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2014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上学期 10月阶段验收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供 ( gng)给凋 敝 (b)靡 ( m)室靡家 缒 (zhu)城而出 B骨 髓 (su) (chn)目怒发冲 冠 ( gun)图穷 匕 (b)见 C车 骑 (j)须 臾 (y)翘 (qio)首回望不 胜 (shng)杯杓 D玉 ( ju)装 载 ( zi) 戮 ( l)力同心我有旨( zh)酒 答案: B 试题分析:解答语音题的关键主要在于平时的积累,要养成注意读准字音的习惯,特别要注意那些多音字和容易被声旁误导读音的字以及报刊上常见但容易人们
2、读错的字。本题中, A项错误是 “供 ”的读音: “供 ”是多音字,在 “供应 ”“供给 ”“供不应求 ”等词语中读第一声,在 “供奉 ”“口供 ”等词语中读第四声。 C项错误是 “翘 ”的读音: “翘 ”是多音字,在表示举起、抬起、特出等意思时(如翘首)读第二声,在表示 “一头向上仰起 ”时读第四声。 D项错误在 “载 ”的读音: “载 ”是多音字:在表示 “记录 ”和 “年岁 ”等意思时读第三声,在表示 “装 ”“充满 ”“且 ”等意思时(如装载)读第四声。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提要勾玄暴殄天物病入膏盲项庄舞剑,
3、意在沛公 B相濡以沫纲举目张切齿府心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C不胫而走运筹帷幄 W掌而谈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黄梁美梦睚眦必报炙手可热昔我往矣,扬柳依依 答案: C 试题分析:辨识错别字,应着重抓住对字词意思的理解。 A项中, “病入膏盲 ”应为 “病入膏肓 ”; B项中, “切齿府心 ”应为 “切齿拊心 ”; D项中, “黄梁美梦 ”应为 “黄粱美梦 ”, “扬柳依依 ”应为 “杨柳依依 ”。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能力层级为识记 A。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朝 济 而夕设版焉(济,渡河,动词) 我有嘉宾,德音 孔 昭(孔,很,甚,程度副词) 范增 数
4、 目项王(数,几,几个,数量词) 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非常,意外的变故,名词) B 沛公旦日 从 百余骑来见项王(从,使跟从,使动用法) 再拜 献大王足下(再拜,拜了两次,动词) 沛公 置 车骑(置,摆放,安置,动词) 吾得 兄 事之(兄,像对待兄长一样,名词作状语) C 秦王 购 之金千斤,邑万家(购,购买,动词) 顾 不知计所出耳(顾,不过,只是,连词) 微 太子言,臣愿得谒之(微,如果没有,连词) 旦日 飨 士卒(飨,犒劳,动词) D 越国以 鄙 远(鄙,把 当做边邑,意动用法) 吾 其 还也(其,还是,表示商量或希望的语气,语气副词) 愿大王少 假借 之(假借,宽容,原谅,动词)
5、 何辞 为 ?(为,句末语气词,可译为 “呢 ”) 答案: D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一方面要努力回忆课文所讲,另一方面可用代入法(即将解释内容代入原句,考察其 是否合乎语境)。题中, A项 “范增数目项王 ”的“数 ”应解释为 “多次、屡次 ”; B项 “沛公置车骑 ”的 “置 ”应解释为 “丢弃 ”; C项“微太子言 ”的 “微 ”应解释为 “不,没有 ”; “秦王购之千金 ”的 “购 ”最好译为 “悬赏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各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夜缒 而 出,见秦伯 其人居远未来, 而 为留待 哙拜谢,立 而 饮之
6、B 臣 乃 得有以报太子 事所以不成者, 乃 欲以生劫之 度我至军中,公 乃入 C 顷 之 未发,太子迟之 因击沛公于坐,杀 之 臣 之 壮也,犹不如人 D 寿毕,请 以 剑舞 以 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使工 以 药淬之 答案: C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一方面要努力回忆课文所讲,另一方面可用结构分析法,考察该虚词在句中的作用和意义。题中,只有 C项的 “之 ”在三句中各不相同: 作助词,凑足音节,无意义; 作代词,指代沛公; 作助词,置于主谓之间,可不译。 A项中的 “而 ”, 和 都作连词,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地 ”; 作连词,表顺承,相当于 “就 ”。 B项的 “乃 ”, 和 都作
