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山东省潍坊一中高三过程性训练(三)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给 予 给 以 重 合 重 头戏引 擎 风驰电 掣 B标 识 识 别删 削 刀 削 面 着 陆不 着 痕迹 C 劲 旅干 劲 发 卡 卡 脖子 抹 布一 抹 霞光 D地 壳 躯 壳胳 膊 胳 肢窝 纤 夫 纤 尘不染 答案: A 试题分析: A j/gi chng/zhng qn/ch B.zh/sh xu/xio zhu C.jng/jn qi m/ m D qio/k g qin/xin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多音字的识
2、记,一要注意从词语含义上区别;二要注意从词性上区别,如 “处 ”;三要注意通过书面语与口头语的不同记忆,如“血 ”;四要注意记少不记多,像 “胖 ”只有 “心广体胖 ”中读 pn,记住这一处特殊读音既可。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缘分爆发户卑躬屈膝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B遐想股份制改弦更章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C吊销威慑力郑重其事百尺杆头,更进一步 D坐落顶梁柱铩羽而归项庄舞剑,意在沛公 答案: D 试题分析: A暴发户 B改弦更张 C百尺竿头 考点: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 点评:本题的努力工作应放在平时,平时积极向课本、课外读物、社会、字典等学习汉字,建立错字纠错本,养成规范
3、书写的习惯,经常巩固汉字识记成果。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正式提出 “低碳世博 ”理念的世博会,中国在 过程中也在全力实践这一理念。 对于景区假期 “井喷 ”式客流,各地假日办 游客高峰应急预案,交警、辅警、志愿者全力以赴保障旅游平稳运行。 孩子是天真烂漫的,不肯拘束自己的。他活着整个就是在享受生命 ,世俗的 和规矩暂时都不在他眼里。 A筹措启用利益 B筹办启动利害 C筹措启动利害 D筹办启用利益 答案: B 试题分析:筹办:筹划办理,对象是事情;筹措:设法弄到,对象是财物等东西,如款子、粮食等。启动:开始工作。启用:开始使用。利害指利益和损害,此处应
4、指世俗得失的考量,不单指利益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本题所考都是近义词,需要准确掌握每个词语的意思、用法、使用对象、色彩等,如果在考场中遇到不熟悉的词语时,本题最好使用方法就是排除法。当然如果准确知道各个词语是最好的,需要学生平 时注意积累。 下列各句中,划线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如何使全球经济复苏,欧美在会前的态度可谓 南辕北辙 :美国希望欧盟主要经济体扩大经济刺激规模,欧盟则认为制定严格的金融监管体系更为重要。 B 2012杭州太子湾花展共引进 50余种郁金香品种,数量比去年增加整整 10万枝,届时郁金香、樱花齐开放,整个公园都将色彩斑斓,真让人感受到了什么叫 如花似锦
5、。 C第八届全国残疾人运动会实现了节俭文明、务实高效的办会理念,这和组织方 瞻前顾后 的周密安排是分不开的。 D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尤为可喜的是, 始作俑者 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答案: C 试题分析: “瞻前顾后 ”形容做事之前考虑周密慎重,也形容顾虑太多,犹豫不决。 A“南辕北辙 ”,指自身的行为和目的相反,与欧美两方语境不符。 B如花似锦:形容风景、前程等十分美好。用在此处属望文生义。 D比喻首先做坏事的人。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体会成语的感情色彩;
6、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 ;第四、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四个选项权衡比较,选出认为合要求的。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中国首善 ”陈光标赴台湾高调捐赠的行为究竟是行善还是作秀,香港时事评论员赵嘉一对此的评价是肯定的。 B学生志向的高远和低下,对其能否成才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激励学生科学地确立志向,是学校教育中一项至关重要的内容。 C “我自横刀向天笑,别看广告,看疗效 !”经典名句与小品台词混搭出的 “本山体 ”以独具个性的风格为无数网友所倾倒。 D南昌市准备建设新公园路周边停车场和公交站点方位,已经出台了 新公园路地下通道及地下停车场规划方案,将于 5月
