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3届河北省保定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与答案(带解析) 选择题 下列各句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病逝后,剧作家沙叶新先生接受网站采访时称,羡林先生无论是在学问上还是人品上, “都是出类拔萃的 ”。 B事实告诉我们:许多看似复杂的事情,可以用直截了当的方式解决,哪怕看似不太可能的事,也不妨试一试这种 “直线思维 ”。 C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我们一家人去狼牙山旅游,结果家里被小偷登堂入室,损失惨重。警察同志提醒大家一定要加强防范意识。 D关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他表示,领导干部必须深入到基层,要精细,不能大而化之,要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 答案: C 试题分
2、析: “登堂入室 ”比喻学问、技艺或社会地位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境地。 A项, “出类拔萃 ”多指人的品德才能超出同类之上; B项, “直截了当 ”,形容说话做事爽快、干脆; D项, “大而化之 ”,原指使美德发扬光大,进入化境,现常用来表示做事疏忽大意,马马虎虎。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下列语句,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过去、现在和将来三者,只不过是时间中的 三个点,类似空间中的三个点 三维空间。 空间是相对的。 对于一个公正的宇宙观察者来说,一切时间,正和一切空间一样,都可以在刹那间来到眼前。 根据爱因斯坦的这种观点,时间也是相对的。 科学地说,从明天
3、旅行到昨天,这和从波士顿旅行到华盛顿,一样地合于逻辑。 我们也可以把时间中的三个点比成华盛顿、纽约和波士顿。 A B C D 答案: C 试题分析: 为观点句, 引起 ; 为紧随其后的阐发句, 说时间上的 “三个点 ”, 把时间上的 “三个点 ”比成三个地点, 把时间和空间上的点进行类比; 为总结句。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们这个地方在生态环境改善方面取得的一点成绩,是上级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的结果分不开的。 B我们党统揽全局、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不断改善,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
4、和制度自信日益增强。 C美国政府如果实行贸 易保护主义,对进口钢铁实施紧急限制措施,那么几乎所有国家的钢铁业都会不幸地成为被打击对象。 D你知道吗?当你被阳光曝晒的时候,你的皮肤也与视网膜一样有感光的能力,能够对有害的紫外线辐射采取防御措施 答案: D 试题分析: A项,句式杂糅,或者说 “是上级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的结果 ”,或者说 “是与上级采取多种措施调动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分不开的 ”; B项,搭配不当,能力增强; C项,语序不当, “美国政府 ”和 “如果 ”调整语序。 考点: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9分
5、,每小题 3分 ) 西游记这样的经典 明朝人所称的 “四大奇书 ”,除了稍晚出现的金瓶梅词话,其余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三种,都是传统积累型的小说,是民间艺人和文人经过演讲和戏剧等加工后才写定的。这三部小说中,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小说作者以他自己的风格完全溶解了前人对唐僧取经故事所提供的艺术材料,使小说的内容和形式都烙上了独创的、属于他的个人风格的印记。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的积累,也有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意 象的濡染。除了神 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 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佛、菩萨、魔则是由印度
