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届山东省济宁市金乡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远 岫 ( xi)木 讷 ( n) 惬 意( xi)自怨自 艾 ( y) B 笃 信( d) 悭 吝( jin) 落 枕( lo) 否 极泰来( fu) C 拓 本( tu)压 轴 ( zhu) 饮 马( yn)不容置 喙 ( hu) D 掾 吏( yun) 模 样( m) 侪 辈( chi) 缄 默无言( jin) 答案: D 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的叙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巴黎圣母院中副主教克洛德用尖刀刺伤卫队长费比斯后逃走,和卫队长在一起的艾
2、丝美拉达却被认定为凶手,被判处死刑。 B宝玉淋雨回家,众人不知是宝玉,嬉闹着不给开门。宝玉生气,冒失地踢了前来开门的麝月。 C第三次出游,堂吉诃德和桑丘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托波索拜访意中人杜尔西内娅小姐。 D为了商讨是否与刘备联盟,周瑜应孙权之招来到柴桑。东吴群臣,各持己见,争论不休。孔明见到周瑜后,巧妙地背诵了铜雀台赋,智激周瑜,终于促成孙刘联盟。 答案: B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现在大概不会有人公开赞成掠夺性的强盗行径了, 。生态不仅是科学问题,而且是伦理问题,正是伦理为科学规定了界限。 但是,同为主张善待自然,出发点仍有很大分歧
3、 我的看法是,两派都有道理 一派反对人类中心论,认为从根本上说,自然是一个应该敬畏的对象 一派强调以人类为中心,从人类长远利益出发,合理利用自然 合理利用自然是科学,不管合理的程度多么高,仍然是科学,而科学必有其界限 但说的是不同层次上的道理,而低层次的道理要服从高层次的道理 A B C D 答案: D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铁路史上修建难度最大、历时最长、单公里造价最高的山区铁路宜万铁路已于 12月 22日全线通车了。 B 1989年上海率先进行了夜景照明建设,此后,城市光环境建设经历了逐步从大城市及东南沿海向内地推移。 C最近两年来,蔬菜、肉类、服装、鸡蛋、食用油等农
4、副产品普遍涨价,与之相关的消费品价格也开始提价。 D据中国社科院相关部门预测,今年中国网络购物总额接近 5000多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 3%。 答案: A 下列划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分析人士指出,俄罗斯成为最后加入世贸组织的世界主要经济体,除入世谈判 一波三折 外,还与俄国内在入世问题上态度摇摆有关,国内支持者和反对者阵营平分秋色。 B面对全行业固网业务的颓势和移动业务的瘸腿,英国电信凭借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执行力,走出了 日薄西山 的困境。 C武侠的没落已经是一个经久不衰的话题。尽管网络小说层出不穷,但大多滥竽充数,令人 不忍卒 读 ,缺乏武侠小说必要的传统文化
5、底蕴,却想要超越前辈,那是万万不可能的。 D道德水平的滑坡日益制约着中国的发展,频频发生的各类安全事件让我们看到了社会道德的缺失;不过,能在这时发现问题, 亡羊补牢 ,尚未太晚。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编辑橘子洲心心相映如鸟斯革,如荤斯飞 B付梓吊角楼食不裹腹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C殆惰亲合力谈笑风生宠命优渥,岂敢盘桓 D讥诮打哆嗦轻鸢剪掠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答案: D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 ) A针 灸 炙 烤 绊 倒河 畔 纵横 捭 阖 稗 官野史 B 篡 改编 纂解 嘲押 解 一夫 当 关死 当 结草 C G悍 剽 窃 蹊 跷 蹊 径