7、18日前对该方案进行公示并听取、收集公众意见。 答案: B 试题分析: A表意不明。 C主客颠倒,不合逻辑,应为 “使无数网友倾倒 ”D搭配不当,改为 “规划公交站点方位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修改病句要清楚病句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首先从句子主干入手,如果主干没问题,然后分析修饰语和中心语的搭配,除了理论之外还需要语感。所以语感的培养对语文很重要。 现代文阅读 又见文理之争 石野樵 近日,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钱文忠的一句话引起了无数非议,他向教育部建议称,高中之前,除数学外,学校不开设物理、化学课程,大量增加人文类、特别是艺术类课
8、程,大量增加体育课,可开设不进行考核的第二第三外语。 虽然这建议听起来异想天开,也绝没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这些争论中有意思的不是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因为教育之弊已是陈年旧题,倒是他挑起的文理之争颇值得关注。 长久以来,人类都面临着一个文化困境,那就是 “科学 ”与 “人文 ”两种价值体系之间逐渐分裂和对立的局面。随着科学技术的 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地位也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自然科学自许道德中立,使得科学家们心安理得地拒绝人文关怀,人类被技术异化,越来越忽略生命和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科学进程中,中国算得上是个后发国家,但科学与人
9、文的分裂却丝毫也不比西方国家浅。 “五四 ”运动提出了两大口号 科学与民主,二者原本是并驾齐驱的,但随后近 100年, “德先生 ”和 “赛先生 ”并不能友好相处,甚至经常互相仇视。 在政治领域,过去的 30多年里,工程师思维主导了整个国家的发展建设,但进入新世纪,社会矛盾剧烈,让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 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事实上,过去几年,中国政坛高官确实有人文学科背景者越来越多。 在教育领域,过去 30多年,同样是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新世纪以来,对人文精神丧失和人文教育缺失的批判声也越来越响亮,但像钱文忠这样,直呼要求取消理化课程的建议,是第一次。虽然这些只是网络谈资,当不得真,
10、但却可见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需求已经相当迫切,而与前 30年的对照,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也说明了这不仅仅是教育的问题,更是整个社会的深层心理结构发生了变化。 在人类历史上,一直都是这样:科技愈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 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但人类的进程也清晰地告诉我们,所有的自然科学与人文体系都是紧密相连的,即便是最尖端的科学发明,脱离了人文内涵,也变得毫无意义,甚至面目可憎。但反过来也一样,一个没有科学精神的人,一个没有科学信仰的民族,也难以对他所处的世界有客观且真实的认知,更何谈建设新的文明 正因为如此,对于教育而言,科学与人文都不可偏废,我们不能活在单纯的科技中,也无法
11、仅仅凭借人文精神就度过历史的漫漫长夜,个人的修养与社会的文明,建立在二者间的张力之中。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 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但至少有一点是毫无疑问的:将人文精神与自然科学简单地二元对立起来,是最糟糕的思维方式。 (摘自教师博览 2012年第 3期 ) 【小题 1】对于钱文忠教授给教育部的 “建议 ”,下列选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钱教授第一次直呼取消理化课程,重视文艺和体育,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学生减负。 B钱教授的建议不可能被教育部采纳,但依旧在现实世界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C因为钱教授的建议纯属无稽之谈,听起来异想天开,所以只能
12、成为网络谈资。 D钱教授的建议虽然只是网络谈 资,不可能被采纳,却反映我们这个社会对人文教育的迫切需求。 【小题 2】第四段首旬是作者的一个基本观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 A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扩张和学科细化,人文学科的领地日见狭窄,人类被技术异化。 B “五四 ”运动提出的 “科学 ”与 “民主 ”,由原本的 “并驾齐驱 ”到后来的 “互相仇视 ”。 C在政治领域,进入新世纪之后,工程师式的治国理念在很多时候都捉襟见肘。 D在教育领域, “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 ”曾经是被莘莘学子普遍认同的真理。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钱教授的 “建议 ”在微博和网
