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河北省正定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河南电视台汉字英雄节目热情而又认真地引领着广大观众,特别是带动暑假里的中小学生,一起识文断字,实在是一件 劳苦功高 的事情。 B北京最牛违章建筑主人自 2007年起,就不断在天台上私自施工,建造 “小别墅 ”,其他业主因不堪其扰,纷纷搬离,如今该楼已 十室九空 。 C中国证券报记者获悉,国务院派出了八个调查组,分赴全国各地,对新 “国八条 ”的楼市调控政策产生的效果 顺藤摸瓜 ,以便了解新情况。 D谈到音乐的人文情怀,百佳专辑主编说: “老实说当初真的是想
2、抛砖引玉 。结果我们 1994年抛的砖,都成了秦砖汉瓦,还是没人接着做。 ” 答案: D 试题分析:成语主要有语意内涵不明、褒贬误用、对象错配、似是而非四种误用方式,成语只能分类记忆,没有什么捷径,如果不知道意思一切方法都失灵,所以要注意平时的积累。抛砖引玉:抛出砖去,引回玉来,比喻用自己不成熟的意见或作品引出别人更好的意见或好作品此处正确。 A劳苦功高: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用来赞扬人的功绩,用在这里感情色彩太重,似是而非; B十室九空:形容人民大量死亡或逃亡后的荒凉景象,用作贬义,此句只是说躲避,用十室九空情感色彩过分,似是而非, C顺藤摸瓜:顺着瓜藤去摸瓜。比喻按照发
3、现的点滴线索进一步追查事情,前面没有线索,怎么能用这个成语,似是而非。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外国人对于中国的国粹, , 。 , , 。所以,我们可以 这样来说:任何外国人,无论他对于中国的国粹熟悉到什么程度,都不可能将其移植为 他国的文化样式, 。 一旦脱离或者抛弃纯粹的中国方式 可以通过不断的熏陶由陌生、隔膜到接受、欣赏 但这种模仿和学习也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来进行 更不能使之与其他国家的文化融为一体 甚至可以通过不断的欣赏和把玩之后模仿和学习 则无法进入这类文化符号,更惶论运用之了 A
4、B C D 答案: B 试题分析:连贯的题目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答题是先确定某几组句子肯定是挨着的,据此排除其它选项,然后总体审查。 中 “必须是以纯粹的中国方式 ”和 “抛弃纯粹的中国方式 ”,两句关系紧密,应该衔接,由此排除 CD; 中 “可以通过 ”和 中 “甚至可以通过 ”衔接紧密,由此排除 A,全面审查选项 B,符合逻辑关系,可以断定为正确答案:。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今年副热带高压不仅控制南方地区的时间长 ,而且没有强有力的台风来与副热带高压相抗衡
5、,这两种反常状况使得南方很多地区出现了比较极端的高温天气。 B近来,一些地方屡屡传出党员领导干部在办公室设 “镇邪兽 ”、 “转运石 ”,甚至请风水大师对办公室重新摆设或对办公楼周围作出调整,以换来好运保官员“不倒 ”,引起舆论哗然。 C学术大师寥若晨星、江湖 “大师 ”不断涌现的时代,我们应该用独立的思想与科学的精神去收复曾被 “大师 ”们侵蚀的领地,在变动的时代给精神一个寄托。 D重阳节上午,江西庐山西海风景区司马旅游码头发生了桥面塌陷事故, 18名游客擦伤或落水,当地旅游部门表示,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游客拥堵所致。 答案: C 试题分析:选项 A,关联词位置不当, “不仅 ”应放在
6、“今年 ”和 “副热带高压 ”之间,分句的前后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放在主语之前;选项 B,成分残缺, “传出 ” 缺少中心宾语,应在 “不倒 ”后面加上 “的新闻 ”;选项 D结构混乱,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游客拥堵 ”“事故主要是游客拥堵所致 ”两个句式杂糅,导致结构混乱。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后面题目。( 9分) 敬老崇文与文明传承 沈祖炜 强化历史记忆、重视历史记载、尊重历史事实,乃是中华文明的优良传统。现代科学主义的张扬,强化了科技的能量,却在无形之中弱化了人文精神的追求。对某些城市来说,相应的后果还在于城市精神的流逝。有时
7、,根据某种需要,随心所欲地解释历史的事情也比比皆是。与此相对应的是,承载历史记忆与城市精神的人,特别是一代又一代的老年人受到了忽视,甚至遭到无情打击。如此这样,难道还有敬老崇文可言吗? 敬老崇文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老者往往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不尊重老人的社会一定很肤浅、很 冷漠。所以,我们说的 “敬老 ”,是同尊重历史、尊重传统联系在一起的。我们说的 “崇文 ”,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中华民族一向把黄帝尊为人文始祖,把文明传播的边界列为夷夏之辨的标尺。生生不息的民族传统从来都是强调人文精神的,而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
