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第六次月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埋没 /没精打采症状 /症结落魄 /落枕 B斗胆 /斗酒十千擂鼓 /打擂烙印 /炮烙 C秦塞 /塞翁失马遁词 /敦促量杯 /量刑 D忖度 /度德量力横渡 /横竖背篓 /背运 答案: D 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颁白庠序羽旄挑拨是非缘木求鱼 B荆杞峥嵘 f岩明察秋毫一愁莫展 C云宵飞湍峨眉致理名言湮没无闻 D欢谑金樽演译出其制胜疾首蹙 答案: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中东地区对于能源短缺的欧盟来讲战略意义 非同小可 ,所以欧盟长期以
2、来担任以巴调解人和巴方资助人的角色。 B如果遵从 “好歌曲支撑好唱家 ”这个艺术规律,那么现在的电视歌手大奖赛,其实是 舍本逐末 的瞎忙活。 C今天在北京举行的卫生部首次 “定时定点 ”新闻发布会上,平价医院成为记者们 从一而终 的热门问题。 D虽然出师不利,但我还是相信 “经一事,长一智 ”。通过总结经验,改进不足。那么前一次失败就是下一次成功的开始。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狄仁杰指着 作恶多端的贪官污吏,大声喝道: “不是不报,时辰未报。今天是你们的死期到了! ” B.取消农业税,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农业的基础地位,增强农业竞争力,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3、,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C.中国的汇率制度改革,不仅要考虑对周边国家和世界经济、金融的影响,还要考虑自身经济、金融的稳步发展。 D.最近几周来,伊拉克反美武装活动频繁。为此,伊拉克安全部队与美军 27日早晨在 巴格达联合突袭行动,逮捕了至少 35名嫌疑人。 答案: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共 3小题,每 小题 3分,共 9分) 中国的水资源总储量居世界第五,不少江河上已经建造了大型水坝。传统上,修建大坝的原因是变水为宝,不让水白白流掉。修建大坝的地方往往风景很美,而人民很穷。今天的西部大开发中,怒江上将修建 13级大型水坝;大渡河主流和支流加在一起,将修建大小
4、水坝 356座。 在河流上建坝,阻断了天然河道,导致河流的流态发生变化,进而引发整条河流上下游和河口的水文特征发生改变,这是建坝带来的最大生态问题,也是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比如三门峡水利枢纽,就是因为改变了河道的流态,导致坝址上游泥沙淤积。另一方面,施工过程中也 可能破坏山坡的平衡而引起滑坡。水坝常常选择在峡谷区,它的谷坡一般说来是不稳定的。例如金沙江虎跳峡,两岸山顶高出江面 25003000 米,江面宽度 3060 米,这对于筑坝是有利的一面,但崖高坡陡,容易发生滑坡,虎跳峡就曾因山坡崩坍而引起断流。如果坝址的岩层疏松易坍,施工过程中就必须改变坝的位置,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一旦洪水袭来,还易酿
5、成垮坝灾难。 1975年,中国河南驻马店地区在一次猝不及防的特大暴雨中就曾出现严重垮坝事件。 修建大坝还会人为诱发地震。至今为止,全世界共有一百多座水库诱发过地震。川西、怒江、金沙 江虎跳峡地区本就是地震活动性很高、地质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区,这些都是加剧诱发水库地震的高概率因素。 近年来中国的天灾人祸,特别是渭河连年不断的水灾,使得五十年代中国三门峡水库的积极倡导者们终于在 2003年 10月开始承认:三门峡水患。针对 2004年洪水并不是太大,泥石流、滑坡、地震却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威胁的状况,国家防总指挥部明确提出:给洪水以出路。这就是一方面要保证河道的畅通,让洪水能够比较顺利地下泻,
6、同时要保证可以调蓄洪水的湖泊、洼地,尽量避免因我们的经济发展去侵占它。这种思路与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 想法和做法是一致的。 【小题 1】下列不属于对于修建峡谷大坝意义的传统认识的一项是 A不让江河之水白白流掉,充分利用水资源发电。 B开发水资源丰富地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 C就着峡谷地形建造大坝,可以节省建坝投资。 D保证湖泊、洼地可以调蓄洪水,而不去侵占。 【小题 2】对本文所说修建大坝的危害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影响了河水的天然流向,使河流的流态发生变化,改变水文特征。 B建坝过程会导致峡谷山坡崩坍,建成后会使上游泥沙淤积,影响生态。 C由于岩层土石疏松,大坝建成后可能移位,加剧岩石崩坍。