6、 强 弩之末期功 强 近 D 赝 品荣 膺宿 仇 宿 将功亏一 篑 振聋发 聩 答案: A 现代文阅读 文字阅读( 9分) 词在发展的初期,普遍被视为 “小道 ”。不过,起源于民间的文体,到了文人手中,往往被赋予更深的意义,因而几乎在词得到北宋文人比较普遍喜爱的同时,词坛就出现了尊体 之说。这一学说大致是在相反相成的两个层面展开的。 北宋前期,花间、南唐词风盛行,学之者多追求风格细腻柔婉,至柳永则趋于平俗浮靡,于是有苏轼对传统词风的改革。苏轼改革词风的方式是 “以诗为词 ”,主要表现为对题材内容的拓展,对格调意蕴的重视等。这在主要以倚红偎翠为基本内容的传统中,显得非常另类,所以当时经常得到讽刺
7、性的评价。 值得提出的是,苏轼的这一类创作有着非常鲜明的自觉意识。这表现在,首先,他要突破传统,自成一家。其次,他在文学创作上一贯具有争胜心态。对词坛上某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的努力,他应该是曾经注意的。以我们对苏轼个性的了解,他肯定要在这方面继 续力争超越前人。所以,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既有和传统词风的争,也有和体现士大夫意识的新兴词风的争,前者是破,后者则是进一步立。 就在苏轼提出词 “自是一家 ”不久,李清照又提出了词 “别是一家 ”的说法,同样进行了 “尊体 ”的探讨。不过,和苏轼不同,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的。在其著名的词论中,这位女词人对北宋词坛作了全面梳理,在对所谓 “
8、俗词 ”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因为词自产生以来,本身就是一种音乐文学,到了李清照的时代,仍然主要是音乐文学。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 ,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尽管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彼此带有一定的否定性,但不可否认,二者都有尊体的动机。前者是从意义的层面上,要把词向传统诗文的表达功能靠拢,从而否定 “小道 ”之说;后者则从词的本来意义上,强调艺术的精工,从而保证这一文体的特殊性。看似相反,实则相成。 苏轼和李清照的尊体论,实际上从两个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因而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 注 尊体:指词这种体裁被词作家所推崇,不再被视为 “小道 ”。 【
9、小题 1】下列关于 “尊体 ”的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词在发展初期,普遍被视为 “小道 ”,到北宋时期,词坛始出现尊体之说。 B苏轼 “以诗为词 ”,对传统词风进行改革,这在当时是非常另类的表现。 C当时词坛有人正努力冲破花间、南唐词风,苏轼也力争以创作实践来超越。 D李清照并不反感北宋词坛 “俗词 ”,她主要批评了词作忽视音乐性的做法。 【小题 2】下列对苏轼、李清照尊体的 “两个层面 ”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 A苏轼突破词的传统,主要表现为拓展词的题材内容,重视词的格调意蕴,因此自成一家。 B李清照主要是从词的体性入手,来维护 “别是一家 ”的词的本来特征 音乐性
10、。 C苏轼和李清照的词论,分别从意义的层面上和艺术的层面上尊体,两者相反相成。 D两种尊体论从不同方面划出了中国词史的轨迹,但都不被当时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小题 3】依据文中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苏轼的幕僚调侃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 大江东去 ”,体现当时词坛对苏轼 “另类 ”词风的讽刺性评价。 B超越传统词风是 “破 ”,超越新兴词风是 “立 ”,由于创作上的争强好胜,苏轼“立 ”的成就远远大于 “破 ”。 C进入南宋以后,李清照由于有了国破家亡的惨痛经历,其词作内容转为深沉,但依然保持了音律之美。 D苏、李的尊体论,不断在后世得到回应,可以推想,它们会在
