这样的意境,则受求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
5、琴 合一的艺术境界。在这一方面,伯牙的经历可称为后世的典范。传说,伯牙曾跟随成连学琴,虽用功勤奋,但终难达到神情专一的境界。于是成连带领伯牙来到蓬莱仙境,自己划桨而去。伯牙左等右盼,始终不见成连先生回来。此时,四周一片寂静,只听到海浪汹涌澎湃地拍打着岩石,发出崖崩谷裂的涛声;天空群鸟悲鸣,久久回荡。 见此情景,伯牙不禁触动心弦,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终于明白成连先生正是要他体会这种天人交融的意境,来转移他的性情。后来,伯牙果真成为天下鼓琴高手。 琴者,禁也。作为 “圣人之器 ”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 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
6、这时讲到: “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或是山巅上,或是水涯上。再遇着那天地清和的时候,风清月朗,焚香静坐,心不外想。 ”又说: “若必要抚琴,先须衣冠整齐,或鹤氅,或深衣,要如古人的像表,那才能称圣人之器,然后盥了手,焚上香。 ”林黛玉的确不愧是一介才情女子,她深谙琴道,才识过人。 儒家与道家是中国哲学的两大支柱。在中国众多的音乐形式中,古琴应当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儒家主张入世哲学,重视人 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 “琴者,禁也。禁止于邪,以正人心。 ”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
7、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唐代薛易简在琴诀中讲: “琴为之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 ” 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道家最理想的音乐应该是 “大音希声 ”、 “至乐无乐 ”的境界。从某种程度上看,道家是反对音乐的。究其实质,他们主要是反对艺术形而下的层面。强调艺术形而上的境界部分。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 “天籁 ”、 “地籁 ”与 “人籁 ”三类。认为只有 “天籁 ”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
8、阳修、苏轼等。陶渊明的琴桌上常年摆着一张琴,既无弦也无徽。每当他酒酣耳热、兴致盎然时,总要在琴上虚按一曲。后来李 白有诗写道: “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 ”从中我们不难悟出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 【小题 1】下列关于 “古琴 ”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 “和雅 ”、 “清淡 ”是琴乐追求的审美情趣, “味外之旨、韵外之致、弦外之音 ”是琴乐深远意境的精髓所在。 B古琴的韵味是虚静高雅的,弹琴者必须将外在环境与平和闲适的内在心境合而为一,才能达到琴曲中追求的心物相合、人琴合一的艺术境界。 C伯牙面对蓬莱仙境,心弦被触动,于是拿出古琴,弹唱起来。他明
9、白成连先生要他体会的正是这种天人交融、人琴合一的意境。 D古琴作为 “圣人之器 ”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恰恰是对这一点最好的论述。 【小题 2】下列对 “古琴是儒道两家在音乐中体现的集大成者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儒家所提倡的音乐讲究中正平和,不追求声音华美富丽的外在效果。而 “和雅 ”的琴乐正是这一审美情趣的体现。 B庄子认为只有 “天籁 ”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C道家崇尚自然,强调无为和逍遥,反对人们强加于自然的各种行为。 “清淡 ”的琴乐与道