7、D诱发地震,洪水之时可能垮坝,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 【小题 3】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认识到大坝的危害,在中国西部大开发中,修建大坝的工程或计划将会停止。 B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教训,表明三峡工程要高度重视防止坝址上游泥沙淤积的问题。 C建立大坝的地方,如果加强地震监测,及时作出预报,就有可能减轻灾害。 D水利建设必须充分尊重原先地理条件,尽量避免因经济发展而改造水流、湖泊和洼地。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A 【小题 1】这是与目前国际上很多国家的想法和做法一致的思路,不属于传统认识 【小题 1】该项误解了 “施工过程中
8、就必须改变坝的位置 ”一句,施工过程中改变位置不等于大坝建成后移位 【小题 1】推断绝对化。认识到大坝的危害并不意味着只能停止修建,也可以采取其他改进措施避免危害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共 4小题,共 22分) 消失的故乡 谢 冕 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 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 “认不出 ”某地时,总暗含着 变化真大 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我认不出我们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而是, 我昔时熟悉并
9、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 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青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 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边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
10、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阴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 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青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山坡道。我记得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以及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
11、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 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谢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怀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汇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
12、中,经历近百年的共 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 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也构造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 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的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小题 1】第九自然段中作者所写的 “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和 “另一种文化改造 ”分别指的是 什么?( 4分) 【小题 2】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写到
