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议论散文两篇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束 缚 /师 傅 兑 现 /堆 放 咳 嗽 /骇 人听闻 B 隔 离 /搁 浅 赎 罪 /渎 职 望 /百无 聊 赖 C 给 予 /给 力 境 界 /靖 边 堕 落 /摇摇欲 坠 D 露 天 /披 露 木 屐 /步 履 英 俊 /崇山 峻 岭 答案: B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 A抢抓机遇谋发展,各地干部普遍有一种 计日以待 的紧迫感,许多人用 “五加二、白加黑 ”的连轴转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 B曹魏文化是安徽历史文化的重要章节,是我们共同
2、的精神财富。挖掘传承其思想精华,是我们 义无反顾 的责任,责无旁贷。 C李可染的山水画能够在当代山水画坛 别开生面 ,在于他始终奉行不断深入传统与不断感受自然并行不悖的山水画创作之路。 D与漫长而久远的 “后世博时代 ”相比, 184天的 “世博时刻 ”如 浮光掠影 ,但是它注定将给中国留下更为深远的历史影响。 答案: C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没有弱势群体和强势群体之分并不等于没有差别,一人有差别的社会并不等于是不和谐的社会,也不等于不公正。 B “微博 ”这种网络社交工具的广泛使用,加快了信息流通的速度和质量,促进了中国公民社会的发展。 C中国和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发达国家
3、和最大发展中国家,两国关系稳定发展本身就是对世界和平稳定的重大贡献。 D企业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面对这样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创业的勇气和创新的锐气。 答案: D 在横线处填入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人生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还有一半得之于感受。所谓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我的感官和心灵, _, _。 _。 _;_; _。这几个人反应不同,和感受力的强弱有很大关系。 眼见颜色,耳闻声音,是感受;见颜色而知其美,闻声音而知其和,也是感受 旁人也许说它很宜于入画,或者说它是高风亮节的象征 比方路边有一棵苍松,你看见它只觉得可以砍来造船 这两个字涵义极广 同
4、一美颜,同一和声,而各个人所见到的美与和的程度又随天资境遇而不同 我见到它可以让人纳凉 A B C D 答案: D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又是春天,窗子可以常开了。春天从窗外进来,人在屋子里坐不住,就从门里出去。不过屋子外的春天太贱了!到处是阳光,不像射破屋里阴深的那样明亮;到处是给太阳晒得懒洋洋的风,不像搅动屋里沉闷的那样有生气。就是鸟语,也似乎琐碎而单薄,需要屋里的寂静来做衬托。我们因此明白,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好比画配了框子。 同时,我们悟到,门和窗有不同的意义。当然,门是造了让人出进的。但是,窗子有时也可作为进出口用,譬如小偷或小说里私约的情人就喜欢爬窗子。所
5、以窗子和门的根本分别,决不仅是有没有人进 来出去。若据赏春一事来看,我们不妨这样说: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窗子打通了大自然和人的隔膜,把风和太阳逗引进来,使屋子里也关着一部分春天,让我们安坐了享受,无须再到外面去找。古代诗人陶渊明对于窗子的这种精神,颇有会心。归去来辞有两句道: “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不等于说,只要有窗可以凭眺,就是小屋子也住得么?他又说: “夏月虚闲,高卧北窗之下,清风飒至,自谓羲皇上人。 ”意思是只要窗子透风,小屋子可成极乐世界;他虽然是柴桑人,就近有庐山,也用不着上去避暑。所以,门许我们追求, 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
6、小题 1】作者说 “到处是阳光 ”的春天 “太贱 ”,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 _ 【小题 2】结合上文,简要分析为什么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 ”?用 “画配了框子 ”来比喻是什么意思 ? 答:_ _ 【小题 3】 “门许我们追求,表示欲望,窗子许我们占领,表示享受。 ”一句中的 “追求 ”和 “占领 ”的含义各是什么? 答:_ _ 答案: 【小题 1】 “物以稀为贵 ”,春光一多,人们就不珍惜了。 “贱 ”字表意准确,新颖传神。表达了作者对有限制,有剪裁的春天的喜爱之情。 【小题 2】 (1)作者认为屋子外面的春天 “太贱 ”,如果在屋子里透过窗子看春天,由于屋子里的