13、络世界引起了争论,其中有关乎中国教育制度的种种弊病,但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由他挑起的文理之争。 B科技愈是发达,人们对科技的恐惧也便愈发严重,对人文精神的渴求愈发强烈。科技是一把双刃剑,科学与人文不可偏废。 C一个国家或者民族要创建新的文明,需要有科学精神和科学信仰,而再尖端的科学发明也不能脱离人文内涵。 D作者认为,就今天的中国现状而言,我们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素养。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A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A“主要目的是 ”呼唤人文教育。 B原文为 “依旧在微博和网络世界引起了广泛争论 ”C.不是无稽之谈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点
14、评: “重要词语的含义 ”大都不会集中出现在某一处或某一段,而是有序地分布在多个段落中,因此要养成全文搜寻、逐段圈点的阅读习惯。还要养成回文对照、辨同析异的做题习惯,选择题的众多选项基本上都来自于原文,因此辨析原文语句与选项的差别是正确解答的前提。 【小题 2】 试题分析:论述在第三段,说的是人类的共同状况,论据应该是中国的个性状况。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点评: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往往不认真审题,对题干要求一略而过,不去认真分析,本题如果学生忽略了这一点,可能选不出答案:,因为如果只看选项,四个选项从内容上来说没有什么错误,如果不和题干要求挂钩,就选不出答案:。 【小题 3】 试题分析:
15、 “我们既缺乏科学精神,又缺乏人文素养 ”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认为“就中国现实而言,我们到底是太缺乏科学精神了,还是太缺乏人文素养,抑或二者都缺乏,这些都见仁见智 ”。 考点: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必须做出客观周全的判断,不可以偏概全,不可主次颠倒 ,不可主观臆断。文本的主要观点是隐藏在文本采用的材料之中的,基本倾向是隐含在作者对材料的处理和评说之中的,对文本材料的解读、对作者材料处理与评议的分析是我们获取文本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认识的必由之路。离开了对文本的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的准确判断,就失去了对其进行 “负责任 ”的评价的基础。 耄耋之年的黄永玉 斜戴
16、一顶深蓝色贝雷帽,叼一支咖啡色烟斗,永远是时尚小老头黄永玉的标志。被称为 “一代鬼才 ”的他,绘画、雕塑、木刻、写作样样俱佳。虽然今年已经 87岁了,可是黄永玉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时泪流满面,活得最像自己。 80岁过后的黄永玉曾说,除了画画和应付来客,他的工作就是写无愁河上的浪荡汉子。黄永玉颇为自信地说: “小说写的就是我的亲身经历,而非虚构。如我这般的生活,没有人经历过,相信尤为引人注意。它是部很好玩的小说,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但直到 2008年,小说的故事依然在 “黄永玉 ”4岁时徘徊, “我写得很慢,因为我是老老实实地写,没有随意删改,我要把所经历的每个时代与社会
17、的各个侧面勾勒出来。一些年代久远的事就让笔触随着记忆逶迤而行,连我自己也不知道到底要写多长。 ”永玉解释说,写得慢的主要原因是“手里写 着小说,却总想着要画上几笔 ”, “现在我得努力戒掉画画这个 恶习 ,不然把小说写完的可能性都不大了 ”。 回顾黄永玉的艺术成就,不难发现在黄永玉的绘画题材里,荷花是一个非常具有风格的主题,对于荷花,中国的文人也画了上千年了,各种流派的,比如说像明末清初的朱耷画的那种残荷就有一种孤傲于世的感觉。但是黄永玉画的荷花,没有给人那种非常清高、出世的感觉,而是一种很绚丽、很灿烂的气质。黄永玉打趣地说,荷花从哪儿长的 从污泥里面长的。什么是污泥呢 就是土地渗了水的那个叫
18、做污泥,是充满养料的那种土。从土地母亲那里长出来的,回 头再来骂它是污泥,这叫忘本。 据黄永玉回忆,他小时候,外婆家附近有个荷塘,他一淘气犯事,外婆要找他算账的时候,他就把一个高高的洗澡盆滚入荷塘,跳到里面躲趣。 “小时候个儿不高看着荷花像房项那么高,待久了,青蛙都过来了,水蛇什么,能够仔细地看到它了,于是发现荷花底下的那种变化,不是我们所看到的那种一根一根这么清清爽爽,有很多的苔、草,那种光的反映、色彩的关系丰富多了,我开始画荷花。 ”“我常想到的是外婆当年池塘里头给我的那种感觉。 ” 目前,黄永玉在写作之余,也常常读书,他认为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在书的回忆 这篇文章中黄永玉有这样的总结
