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学年黑龙江鹤北高级中学高二上期末联合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 B(带解析) 选择题 关于古代诗歌、古代散文发展的常识,下列各句表述正确的一项( 2分)( )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又称 “诗三百 ”,分为 “风、雅、颂 ”三部分,创造了 “赋、比、兴 ”的表现手法,是我国诗歌的源头。 B楚辞中的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宋玉等人创造的。 C先秦的散文不是纯文学的,主要用来说理、记事。老子论语孟子荀子庄子墨子韩非子春秋左传国语国策等虽属哲学和史学著作,但具有很强烈的文学色彩。 D唐宋时期是我国古代散文发展
2、的高峰时期,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作品影响深远,我们学过韩愈的师说、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欧阳修的醉翁亭记、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苏轼的定风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现实主义的诗歌源头。B“是我国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宋玉等人创造的 ”错。楚辞收集 了战国时代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 D苏轼的定风波不是散文。 考点:识记中外作家及其代表作。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A日本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无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胜利成果,扭曲历史,决策上 乏善可陈 。 B优秀教师,往往会运用 一波三折 的课堂教学语言,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师生
3、互动,使教学节奏的变化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 C一些商家先以模糊的广告词来 请君入瓮 ,然后再用若干霸王条款限制消费者,让消费者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D曲阜尼山砚石色呈柑黄,有疏密不均的黑色松花纹,观之 钟灵毓秀 ,触之滑腻温润。制作砚台,下墨利,发墨好,久用不乏。 答案: A 试题分析: A乏善可陈:乏 :缺乏 ,缺少;善 :优点。陈 :述说。说不出有什么优点 ,没有什么好称道的 ,叫做 “乏善可陈 ”。 B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笔法的曲折多变。现在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C请君入瓮:瓮:一种陶制的盛器。比喻用某人整治别人的办法来整治他自己。 D钟灵毓秀:凝聚
4、了天地间的灵气,孕育着优秀的人物。指山川秀美,人才辈出。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 要 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 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 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 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 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 “不合逻辑 ”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阅读王维积雨辋川庄作,选出分析错误的一项( 3分)( ) 雨空林烟火迟积,蒸藜炊黍饷东 。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
5、相疑? A辋川是王维隐居的地方,辋川庄是他在辋川的宅第。但他不是全隐,而是亦官亦隐。 B首联写农家无忧无虑的生活,连雨季节,山下农家的炊烟在丛林上空缓慢升腾,在东边的田地里,农家正在蒸藜炊黍,准备饭食。 C颔联写自然景色。广漠无际的水田上,白鹭在自由地飞翔;幽深茂密的树林中,黄鹂在婉转的歌唱。这一联体现了 “诗中有画 ”的意境:白鹭、黄鹂,视觉色彩分明;白鹭飞飞,动态鲜活,黄鹂鸣啭,声音动听; “漠漠 ”,水田空蒙, “阴阴 ”,夏木葱茏,同时又有连雨后的滋润气象。 D颈联的 “习静 ”, “清斋 ”,写出了诗人表现了山 中隐居的生活。尾联的 “争席罢 ”“更相疑? ”则表现了诗人免除世俗烦扰
6、,安于山林之乐的洒脱情怀。 答案: B 试题分析: “在东边的田地里,农家正在蒸藜炊黍,准备饭食 ”错。 “蒸藜炊黍饷东 ”一句的意思是 “女人家蒸藜炊黍,把饭菜准备好,便提携着送往东 东面田头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这首词,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 (3分 )( ) 菩 萨 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 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A本诗写一个独处闺中的女子,太阳升起,懒起梳妆,通过一系列的动作,表现她的处境和心情。 B “懒起 ”透露出主人公的心情,下句的 “迟 ”与之呼应,是了解整首
