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山西忻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卷(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句子中加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3分) A被誉为 “华夏民居第一宅 ”的王家大院,不仅拥有庞大的建筑群,还保存了大量 卓尔不群 的雕塑精品。 B舌尖上的中国以富有草根气息的语调,把中国饮食文化讲述得 栩栩如生 ,这既让国人兴奋不已,也向世界发出了一张 “中国名片 ”。 C韩国政府在筹建期货市场时派出了大批人员到国外考察,包括对日本期货市场的考察,得出的结论是日本模式 不足为训 。 D个别领导干部利用职务之便,玩忽职守,以权谋私,这无异于 火中取栗 ,不但烫手,且玩火者必自焚。 答案: C 试题分析: A项指人的才德突出,与众
2、不同;对象使用不正确。 B形容生动逼真 ,就像活的一样。多指艺术品或人工制造。对象错; D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一无所得。不合语境。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点评:注意方法,提高效率。 (1)准确审题,明确选择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 (2)冷静分析,推测命题者意图,寻找迷惑点。由于疏忽将正确答案:首先排除的现象是常有的,殊不知,当你苦于在说不清道不明的选项中徘徊时,却有一个漏掉的选项存在着十分简单的人选理由,而且理由可能还很 充足。 (3)紧密结合语境,忌先人为主。注重搭配、适宜范围、感情色彩、有无重复等等。 (4)利用相似或相近的熟语替换。如不厌其烦和不胜其烦、孤注一掷和破釜沉舟等
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人类一直面临着三个基本矛盾:人与自然的矛盾、人类社会内部的矛盾、人自身的矛盾。 。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皇宫 我国的故宫,其核心建筑三大殿的名称,集中反映了这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这三大殿的名称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就是追求和谐。 化矛盾为和谐,始终是中国人的梦想与追求。 中和殿, 中庸平和,喻人世和谐。 保和殿,心态和顺,身体安适,喻人的身心和谐。 太和殿,天地祥瑞,喻人与自然和谐。 A B C D 答案: A 试题分析: 按 “人与自然、人类社会内部、人自身 ”排列。 考点:语言表达连贯。 点评:语言衔接连贯: 这种题型,要
4、求联系上下文的语意,话题保持统一,切合语境。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保持上下文话题一致; 语句间的自然顺畅; 句子前后照应; 表达合乎事理,切合语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这家纽约著名的爵士俱乐部吸引了历史上无数名震一时的爵士大师们竞相献上自己的现场表演或录音磁带。 B去年以来,由于日方在对历史问题的认识和钓鱼岛的问题上接连采取错误的举措,使中日关系正常发展受到严重干扰。 C为弘扬助人为乐的美德,保护救助人的合法权益,深圳拟出台救助行为保护条例对诬陷救助人的行为予以惩罚。 D在历史研究中,搜集史料不容易,鉴定、运用和整理史料更不容易。中国过去的大部分史学家,主要的功夫用在了这
5、几方面。 答案: C 试题分析: A“大师们 ”逗开, “竞相 ”前加 “他们 ”; B缺主语,删 “由于 ”; D语序不当,应该为 “整理和运用 ”。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 点评:平时应多朗读以培养语感。借助语感,对句子的正误、繁简、 优劣做出判断。还要熟知六种病句类型及它们的子类型,寻找各种类型病句的规律。尤其注意语意错误。 现代文阅读 文学,不可让英雄缺席 如今,无论是电子传媒还是纸质媒体,文艺作品中的英雄形象趋于单一,经济英雄成为作家在商战小说、反腐小说、官场小说还有其他现实题材作品里经常被塑造的人物,他们或多或少地带有商品社会的印记,成为物化的财富象征。的确,文学艺术作品不能够让英
