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2年苏科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 5.17.3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练习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当人为的或自然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种限度时,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在草原上有:牧草 兔 鹰,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会破坏食物链,使兔的数量增多,牧草减少,还会导致一些食草动物
2、以及草原害虫的数量增加,从而使草原上牧草受到危害,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题的关键是理 解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007年 6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 “汽车拉力赛 ”,近 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 “伤痕累累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 ) A促进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 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
3、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可持续发展还意味着维护、合理使用并且提高自然资源基础,这种基础支撑着生态压力及经济的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保护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资源环境,它特别关注的是各种经济活动的生态合理性,强调对资源、环境有利的经济活动应给予鼓励, “汽车拉力赛 ”,近 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 “伤痕累累 ”,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熟知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措施在尊重草原生态规律的前提下,保护草原生态系统的牧草和其他生物和发展草原事业。 生态城市建设让
4、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答案: D 试题分析:生态城市是按照生态学原理进行城市设计,建立高效、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的人类聚居环境,是有效的利用环境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新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A、 B、 C都有利于生态城市的建设,而 “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不符合生态城市建设的要求,因为在生态环境遭到巨大破坏后,人类想再恢复到自然和谐的状态需要付
5、出沉重的代价。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点评:此题较为新颖,解答此题需了解生态城市的概念。 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 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由于湿地多水、过湿,故不透气,不适合各种植物的生长,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也多是各种水鸟或鹤类,生物的种类相对不够丰富因此湿地生
6、态系统不是所有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是热带雨林生 态系统,丰富的热量和季节分配均匀以及充足的水分为生物的生存提供了优越条件,因此热带雨林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十分丰富,所以本题答案:选 C。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 点评:此题为基础知识题,解答此题要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的多水、不通气,多以沼泽植物占优势,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不丰富。 综合题 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各种牧草、昆虫、食草鸟、食虫鸟、鹰等动植物。 请用你学过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 1)请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用文字和箭头画出食物网。 ( 2)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这些动植物之
7、外,还应有哪些成分? ( 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该草原中的人工种草实验区用网罩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实验区的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 4)若由于某种原因牧草大量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崩溃。请在下图中画出牧草死亡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短期内的数量变化曲线。 答案:( 1) ( 2)非生物部分(阳光 空气 水等)、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等) ( 3)牧草用网罩起来,破坏了原有食物链,昆虫失去天敌,大量繁殖 ( 4) 试题分析:( 1)食物链是指生产者和消 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食物网是由多条食物链交织而成的,在本生态系统中存有: 牧草 食草鸟 鹰牧 草 昆虫 食虫鸟 鹰两条
8、食物链,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非生物部分主要指光、温度、空气和水分等,草是植物为生产者,各种动物是消费者,所以还缺少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食物链被破坏导致生态平衡失调,生物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用网把牧草罩住可以防止鸟吃草籽,但是鸟吃草籽的同时也吃昆虫,导致食物链被破 坏,所以昆虫因没有天敌而大量繁殖, 细菌、真菌靠分解动植物的遗体为生,现在草死了,所以食物多了在短期内会导致其数量增加。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和食物链。 点评:此题是道基础知识题,涉及的知识点多,
9、解答此题要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书写原则等。 短文,回答问题: 2008年年初,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之间惊现一块由漂浮的垃圾聚集而成的“太平洋大板块 ”。这块可被称为世界 “第七大洲 ”的 “垃圾洲 ”由 350万吨塑料垃圾聚集而成,面积达 343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可达 30米。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海洋污染问题的关注。 专家们警告: “垃圾板块 ”给海洋生物造成的损害将无法弥补,这些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其平均寿命超过 50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只能被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而分子结构却丝毫没有改变。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塑料 “沙子 ”,从表面上看,似动物的食物,而这些无法被消化、难以
10、排泄的塑料最终将导致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另外,这些塑料颗粒还能像海绵一样吸附高于正常 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其连锁反应可通过食物链扩大、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至少有 267种海洋生物受到这种 “侵害 ”的严 重影响。 ( 1)文中提到 “这些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 ”,这里的 “生物 ”主要指 。 A、像海鸥这样的海鸟 B、像鲨鱼这样的海洋鱼类 C、细菌、真菌等这样的微生物 D、可以接触这些塑料制品的任何一种生物 ( 2)浩瀚的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活着 20多万种不同生物,其中鱼类就有 2万多种,这些鱼类为人类提供了 20%以上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之一,它与另两类营养素
11、并称人类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他们是 。 A、糖类、维生素 B、脂肪、无机盐 C、脂肪、糖类 D、无机盐、维生素 ( 3)海洋污染,已经成为人类无 法承受之痛。在以下这些做法中,对保护海洋环境有积极意义的是 。(提醒:此题多选,请选出全部正确选项) A、外出购物时尽量使用环保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B、在小溪、河流、湖泊和海滩游玩时,带走自己的生活垃圾 C、善待海洋生物,不食用海洋濒危动物,少买或不买珊瑚制品 D、对海洋鱼类要限制捕捞,规定休渔期,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E、着力治理工业 “三废 ”,大力普及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 4)紧密结合短文内容,请你谈一点你对人类和环境关系的认识: 。 答案:
12、( 1) C ( 2) C ( 3) ABCDE ( 4)人类的一些不合理的活动会影响环境 试题分析:( 1)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细菌和真菌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被生产者 绿色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了有机物,因此腐生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 ”,这里的 “生物 ”主要指细菌、真菌等微生物, ( 2)食物中含有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其中蛋白质、糖类、脂肪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并称人类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 3) A、塑料 袋不易被细菌、真
13、菌等分解者分解,使用过多、废弃过多,易造成环境污染,如果海边游玩时丢弃塑料袋会造成海洋环境污染,因此外出购物时尽量使用环保布袋,少用或不用塑料袋, B在小溪、河流、湖泊和海滩游玩时,带走自己的生活垃圾,能大大减少海洋环境污染, C善待海洋生物,不食用海洋濒危动物,少买或不买珊瑚制品,没有市场、没有需求,就没有买卖,利于保护海洋生物及其环境, D限制捕捞,规定休渔期,能保护海洋鱼类等生物,利于海洋生物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有助于维护海洋生态平衡 E着力治理工业 “三废 ”,大力普及生活污水处理 工程,可减少污水排向海洋,避免危害海洋生物,利用保护海洋环境及其生物, 所以选: ABCDE, ( 4)人类活动的加剧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如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环境资源,会造成环境的恶化、破坏,再如文中叙述的乱扔垃圾造成的海洋污染等,都会危及环境中生态平衡。 考点:此题考查的是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与人类的关系、营养物质及其作用、环境及其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点评:此题是一个综合性的填空题,涉及的知识面比较广,要熟练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才能完成此题。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