6、佛经传入,然后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的体系的。这种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已渐次达到密洽无间;与此相应的是宗教上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的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它又以作者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独创性批判了社 会的宗教性观念,或更正确地说,和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开了玩笑,对它进行了嘲弄。 在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中,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顺与逆、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前者应予肯定,后者应被否定。但西游记不与宗教观念和社会意识认同,吴承恩对
7、神与魔一视同仁,道教神玉皇大帝、道教祖师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加牟尼,都是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至于天将神仙、菩萨金刚和诸路神 就更不在话下。不少妖魔倒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他的魅力在于他的妖气而不在于他的改邪归正,在于他的个 性放纵而不在于受理性约束,读者则同愤于他受紧箍咒的窝囊气而欣喜于他的有时妖性复发。西方路上好多魔头和小妖的天真、狡狯和滑稽也引人喜爱;不少妖魔和神佛通声气,有渊源,是一家子。神与魔泯除了界限,受到作者的平等待遇,于是,宗教的价值观就被抛弃,被超越,乃至宗教的虚伪性质也就彻底暴露了:因为说到底,天堂地狱,神佛妖魔这些超人
8、间的幻象全是随着艺术家的意旨转的,是艺术虚构的产物。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世界,同时也就宣告了宗教的创造和作家本人所创造的同样都是一种意识的虚构。 西游记不仅奠定了神魔小说这一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而且是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的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的作品。中国长篇小说的主题,通常集中在战争、爱情、政治、家庭等等社会性的关系上,很少有、或者简直没有像西方小说中鲁宾逊漂流记那样一类以人和自然斗争为主题的作品。西游记却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描写了师徒四众在迢遥的西方途上和穷山恶水冒险斗争的历程,并以降妖伏魔赞美了取经人排除艰难的战斗精神,它是人战胜自然的凯歌。 (节选自西游记 ) 【小
9、题 1】下列对 “神魔小说 ”的阐述,不正 确的一项是( 3分) A神佛妖魔故事创作在我国有悠久的创作传统,在创作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艺术经验,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后,又受到了佛教文学意象的濡染。 B佛、菩萨、魔汇入中国超人间故事体系后,本土的和外来的超人间幻象的汇合,自六朝的志怪小说以来,逐渐结合得越来越紧密。 C西游记中妖魔都是可亲可爱,有人情味,引人寄以同情的对象,相反,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佛祖如来却成为被揶揄、调侃、捉弄的对象。 D西游记创造了一个神魔的世界,奠定了神魔小说品类的基础,开拓了中国长篇小说的表现内容,描绘了人与自 然的关系。 【小题 2】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10、( 3分) A佛教传入中国后,道教和佛教在对立中互相渗透,互相容受,使道教神和佛教神在群众中从观念到风习形成一个模糊的整体。 B因为吴承恩对神与魔一视同仁的看待,所以人们认为,神与魔是正与邪、是与非、善与恶、光明与黑暗的象征,应分别予以肯定和否定。 C西游记的艺术虚构以传统的艺术经验和宗教性观念、风习为基础,而又融会了传统艺术经验所形成的艺术的独创性,嘲弄了社会的宗教性观念。 D孙悟空可亲可爱,有人情味,他的魅力表现在他的妖气、他 的个性放纵上,他受紧箍咒的气让人愤怒,他有时妖性复发让人欣喜。 【小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传统积累型小说中,明朝人所称的