6、雄缺席,英雄形象的塑造是每一位作家的必修课。然而,如果作家仅仅拿出这一类英雄形象,实在不能说他们代表了这个时代的文学高度。 中国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经济衰败,战事不断,政治黑暗,但在宗白华先生看来,这个时代 “却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 ”,也就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充满活力的 创新时代。各种类型的体裁,在这一时期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这些 “新变 ”,跟那一时期作家思想解放的程度与他们的精神高度有着更为密切的关系。他们以一种新眼光看待世界,以一种新情趣体验人生,在思想意识、艺术表达上显现出新追求,使文坛呈现一幕幕新的文学景观。与这文学成就一同让历史铭记的,是 “三曹 ”、 “建安七子
7、”、 “竹林七贤 ”,还有陶渊明、陆机、刘勰、钟嵘等名字。他们是名副其实的文化英雄。他们和他们的文学共同铸造了一个文化英雄的时代。这一切,皆因他们占据了时代精神的制高点。 文学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作家要为人类创造出 一个精神家园。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的塑造仅有社会现实基础是不够的,英雄人物的身上更要折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芒。他不仅是引领社会潮流之先的一面明镜,而且也是超越现实奔赴社会理想的一面旗帜。他不仅是存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更重要的是存在于文化意义上的。作家要有前瞻意识,要做思想的先驱。文学作品中的英雄不仅要富于时代色彩,更要成为精神标杆,引领社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刻画一个叱咤风云的经济英雄相对容
8、易,塑造一个指向人类理想的文化英雄就难得多。这是对作家的挑战,也是一名作家之所以为作家的本质所在。 事实是,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 越来越难以高于生活了。目前文学作品产量喜人,但数量的繁荣并不能遮蔽一切。虽然不敢轻易断言,这个物化的社会对作家的戕害有多大,但作家呈现出来的作品,未能普遍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思想深度却是有目共睹的。如果一部文学作品未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精神上给人以提升,那么就只是装潢精美的一个物件,只剩下价格没有了价值。 当下的文学作品中树立的英雄形象,让读者耳熟能详的寥寥无几。况且,就算是经济英雄,也还构不成文学作品中典型塑造的主流趋势,他们是存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文化价值
9、结构单一。在相当多的文学作品中,非英雄化写 作还在继续。作家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不好不坏,不痛不痒,不高不低,不上不下,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所以就写他的七情六欲,写他的善恶混杂,写他的渺小与低下,让人不由得感叹,当代文学艺术作品中英雄难得一见,凡夫俗子遍布其间。 在已有的英雄谱系中,体现了明显的 “族群化 ”倾向,是所谓的 “经济英雄 ”,他们是当代经济社会的一面镜子。也许,这些经济英雄人格独立,精神饱满,具有济世情怀,但是把他们放到整个当代文学人物谱系里,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里,这英雄的分量还嫌轻浅,不足以成为人们精神的楷模,道德的典范。 回顾百年历史,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现
10、代化进程中领潮流之先。文学精英以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形成了深远的历史影响。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在读者的视野中从未走远。他们的经典作品穿越时光长河,历久弥新,鼓舞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他们本身作为文化英雄,当之无愧;他们塑造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社会需要回归经典,重读名家,但是更需要产生与这个伟大的时代相匹配的新的伟大作家和伟大作品。 (本文摘自光明日报) 【小题 1】下列选项中,对 “文化意义 ”上的 “英雄 ”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文学作品中英雄人物身上 要折射出理想主义的光芒,他们应是引领社会潮流之先的一面明镜,更应是超越现实奔赴理想的一面旗帜。 B一名作家只要有前瞻意