10、家的追求正好合拍。 D儒家主张人世哲学,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强调艺术对人伦的教化作用。古琴首先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古琴是中国古代文人、士大夫手中爱不释手的器物,所以琴乐在整个中国音乐结构中属于具有高度文化属性的一种音乐形式。 B文章首先阐明了琴乐的审美情趣和深远意境,论述了古琴的内在韵味以及演 奏时应有的规范,深入地阐述了古琴对儒家和道家的巨大影响。 C儒家重视人生的现实问题的哲学主张,使弹琴者在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唐代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观点。 D道家思想对琴乐的渗透与融合是古琴文化的内涵 “清淡 ”
11、的原因,作者引用有关诗文,增强了说服力。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1】试题分析:林黛玉关于弹琴的言论论述的是作为 “圣人之器 ”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相关的文字是: “作为 “圣人之器 ”的琴,演奏时自然有其独特而严格的规范。红楼梦第八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林黛玉会弹琴时,便要妹妹为自己演奏一曲。林黛玉这时讲到 ” 由此可见,本段讲的是演奏的规范,不涉及到禁止淫邪的论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
12、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 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本题的错项与原文之间就是范围和程度上有差异。 【小题 2】试题分析: “这深深影响了以后陶渊明以及唐代的薛易简、李白等人 ”不正确,这段文字在最后一段,相关语句是: “庄子进一步将音乐分成 “天籁 ”、“地籁 ”与 “人籁 ”三类。认为只有 “天籁 ”才是音乐的最高层面,其根本也是提倡自然天成,反对人工雕琢的音乐。这深深影响了以后的琴人思想,如白居易、陶渊明、欧阳修、苏轼等。 ”文中并没有提及薛易简,文章只是在中间引用薛易简阐述古琴担负起禁止淫邪、端正人心的道德责任的文字。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 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13、C级。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像本题,考查的就是对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筛选能力。学生应该在做题前进行必要的梳理。 【小题 3】试题分析:薛易简在琴诀进一步印证的不是这一观点,而是说“古琴 ”的巨大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章分析和概括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 范围,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过细,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还是充要都要搞清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14、 夏 D尊的教学改革 夏 D尊尤其重视教学的改革。夏先生教国文,就对国文教学作了全面改革,使春晖中学的国文教学独树一帜。 从教材看,夏 D尊和他的同事们将当时春晖的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必修科的教材有两种:一是商务版的国文课本;一是教师自编的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对范文的选择教师特别重视,既要内容新,又要形式美,以利于学生从中吸收营养,在思想、道德、情操上得到熏陶,在语言文字、写作 方法上得到借鉴。这些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 对于初中要不要教文言文的问题,当时社会上有两种意见:一种主张兼教,一种主张绝对不教。夏 D尊等主张兼教,他们认为 “自小学以至大学的学生