7、词意的关键。 C “照花前后镜 ”的 “花 ”,用比喻手法,写出了少妇的容颜如花般美丽,化用崔护的诗句 “人面桃花相映红 ”,可谓生动鲜活,美不胜收。 D本词写人,却将人物的表情隐蔽起来,只对人物动态及有关景物作客观描绘,暗示人物心情,给读者更多的想象体会余地。 答案: C 试题分析: C“照花前后镜 ”的 “花 ”,用比喻手法的说法错误。 “花 ”是指插在少妇头上的花,侧面写出女主人公的容颜如花般美丽。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A是以臣尽节 于 陛下之日长州司临门,急 于 星火 B悟已往 之
8、不谏感吾生 之 行休 C胡 为 乎遑遑欲何之臣之进退,实 为 狼狈 D潦水尽 而 寒潭清时矫首 而 遐观 答案: B 试题分析: A介词,对或向,引出对象 /介词,比。 B助词,处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C介词,为了 /是。 D连词,并列关 系 /连词,修饰关系。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林冲见差拨 只说公人将林冲送到沧州牢城营内来,营内收管林冲,发在单身房里,听候点视。却有一般的罪人,都来看觑他,对林冲说道: “此间管营、差拨,十分害人,只是要诈人钱物。若有人情钱物送与他时,便觑的你好;若是无钱,将你撇在
9、土牢里,求生不生,求死不死。若得了人情,入门便不打你一百杀威棒,只说有病,把来寄下;若不得人情时,这一百棒打得七死八活。 ”林冲道: “众兄长如此指教;且如要使钱,把多少与他? ”众人道: “若要使得好时,管营把五两银子与他,差拨也得五两银子送他,十分好了。 ” 正说之间,只见差拨过来问道: “那个是新来配军? ”林冲见问,向前答应道: “小人便是。 ”那差拨不见他把钱出来,变了面皮,指着林冲骂道: “你这个贼配军,见我如何不下拜?却来唱喏!你这厮可知在东京做出事来,见我还是大剌剌的。我看这贼配军,满脸都是饿文,一世也不发迹!打不死、拷不杀的顽囚!你这把贼骨头,好歹落在我手里,教你粉骨碎身。少
10、间叫你便见功效。 ”把林冲骂得一佛出世,那里敢抬头应答。众人见骂,各自散了。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 “差拨哥哥,些小薄礼,休言轻微。 ”差拨看了道: “你教我送与管营和俺的,都在里面? ”林冲道: “只是送与差拨 哥哥的;另有十两银子,就烦差拨哥哥送与管营。 ”差拨见了,看着林冲笑道: “林教头,我也闻你的好名字,端的是个好男子!想是高太尉陷害你了。虽然目下暂时受苦,久后必然发迹。据你的大名,这表人物,必不是等闲之人,久后必做大官。 ”林冲笑道: “总赖照顾。 ”差拨道: “你只管放心。 ”又取出柴大官人的书礼,说道: “相烦老哥将这两封书下一下。 ”差拨道: “既有
11、柴大官人的书,烦恼做甚?这一封书值一锭金子。我一面与你下书,少间管营来点你,要打一百杀威棒时,你便只说你 一路有病,未曾痊可 。我自来与你支吾,要瞒生人的眼目。 ”林冲道: “多谢指教。 ”差拨拿了银子并书,离了单身房,自去了。林冲叹口气道: “有钱可以通神 ,此语不差。端的有这般的苦处。 ” 原来差拨落了五两银子,只将五两银子并书来见管营,备说林冲是个好汉,柴大官人有书相荐,在此呈上。本是高太尉陷害,配他到此,又无十分大事。管营道: “况是柴大官人有书,必须要看顾他。 ”便教唤林冲来见。 且说林冲正在单身房里闷坐,只见牌头叫道: “管营在厅上叫唤新到罪人林冲来点名。 ”林冲听得叫唤,来到厅前
12、。管营道: “你是新到犯人,太祖武德皇帝留下旧制:新入配军,须吃一百杀威棒。左右与我马犬起 来。 ”林冲道: “小人于路感冒风寒,未曾痊可,告寄打。 ”牌头道: “这人见今有病,乞赐怜恕。 ”管营道: “果是这人症候在身,权且寄下,待病痊可却打。 ”差拨道: “见今天王堂看守的,多时满了,可教林冲去替换他。 ”就厅上押了帖文,差拨领了林冲,单身房里取了行李,来到天王堂交替。差拨道: “林教头,我十分周全你。 ”林冲道:“谢得照顾。 ” (选自水浒传会评本第八回,有删节) 【小题 1】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 ) A小说写了林冲发配沧州、初入牢营的一段情节,作者将笔墨
13、集中在对林冲见差拨的细 节描写上。 B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 “一般的罪人 ”的同情和关照,却遭到差拨的辱骂和恐吓。 C差拨一见林冲就破口大骂,是因为林冲只是唱喏,没有及早把柴大官人给管营等的书礼拿出来。 D小说通过对管营、差拨、牌头等人相互勾结欺压犯人的具体描写,形象地反映了牢营的黑暗现实。 E、小说借 “有钱可以通神 ”这句话,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世态人情,也表达了林冲的感慨和无奈。 【小题 2】小说第一段写林冲刚到牢营,就有犯人介绍牢营的情况,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差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刻画这个人物?请简要分析。( 6分)
14、 【小题 4】对第三段 “林冲等他发作过了,去取五两银子,陪着笑脸告道 ”这句话,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评点道: “虽是摇出奇文,然亦实是林冲身份。 ”依据小说内容,探究 “亦实是林冲身份 ”指的是林冲的哪一种身份,表现的是林冲什么样的性格和心理。( 8分) 答案: 【小题 1】 B C 【小题 2】 概括介绍牢营情况,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 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制造悬念,使故事产生波澜。(每答对一点,给 3分。意思答对即可。) 【小 题 3】第一问( 2分):差拨是个利用职权诈取钱财的势利小人。第二问( 4分): 对比法。 主要表现在对林冲先骂后夸的语言描写上。 【小题 4】两种身份:
15、教头身份。 配军身份。四种性格和心理: 谨慎小心。 沉着冷静。 隐忍顺从。 顾及颜面。(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就某一方面进行论述、探究,即可根据合理程度和论述情况酌情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项, “由于被高太尉陷害,林冲一进牢营就得到了 “一般的罪人 ”的同情和关照 ”错。 C项,差拔大骂是因为林冲没有打点钱财。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 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重要句段的作用,所以应该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思考。本文段从内容上很明显是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从结构上是为下文情节作铺垫的。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
16、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差拔先是骂林冲为 “贼配军 ”、 “贼骨头 ”,后来夸林冲为 “好男子 ”、“久后必然发迹 ”。由此可见其为人,写作的手法也已很清楚。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个探究题,做探究题时要立足文本,从文本 中去找论述的依据,并把这些依据组织到答案:里去。第一问, “亦实是林冲身份 ”这一句的言外之意是,林冲虽然是一威名赫赫的教头,但他此时确实是一配军,所以他才会拿了银子,还陪着笑脸。第二问,可结合整部小说中对林冲的刻画来思考,他逆来顺受,含垢忍辱,只求一家平安,最终被逼上梁山。他有
17、他阶级的局限性,但也有其军人的血气。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9分) 方 山 子 传 苏轼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 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 。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 “此岂古方山冠 之遗像乎? ”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 “呜呼!此吾故人陈 V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
18、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 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欤? 注释: 朱家、郭解西汉著名游侠,史记 游侠列传详载二人事迹。 方山冠古代的一种帽子。汉时为祭祀
19、宗庙时乐工舞女所戴。唐宋时隐士多戴这种形状的帽子。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闾里之侠皆 宗 之宗:尊奉 B 折 节读书折:改变 C方山子亦 矍然 矍然:欣喜的样子 D往往 阳 狂垢污 阳:通 “佯 ”,假装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欲 以 此驰骋当世乃分其骑 以 为四队 B犹见 于 眉间多 于 周身之帛缕 C而 其 家在洛阳与 其 骑会为三处 D妻子奴婢皆有自得 之 意是何楚人 之 多也 【小题 3】下列各项对文章的分析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终不得意;晚
20、年放弃了富贵生活,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 B传记主人公少年时血气方刚,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表现来丰富其形象。 C尾段作者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 “阳狂垢污 ”的 “异人 ”,可见作者对 “异人 ”的仰慕,也隐含有对方山子超脱世俗、淡泊自守的赞扬之意。 D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处境可知,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己之 “不遇 ”,本文可以视为作者当时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矍然:惊讶的样子。解释实词应联系上下文,依照语境。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
21、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介词,凭借 /介词,把; B介词,在 /介词,比; C代词,他的; D助词,的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 A“方山子出身微贱,自幼苦读 ”错误。原文是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 合 C 附【参考译文】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汉代游侠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交上好运。到了