11、识,做思想的先驱,勇于挑战自己,既能塑造叱咤风云的经济英雄,又能刻画文化意义上的文化英雄,就可以成为文化意义上的英雄。 C作家在作品中塑造的人物不仅要有现实基础,富于时代色彩,更要成为精神标杆,指向人类理想,引领社会向更高的目标迈进,才称得上是英雄人物。 D回顾百年历史,一大批文化精英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领潮流之先,且以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形成了深远的影响。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文化英雄,鲁 迅、郭沫若等就是其典型代表。 【小题 2】下列各项中不能支持 “经济英雄这一类英雄形象,不能代表时代的文学高度 ”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作家在商战小说、反腐小说、官场小说还有其他现实题材作品里经常塑造经济英雄,但
12、是他们是存在于经济意义上的,文化价值结构单一。 B当下的文学作品塑造出的能让我们耳熟能详的英雄形象寥寥无几,况且,就算是经济英雄,也还构不成文学作品中典型塑造的主流趋势。 C在已有的英雄谱系中,经济英雄人格独立,精神饱满,具有济世情怀,是当代经济社会的一面镜子。 D把经济英雄放到整个当 代文学人物谱系里,放到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里,分量还嫌轻浅,不足以成为人们精神的楷模,道德的典范。 【小题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各种类型的体裁都出现了新的时代特点,这些 “新变 ”,是因为那一时期作家思想的深度与他们的精神高度和当时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 B古有陶渊明、陆机、刘勰
13、、钟嵘,今有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他们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文化英雄,与他们占据了时代精神的制高点有密切的关系。 C物化的社会,对作家有很大的戕害,致使作家呈现出来的作品未能普遍反映这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和思想高度,成为装潢精美,只有价格没有价值的物件。 D在相当多的的文学作品中,作家着力塑造的主人公形象不好不坏,不痛不痒,不高不低,不上不下,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当代文学艺术作品中凡夫俗子遍布其间,英雄形象难得一见。 答案: 【小题 1】 B 【小题 2】 C 【小题 3】 B 试题分析: 【小题 1】 B项: “只要 就 ” 错,成为文化英雄还需别的条件。 【小题 2】原文 “也许
14、,这些经济英雄人格独立,精神饱满,具有济世情怀 ”而且, 本句是强调经济英雄也有其某种时代意义。 【小题 3】 A“作家思想的深度 ”“和当时的时代形成鲜明的对比 ”的表述与原文不符, C“物化的社会对作家有很大的戕害 ”与原文表述不一致。 D“就是现实生活中的普通人 ”错,原文是 “和现实生活中的大多数普通人一样 ”。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考纲对该类文本阅读的要求是:能够 “阅读一般论述类文章 ”。高考对此类文本的考查能力分为六个考点,分属于理解和分析综合两个能力层级。对文章阅读来说,所谓理解,包括对词句的字面含义和深
15、层含义理解,对句间关系和文章主旨的理解。分析和综合是两种密切相关的能力。分析是把事物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层次而分别加以认识的方法。综合是把已获得的关于关于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层次的认识联系起来,从而形成对事物的整体认识的方法。对现代文阅读来说,分析综合能力要求把句子、段落或文章,分解为不同的部分、方面和层次,从而达到对句 意、段意或文章主旨的整体把握。考生只有理解了考纲的考点和各个能力层级的内涵,那么就能够在快速且有效的阅读中抓住重点语句,理清文章思路,把握作者观点,从而为答题做好充分的准备。 在康奈尔的玉米地里 王波 密苏里大学决定把助理教授芭芭拉 麦克林托克扫地出门。在院长看来,这个
16、38岁的未婚女人虽然在玉米遗传研究方面取得了极大的成就,却是个 “制造麻烦的人 ”。 麦克林托克也明白,自己的行为举止有些疯狂:周末到办公室忘带钥匙,她爬上楼边的建筑物,从窗子里钻进去;学校明令禁止晚上 11点后学生留在实验室,但她总鼓励学生继续干 下去。 同事们也不大喜欢与她相处。这个女人思路敏捷得让人跟不上,而她又缺乏耐心,不愿跟同事解释和争辩。这让周围的人觉得麦克林托克 “自以为是 ”。 当然,更让校方难以接受的是,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前途,就会鼓励他们离开密苏里大学。 这是 1940年的夏天,院长希望麦克林托克离开。一年前,这位助理教授刚刚当选美国遗传学会副主席,在生物学界