7、阴深、沉闷、寂静,反而会觉得春天更明亮、有生气、喧闹。 (2)因为春天是美丽如画的,作者欣赏时是通过 窗子进行的,窗子就像画框,所以用画框来比喻。 【小题 3】 “追求 ”表示 “门 ”可以走出去,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欲望,主动地去追寻春光,领略春光; “占领 ”表示 “窗 ”可以引诱一角进来,我们透过窗子可以剪裁它,欣赏它,享受它,我们对它有 “占领 ”的意思。 (意思符合即可 )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贱 ”字是作者从美学角度对春光明媚的评判。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要通读全文根据文意特别是本段文意来理解。 【小题 2】试题分
8、析:抓住前文 “我们因此明白 ”的 “此 ”指代的内容,可以解决第一个问题,用 “画配了框子 ”来比喻 “春天是该镶嵌在窗子里看的 ”,结合作者对“窗 ”的观点分析,可解决第二个问题。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的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句子的理解首先要根据文意判断,其次要根据句子前后内容判断。 【小题 3】试题分析:解答时要结合 “门 ”和 “窗 ”的不同:有了门,我们可以出去;有了窗,我们可以不必出去。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句子理解能力。 点评:对文章句子中词语的理解主要根据句子意思来判断,还要在理解全文文意的基础上进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在一扇
9、扇门内,隐藏着何等的奥秘! 没有人知道,当他打开一扇门时,有什么在等着他,即使那是最熟悉的屋子。时钟滴答响着,天已傍晚,炉火正旺,也可能隐藏着令人惊讶的事情。修管子的工人也许已经来过 (就在你外出之时 ),把漏水的龙头修好了。也许是女厨的忧郁症突然发作,向你要求得到保障。聪明的人总是怀着谦逊和容忍的精神来打开他的前门。 有各种各样的门。有旅馆、商店和公共建筑的转门。它们是活泼喧闹的现代生活方式的象征。难道你能想象密尔顿或潘恩急匆匆地穿过一 扇转门么?还有古怪的吱吱作响的小门,它们依然在变相的酒吧间外面晃动,只有从肩膀到膝盖那样高低。然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10、而是一扇窗户。门的意义就是把隐藏在它内部的事物加以掩盖,给心儿造成悬念。 开门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当侍者端给你晚餐的托盘,他欢快地用肘推开厨房的门。当你面对倒霉的书商或者小贩时,你把门打开了,但又带着猜疑和犹豫退回了门内。彬彬有礼、小心翼翼的仆役向后退着,敞开了属于大人物的壁垒般的橡木门。富于同情心然而深深沉默的牙医女助手,打开通往手术室的门,不说一句 话,只是暗示你医生已为你做好了准备。一大清早,一扇门猛然打开,护士走了进来 “ 是个男孩! ” 门是隐私、回避的象征,是心灵躲进极乐的静谧或悲伤的秘密搏斗的象征。没有门的屋子不是屋子,而是走廊。无论一个人在哪儿,只要他在一扇关着的门的后面,他
11、就能使自己不受拘束。在关着的门内,头脑的工作最为有效。人不是在一起牧放的马群。狗也知道门的意义和痛楚。你可曾注意过一只小狗依恋在一扇关闭的门边?这是人生的一个象征。 开门是一个神秘的动作:它包容着某种未知的情趣,某种进入新的时刻的感知和人类烦琐仪式的一种新的形式。它包含着 人间至乐的最高闪现:重聚,和解,久别的恋人们的极大喜悦。即使在悲伤之际,一扇门的开启也许会带来安慰:它改变并重新分配人类的力量。然而,门的关闭要可怕得多,它是最终判决的表白。每一扇门的关闭就意味着一个结束。在门的关闭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悲伤。一扇猛然关上的门是一种软弱的自白。一扇轻轻关上的门常常是生活中最具悲剧性的动作。每一个人
12、都知道把门关上之后接踵而来的揪心之痛,尤其是当所爱的人音容宛在左右,而人已远去之时。 开门和关门是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生命不会静止不动并听任我们孤寂无为。我们总是不断地怀着希望开门, 又绝望地把门关上。生命并不像一斗烟丝那样持续很久,而命运却把我们像烟灰一样敲落。 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它像突然扯断了系在你心上的绳索。重新打开它,是徒劳的。至于另一扇门是不存在的。门一关上,就永远关上了。通往消逝了的时间脉搏的另一个入口是不存在的。 【小题 1】作者开头说: “开门和关门是人生中含意最深的动作。 ”请根据文意写出 “开门 ”和 “关门 ”的含义。 答:_ _ 【小题 2】在节选部分的第三
