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2013学年黑龙江省庆安三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翠翠生活在湘西的 “边城 ”,是个 下里巴人 。 关于杜威租借凯尔特人俱乐部的问题,双方经过长时间磋商之后,终于缔结了城下之盟 。 在职场里竞争有时候机会很多,有时候却机会不等人,如果老是 瞻前顾后 ,高不能攀,低又不就,可能会坐失良机。 对古建筑上 信笔涂鸦 的问题,市政府管理部门制定了一系列措施,以期从根本上彻底解决这个痼疾。 答案: C 下列六个句子排列顺序,最通顺的一项是( )( 3分) 最初用来称呼汉族 这种称呼反映了中国各族人民不可分割的
2、内在联系和高度一致的根本利益。 在我国, “中华民族 ”大约是上世纪初才出现的民族称谓 在不同场合,为了语言表达的方便,常常作同义词使用 但很快就用来作中国各民族的总称 因而与 “中国各族人民 ”有相同的含义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3分) 他站在病床前,聆听老人的遗言,向老人表示,一定要实现老人叶落归根。 近日,巴基斯坦前总统穆沙拉夫接受记者采访时 表示,他深爱他的祖国,决定辞职是为了避免不使国家发生分裂。 最近一段时间以来,以紫金矿业污染事件为代表的一系列严重的突发环境事件,对公众健康、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甚至外交局势造成了重大损失。 为初步缓解中西
3、部地区适龄残疾儿童入学需求矛盾, 2008年至 2010年,中央将投资约 6亿元左右在中西部地区建设 190所左右特殊教育学校。 答案: C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小题 3分) “敬 ”的当代价值 对于孔子思想的认识 ,学界一般以 “礼 ”和 “仁 ”为核心 ,认为孔子继承了周礼 ,发展出“仁 ”的思想 ,因而着重探讨两 者的关系及其当代性意义。其实 ,在 “礼 ”和 “仁 ”之中还有更本质性的精神内涵 ,这种精神内涵可以用 “敬 ”来概括。深入认识 “敬 ”的精神 ,不但可以更准确地领会 “礼 ”和 “仁 ”的内涵 ,而且还能为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提供新的思路。 礼最早是
4、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在那些高高在上的 “天 ”“神 ”面前 ,人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其中的敬 ,出于内心的崇拜仰慕 ,而畏则是害怕受到惩罚。最早的礼活动即内含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 ,“敬 ”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 “敬 ”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 ,而且其发自 内心 ,也即出于天赋 ,由 “敬 ”而发的礼活动也就合乎天理 ,具有道德价值。因此在国家政治活动中要求 “敬 ”。 社会的一切活动和个人的修养也以 “敬 ”为内核 ,故而强调 :“敬 ,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 ” 孔子继承 “礼 ”的同时 ,自然吸纳了 “敬 ”的精神。在论语中 ,“敬
5、 ”出现 21次 ,频率颇高。这些关于 “敬 ”的阐述 ,有继承 ,也有发展。关于祭祀活动 ,孔子继承了上古对 “天 ”和 “神 ”的敬仰态度 ,强调 “祭如在 ,祭神如神在 ” “祭思敬 ” .即使 “敬鬼神而远之 ” 一语 ,强调实践理性的重要性 ,也告诫对于鬼神要有敬畏的心态。关于政治活动 ,孔 子也承传了西周以来的敬谨精神 ,故而回答鲁哀公说 :“治礼 ,敬为大。 ” 孔子对于 “敬 ”的发展 ,在于把它扩展为普通人对待物事的敬业精神。 “敬 ”原本主要表现在人对神、臣民对君王等下对上的关系上 ,孔子以后则成为所有社会成员为人做事的基本原则 .论语出现的 21次 “敬 ”中 ,关于敬事
6、的即有 18次。而且 ,由“礼 ”中发展出来的 “仁 ”也以 “敬 ”为本。一般认为 ,“仁 ”是 “礼 ”的内核 ,“礼 ”是 “仁 ”的形式 ,故而许多学人着重以 “仁 ”为核心建构孔子的思想体系。其实 ,“仁 ”之中也必有 “敬 ”的精神。没有发自内心的 “敬 ”,也就没有真切的仁爱 之情。 这种 “敬 ”的思想较之 “礼 ”和 “仁 ”更是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具有当代意义。 “礼 ”和 “仁 ”的思想建立在小农业文明的基础上。小农业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家庭 ,国家不过是一个家族对其他家族的统治 ,个人也只是家庭成员 ,而家庭主要由血缘关系构成。当代社会 ,已经走出了小农业文明时代 ,家庭