11、“四大奇书 ”,以西游记最不露集体创作的痕迹,留下了个人风格的印记。 B吴承恩为了抛弃并超越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性,在西游记中有意泯除了神与魔的界限,甚至把不少神、魔写成了一家子。 C西游记里的各种艺术形象既是艺术虚构的产物,也是意识虚构的产物,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最终形成新的宗教。 D西游记以丰富瑰奇的想象,成就了人战胜自然的凯歌。它描绘了人与自然的关系,此类作品在中国小说中极为少见。 答案: 【小题 1】 C 【小题 2】 B 【小题 3】 D 【小题 1】 试题分析: “妖魔都可亲可爱 ”说法绝对化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12、2】 试题分析:人们对神魔的看法自古有之,与吴承恩的态度无关,强加因果。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 A项明朝四大奇书不全是传统积累型小说。 B项,说 “吴承恩为了抛弃宗教的价值观,彻底揭露宗教的虚伪 性 ”,强加因果,错。 C项, “它们都来源于神佛故事和各种宗教幻象 ”,说法绝对; “形成新的宗教 ”无中生有。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大师林语堂 林语堂 (1895-1976),福建漳州人,著名文学家。被西方社会誉为除孔夫子外,最广为西方人认识的中国文人。他是 “对外国人讲中国
13、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的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师。 林语堂说: “我从未有写过一行讨当局喜欢或是求当局爱慕的文章。我也从来没说过讨哪个人喜欢的话;连那个想法也压根儿没有。 ” 1925年 底, “首都革命 ”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拿着棍子、石头等简单防御工具,与警察展开了肉搏战。他早年苦练的棒球技术发挥了威力,他投起石头来,又准又狠。围观的群众不断叫好,源源不断地给他补充 “弹药 ”。搏斗中,他的眉头被击中,鲜血直往外冒,周围的人劝他回家休息,他坚决不肯。妻子看见林语堂满身是血地回来了,很是心疼,她不许他再上街。可一不留神,林语堂又偷偷地带了一袋石头出门了。 林语堂在美国留学期间受过胡适
14、的资助。后来胡适任民权同盟北平分会的会长,撰文反对 “释放一切政治犯 ”的主张。林语堂认为他违背了民权同盟的章程,不顾与胡适的私人交情,坚决赞成将他开除出会。 林语堂的介直感动了陈友仁, 1927年他邀请林语堂到汉口的革命政府担任外交部秘书长,地位仅次于陈友仁这个部长,但半年后林语堂即离开了武汉。这六个月,是林语堂一生中惟一的官场生涯。他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动物,一是管自己的事的,一是管人家的事的。前者属于吃植物的,如牛羊;后者属于肉食者,如鹰虎。林语堂说吃植物的不能和吃肉食的在一起共事,于是决定辞官。 林语堂说: “我是农家的儿子,在山里长大,我心思和偏好都简朴。童年时与自然接近,足为我一生智
15、识与道德上的后盾,使我鄙视社会中 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 ”林语堂是中外闻名的学者,但他的天性中却充满了真稚。 林语堂曾一度心血来潮研制中文打字机,结果没弄成,几乎倾家荡产,只好寄居在朋友家中。妻子非常担忧,每天都重复说: “我们没钱了,我们欠人家钱。 ”林语堂天性乐观,他说: “我像一个皮球,你把我压在深水里,我还是会浮到水面。你别担心,我写过了不少东西,这支邋遢的笔还可以赚两个钱。 ” 在上海居住时,幼女林相如七岁生日那天,林语堂一早起来就跑到厨房,用糖霜在蛋糕上写上女儿的名字,高兴地像个小孩子。大家唱 “生日快乐 ”时,他为女儿们甜美的歌声感动不已, 流下泪来,他不停地亲着相如,并送给她一
16、元钱。林语堂一家常年在国外生活,但他一直教三个女儿学习中文,亲自为她们讲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哲学等。一次,林为女儿们讲授唐诗,讲到崔护的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时,他声情并茂地讲述着诗中的故事,哭得涕泗横流,将书都打湿了。和女儿们一起读红楼梦,有时他也哭得眼泪汪汪的。 曾跟随林语堂编撰英汉词典的马骥伸说: “他从不矫饰,极少挑剔;对一切新鲜的人、事、物都充满了纯真的好奇,但大都浅尝辄止,并不耽溺。 ” 林语堂生活上不拘小节,在宴席上,他弄不清自己的酒杯和邻人的 酒杯,经常喝错,看上去常常糊里糊涂。有一次,他和夫人应邀去一个美国朋友家中吃饭,结果弄错了日子,提前一个星期去了,二人知
17、道弄错后还傻傻地一直坐在朋友家的客厅里,朋友的夫人只好马上准备饭食,胡乱给他们做了点吃的。 第一个将英文单词 “humour”译成中文的是王国维,翻译为 “欧穆亚 ”,此后,“humour”出现多种译法,林语堂译为 “幽默 ”,最终是林的译法普及开来,他也被称作 “幽默大师 ”。在上海,林语堂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他说: “人生在世,还不是有时笑笑人家,有时给人家笑笑。 ”他 在一夕话中还写道: “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 ” 1932年底,蔡元培和宋庆龄成立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林语堂和鲁迅
