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广东省东莞市五校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仿照例句的 句式和修辞 手法,另写两个句子。( 4分) 例句:欣赏高山,自然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强悍和凝重。 答案:示例:欣赏大树,自然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自立和尊严。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执著与希望。 试题分析:一定要注意先找到所要仿写的语句,然后仔细揣摩它的句式结构,同时还要注意它的内容要求。要研究所给句子内容上的特点,研究句中对应的词语。抓住例句中关键性词语,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可选 “高山 ”的类似词语如 “大树 ”“小草 ”“大海 ”“天空 ”等;在内容上要分别与这些词语及句意相吻合,
2、在结构上,可采用 “欣赏 ,自然会在 。 ”的句式结构。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句子中, 没有语病 的一项是:( )( 3分) A苏轼把自己的性情、学问、襟怀融之于词,充分展现了广阔的视野、丰富的阅历和浓 郁的生活情趣。 B近日,四川阆中一位叫戴彬的副乡长出现在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中,但谁也没想到身高大约 1 7米左右、长相帅气的他会被现场 24位女嘉宾集体灭灯。 C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教育艺术,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从而达到把学生培养成二十一世纪的栋梁之才。 D成千上万的亚运志愿者都在忙碌着,他们在共同努力,完成举办一次令亚洲乃至全世界都瞩目的文明亚运的
3、理想。 答案: A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仔细分析病句的类型,如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 逻辑等。 B成分赘余,删除 “大约 ”或 “左右 ”; C成分残缺,缺宾语, “达到 的目标 ”;D搭配不当。 “完成 的理想 ”搭配不当,应该为 “完成 任务 ”或 “实现 理想 ”。所以选 A。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5分)。 流浪的二胡 有一个精灵,漂泊如三春之水,清冷似冬夜之月;有一个精灵,惆怅如初夏细雨,幽怨似深秋桂子;有一个精灵,它注定了永远都在流浪 二胡,江南,流浪的二
4、胡。 蒙古包、轱轳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了是马头琴的摇篮;红高粱、信天游,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坡天生就是唢呐的世界,而杨柳岸、乌篷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则永远是二胡生生不息的磁场。二胡之于江南,恰如杏花春雨之于江南一般的诗意和绵长。只是我们不知那当初的当初,是江南选择了二胡,还是二胡选择了江南。 六朝金粉、王谢侯府的秦淮,有太多的声色犬马,那不是二胡弦线上开放的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钱塘,有太浓的绮丽繁华,那也不是二胡琴弓中跳动的韵律。纤道、乌篷、台门、廊棚、雨巷、石桥、茶肆、谷场,这才注定了二胡流浪的行脚。本不属于墨客骚人,显贵官宦,流浪的二胡注定只是在百姓黎民、俗子凡夫中开放
5、的花,流淌的画;流浪的二胡天生就是贩夫走卒、商贾戏子开心时的道具,潦倒间的支撑。 我真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二胡开始在江南流浪,我只知道当如水月色浸淫深秋桂子,稠密的细雨婆娑河边芭蕉的时候;当多情的晚风撞拂台门石桥,散漫的炊烟缭绕乡野谷场的时候,二胡的流浪便开始了。当流浪的二胡宿命地遇上了那个人,它的流浪被无端的浓缩聚集了,被无限地扩散放大了。那个叫瞎子阿炳的人,像一个巫师,二胡遇上了他,从此便再也停不下流浪的步伐。 二泉映月的音符如泉眼汩汩洒漫,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该是一种无奈;病中吟的 曲调如泪水缓缓流出,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分明是一种悲凉;良宵的节拍如思念浓浓笼罩,我们知道那流浪着的更是一种彻