7、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式微。而由于 “仁 ”的观念是基于血缘关系之上的 ,有着疏近等差的特性 ,因而在现代社会中就会带有一定的局限性。与此不同 ,“敬 ”是人类在远古时期就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 ,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 ,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 的。 从远古主要对于自然的敬畏 ,到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 ,再到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 ,“敬 ”的外延在扩大 ,而所抽象的内涵一直延伸着。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关于 “敬 ”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敬 ”最早源自我国远古时期祭祀天地神灵的仪式活动。 B “敬 ”以其发自内心、处于天赋的特性而
8、成为一切社会活动和个人修养的 “内核 ”。 C “敬 ”作为人类普遍存在的精神状态,它的产生和发展体现了历史的必然性。 D “敬 ”是人作为有限性的个体在面对无限的自然和社会时必然产生的一种精神状态。 【小题 2】下列选项对 “仁 ”“礼 ”“敬 ”之间关系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 “礼 ”和 “仁 ”都以 “敬 ”为本, “敬 ”保障了 “礼 ”和 “仁 ”的发展可能。 B孔子继承周礼的同时,自然吸纳了 “敬 ” 的精神,并从 “礼 ”中发展出了 “仁 ”。 C比起 “礼 ”和 “仁 ” 来, “敬 ”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更符合人类社会的本质需要。 D “仁 ”是 “
9、礼 ”的内核, “礼 ”是 “仁 ”的形式,二者之中都有 “敬 ”的精神内涵。 【小题 3】下列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 A “敬 ”保障了 “礼 ”的实践可能性,因此使 “礼 ”由祭祀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 B孔子对于 “敬 ”的贡献,在于把它发展成为诸如敬重年老位尊者等为人行事的基本原则。 C在家庭作用愈加式微、血缘关系愈加淡薄的现代社会中, “仁 ”的局限性越来越大。 D深入认识 “敬 ”的精神,有助于更准确地领会孔子思想中 “礼 ”和 “仁 ”的内涵。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C 【小题 3】 D 【小题 1】试题分析: “最早的礼活动内含
10、着这种敬畏的心情 ”,而不是来源,只是一种隐含。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B级。 点评:对于概念的理解,要注意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将相对表达成绝对,还有选项中是否出现时间倒置和因果倒置的情况。本题的错项与原文之间就是范围和程度上有差异。本题设错点表面上没有什么大问题,但是意思仍然有一些差异。要注意区别 【小题 2】试题分析:文中没有 “敬的思想更能代表孔子的思想 ”这一说法的依据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重要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解这道题的关键是对题干所在段落进行重点 阅读,依据文中句子进行
11、分析,与原文不符的排除。有些似是而非的选项要单独提出来,再次阅读与这句话相关的所有文字,逐字逐句推敲,确定选项。像本题,考查的就是对局部和整体相结合的筛选能力。学生应该在做题前进行必要的梳理。本题 C选项就是一个词语的差异。 【小题 3】试题分析: A项,从文中 “礼由祭祀的仪式活动发展为社会政治活动的规范形式时, 敬 作为内质也留存下来。这种 敬 保障了礼的实践可能性 ”一句可以看出二者不是因果关系。 B项, “殷周以后更多对于社会中年长者、位尊者的敬重 ”和 “孔子普遍要求的为人行事的敬业 ”是 “敬 ”的内涵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不是孔子的发展。 C项, “血缘关系愈加淡薄 ”,文中无此意