17、名声显赫。但作为一个女人,她只能在密苏里做一名助理教授,这还有赖于朋友的帮助。 院长一年后就对自己的决定追悔莫及。他听说麦克林托克已被提名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就劝说她回来 并承诺为其升职。但为时已晚,麦克林托克去了冷泉港实验室。那里被视为生命科学的圣地,她已经在那里种了一块玉米地。 传言在不久就变成了现实。 1944年,麦克林托克不仅成为院士,还当选遗传学会的主席。而她那身打扮,几乎不曾改变 宽松的衬衫和裤子 这身男人一样的打扮只是为了方便在地里观察玉米。 “我从来不能理解人们为什么要结婚,我根本就感觉不到自己有这种需求。 ”晚年,她曾回忆道。 这个短发女人的全部需求,就是从事遗传研究。 192
18、7年, 25岁的麦克林托克在康奈尔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便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 女儿 “奇怪的 ”选择和行为,一度令父母非常犯愁。几年后,忧愁的父母前往欧洲度假,在船上结识了英国遗传学家克鲁。他们这才知道小女儿从康奈尔的玉米地里,收获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此之后的 10多年里,她更是成为遗传学界的中坚人物。在女人被歧视的年代里,这可以给麦克林托克带来赞扬和尊敬,却不能带来一份稳定的工作。 只有在冷泉港的玉米地里,她还可以安静地做研究。 偶尔她会和实验室的人打网球。一次与她打球的人叫谈家桢。她当时发现了玉米的 “跳跃基因 ”,这个中国年轻人则发现了瓢虫色斑镶嵌显性现象。据说麦克林托克对谈家桢的
19、发现极感 兴趣,还向他提出了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然而,在 1951年冷泉港的夏季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与人分享她的发现时,发现精心准备的演讲被台下听众漠视。很多人根本不懂她在说什么,有人窃窃私语,有人高声抱怨: “这个女人在忙些什么呢? ” 这些后来被人评价为 “表达准确而优雅 ”的论文,当时被一些遗传学家视为 “发疯 ”之作。这个遗传学界最耀眼的女人,开始被学界主流所不解和抛弃。 只有她自己在坚持。 “我知道我是对的。 ”麦克林托克后来回忆说。也正因为如此,在 5年后的讨论会上,她又将自己的发现作了一次介绍。 这一次,换 来的是比 5年前更多的蔑视。委婉一点的同行称她 “走到时
20、代的前头去了 ”,一位著名的遗传学家则直接称她为 “冷泉港闲置了多年的旧手提包 ”。 这也是麦克林托克一生中最孤立的时刻。有人甚至怀疑,她是否还具有对科学的洞察力。麦克林托克在此时保持了克制和沉默,不再谈论自己的发现,也很少发表文章。 而她对玉米的研究,一刻也不曾停止。直到几年后,法国科学家在细菌中也发现 “跳跃基因 ”并获得 1965年诺贝尔奖。固执的麦克林托克才再次赢来人们的赞扬。 18年后,诺贝尔评奖委员会决定将当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 81岁的麦克林托克。评委会 评价她 “在不被同时代的人所理解的情况下,独自一人完成了研究工作 ”。 一个人坚持战斗的老人,此时不再觉得孤立,而是感觉 “
21、一下子被关注得太多了 ”。坐在一屋子记者面前,她感到 “非常不自在 ”,抱怨说, “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只想躲进实验室的一个僻静角落里 ”。 (选自视野) 【小题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麦克林托克作为一位遗传学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她的特立独行和自以为是让院长和同事难以接受,他的父母也不理解她。 B因为在玉米遗传研究方面的巨大成就,麦克林托克不 仅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和遗传学会的主席,还得到了到冷泉港实验室工作的机会。 C麦克林托克选择获得博士学位后留校进行玉米的遗传研究,主要是因为只有在这里她才可以安静地做研究,并能够得同行的高度认同。 D
22、本文通过对麦克林托克相关事迹的描述,表现了一位伟大科学家热爱科学、坚持真理、百折不挠、淡泊名利的崇高品格。 E在冷泉港学术讨论会上遗传学界的专家们虽然认为麦克林托克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但并没有真正理解和接受她的研究成果。 【小题 2】麦克林托克虽然被朋友和同事疏远,长期处于孤立无助的境地,但在科学研究 方面她却毫不自私自利,请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6分) 【小题 3】文章详细叙述了两次学术讨论会上遗传专家们的表现,这些事实对人物形象的凸显有什么作用?( 6分) 【小题 4】有人认为麦克林托克的行为是疯狂而不可理想的,也有人认为这正是她专注于事业的体现和她的不同寻常之处,你如何看待这些评价,结合