7、副词,相当用户 “才 ”; 作语气副词,相当于 “居然、竟然 ”。 D项的 “以 ”, 和 作介词,相当于 “用 ”; 作介词,表原因,相当于 “因为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句式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给贡职如郡县 是寡人之过也 夫晋,何厌之有? 今日往而不返者,竖子也。 燕国见陵之耻除矣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不然,籍何以至此 因击沛公于坐 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 若属皆且为所虏 A / / / B / / / C / / / D / / / 答案: A 试题分析:古汉语的同现代汉语句式不同的主要有判断句、被动句和倒装句。解答此题
8、,应结合采取分析句式法和排除法。因为 是陈述句,但不少头脑供血可能难以辨识,于是避难就易,先看 这个判断句:考察同它排在一组的是不是都是判断句,结果发现 是倒装的疑问句而不是判断句,于是排除 D。 是被动句,而 不是被动句,因此排除 B和 C。 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樊将军以 穷困 来归丹 B 樊於期偏袒 扼腕 而进曰 吾入关 , 秋毫 不敢有所近 C 微 夫人 之力不及此 备他盗之出入与 非常 也 D 沛公居 山东 时 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 长者 之意 答案: B 试题分析
9、:此题重点考查对古今异义词的理解和掌握,答题时一要尽量回忆所学知识,二要根据上下文语境进行分析。题中, A项的 “行李 ”在这里是 “使者 ”之意; “穷困 ”是 “走投无路 ”之意:都同今义不同。 B项的 “扼腕 ”和 “秋毫 ”都与今义相同。 C 项的 “夫人 ”是两个词, “夫 ”作代词,即 “那个人 ”; “非常 ”也是两个词,是 “意外的、与平常情况不同的 ”之意:它们都与今义不同。 D项的 “山东 ”不是现在的山东省 ,而是 “崤山 ”之东; “长者 ”除了包括年纪大的人,还指名望高的人、知识丰富的人等。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
10、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汤恩伯还利用权力囤积走私,大发国难财。汤恩伯的做法并非个别现象,当时国民党政权内部大发国难财已 蔚然成风 。 B他弃医从文,拿起如椽巨笔,刺向国人麻木的灵魂,于是 “救救孩子 ”的呼声振聋发聩 ;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的愤慨力透纸背。 C中国往事的每一个主人公,都各自代表着那个 风云变幻 的时代中的一个群体,有的已存在了数千年,有的却是中西矛盾纠结的新产物,但他们都需要在那个时空的中国历史中,重新寻找定位。 D在 44年的记者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一批优秀的新闻作品,在中国新闻史上留下了 浓墨重彩 的一笔。 答案: A 试题分析: A项的 “蔚然成风 ”指一件事情逐
11、渐发展盛行,形成一种良好风气,用于好的方面,同该句语境不符。 B项的 “振聋发聩 ”用来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合乎此句语境。 C项的 “风云变幻 ”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合乎此句语境。 D项的 “浓墨重彩 ”形容着力描写,合乎此句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问题。( 18分) 我叫张三多 刘 勇 新来的英语老师被校长带着来到我们班,在介绍班里的同学时,校长指着后面一排座位说: “那几个都是扶不上墙的家伙,就不用管他们了! ”英语老师很惊讶地看着我们,点着头说: “好,我知道了。 ”很多同学也随着校长手指,看着我
12、们露出嘲笑和鄙夷的神情。 “看什么看,谁再笑,小心我扁你! ”我这一吼,英语老师吓了一跳。校长脸色很难看,他指了指我, “给我出来 ”,我也斜了他一眼,没动。校长张了张嘴,来到我面 前,我歪着头,笑嘻嘻地说: “我鞋带还没系好呢。 ”班里一阵哄笑。 我和校长来到操场东头,我懒洋洋地靠在双杠旁,校长说: “张三多你也给我点面子,我们不是说好了,我不管你,你也不在课堂上闹,我们互不干涉吗? ”我看了看天, “给根烟抽吧。 ”校长不耐烦地掏出烟,提高声音说: “快毕业了,我希望我们都相安无事。 ”说完扭身就走。 我躺在宽阔的操场上,望着明亮的教室,心里有点说不上来的酸痛。 戴虎瞪着眼睛伸长脖子很吃力