19、: “读书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不那么干巴巴,使尽了力气还拐不过弯来。读一点书,思考一点什么问题时不那么费力,而且还觉得妙趣横生。 ”难怪老先生的文章读起来也让人觉得妙趣横生,不那么干巴巴的。例如他写道: “读得高兴,便在书眉上写出自己的联想和看法,明知道这是很学究气的东西,没想到 文化大革命 时很为它吃了些苦头。 ”寥寥数语,既写出了一种读书习惯,还写出了一段严酷的历史,风趣又沉重。 读书需要顺乎情趣,否则必会苦不堪言。对此,黄永玉说出了他的体会,他不无幽默地说: “我这个老头 子一辈子过得不那么难过的秘密就是,凭自己的高兴读书。 ”在另一处又说: “我喜欢读书,遇到没听过、没见过
20、的东西便特别高兴 ” 正因为如此吧,他才博学多才,他才把书读得津津有味,并写出津津有味的东西供人阅读。 耄耋之年的黄老对人生看得尤为豁达与透彻, “人生不要去找意义,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我常常想,我怎么一眨眼就 80多岁了呢,感觉像自己的年龄被人给偷去了似的。有个美国学者说过,他恨不得把帽子摘下向年轻人伸过去说。 请施舍几年时间给我吧 ,可是这是异想天开 ”。在黄永玉看来, 人到八十,不绝望,感觉生活有意思就很满足了。黄永玉说自己一直很累, “不仅是体力上的累,还有情感上的累,假如哪天我死了,我的碑上就写 太累了 三个字。或者写上 爱,怜悯,感恩 。爱
21、就是博爱,爱自己爱众生;怜悯就是要保持一颗怜悯之心,连虐待人的人都要怜悯他,尽管他无知、残暴;而感恩不是感一个人的恩,而是鼓励一切人帮助人的美德 ”。 (选自共鸣 2011年第 5期,有删改 ) 【小题 1】请简要概括文章第一段的内容并分析其在行文结构上的作用。 (4分 ) 【小题 2】请简要概括黄永玉的形象特征。 (4分 ) 【小题 3】有人认为本 文对于黄永玉的话引用过多,冲淡了作者的思想。你是否同意此看法?为什么 (4分 ) 【小题 4】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在 “生活 ”“读书 ”及 “创作 ”方面有独特个性和深刻理解的黄永玉的形象,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的实际,任选一个方面,谈谈你的
22、理解。 (6分 ) 答案: 【小题 1】 文章开头一段简要介绍了老年黄永玉独特的肖像、成就以及 “活得最像自己 ”的性格特点。 在行文结构上起到了总领全文的作用:点明下文主要写老年黄永玉的现状、性格与追求。 (4分。每个要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2】个人行为上率性而为: (1分 )艺术观点上 新颖独到; (1分 )对人生看得豁达、透彻; (1分 )情感上博爱,怜悯,感恩。 (1分 )(意思对即可 ) 【小题 3】不同意。 作为一篇人物传记,传主的语言本身就富有特色,朴实而有趣,形象而生动,韵味无穷,很好地体现了人物个性及思想。 引用黄老的话,不但没有冲淡作者的思想,反而使文章更加真实
23、、生动,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可亲。 (4分,每个要点 2分,意思对即可 )(如答同意,只要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 【小题 4】示例:观点一:生活就是自我个性的展示。 黄永玉的生活就是自我本色的展示:例如他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 时泪流满面等等。 展示自我的前提是不伤害他人,不损害他人利益。这要求我们做一个本性善良的人。 我们要展示自我积极向上的个性,反对将低俗下流及不健康的生活情趣当做个性展示。 观点二:只有将读书当做乐趣,才能真正有所收获。 读书对人生有着重要意义。它能使人的思想有节奏感,有灵活性,思考问题时不那么费力。 只认识到读书的意义而不能从读书中发现乐趣者读不好书。带
24、着功利的目的去读书,包括为考试而读书,必会苦不堪言。 调整心态,找到读书的乐趣是我们学习中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观点三:创作的基础是生活和读书。 黄永玉被称为 “一代鬼才 ”,多有建树,这与其深厚的生活体验和热爱读书的习惯密不可分。 虽然当前也有一些 “偶像派写手 ”在没有生活阅历、没有读过多少书的情况下却能一写成名,但其成功有偶然性。其作品也经不起时间的检验。 创作的道路上没有捷径可走,年轻人应该多向老一辈艺术家如黄永玉等人学习,不应该梦想终南捷径、一夜成名。(6分。每个要点 2分,意思对即可 ) 【小题 1】 试题分析:首先从内容上来说,本段介绍了老年黄永玉独特的肖像、成就以及“活得最像自己