15、,文言文尽可以不写,而对于中等以上的学生,却希望其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如果中学毕业生没有阅读中国普通书的能力,那就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不特是本人的不幸,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夏先生等还认为,当时文言文事实上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如果不授与学 生以理解文言文的能力,学生将不能看日报、官厅公告以及现代社会上种种文件。但分量要控制,以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为宜,且教材要精选。 选修科按年段分设。第一学年注重补习,第二学年注重个性,第三学年注重调剂。选修教材的内容从实用文、修辞大意到文学史、近代文艺思潮,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对学生的
16、爱好培养和个性发展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改革考试是夏 D尊在春晖早期国文教学中的又一举措。在 1923、 1924年保留下来的资料中我们发现一份国文考查试卷 ,从考查内容看,语文基础知识所涉及的范围,诸如字、词、句、篇、语、修、逻 、文,几乎都已涉及到了,可见,当时的基础教育是比较全面的。 在作文教学方面,夏 D尊和春晖早期国文教师花了很多心血和很大气力。他们经常研究学生的写作实际,发现问题,想出办法,加以指导。 首先,夏 D尊十分重视作文的态度。他认为,文章 “技巧的研究,原是必要,态度的注意,却比技巧更加要紧 ”。 第二,重文风,提倡 “实、新、小 ”。他要学生注意周围的 “实生活 ”,用
17、 “实生活 ”来做作文的材料。为培养学生对实生活的观察能力,他们先积极引导学生关注周围新鲜的人和事,经常以一二百字写生活的一个片断,然后逐渐扩大。这样的文章篇幅 小了,内容却充实了,感情也更真切了。 第三,夏先生等十分重视文章的批改,讲究当面指点。校友王文川在一篇怀念母校的文章里提到: “夏 D尊往往叫我们去他那里,当面批改作文,启发我们明白错误的地方,加以详细说明;遇到好文章就张贴出来叫我们大家去看。 ”夏 D尊、朱自清等先生几乎都用了相同的方法,给每个学生一张成绩升降表, “我们的每篇作文,都标出升降记号,让我们自己看到进步或退步 ”。 夏 D尊充分认识到读书的重要,尤其是博学的好处。因此
18、在春晖中学任教期间,夏丐尊倡导多读书,读好书,他为学生们开出了一份书单。书单设 有两条标准:一条是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的书,一条是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的书。一份书单共 85部书,有古代的也有现代的;有中国的也有外国的;有用中文写的也有用英文写的;有社会科学方面的也有自然科学方面的。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成果。陈望道于 l920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也是当时必读书目之一。书目中还列入新旧约等,夏先生认为这类书对后来的思想、文学影响不小,也应该了解。 (摘编自严禄标 “春晖 ”的一大功臣夏 D尊 ) 【小题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 两项是
19、( ) (5分 ) A春晖教师从新青年新潮向导等进步刊物中选取内容新、形式美的文章,编成了选授讲义一书。 B夏 D尊先生认为初中生需要学习文言文,但教师要控制分量,最好占全部课文的十分之三四,而且教材还要精选。 C选修科三年各有侧重,分别注重补习、调剂和个性,内容广泛,有利于学生爱好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D夏 D尊先生提倡 “实、新、小 ”的文风,要求学生关注实际生活,发现新鲜的人和事,多写生活的片断,然后逐渐扩大。 E本文通过详细记述夏 D尊先生进行教学改革的事迹,为我们再现了一位有思想、有眼光、有作为的教育家形象。 【小题 2】夏 D尊先生为什么主张 “兼教 ”文言文 请简要分析。 (6分
20、 【小题 3】夏 D尊先生对国文教学的改革包括哪些方面 请简要说明。 (6分 ) 【小题 4】夏 D尊先生开出的书单给你什么样的启示 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阅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8分 ) 答案: 【小题 1】 A C 【小题 2】 中学生能读解普通的文言文,才能享受先人精神的遗产。 拥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是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需要,也是丰富世界文化的需要。(答 “没有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恐也不是国家社会之幸,不特在中国文化上可悲观,在世界文化上看来也是可悲观的 ”亦可。) 文言文在社会生活里还占有很广的势力,学会了才能看日报、公告和种种文件。 【小题 3】 教材的改革:国文分为必修科和选修科,现