13、地看着黑板。我说: “戴虎,我们杀两盘象棋吧。 ”戴虎说: “三多哥,别闹,老师正在讲古文呢! ”我的天,连续三年统考 都全年级倒数第一,现在还有心情学古文。我感到可笑,对吴秋说: “你看他那熊样还学古文呢! ”吴秋他们也跟着笑。 “后面的同学,注意课堂纪律,就说你呢! ”新来的戴着小眼镜的语文老师指着我。他是安徽大学中文系研究生毕业,刚到学校,校长就让他教毕业班,可见学校对他的重视。 我站起来说: “你贩卖你的知识,校长没和你说不让你管我们吗? ”小眼镜脸上一阵灰白,他推了推眼镜说: “你叫张三多吧?我不管你以前如何,但在我的课堂上你必须尊重我! ” 我奋力一脚,把面前的课桌踹倒,大声地说:
14、 “我不尊重你怎么了,你能把我怎么着! ”戴虎拽着 我说: “别闹了,再闹会被开除的! ”“开就开吧!老子不怕! ” 小眼镜对同学们说: “其他同学先自习,张三多你来一下。 ”又是在操场的东头,校长拉我来是为了维护他的面子,小眼镜让我来不知道要干什么,我冷冷地看着他,满眼挑衅。小眼镜说: “听说你挺能打架的 ” 话音未落地,便飞起一脚踢来,我没有防备,立马倒在地上。小眼镜说: “有本事把我打倒,来呀!来! ”老师竟然约我来打架,这还得了,我站起向他反扑过去。于是,两个一米八零的大男生扭在一起,一会儿他倒下,一会儿我倒下, 直到我们筋疲力尽地躺在操场上,大口地喘气。 小眼镜 突然哈哈大笑起来:
15、“你还真有力气,和我真的很像,知道吗?我也曾是个很糟糕的学生,比你还恶劣,那时候连父母都放弃了我,我认为我这一辈子就这样完蛋了。我厌倦了生活,甚至讨厌起自己来,什么都不想做,整天地闲游荡。突然有一天,卖烟的老奶奶对我说: 差学生也是学生,你就甘愿这样下去吗?其实最可怕的不是被别人打倒,而是你先放弃了自己,被自己打倒了啊。 ” 小眼镜说完起身走了。我默默念叨着那句 “而是你先放弃了自己 ”,心里被重重击了一拳,我望着蔚蓝的天空,眼泪悄悄地滚了出来。 看着趴在课桌上酣睡的戴虎,我狠狠敲了他一下 : “你给我记着,差学生也是学生!要发扬不要脸的精神,好好听课,不懂就问! ” 高三头次模拟考试,我全年
16、级正数 130 名,戴虎倒数第 5,校长看着成绩单说:“张三多,你抄就抄吧,但是也别太过分了! ” 半年后,我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大学。戴虎选择了复读高四。 一转眼,放寒假了,我特别想回母校看看。 刚到学校,就遇见了校长。校长绷着脸说: “张三多同学,给根烟抽吧! ”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 2009年第 22期 ) 【小题 1】文中的 “校长 ”和 “英语老师 ”等人物,在对 “小眼镜 ”的形象塑造上起了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4分) 【 小题 2】 “小眼镜 ”回忆起 “卖烟的老奶奶 ”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何作用?( 4 分) 【小题 3】随着情节的推进,小说中 “我 ”的人物形象有哪些变化?请简
17、要概括。( 4分) 【小题 4】小说结尾写道:校长绷着脸说: “张三多同学,给根烟抽吧! ”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请结合文本及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力将这段 “留白 ”补充完整,100字左右。( 6分) 答案: 【小题 1】属于侧面描写,起到对比或反衬的作用。( 1分)分析:校长与英语老师对 “我 ”和 “我们 ”的漠视与放弃, 反衬出 “小眼镜 ”严格要求每一个学生、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的责任心, 更反衬 出 “小眼镜 ”言传身教的教育智慧。( 3分)(只写出侧面描写或对比或反衬,而无分析,不给分。分析出一点给 2 分,分析出两点给 3分。分析不必拘泥于答案:,言之有理者,请酌情给分。) 【小题 2】
18、 推动了情节的合理发展,张三多的心里 “被重重击了一拳 ”; 暗示了小说的主题,具有 “点睛 ”之效; 借饱经生活阅历的 “卖烟的老奶奶 ”之口传达生活道理,使主题更有说服力。( 4分)(能从情节、主题或人物方面进行分析,且言之有理,写出一点给 2分,写出两点给 4分。) 【小题 3】 对自己,由放弃自己到意志坚定、奋发图强。 对朋友,由嘲笑、干扰到约束、鼓励。 对老师,由顶撞、挑衅到信服、感恩。(能从对自己、对朋友、对老师三个角度概括变化的,请酌情给分。写出一个角度 2分,两个角度 3分,三个角度 4分。) 【小题 4】我挠挠头,想笑,脸却先红了,摩挲着从口袋里掏出一包口香糖:“校长,我现在