22、晚年才隐居在光州、黄州一带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放弃坐车骑马,毁坏书生衣帽,徒步来往于山里,没有人认识他。人们见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说: “这不就是古代乐师戴的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因此就称他为 “方山子 ”。 我因贬官居住在黄州,有一次经过岐亭时,正巧碰见了他。我说: “啊哟, 这是我的老朋友陈 V陈季常呀,怎么会住在这里的呢? ”方山子也惊讶地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继而仰天大笑,请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儿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轻的时候,曾是个嗜酒弄剑,挥金
23、如土的游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见到方山子带着两名骑马随从,身藏两箭,在西山游猎。只见前方一鹊飞起,他便叫随从追赶射鹊,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紧缰绳,独自跃马向前,一箭射中飞鹊。他就在马上与我谈论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认为是一代豪杰 。至今又过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这怎么会是一位蛰居山中的人呢? 然而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勋之家,例应有官做,假如他能厕身官场,到现在已得高官荣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阳,园林宅舍雄伟富丽,可与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还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丝帛收入,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裕安乐了。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
24、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 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奇人逸士,常常假装疯颠、衣衫破旧,但是无法见到他们。方山子或许能遇见他们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19分) 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少 师 蔡伯坚,与党怀英同学,号辛、党。始筮仕,决以蓍,怀英遇 “坎 ”,因留事金;弃疾得 “离 ”,遂决意南归。 金主亮死,中原豪杰并起,耿京聚兵山东,称天平节度使,节制山东、河北忠义军马,弃疾为掌书记,即劝京决策南向。僧义端者,喜谈兵,弃疾间与之 游 。及在京军中,义端亦聚千余,说下之,使隶京。义端一夕窃印以逃,京大怒,欲杀弃疾。弃疾曰: “丐 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揣僧必以虚实奔
25、告金帅,急追获之。义端日: “我识君真相,乃青兕也,力能杀人,幸勿杀我 。 ”弃疾斩其首归报,京益壮之。 绍兴三十二年,京令弃疾奉表归宋,高宗劳师建康,召见,嘉纳之,授承务郎、天平节度掌书记,并以节度使印告召京。会张安国、邵进已杀京降金,弃疾还至海州,与众谋曰: “我缘主帅来归朝,不期事变,何以复命 ”乃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径趋金营。 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金将追之不及。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仍授前官,改差江阴佥判。弃疾时年二十三。 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六年,孝宗召对延和殿。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不为迎合。作九 议并应问
26、三篇、美芹十论献于朝,言逆顺之理,消长之势,技之长短,地之要害,甚备。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迁 司农寺主簿,出知滁州。州罹兵烬,井邑凋残,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议屯田,乃创奠枕楼、繁雄馆。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召见,迁仓部郎官,提点江西刑狱。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调京西转运判官,差知江陵府兼湖北安抚。 (节选自宋史 辛弃疾传) 【小题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少 师 蔡伯坚师:以 为师 B弃疾间与之 游 游:游玩 C 丐 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丐:给予,给 D 迁 司农主簿迁:升职或调动官职 【小题 2】