6、骨的沧桑。二胡流浪着一种悲凉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不是二胡的流浪、音乐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灵魂的流浪,一方水土的流浪;那样的流浪是一个时代的流浪,一个民族的流浪。 流浪的二胡总要催生众多流浪的心灵,催放众多流浪的花,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然而在江南,在青石小弄台门深,乌瓦粉檐廊棚长遍地市肆的江南,在春草池塘哇鼓稠,莺雏声里碧禾浓处处乡野的江南,类似因了二胡而流浪的的心灵和生命又何止阿炳呢?在 我的故乡,四岁失明,自幼父母双亡的孙文明,十二岁时便从故乡的曹娥江边出发漂泊江南,颠沛流离中,他的二胡响彻了大半个江南。流波曲四方曲人静心安,使他由一个民间流浪艺人,走上了上海音乐学院民乐系讲授二胡
7、的讲台。而流浪了一辈子的孙文明,最终还是积劳成疾地客死于异乡上海。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我伤感地承认,在江南的丝竹里,二胡也许最具有悲剧性格。 一方水土的精灵,一盈风情的血脉,器乐是一个时代一种文化的魂魄。而流浪是生命另一种 鲜活的姿态,这种鲜活的姿态永远都不能消解。 【小题 1】作者在文章第 2自然段把 “马头琴 ”“唢呐 ”“二胡 ”放在一起来写,这是想表明一个什么观点?( 4分) 【小题 2】文章的第( 6)自然段说 “瞎子阿炳便是一个极致 ”,请简要分析这里的 “极致 ”在文中的含义。( 5分) 【小题 3】
8、文章的标题为 “流浪的二胡 ”,请结合全文,概括 “流浪 ”的两层含义。( 6分) 答案: 【小题 1】一方水土和风情,孕育着一方乐器的生长。 【小题 2】阿炳是众多因二胡而出名的流浪艺人中最出色的。 【小题 3】 是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 是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答题时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着对题目信息的分析,看题干的要求中发出了什么样的指令,然后再根据指令作答。答题须踩到 “器乐具有地域性或地方性 ”这一信息点。 考点: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意蕴、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能力层级为探究 F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的关键在
9、于理解 “极致 ”的意思。答题时,可根据第 6节第一句话作答,这句话的意思的确与答题相关,但在对含蓄信息的解说上仍然没有说得清楚,因此还要抓住 “催放众多流浪的花 ”后又继续解释,答出 “阿炳是最优秀的二胡艺人 ”之意则可。 考点: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可结合第 5节 “二胡流浪着一种悲苦和困顿、一种沧桑和无奈 ”以及第 6 节 “从阿炳到孙文明,到江南市肆和乡野里众多生生灭灭的流浪的灵魂,都体现了一种忍耐和坚韧、一种奋进和抗争 ”两句来作答。在作者看来,二胡的流传和发扬光大其实是和中国下层劳动人民的 命运紧密联系在
10、一起的,二胡所体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实际上也是中国下层劳动人民命运的写照和不屈抗争精神的体现。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 15分) 不同的 “中国观 ” 张华 在全球化的当下,英国和美国 “回应 ”中国的热情却不尽相同。众所周知,赴美签证需要面签,而且较难获签;赴英签证已无须面签,而且相对容易。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位于美国波士顿的哈佛大学仍到处都是中国人,只要出门必能遇到;而在英 国的伯明翰大学,中国人要专门去找才得一见。 尽管伯明翰学派倡导以平民为视野的大众文化,但
11、其文化骨髓仍是精英的,是 “端着架子 ”的贵族式的,多数人包括知识阶层的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仍旧停留在好奇阶段;美国社会多元、综合、自由、开放,每种文化在这里都不难找到适合其生长的土壤,同时与他种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许多美国人充满对中国的热情,知识阶层中许多人对中国社会了解相当深刻,研究相当深入。更重要的一个现象是,中美之间高层往来频率远超中英之间,中美贸易总额亦远超中英之间。 如果再给出一些例子,也许很能说明这些不同 。 例一,美国日用品多数由中国制造,美国人若一周内不用中国产品,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会感到不舒服;英国当然也有中国日用品,但离开中国产品还可以 “端着架子 ”生活。 例二,在
12、美国很容易收看到专门的中文电视频道,在英国想从电视新闻中得到一点关于中国的信息都很难,更不必奢望中文频道了。 例三,美国银行 ATM、地铁售票机等很多常用的电子设备设有中文提示和操作系统,公用电脑有多种中文输入法,很多公共服务场所同时设有中英文提示,而英国没有这些。 例四,哈佛大学文理研究生院有 20%的中国学生。学校亚洲研究中心、东亚系、燕京学社、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的中国研究享誉世界。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与中国研究有关的机构中攻读学位的学生, 90%以上来自中国以外的国家,多数没有中国血统。另外,其他学院也有依相应专业设置的针对中国问题的研究中心,许多金发碧眼的学者能说流利的汉语,更多学者到