12、。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 “对文章分析和概括 ”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级。 点评:联系原文相关内容,将选项与原文进行认真对照,特别注意其中是否混淆范围,据语句之间的逻辑关系要过细,条件是充分还是必要,还是充要都要搞清楚。本题 C项较为容易, B项的范围比较分散,要先梳理出来,再加以分析才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花婶婶 连接鱼 花婶婶并不姓花,他是我的邻居小林叔叔新娶的媳妇。 之所以叫她花婶婶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她长得太漂亮了,二是因 为他是小林叔叔的媳妇。小林叔叔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户,家里穷得叮当响,托媒人跑了一趟又一趟,就是没有姑娘愿意嫁给他。小林叔叔一气之下跟着村里的建筑队外出
13、去打工了。 没想到不到一年的工夫,小林叔叔竟讨回了一个新媳妇,那就是花婶婶。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 记得成亲那天,小林叔叔家里人山人海,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 “赛貂蝉 ”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反正也快过年了,大家都难得清闲。 大家一拨接一拨地涌到屋里看花婶婶。花婶婶穿着大红棉袄,红绣鞋,头上戴着大红花,带着好看的笑容望着围在旁边笑嘻 嘻的人群,一点儿也不见生。小林叔叔站在旁边一个劲儿地傻笑,他倒有些不好意思了。 “傻站着干吗,快,招呼大妈大婶们坐,给小孩子拿喜糖啊。 ”花婶婶用脚踢了小林叔叔一下,小林叔叔这才恍然大悟,抓起桌上的糖就往小孩子手里塞,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14、新婚不久,小林叔叔就有外出打工了。 小林叔叔一走,家里地里的活儿全都落在了花婶婶的身上,胖奶奶身体不好,至多只能在家里帮忙做做饭。 花婶婶特别能干,别人锄地一次锄一垄,他一次锄三垄。别人早上八点上工,她六点就到了田里,中午大家回家吃饭,她却拿出自己带的馒头咸菜,三口两口吃完了 接着干。 花婶婶人还特别好,不但把胖奶奶照顾的妥妥帖帖,邻居家水价有事儿需要帮忙,她二话不说,放下手里的活儿,卷起袖管就去。村里人都说,花婶婶看着娇嫩,其实是个孙二娘,风风火火,厉害着哩。 小林叔叔走后不久,花婶婶就发现自己有了身孕,把胖奶奶高兴得,要不是家里穷,非得再摆一次喜宴不可。小林叔叔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在建筑队
15、两天都没有睡好觉,干起活儿来更有劲儿了。 花婶婶要给小林叔叔生个大胖小子,让他高兴高兴,可是,最终,花婶婶没有等来小林叔叔,却等来了一个噩耗。小林叔叔干活的时候,不小心从高脚架上摔了下来。当 场就死亡了。 花婶婶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两只眼睛都直了,她双手放在自己隆起的肚子上,身体慢慢地瘫倒了。 后来工友送来了小林叔叔的骨灰和抚恤金,胖奶奶经受不住打击,瘫痪了,脑子也变得神志不清。 再后来,我就去了城里读书。 再回来的时候,花婶婶的小孩儿已经抱在怀里了,她果然没有食言,为小林叔叔生了个大胖小子。 不久,胖奶奶也去世了,花婶婶没有再嫁,她凭着自己的聪明能干,做起了生意,一步一步,她靠自己的双手给家
16、里盖起了一栋二层小楼。 如今,花婶婶的儿子已经是一个帅气十足的大小伙子了,花婶婶送他到城里读书,他很争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马上他就要参加高考了,现在住在我家里。 “花婶婶。 ”看着他与小林叔叔出奇像的脸,我忍不住念叨了一句。 “姐姐,你说什么?花婶婶? ”他抬起头好奇地看着我。 我笑了,拿手拍了拍他的肩膀, “你一定会考上大学的,因为你的妈妈是花婶婶。 ” 【小题 1】下列 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 “我 ”叫主人公为 “花婶婶 ”,这是表明两人的辈分;而在 “婶婶 ”前加 “花 ”,则是因为其漂亮。所以 “花婶婶 ”即 “漂亮婶婶 ”之意。 B作品写