19、已经不抽烟了,当初是我做得不好,您能原谅我吗?抽烟不利于健康,您也少抽点儿。 ”校长乐了, “张三多就是 张三多 呀。 ”(补写的内容符合小说主旨、情节的发展趋势和人物的性格特点, 2 分 ,有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分,以上两项请酌情给分。表达流畅、符合字数要求, 2分。有一个错别字或 一处语病扣 1分,扣满 6分为止。不足 80字或超过 120字的请酌情扣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首先要在文本中筛选出对 “校长 ”、 “英语老师 ”和 “小眼镜 ”进行描写的文字,然后根据题干所提之问题,既然是问前二者对 “小眼镜 的形象塑造的作用 ”,这就不难知道起的是对比或反衬作用了。但要注
20、意,仅这样回答还不行,还必须结合文本内容进行分析,具体说明是起什么样的对比或反衬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小说中情节的作用,主要是为了表现人物性格,或是为了表现作品主题,或是为了推动情节发展,或是照应上文或为下文埋下伏笔等等。本题中,“小眼镜 ”回忆起 “卖烟的老奶奶 ”这一情节使张三多心理受到很大震动,因此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同时此情节暗示了作品的主题(其实最可怕的不是被别人打倒,而是你先放弃了自己),使作品的主题更具说服力,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
21、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不要对形象变化的理解局限于人物性格方面,而应把眼光扩大到人物对其 他人的态度方面,比如对对自己、对老师和对朋友等。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道开放性探究试题,答题时应在准确把握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进行想象。补写的内容符合小说主旨、情节的发展趋势和人物的性格特点,有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表达流畅、符合字数要求。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传记,完成后面问题。 张克戬传 张克戬,字德祥,侍中耆曾孙也。第进士
22、,历河间令,知 吴县。吴为浙剧邑,民喜争,大姓怙势持官府。为令者踵故抑首,务为不生事,幸得去而已。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使者以状闻,召拜卫尉丞。初,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京再辅政,修怨于张氏,以微事黜克戬。 宣和七年八月,知汾州。十二月,金兵犯河东,围太原。太原距汾二百里,遣将银朱孛堇来攻,纵兵四掠。克戬毕力 I御。燕人先内附在城下者数十, 阴 结党欲为内应,悉收斩之。数选劲卒挠敌营,出不意焚其栅,敌惧引去。论功加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复逼城。戍将麻世坚中夜斩关出,通判韩琥相继亡,克戬召令兵民曰: “太原既陷,吾固 知亡矣。然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愿与此城 终始 以明吾节,诸君其
23、自为谋。 ”皆泣不能仰视,同辞而对曰: “公父母也,愿尽死听命。 ”乃益厉兵儆守。贼至,身帅将士披甲登陴,虽屡却敌而援师讫不至。金兵破平遥,平遥为汾大邑,久与贼抗,既先陷,又胁降介休、孝义诸县,据州南二十村,作攻城器具。两遣使持书谕克戬,焚不启。 具述危苦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 。 十月朔,金益万骑来攻愈急。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 徇 。诸酋列城下,克戬临骂极口,炮中一酋,立毙。 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明日,金兵从西北隅入,杀都监贾 ,克戬犹帅众巷战。金人募生致之。克戬归索朝服,焚香 南向 拜舞,自引决,一家死者八人。金将奉其尸礼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事闻,