21、成教材与自编教材相结合。兼教文言文。 考试的改革:重视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 作文的改革:重视作文的态度,重 “实、新、小 ”的文风,重视文章的批改。 阅读的改革:倡导多读书读好书,兼容并包,与时俱进。 【小题 4】 夏先生开列书单的两条标准 “做普通中国人不可不读 ”和 “做现代世界人不可不读 ”启示我们:读书是为人 生奠基,要用发展的、世界的眼光读书。( 2分)(既要重视继承,也要重视与时俱进。) 夏 D尊先生的书单共 85部书,涉及古今中外不同的学科,这启示我们,读书要 “多 ”,不仅数量上要有保证,内容上也要广博。( 2分) 这份书单几乎包涵了中国和世界最优秀的文化遗产和当代最先进的文化
22、成果。书单中共产党宣言和新旧约并存,这启示我们,读书要选择中外最优秀最先进的、最具影响力的书。( 2分) 结合自己阅读实际。 【小题 1】试题分析: A项,选授讲义包括范文选读、语法、作文法等,其中只有范文多采自新青年新潮 向导等进步刊物。 C项 “调剂和个性 ”顺序错。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点评:本题较难。难点在于对文章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答题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题支所在的语段,还要逐项排除,如内容无中生有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当的或拔高,还要注意有些表达的绝对化。 【小题 2】试题分析:核心信息区域是选文的第四节,同学可以对第四节中夏D尊先生的话做一个梳理,就
23、可以概括出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和整合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整体上难度不大,学生可以 “寻章摘句 ”,也可以自行概括。 【小 题 3】试题分析:文章从前到后主要讲了夏老的几项改革:一、教材改革(文言文教学是教材的一个部分,选修教材也是),二、考试改革,三、作文改革,四、阅读改革,学生只要适当加上每部分的主要内容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整体把握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等级 D 点评:本题虽然是面对全文设题,但是难度不太大,学生在第三节开头的提醒下,能理出思路。 【小题 4】试题分析:首先读出夏 D尊先生开出书单的特点:兼容、量大、前卫,结合自己的阅读现实和当下阅读现状,再分条
24、论述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观点的能力 点评:有一定难 度,主要是能否抓住夏老书单的特点。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善亦有道 刘 源 光绪某年,黄河发火水,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陕西关中东南有一长丰镇来了几十个衣衫褴褛的灾民。这长丰镇虽然有几个富户,但个个吝啬异常,真是铁公鸡一毛不拔,大伙儿私下里称长丰镇为 “铁公鸡镇 ”。 灾民们等待施舍,但富户们家家大门紧闭。饥肠辘辘的灾民们正绝望之时,镇北的达好仁家忽然传出消息:达家将开粥棚!消息震惊了长丰镇!要知道,在众多铁公鸡中,达老爷子的吝啬可是鼎鼎有名的。达老爷子今年七十了,家里虽不是长丰镇的首富,但财力着实雄厚,只是达 老爷子吝啬持家,
25、达家上下连一个胖子都没有,他自个更是瘦骨嶙峋。前阵子他的小儿子成亲,宴席上的馒头居然是一半白面一半糠麸,莱也是素多荤少,规格比有些穷人家的婚宴还差。 如今他居然肯设粥棚,颇令人大惑不解。可眼瞅着几口大锅支了起来,家丁们劈柴烧火,不像是假的。很快,达家放出话来: “领粥时,必须说 达老爷真慷慨,达老爷真是大善人 ,然后跪下来朝达家大门磕个头 ” 一碗稀粥居然让人家磕头,太过分了。但饿肚子的滋味真不好受,灾民们只好自觉地排起了长队。水滚开时,围观的百姓们看着达家的伙计朝大锅里下了两瓢米,不由嘀咕道 : “这么大的锅,下这么点儿米,这粥可真够稀的! ”这时,那伙计又打开另一口袋子,舀出来一瓢东西,大