17、 “花婶婶是个孤儿,也是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 ”,这是为后文写花婶婶成了寡妇作铺垫,突出其一生的不幸。 C作品写 “大家听说小林叔叔讨了个 赛貂蝉 的新媳妇,都跑过来一饱眼福 ”这是运用细节描写的手法写花婶婶的漂亮。 D小林叔叔摔死后,花婶婶没有再嫁,是因为要赡养胖奶奶;而胖奶奶去世后,花婶婶也没有再嫁,是有着 “从一而终 ”的封建意识。 E、小说的结尾通过写参加高考的花婶婶的儿子,从侧面表现了花婶婶承担一家重担的艰辛和顽强意志,以及她对儿子的影响。 【小题 2】作品开头为什么要 写花婶婶 “太漂亮 ”了?为什么要写她从小是个孤儿?( 6分) 【小题 3】简析作品中 “我 ”的作用。( 6分)
18、【小题 4】有人说作品的最后四段可以删去,理由是这部分内容与刻画花婶婶没有多大关系。说说你的意见。( 8分) 答案: 【小题 1】 AE 【小题 2】开头写花婶婶 “太漂亮 ”了,是为了衬托她的心灵美(或品德美)( 3分)写她从小是个孤儿,是为下文写她在丈夫死后,一个人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聪明能干承担家庭重担作铺垫。 【小题 3】我是作品的线索,( 3分)通过我的所见所闻写出花婶婶的经历和品德,真实可信。 【小题 4】不能删去。一是 因为这部分使作品结构完整,作品是以 “我 ”为线索贯穿全文的,如果删去后四段,线索就断了,前后缺少照应,结构不完整。( 4分)二是因为 “我 ”对花婶婶儿子考上大学的
19、信心,烘托表现了花婶婶的顽强意志对儿子的影响,从而进一步从侧面衬托花婶婶这一形象。( 4分) 同意删去。删去最后四段,故事情节也完整;后四段主要是写 “我 ”与花婶婶儿子的对话,偏离了作品刻画花婶婶这个中心。( 4分)写花婶婶送儿子到城里读书, “他很争气,成绩总是名列前茅 ”,已经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花婶婶承担一家重担的艰辛和顽强意志,花婶婶这个人物形象已经比较丰满 了。 【小题 1】试题分析: B项, “为后文写花婶婶成了寡妇作铺垫,突出其一生的不幸 ”错误。应是为写她在丈夫死后,一个人凭借坚强的意志和聪明能干承担家庭重担作铺垫。 C 项,不是细节描写,应是侧面描写。 D 项, “是有着 从
20、一而终 的封建意识 ”属无中生有。 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相关信息和综合分析的能力 点评:本题不难。关键点在于对文章要有一定的鉴赏能力,所以答题时不但要仔细阅读题支所在的语段,还要逐项排除,如内容无中生有的,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不当的或拔高等等。本题中 B、 C选项就是考查学生手法辨析的能力。 【小题 2】试 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的能力。漂亮的花婶婶愿意嫁给不富裕的小林叔叔,这表现了她不嫌贫爱富的美德,以及她与小林叔叔爱情的纯洁。她从小是个孤儿,吃过苦,磨炼了坚强的意志,正因为这样,当灾难降临时她才能挺得住,能扛起一家人的生活重担。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
21、象,能力等级 D 点评:本题看似容易,但有一个陷阱:从小是孤儿,很可能和第一个点的理解重复,作用还是要从两个方面思考:人物塑造和文章结构 【小题 3】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分析文章中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我 ”贯穿于全文,因而说是作品 的线索;对花婶婶的描写都是从 “我 ”的角度进行的, “我 ”对人物、事件等起说明和见证作用。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中形象设置作用的分析能力,等级 D 点评:本题难度较大,抓住解题思路条分缕析是关键。 【小题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对作品最后四段可不可以删去,宜从作品的结构、作品中的主人公形象、故事情节等方面去分析评判,