25、 ”的性格特点,从而使读者对黄永玉有一个初步印象。从结构上来说,点明了下文的思路,下 文主要写老年黄永玉的现状、性格与追求,总领全文。 考点: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点评:根据句段所在的位置。一般情况下,文章开头的句子或段落起到总领全文,引起下文的作用;结尾的段落一般起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的作用;而在文章中间部分的句段的作用则有预设伏笔、承上启下、照应上文的作用。同时还要把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综合起来分析,至于在内容上起什么作用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只用空洞洞的术语,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 【小题 2】 试题分析: “虽然今年已经 87岁了,可是黄永玉有时像小孩,有时慈悲,有时兴高采烈,有
26、时泪 流满面,活得最像自己 ”表现了黄永玉的率性而为。对荷花等的理解上,与别人不同,这说明艺术观点上新颖独到。 “人生不要去找意义,过日子平平常常就好,有的有意思,有的没意思,不要什么都找意义。 ”表现黄永玉对人生看得尤为豁达与透彻。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点评:鉴赏人物形象应从作品实际出发。这就是说从作品中具体人物自身所具有的东西出发。这里的 “东西 ”是指人物自身的言行以及作品对具所作其他种种描写和评述,而不应是用现成的概念往人物身上套,不能贴标签,更不能将人物自身所没有的东西强加于人物。同时对人物的性格不能仅 用一些概括性的词语作表述,还要联系作品的事实作简要分析。 【小题 3】
27、试题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所谓开放性试题,是针对有固定答案:的题而言的。对于本题的答案:,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但是无论是那种观点,都要写出自己的理由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手法。 点评:对于这种提问方法的试题而言,学生的答案:可以是支持文本观点,也可以否定文本观点,但是一般情况下,答案:可能更多偏向于支持文本观点,所以同学们最好还是倾向于文本观点一方,这样的话,得分可能会高一些。 【小题 4】 试题分析:首先,注 意题干要求 “任选一个方面 ”,因此,不要面面俱到,只要把握住其中的一点,结合文本,谈谈黄永玉在 “生活 ”“读书 ”及 “创作 ”方面的独特个性和深刻理
28、解,同时还要联系自身实际。无论是谈哪一方面,都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再分析。 考点: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既然是探究,其探究结论也应该是富有个性色彩的。我们说一切要从文本的材料出发,要从社会存在的事实出发,但这绝对不是要我们做材料或社会存在的奴隶,我们要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问题,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问题,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问题。 文言文阅读 赵韩王普 为相,太祖即位之初,数出微行,或过功臣之家,不可测。一日大雪,向夜,叩赵普门。普亟出,惶惧迎拜,问日: “夜久甚寒,陛下何以出 ”帝日: “吾睡不能着,一榻之外,皆他人家也,故来见卿。 ”普曰: “陛下小天下耶 南征北伐,今其时也,愿闻戍算
29、所向。 ”帝曰: “吾欲下太原。 ”普默然久之,曰: “非臣所知也。 ”帝问其故,普曰: “太原当西北二边,使一举而下,则二边之患我独当之。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帝笑曰: “吾意正如此,特试卿尔。 ”遂定下江南之议。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 “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其故何也 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建长久计,其道如何 ”普曰: “镇节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语未毕,上曰: “卿勿复言,吾已谕矣。 ”上因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酒酣,上曰: “人生如白驹之过隙,所为富贵,不过多积金帛,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尔。汝
30、曹何不释去兵权,择好田宅,重为子孙久远之业,多置歌儿舞女,日饮酒相欢,以终其天年。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皆再拜日: “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明日皆称疾,请解兵权。上许之,皆以散官就第,赐赉甚厚, 诸功臣皆以善终。 赵韩王事太祖时,有臣立功,当迁官。上素嫌其人,不与。普坚以为请,曰:“刑以惩罪,赏以酬功,古今之通道也。且刑赏者,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岂得以喜怒专之。 ”上怒甚,起,普亦随之。上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上寤,乃可其奏。普欲除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意,不用。明日,普复奏之,又不用。明日又奏之,太祖怒,取其奏坏裂投地,普颜色自若,徐拾奏归补缀,明日