8、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儒家所谓的 “仁者爱人 ”,说到底也是这个意思。 近代文明史说明,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在欧洲发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所激发的人文精神,曾经大大地解放了人的创造力。中国 历史上的所谓太平盛世,也就是封建社会的繁荣期,都同文化发展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关联性。唐朝的开元盛世、汉代的文景之治、清代的康熙乾隆时期,都是如此。即使在所谓乱世,如春秋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繁荣同样催生了社会的大变革。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在此重要的历史关头,历史
9、记忆将唤起民族的文化认同,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凡此种种,都会转化为人民大众的人文精神,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中国人历来推 崇 “读书明理 ”、 “通情达理 ”。对这个 “理 ”的领会和践行,就是 “明理 ”和 “达理 ”,常常同强化历史记忆和弘扬城市精神相一致。从历史记忆中汲取智慧,叫做以史为鉴;从城市精神获得激励,叫做增强软实力。从中我们可以悟出许多道理,也会变得更加理性。唯有理性,才能体现道理、伦理。这样的道理和伦理属于人文精神的范畴,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温家宝总理说: “一个民族如果忘记自己的历史文化传统,就不可能深刻地了解现在和正确
10、地面向未来。只有加强文史研究、保存历史记忆、洞悉历史规律 ,才能鉴史知今、熔铸古今,开辟新的 未来。 ”我们宣传敬老崇文的理念,就是要更好地传承文明,续写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小题 1】下列关于敬老崇文的说法,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文史,是对历史与传统表示礼赞的一种文化。 B “敬老 ”主要因为老者是文明的承继和传播的载体,因此它又同尊重历史和传统联系在一起。 C “崇文 ”主要还是指一种人文精神,是社会发展的软实力,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D民族传统中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小题 2】依据文中内容
11、,对敬 老崇文与文明传承关系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敬老崇文能够使一座城市的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进而变成文明进步的推动力。 B中国历史上,只要重视了敬老崇文就能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所谓的太平盛世。 C敬老崇文是一个社会传承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不断走向更加文明的标志。 D敬老崇文的目的是为了发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特别是在文明传承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小题 3】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3分) A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弱化了人文精神,这种现象是社会发展不可避免的事情。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极大地促进了欧洲近代的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的进步。 C一座城市特