22、然后提出自己的意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辨析文章结构的能力 点评:难度一般,学生要抓住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分析就可以了。本题分析难点:写我的信心的作用, 有三个转折处,我的信心 “ 花婶婶 ”儿子的能力 “ 花婶婶 ”的影响 衬托花婶婶形象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小题 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勃六岁解属文,构思无滞,词情英迈,与兄 摇 璨旁逑嗬唷赣讯乓准虺浦 唬骸按送跏先 晔饕病!迸嫱跸臀牌涿 傥 娓拮 醢 刂 钔醵芳 惺海 肺摹断 跫 摹贰咦诶乐 唬骸熬荽耍 墙还怪 u即日斥勃,不令入府。久之,补虢州参军。 勃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有官奴曹达犯罪,勃匿之,又惧事泄,乃杀达以
23、塞口。事发,当诛,会赦除名。时勃父福畸为雍州司户参军,坐勃左迁交趾令。上元二年,勃往交趾省父。渡南海,堕水而卒,时年二十六。 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知人之鉴。李敬玄由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等四人,必当显贵。行俭曰: “士之致远,先识器而后文艺。勃等虽有文才,而浮躁浅露,岂享爵禄之器也!杨子沉静,应至令长,余得令终为幸。 ”果如其言。 (选自旧唐书 卷一百九十 文苑上) 父福 坐是左迁交趾令。勃往省觐,途过南昌,时都督阎公新修滕王阁成,九月九日大会宾客,宿命其婿作序 以夸客。因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至勃,欣然不辞。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辄报。一再报,语益奇,乃矍然曰: “天才也! ”请遂成
24、文,极欢罢。勃属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数升,则酣饮,引被覆面卧,及寤,援笔成篇,不易一字,时人谓勃为腹稿。 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皆以文章齐名,天下称 “王、杨、卢、骆 ”,号 “四杰 ”。炯尝曰: “吾愧在卢前,耻居王后。 ”议者谓然。 (选自唐才子传、新唐书 卷二百一 文艺上)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事发, 当 诛,会赦除名当:应当,应该。 B据此,是交 构 之渐构:构陷,陷害。 C勃恃才傲 物 ,为同僚所嫉物:世间所有事物。 D及 寤 ,援笔成篇,不易一字寤:睡觉。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25、A 因 出纸笔遍请客,莫敢当 B勃等虽有文才 而 浮躁浅露 因 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弃甲曳兵 而 走 C士 之 致远,先器识而后文艺 D又惧事泄,乃杀达 以 塞口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 之 志 谨拜表 以 闻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王勃六岁时就才情过人,与其兄王 摇 璨呕 嗟薄值苋 宋 盖椎 呐笥讯乓准蛩 奚汀 次恼率钡亩捞叵肮撸 廊肆粝铝恕案垢濉钡牡涔省 br当时吏部侍郎裴行俭认为,王勃将不如杨炯显赫富贵,能善终就已是万幸。果然,后来王勃专门写下了檄英王鸡文,严厉批评诸王,结果差点被诛杀。 王勃因官奴曹达而获罪,他的父亲也被连累贬谪到非常偏远的交趾。当王
26、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时,他为都督阎公写下了著名的滕王阁序。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 “初唐四杰 ”。但对于他们的排位先后,杨炯很有意见,并不心服口服。 【小题 4】将文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即日斥勃,不令入府。( 3分) 勃 恃才傲物,为同僚所嫉。( 3分) 士之致远,先识器而后文艺。(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D 【小题 3】 B 【小题 4】( 1)当天就斥责了王勃,不让他进入王府。 ( 2)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傲慢,被同僚所嫉恨。 ( 3)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 【小题 1】试题分析: A“当 ”,判罪; C“物 ”,别人