31、复进之。上乃寤,用之,后果称职。 赵韩王为相,每朝廷遇一大事,定一大议, 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 及翌日出, 则是事决矣。后普薨,家人始开箧见之,则论语二十篇也。太宗 欲相普,或谮之曰: “普,山东学究,惟能读论语耳 !”太宗疑之,以告普。普曰: “臣实不知书,但能读论语佐艺祖 定天下,才用得半部,尚有一半可以辅陛下。 ”上意释然,卒相之。 (选自言行龟鉴,有改动 ) 注 宋乾德二年 (964年 ),赵普被任命为宰相,晋封为韩王 太宗,指宋太宗赵光义,继宋太祖赵匡胤后为帝。韩王赵普做宰相。 指一朝开国的皇帝。 【小题 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
32、一项是 A 向 夜,叩赵普门向:接近 B以 俟 削平请国俟: 等待 C皆以散官就第,赐 赉 甚厚赉:赏赐的东西 D上意 释 然,卒相之。释:放下 【小题 2】下列划线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上 因 晚朝,与故人石守信、王审琦等饮 恩所加则思无 因 喜以谬赏。 B 人生如自驹 之 过隙 不知东方 之 既白。 C 刑 以 惩罪,赏以酬功 卒 以 吾郡这发愤一击,不敢复有株治 D 家人始开箧见之, 则 论语二十篇也。 臣欲奉诏奔驰, 则 刘病日笃。 【小题 3】续资治通鉴 宋纪中评价赵普 “以天下事为己任 ”,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体现这一点的是 何不姑留,以俟削平诸国 稍夺其权,制
33、其钱谷 君臣之间,两无猜嫌 天下之刑赏,非陛下之刑赏 徐拾奏归补缀,明日复进之 及翌日出,则是事决矣 A B C D 【小题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宋太祖刚刚即位之时经常微服私访,有时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不过有一次却雪夜访赵普,拿攻打太原的事情来试探他。 B赵普指出将领的权力太大导致君弱臣强,这是战争不断的主要原因。在他的提示下,宋太祖 “杯酒释兵权 ”,很多功臣因此得以善终。 C赵普向太祖推荐人选,并不受太祖好恶的影响。他认为惩罪赏功是古今公理,事实证明他推荐的人选果然是合格的。 D面对别人的诬陷,赵普承认自己读书不多,仅凭半部论语辅佐先帝。宋太宗明白这是
34、他的自谦,也是他的自信,所以最终继续任他为相。 【小题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君臣之间,两无猜嫌,上下相安,不亦善乎 ”。 (3分 ) (2)陛下念臣及此,所谓生死肉骨也。 (3分 ) (3)才归第,则亟合户,启箧取一书而读之,有终日者,虽家人不测也。 (4分 )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B 【小题 3】 A 【小题 4】 A 【小题 5】 (1)君臣之间,双方没有猜忌隔阂,上下彼此和睦,不是很好吗 (2)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 (3)刚刚回到家,就急忙关上门,打开箱子拿出一本书读,有一整
35、天,即使家人也不能猜出 (他读的是什么 )。 【小题 1】 试题分析:释:消除。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点评:既是考查学生掌握文言实词知识的情态,又是考查学生运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文言文的学习中,高一时候起就必须积累一定数量的实词。然而,文言 文实词绝大部分具有多义性,关键是要确定一个实词在特定语境中的具体含义,这就不是仅仅靠积累就能解决问题的了,还必须在积累的基础上掌握一些词义推断的具体方法,以便灵活运用,形成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 【小题 2】 试题分析: B均为助词,放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实意A 介词,趁着 介词,由于 C 连词,表目的关
36、系,译为 “用来 ” 介词:表示原因,译为 “由于 ”D 副词:表对己然或发现的强调。可译为 “原来是 ” 连词:表示转折、让步关系。译 “但 ”“可是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点评:比较 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考生多注重意义而忽略用法,这极易导致判断的失误。因为 “意义 ”是现代人按现代汉语的习惯所作的解释,同一意义,可以有许多不同的翻译;而 “用法 ”却不是这样,某一虚词在特定句子中的用法是有语法规则的,它具有稳定性。所以,文言虚词的意义是由 “用法 ”产生的,我们在辨析其异同时,应该遵循先 “用法 ”后 “意义 ”的原则,这样才能化繁为简,作出准确无误的辨析