18、都加入其中。后来林语堂办论语,做了 “幽默大师 ”,鲁迅不能理解,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 “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 1934年,林语堂和同行意见不和,离开论语,另起炉灶,办起了人间世。人间世走的也是谈幽默的路子,遭到左翼文人的攻击。鲁迅也说幽默文学是 “麻醉文学 ”。林、鲁两人关于翻译究竟应该 “信达雅 ”还是 “直译 ”发生争执,惹得鲁迅十分不快,林语堂批评鲁迅是 “左倾急进主义 ”,是想 “做偶像 ”。两年之后,林语堂远赴美国,终此一生,就再没有同鲁迅见过面。 1976年 3月 23日,林语堂病逝于香港,享年八十二岁。 【小题 1】下面对传记有关
19、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林语堂研制中文打字机,结果没弄成,几乎倾家荡产, 作者是要用此事说明文人不能进行科学研究。 B 1925年底, “首都革命 ”爆发,林语堂和群众一起,同警察搏斗,头部受伤也不在乎,可见林语堂性格中有好斗的天性。 C林语堂偏好简朴,鄙视社会中的伪善和人情的势利。他在武汉做官六个月,由于受到别人的排挤,他便主动结束了自己的官场生涯。 D林语堂天性乐观,偏好简朴,生活上不拘小节,从不掩饰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外部世界充满纯真好奇。 E林语堂生活中不时表现得糊里糊涂,是因为这样的人太多的心思都用到了做学问上,不关心生活中的小事。 【小题 2】林语堂为人正直耿介
20、 ,请概括这种性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6分) 【小题 3】综观全文,请谈谈林语堂在文化方面的贡献。( 6分) 【小题 4】林语堂提倡幽默文学,做了 “幽默大师 ”;鲁迅却强烈反对,他认为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是没有幽默可言的, “只要我活着,就要拿起笔,去回敬他们的手枪 ”。对此你赞成谁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D E 答 D给 3分,答 E给 2分,答 C给 1分 【小题 2】 不写讨好当局的文章,不说讨好别人的话。 为了正义同反动警察搏斗。 不顾与胡适的私交,支持开除胡适。 辞官结束官场生涯。(答出三点即 可) 【小题 3】 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
21、讲外国文化,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是中外闻名的学者。 著作颇丰。 曾编撰英汉词典。 将英文单词 “humour”译成 “幽默 ”,最终普及。 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答出三点即可) 【小题 4】观点(一):我赞成林语堂在文学上提倡幽默风格,走幽默文学的路子。 生活中总有不顺,幽默实际上是面对挫折的一种乐观精神。 文学作品中有幽默成分,会提升文学的感染力,幽默不等于不爱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创作风格,林语堂的特长在此,没有幽默就没有林 语堂。 观点(二):我赞成鲁迅的观点,以笔作刀枪回敬敌人。 革命的作家,应有大视野,不能沉浸在个人的小圈子里 “说说笑笑 ”。 国家动乱
22、,民族危亡,作家的使命是用文章唤醒人民,幽默的风格效果不好。 在血与火的斗争中,没有幽默可言,犀利尖刻是有效手段。 【小题 1】 试题分析: A. 林语堂研制打字机失败一事意在表明他的乐观。 B. 说林语堂天性好斗不妥。 C. 文中没提林语堂做官受到别人排挤。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这是对人物性格特点的概括,可根据人物的言行举止、生平 事迹来分析。林语堂的正直耿介主要表现可依据原文 “我从未有写过一行讨当局喜欢或是求当局爱慕的文章。我也从来没说过讨哪个人喜欢的话;连那个想法也压根儿没有。 ”“1925年底, “首都革命 ”爆发,林语堂和群
23、众一起,拿着棍子、石头等简单防御工具,与警察展开了肉搏战 ”“ 不顾与胡适的私人交情,坚决赞成将他开除出会 ”“ 吃植物的不能和吃肉食的在一起共事,于是决定辞官 ”这些语段综合概括。 考点: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文章开篇即介绍林语堂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文化大师, 全文都在谈他在文化上的贡献,根据原文这些信息: “对外国人讲中国文化,对中国人讲外国文化 ”“ 曾编撰英汉词典 ”“ humour出现多种译法,林语堂译为 幽默 ,最终是林的译法普及开来 ”“ 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宇宙风杂志,提倡幽默文学 ”即可归纳出来。 考点:评价文本产生的