13、段中,作者说: “玻璃门根本不是门。 ”请联系 “门 ”在文中的主要含义,分析这样说的原因。 答:_ _ 【小题 3】请分别以下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开门和关门严峻的生命流动的一部分。 (2)一扇门的关闭是无可挽回的。 答:_ _ 答案: 【小题 1】 “开门 ”的含义是:预示着一个新的开始。关门 的含义是:意味着一个结束。 【小题 2】因为玻璃门是透明的,毫无隐秘可言,而一扇门的象征和奥秘存在于它那隐秘的性质。 【小题 3】 (1)人生包含着一个个重要阶段的开始和结束。 (2)当一个过程结束之后,再让它重现是不可能的。 【小题 1】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先找出文中论述 “
14、开门 ”和“关门 ”含义的语段,节选部分的第 6段;然后再筛选其中能回答这个问题的关键信息。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只要联系全文分析其意义即可。既有表面的,又有深层的。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 对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把握,作者认为 “门是隐私、回避的象征 ”,而 “玻璃门 ”不具备这一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分析能力。 点评:此题主要从文章内容分析,原因类的试题答案:一般在上下文中便会出现,进行总结即可。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语句含意的理解,这两个句子分别是这两 段文字的关键句,要结合这两段文字的意思理解和解释。 考点:本题考查
15、对文意的分析理解能力。 点评:分析开门和关门的含义,文章上下都是围绕这个话题进行的,所以,只要分析文段意思即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 墙 早上,躺在床上两眼直勾勾地瞅着那雪白的墙,忽然间觉得这位朝夕相处的朋友身上竟也有许多传奇与内涵。 世上本没有墙,由于人类不安全感的增长,才有了墙。墙的出现肯定是人类发展史上的一块里程碑,否则有巢氏也就不会那样受人敬重。在墙没有出现之前,人类只能住那并不十分安全的山洞,要么就干脆露宿野外,连睡觉都睡不安稳,这样的生活是何等艰难,文明的发展势必也会受到极大的阻碍。但是,有了墙,尤其是墙立体起来构成房屋的时候,一切都不同了。人类可以放心休息,风、霜、雨、
16、雪、虫豸、野兽 一概不管。有了好的休息,也就有了更充足的精力,文明的进程也便得到了极大地推动。因为只有人的生命得到保证,他才有工夫做别的什么事情。在半坡,在河姆渡,都有了墙,而因为有了墙,分分割割,一个简单的社会便形成了。 墙的初衷是简单的,就是保护,给人一种安全和温馨。实用是第一位的,不需太在乎形象。但是,许多东西都不是这么简单,人刚得到墙的庇护,就开始忙着为它打扮。这本无可厚非。但是,不多久,这种装扮就不是给墙了,而是变相地装扮墙的主人。装饰并不是为了墙,人类从一开始就很以自我为中心,只可惜大多数个体没有成为中心的资本,于是就只能装饰给别人看。正如人的化妆打扮 ,是给自己看的吗?好像大多不
17、是。但大家很热衷。在很多的时候,人们并不知道做什么是为了什么或为了谁,然而却又总表现得理所当然。 于是,墙有了颜色,有了图案,有了种种形状,有了 似乎还不错,是一个很好的美术分支。只可惜,在历史的车轮下,再好的墙也终究要被碾碎,像阿房宫,像圆明园,像 只是个时间问题而已。人类很奇怪,总是辛辛苦苦地追寻,得到后又不知珍惜。常常呕心沥血创造了美,却又简简单单地把它亲手打碎。 或许会有不朽,颐和园、紫禁城不是还好好的吗?但是谁也说不清它们到底是否真能不朽。明天无法预知,而且当它们朽 了的时候,我们自己恐怕也已经先朽了。而连我们自己都朽了,它们朽不朽还有什么意义呢? 人间处处都是费解的难题。 将特长发
18、挥到极致是件美事,但个性的过分膨胀又往往适得其反。许多人许多事都是毁在自己的特长与个性上,墙同样有这样的悲剧。墙的最大作用是保护,但当它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强化后,便成了一种隔离与时淡时浓的恐怖。中世纪的古堡,封建岁月的城墙,几乎个个坚不可摧,但也正因为这坚固的保护,使许多事物不能及时地被时代更新。于是,一场,又一场,流血冲突,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直到火炮诞生,它才在毁灭中得到了梦 寐以求的解脱。 这是个悲剧。人之间的纷争总是牵连无辜,而且在通常的情况下,无辜的结局总比罪魁更惨。 墙,建了毁,毁了建,似乎总有些进步,但人类在更多情况下总在机械地重复,做了许多无用功。许多新的创造只起一