11、拓展主题和遵守音律两个方面不断互补。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1】 D 【小题 1】 B 【小题 1】原文说的是 “在对所谓 俗词 大加声讨的同时,主要批评了忽视词的音乐性的做法 ”。故选项中 “并不反感 ”的说法是颠倒是非。 【小题 1】 4段末句提到 “偏离了这一传统,或者使得这一传统变味,显然不能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李清照重视词音乐性的主张,应该可以为词坛的多数人接受。 【小题 1】原文第三段说 “苏轼实际上是在几个方面争胜 ”,并没有得出 “苏轼立的成就远远大于破 ”的结论。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逆 爱 (佛刘) 七爷是个匪。 七爷原来不是匪。有一年地主逼债,娘上
12、吊而死,七爷红了眼,趁一个月黑风高之夜,七爷杀了地主一家,然后上山当了匪。 当匪的日子七爷很快活,这是一种和原来完全不同的生活。没吃的了,就去抢;没花的了,就去夺。要酒有酒,要肉有 肉,要女人也有女人。 桂花就是在一次抢劫中,被七爷掳上山的。 桂花吓坏了,瘫在轿子里。七爷说,你不要怕,被七爷看上,是你的福气。 桂花是大家闺秀,读过书,也见过世面。刚开始只是被吓蒙了,镇静下来后,她抱定了拼死的念头。 桂花漂亮,尤其在灯光下,更有夺人魂魄之感。七爷看傻了,他觉得桂花是他见过的最漂亮的女人了。他想,拥有了桂花,他这辈子也就不白活了。 但是桂花不从,桂花说,你敢动我一下,我就撞死给你看。 七爷被桂花的
13、气势镇住了,越是这样的女人,对他越有吸引力。为了脱身,桂花想尽了办法,无奈七爷看得紧,桂花寸步 难行。 有一天,桂花说,让我嫁给你也行,但你必须答应我一个条件。 七爷说,请讲。 桂花说,你必须明媒正娶,否则我宁死不嫁。 七爷拍拍腰间的手枪说,这好办,你定日子。 桂花说,我要先回家见一下爹娘,然后再跟你们回来。 七爷说,好办。 选了一个艳阳高照的日子,一伙人浩浩荡荡地下了山。桂花的爹娘先得到了消息,既高兴又忧愁,高兴的是女儿还活着,忧愁的是女儿要嫁给一个土匪。 就在一家人喜忧参半忙活婚事的时候,村外忽然响起了枪声。七爷的一个手下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日本鬼子已经把村子包围了。 所有的人都慌张起来,
14、情急之下 ,七爷一拍腰间的手枪,大声道,有七爷我在呢,弟兄们掩护,让桂花她们先撤。 桂花看着豪情万丈的七爷,心里莫名其妙地动了一下。 七爷说,桂花,你赶快走,如果咱俩有缘分,那就打跑了鬼子我再去找你,如果没有缘分,也许就见不着面了。 桂花半信半疑地看着七爷,没想到竟是这样的结果。 七爷拔出了腰间的手枪,他大手一挥,高声说,弟兄们,保家的时候到了,我们土匪也是爱国的。 桂花凄婉地看着七爷,忽然说,你要小心。 七爷怔怔地看了一眼桂花,一股暖流忽然涌上心头,这就是爱情的滋味吗?可惜它来的太晚了。 我们走!七爷挥了一下手臂, 带着人冲了出去。 没过多久,村子里已是枪声一片。 桂花跟随着父母还没跑出去,
15、就被鬼子围了回来。她们都被赶到村西空旷的一块土地上。桂花眼尖,一眼就看到了被五花大绑着的七爷和他的几个弟兄。桂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上。 七爷的半边脸上都是血,好像是受伤了。 一个指挥官模样的鬼子拄着战刀,来回巡视着人群,忽然回身一指七爷说,你的投降的有! 七爷怒目圆睁,脸上的血还在往下滴答。 只要你投降了,吃香的喝辣的,皇军是不会亏待你的。 去你妈的,七爷冲着指挥官吐了一口唾沫,别看老子是土匪,可老子活是中国的人,死是中国的鬼, 让老子投降,痴心妄想! 桂花看着七爷,没想到一个土匪竟然还有这样的骨气。 死啦死啦的有!统统的死啦死啦的有!指挥官气急败坏,挥舞着手里的战刀。七爷死了,七爷手下的
16、几个弟兄也死了。 桂花和大部分的乡亲都活了下来。 桂花一生未再嫁。她说,她已成过亲,嫁过人了。 (选自 2011年第 8期山花)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4分 ) A匪徒七爷抢了大家闺秀桂花,虽然七爷满心欢喜漂亮的桂花,可她誓死不从。后来日本鬼子围村时,七爷带领兄弟舍命掩护桂花和乡亲们,才打开了桂花爱情的心扉。 B桂花其实并未与七爷 “拜天地 ”“入洞房 ”,但 “她说,她已成过亲,嫁过人了 ”,这只不过是没有遇上意中人而给前来说媒者的一个托词。 C桂花是一个刚烈之女,自从七爷有了拔枪保家卫国的举动后,对七爷的爱热烈奔放起来,时而嘱咐七爷小心,时