26、伙儿一看,惊叫道: “米糠? ”一锅粥,两瓢米加五瓢糠,粥是稠了,味道可就 没想到老爷子做善事也打折扣,这不明摆着让大家戳脊梁骨吗?家里人很不满,小儿子年轻气盛,跑到堂屋跟老爷子吵了起来。 “爹,韩信衣锦还乡本可杀了那个让他钻裤裆的家伙,但他让那人做了官,赢得了好名声。可你呢?做个粥棚,一天花上一袋米,一个月也就三十袋米而已 ”“ 你有本事给我弄三十袋米来,站着说话不腰疼,我辛苦攒下的家业迟早要被你们这些败家子败光 ! ”达老爷子气呼呼地走了。灾民们感谢达家做善事,跪在地上朝坐在太师椅上的达老爷子磕了个头,才换得一碗黄粥,泪眼汪汪地蹲在一边喝。牺牲了尊严才换来的东西,虽能果腹,心里却在滴血 灾
27、民们磕头讨饭,眼泪汪汪地喝粥,这幅凄惨的情景让长丰镇的上空弥漫着悲伤的气氛。 达老爷的慈善活动没有收到预期效果,反而被人骂得狗血淋头,那些没有施舍的富户们则耻笑达老爷子做了件蠢事。达老爷子似乎也意识到了,便改了规矩,领粥时可以不跪,但必须为达家做一天活。这个规矩倒还不错,但达家哪有那么多活给人干?于是达老爷子将家里的佣工全部遣走, 这些人聚拢起来向达老爷子讨说法,达老爷子的回话倒也简单:谁干活只要三餐饭,不要工钱,就可以留下。小儿子担心: “爹,灾民们固然用着便宜,可他们总有走的一天,到时候咱们家再找人可就难了。 ”达老爷子说他们肯定会非常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活计。小儿子豁然开朗,这老爷子真算计
28、到家了,够狠!结果长丰镇的小工价格直线下降。 水灾过后,长丰镇又恢复了原样。但是,达爷子的名声迅速在半年里变得臭不可闻,人们提起他,干脆以 “老鬼 ”相称。 这一年达老爷子病重,临死前对孩子们说: “我知道你们对我颇有微词,但你们不知道,我这么做,既为他们 好,也是为你们好。我原来也讨过饭,当时和我一起讨饭的好朋友,他一生都在讨饭,你们知道为什么吗? ”大家惊奇地听着。“因为他运气好,遇到了一个好人家,大米饭白馒头管够,让他觉得讨饭的日子真不错;而我运气不好,讨饭被狗咬,被人欺,所以我恨透了讨饭。 ”达老爷子沉痛地说, “钱财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别人不做粥棚,我做,但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
29、别香。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我落了个坏名声,却总好过给长丰镇增加一批乞丐 ” 说罢,溘然长逝。达家子孙将丧礼办得非常寒酸,百姓们纷纷议论达家孩子不孝,但达家人不在意。 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 “富不过三代 ”的宿命,相继败亡。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11年 4期,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怡当的两项是( )( 5分) A饥民流落 “铁公鸡镇 ”,吝啬的达老爷子将开粥棚。但是达老爷子规定,饥民领粥时必须先干活再磕头,那米少糠多的粥引起了饥民和家人的不满。 B达老爷子施舍遭骂,他也意识到自己做得过分了,于是不得不改
30、规矩,变磕头为干活,并遣走佣工。 C水灾过后,达老爷名声臭不可闻,临终之语却让家人明白了他的良苦用心。 D达家为老爷子的丧事办得非常寒酸,让镇子上的百姓们议论纷纷,这反倒让达家在几十年后子孙兴盛。 E这篇小说的内容涉及 “勤俭持家 ”“行善亦有道 ”的主题,有很强的现实警示作用。语言质朴通俗,读来令人沉思良久,受益颇多。 【小题 2】请分析小说中达老爷子的形象。( 6分) 【小题 3】小说中的 “小儿子 ”出现了两次,请简要分析这个角色在小说中的作用。( 6分) 【小题 4】小说的最后两段点明了题旨,尤其是达老爷子临终那番话启人深思,请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现实谈谈自己的理解。( 8分)
31、答案: 【小题 1】 C 、 E 【小题 2】 形体消瘦,吝啬(勤俭,节省)持家; 心地善良,施舍有方,坚持己见(固执己见); 教子有方,深谋远虑。(一点 2分,三点 6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3】小儿子在文中两次出场,第一次为粥的质量同父亲据理力争,第二次为父亲遣走家里的佣工表示担心,认为父亲心狠。其作用有: 衬托主要人物。小儿子是陪衬人物,更好地衬托了达老爷子的形象; 在结构方面,推动情节发展,避 免情节单一; 在内容方面,作者通过 “小儿子 ”的言行传达一种善的理念,丰富了小说内容。 【小题 4】示例一:我认为达老爷子的所作所为诠释了为善的真正内涵。 乐善好施,有心向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