13、“迷了路 ”,它们的含义是否相同?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3】对 “消失的故乡 ”作者怀着怎样的情感?表达了怎样的思想认识?( 6分) 【小题 4】作者在第二自然段中说 “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根据文章内容,作者写到哪些东西消失了?请用自己的话分条概括。( 6分) 答案: 【小题 1】前者是指基督教文化与原有的佛、儒文化融汇后形成的文化形态;后者指依据所谓 “现代文化 ”改装西式建筑,用水泥封糊地面,建筑刻板房屋。(每点 2分) 【小题 1】开头写 “迷了路 ”是指家乡的变化让我认不出,为下文做铺垫。( 2 分)结尾写 “迷了路 ”是指在家乡的变化面前, “我
14、”找不到了童年的梦幻、至爱的故乡和特有的文化情结。( 2分)这样写既前后呼应,又深化主题。( 2分) 【小题 1】哀伤和惆怅。( 2分)对童年的怀念,对充满欧陆风情以及异域情调的故乡的怀念,对特有的有异于内地文化形态的怀念。( 4分) 【小题 1】一片梅林和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妈妈洗菜和洗衣时的水井;井台边上茂密的龙眼树树下的水牛消失了;有着长满水草的河渠以及碧绿的稻田的乡村景色消失了;充满欧陆风情的建筑消 失了; “我 ”北上求学时走过的小路、石阶以及听到的汽笛声消失了。(写出 1点给 1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
15、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要求理解作者在文中所表明的观点、态度,能进行正确的分析、归纳。 【小题 1】本题考查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考点,能力层次为 B,侧重 “理解 ”能力的考查。 文 言文阅读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本大题共 4小题,每小题 3分,共 12分) 张砺,磁州人,初仕唐为掌书记,迁翰林学士,会石敬塘 起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从赵德钧援张敬达于河东。及敬达败,砺入契丹 。 后太宗
16、见砺刚直,有文彩,擢翰林学士。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上益重之。未几谋亡归,为追骑所获,上责曰: “汝何故亡 ”砺对曰: “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上顾通事 高彦英曰: “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 砺去,可再得耶 ”遂杖彦英而谢砺。 会同初,升翰林承旨,兼吏部尚书,从太宗伐晋。 入汴,诸将萧翰、耶律郎五、麻答辈肆杀掠。砺奏曰: “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 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 ”上不听。 顷之,车驾北还,至栾城崩,时砺在恒州,萧翰与麻答以兵围其第。砺方卧病,出见之,翰数之曰: “汝何故于先帝言国人不可为节度
17、使 我以国舅之亲,有征伐功,先帝留我守汴,以为宣武军节度使,汝独以为不可,又谮我与解里 好掠人财物子女。今必杀汝 !”趣令锁之。砺抗声曰: “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麻答以砺大臣,不可专杀,乃救止之。是夕,砺恚 愤卒。 (辽史 张砺传 ) 注释: 石敬塘 (892-942):后唐节度使。曾在契丹的扶持下称帝,建年号为天福,史称后晋。 契丹 :古代少数民族名,早居辽河一带。后耶律阿保机统一各族,建契丹国,即辽国。 通事 :官名,以通晓华俗华语的人充任,职掌外交方面的事务。 解里 :人名,辽宗室,曾参与反辽太祖的诸弟之乱,后被绞杀。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18、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 习:习惯 B宜以中国人治之中国:中原 C趣令锁之趣:急忙 D擢翰林学士擢:提拔 【小题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其中全部表现张砺 “刚直 ”的一组是: 会石敬瑭进兵,唐主以砺为招讨判官。 砺临事必尽言,无所避。 砺对曰: “臣不习北方土俗、饮食、居处,意常郁郁,以是亡耳。 ” 砺奏曰: “今大辽始得中国,宜以中国人治之,不可专用国人及左右近习。 ” 砺抗声曰: “此国家大体,安危所系,吾实言之。欲杀即杀,奚以锁为 ” 是夕,砺恚愤卒。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张砺在后唐任职时,颇受后