27、、他人,古人常如此称自己之外的人或物,有成语 “待人接物 ”; D“寤 ”,睡醒,与 “寐 ”相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意义的能力。 点评:本题考查实词的文言文中实词在句子中的具体含义,通过代入检验的方法,根据上下文的语句意思,选出正确选项不难。同学还要注意课内外知识的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这道题目都是课内知识课外考。大部分实词都是一词多义,同学在平时学习的时候,注意哪些义项是经常用到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频,这些词语要注意积累。本题设置了三个错项,比一般的的题目要难一些。 【小题 2】试题分析: A“因 ”:于是 /依靠,凭借。 B“而 ”:表转折。 C“之 ”:结构
28、助词,取消句子独立 性,不译。 D“以 ”:表目的 考点:考查理解文言一词多义的辨析能力 。 点评:文言一词多义用法的辩析,首先要考虑具体语境;其次要联系学过的例句体会用法;第三,在平时学习中要归纳整理,才能熟练迁移运用。如 B选项中,两个 “而 ”的用法,就是平时我们学习时应该整理的。 【小题 3】试题分析:王勃写檄英王鸡文是 “戏 ”,即开玩笑,并非专门为了批评诸王,结果也不是 差点被诛杀,而是被高宗愤怒斥责,赶出沛王府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筛选文中信息,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假设法和代入法是解答此类题最好的方法,即假设这些选项的内容都是正确的,用来加深理解原文,然后再用代入法,一一与
29、原文比照验 正,就会发现与原文内容不符的选项,排除即可。本题的设置错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语境中一些关键字词的理解。 【小题 4】试题分析:( 1)省略句,即日:当天;( 2)被动句,嫉:嫉妒;( 3)致:到达,识器:见识气量。 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 点评:翻译句子一般采用直译,尤其是重点字词要翻译准确,但有时也要结合意译。如谤不能译为诽谤,而要结合上下文译为指责。再者要注意其是否有特殊句式。最后一项工作也很重要,要多读几遍,看是否词达句顺。一定要注意补齐省略部分,有些词语还要根据句子需要作出适当的意译。三道翻 译题以考查学生句式意识为主。 【参考译文】王勃字子安,绛州龙门人。
30、他六岁就懂得写文章,构思毫无凝滞,文章感情豪迈奔放,与兄王 摇 璧牟呕 嗟薄 盖椎呐笥讯乓准虺圃匏 撬担骸罢馐峭跫业娜 弥槭靼 !迸嫱趵钕吞 盗怂 拿 偎 娓 拮职 粗厮 笔备魑煌鹾疃芳 惺海 醪 嫘 匦戳恕断 跫 摹贰咦诳戳宋恼潞螅 担骸案 菡馕恼拢 馐窍嗷瓜荩莺 淄贰!保 慈衔 醪 奈恼率怪钔趺 堋 碧炀统庠鹆送醪 蝗盟 胪醺 撕芫茫 怪拔 街莶尉 br王勃自恃有才华而对别人很 傲慢,被同僚所嫉恨。有个官奴叫曹达的犯了罪,王勃把他藏匿起来,又害怕事情泄露,便杀了曹达来堵塞消息的来源。后来事情被披露,王勃被判死罪,但恰逢皇帝大赦天下而被除去罪名。当时王勃父亲王福 是雍州司户参军,因为王勃而被
31、降职为交址令。上元二年,王勃前往交址探望父亲。渡南海,他堕水而亡,时年二十八。 当初,吏部侍郎裴行俭有鉴识人才的能力。李敬玄尤其看重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与勃四人,(认为他们)必当显赫富贵。裴行俭说: “士人想走得长远,应以器量见识为先而以文才为后。王勃等虽有文才,却浮躁浅露,哪里有享受官爵俸禄之器量 呢!杨炯性格沉着文静,职位应该会达到长官之首,其余的能善终就是幸运。 ” 后来果然像他说的那样。 父亲王福 因这件事而降职为交趾令。王勃前往探望,路过南昌,当时都督阎公刚修建成滕王阁,九月九日大会宾客,预先让他的女婿作序文,以便在宾客前夸耀。于是他拿出纸笔邀请所有的宾客,没有人敢担当此任务。但到了
32、王勃,他欣然不推辞。都督很恼怒,起身借口更衣离开,只是派遣小吏窥察了王勃的文章就来报告。小吏(看后)一再报告,文章语言越来越奇特,阎公于是惊惶急视,说: “天才啊! ”请求他完成(遂成:完成)全文,宾客极尽欢兴才停止。王 勃写文章,最初并不精心思考,先磨墨数升,就酣畅饮酒,拉起被子蒙脸躺下,到了睡醒时,拿起笔就能成篇,不更改一个字,当时的人称王勃为 “腹稿 ”。 王勃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凭文章齐名,天下称 “王、杨、卢、骆 ”,号称“四杰 ”。杨炯曾说: “我惭愧排在卢前,而对排在王后面感到羞耻。 ”当时的评议者也认为是这样。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完成小题 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 张