23、文本,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答案: 【小题 1】 D, 3分; B, 2分; A, 1分。 【小题 2】 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前途,就会鼓励学生离开; 对谈家桢的发现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 在学术研讨会上与同行分 享她的发现。(每点 2分) 【小题 3】 从反面衬托麦克林托克的品格与成就; 突出表现了麦克林托克对科学研究坚定执着的信念和极强的自信心; 体现了麦克林托克研究内容的超前与伟大。(每点 2分) 【小题 4】麦克林托克的行为表面上看确实有些古怪,甚至疯狂,但这些行为充分地体现了她对事业的专注和执着(敬业精神),( 2分)这正是她的超出常人之处,也是她取得巨
24、大成功的重要原因。( 2分)她忘带钥匙,从窗子里钻进去;不顾学校禁令晚上 11点后留学生在实验室继续工作;不跟同事解释和争辩等行为都是怕耽误工作时间,这些行为体现了她强烈 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对科学研究的专注,心无旁骛)。她鼓励学生到其他地方发展,终生守在玉米地里从事遗传研究,不顾专家的蔑视坚持发表自己的学术成果等也表现了她对科学的专一、执着和自信。( 4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A项, “自以为是 ”评价失当。 C项,原因分析不准确,文末麦克林托克说 “我一点也不喜欢出名 ”。 “这里 ”指代有误,应是冷泉港实验室的玉米地。 E项, “走到时代的前头去了 ”是委婉的讽刺。 【小题 2】
25、首先应该把握题干, “毫不自私自利 ”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符合题干要求的例子。比如每当她认为学生到其他地方更有发展 前途,就会鼓励学生离开;对谈家桢的发现提出可供进一步研究探索的假说方案;在 1951年冷泉港的夏季学术讨论会上,麦克林托克与人分享她的发现。 【小题 3】本题重点应分析遗传专家们的表现和麦克林托克的表现,然后考虑二者之间的关系。两次学术讨论会上遗传专家们的表现都是对麦克林托克的发现的不认同,甚至蔑视,这与麦克林托克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面衬托麦克林托克的品格与成就。而且这丝毫不影响以后麦克林托克的研究,突出了麦克林托克对科学研究坚定执着的信念和极强的自信心。同时体现了麦克林
26、托克研究内容的超前与伟大。 【小题 4】: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于这种试题,没有统一的答案:,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有一点还是需要注意的:对于这种题型,一定要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结合文本和自己的经历展开论述,这种题实际上相当于一片小的论文。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 探究文本某个问题。 点评:传记的文体特点是真实性和文学性。其中,真实性是传记的第一特征,因为传记叙写的是历史或现实中存在的活生生的人,有真名实姓、居住地点、活动范围等,写作时不允许任意虚构。但传记不同于一般的枯燥的历史记录,它具有文学性。
27、它是写人的,有人的生命、情感在内;它通过作者的选择、剪辑、组接,倾注了爱憎的情感;它需要用艺术的手法加以表现,以达到传神的目的。根据传记的文体特点和新课标, , 传记的阅读要求是: 1理清作品陈述的基本事实,把握传主的人生经历; 2分析传主的性格、情感,把握传主的性格、情感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 3理解作者的评论、思想,分析作者的评论、思想与基本事实之间的关系; 4通过分析作品的选材、表现手法、修辞技巧、语言特色等艺术形式,了解作者这样处理的意图; 5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对作者所持的观点和艺术处理提出自己的看法。(探究,答题方法:观点 +文本的材料 +总结) 文言文阅读 卢坦