12、有的城市精神可以转化为大众的人文精神,从而推动城市的文明进步。 D人文精神范畴中的道理和伦理是我们这个社会新时期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1】 试题分析:论述类文体阅读的命题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三个角度命题,概念注意 “答非所问 ”“内涵、外延不准 ”“误划类别 ”“张冠李戴 ”;判断类注意 “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 ”“曲解文意 ”;推理注意 “强加因果 ”“强 行推理 ”等错误。答题的关键是审清题干、找准区位、对读原文、寻找细微的差别。选项 A对应的原文 “我们说的 崇文 不仅仅是崇尚文史,而且是崇尚广义上的人文
13、”,选项 “敬老崇文就是要尊重老者和崇尚文史 ”缩小了原文的概念外延,混淆范围;选项 C对应的原文 “产业革命和科技革命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人的创造力的解放 ”选项 “与产业革命和技术革命关系不大 ”无中生有;选项 D对应的原文 “人文精神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选项 “敬老崇文的核心则是以人为本,是尊重人,尊重人的价值,尊重人的创造力 ”把原文 中的“人文精神 ”换为 “敬老崇文 ”,偷换概念。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选项 A对应的原文 “一座城市所特有的城市精神可以激发出这个城市的创造力 ”,选项
14、“创造力激发出特有的城市精神 ”,把原文的条件和结果倒置;选项 B对应的原文 “社会进步需要文治武功,当今中国的和平发展要求强盛的国力,包括经济、军事实力等等,同样需要文化发展所体现的软实力 ”,选项 “只要重视了敬老崇文就能使得文化获得大发展,进而出现所谓的太平盛世 ”以偏概全,混淆逻辑范围;选项 D“敬老崇文 ”的目的说是为了发 挥老者的智慧和经验,原文中没有提到,属于无中生有。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后一句不对。从第三段谈到的近代文明史的几个事例可以作参照,我们可以推测,二者完全可以避免,而且可以互为因果。现
15、代科技与人文精神的脱节,更多的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5分) 处 分 汤其光 夏季的雨是头急脾气的驴,说下就下。这不,刘庄村因为背靠河,两三场大雨过后便漂了起来,整个村泡在了水里,把村委会主任张大保忙得够戗,又是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又是日夜带领民兵巡视河堤。一场雨使他瘦了整整一圈。 现在天总算有些放晴,虽然太阳在暗灰色的云里穿来穿去,有点无精打采,张大保见了还是高兴得恨不能飞上天亲它一口。心里绷紧的弦一松,困意便袭来,他正恍惚着往家里走,准备回去好好睡上一觉时,村文书急匆匆找到他,说镇政府让赶紧统计
16、下被雨淋塌的房子报上去。张大保就冲文书摆摆手,有点不耐烦地说: “咱村倒房的不就张老三 的两间吗?前天人还是咱俩背到村委会的呢。你还请示个啥,报上去就是了。 ” 张大保想起前天转移张老三的事就有点心惊肉跳,庆幸自己去得及时,避免了一场事故发生。张老三是村里没儿没女的五保户,当初还不是五保户的时候因为贫穷,盖房子时能省就省。房子历经这几年的风雨考验后,早就和张老三本人一样疾病缠身了。前天,张大保在组织群众清除田间积水时,心里老感到还有一件什么事没有做,还是文书无意提醒了他。等他跑到张老三家一看,房子在大雨中变了形,墙体正向一边倾斜。 “摇摇欲坠 ”这个词当时在张大保脑子里一闪而过。他和文书二话不
17、说,冲 进屋里背起张老三就走,直到在村委会把他安置好后,俩人的心还在狂跳呢。 见主任不满,村文书不知怎么有些委屈,哭丧着脸比划着说: “可是 他的房子并没有倒啊,还是那要倒不倒的老样子,也只能算是危房,与这次上报倒房户的条件不符,没法上报啊! ” “竟然还没有倒?真奇了怪啦!走,瞧瞧去。 ”张大保惊诧万分,一脸不解。 到地方一看,真跟文书说的一样,房子还歪歪斜斜地竖在那儿,像是正拼尽最后一口力气准备与大雨继续搏斗,张大保重重地叹口气,问文书: “这还不算倒房? ” “不算,这次规定房体被淋受损或倒塌才算。这只能算危房,标准 是不一样的。 ”文书斩钉截铁地回答。 “这该死的房子,怎么就不倒呢?怎
18、么 怎么就不倒呢? ”张大保急了,自言自语反复地说。因为房子不倒就没法上报,不上报哪来的补助,没有补助房子就不能重新盖。张大保越想越急,走到房子旁,看着欲倒的房子气不打一处来,抬脚向房子就是一脚: “你怎么就不倒呢? ” 房子 “轰 ”地发出声闷响,倒了。张大保和村文书愣了片刻,相互对视一眼,不知为什么反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 过了几天,镇倒房验收组来村里验收了张老三的倒房。又过了半个来月,张老三搬进了新房。就在张老三搬进新房的当天,镇纪委接到举报, 下来了调查组,说村主任、文书在上报倒房时弄虚作假,人为地把房子推倒。调查组找到张大保,张大保承认踢过一脚,还说了不关文书事,并在询问笔录上签上了自