13、过中国。而英国伯明翰大学,甚至剑桥、牛津这样的大学,即使有从事中国学研究的,也是凤毛麟角。 例五,在哈佛大学附近的书店随便逛逛,就能拍到关于中国的图书照片,读者可以自行诠释哈佛人对中国的研究热情;至于英国,像伯明翰、牛津、剑桥等地最大的书店,有关中国 的图书寥寥无几,也不会有专门的分类书架,即使偶尔找到两本,也多类似于 ZHANG RONG著的 WILD SWAN 或 MAO。 还要说的是, 2006年,英国政府再次提高国际学生学费。英国大学不仅普遍吝啬,很少提供奖学金,而且两眼紧盯国际学生腰包里父母的血汗钱;美国大学则用丰厚的奖学金吸引年轻有为的学子前来学习深造。英国大学通过教育赚国际学生的
14、钱,美国大学则是花钱培养有潜力有才华的学生。 英国已从殖民时期的所谓 “日不落 ”帝国,经过世界反殖民运动和世界各国的普遍发展与进步,逐渐变成后殖民时期的 “日日落 ”帝国;美国 虽然也曾不断经历挫折和滑坡,尤其是 “9 11”的冲击,但是经济发展势头依然强劲。两国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它们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态度和政策,无论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而态度的不同多半取决于人的头脑。 (选自凤凰周刊 2007年第 30期) 【小题 1】下列有关说法 符合 文意的一项是( )( 3分) A国人赴美签证较难,赴英签证相对容易,说明英国对中国的 “回应 ”较热情。 B美国哈佛大学和英国伯明
15、翰大学中国人多寡的不同,反映了两国签证制度的不同。 C英国人较少使用中国日用品,说明英国人对 “中国制造 ”信不过,怀有偏见。 D中国与美国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比中英之间的相关交流频繁得多。 【小题 2】下列相关推断与评价 错误 的一项是( )( 3分) A本文作者能从国际往来的纷繁表面现象之中,看到英国与美国对中国人与中国文化的不同态度。 B英美两国大学办学理念的差异,导致了英国大学只会赚钱,美国大学则能培养有潜力有才华的学生。 C头脑(观念)是一切行为与表象的源头。英美两国对中国的态度和政策,也多半取决于他们的观念。 D在全球化的今天,或许我们需要的正是世界的胸怀与文明的视角, 我
16、们要学习美国的气度与远视。 【小题 3】文章中间几段文字用诸多事例来说理,请 具体分析 这部分内容说理上的特色。( 4分) 【小题 4】根据文章内容,概述英国和美国出现 不同 “中国观 ”的原因。( 5分)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1)从不同角度选择日常生活的具体典型事例,富有说服力。( 2)将美英两国的例子一一对比,观点易为人所接受( 3)语言朴实无华,简洁明晰。(每答对一点给 2分 ,2点给 3分 ,3点满分) 【小题 4】( 1)英国的文化骨髓是精英的,是贵族式的,美国社会是多元、综合、自由、开放的。( 2)多数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仍停留在好奇阶段;许多
17、美国人对中国热情,对中国社会了解深刻,研究深入。( 3)中美之间高层往来频率,中美贸易总额亦远超中英之间。( 4)英美两国经济发展强弱程度的不同(影响和决定了它们对中国的态度和政策)。(每答对一点得 2分, 2点 4分,答对三点得满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对文意的理解,将选项内容与原文大意进行辨识比较做出判断取舍。 A“英国对中国的 回应 较热情 ”说得不正确。从全文来看应该是美国对中国的 “回应 ”较热情。 B“一个中国人都见不到 ”说得不正确。相关的原文是“中国人 要专门去找才得一见 ”。 C原文中无此说法。相关的原文是 “多数人包括知识阶层的英国人对中国的认识仍旧停留在
18、好奇阶段 ”。所以选 D。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可根据作者在文章中的观点态度来同选项进行比较,找出细微之差别,再做判断取舍。 B“导致了英国大学只会赚钱 ”说得不正确。原文中说“英国大学通过教育赚国际学生的钱 ”,并不是 “只会赚钱 ”。所以选 B。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注意题干的两点要求:一是具 体分析;二是内容说理特色。所以分析时,要根据文章第四到第九段文字内容中分析,中间这几段是分别从五个角度选择日常生活的具体典型事例,把美英两国对待中国不同的态度进行对比
19、,答题时,可结合着这种说理方式的说服力、朴实无华的语言等特色进行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可从文章第二段和文章最后一段内容中分析概括,如文章第二段,可结合着对美英两国的原因对比,逐条概括;如英国的文化骨髓是精英的,是贵族式的,美国社会是多元、综合、自由、开放的。文章最后一段, “两国这种不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了它们对中国这样一个大国的态度和政策,无论政治上、经济上还是文化上,而态度的不同多半取决于人的头脑。 ”“两国这种不同 ”是指经济发展强弱程度的不同。概括时,可提炼出两国经济发展强弱的不同影响了它们对中国的态度和政