28、字保衡,河南洛阳人。仕为河南尉,时杜黄裳为河南尹,召坦立堂下,曰: “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 ”坦曰: “凡居官廉,虽大臣无厚畜,其能积财者,必剥下以致之。如子孙善守,是天富不道之家,不若恣其不道,以归于人。 ”黄裳惊其言,自是遇加厚。 李复为郑滑节度使,表为判官。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有善笛者,大将等悦之,诣复请为重职,复问坦,坦笑曰: “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诸将闻而惭,遽出就坦谢。复卒,乃以复丧归东都,为寿安令。河南赋限已穷,县人诉机织未就,坦诣府 中请申十日,不听。 坦谕县人弟 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由是知名。 累
29、迁刑部郎中,兼侍御史知杂事。赤县尉为台所审,京兆尹密救,帝遣中人就释之。坦白中丞请中覆,中人走以闻,帝曰: “吾固宜先命有司。 ”遂下诏,乃释。数月迁中丞。初,诸道长吏罢还者,取本道钱为进奉,帝因赦令一切禁止,而山南节度使柳晟、浙西观察使阎济美格诏输献,坦劾奏,晟、济美白衣待罪。帝谕坦曰: “二人所献皆家财,朕已许原,不可失信。 ”坦曰: “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帝曰: “朕既受之,奈何? ”坦曰: “出归有司, 以明陛下之德。 ”帝纳之。 后汉书 卢坦传 注: 弟:只,只管。 【小题 1】下列句子中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盍察之盍:通 “
30、盖 ”,大概 B不若恣其不道恣:放纵 C大将久在军,积劳累迁,乃及尊职乃:才 D坦诣府中请申十日,不听诣:到,到 去 【小题 2】以下六句话能直接表现卢坦敢于直言劝谏的一组是( )( 3分) 奈何自薄,欲与吹笛少年同列邪? 吾固宜先命有司。 出归有司,以明陛下之德。 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 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监军薛盈珍数干政,坦每据理拒之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监军薛盈珍干预政事,卢坦据理拒绝。大将向李复请求让一位擅长吹笛子的人担任重要官职,并问卢坦怎么办,卢坦说这样做是不合理的,大将听到他的话后很惭愧。 B赤县县尉被官署审
31、查,皇帝派宦官去释放县尉,卢坦提出审察核实手续,皇帝后来下诏令,才释放这个县令。 C皇帝认为官员进献家财就应宽恕他们,不能失信,卢坦劝谏皇帝不能因小信用而忽视大信用。 D卢坦任河南县尉,当时的河南尹杜黄裳让他调查某家因儿子与恶人交往而破产的事,卢坦认为当官应廉洁,积聚大量钱财的官一定是搜刮下民而得到钱财,这样的家破产,钱财归于百姓,倒是好事。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 1)坦谕县人弟输,勿顾限,违之不过罚令俸尔。 译文: ( 2)所以布大信者,赦令也。今二臣违诏,陛下奈何以小信失大信乎! 译文: 答案: 【小题 1】 A 【小题 2】 B 【小题 3】 A
32、 【小题 4】( 1)卢坦告诉县里百姓只管缴纳织品,不要考虑期限,违背期限不过是罚县令俸禄而已。 (5分 ) ( 2)用来公布大信用的是赦令。现在这两个大臣违反诏令,陛下怎么能因小信用失去大信用呢! (5分 ) 试题分析: 【小题 1】 A项:盍:何不。联系语境: “某家子与恶人游,破产,盍察之? ”可以推断出意思是为什么不。 【小题 2】 是皇帝的话; 是体察民情;运用排除法。 【小题 3】 A项: “并问卢坦怎么办 ”错误。不是大将问怎么办,而是李复问。 【小题 4】得分点:( 1)注意:谕(告诉)、顾(顾及、考虑)、输(缴纳)三字的考察。 ( 2)注意:所以(用来 的)、布(公布)、以(
33、因)、信(信用)四字的落实。 考点:理解文 中重要实词的含义。 筛选文中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 点评:应对高考文言文阅读考查,一定要有完成文言文试题的自信心。转变观念,增强信心。一些同学对文言文阅读存在畏难心理,总是认为自己不能读懂文言文材料,不能做对文言文试题。其实,这些担心是不必要的。只要对近年来的文言文材料与试题进行一些研究、比较就会明白,文言文的阅读考查其实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因为文言文阅读考查说到底还是考查浅易的文言文,内容不会很陌生,语言上的难度一般不会超过高中课本里所选文言文的难度。只要我们注重日常的 训练和积累,调整好临场发挥的状态,就一定会