32、文化,也是当今社会上人们的一种价值取向,但行善亦应有道。 老爷子最后那番话中 “我不会让灾民们觉得讨来的饭特别香 ”, “ 钱花好了能帮人,花不好就毁人 ”表明他是一个很特别的 “铁公鸡 ”,做事有自己的思想、价值观,他是在用自己的方式真正的帮助灾民。 我们身边有一些善心人或救助机构,有心施善或帮扶,可有些方式让受助者失却了尊严,有的救 助后跟踪调查不力,钱物没有用在最关键的地方,受助者没有真正走出困境,反而陷入了依赖的泥潭。 示例二:我赞同达老爷子勤俭持家。行善有方的做法。 中华民族有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子承父业、发扬光大等优秀传统文化。 老爷子临终前的话有深意,他教育家人要勤俭持家过日子,
33、钱要用在刀刃上,以防止子孙由富变骄奢,文中说 “我这么做,既为他们好,也是为你们好 ”、 结尾说 “几十年后,达家还在,子孙兴盛,还出了好几个人才,而其他富户没有逃过 “富不过三代 ”的宿命,相继败亡。可见子孙们听懂、遵守了老爷子的临终遗言。 今天,社会上的一些“富二代 “听不进长辈们的教育,或是教育存在某些缺失,他们挥金如土,甚至败光家业。 【小题 1】试题分析: A中 “先干活再磕头 ”有误。 B中改变规矩并非达老爷子迫不得已,而是他有意为之。 D 中大家的子孙兴旺并不是因为镇子上人们的议论。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关键点在于对文章要有一定的鉴赏能
34、力,所以答题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题支所在的语段,还要逐项排除,如内容无中生有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当的或拔高等等。 【小题 2】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的题型是小说阅读中最常见的题型,却常考不衰。 因为很多同学在分析人物的时候,不能抓住核心,而是只凭自己的大概印象。不能条分缕析,只会粗枝大叶。分析人物的方法其实很简单,一、筛选出人物的主要信息,包括:外貌,动作,语言,心理,所处的环境(自然、社会的)二、理出人物间的关系,即,要分析的人物和那些人有什么联系。别人对他的看法等等。三、注意次要人物的性格,一般次要人物都是为了衬托主要人物的形象,分析次要人物也很重要。四、注意标题的分析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35、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能力等级 D 点评:本题看似容易,但有一个陷阱:对达老爷子的形象印象会趋向于消极方面。同学极易忽视最后的两笔:一是达老爷子的遗言,二是最后的尾声,如果忽略尾声,就不能分析出深谋远虑的特点。本题难度很大。 【小题 3】试题分析:对文学作品中次要人物的设置,我们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要考虑五个维度:( 1)对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2)对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3)对环境的作用;( 4)对主旨的作用;( 5)对情节的作用。其次,要考虑两种手法:( 1)正衬;( 2)反衬。第三,要考虑人物形象的三个维度:( 1)外形;( 2)性格;( 3)情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
36、作品中形象设置作用的分析能力,等级 D 点评 :本题难度较大,抓住解题思路条分缕析是关键。 【小题 4】试题分析:首先懂题目的内涵: “结合传统文化,联系当今社会 ”,那么传统文化指什么呢?当今社会又要联系那些内容呢?根据文章的主题,显然要联系的是:一、乐善好施,什么是真正的善,施舍的目的何在?二、如何唤醒尊严?三、教育后辈的最好方法是什么?四、俭朴持家的核心要义是什么?联系这些就能谈出自己的观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探究作者感情倾向和态度、价值观的能力。 点评:本题看似简单,却有很明显的界限,如何结合,怎样联系是本题的关键。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 成小题。 查道字湛然,歙州休宁人。