24、社会价值和影响。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小题 4】 试题分析:这是一位开放型题目,两位文学大师的观点各有道理,考上可站在任何一位大师的立场上提出自己的观点,注意必须持某一种观点,且观点明确,言之有理。 考点: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 出自己的见解。能力层级为探究 F。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25分) 星光下的小路 仲夏 今天的夜色像粗心妇人脸上没打匀的粉。 要在往常,小路会约上水琴和纯燕,到练歌房声嘶力竭地吼个痛快;或者找个摊子,一碗馄饨一把羊肉串,旁若无人大快朵颐,就把什么烦恼都忘了。今晚却不同,小路躲在自家狭小的阳台上,呆呆地看着夜空里的星星,心里一拱一拱的,慌慌的,乱乱的
25、。 唉 那张钞票! 下午,小路在街边买水果,随手掏了一张百元钞票。卖水果的妇女很熟练地将钞票抖一抖,搓一搓,对着光线照一照,然后把那钞票又塞给小路,说: “你给换一张吧。 ”小路不解: “怎么啦? ”那妇女嘿嘿一笑,又说: “换一张吧 ” 小路似乎明白她的意思了,赶紧把那张钞票纂在手心里,又掏出一张递过去。小路拎着水果走开一段路,听见那妇女在跟别人炫耀: “小小年纪就来骗老娘,也太嫩了点儿 ” 小路的脸腾地着了火 一进家门,小路把两只鞋子甩得天南地北,坐进沙发里,狠狠地把那攥成一团儿的钞票丢进纸篓。 买水果时,小路包里有三张百元钞票 。一张是自己取的工资,另两张是水琴和纯燕还她的。昨晚三个人逛
26、夜市,被写有 “真诚小妹 ”的文化衫迷住,一人买了一件。水琴和纯燕没带钱,小路就给她们垫上了。今天上午两姐妹还线,她就随手装包里了。 小路又看看纸篓里那粉红的一团儿,耳边响起卖水果妇女的话。一股莫名的愤怒涌上来,却不知该向谁发。水琴?纯燕?她判断不出,也无法判断。 “我在遥望,月亮之上 ” 歌声从手机里迸出来,搅得一屋子的暗都颤抖起来。小路拿起手机,纯燕的名字像憋不住的兔子一闪一闪地跳。按下接听键,纯燕火急火燎地吼: “死丫头,干吗呢?快出来,还逛夜市 去。 ” “你去吧,我不去。 ” “咋了?快说! ” “我 ” 小路犹豫一下: “我遇到了一张假币! ” 纯燕在那边 “啊 ”了一声,追问:
27、“被没收了? ” “没有。 ” “那还不赶紧花出去? ” “假的怎么花? ” 纯燕的语气立时变得老练: “就现在这种时候,找个街边小摊,肯定能行。 ” 小路沉默了。纯燕在那边着急: “你等着,我立马过来。 ” 小路被纯燕拽着,不情愿地挪动步子: “这不是骗人吗? ”纯燕压着嗓子: “我的大小姐,别那么善良好不好?善良是有代价的! ” 街角,立着一个简易的烤羊肉串架子。纯燕拉紧小路的手: “就这儿了。 ”小路一下子腿脚僵硬得迈不开步了。纯燕故意大声说: “尝尝这儿的羊肉串吧! ”边说边把小路拽在身边,如同拉着个待宰的羔羊。走得近了,纯燕又大声冲着摊子喊: “来二十块钱的! ” 烤羊肉串的老妇人,
28、听见纯燕的喊声,连忙笨拙地取肉拢火扇风。一边烤肉,她还一边自言自语: “我闺女跟你们差不多大,再有两年就研究生毕业了,我这个小摊子,能贴补闺女不少生活费呢。 ”说着就笑起来,那笑被红红的炭火一映,幸福和满足都快从脸皮上滴下来了。 肉烤好了。纯燕把那张皱巴巴的钞 票递过去,老妇人看都没看就装进胸前的兜子里,然后一张一张地找给她们八十块钱。 离开烧烤摊,俩人像打赢了一场蓄谋已久的偷袭战,但小路却蔫蔫的 小路回到家,胸口像堵着湿棉花团,一种从没有过的感觉,从四面八方的黑暗里浸出来 小路穿上 “真诚小妹 ”文化衫,手里拿着一张崭新的百元钞票,再一次走向老妇人的烧烤摊。星星欣慰地眨着眼,小路的心也忽地敞
29、亮起来 【小题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分) A本文通过一个围绕假币发生的故事,描写了小路由恼火、矛盾、斗争而最终完成自我超越的心理过程 ,呼唤了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良知。 B卖羊肉串的老妇人对小路的信任感动了小路,使她心中郁闷无比,内疚莫名,良心难安。最终她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C纯燕代表着当今社会只顾自己、缺乏真诚待人之心的人。从她身上可以看出我们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 D本文用多种手段描写刻画了几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比如用细节与外貌描写,刻画了卖水果妇女善于察言观色,刁钻、奸诈的形象。 E.文章开头用 “粗心妇人脸上没打匀的粉 ”来比喻夜色,暗示了主人公心绪