34、取得好成绩的。重视课本,夯实基础。虽然目前高考不使用课本中的语言材料命题,但是高考文言文阅读中考查的知识点一般都是课本知识点的直接或间接迁移,课本上的文言文是高考考查的文言知识的载体。 诗歌鉴赏 写真寄外 薛媛 欲下丹青笔,先拈宝镜寒。 已惊颜索寞,渐觉鬓凋残。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恐君浑忘却,时展画图看。 【注】 薛嫒是晚唐濠梁(今安徽凤阳)人南楚材妻。楚材离家远游,颍(今河南许昌)地长官爱楚材风采,欲以女妻之。楚材欲允婚,命仆回濠粱取琴书等物。 “善书面, 妙属文 ”(见云溪友议卷上)的薛嫒,觉察丈夫意向,对镜自画肖像,并写了上面这首诗以寄意。 【小题 1】请从内涵和写法方面对颈联进
35、行赏析。( 5分) 【小题 2】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概括说明。( 6分) 答案: 【小题 1】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泪眼 ”代指诗人的肖像, “愁肠 ”指心灵的痛苦。一 “易 ”一 “难 ”,互为映衬。在矛盾对比中,刻画了怀念丈夫的深情。(答 “对比 ”手法 2分,思想感情 2分,结合诗歌赏析 1分) 【小题 2】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思念感情( 2分),透露了她忧虑丈夫移情别恋的内心苦痛( 2分 ),委婉表达了对丈夫要忠于爱情的提醒( 2分)。 试题分析: 【小题 1】 “泪眼描将易,愁肠写出难。 ”“泪眼 ”代指诗人的肖像, “愁肠 ”指心灵的痛苦。一 “易 ”一
36、 “难 ”,互为映衬。这里用欲抑先扬的手法,在矛盾对比中,刻画怀念丈夫的深情。 【小题 2】这诗表达了诗人对远离久别丈夫的真挚感情,隐约透露了她忧虑丈夫 “别依丝萝 ”的苦衷。并且点出写真寄外的目的,诗人辞恳意切地叮嘱丈夫:“想你大概把我完全忘光了吧,送上这张画,让你时时看看我。 ”提醒丈夫要忠于爱情。也从侧面透露出封建时代妇女的不幸和痛苦。 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手法 。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点评: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无论着眼于全篇,还是着眼于一句,此类试题的答题规律一般是,先明确指出运用了何种技巧,然后结合诗意说明这种技巧如何运用,最后指出这种技巧如何传达出诗人情感,或在凸显出主
37、题方面起到什么作用。至于文字的多少,可以酌情根据分值决定。理解古诗词的思想感情要充分利用诗词本身的暗示信息,这些暗示信息可以是诗歌的标题,可以是诗前的小序,也可以是诗后的注解。这些内容,有的给我们提供了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的介绍了作者的经历,有的交代了作者的创作动机或创作经过,有的则直 接指向作者的情感基调。 语言表达 阅读新加坡联合早报的一篇短文,对英国报纸的行为进行概括。(不超过 40个字) 读英国的报纸,你会马上发现,要读到你的国家的新闻,很难。如果你的国家发生大灾难,死了几百人,也许,在国际新闻版的新闻速写板上,会看到 50个字的描写,塞在 3寸宽的方格内。如果你的国家被北约攻打得一塌糊
38、涂,对不起,报纸上没有人替你掉眼泪。当然,像印尼的大选、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纠纷、中国的一箭两星上天,还是有的,姑且不论报道是否够客观。报道飞机意外事故,如果是死了两个美国人,新闻上会报道: “两个美国人在飞机事故中丧生。 ”然后你会读到死者的姓名,第二天还会有有关处置他们遗体的后续报道。但是,机上同时遭殃的 200个亚洲人和非洲人,很抱歉,只有一句带过。英国一个不知名小镇上一位善良的妇女养了 50只小猫?新闻当然要报道。非洲一个大国食物短缺,恶疾散播, 500万人的性命受威胁 ?很抱歉,没有新闻价值。( 5分) 答案:英国报纸的眼里只有英国和美国,对其它国家,特别是落后国家的事情不太关注。 试题
39、分析:首先审清题干要求: “对英国报纸的行为进行概括 ”。然后结合例子筛选出英国报纸的做法:只关注英国和美国,对落后国家极少关注。 考点:语言表达准确、简明。 点评:文字概括:这类题,要求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段文字的内容要点,也就是要对这段文字的内容进行压缩,提取最重要的信息。解答这类题,应注意: 排除多余信息,提炼出精当内容; 善于组织语言表达,做到通顺明了,无语病。 仿照例句,完成 A、 B两句的 喻体部分。要求:两个喻体的内容构成对比关系。( 6分) 例句:济南与青岛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济南是穿肥袖马褂的老先生,那么青岛便是着摩登时装的美少女。 A句: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有什么不相同的