37、。 【小题 3】 试题分析: 是宋太祖劝解兵权的委婉之词 是说赵普善用论语治政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 点评: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的选文多为人 物传记类文段, 这类选文往往涉及到多个人物、 多件事情;因而命题人在设计干扰项时,就时常采取 “张冠李戴 ”的方法,即把乙人物所做 之事 “嫁接 ”到题干指定的甲人物身上,从而造成了表现对象的错位。 【小题 4】 试题分析:错在 “经过功臣的家门但不进去 ”,应为 “探访功臣的家,无法预料 ”。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点评:本题将阅读材料的内容分为几个方面,选取其中的四个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概括,做这样的题目,注意考虑准确和全面两点,应
38、将句子放回原文中全面理解,综合分析。 【小题 5】 试题分析:注意得分点:( 1) “猜嫌 ”: 猜忌隔阂; “安 ”: 和睦; “不亦 乎 ”:不也 吗?( 2) “及 ”:到; “生 ”:使动用法,使 活, “肉 ”使动用法,使 长肉; “所谓生死肉骨也 ”判断句式。( 3) “才 ”:刚刚; “第 ”:家; “亟 ”:急忙; “虽 ”:即使。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点评:翻译一般要求直译,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都要有所体现,还要考虑句式的特点,有的还要调整语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有的语气要体现出来,翻译出来的句子要简明通顺。 文言文译文: 太祖刚刚即位,多次出去微服私访,有时
39、探访功臣的家,不可预测。一天下起大雪,接近深夜,皇上敲赵普的家门,赵普赶忙出来,慌忙叩拜迎接,问: “夜深寒冷,陛下为什么出来 ”皇上说: “我睡不着,一张床之外,都是别人的家,所以来看看你。 ”赵普说: “陛下认为天下狭小吗 南征北伐,现在正是时候,希望能听听您以后的打算。 ”皇帝说: “我想攻打太原。 ”赵普很长时间没有说话,说: “这不是我所能了解的。 ”皇帝问其中的缘故,赵普说: “太原阻挡着西、北两面,假使一举攻下太原,那么两边的祸患就要由我们来独挡了,为什么不暂且留着等待平定各国 (之后再攻打太原呢 )。 ”太祖笑道: “我的想法正是这样,只是试探一下你 罢了。 ”于是定下攻打江南
40、的决议。 太祖取得天下以后,召见赵普问道: “自从唐朝末年以来,数十年问,帝王总共换了十个姓氏,战争不断,是什么原因呢 我想停止天下战争,替国家建立长治久安之计,有什么方法呢 ”赵普说: “藩镇节度使的权力太重,君弱臣强罢了。只有渐渐地削夺他们的权力,控制他们的钱粮,收回他们的军队,那么天下自然安定了。 ”话未说完,皇上说: “你不要再说了,我已经明白了。 ”皇上趁着晚朝,和老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喝酒,酒喝到最畅快的时候,宋太祖开口道:“人生在世,好像骏马掠过缝隙一样快,所求的富贵,不过多积聚 些金银:多一些自我娱乐,让子孙没有贫乏罢了。你们为什么不解去兵权,选择好田产房屋作为子抓长久之业,多
41、养些歌儿舞女每天饮酒相欢,来度过一生。君臣之间,无所猜嫌,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 ”石守信等都拜了两拜说: “陛下顾念我们到如此地步,这就是所说的使死者复生、白骨长肉啊 !”第二日,都托言有病,乞求解除兵权。宋太祖答应了,都让他们以散官的身份回家养老,赏赐的物品也特别优厚,众多功臣都因此善终。 赵普辅佐太祖时,有一名大臣立功应当升官,太祖一向讨厌他的为人,不赞成升他的官。赵普坚决地为他请求 说: “刑法是用来惩治罪恶 的,赏赐是用来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况且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陛下个人的刑赏,怎能凭自己的喜怒而独断专行呢 ”太祖更加愤怒,起身就走,赵普也紧跟在他身后,太祖入宫
42、,赵普立在宫门口,过了很长时间也不离去。太祖醒悟了,才认可他的上奏。赵普想任命某人为某官,不合太祖的意愿,太祖不采纳。第二天,赵普又上奏,太祖又不采纳。第二天又上奏,太祖大怒,拿过奏折撕裂扔到地上,赵普脸色不变,慢慢拾起奏折回家后修补连缀,第二天又呈上去,太祖才醒悟过来,采纳了他的意见,后来那个人果然称职。 赵普做了宰相,每当朝廷 遇到大事,商定重要决议,刚一回到家,就马上关起门,开箱取书,整天阅读,即使家人也猜不出他读的是什么。等第二天处理政务,得心应手。后来他去世后,家里人才打开箱子看,原来是论语二十篇。太宗想任他为相,有人诬陷说: “赵普,山东学究,只是能读论语罢了 !”太宗怀疑,把这件