19、己的名字,写了检查。既然举报基本属实,张大保很快便挨了个党内警告处分。处理文件下达后,张大保中午一回家便满面笑容地对老婆说: “给俺炒俩菜,俺要喝两杯,这回挨处分值。 ” 恰在这时,电话铃响了,是镇长打来的。镇长说: “知道你小子有委屈,赶紧过来我们喝两杯好好聊聊。放心,这回我掏钱。 ” 放下电话,张大保突然感到自己好像真有了委屈,鼻子酸酸的,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 (摘编 自天池小小说,略有改动 )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 5分) A小说开篇把夏季的雨比作一头急脾气的驴,突出了夏雨急迫迅猛的特点,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缘由,为小说情节的展开作铺垫。
20、 B张老三是刘庄村的五保户,无儿无女,疾病缠身,水灾中被张大保从摇摇欲坠的危房中救出,后又因得到补助搬进新房,实属幸运。 C文书是镇政府文件内容的了解者,他推动了张大保脚踹危房的情节,成为张大保行动的见证者和形象的烘托者,是作者精心安排的。 D在乡村背景下,这篇小说塑造了村 委会主任、村文书以及镇长等基层干部形象。语言质朴生动,极具民间性,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 E小说旨在通过描写水灾后村委会主任张大保为上报村民危房而引发的一连串事件,传达出讽刺意蕴,让人感到现实的冰冷与无奈。 【小题 2】小说第 3段的插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3】村主任张大保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
21、( 6分) 【小题 4】小说结尾部分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后,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你认为这样的处理是否画蛇添足?请谈谈你的观点和具体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D项 3分, C项 2分, B项 1分, AE项 0分 【小题 2】 补充了危房险些夺人性命的情节; 展现了村主任张大保一心为民不顾危险的品质; 为下文危房最终成为倒房作铺垫,反衬了文件的教条死板。 (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3】 一心为民,不计辛苦:在水灾中日夜忙碌,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带领民兵巡视河堤。 做事急切,不畏危险,不顾个人得失:在水灾中先是冲进五保户张老三摇摇欲坠的房中背起人来就走,置个人安危于不顾
22、,后又心急于帮助张老三得到补助搬进新房而一脚踹倒危房,却不计个人得失。 勇于担当,心地坦诚:镇纪委接到举报调查倒房事件时,勇于承认自己踹 倒危房之事,并说清不关文书事,坦然接受了处分,彰显了基层村干部淳朴而又高尚的内心世界。 (意思答对即可 ) 【小题 4】 (观点一 )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不是画蛇添足。 张大保作为村委会主任,一心为民,在水灾中处处身先士卒,急百姓之所急,不计个人安危与得失,是一个淳朴坦诚、心灵高尚的基层好村官,他的行为理应得到上级的理解和肯定。 张大保的行为虽于法不合,却于情于理都讲得通。张大保心急之下所踹倒的危房是五保户张老三被大雨冲得歪歪斜斜的危房。张老
23、三无儿无女、疾病缠身,在水灾中被张大保从危房中抢背出来,并暂 时寄身于村委会,是灾后最需要得到关心和帮助的人。镇长的电话是在情理上肯定了张大保的行为,让小说流淌着更多的温情。 结尾这样写,有利于使故事情节更加完整,有利于展现张大保更为丰富的情感世界,也有利于展现出心系百姓、体恤民情的基层群体干部形象,使作品在一定的讽刺意蕴的背后主题变得更积极。 (观点二 )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表示理解和安慰是画蛇添足之笔。 张大保处处心系百姓,急百姓之所急,当得知政府补助的政策后,心急之下一脚踹倒五保户张老三的危房,使得张老三最终得到政府补助,搬进了新房。但是他却为此受到了纪律处分。 如果不写镇长打来电话表
24、示理解和安慰,会使坦然接受处分的张大保淳朴高尚的基层村官形象更加突出,其勇于担当、不计个人得失的个性也会更加鲜明。 小说结尾写镇长打来电话对张大保受到处分表示理解和安慰,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小说所折射出来的深刻的讽刺意蕴,让人觉得温情有余冷峻不足,引人思考的程度削弱了。 小说结尾如果写到张大保坦然接受处分回到家里,故事情节会相对更加完整紧凑,小说戛然而止,也增强了小说的可读性,令人回味。 【小题 1】 试题分析:小说的阅读要注意 “五位一体 ”的分析,结合祝福记住各自的作用。 1、标题的作 用:点明人物、环境、情节(有时是线索)或暗示主旨。祝福主要点明情节,也是文章的线索, 暗示主题,全部鲁镇都