30、的烦乱;而末尾的夜色描写与文章开头形成呼应。 【小题 2】请按时间先后顺序 ,分析小说中 “小路 ”的情感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6分) 【小题 3】本文多处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请简要分析。( 6分) 【小题 4】本文题目是 “星光下的小路 ”,也有人认为这个题目不恰当,认为不如用 “假币 ”或 “真诚小妹 ”,你的看法呢?请谈谈理由。( 8分) 答案: 【小题 1】 A E( A项 3分, E项 2分 ,B项 1分。) 【小题 2】羞辱。小路买水果时,被人发现使用假币,并被怀疑故意行骗,无端受过( 2分);痛苦、纠结、愤怒。思考假币来源,怀疑好友却无从判断,无处发泄( 2分);矛盾。被纯燕拉
31、着去 “花 ”假币的时候,面对老妇人的 信任,她内心矛盾,忐忑不安( 2分);解脱。回家后,反省自己,勇敢的去承认错误,弥补过失,终于放下了困扰( 2分)。( 1条 2分,找到 3条给满分) 【小题 3】小路平时的大大咧咧、旁若无人和 “假币事件 ”发生后的郁闷烦躁形成对比;卖水果妇女的精明和卖羊肉串老妇人的憨厚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路的犹豫、矛盾和纯燕的果断、油滑形成对比;小路处理 “假币 ”前的郁闷烦躁和最后决定去还钱后心里的 “敞亮 ”形成对比。( 1条 2分,找到 3条给满分) 【小题 4】答案:示例一:我认为 “星光下的小路 ”题目恰当( 2分)。小路是文章主人公( 2分); 故事发
32、生的背景是在一个有星光的晚上( 2分),星光也暗示着主人公思想的升华( 2分)。 答案:示例二:我认为 “假币 ”题目恰当( 2分)。这则故事是围绕假币展开的( 2分);假币贯穿全文,是文章的线索( 2分);通过钱币的真假表现人心的真假,揭示主旨( 2分)。 答案:示例三:我认为 “真诚小妹 ”题目恰当( 2分)。壹佰元假币正是买 “真诚小妹 ”文化衫时发现的,一真一假,形成强烈反差,撞击读者心灵。( 2分);“真诚 ”暗示文章主旨,深化主题( 2分); “真诚小妹 ”表现了作者对小路最终战胜自我的赞美。( 2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 : B 项,小路改过的原因还有自己内心的矛盾斗争,另
33、说她 “痛改前非,重新做人 ”语气太重; C项, “当今社会诚信缺失的根源 ”不恰,纯燕的表现是现象,不是根源; D项,无外貌描写,说卖水果妇人 “善于察言观色 ”, “刁钻、奸诈 ” 为推断,原文无据。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2】 试题分析:该题题干已经明确点明按时间顺序来分析人物情感的变化,考生读完全文后应该明白本文通过一个围绕假币发生的故事,描写了小路由羞辱、恼火、矛盾、斗争而最终完成自我超越的心理过程。在具体回答这些心 理变化时,需要综合概括原文的信息来说明。 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
34、赏评价 D。 【小题 3】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考生综合概括原文信息能力及对对比手法的理解。原文中有小路自身的对比,如小路平时的大大咧咧、旁若无人和 “假币事件 ”发生后的郁闷烦躁形成对比;小路处理 “假币 ”前的郁闷烦躁和最后决定去还钱后心里的“敞亮 ”形成对比;还有不同人物形象的对比,如卖水果妇女的精明和卖羊肉串老妇人的憨厚善良形成鲜明的对比;小路的犹豫、矛盾和纯燕的果断、油滑形成对比。 考点:分析作品体裁的 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此题为开放型试题,灵活性很大,选择任何一种观点,都有道理,但考生必须根据文本陈述理由。从题目与原文内容相照应的
35、关系,可以选择 “星光下的小路为题 ”;从文章线索和主旨考虑,可以选择 “假币 ”;从作品艺术效果和主旨出发,则可以选择 “真诚小妹 ”。 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 F。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贾诩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 诩策谋深长,有良、平之奇。李 唷 岫烦仓校 嗲脍嘉 褰 戊型突 酰 脍纪 烊 嗤徐小妓刂 芯 心诳制浼 幔 夥钰祭裆醣福 加 蛔园病 br张绣在南阳,诩阴结绣,绣遣人迎诩。诩将行,或谓诩曰: “煨待君厚矣,君安去之 ”诩曰: “煨性多疑,有忌诩意,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我去必喜,又望吾结
36、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 ”诩遂往,绣执子孙礼,煨果善视其家。 诩说绣与刘表连和。太祖比征之,一朝引军退,绣自追之。诩谓绣曰: “不可追也,追必败。 ”绣不从,进兵交战,大败而还。诩谓绣曰: “促 更追之,更战必胜。 ”绣谢曰: “不用公言,以至于此。今已败,奈何复追 ”诩曰: “兵势有变,亟往必利。 ”绣信之,遂收散卒赴追,果以胜还。 太祖拒袁绍于官渡,绍遣人招绣,并与诩书结援。绣欲许之,诩显于绣坐上谓绍使曰: “归谢袁本初,兄弟不能相容,而能容天下国士乎 ”绣惊惧曰: “何至于此 !”诩曰: “不如从曹公。夫曹公奉天子以令天下,其宜从一也。绍强盛,我以少众从之,必不以我为重。曹公众弱,其得我