40、地方呢?假若现实世界是_,那么网络世界便是 _ 。 B句:语文与数学有什么不相同的地方呢?假若语文是 _ ,那么数学便是 _ 。 答案:示例: A鸟语花香、山青水美的大地 云蒸霞蔚、恍惚迷离的天空 B气韵流动的写意画 技法严谨的工笔画 (要求:比喻妥帖;两个喻体内容要构成对比。) 试题分析:根据例子可以看出,所补写的内容应该抓住对象的基本特征,同时从修辞角度来说,应该使用比喻和对比的手法,比喻要妥帖,两个喻体内容要构成对比。 考点:句式仿写。 点评:先要分析、确认原句的句式特点、修辞手法,尤其是分句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然后依样画 “葫芦 ”。若是续后句或补上句,还要考虑上下文语意的照应和文路的
41、一致。仿用句式的题型大敛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仿照例句,单独造句,仿写的句子与例句之间在内容上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主要要 求仿句句式结构及句子内在的逻辑关系与例句保持一致或基本一致。本题就属于这种类型的。 默写 补写出下面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6分) 【小题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 【小题 2】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王维使至塞上) 【小题 3】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 , 。(白居易琵琶行) 答案: 【小题 1】水何澹澹 山岛竦峙 【小题 2】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小题 3】东船西舫悄无言 唯见江心秋月白 试题分析:注意容易写错的字: “澹 ”“竦
42、峙 ”“舫 ”“唯 ”。 考点:默写常见 的名句名篇。 点评:古诗文名句默写试题的题型主要是填写题,复习的依据是课标规定的古诗文名句、名段、名篇。复习古诗文名句,首先是要记诵清楚课标要求背诵的古诗文篇段和名句 ;其次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篇段和名句的基本内容 ;第三是要记清楚古诗文名句中的每个字,默写古诗文名句不能写错别字。 作文 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北京时间 12月 8日凌晨零点 30分,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发表领奖演讲。莫言的演讲主题是 “讲故事的人 ”。莫言讲的三个故事中的最后一个故事是这样的: 有八个外出做工的泥瓦匠,为避一场暴 风雨,躲进了一座破庙。外边的
43、雷声一阵紧似一阵,一个个的火球,在庙门外滚来滚去,空中似乎还有吱吱的龙叫声。众人都胆战心惊,面如土色。有一个人说: “我们八个人中,必定有一个人干过伤天害理的坏事。谁干过坏事,就自己走出庙接受惩罚吧,免得让好人受到牵连。 ”自然没有人愿意出去。又有人提议道: “既然大家都不想出去,那我们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外抛吧,谁的草帽被刮出庙门,就说明谁干了坏事,那就请他出去接受惩罚。 ”于是大家就将自己的草帽往庙门外抛,七个人的草帽被刮回了庙内,只有一个人的草帽被卷了出去。大家就催这个人出去受罚,他自 然不愿出去,众人便将他抬起来扔出了庙门。那个人刚被扔出庙门,那座破庙轰然坍塌。 不管莫言讲这个故事用意何在
44、,故事本身的蕴涵确实十分丰富,你读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悟,请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不少于 800字。 答案:略。 试题分析:根据材料,我们发现可以立意的角度还是很多的。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总有一种力量会主持正义与公道(世间自有公道,邪恶总难逃脱);诚实的人总会受到正义的庇护(那七个人扔帽子时可能故意不使劲);正义不一定掌握在多数人手中(多数人的决定未必是正确的);人在危难时常常将危机转嫁他人(这是人性的普遍弱点);人在危急中常常顾此失彼(只注意雷电的危险,忽略了庙破的危险 -假如庙的倒塌纯属偶然);规则不能在仓促间制定;多数人的暴政比一个人的独裁更可怕(因为它有集体的幌子);人在危难之中,只有团结一致,把危难当成唯 一的敌人,才有可能摆脱危机。可以选择自己最容易把握的角度立意去写。注意文体要求:写议论文。 考点:写作。 点评:总体来说不难,考生没有审题障碍,不太会走题偏题。题目贴近社会和人生,考察学生对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方面的洞察和思考。学生平时关注社会,感悟生活,而不是做生活的旁观者,就能写出真实情感和独到见解。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