20、策。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课内文段,完成后面题( 9分):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君既为府吏,守节情不移,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鸡 鸣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妾不堪驱使,徒留无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时 相 遣归 ”。 府吏得闻 之 ,堂上启阿母: “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 ” 阿母谓府吏: “何乃太区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吾意久怀忿,
21、汝岂得自由!东家有贤女,自名秦罗敷,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便可速遣之,遣去慎莫留! ” 府吏长跪告: “伏惟启阿母,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 取 ! ” 阿母得闻之,槌床便大怒: “小子无所畏, 何 敢助妇语!吾已失恩义 , 会 不相从许! ” 府吏默无声,再拜还入户,举言谓新妇,哽咽不能语: “我自不驱卿,逼迫有阿母。卿但暂还家,吾今 且 报府。不久当归还,还必相迎取。以此下心意,慎勿违吾语 ”。 新妇谓府吏: “勿复重纷纭。往昔初阳岁, 谢 家来贵门。奉事循公姥,进止敢自专?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谓言无罪过,供养卒大恩;仍更被驱遣,何言复来还!妾有绣腰襦,葳蕤自生光;红罗复斗帐,四角垂香囊
22、;箱帘六七十,绿碧青丝绳,物物各自异,种种在其中。人贱物亦鄙,不足迎后人,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时时 为 安慰,久久莫相忘! ” 【小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 的 解释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及时 相 遣归 相:互相 B终老不复 取 取:取代 C 谢 家来贵门 谢:感谢 D 会 不相从许 会:一定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 意义和用法相同 的一组是( )( 3分) A时时 为 安慰 三岁 为 妇 B府吏得闻 之 朝搴 之 木兰兮 C 何 敢助妇语 何 以解忧 D吾今 且 报府洵美 且 异 【小题 3】下列语句中句式与其它各句 不一样 的是( )( 3分) A汝是大家子
23、 B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 C为仲卿母所谴 D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C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A副词,起指代作用, “我 ”; B通 “娶 ”,娶妻; C辞别。 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用法和意义。 A “为 ”均为动词,作为; B“之 ”,前者为代词,这件事;后者为结构组词,的; C“何 ”,前者为疑
24、问代词,怎么;后者为疑问代词,什 么; D“且 ”前者为副词,暂且;后者为连词,并且。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常见的文言句式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 “为仲卿母所谴 ”是被动句;其他三项都是判断句。所以选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阅读下面的课外文段,完成后面题( 18分) 建中四年,项城为叛军困。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曰: “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 职 也。君如逃,则人谁肯 固 矣 !”侃曰: “兵与财皆无 ,将 若 何? ”曰:
25、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 ,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战士也,国家何有 夺贼 之 财而食其食,重赏以令死士,其必 济 !” 于是,召胥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非若 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邑,忍失其身而为之虏耶? ”众皆泣。得数百人,侃率之以 乘 城。 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 固 贼气吞 焉 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贼失势,遂散 走 ,项城 之 人无伤 焉 。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分) A力不足,死焉, 职 也职:职业 B重赏以令死士,其必
26、济 济:成,有益 C侃率之以 乘 城乘:登 D贼失势,遂散 走 走:逃跑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 意义和用法最接近 的一组是( )( 3分) A 贼气吞 焉 项城之人无伤 焉 。 B 君如逃,则人谁肯 固 矣 ! 高城深沟之 固 。 C 兵与财皆无,将 若 何 非 若 吏人、百姓然。 D 夺贼 之 财而食其食 项城 之 人无伤焉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不正确 的一项是( )( 3 分) A项城县令李侃面对叛军的凌厉攻势束手无策,打算弃城逃跑,所幸其妻杨氏深明大义,及时劝阻。 B杨氏认为项城虽兵力单薄,但是若发动民众与敌人誓死一搏,项城保卫战一定能取得胜利。
27、 C杨氏对项城的官员和百姓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成功地作了战前动员,并以身作则,临阵督战。 D由于上下一心,众志成城,再加上叛军首领中箭身亡,项城军民奇迹般地取得了保卫战的胜利。 【小题 4】翻译下面语句( 6分) 如不守,县为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 3分) 县令,诚主也;虽然,岁满则罢去。( 3分) 【小题 5】用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 3分) 项 城 小 邑 也 无 长 戟 劲 弩 高 城 深 沟 之 固 贼 气 吞 焉 将 超 城 而 下 有 以 弱 弓 射 贼 者 中 其 帅 坠 马 死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假如不守
28、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 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 县令的确是一县之主,即使这样,任职期满就离开了。 【小题 5】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固。贼气吞焉,将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贼者,中其帅,坠马死。(说明:每错 3处扣 1分,多段漏段错段都算错。) 【小题 1】 试题分析:在文言文阅读当中,辨析重要词语的含义正确与否,有时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猜测出词义,即文言猜读法。 A解释不正确,由原文上下句内容大意可知,职:职责。所以选 A。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文言虚词题,一般要结合具体语境,去判定某一虚词的具体
29、用法和意义。 A 代词,代 “项城 ”; 语气词,表陈述语气。 B 动词,固守; 形容词,险固; C 动词,对付,处置; 动词,像; D 中的 “之 ”均为助词,译为 “的 ”。所以选 D。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带着选项回到原文进行比较分析,作出判定。 C项中 “以身作则,临阵督战 ”原文中无此信息。率军登城抵抗的是李侃。所以选 C。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
30、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 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 “为 所 ”被动, “其 ”“诚 ”“虽然 ”“罢去 ” “虽 ”译成 “虽然 ”亦可。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5】 试题分析:明辨句读,要综合运用古汉语字词句及古代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常识,因而断句能力高低,成了阅读文言文能力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志。不要急于答题,应当先诵读这个篇段,通过诵读,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找虚词、察对话、依总分、据修辞