17、而面露钦佩之情。 D作者善于运用 “留白 ”的手法,恰到好处的 “空白空间 ”在读者脑中拉伸了故事的长度,也增加了人物的厚度,使得 小说精彩纷呈,韵味无穷。 E.这篇小说语言凝练,情节集中,人物极富个性。形象的动作描写和个性化的语言描写,将桂花和七爷这种非常规的爱情故事写得曲折回环,感人肺腑。 【小题 2】小说一开始就写 “七爷是个匪 ”,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3】七爷和桂花分别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逆爱指违背常情、不合常理的爱,含贬义。小说的题目是 “逆爱 ”,有人认为应改为 “真爱 ”,你认为哪个更佳?请谈谈你的理由。 (6分 )
18、答案: 【小题 1】 BC 【小题 1】 点明七爷身份,为后面情节发展作铺 垫; 先抑后扬,更好地塑造七爷充满豪情和血性的性格; 增强小说的戏剧性,让桂花对七爷的爱具有出人意料的效果。(每点 2分,任答两点即可。) 【小题 1】 七爷:霸道、耿直,可以从七爷为匪的情况来分析;( 2 分)爱国、有骨气、有豪情,可以从七爷挺身而出,救助桂花和乡民的言行来分析。( 1分) 桂花:倔强、刚烈、真挚,可以从桂花开始的誓死不从和最后一生未再嫁来分析。( 3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 1】观点一:以 “逆爱 ”为佳。用逆爱更符合人物身份、故事情节,且能具有寓褒于贬、出人意料的艺术效果。 观点二:以 “真爱
19、”为佳。真 爱就是坚贞不渝地爱着对方,就是愿意为对方牺牲一切,七爷和桂花各自的言行就是真爱的具体体现,用真爱更明白,直接点明小说主旨。 【小题 1】 B不是 “没有遇上意中人 ”,而是要为七爷守节,不愿再嫁。 C“对七爷的爱热烈奔放 ”错。 【小题 1】考查段首句的作用,此处注意欲扬先抑。 【小题 1】本题考查 “鉴赏作品的形象 ”考点,能力层次为 E,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小题 1】本题考查 “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 ”考点,能力层次为 F,侧重 “探究 ”能力的考查。这是一道探究题。答题之前,先对作品有充分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 面对一篇陌生的文学作品,要善于抓住关
20、键语句,理清全文脉络,明白作品所表达的主题,对全文有一个整体认识和把握。具体答题时,还要切忌脱离文本,想当然地去套用鉴赏术语,避免空洞抽象的泛泛而谈或不着边际的任意罗列,更不能根据个人的主观喜好冠作隧意的褒贬。本题可以从客观与主观两方面去思考。观点 2分;理由 4分,每点 2分)(任答其中一个观点即可。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普,字则平,幽州蓟人。世宗用兵淮上,宰相范质奏普为军事判官。太祖尝与语,奇之。太祖北征至陈桥,被酒卧帐中,众军推戴,普与太宗排闼入告。太祖欠伸徐起,而众军擐甲露刃,喧拥麾下。及受禅,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太祖数微行过功臣家,普每退朝,不
21、敢便衣冠。一日,大雪向夜,普意帝不出。久之,闻叩门声,普亟出,帝立风雪中,普惶惧迎拜。帝曰: “已约晋王矣。 ”已而太宗至,设重 地坐堂中,炽炭烧肉。普妻行酒,帝以嫂呼之。因与普计下太原。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面,太原既下,则我独当之,不如姑俟削平诸国,则弹丸黑子之地,将安逃乎? ”帝笑曰: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初,太祖侧微,普从之游,既有天下,普屡以微时所不足者言之。太祖豁达,谓普曰: “若尘 埃中可识天子、宰相,则人皆物色之矣。 ”自是不复言。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
22、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沈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 有群臣当迁官,太祖素恶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太祖怒曰: “朕固不为迁官,卿若之何? ”普曰: “刑以惩恶赏以酬功古今通道也且刑赏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宋史 赵普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普与太宗排 闼 入告。闼:门 B吾 意 正如此,特试卿尔。意:料想 C初,太祖侧微,普从之 游 。游:交游 D家人 发 箧视之。发:打开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的词的意义