27、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辛弃疾有勇有谋的一项是( ) 弃疾曰: “丐我三日期,不获,就死未晚。 ” 弃疾宽征薄赋,招流散,教民兵 即众中缚之以归 献俘行在,斩安国于市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辛弃疾嫉恶如仇,早年未南归时,曾劝友人义端归顺耿京,后义端叛逃,辛弃疾追杀之,不念旧情。 B在耿京授意下,他奉表归宋,受到高宗召见,高宗嘉奖了他,并以节度使印告召耿京。 C叛徒张安国等人杀耿京投降金兵,辛弃疾急约友人王世隆、马全福直奔金营,于百万金兵中生俘张安国等,处置了叛徒。 D提点江西刑狱时,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受皇上嘉奖后调京西任官。
28、【小题 4】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安国方与金将酣饮,即众中缚之以归。 ( 2)辟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雅重之。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4】( 1)(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译对大意 3分, “方 ”“众中 ”名词作状语各一分) ( 2)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平时(一向)看重他。(译对大意 3分, “辟 ”“雅 ”各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B游:交往。解释实词应依据语境,联系上下文理解。例如: “越人善游矣 ”中 “游 ”的意思是 “游泳
29、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写辛弃疾的执政策略, 不能体现辛弃疾有勇有谋。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处置了叛徒 ”是朝廷,不是辛弃疾。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语句要通顺,关键词语翻译要准确,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注意下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方 ”“众中 ”“辟 ”“雅 ”。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附【参考译文】 辛弃疾,字幼安,山东历城人。年轻时以蔡伯坚为师,与党怀英同学,并称辛、党。
30、当初(辛、党)占卜仕途,凭蓍草(占卜)决定,怀英得到的是坎卦,于是留(在北方)为金主做事,而辛弃疾得到离卦,就下决心南归 大宋。 金主完颜亮死后,中原豪杰纷纷起义。耿京在山东聚集人马,号称天平节度使,调配管辖山东、河北效忠大宋王朝的军马,辛弃疾在耿京手下做掌书记,就劝耿京作南归决断。僧人义端,好论军事,早先辛弃疾有时跟他有来往。等到辛弃疾在耿京军中,义端也聚集了一千多人,(辛弃疾)劝他投奔耿京,让他做了耿京的下属。义端一天晚上,窃得耿京的大印而逃,耿京大怒,要杀辛弃疾。辛弃疾说: “请给我三天期限,(我)不抓到他,再杀我也不晚。 ”他推测义端一定将义军的虚实报告金帅,马上行动抓住了他。义端(用
31、计)道: “我知道你真正的命相,是青犀相 ,你有力量杀人,(然而)幸运的是你不会杀我。 ”辛弃疾(并不理会),斩其首回报耿京,耿京更认为他是壮士。 绍兴三十二年,耿京命令辛弃疾带奏表归宋,宋高宗正在建康慰问军队,召见了他,嘉奖了他,授他承务郎天平节度使掌书记的官职,同时用节度使印和文告召耿京。正遇张安国、邵进已杀耿京降金了,辛弃疾回到海州,与众人谋划道: “我因主帅归顺朝廷的事前来,没想到发生变故,拿什么复命呢? ”于是邀约统制王世隆及忠义人马全福等直奔金营,(此时)张安国正与金将饮酒兴浓,就当着众人将他捆绑起来带走,金将没追上他们。辛弃疾将张安国献给朝 廷,(朝廷)在闹市中将张安国斩首。朝廷
32、还是将先前的官职授予辛弃疾,改做江阴佥判。当时他二十三岁。 乾道四年,(他)到建康府做通判。乾道六年,孝宗召见大臣们在延和殿对策。当时虞允文掌管国事,孝宗帝在恢复中原问题上态度坚决,辛弃疾乘机谈了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的人才,所持的观点强硬而直露,不被(孝宗帝)采纳。(辛弃疾)写了九议和应问三篇,美芹十论献给朝廷,论述(敌我)不利和有利的条件,形势的变化发展,战术的长处短处,地形的有利有害,极为详细。因为朝廷和金主讲和刚成定局,(所以他的)建议不能实行。改任司农主簿,出任滁州知府。滁州遭战火毁坏严重,村落破败,辛弃疾放宽并减轻赋税,招回逃难流散的百姓,教练民兵,提议军队屯垦,于是创立了奠枕楼,
33、繁雄馆。朝廷征召(辛弃疾)做江东安抚司参议官,留守叶衡很看重他,叶衡入朝为相,竭力推荐胸有大志谋略过人的辛弃疾。(孝宗)召见,改任仓部郎官,做江西提点刑狱。(因为)铲平大盗赖文政有功,加官秘阁修撰。(后)调任京西转运判官,做江陵知府兼湖北安抚使。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的七律,选出赏析错误的一项( 3分)(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 柳宗元 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 茫。 惊风乱 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 共来百粤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方。 A首联登高望远,景中有情,感物起兴,定下全诗 “愁 ”的感情基调,这愁情像苍茫的海天,像曲折的江流,弥漫全诗。 B