24、诏赠延康殿学士,赠银三百两、绢五百匹,表揭闾里。 绍兴中,谥忠确。 (选自宋史)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 阴 结党欲为内应阴:阴谋 B愿与此城 终始 以明吾节终始:偏义复词,到最后 C有十人唱为降语,斩以 徇 徇:示众 D焚香 南向 拜舞南向:面对南方 【小题 2】下列句子分编为四组,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 是( 3分)( ) 克戬一裁以法,奸猾屏气。 克戬从弟克公为御史,劾蔡京。 义不忍负国家、辱父祖。 皆泣不能仰视。 克戬归索朝服,焚香南向拜舞,自引决。 葬于后园,罗拜设祭,为立庙。 A B C D 【小题 3】
2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 A张克戬担任吴县县令期间,一改过去县令明哲保身的为官之道,依靠法律制裁了向来飞扬跋扈的当地大姓豪富,得到朝廷认可,被授予卫尉丞官职。 B张克戬知汾州期间,金兵包围了太原,并派将领银朱孛堇来攻打汾州。张克戬尽全力抵御敌人,先杀了城里的内应;然后出奇兵扰乱敌人,烧毁敌人营寨的栅栏,敌人畏惧退去。 C在太原被围、汾州危急的情况下,张克戬身先士卒,拼死抵抗,金兵暗中派遣使臣送劝降书,张克戬看都没看,就焚烧了书信。 D张克戬在保城无望的情况下,给朝廷写了上表给家人留了遗书,城破后穿朝服自杀身亡。张克戬死后,金人很佩服他,将他礼葬于后园,并拜
26、祭致礼,为他立庙。 【小题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 1)具述危苦 之状,募士间道言之朝,不报( 4分) ( 2)度不得免,手草遗表及与妻子遗书,缒州兵持抵京师。( 4分)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1)(张克戬)详细地阐述危机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向朝廷禀报,但朝廷没有答复。(补充主语 1分, “具 ”、 “间道 ”、 “不报 ”,各 1分,共 4分。大意不准确,扣 1分) ( 2)(张克戬)考虑到不能逃脱一死,亲手起草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用绳子系着放下去,让他拿着
27、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补充主语 1分, “度 ”、 “遗表 ”、 “缒 ”各 1分 ,共 4分。大意不准确,扣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及将各选项解释代入语文,考察期是否合乎语境。题中, A项的 “阴 ”是 “暗地里、暗中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解答此题,要紧扣题干中 “全都从正面说明张克戬为人刚直、视死如归品质的一组 ”的要求进行筛选。题中, 陈述的是克戬从第; 写的是百姓为之感动; 写的是克戬为后人敬重、景仰:都不符合要求,应予排除。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
28、题分析:回答此题,要 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有关内容仔细对照,考察有无错误。题中, C 项说法有误:事件的前提应在太原沦陷后,而不是在太原被围时;此外, “暗中 ”也属无中生有。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 “信、达、雅 ”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第( 1)题是省略主语的省略句,翻译时应补充;此外, “具 ”是“详尽、详细 ”之意; “间道 ”即 “小道 ”; “不
29、报 ”是两个词, “朝廷没有答复 ”之意。第( 2)题也是个省略句,翻译时需补充主语;此外, “度 ”是 “考虑到、估计到 ”之意; “遗表 ”是 “送给朝廷的表章 ”; “缒 ”是 “用绳子吊着放下 ”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张克戬,字德祥,是侍中张耆的曾孙。考中进士后,历任河间县令,吴县知府。吴县是浙江的大城镇,民风骁悍,喜欢争斗,大姓人家依仗势力把持官府的行为。以往做县令的总是沿袭老规矩谨慎处事,致力于在任职期间不生事端,能够侥幸离开罢了。张克戬到任后,依 靠法律进行彻底制裁,奸猾之人大为收敛。使者把这种情况报告给朝廷,朝廷召见并授官卫尉丞