19、唐主的重用,曾跟随赵德钧赴河东援助张敬达,后来张敬达兵败,张砺归顺了契丹。 B张砺为人刚直,知无不言,无所顾忌,辽太宗非常器重他。他曾要逃走,当辽太宗了解了事情的原因后,不但没有惩罚他,还向他道歉。 C张砺跟随辽太宗讨伐后晋时,萧翰等将领大肆屠杀、掠夺,张砺直言阻止他们,但辽太宗没有采纳他的意见。 D辽太宗去世后,张砺正在恒州,萧翰等将领乘机报复,欲杀害张砺,张砺刚强不屈,愤激死去。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上顾通事高彦英曰 : “朕尝戒汝善遇此人,何及使失所而亡 砺去,可再得耶 ”(6分 ) 苟政令乖失,则人心不服,虽得之亦将失之。( 4分) 答
20、案: 【小题 1】 A 【小题 1】 D 【小题 1】 C 【小题 1】 辽太宗回头对通事高彦英说: “我曾经告诫你要好好对待这个人,为何使他无法生活而逃跑呢?张砺走了,还能再得到他吗? ” 倘若政令出现差错,那么众人就会不服,即使得到了中原地区,也将会失去它。 【小题 1】习:熟悉的人 【小题 1】 是说唐主重用张砺, 是张砺解释逃亡的原因 【小题 1】对萧翰等将领大肆屠杀、掠夺的罪行,张砺没有直言劝阻 【 小题 1】 译出 “顾 ”“善遇 ”各 1分,整句通顺 1分 正确译出 “苟 ”“乖失 ”“虽 ”各 1分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8分)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
21、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 【小题 1】诗人见 “东南一株雪 ”而 “惆怅 ”的原因是什么 ( 3分) 【小题 2】有人认为 “梨花淡白 ”和 “一株雪 ”重复,主张改 “梨花淡白 ”为 “桃花烂漫 ”。你同意他的主张吗 为什么 ( 5分) 答案: 【小题 1】感伤春光易逝、慨叹人生短促 (2分。 【小题 1】不能将 “梨花淡白 ”改为 “桃花烂漫 ”。 (1 分 )如果改首句为 “桃花烂漫 ”,“花满城 ”就当属桃花,那么一、二句即咏桃花,不仅与题目无关,而且与咏梨花的 惆怅东栏一株雪 ”相互割裂。 (3分。每点 1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意思对即可。柳
22、树由浅绿变深青,暗含春色已暮,梨花盛开满城漾白,也暗伏盛极将衰,一、二两句写景中满蕴了伤春之情。答到这一点的给 1分。最后一句直抒胸臆,抒发了人生如寄之慨。答到这一点的给 2分。只摘抄“人生看得几清明 ”而分析的,得 1分。 【小题 1】本题考查 “评价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考点,能力层次为 C,侧重 “分析综合 ”能力的考查。 思路不清楚,语句 不通顺,酌情扣分 语言表达 提取材料的要点,用一句话回答问题。 (4分 ) 有些月收入千余元的年青人,却热衷于买一些顶级品牌的小配件,如领带、皮鞋、皮包等。又一些年轻的白领节衣缩食购买奢侈品,不是出于实用的考虑,而是把它作为 “成功人士 ”、 “社会
23、地位 ”以及 “美好生活 ”的象征。有学者据此认为, “消费主义 ”已成为不少人生活的主宰。 从以上材料可知,学者之所谓 “消费主义 ”指的是这样一种生活方式: 答案:人们所消费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它们的象征意义。 在 “生活 /事业 ”、 “友谊 /信任 ”两组词语中任选一组,仿照例句, 另写一句话。要求句式相同或相近,修辞手法相同,内容有意蕴。( 4分) 例句:理想是一把尺,量出一个人眼光的长短;追求是一杆秤,称出一个人灵魂的轻重。 答案:生活是一杯酒,品出人生滋味的酸甜苦辣;事业是一面镜,照出生命价值的大小高低。 友谊是一条瀑布,飞溅着真诚的水花;信任是一缕阳光,驱散了怀疑的迷雾
24、。 简要说明下面一幅漫画的寓意,并为它拟定一个标题。要求:寓意的字数不少于 30字;标题不超过 10个字。( 7分) 为本幅漫画拟一个标题。 (不能以 “无题 ”为题,不超过 10个字 )(2分 ) 这是一幅获奖的漫画,请你写出这幅漫画的寓意 (5分 ) 答案: 答:示例:砍伐者的 “慈善 (或 “抢救 ”等 )(答案:不唯一 ) 答:强烈地讽刺了 “滥伐者 ”摧残人才,毁掉真正有价值的事物(或美好的事物),却又以 “抢救未来 ”的面目出现的丑恶嘴脸。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每题 1分,全对才能得分, 共 5分 )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