25、在祝福可祥林嫂死去,什么原因,这正是本文的主旨。 2、人物,性格特征是必考的内容,注意分析,要通过各种手法(直接的包括肖像、语言、动作、环境、心理和间接描写)分析,可能分析出若干性格,但一定要注意要有理有据,每种性格特征后要有具体的依据还要注意选取和小说主旨关系最密切的作为答案:。还要注意次要人物,如柳妈和我,这些人物主要是为重要人物服务的。同时还要指向主旨,如祝福中我的作用,我是一个小资产阶级 知识分子形象,对现实不满但又不能斗争,采取妥协、躲避的策略,同时又是全文的线索,起到见证人的作用,让故事显得真实可信,同时揭示主旨,这种社会依靠小资产阶级是没有出路的,这正是作者彷徨的原因。 3、环境
26、,包括社会和自然环境,主要作用是渲染气氛、奠定情感基调、交待人物活动的场景,暗示人物心理、性格,推动情节发展,铺垫、引起下文,有时是文章的线索,相互照应,暗示主旨。如祝福开头和结尾的描写其作用是交待当时的社会环境,开通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暗示祥林嫂的命运难、交待一种迷信盛行的社会状况让人物的命运成为必然结果 ,暗示主旨。结尾的作用是和标题、开头照应,祥林嫂死了可鲁镇还是原样引起人们思考,升华主旨,说明要改变这样的社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情节,情节是全文的主要内容,每一处要注意和环境、标题、人物、主旨有什么关系。主要是开头、中间、结尾的作用,开头主要是统领全文、引起下文、为下文作铺垫,特别注
27、意倒叙,制造悬念,引起读者兴趣(或思考)如祝福先交代祥林嫂的死就有此作用。中间主要是承上启下,结尾主要是照应上文、开头、标题,升华住址等,还要注意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小说中的伏笔、照应也是经常考核的内容。 5、主 旨,主要找小说是通过哪些地方表现主旨的。 具体答题时套用即可。 此题是对文章的综合考查,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制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 A项 “点明了张大保受到处分的缘由 ”错。 B项 “实属幸运 ”不正确。 E项小说虽具有讽刺意蕴,但主旨却在于表现基层村官一心为民的淳朴而高尚的内心世界。小说中的人物身上流淌着浓浓的温情,并没有 “让人感到现
28、实的冰冷与无奈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插入语段的作 用的题目,属于情节的内容,答题时先概括插入语段的内容,然后从和标题、人物、主旨以及上下文的关系答题即可。 考点:分析作品结构,概括作品主题。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人物形象的概括的题目,小说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侧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侧面主要是环境的烘托,对他人的影响以及他人的评价等,在文中找到这些句子进行归纳,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题时注意用文中的事实对性格进行解释分析。主要的句子:
29、“又是组织群众清除田里积水,又是日夜带领民兵巡视河堤 ”“他和文书二话不说,冲进屋里背起张老三就走 ”“房子 轰 地发出声闷响,倒了。张大保和村文书愣了片刻,相互对视一眼,不知为什么反而同时长出了一口气 ”“张大保承认踢过一脚,还说了不关文书事,并在询问笔 录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写了检查 ”“给俺炒俩菜,俺要喝两杯,这回挨处分值 ”“张大保突然感到自己好像真有了委屈,鼻子酸酸的,眼泪最终没有掉下来 ”。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小说结尾的探究题目,结尾属于情节,答题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注意和小说的其他几
30、个要素标题、人物、环境、主旨、情节本身的联系,此题主要从情节本身、人物和主旨的角度回答。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后面题目。 李光弼幼持节行,善骑射,能读班氏汉书。少从戎,严毅有大略,起家左卫郎。 光弼以景城、河间兵五千入太原。前此,节度使王承业政弛谬,侍御史崔众主兵太原,每侮狎承业,光弼素不平。及是,诏众以兵付光弼。众素狂易,见光弼长揖,不即付兵,光弼怒,收系之。会使者至,拜众御史中丞。光弼曰: “众有罪,已前系,今但斩侍御史。若使者宣诏,亦斩中丞。 ”使者内诏不敢出,乃斩众以徇,威震三军。 至德二载,思明、希德率高