30、。当初,张克戬堂弟张克公做御史,曾弹劾蔡京。蔡京第二次执掌朝政,跟张氏结怨,因为小事就罢黜了张克戬的官职。 宣和七年八月,张克戬做汾州知府。十二月,金兵进犯黄河以南,包围了太原。太原距离汾州只有二百里地。金兵派遣大将银朱孛堇前来攻打汾州,放纵士兵四处掠夺。张克戬尽全力阻击抵御敌人。有几十个燕人事先进城隐藏在城下,暗地里勾结打算作为内应,张克戬把他们全部抓起来处死。张克戬多次挑选精悍的士卒骚扰敌营,出其不意焚毁敌兵营寨栅栏,金 兵畏惧就撤兵了。张克戬凭功被加封至直秘阁。 靖康元年六月,金兵再次进逼汾州城。守将麻世坚在半夜里夺关出城,逃跑了,通判韩琥接着也阵亡了。张克戬召令士兵和百姓说: “太原已
31、经陷落,我本来就知道汾州城会灭亡呀。但是从道义上讲,我不忍心辜负国家、辱没祖先,我愿意跟这座城池共存亡,以此来表明我的气节,各位还是自己作打算吧。 ”士兵和百姓都哭泣着不能仰脸看(张克戬),异口同声回答说: “您是我们的父母,我们愿意尽死力听从您的命令。 ”张克戬于是更加严格约束士兵,谨慎防守。金兵到了,张克戬亲自率领将士披上铠甲登上城墙(与敌人作 战),张克戬虽然屡次击退敌兵,但是增援的部队最终没有到来。金兵攻占了平遥,平遥是汾州大镇,长久与金兵对抗,已经首先陷落了。金兵又胁迫介休、孝义诸县,使之投降。金兵占据了汾州南面二十个村庄,准备制作攻 打汾州城的器具。金兵派遣两位使臣拿着书信劝降张克
32、戬,张克戬连看都没看就烧掉了。(张克戬)详细阐述危急艰苦的情况,招募壮士从小道逃出上报朝廷,但朝廷没有回复。 十月初一,金兵增加上万骑兵前来攻打汾州,形势更为急迫。汾州城里有十个人散布投降的话,张克戬斩杀了他们示众。多位金兵首领站在城下,张克戬临城大声痛骂,用火炮 击中敌人的一位首领,那位首领当场死亡。张克戬考虑到最终不能逃脱一死,亲手写下给朝廷的遗表和给妻子、儿女的遗书,从城上把一名士兵缒下去,让他拿着遗表和遗书到京城去。第二天,金兵从汾州城的西北角攻入,杀死都监贾 ,张克戬还在率领众人巷战。金人悬赏招募能活捉张克戬的人。张克戬回家取出朝服,焚香面向南面祭拜,然后自杀,一家死了八口人。金兵将
33、领抬着他的尸体依礼节埋葬在后园里,设祭坛排列拜祭,并为他修了一座庙。情况为朝廷所知,朝廷下诏封赠张克戬为康殿学士,赠送银子三百两、绢五百匹,并在乡里张榜颂扬。 绍兴年间,谥号 “忠确 ”。 阅读下面的游记,完成后面问题。 游东山记 杨士奇(明) 洪武乙亥,余客武昌。武昌蒋隐溪先生,年已八十余,好道家书。其子立恭,能诗。皆意度阔略,然深自晦匿,不妄交游,独与余相得也。 是岁三月朔,余三人者,携童子四五人,载酒肴出游。天未明东行,过洪山寺二里许,折北,穿小径可十里,度松林,涉涧。涧水澄澈,深处可浮小舟。旁有盘石,客坐十数人。松柏竹树之阴,森布蒙密。时风日和畅,草本之葩烂然,香气拂拂袭衣,禽鸟之声不
34、一类。遂扫石而坐。 坐久,闻鸡犬声。余招立恭起,东行数十步,过小冈,田畴平衍弥望,有茅屋十数家,遂造焉。一叟可七十余岁,素发如雪,被两肩,容色腴泽,类饮酒者。延 余两人坐。牖下有书数帙,立恭探得列子,余得白虎通,皆欲取而难于言。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 还坐石上,指顾童子摘芋叶为盘,栽肉。立恭举匏壶注酒,传觞数行。立恭赋七言近体诗一章,余和之。酒半,有骑而过者,余故人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也,骇而笑,不下马,径驰去。须臾,具盛馔,及一道士偕来,遂共酌。道士出太乙真人图求诗。余赋五言古体一章,书之。立恭不作, 但 酌酒饮道士不已。道士不能胜,降跽 谢 过,众皆大笑。李出琵琶弹
35、数曲。立恭折竹,窍而吹之,作洞箫声。隐溪歌费无隐苏武慢。道士起舞蹁跹,两童子拍手跳跃随其后。 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立恭援笔书数绝句,语益奇,遂复酌,余与立恭饮,少皆醉。 已而 夕阳距西峰仅丈许,隐溪呼余还,曰: “乐其无已乎 ”遂与李及道士别。中道隐溪指道旁冈麓顾余曰: “是吾所营乐丘 处也。 ”又指道旁桃花语余曰: “明年看花时索我于此。 ” 既归,立恭曰: “是游宜有记。 ”属 未暇也。 是冬,隐溪卒,余哭之。明年寒食,与立恭豫约诣墓下。及期余病,不果行。未几,余归庐陵,过立恭宿别,始命笔追记之。未毕,立恭取读,恸哭;余亦泣下,遂罢。然念蒋氏父子交好之厚,且在武昌山水
36、之游屡矣,而乐无加乎此,故勉而终记之。手录一通,遗立恭。 既游之明年,八月戊子记。 (选自东里集,有删节 ) 注 丘:坟 墓。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延 余两人坐延:邀请。 B 但 酌酒饮道士不已但:只,只是 C降跽 谢 过谢:感谢。 D 属 未暇也属:适逢。 【小题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穿小径 可 十里一叟 可 七十余岁 B 及 一道士偕来 及 期余病,不果行 C乐 其 无已乎两童子拍手跳跃随 其 后 D遂扫石 而 坐皆欲取 而 难于言 【小题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37、隐溪隐匿避世,在交友方面非常谨慎,乐观旷达,对生死也很淡然; 虽然年事已高,还能怡情山水。 