33、辑 江头又见新秋,几多愁?塞草连天何处是神州? 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 注:南徐,古州名治所在京口(今江苏镇江)。多景楼为南徐胜迹,在镇江北固山上。 【小题 1】请结合词的上阕,简要分析 “几多愁 ”中词人 “愁 ”的具体原因。( 5 分) 【小题 2】词的下阕中惟有鱼竿明月上瓜洲一句,通过塑造渔翁这一形象,寄托了词人怎样的情怀?请作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 登楼北望,看见塞草连天的荒败秋景。 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中原地区陷于金兵之手。 年复一年,春去秋来,时光流逝,中原恢复无望。 【小题 1】 有心报国却又报国无门的忧愤、失望之情。 迫于无奈只能逍遥江
34、海的抑郁孤独、无可奈何之情。 【小题 1】试题分析:词上阕内容比较简单易懂,见新秋 又是一年秋天到,依旧满腔愁绪来,塞草连天,恰如愁绪;神州破碎,家国飘摇;又是一年期待,又是一年失望,王人王师不见。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 点评:第三点不易答出,主要体现在一个 “又 ”字上。 【小题 1】试题分析:首先本题的答题范围确定在词的下阕。英雄恨 恨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古今泪 爱国之情,鱼竿 隐逸,不得已的寄托,压抑的愤懑,无可奈何。 考点:考查学生辨析思想感情的能力 点评:本题整体难度不大,学生细加体会就能分析出。多景楼是一个英雄 咏怀的名胜,一般登楼的人都是满怀激情(包括向上的和激愤),
35、学生只要根据文本细加分析就能确定基本的感情走向。 语言表达 将下面的长句改成由四个短句组成的句子。要求:保持愿意语句通顺,语意连贯,不得改变愿意,可适当增减个别词语。 (5分) 世界级小提琴家帕格尼尼是一位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而又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的奇人。 答案:帕格尼尼是一位世界级小提琴家,他也是一位奇人,他从上帝那里同时接受了天赋与苦难两项馈赠,但他善于用苦难的琴弦把天赋演绎到极致。 李密和祖母的亲情令人感动,连皇帝 在看了李密的上疏之后也说: “士之有名,不虚然哉! ”请以 “亲情 ”为开头,仿照例句再写两句话。( 6分) 例句:亲情是一株永不凋谢的玫瑰,在
36、人生漫长的旅途中为你送去温馨和美丽。 仿写:亲情是 -。 亲情是 -。 答案:(亲情是)一缕明媚灿烂的阳光,在人生艰难的攀登中,为你送来光明和温暖。(亲情是)一处安谧宁静的港湾,在人生坎坷的际遇中,为你提供关爱和呵护。 默写 补出下列句子中横线上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 ,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小题 2】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 -, -。 【小题 3】出师一表真名世, -。 【小题 4】同是天涯沦落人, -。 答案: 【小题 1】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小题 2】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小题 3】千载谁堪伯仲间 【小题 4】相逢何必曾相识。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有个班级获得了校运动会 “道德风尚 ”奖, 有人向校长提出疑惑:在整个竞赛过程中,并没有发现这个班的道德风尚比其他班级高在何处。校长笑着说:你忽略了一个细节 在大家都为自己班的运动员取得好成绩欢呼雀跃的时候,惟有这个班的同学在为自己喝彩的同时,也不忘为别人喝彩。 当然,崇尚道德风尚,备受人们赞赏的不一定都是为自己和别人的成绩、成功而喝彩,也有为战胜困难、挫折而喝彩的,有为某种精神或勇气而喝彩的。 请以 “喝彩 ”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作文。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