31、秀岩、牛廷 将兵十万攻光弼,时锐兵悉赴朔方,而麾下卒不满万,众议培城以守,光弼曰: “城环四十里, 贼至治之,徒疲吾人。 ”乃彻民屋为摞石车,车二百人挽之,石所及辄数十人死,贼伤十二。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颓之。思明宴城下,倡优居台上靳指天子,光弼遣人隧地禽取之。思明大骇,徙牙帐远去,军中皆视地后行。又潜沟营地,将沈其军,乃阳约降。至期,以甲士守陴,遣裨校出,若送款者,思明大悦。俄而贼数千没于堑,城上鼓噪,突骑出乘之俘斩万计。思明畏败,乃去,留希德攻太原。光弼出敢死士搏贼,斩首七万级,希德委资粮遁走。初,贼至,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经府门不顾。困解,阅三昔乃归私寝。收
32、清夷、横野等军 。 与九节度围安庆绪于相州,大战邺西,败之。光弼与诸将议: “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观军容使鱼朝恩固谓不可。既而思明来援,光弼拒贼,战尤力,杀略大当。会诸将惊溃,各引归,所在剽掠,独光弼整众还太原。帝贷诸将罪。 (节选自引新唐书 李光弼传)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使者 内 诏不敢出内:收起 B乃 彻 民屋为摞石车彻:拆毁 C帝 贷 诸将罪贷:惩治 D希德 委 资粮遁走委:放弃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 李光弼用兵有谋略的一组是( 3分) 少从戎,严毅有大略 贼至治之
33、,徒疲吾人 遣裨校出,若送款者 光弼出敢死士搏贼 光弼设公幄城隅以止息 光弼拒贼,战尤力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光弼刚正不阿,敢作敢为。侍御史崔众傲慢无礼,不按朝廷命令马上交付兵权,李光弼将其捉拿关押,并顶住压力让朝廷使者将其斩首,从而威震三军。 B李光弼有勇有谋,临危不乱。太原守卫战,在敌众我寡的紧急情况下,李光弼镇定自若,力排众议,不死守城池,用灵活的战术击败敌人,成功解围。 C李光弼一心为公,率先垂范。当初,史思明叛军刚到,李光弼在城中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经府门不顾。围困解除后,过了三晚才回家。 D李光弼治军有方,处变不
34、惊。围攻安庆绪一战,在敌我杀略大当状态下,李光弼尚能整军还太原,而其他众将溃不成军,幸好皇帝宽恕了诸将。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 思明为飞楼车,障以木幔,筑土山临城,光弼遣人穴地 颓之。 (5分 ) (2) 思明勒兵魏州,欲以怠我,不如起军逼之。彼惩嘉山之败,不敢轻出,则庆绪可禽。 (5分 )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C 【小题 3】 A 【小题 4】( 1)史思明造飞楼车,用木板遮挡,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筑土山,李光弼派人挖地洞使土山倒塌。(采分点:句式, “障以木幔 ”(第二个句式更隐晦);穴,名词动用,挖洞穴;颓,使动用法)( 2
35、)史思明陈兵于魏州不来救援,是想让我军懈怠,我们不如起军逼近他。他接受于嘉山之败的教训,不敢轻意出兵,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采分点:勒:陈列、部署,率领;怠,使动用法;惩,接受教训而警惕)。 【小题 1】 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 “结构分析法 ”“语法分析法 ”“形旁辨义法 ”“套用成语法 ”“套用课本法 ”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此题可结合平 时的成语 “严惩不贷 ”来推测是 “宽恕 ”的意思,把 “宽恕 ”带到原
36、文中,也合乎语境,原文众将溃败,李光弼回来,因李光弼原谅众将也讲得通。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先看题干中有没有 “直接表现 ”的字样,然后分析所给文段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人物的所作所为,再分析是否是题干中要求的性格,用排除法做准确率高还节省时间,此题对象是 “李光弼 ”性格特征是 “用兵有谋略 ”, 还没有用兵 表现李光弼身先士卒 表现李光弼英勇无畏,都和 “用兵有谋略 ”无关,排除这三项可以得到答案: 。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一般不会太难,命题方向重要是人物、时间、地点、事件