34、颔联近处着笔,真切细致地写出了夏季风急雨骤的景象。而 “芙蓉 ”“薜荔 ”这些象征美好人格的事物遭受 “乱 ”和 “斜侵 ”,又表现出对作者遭遇政治打击的无限同情。 C颈联远景含情,由己及人,想到好友们的处境,心驰远方。对仗工整,仰观 “岭树 ”,俯瞰 “江流 ”,全方位表现诗人对好友的挂念,以及望而不 得见的惆怅。 D尾联不仅点出作者与标题中四位刺史的共同处境 被贬荒远之地,而且道出了同在荒远,却音书难通的事实,让人倍感心痛,回味绵长。 答案: B 试题分析: “又表现出对作者遭遇政治打击的无限同情 ”不恰当。芙蓉与薜荔遭受风吹雨打,暗喻自己无辜被贬的政治遭遇。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
35、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蜀 相 (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武侯庙 佚名 剑江春水绿 VV,五丈原头日又曛。旧业未能归后主,大星先已落前军。 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正统不惭传万古,莫将成败论三分。 【小题 1】比较两首诗在内容上有什么相同之处?试结合诗句加以分析。( 5 分) 【小题 2】两首诗在写景时都用到了 “空 ”字,结合诗句从艺术效果的异同点加以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扬
36、。蜀相中的 “三顾频烦 ”“两朝开济 ”“出师未捷 ”点明了诸葛亮的生平事迹;武侯庙中的 “五丈原 ”“南阳 ”“西蜀 ”等点明了诸葛亮的足迹。而 “丞相祠堂 ”“长使英雄泪满襟 ”; “正统不惭传后主,莫将成败论英雄 ”又都传递出了作者的崇敬、赞扬之情。(采分点:答对吟咏对象, 1分;答对作者态度, 1分;答出诗中的根据, 2分;整体流畅、简洁、无错字, 1分。) 【小题 2】两首诗中 “空 ”都渲染了丞相祠堂周围景色的寂寥,但杜甫诗中的 “空 ”更具感染力。武侯庙中的 “空 ”修饰的是秋草,秋天本有寂寥之感;而杜甫诗中的 “空 ”却修饰的是 “好音 ”,美妙的黄鹂之音无人欣赏,反衬更让人增
37、添寂寥之情。(采分点:都 “寂寥 ”1 分;杜诗用了反衬, 2分;结合诗 句分析,各 1分;整体流畅、简洁、无错字,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赏析。解答本题首先要回答出两首诗的吟咏对象,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赞扬。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从哪些内容可以看出是吟咏诸葛亮,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本题要回答出二者的异同,相同点要回答出两首诗中 “空 ”都渲染了丞相祠堂周围景色的寂寥,不同点要点出蜀相使用了反衬的手法,更让人增添寂寥之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
38、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将下列长句改为三个短句( 4分)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提供简洁而易操作的模型。 答案: 科学中使用的通讯系统应能提供一种模型。 这种模型是简洁而易操作的。 是为研究人类社会信息积累机制而提供的。(不违背原意,三个短句即可。评分标准 每对一句得 1分,全对加 1分 ) 试题分析:长句变短句要看清题干要求 ,先提出主干 ,修饰语按顺序变为分句。处理长定语,可以把它分离出来,独立成句;也可以利用复指的办法,使句子主干突出,条理清楚;还可以重新组句,重新排序。 考 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
39、中的空缺部分。( 6分) ( 1) ,乾坤日夜浮。 ( 2)登东皋以舒啸, 。 ( 3) ,惟有幽人自来去。 ( 4)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 ( 5) ,可怜焦土。 ( 6) ,一一风荷举。 答案: ( 1)吴楚东南坼 ( 2)临清流而赋诗 ( 3)岩扉松径长寂寥 ( 4)使我不得开心颜 ( 5)楚人一炬 ( 6)水面清圆 试题分析:每句一分,该句有误不得分。在背诵过程中要注意同音字、形近字、通假字。注意下列字形:坼、扉、寥、炬、圆。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东北下大雪,本不稀奇;对日常工作生活有一定影响,也属正常。因大雪而中小学停课,似
40、乎不曾有过。但不曾有,不是否定有的理由。今年我们龙东地区的大雪就使一些地方中小学放假一天或两天。对此,有人说,这是以人为本,减轻交通压力,避免发生安全问题;有人说,为什么是放假而不是让高年级学生参加社会清雪劳动,这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锻炼身心的契机;有人说,学生不是交了清雪费吗? 雪大 放假,下雪 清雪,看似简单,但涉及到的方面及矛盾却不少:交通压 力、学校责任、学生身心的确应该得到锻炼等等。请写一篇文章,发表你的看法。 要求: 1、立场鲜明,有理有据; 2、有一定逻辑性; 3、文从字顺,语言流畅;4、 800字左右。 答案: 谈 “责任感 ”(例文一) 浏览时下报刊,不难在招聘信息的招工要
41、求中发现, “有强烈的责任感 ”是必不可缺的条件;同样,在我们生活中, “要有责任感 ”这话也是常有所闻。可见, “责任感 ”是每个合格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 那么什么叫 “责任感 ”呢?我们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并在其中担当一定的角色,因而也必须承担一定的义务,责任感就是那种我们对自 己的角色和所承担的义务的感知。通常所说的责任感一般是指 “社会责任感 ”,这又可分为家庭责任感与集体责任感。 复旦大学教授张庆熊在谈到家庭责任感时曾引用这样一则报道。生病的母亲问她含辛茹苦养育了 18年的女儿: “如果我这病一时半会儿好不了怎么办? ”母亲原以为女儿会说句孝顺话的,谁知女孩却说,那就安乐死吧