31、 、对称 、反复、辨句式。 考点:能为文言 文断句。能力层级为运用 E级。 参考译文 : 建中四年 (公元 738年 ),项城被叛军围困。县官李侃不知怎么才好。他的妻子杨氏说: “您是县官,叛贼到当守卫;力量不足,即使死了,也是忠于职守。您假如逃跑,那么谁来守城 ”李侃说: “军队与钱财都没有了,该怎么办 ”杨氏说: “假如不守住,县城将被叛贼抢夺去 粮仓里储藏的都成了叛军的积蓄,政府的财库都成了他的财产,百姓都成了他们的士兵,国家还有什么呢 夺取贼兵的财物,吃他们的粮食,重赏鼓励敢死的士兵,那一定能成功的。 ” 于是在庭院召集胥吏百姓。杨氏说: “县官,确实是一城之 主,虽然如此,任期满了就
32、离职而去,不像吏人百姓那样。吏人百姓,都是本地人,祖坟在这里,应该相互出力死守这个县城,怎能忍心丧失自身而成为叛贼俘虏呢 ”众人都流泪答应了。得到数百人,李侃带领他们登上了城墙。 项城是小地方,没有长戟劲弩精良武器,没有高城深沟来固守。判贼气焰嚣张,率领他们的士兵将要跳过城墙而攻下项城。此时守城士兵用普通的弓箭射贼人,射中了他们的统帅,落马而死。他们的统帅是李杀烈的女婿。叛贼失势了,接着全都逃跑了。项城的人没有伤亡。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7分) 谢亭送别 许浑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 日落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 【注】劳歌:送别歌的代称。 【小题 1】
33、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4分) 【小题 2】有人认为第二句 “红叶青山 ”的色调与全诗的情感基调不和谐,其实不然,请你从表现手法方面作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小题 1】本诗抒发的的是作者离别之愁,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时的惆怅。( 2分)友人乘舟远去,两岸美景迅速后退, “急 ”字暗透出送行者 “流水何太急 ”的心理状态,酒醒后的朦胧景象更显凄黯孤寂。( 2 分) 【情感 2 分,分析 2 分】 【小题 2】红叶青山色彩艳丽,乍看似不协调,实际上恰恰是对离愁的有力反衬。景色优美,越觉离别的难堪。( 2分)这是典型的 “乐景写哀情 ”的手法。( 1分) 【 “乐景写哀情
34、”1 分,分析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此类考查诗人情感的题,可在整体感知诗歌大意的基础上,结合着诗歌中描写景物及陈述的一些关键词,运用联想和想象的能力,加以体会即可。如 “解行舟 ”体现了乘舟远行; “急 ”字衬托出送行者埋怨流水太急的心态; “人已远 ”表明了是诗人送别友人情景。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分析想象,便很容易体会出诗人抒发的情感了。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 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题首先要知道这首诗歌是送别友人的离别之愁的基调,第二句对“红叶青山 ”的描写表现出色彩艳丽的色调,这种景色优美的写法,在表现手法上为以乐景衬哀情,通过这种强烈的
35、景情反差效果,能突出诗人送别友人时内心的惆怅之情。答题时,要先分析 “红叶青山 ”的特点,再结合着以乐景衬哀情的表现手法分析作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语言表达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 2008年,白岩松 40岁,目睹了中国梦想腾飞的几件 大事 “ 神七 ”、 “奥运 ”,感受到大地震带给国人的苦难,明白到梦想很重要, 生命更重要。大地震过后沙 砾 ( )满地,横尸遍野,在大自然面前我们作为一个单 薄 ( )的个体显得多么渺小,面对着美好的家园瞬间成废墟,心头之痛与恐惧久久无法( ) 。 【小题 1】在 处填上一个恰当的 关联
36、词 。( 1分) 【小题 2】在 处填写正确的 拼音 。( 2分) 【小题 3】从 “消失 ”“消逝 ”“消释 ”中 选一个 词语填在文中 处。( 2分) 答案: 【小题 1】但 /但是 【小题 2】 l b 【小题 3】消释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关联词语的理解能力, 字音的识记能力及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答题时,可根据文段内容及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判断。如第一空,由“梦想 ”和 “生命 ”的关系,可知,应为转折关系的词语;第二空 “沙砾 ”,是考查对形近字 “砾 ”和 “烁 ”的读音判断能力;第三空是考查对 “薄 ”多音字 b和 bo的判断能力。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