25、)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李白将进酒) 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 , 。(杜甫兵车行) 吴楚东南坼, 。亲朋无一字, 。(杜甫登乐阳楼) ,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 答案:略 作文 作文 (60分 )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左传 宣公十二年 ) “力能则进,否则退,量力而行。 ”(左传 昭公十五年 )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这是一种进退之道 “居庙堂之高,则思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思其君 ”,这是范仲淹的天下为己任式进退处理方法。 我们一生,不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在单位、社会;不论是学习生活
26、、为人处事, 还是工作与事业、目标与理想,都可能会遇到要处理好 “进与退 ”的时候,而这些恰恰容易被我们忽略,但它确实又是很重要的细节,小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情与生活,大则会影响到我们的工作与事业。 请以 “进与退 ”为话题,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 答案:当进则不让,应退则不避 在人生中动的进退的人才知道成功的路程。人生便是介于进与退的平衡之中,过度或不及都将造成失败。把握进退的尺度逼近时对人生的态度也是人格魅力的独有体现。(总领下文:铺垫) “预则立,不预则废 “固然是好,但不懂得 “退让 ”,何尝不会再沿途中撞他个头破血流
27、,遍体鳞伤? 但若只是一味 “云水随缘,辞不就名 ”不也显得儒弱无能吗?不懂得 “进去 ”,永远达不到成功。 当进则不让,应退则不避。 进退得体,才是不变之道。先人已经向我们展现了这一中庸道理。(论点清晰)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 ”南阳的卧龙,在乱世中 “躬耕垄亩 ”,不希权达。这边是 “退 ”,是向社会的退,也是 “进 ”的起点。一场当仁不让的 “隆中对 ”,一次千年难逢三拜望。早就孔明人生的进。抓住进的机会,划一个 “天下三分 ”,成一个 “汉蜀江山 ”。退,是识时务,而不是逃避,是对量变的积累,退到一个程度便是进取的起点, “退 ”促进了 “进 ”,而 “进 ”见证了 “退 ”。(
28、见解犀利,紧扣论点,阐明 “进 ”与 “退 ”的关系) 仲尼的门生,子贡。继承先师,追随师表,谦谨慎重,孜孜不倦。这是知识的积累,是力量的积蓄,是在战国乱世的 “退 ”。不问 政,不问兵。似乎只是一个“无用书生 ”。 “赐不敏,赐不才 ”更是退无可退。可正是这一步步的后退,早就了后来的辉煌。他抛弃了万贯家财,放弃了出仕机会。却在而立之年,赢回了一切。鲁卫国聘!齐吴相辅!越晋远交!他轻而易举地跳跃在政坛与商界之中,带着富可敌国的财富,计定天下的谋断,先看曾经的退让。 锯子锯木的方法,最好是介于进退之间。人生也正是如此,懂得进退,便可把握前进的方向。(辅助论点)我退,是为海阔天空;我进,是为心志依
29、旧。 不懂得把握进退的尺度,是何其的一种悲哀。(反面论证,论点新颖) 一味地横冲直撞,生命不仅 不愿意为你开路,还会放一座山脉,让你停下莽撞的脚步。 称霸欧洲的帝王,拿破仑。铁蹄踏遍了千里河山,常胜不败的神话伴着不知 “退让 ”的 “进取 ”,在滑铁卢跌下战马!纵使再伟大的勇气也无法一味的前进;没有后退的气魄,又怎能不败?(二次阐明 “进退 ”关系)后退不是退缩,不是弱者的专利,不是勇者的不屑之事,而是智者的英明抉择。 科学家曾指出,人若要跳跃,腿必须弯曲,否则是绝不可能办到的。 要想让弹簧弹起,唯有伸手将它按下。退是进的基础,是为了更充分,更完美的前进! 人存活在世界上,当知进退。当进则不让
30、,应退则不避。(尾部 点题)不畏惧退让的默默,不放弃永恒的进取。在漫漫的人生长路上,或许 “三月聚粮 ”的退让,才能令你 “扶摇直上九万里 ”。不懂得退让,最多不过是个 “抢榆枋 ”。人在无畏进取路上的困难之时,同样也应拥有退让的胸襟,适时的敛起锋芒,只是为了下次更好地扬剑。懂得把握退让,人生在平衡中达到希望。 阳光之下,垄亩之上,农夫手插绿秧,一路倒退,绿色良久遍地。佛曰:进退之间,唯心而已。 当进则不让,应退则不避。在进退之中捕捉希望。 一、材料解读 这一篇材料作文,首先要看清材料,把握材料中的主要信息。材料中的关键词是 “进 ”和 “退 ”, 材料告诉我们:深刻把握好 “进 ”和 “退
31、”,就顺利完成工作。其实这是一篇以 “进 ”和 “退 ”为话题的作文。写作范围以 “自选角度 ”即可写 “进 ”也可写“退 ”,还可以写 “进与退 ”。 1解题 是什么 进:好:前进、拼搏进取、积极上进、勇往直前、不畏艰难,迎难而上,开拓创新;闯 坏:激进、冒进、盲目蛮干、急进,不加审慎不顾后果做事 退:好:退一步海阔天空,以退为进,迂回前进,宽容忍让,重新认识自己 坏:逃避现实,退缩,畏难 2进与退的意义及危害 为什么 为人处事,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开拓创新,有股闯劲,这是成功的关键 。(一切积极进取的人和事都可用例子)但不顾实际地蛮干,过于急进,不加审慎不顾后果地冒进就会得不偿失。(贪污受