42、。 如此冷酷的口气,仿佛这生病的母亲同她毫不相干似的。然而,类似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并不鲜见。比如有些子女一边用父母的钱摆阔气,一边却嫌父母寒伧丢了他们的脸。这些人哪知生活的不易和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似乎他们是这个家庭 的局外人,因此只知索取,却不知理解,更谈不上回报。如此下去,轻则贻误自己,拖累家庭,重则祸害社会。究其因,就是缺乏家庭责任感。 爱因斯坦说过: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很多著名大学的领导者也认为,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要首先解决高级专门人才的社会责任感这一极为严肃的问题。因此就学校而言,素质教育
43、的多维化要求学生不仅要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而且在社交活动中,必须具有集体主义义务感、荣誉感。 重视责任感的教育和培养,需要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教育结合起来。上海扬浦高级中学在对学生进行责任感教育时,曾对一些事业的成功者进行了一次调查,发现著名科学家、企业领导人以及先进模范人物,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来自他们对国家、社会的热爱,来自他们对国家、社会的责任感。例如,浙江传化集团的企业文化核心就是责任感思想理念,它成为传化集团十多年来成功发展的巨大精神力量。再上溯到历史,如北海牧羊的苏武、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之所以名垂千古,就是因为他们有责任感,他们那种以天下为己任,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44、下之乐而乐 ”,为我们养成社会责任感树立了榜样。 愿我们每个公民能根据担当着的角色,真正感知到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从而不负众望,奋发有为,在责任感的召唤下,对家庭、对社会、对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责 任 (例文二) 英国王子查尔斯曾经说过: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你不得不去做的事,这就是责任。 ” 责任不是一个甜美的字眼,它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一个人真正地成为社会一分子的时候,责任作为一份成年的礼物已不知不觉地卸落在他的背上。它是一个你时时不得不付出一切去呵护的孩子,而它给予你的,往往只是灵魂与肉体上感到的痛苦,这样的一个十字架,我们为什么要背负呢?因为它最终带 给你的是人类的珍宝 人格的伟大。
45、20世纪初的一位美国意大利移民曾为人类精神历史写下灿烂光辉的一笔。他叫弗兰克,经过艰苦的积蓄开办了一家小银行。但一次银行遭抢劫导致了他不平凡的经历。他破了产,储户失去了存款。当他带着一个妻子和四个儿女从头开始的时候,他决定偿还那笔天文数字般的存款。所有的人都劝他: “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这件事你是没有责任的。 ”但他回答: “是的,在法律上也许我没有责任,但在道义上,我有责任,我应该还钱。 ”偿还的代价是三十年的艰苦生活,寄出最后一笔 “债务 ”时,他轻叹: “现在我终于无债一身轻了。 ”他用一生的辛酸和汗水完成了他的责任,而给世界留下了一笔真正的财富。 责任的存在,是上天留给世人的一种考验,
46、许多人通不过这场考验,逃匿了。许多人承受了,自己戴上了荆冠。逃匿的人随着时间消逝了,没有在世界上留下一点痕迹。承受的人也会消逝,但他们仍然活着,死了也仍然活着,精神使他们不朽。我们都知道那个天黑了还不肯回家,站在路边哭泣的孩子。因为他要站岗,别的孩子早散了,可他为了坚守岗位宁愿站着哭泣,因为这是他的责任。 愿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有这样的心灵,责任从小就在那里成长。 愿我们所有的人都把责任之心携带在人生的道 路上,让人生散发出淡淡的,金子般的光辉。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材料作文。对于材料作文要审清材料所写内容,抓住重点语句,这样才能立意准确。材料中以下几句话是重点语句:有人说,这是以人为本,减轻交通压力,避免发生安全问题;有人说,为什么是放假而不是让高年级学生参加社会清雪劳动,这是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锻炼身心的契机;有人说,学生不是交了清雪费吗?可以抓住这三类人的不同观点进行立意。第一类人的观点可立意为:做任何事都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第二类人的观点可立意为: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抓住一切有利时机锻炼学生身心;责 任。第三类人的观点可立意为:学校要清雪上课两不误。本题虽是材料作文,但要求不较宽泛,几种观点中任选一种,只要立场鲜明、有理有据就可。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