37、必喜,其宜从二也。夫有霸王之志者,固将释私怨,以明德于四海,其宜从三也。愿将军无疑 !”绣从之,率众归太祖。太祖见之,喜,执诩 手曰: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 袁绍围太祖于官渡,太祖粮方尽,问诩计焉出,诩曰: “公明胜绍,勇胜绍,用人胜绍,决机胜绍,有此四胜而半年不定者,但顾万全故也。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太祖曰: “善。 ”乃并兵出,围击绍营,破之。 建安十三年,太祖破荆州,欲顺江东下。诩谏曰: “明公昔破袁氏,今收汉南,威名远著,军势既大;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百姓,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太祖不从,军遂无利。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
38、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文帝即位,以诩 为太尉。帝问诩曰: “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吴、蜀何先 ”对曰: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陛下应期受禅,抚临率土,若绥之以文德而俟其变,则平之不难矣。臣以为当今宜先文后武。 ”文帝不纳。后兴江陵之役,士卒多死。诩年七十七,薨,谥曰肃侯。 (节选自 三国志有改动) 【小题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煨内恐其见夺见夺:被夺去兵权 B煨果善视其家善视:好好地看待 C太祖比征之比征:接连征讨 D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归之:回去 【小题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直接表明贾诩 “策谋深长 ”的一组是( 3分)
39、少时人莫知,唯汉阳阎忠异之 礼虽厚,不可恃,久将为所图 使我信重于天下者,子也 必决其机,须臾可定也 吾欲伐不从命,以一天下 攻取者先兵权,建本者尚德化 A B C D 【小题 3】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贾诩洞悉人心。他投奔同乡段煨后,虽然深为其部队拥戴,且为段煨礼遇,但感觉到段煨生性多疑,遂心生不安,改投张绣。 B贾诩善抓战机。在张绣麾下时,在追击曹操兵马的时机 上为张绣出谋划策,分析准确,战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 C贾诩明察时局。袁绍派人来招降张绣,张绣想投靠袁绍,但贾诩主动出面,对使者表达对袁绍的感谢,委婉拒绝,然后劝张绣投靠曹操。 D贾诩善于自保。他认
40、为自己不是太祖的旧臣,而又多谋善策,恐怕被猜疑,于是闭门自守,收敛锋芒,深谙下臣存续之道。 【小题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我去必喜,又望吾结大援于外,必厚吾妻子。 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百姓,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 答案: 【小题 1】 D 【小题 2】 D 【小题 3】 C 【小题 4】 我如果离开,(段煨)一定会高兴,又希望我在外面为他联络强有力的援兵,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儿女。( “去 ”、 “结大援于外 ”、 “厚 ”、 “妻子 ”各 1分,句意 1分) 如果凭借旧时楚地的富饶,来犒赏官吏士卒,安抚百姓,就可以不使军队劳苦而江东地区就臣服了。( “乘
41、”、 “飨 ”、 “抚 ”、 “稽服 ”各 1分,句意 1分) 【小题 1】 试题分析:理解实词翻译应回归到原文中,根据上文 “子女娶嫁 ,不攀高门大户,全国有计谋的人都来归附他 ”, “归 ”译为动词归附, “之 ”人称代词,指贾诩,译为 “他 ”。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 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小题 2】 试题分析: 是间接说明。 是曹操对贾诩感谢的话,不是直接表明。 是文帝询问贾诩的话。 考点:筛选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 C。 【小题 3】 试题分析:找准信息区间,回到原文相应段落。 C项中贾诩没有表示感谢,也不是委婉地拒绝。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