37、的混淆和关键词语的误译。抓住这几方面仔细对读原文找到错误,应该很简单。选项 A,结合语境看是李光弼斩杀了崔众,张冠李戴,人物错误。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题是区分度较大的题目,一定要注意直译,因为判卷时间较紧,一般就看重点词语的翻译情况,所以如果不是直译有时意思对可能老师误判。还要注意文言句式,如果有考纲规定的 “判断句 ”“被动句 ”“宾语前置句 ”“定语后置句 ”“介宾短语后置句 ”“省略句 ”在翻译中一定要有所体现。关键词语:( 1障 遮挡,临 靠近,穴 挖地洞(名词动用),颓 使土山倒塌(使动用法)。(介宾短语后置句)穴
38、,名词动用,挖洞穴;颓,使动用法)( 2)勒 陈列、部署,率领,怠 让我军懈怠(使动用法),惩 接受教训而警惕,禽 擒获(通假字)。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李光弼年幼即有良好的节操和品行,擅长骑马射箭,能通读班固的汉书。年轻时即从军,严谨刚毅有大智谋,从左卫郎做起。 李光弼率领景城、河间兵马五千进入太原。这之前,节度使王承业政务松弛混乱;侍御史崔众主持太原军务,经常轻慢王承业,李光弼向来为此不平。到这时,皇帝下诏书命令崔众把军队交付李光弼。崔众一贯狂傲看不起他人,见到李光弼只是长揖而已,没有马上交出军队,李光弼很生气,将他抓住关押起来。恰好朝廷使者到了
39、,授予崔众御史中丞之职。李光弼说: “崔众有罪,此前已关押,现在只杀侍御史。如果使者宣读皇帝的任命诏书,也要杀了新任命的御史中丞, ”使者收起诏书不敢拿出来,于是李光弼杀了崔众示众,威震全军。 至德二年,史思明、蔡希德率高秀 岩、牛廷蚧带领十万军队攻打李光弼。当时,精锐军队全部开赴北方,李光弼手下兵士不到一万人,众人建议加高城墙来守卫,李光弼说: “城墙周围四十里,叛军到了再整修它,白白地使我们的兵士和百姓疲顿。 ”于是拆毁民屋造摞石车,摞石车由两百人拉动,发射的石头砸到之处常数十人死伤,结果十分之二的叛军被砸死砸伤。史思明造飞楼车,用木板遮挡,在靠近城墙的地方筑土山,李光弼派人挖地洞使土山倒
40、塌。史思明在城墙下欢宴,歌女戏子在戏台上戏辱奚落天子,李光弼派人挖地道抓获了他们。史思明非常惊恐,将主帅的营帐移走,远远离开,军队都选择地势纷 纷后撤。李光弼又暗中在敌军营地边挖出深沟,预谋使敌军陷入其中,就假装约定投降。到约定时间,以精锐士兵守卫城上的矮墙,派遣副校将出城,好像送财物投降的人,史思明非常高兴。不久,叛军数千人陷入深沟中,城上守军擂鼓呐喊,精锐骑兵出城追逐敌军,俘虏、杀死敌人按万计算。史思明害怕失败,就率军离开了,只留下蔡希德进攻太原,李光弼派出敢死队与敌军搏击,杀敌七万人,蔡希德丢下粮草物资逃跑了。当初,叛军刚到,李光弼在城中一角安置营帐来休息,经过府门不看一眼。围困解除后,
41、过了三晚才回家。后来,又收编清夷、横野等地的军队。 李光 弼与九节度使将安庆绪围困在相州,大战邺西,击败他。李光弼与众将商议说: “史思明陈兵于魏州不来救援,是想让我军懈怠,我们不如起军逼近他。他接受于嘉山之败的教训,不敢轻意出兵,那么安庆绪就可擒获了。 ”观军容使鱼朝恩坚持认为不可。不久史思明来救援,李光弼抵抗敌军,战斗特别尽力,杀戮掳掠敌军与自身伤亡大致相当。恰巧众将惊慌溃散,各自率军败退,到处抢劫掠夺,只有李光弼整治军队回到太原。皇帝宽恕了众将的罪责。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破阵子 李煜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 烟萝 ,几曾识干戈。 一
42、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 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注释】 烟萝:草树茂密,烟聚萝缠。 沈腰:南北朝时诗人沈约在朋友信中有 “老病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 ”的句子,后人用 “沈腰 ”指人瘦;潘鬓:晋代文学潘岳在秋兴赋序里说他三十二岁时头发就开始花白,后以 “潘鬓 ”作为中年鬓发初白的代称。 【小题 1】这首词的上篇写了四十年来家国的哪些景象?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 ”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6分) 【小题 2】这首词中怎样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请结合上下篇作简要分析。( 5分) 答案: 【小题 1】山河辽阔,宫阙巍峨,花草茂美( 2分,两点 3分,三
43、点 4分);化用典故( 2分) 【小题 2】上阕极言太平繁华景象,( 1分)下阕写词人被俘后的凄凉生活,( 1分)两相对比,烘托出了作者深沉的哀愁。(答出 “哀愁 ”类或者 “亡国之痛 ”或 “离别之苦 ”类即可得 3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核意象的题目,抓住词中的 “三千里 ”“凤阁龙楼 ”“玉树琼枝 ”概括即可,第二问手法应该很容易辨析,注释中介绍的相关的内容,应为“用典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手法题,诗歌手法主要有抒情方式(直接、间接),直接有直抒胸臆,间接有借景抒情、即使感怀、怀古伤今、