B立恭性情率真,能饮酒,好读书,擅长诗歌写作,与作者有着很深的交往,对已逝的父亲充满怀念。 C立恭提议出游后应该有游记,可是作者一直因为事务繁忙,未能动笔写作,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写成。 D文章主要记述了游东山的情况,表现了作者与隐溪父子的深厚友情,流露出对老友逝去的感伤。 【小题 4】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 叟识其意,曰: “老夫无用也。 ”各怀之而出。( 4分) (2)已而道士复揖立恭曰: “奈何不与道士诗 ”( 4分)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A 【小题
38、 3】 C 【小题 4】( 1)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 “(这两本书)我不用了。 ”(于是,我们两人 )各自怀揣着书告辞离开了。(译为 “我不用 (这两本书 )了 ”也可以。“其 ”、 “无用 ”、 “怀 ”各 1分,句子大意 1分,共 4分。)( 2)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为什么不送给我诗呢? ”( “揖(于)立恭 ”省略句加倒装句 1分, “奈何 ”、 “与 ”各 1分,句子大意 1分,共 4分。 “揖(于)立恭 ”不能补出“于 ”或不能还原状语的,不给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回答此题,可用代入法,及将各选项解释代入语文,考察期是 否合乎语境。题中, C项的解释错了
39、,这里的 “谢 ”应是 “谢罪、道歉 ”之意。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A项的 “可 ”都是 “大约、约莫 ”之意。 B项的 “及 ”,前者作连词,相当于 “同、和 ”;后者作动词, “到了 ”之意。 C项的 “其 ”,前者作副词,相当于 “难道、大概 ”;后者作代词,相当于 “他 ”。 D项的 “而 ”,都作连词,但前者连接状语和中心词,相当于 “地 ”;后者表转折,相当于 “然而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3】 试题分析:回答此 题,要将各选项文字同文本有关内容仔细对照,考察有无
40、错误。题中, C项 “直到次年八月才动笔 ”的说法有误,作者在在第二年到庐陵时曾写过,但未写完就停止了。本文是在 “既游之明年八月 ”写的。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句子,要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字字落实,达到 “信、达、雅 ”的标准。同时要注意实词: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通假字的翻译;还要注意一些虚词,一些虚词,也有意义;再就是注意一些特殊句式的翻译也要到位。本题第( 1)题中的 “其 ”作代词,指 “我 们 ”; “无用 ”即 “不再使用 ”; “怀 ”即怀揣之意。第( 2)题中, “揖立恭 ”是省略句加倒装句,
41、应译为 “向立恭行礼 ”;“奈何 ”应译为 “为什么 ”; “与 ”作动词, “给与 ”之意。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洪武二十八年,我旅居武昌。武昌有位蒋隐溪先生,已经八十多岁,爱读道家书。他的儿子立恭会写诗。(父子二人)都是气度旷达的人,但深深隐藏自己(的志向和才气),不随便与人来往,只和我情投意合。 这年三月初一,我们三人带着四五个童仆,携带酒食,出门远游。天还没有亮,朝东走,走过洪山寺二里左 右,向北拐,走小路大约十里,穿松林,趟水过山涧。涧水清澈,深处可以泛小舟。溪边一块大圆石,能坐十几个人。青松翠竹,绿阴掩映,十分茂密。这时风和日丽,野草与树
42、木的花朵盛开,香气飘拂沾染衣裳袭人,百鸟争鸣。于是动手清扫石面,坐在上面。 坐了许久,听见鸡叫声和狗吠声。我招呼立恭起身,向东走了几十步,翻过一道山冈,只见田野平坦广阔,近处有十几间茅舍。于是前去拜访。一位约有七十多岁的老者,白发如雪,披落在双肩,面容红润光泽,好像是会饮酒的人。(老者)邀请我们两人坐下。窗下有几套书。立恭抽出一册列子,我拿起一部白 虎通,都想把书带走却不便开口索取。老人看出了我们的心思,说:“(这两部书)我没有用处。 ”于是,我们两人各自怀揣着书,告辞离开。 回到石上坐下,分派童子摘来芋叶当盘子,把肉放在上面。立恭举起酒葫芦斟酒,传递酒杯依次喝了几轮,立恭乘兴写了一首七言近体