42、分析综合 C。 【小题 4】 试题分析:文言文句子翻译一定要回归到原文,一般采用直译,直译不过来就采用意译,遵守 “信 ”“达 ”原则。翻译时还要注意把剧中关键字词意义用法、特殊句式译出来,这是得分点。 关键词 “去 ”译 为离开; “结大援于外 ”特殊句式状语后置,译为在外面为他联络强有力的援兵; “厚 ”动词,译为厚待; “妻子 ”古今异义词,译为妻子儿女。 关键词 “乘 ”译为凭借; “飨 ”译为犒赏; “抚 ”译为安抚; “稽服 ”译为臣服。 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 B。 参考译文: 贾诩字文和,武威郡姑臧县人。少年时人们不了解他,只有汉阳人阎忠认为他不同寻常。 贾
43、诩擅长谋略,有张良、陈平那样的奇特才能。李 唷 岬热嗽诔渤抢锒崛 罚 嗲爰众嫉涡 褰 戊凶 诨 跸兀 爰众纪 谝豢 众加谑抢肟 嗤侗剂硕戊小 众计剿赜忻 戊胁慷铀 瓮 戊心谛木迮录众级崃怂 谋 砻嫔隙源 众既蠢窠谥苋 众几 荒馨残摹 张绣这时在南阳,贾诩暗中和他联系,张绣派人迎接贾诩。贾诩将要出发时,有人对他说: “段煨对您很优厚,您为何要离去呢 ”贾诩说: “段煨生性多疑,有猜忌贾诩之意,礼节虽然周到,却不可靠,时间一长将被他算计。我如果离开,(段煨)一定会高兴,又希望我在外面为他联络强有力的援兵,必定会厚待我的妻子儿女。 ”贾诩就前往张绣那里,张绣对他秉持后辈之礼,段煨也果然好生照顾贾诩的
44、家眷。 贾诩劝说张绣与刘表联合修好。太祖接 连征讨张绣,一天早上领兵退去,张绣要亲自追击。贾诩对张绣说: “不能追,追必败。 ”张绣不肯听从,进兵追击交战,大败而回。贾诩又对张绣说: “赶快追他们,再战必胜。 ”张绣推辞说: “没听您的话,才到了这个地步,现在已经败了,为什么又要去追 ”贾诩说 :“用兵情势有变,急速进军,必定有利。 ”张绣信了他的话,随即收拢打散的士兵投入追击,果然得胜归还。 太祖在官渡抗拒袁绍,袁绍派人拉拢张绣,并给贾诩写信要求结交互援。张绣想答应他,贾诩在张绣面前公开对袁绍的使臣说: “回去替我辞谢袁本初,兄弟之间不能互相容纳,还能容纳天下贤才 吗 ”张绣惊惧地说: “怎
45、么说出这样的话 ”贾诩说: “我们不如去跟从曹公。曹公奉天子之命令行事天下,这是归附曹公的第一个原因。袁绍强盛,我们以这么少的人去归附他,必然不会看重我们。曹公的队伍弱小,他得到我们必定高兴,这是应该归从曹公的第二个原因。有称王称霸志向的人,本来就会放弃私人恩怨,以向天下显示他的德行,这是原因之三。希望将军您不要再疑虑了 !”张绣听从了他,率部归附了太祖。太祖见到他们,十分高兴,拉着贾诩的手说: “使我在天下人面前受到尊重和信任的人,就是您啊 !” 袁绍在官渡包围太祖,太祖粮食将尽,询问贾诩 有何妙计,贾诩说 :“您明智胜过袁绍,勇敢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当机立断胜过袁绍,有这四个胜过而半年
46、之久不能平定袁绍的原因,在于只考虑万全之策。必须在关键时刻作出决断,那样片刻就可平定敌人。 ”太祖说: “好。 ”随即合兵而出,包围袭击了袁绍的营地,打垮了他。 建安十三年,太祖攻破荆州,想顺江东下。贾诩劝告说: “明公您当初攻破袁氏,现今收复汉南,威名远扬,军事实力已经十分强大。如果凭借旧时楚地的富饶,来犒赏官吏士卒,安抚百姓,就可以不使军队劳苦而江东地区就臣服了。 ”太祖没有听从,出兵终于失利。贾诩认为自己不是太祖 的旧臣,而又多谋善策,恐怕被猜疑,于是闭门自守,在家里没有私交,子女娶嫁 ,不攀高门大户,全国有计谋的人都来归附他。 文帝即位,让贾诩做太尉。文帝问贾诩 :“我想要讨伐不服从我
47、的人,以统一天下,吴、蜀两国,先打哪一个呢 ”贾诩回答说 :“致力于攻取敌国的人以军事实力为先,致力于建设根本的人则崇尚道德教化。陛下合乎时机地即位,占有、统治着全国,如果用文教道德来安抚他们,等待他们的演变,那么平定他们就不难了。臣下以为现在应先文后武。 ”文帝没有采纳,后来发动江陵战役,士卒死亡很多。贾诩七十七岁时逝世 ,谥号肃侯。 诗歌鉴 赏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 浪淘沙 送苏庭绰之泉州 刘铭 癸巳岁,庭绰过余,数日,又复别去,赋此曲。 谁复忆河阳,击鼓山岗?关乡残梦马铿锵。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镇日野菊黄,枯草颓墙,萧山无语鬓飞霜。何忍脆裘 折枝远,冻酒愁肠。 注释: 刘铭,宋河阳嘉州人。作者曾与同乡苏庭绰一起抗金。宋败退江南后,作者力主抗金不得,被迫归隐。 语出岑参送别诗北庭贻宗学士道别 “容鬓老胡尘,衣裘脆边风 ”。 【小题 1】词中 “落落芦花飘江表,流水斜阳 ”一句描摹了一幅怎样的图景,有什么作用?( 5分) 【小题 2】本 词上下阕作者形象发生了较大变化,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 6分) 答案: 【小题 1】答: “落落芦花 ”句描摹出一幅落寞秋景图。写作者伫立在斜阳下,看芦花飘落在大江南岸,江水空流,心生感叹。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