44、托物言志,一般用于整首诗歌;表现手法,主要是对比、衬托、渲染、铺垫、动静、虚实、抑扬等,主要用于某一联的赏析;第三是修辞。此题是很明显的对比,答题时明确对比的内容和要表达的 “愁苦之情 ”,答情感时注意词的最后的 “垂泪 ”。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给 “社会原子化 ”下一个定义,不超过 70字。( 3分) 社会原子化是一种社会危机。 这种社会危机主要表现为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等方面。 这些现象的产生缘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组织的解体或缺失。 答案:社会原子化是
45、指由于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组织的解体或缺失而产生的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等方面的社会危机。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下定义的题目,下定义的操作方式是先找到属概念(上一层概念)然后找到种差, 在文句中表现为 “定语 ”,然后对种差进行合理的排序。本题的属概念是 “社会危机 ”,种差分别为 “个体孤独、无序互动状态和道德解组、人际疏离、社会失范等方面 ”和 “产生缘自人类社会最重要的社会联结机制组织的解体或缺失 ”,两句种差应该现实原因,然后是表现。 考点: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按要求仿写。要求:前后句式相同,修辞手法相同,语意贯通,内容有意
46、蕴。( 4分) 宽阔的胸襟,是 “上善若水,厚德载物 ”的卓越追求; 宽阔的胸襟,是 ; 宽阔的胸襟,是 “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的超然旷达; 宽阔的 胸襟,是 。 答案:宽阔的胸襟,是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的不凡气度; 宽阔的胸襟,是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的虚怀谦逊。( 4分,每句 2分。) 试题分析:仿写有嵌入式仿写、续写式仿写、命题式仿写和开放式仿写几种形式,仿写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和对例句的分析,例句如是单句主要分析句子结构,如是复句主要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要做到句式和例句一致,仿写题大多数都要考修辞,因此对修辞手法的运用一定不要忽略。此题是嵌入式仿写,
47、注意语句的选取要和上文对应,如上句最好也出自道德经,下句应为苏轼的词,后面反应的人物 的胸怀要和诗句对应。 考点:选用、仿用、变换句式。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默写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小题 1】 ,审容膝之易安。 【小题 2】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 【小题 3】 ,露似珍珠月似弓。 【小题 4】千淘万漉虽辛苦, 。 【小题 5】不要人夸好颜色, 。 【小题 6】无可奈何花落去, 。 【小题 7】千金纵买相如赋, 。 【小题 8】等闲识得春风面, 。 【小题 9】江山代有人才出, 。 【小题 10】人逢喜事精神爽, 。 答案: 【小题 1】倚南窗以寄傲 【小题 2】是以区区
48、不能废远 【小题 3】可怜九月初三日 【小题 4】吹尽狂沙始到金 【小题 5】只留清气满乾坤 【小题 6】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题 7】脉脉此情谁诉? 【小题 8】万紫千红总是春 【小题 9】各领风骚数百年 【小题 10】闷来愁肠瞌睡多 试题分析:注意重点字的写法: “倚 ”“清 ”“瞌 ”。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字的文章。 (60分 ) 有个年轻人总是抱怨环境,一位长者对他说: “你想保护自己的脚,穿上一双鞋子比给全世界铺上地毯更容易做到。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文体为议论文 ,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 改变环境不如改变自己 小 A说: “要是我出生在美国,我准是个英语天才。 ”小 B说: “如果李白是我的老师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