32、贿、为金钱利益出卖灵魂、豆腐渣工程等) 适时的退让人审慎地认清形势,适度的退能让事情柳暗花明,明智的退能好地进,但退要有原则,不是时时事事都可退,当退则退,不当退则要坚持原则,如关乎人格、国格尊严等。 3如何正确对待 “进 ”和 “退 ” 怎么样 一个人要有拼搏进取的精神,要勇于开拓创新,但不能冒进、激进蛮干,要审时度势。 在 “山穷水尽凝无路 ”之时,不可盲目进取,要退一步寻找新的路径。遇到困难不可逃避。 二、立意注意点 1准确理解话题内涵 暂时的停止不能叫退,本来就没有前进,也就不存在所谓退(陶渊明的辞官还乡可以是退,庄子的不愿出仕不能叫退);退可以是主动的也可以是被迫的(范蠡的退隐江湖是
33、主动而为,李白的寄情山水,是被迫而作)。 2准确把握话题关系 材料的内涵揭示的人在做事时对 “退 ”与 “进 ”的深刻把握,才能完成工作。进与退,从不同角度可以分辨出不同关系。可以是一种对立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可以是目的关系,进是目的,退是手段,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可以是条件关系,不懂得退就不可能进;可以是包含关系,有时退 其实就是一种进,有时进也是一种退;可以是转化关系,进而不当,就导致后退,所以可写的角度很多。但引申开来,不仅指做事的态度与方式,更指人生需要出世与入世的态度,或对待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或社会、历史发展的进步与衰退等。 3关系型作文离不了对话题关系的准确理解和必要的分析。
34、要先选准一种关系作为确立立意的角度,不能在一篇文章里多次变换角度,造成文章思路的混乱。(比如,一篇文章中把 “进 ”“退 ”既看成对立关系,又看成包容关系,就会自相矛盾) 4文章不能仅仅局限于对话题关系的分析。分析关系是必要的,但只能是基础,不 能是主体,主体应是从这个关系出发,阐释自己对该话题在现实生活中的实际意义的认识,这样的文章才有现实针对性,才有价值。比如,可以讲如何看待生活中的 “进 ”与 “退 ”,如何把握 “进 ”与 “退 ”的方法与尺度等。 5不能对话题的多个概念平均用力,要在兼顾所有概念的基础上对某个概念有所突出,这样的文章才有新意有深度。 “进与退 ”的话题 ,可以把重点放
35、在 “退 ”字上, “退一步海阔天空 ”就是很好的立意。有同学文章分三层:我们需要前进 必要的时候又要能后退 要协调好退与进的关系。这样的文章属于重点不明,立意不深。 6注意思想意义的 积极性和说理的辩证性。不能对所有的退全都大唱赞歌,作为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进 ”是我们必需的,而且是应该贯穿我们人生始终的。退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只是暂时,不是永恒;只是适量,不是无休止。 三、精彩立意 表面的退未必是真正的退,小退一步可以是为进一大步作准备,轻松地越出一大步也可能是无尽后退的开始。只有真正把握住进退的人,才能在任何时候都游刃有余。 进退之间往往可以成就一段人生,同样也可以使那唾手可得的成功
36、在瞬间灰飞烟灭。这取决于个人在这进退之间所作的取舍。 处于任何一种情况下,既要做好奋力前行的准备,又要 有全身而退的计划,在这一进一退之间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益。 不要把退当成法宝把进当成教条、退与进的取舍需要深思熟虑、进退的抉择需要一颗平常心。 只退不进是畏缩胆怯,只进不退是有勇无谋,只有恰如其分地把握好进退,才能游刃有余,事半功倍。 要正确看待退和进:要能屈能伸、要学会放弃,要知道满足。 退是为了更好的进,前进中遇到失败需要我们暂时选择退,然而,前进途中收获辉煌时,暂时的退也不妨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我赞美革命者的奋勇前进,义无反顾,鄙弃胆小怕事者的唯唯诺诺,退缩不前;但我也佩服退避三舍的英雄风度,排斥一味盲目 的急功近利。进与退,只在你的一步之间,能真正把握住进退的人,才能把握住真正的人生。 进,一步一步迈向自己理想的高峰,是每个人都应该拥有的追求。可当到达一定程度后,你就该停下,认真思索自己的位置,权衡是继续前进,还是短暂休息,还是退一步做更好的打算。只进不退,就是缺乏对自己所处环境的正确认识,而往往产生令人遗憾的结局。 退的三种境界:畏难而退是退缩;知难而退是明智;为进而退是智慧。 很多时候, “退 ”并不意味着自甘堕落自我放弃;相反,它恰恰提供了一个反思过失,积蓄能量的最好时机。 “退 ”的时候,人往往变得更清醒,更理智,也更有主见。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