37、道幼沉嶷不群,罕言笑,喜亲笔砚。未冠,以词业称。侍母渡江,奉养以孝闻。母尝病,思鳜羹,方冬苦寒,市之不获。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得鳜尺许以馈。又 l臂血写佛经,母疾寻愈。 端拱初,举进士高第,寇准荐其才,授著作佐郎。淳化中,蜀寇叛,命道通判遂州。有使两川者,得道公正清洁之状以闻,优诏嘉奖。迁秘书丞,俄徙知果州。时寇党尚有伏岩彀依险为栅者,其酋何彦忠集其徒二百余,止西充之大木槽,彀弓露刃。诏书招谕之,未下,咸请发兵殄之。道曰: “彼愚人也,以惧罪,欲延命须臾尔。其党岂无诖误邪 ”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 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初悉惊畏,持满外向。道神色自若,踞胡床而坐,谕以诏意。或识之曰:
38、 “郡守也,尝闻其仁,是宁害我者? ”即相率投兵罗拜,号呼请罪,悉给券归农。 天禧元年,知虢州。秋,蝗灾民歉,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又设粥糜以救饥者,给州麦四千斛为种于民,民赖以济,所全活万余人。二年五月,卒。讣闻,真宗轸惜之。诏其子奉礼郎循之乘传往治丧事。 道性淳厚,有犯不较,所至务宽恕,胥吏有过未尝笞罚,民讼逋负 者,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治。尝出按部,路侧有佳枣,从者摘以献,道即计直挂 钱于树而去。儿时尝戏画地为大第,曰: “此当分赡孤遗。 ”及居京师,家甚贫,多聚亲族之茕独者,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与人交,情分切至,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初,赴举,贫不能上,亲族裒
39、钱三万遗之。道出滑台,过父友吕翁家。翁丧,贫窭无以葬,其母兄将鬻女以襄事。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别加资遣。又故人卒,贫甚,质女婢于人。道为赎之,嫁士族。 |绅服其履行。好学,嗜弈棋,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寿年六十四。(节选自宋史 查道传) 注 间关:辗转。 逋负:拖欠税 赋。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得鳜尺许以 馈 馈:进献 B或出己钱偿之,以是颇不 治 治:追究 C儿时尝戏画地为大 第 第:住宅 D贫甚, 质 女婢于人 质:人质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现查道对亲友 “孝义 ”与对百姓 “仁厚 ”的一组是( )
40、 A 道泣祷于河,凿冰取之 得道公正情节之状以闻 B. 禄赐所得,散施随尽,不以屑意 道不候报,出官廪米赈之 C. 废弃孤露者,待之愈厚,多所周给 道倾褚中钱与之,且为其女择婿 D. 亲族裒钱三万遗之 道即计直挂钱于树而去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查道小时候性格沉稳,不苟言笑,喜欢写字作文,后来以词业著称。因奉养母亲竭尽孝道而闻名当世。 B查道举进士高第,得到寇准的赏识。知果州时,尚有以何彦忠为首的贼党伏岩谷依险为寇,查道以仁德感化,使他们归顺为农。知虢州时,遇蝗灾,查道千方百计赈灾,救活了一万多人。 C查道性格淳厚,对犯了法的人不计较。胥吏有过失的,他不笞
41、罚 ;老百姓拖欠税赋的,他自己出钱偿还 ;仆从摘枣以献,他挂钱于树 ;待废弃孤露者,尤其优厚。 D查道对亲戚朋友有情有义。居京师时,家里贫穷,也要供养亲族之茕独者 ;倾其所有为友人办丧事、择婿嫁女,自己生活却极为节俭。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母尝病 ,思鳜羹 ,方冬苦寒 ,市之不获。 (5分 ) ( 2)遂微服单马数仆,不持尺刃,间关林壑百里许,直趋贼所。 (5分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C 【小题 4】( 1)(查道的)母亲曾经患病,想(喝)鳜鱼汤,正是严寒的冬季,集市上不能买到(鳜鱼)。 ( 2)
42、于是(查道)乔装打扮,单人独骑,只带几个仆人, 不带一件兵器,辗转行走于山林沟壑中 100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 【小题 1】试题分析:质:典当、抵押, “质 ”的基本意思有以下几个:单纯的,质问,抵押(物或者人),通假字,同 “贽 ”,礼物。注意语境的具体意思,进行排除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实词的文言文中实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通过代入检验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句意思,选出正确选项不难。同学还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这道题目都是课内知识课外考。大部分实词都是一词多义,同学在平时学习的 时候,注意哪些义项是经常用