37、识记 A。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名著导读 名著阅读: 请任选一组 题目作答,并在答题卡相应区域填涂并答题。本大题 2小题,共 6分 第一组: 【小题 1】判词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 带林中挂,金钗雪里埋 ”,写的是哪两位主人公?( )( 2分) A探春、迎春 B宝钗、黛玉 C元春、黛玉 D宝钗、惜春 【小题 2】简答题( 50字以上)( 4分) 宝黛初会时双方都有似曾相识之感,它照应了书中的哪一传说,请简述传说情节。 第二组: 【小题 3】在 “如鱼得水 ”这个典故里,刘备把自己比做 “鱼 ”,把谁比作 “水 ”( )( 2分) A关羽 B诸葛亮 C张飞
38、D赵云 【小题 4】三国演义中哪两位人物青梅煮酒论英雄 ,他们各自的内心是怎样 ( 4分)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林黛玉的前身是三生石畔绛珠草。神瑛侍者曾浇灌绛珠草,使之久延岁月,脱去草木之胎修成女体。后神瑛侍者偕一块无材补天的顽石投胎人间,即为贾宝玉。绛珠仙草为报灌溉之恩随之而去,投胎为林黛玉,用一生的眼泪相报答,故有木石前盟之说。 【小题 3】 B 【小题 4】曹操:故意试探刘备,看他是否能成大业,胸怀大志。刘备:生怕自己被曹操看出破绽,竭力掩盖,内心恐慌。 试题分析:文学名著阅读的考查,主要是考查课外阅读的积累,只要求了解名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回答
39、本题时,先要根据题目的提示在记忆仓库中搜索 “贾 宝玉和林黛玉的木石前盟之说 ”和曹操和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故事内容,叙述时既要注意合乎原著红楼梦和三国演义的有关内容、语言要通顺,还应注意须分点陈述。 考点:识记文学名著的主要内容、叙述文学名著的故事情节,能力层级为 A。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 4题,多选则按前 4题计分)( 8分) 【小题 1】 , 。信誓旦旦,不思其反。 (氓) 【小题 2】淇水汤汤,渐车帏裳。 , 。 (氓) 【小题 3】山不厌高,水不厌深。 , 。 (短歌行曹操) 【小题 4】 ,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陶渊明归园田居) 【小题 5】夫仁
40、者, , 。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答案: 【小题 1】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小题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小题 3】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小题 4】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小题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试题分析:此类 “名句默写 ”题目要注意通假字与较难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答题时,要先默背一遍,然后再把答案:写出来。此题中易出错的字有:宴、晏晏、贰、哺、庭、爽。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 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 /要给母亲
41、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 /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之后 / 小时侯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 “以后 ”结束 /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 “以后 ”。 这是韩国总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的一节。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心态:不仅对待亲人如此,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请以 “没有以后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体裁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 800字。 答案: 没有以后 鄞州高级中学 2013届高二( 8)班 周亚男 我是一个喜欢冥想的孩子,喜欢在温暖的阳光照射下,静静摹想和他在一起的那些快乐、美丽的片断。之所以要选择有温暖的阳光照射,我害怕因为要想他,自己泛滥的泪水会结成冰。 前