23、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 以 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夫夷 以 近,则游者众。 B 因 与普计下太原。不如 因 而厚遇之。 C普刚毅果断,未有 其 比。而余亦悔 其 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朕固不 为 迁官,卿若之何?既自以心 为 形役 【小题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刑以惩恶赏 /以酬功古 /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 /刑赏非陛下之 /刑赏岂得以喜怒 /专之。 B刑以惩恶赏 /以酬功古 /今通道也 /且刑赏 /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 /刑赏 /岂得以 /喜怒专之。 C刑以惩恶 /赏以酬功 /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刑赏 /
24、岂得以喜怒专之。 D刑以惩恶 /赏以酬功 /古今通道也 /且刑赏 /天下之刑赏 /非陛下之 /刑赏岂得以喜怒 /专之。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1】 B 【小题 1】 C 【小题 1】意:意图 【小题 1】 B因:介词,趁机。 A以:介词,因为;连词,表并列。 C其:代词,他;代词,自己。 D为:介词,替;介词,表被动。 【小题 1】此题考查断句能力,可根据句意断句。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小题。( 10分) 渡汶河 (明)谢肇 J 霜飞月落野鸡啼,雾锁长林水拍堤。 夹岸人家寒未起,孤舟已过汶河西 。 注: 本诗为诗人在游宦途中所作的一首纪行小诗。 汶河:今名大汶河,发
25、源于山东莱芜北,流向西南,经汶上县入运河。 【小题 1】请分析这首诗的前两句在写景上有何特点,烘托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 5分) 【小 题 2】诗的后两句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写了渡河?试加以分析。( 5分) 答案: 【小题 1】诗人摒弃了一切妍丽的色彩,只以水墨的浓淡不等的渲染,描写出荒寒枯寂的清气幽韵,荒野的鸡鸣和拍岸的水声则以声衬静,更加突出了境界的幽寂。( 5分) 【小题 1】诗人以反衬的手法来写渡河。汶河两岸的人家因天寒还未起身,而诗人的孤舟已渡过汶河向西而去了,表现出羁旅行役的艰辛。( 5分) 【小题 1】此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属于景物形象的一类题。 【小题 1】本题考查
26、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考点,能力层次为 D,侧重 “鉴赏评价 ”能力的考查。 “表达技巧 ”分为四个理解层面由低到高(字词一句子 段落一篇章),分别是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借代等)、表达方式(记叙、说明、描写、抒情、议论,诗歌中主要是描写和抒情)、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比兴等)、谋篇布局手法(开头、结尾、过渡、照应等)。 作文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雨果有句名言: “痛苦能够孕育灵魂和精神的力量,灾难是傲骨的乳娘,祸患则是人杰的乳汁。 ”在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真正的绝境,有的只是绝望的思维。只要心灵不干涸,再荒凉的土地,也会变成生机 勃勃的绿洲。 读了这段文字,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感悟?请自定立意,自定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 700字的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