43、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频,这些词语要注意积累。 【小题 2】试题分析: A对亲之孝;使两川者所为 C都是对亲友仗义疏财,乐于相助; D亲族对查道的资助;不偷取他人佳枣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本题采用排除法比较好。根据题目要求,排除不合题意的。 【小题 3】试题分析: “有犯不较 ”出错,应指对冒犯他的人不计较。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 ,一一与原文比照验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本题常见的设题陷阱为张冠李戴、时间颠倒
44、、无中生有等等,平时做题注意总结。本题设错点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词语理解和上下文的推断能力。 【小题 4】试题分析:关键点:( 1) “尝 ”:曾经, “方 ”:正, “市 ”:买,名词用作动词;( 2) “微服 ”:改变服饰, “许 ”:左右, “趋 ”:快速奔赴,注意句式和句意的通顺。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注意三点:一要以直译为主,关键词一定要翻译准确,本题要注意谦词的翻译;二是切记要把翻译的句子与原文 结合在一起理解。第三,照应文言句式和语气。尤其是句子的句式和语气,很多同学在翻译的时候容易忽略,平时练习的时候,有意识的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即可。 【参考翻译】
45、 查道,字湛然,安徽歙州休宁人。查道幼年时沉稳不合群,很少言谈嬉笑,但喜欢接近纸笔墨砚。未成年时便以诗词著称于世。后来,陪伺母亲由长江以北迁到长江以南居住,以孝闻名于天下。一次,母亲生病,想吃鳜鱼羹汤,当时正值数九寒冬,买不到鳜鱼。查道到河边哭泣祷告河神,戳开河中坚冰,得到一尺多长的鳜鱼献给母亲。又划开臂膀用臂血书写佛经(以示对神灵的敬畏),不久,母亲的 疾病痊愈了。 端拱初年,查道考中进士。因寇准推荐他的才干,被提拔为著作佐郎。淳化年中,四川强盗反叛朝廷,这时,朝廷任命查道担任遂州 (今四川遂宁市)通判。有出使四川的使者,得到了查道好的政绩便上报朝廷,皇上下诏书优厚地嘉奖了他。后来,查道升任
46、秘书丞,不久又调任果州(今四川南充市)知州。当时强盗们在山间岩洞据险架设栅栏(以抵御官军),头目何彦忠聚集 200 多党徒,盘踞在西充(今四川西充县)大木槽一带,剑拔弩张,(势与朝廷为敌)。朝廷打算招安他们,但诏书还未下达。大家都请示查道派兵剿灭,查道说: “他们是愚民,因为害 怕承担罪过,打算(拼死抵抗)以苟延残喘一会儿啊!那些喽悄训烂挥校蛞皇焙 慷 笕肫缤镜穆穑俊庇谑牵 榈狼亲按虬纾 硕榔铮 淮 怀弑 鳎 淮 父銎腿耍 纷 接谏搅止帝种校 凶 00多里,径直来到强盗盘踞的地方。强盗们惊慌害怕,拉满弓严阵以待。查道 (到后)镇定自如,盘腿坐在胡床上,明白地告诉他们朝廷招安的意图。其中有认识查
47、道的人说: “此人是果州知州,听说很仁慈,这样的人难道会害我们吗? ”强盗们随即抛下兵器罗列跪拜在查道脚下,大声呼喊请求赦免罪过。查道全部发给证明文书让他们回家务农。 天禧元年,查道被调 到虢州任知州。这年秋天,虢州遭遇蝗灾,百姓歉收。查道打开官府粮仓赈救灾民,又设粥棚施粥救民,并拿出种麦 4000斛作为百姓开春的种粮。老百姓多亏他的救助得以保全性命一万余人。天禧二年五月,查道死。讣告传到京师,真宗十分痛惜,下诏书让其子奉礼郎官赵循之坐传车前去治办丧事。 查道为人淳朴厚道,有人冒犯他也不计较。手下小吏犯有过错,从来没有鞭打责罚过。百姓中有被告发拖歉赋税的,查道替他代缴,不予追究。一次外出巡查,
48、路边有甜枣,仆从摘来献给查道,查道按照枣的价值将钱挂在枣树上然后离开。查道少儿时曾在地上画了一座大宅院 ,说: “这宅院应该分给孤独无依的人。 ”当官后住在京城,家中仍然贫穷,因为亲戚族人中的孤独者大多居住在他的家中,所得俸禄,因散施而随得随完,连留下一丝一毫的心意也没有。和人相交,情意恳切,十分周到;无家可归、露宿街头的人,待之更加厚道,大多给以周济。 当初,查道科考,因贫穷没有盘缠进京,亲戚族人集资三万钱馈赠他。后来,查道路过滑台,前去拜见父亲的朋友吕翁,不巧吕翁已死,家中贫困无法埋葬,吕翁的哥哥将要卖掉自己的女儿来帮助埋葬。查道拿出包袱中所有的钱财给予吕翁哥哥赎女,并为他的女儿选择女婿,另外出资作为嫁妆。有 一位故人死了,因家中很是贫穷,打算将自己女儿抵押给人作丫鬟。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