19、时之用,不多久就成了祸害,而且常常祸害得让人莫名其妙搞不懂。墙本来是保护人类免受伤害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墙却几乎成了人与人之间戳不破的隔膜,跨不过的鸿沟。一面面墙把世界分割得七零八落,把一个个灵魂孤立起来,把一切精神联系都割裂了,而这无疑是一种更大的伤害!于是,种种社会病、心理病都出现了,因为我们的种族内部失去了沟通。 人常常自己为自己制造枷锁。 物质是实在的,精神却不然。因此,许多精神范畴的东西常常要到物质中寻找载体。于是,有了象征,墙也是。我说不清这是好是坏。有了象征的墙平添了许多色彩,而不带象征的墙更少了无数的忧患 走在大街上,花花绿绿到处是墙,可我总觉得冷冰冰的。内心里,我总是怀念昔日
20、的土坯墙,很粗糙,但很实在,很有人情味,是可以亲眼看着它在人的手中一点点地成长起来的。墙上或许有剪纸,而不是什么乌七八糟的明星。这才是我的墙,是一面真实的、生活中的墙。 (选自散文百家 ) 【小题 1】结合上下文,理 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人间处处都是费解的难题。 答:_ _ (2)人常常自己为自己制造枷锁。 答:_ _ 【小题 2】文章说 “城墙浸透了人类的悲哀和自己的悲哀 ”,结合全文看, “墙的悲哀 ”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_ _ 【小题 3】文章通过墙的变迁,向我们提出了怎样的忠告? 答:_ _ 答案: 【小题 1】 (1)我们在对待诸如墙能否不朽之类的问题时,总是目光短浅
21、,无法拨开迷雾,正确地审视自己。 (2)人类在进行着不同的创造,但却未能很好地利用,一旦超越了应有的界限,创造将成为人类进步的障碍。 【小题 2】 在很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类手中,墙庇护的作用被弱化,化成了人类装扮自我的工具。 墙再好,终究难逃被历史车轮碾碎的悲剧。 墙的保护作用被无限强化,阻碍了新生事物的产生。 墙本来是一种新的创造,但结果却孤立了人类的灵魂,割裂了人类种族内部的沟通。 【小题 3】 我们应该明确追求的方向,懂得创造,更应该懂得珍惜。 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自身的特长与个性,掌握好发挥和展示的度,避免适得其反。 我们应该学会与人交流,不因 外在客观的因素而封闭自我的心灵世界。 我们应该
22、以真实的实在的生活为目标,摒弃装扮的虚假的方式。 【小题 1】试题分析:这是文中两个独句段,语言精练而又意思丰富,它们在文中的作用都是总结上文,解答其含意要结合上文的内容。第 (1)句重在理解“难题 ”是什么。第 (2)句,重在理解 “枷锁 ”指的是什么。 考点:本题考查文句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较简单,题文点的很清楚,根据上下文。 【小题 2】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从文章的整体来看,作者先谈了墙的保护作用,然后就转入了墙的 “悲哀 ”和人类的 “悲哀 ”。从文章第三自然段开始,逐段梳理概括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点评:此类题首先要从文章整体分析,其次找到重点
23、段落进行分析。 【小题 3】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中作者流露出的观点态度的把握,结合“墙的悲哀 ”和 “人类的悲哀 ”两个方面,从怎样适度的保护,怎样交流等角度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 点评:此题要根据文章内容中墙的几次变迁来分析。 语言表达 请你根据以下情境,以一名学子的身份对盈江县民族中学的学生说一段鼓舞士气的话。 要求:说话连贯、得体,至少使用一种修饰手法,不超过 60字。 2011年 3月 10日云南德宏州盈江县发生 5.8级地震,造成 25人遇难, 34万人受灾。县城教学楼被震裂,学校处于停课状态, 1万多名学生受影响。 答:_ _ 答案:请坚信,阴霾总会消失,风雨后有晴天。困难是暂时的,别放弃,我们一起努力。盈江的明天靠你们。 阅读下面三句话,按要求回答问题。 柏拉图说: “征服自己需要更大的勇气,其胜利也是所有胜利中最光荣的胜利。 ” 卢梭则谈到: “人要是惧怕痛苦,惧怕种种疾病,惧怕不测的事件,惧怕生命的危险 死亡,他就会什么也不能忍受的。 ” 鲁迅说过: “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 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厄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 ” (1)三句话谈论的共同点是 _。 (2)柏拉图侧重的是 _。卢梭侧重的是 _。鲁迅侧重的是 _。 答案: (1)人要有勇气 (2)人要有勇气战胜自己 没有勇气的后果 人要有勇气面对不幸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