43、诗,我和了一首。酒喝到一半,有一个骑马经过的人,竟是我的老朋友武昌左护卫李千户,他很惊讶,与我相视一笑,却并不停留,径直驱马离开。不久,便备办了丰盛的酒菜,和一位道士一起来。于是我们和他们一起喝酒。道士拿出一帧太乙真人图请我们题诗。我作了一首五言古诗,写在画上 。立恭不写,只是倒酒向道士敬酒个不休。道士不能承受,躬身告饶,众人都捧腹大笑。李千户取出琵琶连弹数曲。立恭也折断一根竹子,钻了几个孔,吹奏起来,发出洞箫般悦耳的声音。隐溪老先生也忍不住唱了一阕费无隐的苏武慢。道士翩翩起舞,两个童仆也跟在他后面拍着手跳了起来。一会儿,道士又向立恭拱手行礼说: “先生为何不肯为贫道赋诗! ”立恭提笔写了几首
44、绝句,诗句更加新奇。于是又重新喝酒,我和立恭对饮,都有些醉意。 不久,夕阳距离西边山峰只剩一丈多了,隐溪先生唤回我俩,说: “玩乐难道没有止境吗! ”于是,我们和李千户、道士作别 。途中,隐溪先生指着道旁山冈脚下,回头对我说: “这里就是我修建坟墓的地方。 ”又指着路边的桃树嘱咐我:“明年赏桃花时就到这里来找我吧。 ” 已经回来了,立恭对我说: “这次游览应该写篇游记。 ”适逢当时我没有闲暇。 这年冬天,隐溪先生竟溘然长逝。我痛哭哀悼。第二年寒食节,与立恭相约去给老人家扫墓。到约定日期时我又闹了一场病,未能如约前往。过了不久,我将要返回庐陵,临行特地到立恭府上留宿话别,这才动手追记东山之行。没
45、有写完,立恭拿去读,边读边哭,我也忍不住潸然泪下,于是再次搁笔。但是想到自己往日与蒋氏父子交好深厚,而 且在武昌山水游览了多次,而乐趣没有超过那次的,所以尽力最终完成了。亲手抄了一份,送给立恭。 东山春游的第二年,八月初三日记。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6分 瀑布联句 香严闲禅师 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 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 终归大海作波涛。 【小题 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 (3分 ) 【小题 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 “不辞劳 ”三个字有
46、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 。 B近看瀑布 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 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 “千岩万壑 ”,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 D “岂能 ”与 “终归 ”前后呼应, “作波涛 ”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 答案: 【小题 1】( 1)这首诗表达了志向远大、敢于进取的胸怀 ,( 1 分)坚韧不拔、排除万难的坚定信念。( 1分)采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 1分) 【小题 2】 B 【小题 1】 试题分析: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志向,要
47、以诗句内容为主要依据。诗中以“瀑布 ”自喻,第一句写瀑布历经 “千岩万壑 ”,不辞辛劳;第二句写 “瀑布 ”的高是身边的人无法了解的,只有 “远看 ”才能知道;第三句写 “溪涧 ”(比喻小的位置或身边的小人物)是不能留住 “瀑布 ”的;第四句写 “瀑布 ”一定会流归大海形成巨大的波涛。理解了这些,作者的意图和手法都不难知道了。 考点: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2】 试题分析: B项的错误在于:本诗并没有写近看瀑布的情景,也不是在为后二句蓄势。 考点:鉴赏文 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语言表达 下面文段共六句,其中五处有语病,请在答题纸上写出有语病的句子的序号并加以修改。( 5分) 观众记忆中的春晚,本应是诚恳的、家常的,能够让全国观众度过一年中最后的在一种相对纯净的气氛中的闲暇。 然而这种印象今天正在迅速消解,零点报时这类亿金难买的 “硬广告 ”倒也罢了,观众还得忍气安插进节目里的零星“软广告 ”。 一台春晚,是联欢晚会还是 “广告晚会 ”?这是网友们看了兔年春晚的揶揄。 因为不知道这些无孔不入的 “软广告 ”,其 “创意 ”和 “受益方 ”是节目表演者还是春晚项目组(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