42、几天,在整理旧物的时候,我偶然发现了一盘磁带,很老的卡式录音机用的磁带。磁带正面的纸上居然有他,我的爷爷,亲笔写的四个字: “囡囡三岁 ”。早已不止 “三岁 ”的 “囡囡 ”我好奇地找来一台卡式录音机,磁带居然还能正常工作。他很认真地在教我咿咿呀呀地念唐诗。 “床 前 明 月 光 ”,他一字一字地念; “床 前 明 月 汤 ”,我一字一字地跟。听着听 着,我的眼泪就决了堤。爷爷很用心地保留了和我成长有关的一些事和物。七年以后,这盘磁带让我又回到了童年,回到了有他的时候。 爷爷是一位中学化学教师。旧的爷爷是在七年前的一天因为我而没的。任性的我因为一件小事与他起了争执,放学后便赌气在街道上徘徊,迟
43、迟不愿回家。爷爷在寻找我的路上出了意外!那是一个对我来说最黑暗的夜晚。我趴在他冷冷的身上大声哭喊,大声忏悔: “爷爷!爷爷!以后我一定好好听话,以后我再也不任性了 ” 可是,早已没有了以后。爷爷他再也不会接受我的忏悔,也再也不会教我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我也再不能对着 爷爷撒娇、赌气了。这一切,似乎都在那个黄昏,都没有了以后。 那个黄昏,我深刻地感受到,最深的痛不是昙花一现的情爱伤痛,也不是珠泪暗洒的友情破裂之殇,而是失去亲人后的撕心的后悔之痛。 那时候,我确实有过这样的设想:长大后,要为爷爷买汽车,为爷爷买大房子,为爷爷造间化学实验室, 可现在,我连见爷爷一面也不能实现了。这一切已没有了以后。
44、当我在现实中找寻爷爷的身影时,才发现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就是生与死!纵使我穿山越岭地寻找也不能到达另一个世界,没了爷爷的我,只能孤独地继续走下去。 没有以后,我们就生活在当下。拒绝拿 以后做借口,我们就应珍惜眼前的事和人,珍惜眼前的一切。旧的爷爷走了,新的爷爷绝没有反应生成的可能。但我的父母是在的,其他的长辈也在,我会好好孝顺他们,尽力减少遗憾。因为,没有了以后,有些事一旦成为遗憾,就再也无法弥补了。 此刻,正有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我窗前,回忆里的爷爷露着微笑,我知道,爷爷他也是主张没有以后的。 没有以后 栖霞一中 2010级 17班 崔颖 我们总把今天的事情推到明天,推到以后,总把今天应该给予亲人的
45、爱与关心,推到以后,总会把今天应该的努力推到以后,可是,人生有多少以后?有多少以后供你利用?以后 属于不确定概念,你把本应该解决的问题和努力推给以后,那是自己的妥协,对生命的不负责 其实人生没有以后。 王亚南,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他从小心有大志,酷爱读书。为了读更多的书,他将原本四条腿的床锯短一条腿。这样,在打个盹后,一翻身便会惊醒,于是爬起来继续读书。他把今天要读的书,一定读完,绝不留给明天。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这首诗写出了古人对现在的珍惜。不会把握现在,只想以后如何如何的人生,难以实现人生理想。活在当下,立足于当下,才能够真正的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实现人生追求
46、。韩国总 统李明博母亲一书中,有这样几句话:要给母亲做一件漂亮的衣服,等我赚到钱以后;要给母亲买好吃的,等我找到工作以后;要让母亲坐趟飞机,等我成为富豪以后 小时候我想为母亲做很多事,每次结论都以 “以后 ”结束;但那时我不知道,其实没有 “以后 ”。李明博作为韩国总统,深深体会了以后给自己带来的后悔。作为人子,想孝敬父母,那就要从现在开始,别用以后来搪塞自己,欺骗自己。在母亲身边,你想给母亲洗洗头发,帮助母亲揉揉肩,那就放下书包,赶快让母亲坐下来,完成自己的心愿。你想给爸爸捶捶肩,洗洗脚,那就让爸爸坐下来,让爸爸感受 你的温柔。你想写篇作文,那就要今天赶快写出来,即便再忙。你想读本好书,那就
47、要给自己一个约定,每天两万字,哪怕读到深夜。你想 那就马上付诸行动,不要停在口头上或者推到以后,那你永远不会得到满足,得到成功。 其实,任何理想成功都凝聚在这个当下里面,你抓住了它,你就抓住了以后,完成了一次飞跃。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生没有以后。 试题分析: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题,材料虽然反复提到 “母亲 ”,但并非要求只能写 “母亲 ”,引导语有时就是 “引子 ”。最后一句是关键的提示, “对待一些事情也是这样 ”,这就给写作的思路开了一扇大门。 “一些 事情 ”,比如 “时间 ”,不由想到 “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时间如流水 ”“昨天就是死去的今日 ”等警示与训诫。可以感叹时间一天一天过去,看似有 “以后 ”,而时光如梭, “以后 ”很快就会消失,所以要有 “没有以后 ”的意识,要有 “没有以后 ”的紧迫感,抓紧今天。可以写亲情,在一个家庭里,为人儿女,享受亲情的温暖,但生命是短暂的,父母都会老去,亲情会离去,享受亲情, “以后 ”不多, “没有以后 ”,要珍惜今天的一点一滴的亲情。可以写校园生活,人不可能永远在校园里生活,校园生活在人生过程中是短暂的,稍瞬即逝,校园生活 “没有以后 ”,好 好的享受现在的校园生活吧,要以为学习的繁重而烦恼,拥有的,以后不再有。总之,这篇作文讲的是 “珍惜 ”的话题,这道作文题的 “立意 ”大致有两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