43、事告诉赵普。赵普说: “我确实不懂得读书,只是能读一本论语辅佐先帝安定天下,才用了半部还有一半可以辅佐陛下。 ”太宗疑虑消释,最终任命他为相。 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8分 ) 长安夜雨 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 中生。 心关桂玉 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注】 薛逢,字陶臣,历侍御史、尚书郎。因恃才傲物,屡忤权贵,仕途颇不得意。 桂玉:喻昂贵的柴米。 【小题 1】作者在首联中运用哪些方法来表现自己的百忧缠心 (4分 ) 【小题 2】颈联从哪些角度对景物进行描写 所描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4分
44、) 答案: 【小题 1】通过描述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暗示作者通宵未眠,表明忧愁之久,内心无时无刻不被忧愁缠绕; (2分 )运用比喻手法,将 “百忧 ”比喻为雨中生机 勃勃滋生的青草,表现出忧愁的烦乱纷杂。 (2分 ) 【小题 2】视觉角度与听觉角度。树上集聚的早鸦,是作者所见之景;沉闷的鼓声是作者所闻之景。 (2分 )这些景物凄冷萧条,传达出作者愁闷落寞的心情。(2分 ) 【小题 1】 试题分析: “滞雨通宵又彻明 “运用侧面衬托的手法,滞雨通宵未歇,直到天明,侧面表现了作者整夜未睡,从而突出忧愁之浓烈。 “百忧如草雨中生 ”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忧愁比喻为雨中的生意盎然的春草,表现了作者
45、的心情烦乱。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 点评:诗歌本身比较简单,易于理解。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 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 【小题 2】 试题分析:首先应该明确颈联的位置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早鸦是运用了视觉描写,寒鼓是运用了听觉描写,这里调动了作者的视觉和听觉两种感觉器官。这些意象,给人一种萧瑟、凄凉之感,从而表现了作者愁苦的心情。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点评:诗歌写景
46、的方法很多,鉴赏时应主要注意 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1)留意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的变化。 (2)把握和分析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如绘形、绘声、绘色。如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3)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以动衬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明、暗对比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以小见大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与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比兴手法的运用。 语言表达 概括下面 一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
47、过 30字。 (4分 ) 综合外国媒体 12月 26日报道,美国国税局公布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部分实施细则。根据规定,截至 2011年 12月 31日,居住在美国境内、在海外拥有5万美元以上资产或者居住在美国境外、在海外拥有 20万美元以上资产的美国公民都需要在 2012年 4月 15日前向政府申报;藏匿海外资产拒不中报被视为有意逃税,一经查出会被处以高达 5万美元的处罚,严重的还会被判刑。 答案:美国政府 (美国国税局 )要求公民按照规定申报海外资产 (或者:部分美国公民需要按照规定申报海外资产 ), (2分 )藏匿者 (否则 )将受重 (处 )罚。 (2分 ) 试题分析:本段话只有两句话,第
48、一句话概括了本段话的主要信息,第二句话是对第一句话的补充说明,进一步阐述了海外账户纳税法案的主要内容,因此,在概括这段话的主要意思时,只需把第二句的信息渗入到第一句话中即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 点评:有些语段,很多内容都是对某个关键信息的阐释、说明、补充甚或是拓展、引申、引言、序语,等等。实际上,这些内容都可以说不是实在的,而是“虚 ”或:伪 ”的,只是让大家便于理解关键的信息。这些繁琐的内容就像烟雾一样遮住了我们的双眼,我们应将其去 伪存真,删繁就简,然后再概括表述出来就行了。 根据语境,仿照下面的句子中本体 (画线部分 )的句式,补写出两个恰当的喻体。 (4分 ) 年轻是什么 年轻是 春日的竹笋 、 、出水的芙蓉:年轻是 、 远征的船帆 、离弦的利箭:年轻是 轰然出山的瀑布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